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裴向阳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层次性,5递进性,6时间性
教材编写的基本方式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1直线式教科书结构 2螺旋式教科书结构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一下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
4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夹克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相信成功与努力之间有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