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教案修改
彭聃龄修订版---普通心理学教案
![彭聃龄修订版---普通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c201326edb6f1afe001f15.png)
彭聃龄修订版---普通心理学教案一、学科性质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
本书共14章,共讲授1学年,第一学期讲授1—4章(36学时),第二学期讲授5—14章(36学时),本次讲授第一学期。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8学时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8学时第三章感觉 10学时第四章知觉 10学时四、考核方式1.成绩评定总则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80%。
2.平时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与发言、书面作业、期中考查、单元测验,平时成绩占总总成绩的20%—30%3.期末考核评定形式期末考试闭卷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的类型、心理学研究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
了解心理学要探索什么、心理学和相邻的其他学科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心理学对个人以及社会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教学难点: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三、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讨论四、教学时数:8学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个体心理(一)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普通心理学》教案(本科)
![《普通心理学》教案(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d930fd7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71.png)
《普通心理学》教案(本科)《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发展情况教学重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主要流派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提问:1、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是不是学了心理学就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吗?2、为什么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3、为什么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的知识?学生上课时,当看到教师的长相,听到教师的声音,这是感觉和知觉的发生。
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并记住、对教师提问的思考,则是记忆和思维。
当教师动之以情,讲到幽默之处,引发学生会心的笑声,这是情绪情感的外露。
学生能够在饥肠辘辘的时候,仍坚持听课,这是意志的表现。
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是注意的分配。
对于教师的提问,有的学生未经认真思考就急于回答,有的则深思熟虑后才回答,这是不同气质的表现。
有的学生认真、勤奋、用功,有的则粗心、浮躁、马虎,这是性格的表现等等。
以上是心理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要学习并研究一门学科,首先必须从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入手。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一)、从心理的动态维度上划分,可以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总是离不开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的参与—注意。
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过程:认识客观事物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
比如有的事情让我们满意、愉快,有的气愤、厌恶。
意志过程: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从心理的意识性维度上划分,可以把心理现象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1、意识:是指个体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当我们清醒时,绝大多数心理现象属于意识范畴。
例,我们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对象、方法和达到的记忆效果。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教案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1da0b4b35eefdc8d3339b.png)
普通心理学教案课程名称:(中文):普通心理学(英文):General Psychology课程编号:01D004031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修订版)编写人:杨亚锋目录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1)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1)第二节如何研究心理学 (2)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3)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5)第一节心理的起源 (5)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6)第三节神经元 (6)第三节神经系统 (7)第四节脑功能学说 (7)第五节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7)第六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7)第三章感觉 (8)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8)第二节视觉 (9)第三节:听觉 (11)第四节其他感觉 (11)第四章知觉 (12)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12)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13)第三节空间知觉 (14)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15)第五节错觉 (16)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16)第一节意识的一般问题 (17)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7)第三节注意概述 (18)第四节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 (19)第六章记忆 (20)第一节概述 (21)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21)第三节感觉记忆 (22)第四节短时记忆 (22)第四节长时记忆 (23)第六节内隐记忆 (24)第七章思维 (25)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 (25)第二节表象与想象 (27)第三节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 (28)第四节概念与推理 (29)第五节问题解决 (31)第八章语言 (33)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 (34)第二节语言的生理机制 (36)第三节语言的理解 (37)第四节言语的产生言 (38)第九章动机 (40)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 (41)第二节动机的理论 (42)第三节动机的种类 (43)第四节意志行动 (44)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46)第一节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47)第二节情绪和脑 (48)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48)第四节情绪的理论 (49)第五节情绪的调节 (50)第十一章能力 (50)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 (51)第二节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52)第三节能力的测量 (53)第四节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54)第十二章人格 (55)第一节人格的一般概念 (55)第二节人格理论 (57)第三节认知风格 (59)第四节人格测验 (60)第十三章学习 (61)第一节学习的一般概念 (62)第二节学习理论 (62)第三节动作技能学习 (62)第十四章人生全程发展 (63)第一节发展及其相关概念 (64)第二节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64)第三节语言与认知发展 (64)第四节社会性发展 (65)第五节成年以后的发展 (65)一、学科性质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配套K12】彭聃龄修订版---普通心理学教案
![【配套K12】彭聃龄修订版---普通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f4003c1ed9ad51f11df218.png)
彭聃龄修订版---普通心理学教案概念: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二) 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2.间接性。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二、思维的过程(一)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1.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
2.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
(二)比较:比较是把事物或事物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相异及其关系。
(三)抽象与概括1.抽象就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并把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2. 概括则是把头脑中分离事物的共同点综合起来。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1.具体化就是把抽象、概括的知识用于个别的、具体的场合。
2.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把思维区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
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以心象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抽象思维。
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1.聚合式思维。
这种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式思维。
2.发散式思维。
这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三)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依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可区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1. 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2. 理论思维这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普通心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普通心理学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32db8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b.png)
一、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了解普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2. 掌握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3. 理解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心理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普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 教学难点: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普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教学工具:1. 多媒体课件2. 教材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普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二、讲授普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1. 介绍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 讲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三、讲解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1. 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如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四、案例分析1.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普通心理学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的掌握情况。
二、讲解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 介绍心理学在教育、医学、法律、体育等领域的应用。
2. 讲解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
三、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心理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八、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心理学在某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普通心理学》教案(本科)
![《普通心理学》教案(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8246f09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b.png)
《普通心理学》教案(本科)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理解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了解普通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性1.2 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回顾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了解心理学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贡献1.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理解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1.4 心理学的分支和应用领域了解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它们的研究内容探索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价值第二章:认知过程2.1 知觉理解知觉的定义和基本过程探讨影响知觉的因素和知觉误差2.2 记忆掌握记忆的分类和记忆过程探讨记忆的容量和记忆策略2.3 思维理解思维的定义和思维过程探讨思维的类型和思维策略2.4 语言理解语言的定义和语言习得过程探讨语言对认知过程的影响第三章:情绪与情感3.1 情绪与情感的定义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探讨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和作用3.2 情绪与情感的产生和表达探讨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探索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和影响因素3.3 情绪与情感的调节和调节策略理解情绪和情感调节的重要性掌握情绪和情感调节的基本策略3.4 情绪障碍和情感调节问题了解常见的情绪障碍和情感调节问题探讨预防和治疗方法和支持体系第四章:个体差异4.1 能力差异理解能力差异的类型和特点探讨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4.2 性格差异理解性格差异的类型和特点探讨性格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4.3 智力与智力测试理解智力的定义和智力测试的方法探讨智力与学习和生活关系的影响4.4 人格与人格测试理解人格的定义和人格测试的方法探讨人格与学习和生活关系的影响第五章:发展心理学5.1 发展心理学的概述理解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了解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5.2 认知发展探讨认知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不同年龄段认知发展的特点和差异5.3 情绪与情感发展探讨情绪与情感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不同年龄段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和差异5.4 社交发展探讨社交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不同年龄段社交发展的特点和差异《普通心理学》教案(本科)第六章:学习心理学6.1 学习理论理解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探讨不同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6.2 学习过程掌握学习的阶段和过程,包括动机、注意力、记忆、理解和应用探讨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因素6.3 学习策略理解学习策略的类型和作用掌握常用的学习策略,如时间管理、笔记技巧、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6.4 学习障碍了解学习障碍的类型和特点探讨学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第七章:社会心理学7.1 社会心理学的概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了解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7.2 社会认知探讨社会认知的概念和过程理解社会认知的偏见和影响因素7.3 社会影响理解社会影响的概念和过程探讨社会规范、从众和服从的心理机制7.4 社会关系探讨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理解人类群体行为和社会动机的心理机制第八章:心理测量学8.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理解心理测量的定义和基本原则掌握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和信度、效度评估8.2 心理测量技术探讨心理测量的主要技术和方法理解问卷调查和实验设计的应用和限制8.3 心理测量应用探讨心理测量在临床、教育和职业评估中的应用理解心理测量结果的解释和报告方法8.4 心理测量伦理探讨心理测量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规范理解保护受试者权益和数据隐私的重要性第九章:健康心理学9.1 健康心理学的概述理解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了解健康心理学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9.2 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探讨心理因素如压力、情绪和人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理解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相互作用9.3 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探讨健康行为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理解健康促进策略和健康教育的方法9.4 心理干预与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干预的类型和应用探讨心理干预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和预防效果第十章:心理病理学10.1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评估标准探讨心理障碍的类型和特点10.2 心理疾病的成因和风险因素探讨心理疾病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成因理解心理疾病的风险因素和预防策略10.3 常见心理疾病了解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探讨心理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10.4 心理治疗与康复掌握心理治疗的类型和应用探讨心理康复和康复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普通心理学》教案(本科)第十一章:职业与工作心理学11.1 职业心理学的概述理解职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了解职业心理学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11.2 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探讨个体职业选择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职业发展阶段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11.3 工作与组织行为探讨工作满意度、工作动机和组织行为的关系理解领导风格、团队合作和员工激励的心理学原理11.4 职业健康与工作场所心理学探讨职业健康心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理解工作场所压力管理、员工福利和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第十二章:教育心理学12.1 教育心理学的概述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了解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12.2 学习与教学过程探讨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理解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和教育技术的重要性12.3 学生发展与差异掌握学生发展的心理过程和个体差异探讨特殊教育需求和个体差异的适应性教学策略12.4 教育评估与评价理解教育评估的目的和方法探讨学生评价、考试和评估工具的心理学原理和有效性第十三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13.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述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和目标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13.2 咨询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探讨咨询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和常用技术掌握倾听、沟通和建立治疗关系的心理学原则13.3 心理治疗流派了解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等心理治疗流派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探讨不同治疗流派的适用范围和效果评估13.4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伦理探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规范理解保护受试者权益、保密性和专业责任的重要性第十四章:心理科学研究方法14.1 心理学研究设计理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和设计原则掌握实验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4.2 数据收集与分析技术探讨数据收集工具和技术,如问卷、访谈和行为观察理解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理解研究报告的清晰表达、逻辑结构和参考文献引用14.4 科研伦理与责任探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规范理解保护受试者权益、数据真实性和科学责任的重要性第十五章:心理学的前沿领域15.1 认知神经科学理解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向探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现15.2 心理生理学与生物心理学掌握心理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探讨生物心理学在理解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的作用和贡献15.3 心理测量学的新进展了解心理测量学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探讨心理测量学在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方面的创新和挑战15.4 心理学与理解在心理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探讨技术在心理评估、干预和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本课程涵盖了普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包括认知过程、情绪与情感、个体差异、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健康心理学、心理病理学、职业与工作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学的前沿领域。
普通心理学教案
![普通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e92d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a.png)
普通心理学教案
教案标题:普通心理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2. 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3. 理解心理学在日常生活和职业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1. 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调查、案例研究等
3. 情绪与情感、认知与学习、社会心理学等基本概念
4. 心理学在教育、临床、工业组织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
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实例分析,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心理学理论
3. 视频展示,呈现心理学实验和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4.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和思维碰撞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一个心理学问题,并汇报讨论结果
5.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澄清学生的疑惑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作业和考试:布置相关作业和考试,检验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资源:
1. 课本:普通心理学相关教材
2. 视频:心理学实验和案例的视频资源
3. 网络资源: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案例的网络资料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在课堂中全面了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的说课稿改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的说课稿改](https://img.taocdn.com/s3/m/7f79b641ff00bed5b9f31df8.png)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下午好!我来自教管系,名叫杨颖。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知觉特性。
所用教材是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一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逐一展开。
一、教材分析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章节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方面来分析。
(一)教学内容◆知觉的相对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适应性(二)章节地位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入门课程,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学好这门课,能够为后续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课程奠定基础,因而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
比如,大家知道,感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没有感知觉的发展,我们的心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谈不上我们心理的发展。
然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更要认识事物的整体,而从众多知觉现象的认识中,我们最终的目的还需把握知觉的特点与规律,以便在实践中更好的利用规律。
因此,对知觉的特性的认识在《普通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节的内容既前面学习内容的延续与深化,更是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此节在整章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对于学生学好后续内容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根据对普通心理学大纲、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布鲁姆关于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易检测等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知觉恒常性的概念,了解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理解知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能力的发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自觉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其健康地学习与生活。
(我认为任何一节课都应体现着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就如同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缺少了任何一边,都是不完整的。
大学课程教案普通心理学
![大学课程教案普通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6f537da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7.png)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大一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心理学思维,提高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教学难点:1.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掌握。
2. 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心理学有多少了解?2. 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普通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
- 心理规律包括心理发展的规律、心理适应的规律等。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来了解心理现象。
- 实验法:通过人为控制条件来研究心理现象。
-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 访谈法:通过与被试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来了解心理现象。
3.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等。
-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工业心理学:研究工作环境、工作效率等。
- 体育心理学:研究运动员心理、体育竞赛等。
三、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讨论心理学在哪些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四、作业布置1. 查阅资料,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2. 撰写一篇关于心理学在某个领域应用的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
- 情感:包括喜、怒、哀、乐等。
- 意志:包括动机、目的、行动等。
2. 心理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以弗洛伊德为代表。
- 行为主义理论:以华生为代表。
- 认知心理学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
三、案例分析1. 分析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学设计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c7c6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7.png)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学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学设计。
普通心理学是指探索人类行为、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工具和方法。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3.了解不同领域的心理学研究成果;4.能够借助心理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心理学的介绍–心理学的定义与历史–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和分支2.学习和记忆–学习的定义和类型–记忆的过程和存储–记忆的遗忘和提高技巧3.注意和意识–注意的定义和类型–意识的作用和模式4.情感和情绪–情感的定义和类型–情绪的作用和影响5.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人格的形成和类型–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6.思维和语言–思维的类型和过程–语言的作用和运作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讲授:老师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讲解,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讨论:老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实验:利用心理实验和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作业: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采用多种考核形式进行考核,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论文等。
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将从以下方面进行:1.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30%):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表现;2.作业完成情况(占总评成绩20%):包括作业正确率、完成质量等;3.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20%):检查学生对前半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4.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30%):检查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5.其他(占总评成绩5%):包括课外阅读、参加讲座等其他表现。
参考文献1.张可可.心理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现代教育技术,2017,27(8):22-26.2.马佑华.探究移动互联网时代“口语化”教学法在心理学课堂的应用.科技时代(教育信息化版),2016,11(14):207-208.3.恽汐然.如何构建普通心理学在线教学平台——以某高校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8,(13):12-13.以上就是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在这门课程中能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心理学教案范文
![普通心理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b0f1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f.png)
普通心理学教案范文教案标题:普通心理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理解人类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治疗和预防方法;4.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重点:1.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人类的基本心理过程;3.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1.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学准备:1.教材:普通心理学教材;2.多媒体设备;3.心理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2.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心理学的了解和疑惑。
二、讲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0分钟)1.介绍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讲解普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绪等。
三、介绍人类的基本心理过程(30分钟)1.讲解感知的过程和重要性;2.介绍注意力的特点和作用;3.解释记忆的类型和影响因素;4.引导学生思考思维的过程和方法;5.讲解情绪的种类和表达方式。
四、了解常见的心理疾病(20分钟)1.介绍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定义和症状;2.讨论心理疾病的原因和影响;3.介绍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4.讲解心理疾病的预防方法,如心理调适、积极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五、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30分钟)1.介绍心理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2.开展心理测量活动,如情绪测量和压力测量等;3.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识别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并提供有效的应对方法;4.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养成的活动,如冥想、运动和社交等。
六、总结与反馈(10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2.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3.预告下一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倡导开放式对话和交流,加深对普通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2.安排学生进行心理实验或案例分析,并撰写心理学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普通心理学教案设计
![普通心理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5a71b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5.png)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让学生掌握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
(3)培养学生的心理学思维,提高其对现实生活中心理现象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1)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分析(1)讲解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2)介绍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并分析其优缺点。
(3)阐述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现象的分类等。
2.3 案例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心理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
2.4 课堂小结三、课后作业1. 简述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列举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简要说明其优缺点。
3. 阐述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讲授通过PPT展示,系统讲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兴趣。
6.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心理学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3 互动环节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七、教学资源准备7.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13c04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d.png)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程介绍普通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实践,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心理发展、行为和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课程主要分为五个模块:心理学的发展与方法、认知心理学、情感与动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自然环境与心理健康等。
本课程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1.掌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数据研究方法;2.了解认知、情感、动机、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及应用;3.了解自然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原因与应对方法;4.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
课程内容第一模块:心理学的发展与方法1.心理学的定义及历史沿革;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与控制;3.研究伦理及统计方法;4.科学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5.从案例中理解心理学。
第二模块:认知心理学1.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与表征;2.注意与意识;3.思维与语言;4.学习及记忆;5.认知发展。
第三模块:情感与动机1.情感及其调节;2.动机理论及应用;3.压力及其应对;4.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5.爱与恐惧的心理机制。
第四模块:人格与社会心理学1.人格理论及其测量方法;2.情境对人格的影响;3.团体心理学及其应用;4.人类行为的群体效应;5.强化与惩罚。
第五模块:自然环境与心理健康1.自然环境的心理影响;2.城市生活与心理健康;3.睡眠及其调节;4.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5.心理治疗方法及应用。
教学方式1.理论讲授:教师讲授基本理论知识;2.学生互动研讨:组织学生讨论案例及理论问题;3.实践演练:辅导学生实施一些基础的心理测试和实验;4.书面报告:学生应根据阅读的有关心理学的文献,撰写小论文;5.每周群组讨论:学生应在线讨论每周分配的主题和问题,并彼此回答;6.线上学习资源:教师将提供学生阅读、观看视频、听音频资源,从而使学生熟悉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实践。
普通心理学教案
![普通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da22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5.png)
普通心理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普通心理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
2、让学生学习普通心理学中的主要概念,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3、让学生掌握心理学中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到实际的心理研究当中。
二、教学结构
1、普通心理学的定义与概念;
2、普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3、普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4、普通心理学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普通心理学的定义与概念
2、普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普通心理学的发展主要有三次高潮,分别是维斯特洛心理学、胡克心理学和彭聃龄心理学。
维斯特洛心理学的主要代表是斯宾诺莎、穆勒、克里斯塔等,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从普遍的人类行为出发,而不是从个体的经验和意识出发,并设计了实验室实验来研究人类行为的本质。
誉聃龄心理学是在维斯特洛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重视行为的认知过程,强调条件性反射、操作控制及社会行为变异等现象,着重研究人类行为的条件及其变异,从而为行为学建立了一套基本理论体系。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46ec3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f.png)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2.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课程3.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本科生二、教学内容1. 心理学概述1.1 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认知心理学2.1 感知与记忆2.2 思维与语言2.3 注意与解决问题3. 情绪与情感3.1 情绪与情感的定义与分类3.2 情绪与情感的作用与调节4. 人际关系与沟通4.1 人际关系的类型与影响因素4.2 沟通技巧与冲突解决5. 动机与行为5.1 动机的概念与分类5.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4. 心理测试法:通过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等,占总评的40%。
3.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论述题、应用题等,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普通心理学》教材,以及其他相关辅助资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课程、论文和案例,供学生自主学习。
4. 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每周2课时。
3. 实践环节:安排4课时进行心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心理学原理。
七、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
普通心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普通心理学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17064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 掌握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 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原则。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生活中的心理现象。
- 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心理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 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原则。
2. 教学难点:- 心理学各流派的理论要点和差异。
- 实验设计原则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心理学有什么了解?2. 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 揭示课题:普通心理学。
(二)讲授新课(30分钟)1. 普通心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和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感知觉、认知、情绪、动机、人格等。
2. 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起源:哲学、生理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
-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原则-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等。
- 实验设计原则:随机取样、对照实验、重复实验等。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讨论:心理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布置作业:-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
- 撰写一篇关于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否掌握?3.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五、教学资源1. 教材:《普通心理学》2. 课件:心理学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等3. 网络资源:心理学相关网站、视频等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2024版精选普通心理学教案
![2024版精选普通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b5fa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7.png)
2024精选普通心理学教案CONTENTS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认知过程与感知觉•记忆与学习策略•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情感、动机与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01普通心理学定义及研究范围普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探讨认知、情感、动机、意识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情感、动机、人格等方面的研究,涉及人类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导论、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情感、动机、人格等8个章节,每个章节包含多个小节,系统介绍普通心理学的各个方面。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重点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认知过程与感知觉02认知是指个体获取、处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涉及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
认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对于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多个阶段,这些阶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认知定义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认知过程的阶段认知过程概述感知觉原理及分类感知觉定义感知觉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经过神经系统加工处理,最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的过程。
感知觉原理感知觉涉及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接收、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大脑皮层的加工处理等环节。
感知觉分类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感知觉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感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知觉与生活质量敏锐的感知觉能力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如品味美食、欣赏音乐等。
普通心理学教案
![普通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f8eb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0.png)
普通心理学教案教案主题:普通心理学概述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时间:1 小时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 分钟)让学生回顾一下他们对心理学的了解。
询问学生对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是否有一定的了解。
步骤二:介绍普通心理学(10 分钟)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普通心理学,并举例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介绍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和调查法。
同时,讲解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如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
步骤三:讨论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15 分钟)列举普通心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绪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概念对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重要性。
步骤四:小组活动(2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选择一个应用领域(如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并讨论在该领域中需要应用普通心理学的哪些研究方法和概念。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五:总结和讨论(10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的重要概念和研究方法。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以加深对普通心理学的理解。
步骤六:作业布置(5 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普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写一份关于普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小结。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 简要介绍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黑板或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讨论结果。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完成的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
拓展练习:1. 学生可自行选择一个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2. 学生可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或参与心理学实验,增进对普通心理学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讨论和小组活动,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普通心理学的兴趣和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2024版年《普通心理学》教案x
![2024版年《普通心理学》教案x](https://img.taocdn.com/s3/m/4cadc7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d.png)
2023REPORTING 2024年《普通心理学》教案x•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心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认知过程与意识•情感、动机与意志•个性与心理发展•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涵盖感知觉、意识、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动机、智力、人格等多个主题,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学知识体系。
课程地位作为心理学入门课程,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普通心理学》课程简介A BC D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领域的知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培养其对人类心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初步的心理学研究的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观,理解心理学在促进人类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参考书目1. 《心理学与生活》(第X 版),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时间:XXXX 年。
3. 《普通心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时间:XXXX 年。
2. 《心理学导论》(第X 版),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时间:XXXX 年。
教材:《普通心理学》(第X 版),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时间:XXXX 年。
教材及参考书目2023REPORTINGPART02心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领域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多个方面。
研究领域包括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主要流派历史发展从哲学思辨到科学实证,经历了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阶段。
主要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生物学取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神经元及其功能
1、三个基本单位: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 养单位;
2、三个组成部分: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3、三种类型: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
间神经元; 4、三种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心
意志行为过程
理
现
象
个性倾向
个性心理
个性特征
自我意识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功能(物质—运动过程—特殊结构的场物质)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镜子?) 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
1、感受性、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 jnd )
E=1/R; 2、韦伯定律:
ΔI∕I=K。 3、费希纳定律:
心理量(S)、刺激的物理量(R)。 S=KlgR
表1.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
视 觉
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
听 觉
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
丘 脑
小脑
瞳孔反射、眼动
桥脑
通道
网状结构
呼吸、心跳 传导、反射
延脑
脊 髓
觉醒、门户
平 衡 、 肌 肉 、 运 动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左右、内外); 2、大脑皮层
四个区域:额叶、顶叶、枕叶和颞 叶;
三个机能区:皮层感觉区、皮层运 动区和皮层联合区。
区域分布:倒置、灵活、对侧传导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味 觉
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
嗅 觉
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触 觉
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
表2. 不同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 音高 亮度 重量 响度 皮肤压觉 咸味
K(韦伯分数) 0.003 0.017 0.020 0.100 0.140 0.200
图3. 费希纳定律在视觉上的应用
三、感觉现象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 学派的纷争(WWWW) 1、构造心理学派 (对象:直接经验即意识;元素:感觉、
意象、激情;方法:内省) 2、行为主义学派(正常行为、实验;S—R、S—O—R) 3、格式塔心理学派 (整体意识) 4、机能主义心理学( “意识流”、适应环境的功能、
实用性)
5、精神分析学派 (异常行为、无意识;释梦、自 由联想 —精神宣泄 )
1、感觉适应(“暗”、“痛”) 2、感觉后象 (正、负) 3、感觉对比 (同时、相继;马赫带现
象 “侧抑制”、 “放大镜” 4、联觉 (迁移:“认知情绪疗法”)
➢ 感觉后像
四、视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 视觉器官 颜色视觉 概念; 特征(色调、明度、饱和度); 混合; 异常;
视觉器官
眼球是一个 透明的球体,外 界光线从瞳孔通 过前房,再通过 玻璃体射到视网 膜上。视网膜是 一个由视觉神经 细胞组成的薄膜, 分为三层,最外 边一层是视细胞 层。视细胞层上 有两种视觉神经 细胞:锥体细胞 和杆体细胞。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 律的科学。(人和动物?)
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 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 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普通心理学所总结 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都具有 指导的意义。(生理基础、静态、动态、社 会化)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认知过程
五、听觉
1、“单侧化”。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 有关。(“布洛卡区” Broca’s areas; “割裂脑实验” Sperry’s split-brain)
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定位说、 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模块说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 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组成。它受 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 相支配的关系。(神经—体液调节)
一、感觉及其种类
1、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 和疼感觉)。
*感觉剥夺。 *人格社会化的认知基础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2、功能: 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传导、简单反射) 脑干 (延脑、桥脑、中脑、网状结构) 间脑 (丘脑、下丘脑) 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
情绪
自 主 神 经下 系丘 统脑
大脑 胼胝体 间脑 中脑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 则和方法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客观性原则
观察法
辨证发展原则
调查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个案法
实验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电传导、化学传导)和整合信息。
轴突末梢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接收器
突触后膜
树突末梢
突触的结构图
刺激
一一 一
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构成: (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 脑神经有12对 脊神经有31对 (8、12、5、5、1)
第三单元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基本概念 1、兴奋和抑制 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5、动力定型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 感觉 ❖ 知觉 ❖ 记忆
第一单元 感觉
一、感觉及其种类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三、感觉现象 四、视觉 五、听觉 六、其它感觉
基础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 主要内容
普通心理学学科概述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认识过程
意识和注意需要和动机Fra bibliotek情绪、情感和意志
人
格
第一节 绪论
❖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人的心理的本质 ❖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 ❖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单元 普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心理学概述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