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及练习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及练习题

二、知识点梳理

一、知识定义

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三、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经典例题

题型一互余与互补

例1 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少20°.则这个角为()

A.30°

B.40°

C.60°

D.75°

分析若设这个角为x,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补角是180°-x,于是构造出方程即可求解.

解设这个角为x,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补角是180°-x.

则根据题意,得(180°-x)-(90°-x)=20°.解得:x=40°.故应选B.

说明处理有关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的问题,除了要弄清楚它们的概念,通常情况下不要引进未知数,构造方程求解.

题型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例2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答案:(1)错,应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错,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错,应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错,应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例3 已知:如图1,l1∥l2,∠1=50°,则∠2的度数是()

A.135°

B.130°

C.50°

D.40°

分析要求∠2的度数,由l1∥l2可知∠1+∠2=180°,于是由∠1=50°,即可求解. 解因为l1∥l2,所以∠1+∠2=180°,

又因为∠1=50°,所以∠2=180°-∠1=180°-50°=130°.故应选B.

说明本题是运用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解.

例4 如图2,已知直线l1∥l2,∠1=40°,那么∠2=度.

分析如图2,要求∠2的大小,只要能求出∠3,此时由直线l1∥l2,得∠3=∠1即可求解.

解因为l1∥l2,∠1=40°,所以∠1=∠3=40°.

又因为∠2=∠3,所以∠2=40°.故应填上40°.

说明 本题在求解过程中运用了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解.

图3

例5 如图3,已知AB ∥CD ,∠1=30°,∠2=90°,则∠3等于( ) A.60°

B.50°

C.40°

D.30°

分析 要求∠3的大小,为了能充分运用已知条件,可以过∠2的顶点作EF ∥AB ,由有∠1=∠AEF ,∠3=∠CEF ,再由∠1=30°,∠2=90°求解. 解 如图3,过∠2的顶点作EF ∥AB .所以∠1=∠AEF , 又因为AB ∥CD ,所以EF ∥CD ,所以∠3=∠CEF , 而∠1=30°,∠2=90°,所以∠3=90°-30°=60°.故应选A .

说明 本题在求解时连续两次运用了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解. 例6 如图4,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两点,∠BEF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G ,若∠EFG =72°,则∠EGF 等于( ) A.36° B.54° C.72° D.108°

分析 要求∠EGF 的大小,由于AB ∥CD ,则有∠BEF +∠EFG =180°,∠EGF =∠BEG ,而EG 平分∠BEF ,∠EFG =72°,所以可以求得∠EGF =54°. 解 因为AB ∥CD ,所以∠BEF +∠EFG =180°,∠EGF =∠BEG , 又因为EG 平分∠BEF ,∠EFG =72°,所以∠BEG =∠FEG =54°.故应选B . 说明 求解有关平行线中的角度问题,只要能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有关知识,灵活运用对顶角、角平分线等知识就能简洁获解.

4

B

D

G

F C

A

E

图2

图1

F

E

课堂作业: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

例7 已知:如图,AB ∥CD ,求证:∠B+∠D=∠BED 。 分析:可以考虑把∠BED 变成两个角的和。如图5,过E 点引 一条直线EF ∥AB ,则有∠B=∠1,再设法证明∠D=∠2,需证

EF ∥CD ,这可通过已知AB ∥CD 和EF ∥AB 得到。

证明:过点E 作EF ∥AB ,则∠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已知), 又∵EF ∥AB (已作),

∴EF ∥C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ED=∠1+∠2,

∴∠BED=∠B+∠D (等量代换)。

变式1已知:如图6,AB ∥CD ,求证:∠BED=360°-(∠B+∠D )。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

点的位置及结论。我们通常所说的

A

B

E

D

C

F

∠BED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如果把∠BED看成是大于平角的角,可以认为此题的结论与例1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模仿例1作辅助线,不难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D+∠2=180°+180°(等式的性质)。

又∵∠BED=∠1+∠2,

∴∠B+∠D+∠BED=360°(等量代换)。

∴∠BED==360°-(∠B+∠D)(等式的性质)。

变式2已知:如图7,AB∥CD,求证:∠BED=∠D-∠B。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点的位置不同,从而结论也不同。模仿例1与变式1作辅助线的方法,可以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作EF∥AB,则∠FEB=∠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FED=∠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D=∠FED-∠FEB,

∴∠BED=∠D-∠B(等量代换)。

变式3已知:如图8,AB∥CD,求证:∠BED=∠B-∠D。

分析:此题与变式2类似,只是∠B、∠D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证明:过点E作EF∥AB,则∠1+∠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FED+∠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2+∠D=180°。

∴∠1+∠2+∠D-(∠1+∠B)=180°-180°(等式的性质)。

∴∠2=∠B-∠D(等式的性质)。

即∠BED=∠B-∠D。

例8 已知:如图9,AB∥CD,∠ABF=∠DCE。求证:∠BFE=∠FEC。

证法一:过F点作FG∥AB ,则∠ABF=∠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过E点作EH∥CD ,则∠DCE=∠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FG∥AB(已作),AB∥CD(已知),

∴FG∥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又∵EH∥CD (已知),

∴FG∥EH(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3+∠4(等式的性质)

即∠BFE=∠FEC。

证法二:如图10,延长BF、DC相交于G点。

∵AB∥CD(已知),

∴∠1=∠AB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F=∠DCE (已知), ∴∠1=∠DCE (等量代换)。

∴BG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果延长CE 、AB 相交于H 点(如图11),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证明(过程略)。 证法三:(如图12)连结BC 。 ∵AB ∥CD (已知),

∴∠ABC=∠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F=∠DCE (已知),

∴∠ABC-∠ABF =∠BCD-∠DCE (等式的性质)。 即∠FBC=∠BCE 。

∴BF ∥E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题型三 尺规作图

例9 已知角α和线段c 如图5所示,求作等腰三角形ABC ,使其底角∠B =α,腰长AB =c ,要求仅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 要作等腰三角形ABC ,使其底角∠B =α,腰长AB =c ,可以先作出底角∠B =α,再在底角的一边截取BA =c ,然后以点A 为圆心,线段c 为半径作弧交BP 于

图5

c

α

A

图6

c

α

c

B

C

P

点C ,即得.

作法(1)作射线BP ,再作∠PBQ =∠α; (2)在射线BQ 上截取BA =c ;

(3)以点A 为圆心,线段c 为半径作弧交BP 于点C ; (4)连接AC .则△ABC 为所求.如图6.

例10 如图7,已知∠AOB 和射线O ′B ′,用尺规作图法作∠A ′O ′B ′=∠AOB (要求保

留作图痕迹).

分析 只要再过点O ′作一条射线O ′A ′,使得∠A ′O ′B ′=∠AOB 即可. 作法(1)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点C 、D ; (2)以O ′为圆心,同样长为半径画弧,交O ′B ′于点D ′; (3)以D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与前弧交于点C ′; (4)过点O ′C ′作一条射线O ′A ′.如图7中的∠A ′O ′B ′即为所求作. 说明 在实际答题时,根据题目的要求只要保留作图的痕迹即可了.

A

O

B B ′

O ′

图7

A ′

D ′

C ′

D

C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B.P是直线L外一点,A、B、C分别是L上的三点,已知PA=1,PB=2,PC=3,则点P?到L的距离一定是1;

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钝角的补角一定是锐角.

2.如图1,直线AB、CD相交于点O,过点O作射线OE,则图中的邻补角一共有()

A.3对B.4对C.5对D.6对

(1) (2) (3)

3.若∠1与∠2的关系为内错角,∠1=40°,则∠2等于()

A.40°B.140°C.40°或140°D.不确定

4.如图,哪一个选项的右边图形可由左边图形平移得到()

5.a,b,c为平面内不同的三条直线,若要a∥b,条件不符合的是()A.a∥b,b∥c; B.a⊥b,b⊥c;

C.a⊥c,b∥c; D.c截a,b所得的内错角的邻补角相等

6.如图2,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1)∠1=∠5;(2)∠1= ∠7;(3)∠2+∠3=180°;(4)∠4=∠7,其中能判定a∥b的条件的序号是()

A.(1)、(2)B.(1)、(3)C.(1)、(4)D.(3)、(4)7.如图3,若AB∥CD,则图中相等的内错角是()

A.∠1与∠5,∠2与∠6; B.∠3与∠7,∠4与∠8;

C.∠2与∠6,∠3与∠7; D.∠1与∠5,∠4与∠8

8.如图4,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D平分∠BEF.若∠1=72°,?则∠2的度数为()

A.36°B.54°C.45°D.68°

(4) (5) (6)

9.已知线段AB的长为10cm,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6cm和4cm,?则符合条件的直线L的条数为()

A.1 B.2 C.3 D.4

10.如图5,四边形ABCD中,∠B=65°,∠C=115°,∠D=100°,则∠A的度数为

(?)

A.65°B.80°C.100°D.115°

11.如图6,AB⊥EF,CD⊥EF,∠1=∠F=45°,那么与∠FCD相等的角有()A.1个B.2个C.3个D.4个

12.若∠A和∠B的两边分别平行,且∠A比∠B的2倍少30°,则∠B的度数为()

A.30°B.70°C.30°或70°D.10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如图,一个合格的弯形管道,经过两次拐弯后保持平行(即AB∥DC).?如果∠C=60°,那么∠B的度数是________.

14.已知,如图,∠1=∠ABC=∠ADC,∠3=∠5,∠2=∠4,∠ABC+∠BCD=180°.将

下列推理过程补充完整:Array(1)∵∠1=∠ABC(已知),

∴AD∥______

(2)∵∠3=∠5(已知),

∴AB∥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BCD=180°(已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BOC=50°,则∠AOC=_____度, ∠BOC=___度.

17.如图7,已知B、C、E在同一直线上,且CD∥AB,若∠A=105°,∠B=40°,则∠ACE为_________.

(7) (8) (9) 18.如图8,已知∠1=∠2,∠D=78°,则∠BCD=______度.

19.如图9,直线L1∥L2,AB⊥L1,垂足为O,BC与L2相交于点

E,若∠1=43°,?则∠2=_______度.

20.如图,∠ABD= ∠CBD,?DF ∥AB,?DE ∥BC,?则∠1?

与∠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7分)如图,AB∥A′B′,BC∥B′C′,BC交A′B′于点D,∠B与∠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3.(6分)如图,已知AB∥CD,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1=∠2成立(?要求给出两个答案).

24.(6分)如图,AB∥CD,∠1:∠2:∠3=1:2:3,说明BA平分∠EBF的道理.

25.(7分)如图,CD⊥AB于D,点F是BC上任意一点,FE⊥AB于E,且∠1=∠2, ∠3=80°.求∠BCA的度数.

26.(8分)如图,EF ⊥GF 于F .∠AEF=150°,∠DGF=60°,试判断AB 和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课堂作业答案:

,AD BC FE BC ⊥⊥90EFB ADB ∴∠=∠= //EF AD ∴23∴∠=∠

//,31DG BA ∴∠=∠ 1 2.∴∠=∠ 22. ∠A =∠F .∵∠1=∠DGF (对顶角相等)

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课后作业答案: 1.D

2.D 点拨:图中的邻补角分别是:∠AOC 与∠BOC ,∠AOC 与∠AOD ,∠COE 与∠DOE ,∠BOE 与∠AOE ,∠BOD 与∠BOC ,∠AOD 与∠BOD ,共6对,故选D .

3.D 4.C 5.C 6.A

7.C 点拨:本题的题设是AB ∥CD ,解答过程中不能误用AD ∥BC 这个条件. 8.B 点拨:∵AB ∥CD ,∠1=72°, ∴∠BEF=180°-∠1=108°.

∵ED 平分∠BEF ,

∴∠BED=1

2

∠BEF=54°.

∵AB∥CD,∴∠2=∠BED=54°.故选B.

9.C 点拨:如答图,L1,L2两种情况容易考虑到,但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L3这种情况容易被忽略.

10.B

11.D 点拨:∠FCD=∠F=∠A=∠1=∠ABG=45°.

故选D.

12.C 点拨:由题意,知

,

230

A B

A B

∠=∠

?

?

∠=∠-?

?

180,

230

A B

A B

∠+∠=?

?

?

∠=∠-?

?

解之得∠B=30°或70°.故选C.13.120°

14.(1)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5.(2),(3),(5)

16.115;65

点拨:设∠BOC=x°,则∠AOC=x°+50°.

∵∠AOC+∠BOC=180°.

∴x+50+x=180,解得x=65.

∴∠AOC=115°,∠BOC=65°.

17.145°

18.102

19.133

点拨:如答图,延长AB交L2于点F.

∵L1∥L2,AB⊥L1,∴∠BFE=90°.

∴∠FBE=90°-∠1=90°-43°=47°.

∴∠2=180°-∠FBE=133°.

20.∠1=∠2

21.解:如答图,由邻补角的定义知∠BOC=100°.

∵OD,OE分别是∠AOB,∠BOC的平分线,

∴∠DOB=1

2

∠AOB=40°,

∠BOE=1

2

∠BOC=50°.

∴∠DOE=∠DOB+∠BOE=40°+50°=90°.

22.解:相等

理由∵AB∥A′B′,BC∥B′C′,

∴∠B=∠A′DC,∠A′DC=∠B′,

∴∠B=∠B′.

23.CF∥BE或CF、BE分别为∠BCD、∠CBA的平分线等.24.解:设∠1、∠2、∠3分别为x°、2x°、3x°.

∵AB∥CD.

∴由同旁内角互补,得2x+3x=180,解得x=36.

∴∠1=36°,∠2=72°.

∵∠EBG=180°,

∴∠EBA=180°-(∠1+∠2)=72°.

∴∠2=∠EBA.

∴BA平分∠EBF.

25.解:CD⊥AB,FE⊥AB,∴CD∥EF,∴∠2=∠FCD.∵∠1=∠2,∴∠1=∠FCD.

∴DG∥BC.∴∠BCA=∠3=80°.

26.解:AB∥CD.

理由:如答图,过点F作FH∥AB,则∠AEF+∠EFH=180°.∵∠AEF=150°,∴∠EFH=30°.

又∵EF⊥GF,∴∠HFG=90°-30°=60°.

又∵∠DGF=60°,

∴∠HFG=∠DGF.

∴HF∥CD,从而可得AB∥CD.

(完整版)第五章_相交线与平行线_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考点与典型例题 【知识要点】 1.两直线相交 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 (1)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 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是平行线,可记作“a∥b” 7.平行公理及推论 (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注: (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 (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 10.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补充: (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6)在同一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1.平移的定义及特征 定义:将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②平移前与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典型例题】

(完整版)北师大版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点一、余角与补角: 1、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典型考题: 例1:如图所示,点A 、O 、B 在一条直线上,OC 垂直于AB 垂足是O ,若∠1=∠2,则图互余、互补的角有哪些? 例2: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13 5还少4°求这个角。 3、性质:(1) 的余角相等;(2)同角或等角的 角相等。 例3: (1)如右图,∵∠1+∠A =90°,∠1+∠2=90°(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右图,∵∠2+∠B =90°,∠1+∠2=90°(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例4: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 ) 1 2 12 12 12 A .0 B .1 C .2 D .3 例5:如图所示,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OF =3 ∠FOB ,∠AOC=90°,求∠EOC 的度数。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2D A B C

1.如图,直线l1与l2相交,∠1=50°,则∠2=_________,∠3=_________. 2.如图,若AO⊥CO,BO⊥DO,∠BOC=150°,则∠DOC=________,∠AOD =________. 3.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EOD=90°,正确填写下列两角关系的名称. ∠1与∠2:_________________;∠2与∠3: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4:_________________;∠1与∠4: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共有对顶角的对数为()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2.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若∠1和∠2互余,∠2与∠3互余,∠1=40°,则∠3等于() A.40° B.130° C.50° D.140° 四、解答题 1.如图,AO⊥BO,直线CD经过点O,∠AOC=30°,求∠BOD的度数. 考点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例1:如图,写出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A B C D E 1 2 3 4 5 6 7 8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及练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1.相交线 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相交: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其中以O为顶点共有4个角:∠1,∠2,∠3,∠4; 邻补角:其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像∠1和∠2这样的角我们称他们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O,并且∠1 的两边分别是∠3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和∠2互补,∠2和∠3互补,因为同角的补角 相等,所以∠1=∠3。 所以,对顶角相等 例题: 1.如图,3∠1=2∠3,求∠1,∠2,∠3,∠4的度数。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AB CD ⊥, FOB__________。 2_______,∠= 127,则∠= ∠=? C E A 2 O B 1 F D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 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所示,图中AB⊥CD,垂足 为O。垂直的两条直线共形成四个直角,每个直角都是90?。 例题: 如图,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1=26?,求∠EOD,∠2,∠3的度数。(思考:∠EOD可否用途中所示的∠4表示?) 垂线相关的基本性质:

(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题:假设你在游泳池中的P点游泳,AC是泳池的岸,如果此时你的腿抽筋了,你会选择那条路线游向岸边?为什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何作下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如上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记作a//b 3.同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关系: 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关系有4中情况:有一 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有三个交点,没有交点。 (1)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如 图所示,以交点为顶点形成各个角,可以用角的相关 知识解决; 例题: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DOB是它的余角的两倍,∠AOE=2∠DOF,且有OG⊥OA,求∠EOG的度数。 (2)有两个交点:(这种情况必然是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 图所示,直线AB,CD平行,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这三条直线形成了两个顶点,围绕两个顶点的8个角之间有三种特殊关系: *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 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 1 页 共 4 页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5.1.1相交线(详见课本第2页) 1、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 点, 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2、对顶角的概念: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 延长线,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如图2所示,∠1与∠ 3、∠2与∠4都是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4、邻补角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延长,这条反向延长线与这个 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3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由平角定义可知∠1+∠2=180°. 5.1.2垂线(详见课本第3-5页) 1、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2、垂线的性质 (1)(垂直公理)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 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2)(垂直推理)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即垂线段最 .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如图5所示,l 的垂线段PO 的长度叫做点P 到 直线l 的距离. 4、 垂线的画法(工具:三角板或量角器) 画法指点: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详见课本第6-7页) 1、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 条直线所截形成 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5,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 角(位置相同)同位角是“F ”型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位置在内且交错)内 错角是“Z ”型 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 同旁内角是“U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图形补全. 如上图6 5.2.1平行线(详见课本第11-12页) 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 ;⑵(通常把 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A B C D 1 4 3 21A B C D O 图2 O D C B A 图1 图5 21 O C B A 图3 图4 E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全章测试(一)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它们( ). (A)平行 (B)相交 (C)相交、垂直 (D)平行或相交 2.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其中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 ). (A)垂直 (B)相交 (C)平行 (D)不能确定 3.已知:OA ⊥OC ,∠AOB ∶∠AOC =2∶3,则∠BOC 的度数为( ). (A)30° (B)60° (C)150° (D)30°或150° 4.如图,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 ). (A)110° (B)115° (C)120° (D)125° 5.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 (1)∠1=∠2; (2)∠3=∠4; (3)∠2+∠4=90°; (4)∠4+∠5=18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 7.∠1和∠2是两条直线l 1,l 2被第三条直线l 3所截的同旁内角,如果l 1∥l 2,那么必有 ( ). (A)∠1=∠2 (B)∠1+∠2=90° (C) o 9022 1121=∠+ ∠ (D)∠1是钝角,∠2是锐角 8.如下图,AB ∥DE ,那么∠BCD =( ).

(A)∠2-∠1 (B)∠1+∠2 (C)180°+∠1-∠2 (D)180°+∠2-2∠1 9.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 ). (A)3个(B)2个 (C)1个(D)0个 10.在5×5的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 图1图2 (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 (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 (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 (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二、填空题 11.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E⊥AB,∠1=25°,则∠2=______°,∠3=______°,∠4=______°. 12.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如果∠AOC=2x°,∠BOC=(x+y+9)°,∠BOD=(y+4)°,则∠AOD的度数为______. 13.如图直线l1∥l2,AB⊥CD,∠1=34°,那么∠2的度数是______. 14.如图,若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与∠E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EFD=60°,EP⊥FP,则∠BEP=______度.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五个命题: ①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平方相等; ②内错角相等; 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两个无理数的和可以是无理数也可以是有理数, 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①正确; ②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②错误; ③正确; ④反例:两个无理数π和-π,和是0,④错误;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平面内直线的位置;牢记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理解概念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不能判断12//l l 的条件是( ) A .13∠=∠ B .24180∠+∠=? C .45∠=∠ D .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详解】 A 、∠1=∠3正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2+∠4=180°正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 、∠4=∠5正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2=∠3错误,它们不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故不能推断两直线平行.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 3.如图,直线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两点,EG 平分∠AEF ,如果∠1=32°,那么∠2的度数是( ) A .64° B .68° C .58° D .60°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1=∠AEG ,再进一步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可得∠AEF 的度数,最后再利用平行线性质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 ∵AB ∥CD , ∴∠1=∠AEG . ∵EG 平分∠AEF , ∴∠AEF=2∠AEG , ∴∠AEF=2∠1=64°, ∵AB ∥CD , ∴∠2=64°. 故选: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4.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70∠=?,则2∠的度数是( )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5.1.1 相交线 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 (1)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2)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3)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例:如图,三条直线交于一点,任意找出图中的四对对顶角. 错解:如图,对顶角为:(1)∠AOC 与∠BOD ; (2)∠AOF 与∠BOD ; (3)∠COF 与∠DOE ; (4)∠AOC 与∠BOE . 错解分析:错解中把有公共顶点的角误认为是对顶角,导致(2)和(4)错误.如果对对顶角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 和掌握,在比较复杂的图形识别中会产生错误.对顶角就是: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正解:(1)∠AOC 与∠BOD ;(2)∠BOE 与∠AOF ;(3)∠COF 与∠DOE ; (4)∠COE 与∠DOF .(答案不唯一:∠ AOE 与∠BOF ,∠BOC 与∠AOD 也是对顶角) 5.1.2 垂线 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 AB ⊥CD ,垂足为O A B C D O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1、∠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2、∠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 3、∠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例: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 (1)∠1与∠2;(2)∠1与∠7;(3)∠1与∠BAD ;(4)∠2与∠6;(5)∠5与∠8. 解: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 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 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 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 不是,∵∠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 a b l 1 2 3 4 5 6 7 8 1 6 B A D 2 3 4 5 7 8 9 F E C A B F 2 1 A B C 1 7 A B C D 2 6 A D B 1 A F E 5 8 C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5.1.1相交线(详见课本第2页) 1、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 点, 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2、对顶角的概念: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 延长线,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如图2所示,∠1与∠ 3、∠2与∠4都是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4、邻补角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延长,这条反向延长线与这个 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3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由平角定义可知∠1+∠2=180°. 5.1.2垂线(详见课本第3-5页) 1、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2、垂线的性质 (1)(垂直公理)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 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2)(垂直推理)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即垂线段最 .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如图5所示,l 的垂线段PO 的长度叫做点P 到 直线l 的距离. 4、 垂线的画法(工具:三角板或量角器) 画法指点: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详见课本第6-7页) 1、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 条直线所截形成 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5,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 角(位置相同)同位角是“F ”型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位置在内且交错)内 错角是“Z ”型 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 同旁内角是“U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图形补全. 如上图6 5.2.1平行线(详见课本第11-12页) 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 ;⑵(通常把 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A B C D 1 4 3 21A B C D O 图2 O D C B A 图1 图5 21 O C B A 图3 图4 E

(完整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练习题(1) 一、填空题 1.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1=28°,则∠2=_______. 2. 已知直线AB CD ∥,60ABE =o ∠,20CDE =o ∠,则BED =∠ 度. 3. 如图,已知AB ∥CD ,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1=60°,则∠2=______度. 4. A =70°,∠P =_____. 5.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1)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2)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3)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6. 如图,填空: ⑴∵1A ∠=∠(已知) ∴_____________( ) ⑵∵2B ∠=∠(已知) ∴_____________( ) ⑶∵1D ∠=∠(已知) ∴______________( ) 二、解答题 7.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2题 P B M A N 第1题 第3题 第4题 第6题

8.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OE⊥AB,垂足为O,若∠DOE=3∠COE,求∠BOC的度数. 9.如图,直线// a b,求证:12 ∠=∠. 10.如图,AB∥DE,试问∠B、∠E、∠BCE有什么关系. 解:∠B+∠E=∠BCE 过点C作CF∥AB, 则B ∠=∠____() 又∵AB∥DE,AB∥CF, ∴____________() ∴∠E=∠____() ∴∠B+∠E=∠1+∠2 即∠B+∠E=∠BCE. 11.如第10题图,当∠B、∠E、∠BCE有什么关系时,有AB∥DE. 12如图,AB∥DE,那么∠B、∠BCD、∠D有什么关系? 13、如图9,直线a∥b,∠1=28°,∠2=50°,则∠3=____。∠3+∠4 +∠5=___。 14、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八个角中,有一个角的度数已知,则 () A只能求出其余3个角的度数B只能求出其余5个角的度数 C只能求出其余6个角的度数D只能求出其余7个角的度数 15、如图,已知AB∥CD,EG平分∠FEB,若∠EFG=40°,则∠EGF=() A60°B70°C80°D90° E A B C F G D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概念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概念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 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 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 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1.相交线 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相交: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其中以O为顶点共有4个角:∠1,∠2,∠3,∠4;邻补角:其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像∠1和∠2这样的角我们称他们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两边 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和∠2互补,∠2和∠3互补,因为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3。 所以,对顶角相等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垂线相关的基本性质: (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3.同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关系: 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关系有4中情况:有一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有三个交点,没有交点。 (1)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如图所示,以交点为顶点形成各个角,可以用角的相关知识解决; (2)有两个交点:(这种情况必然是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直线AB,CD平行,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这三条直线形成了两个顶点,围绕两个顶点的8个角之间有三种特殊关系: *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如下关系: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判定定理:平行线判定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线判定定理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定理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定理4: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两条直线平行 (3)有三个交点 (4)没有交点: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2、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3、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4、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5、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6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对顶角,余角,补角,邻补角及垂线的概念及性质,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尺规作图的概念,熟练掌握用尺规作角或线段的方法.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要点诠释: (1)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这个公共点叫做交点.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 2.对顶角、补角、余角 (1)定义: ①由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②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类似地,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2)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3.垂线 (1)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垂直用符号“⊥”表示,如下图.

(2)垂线的性质: 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要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 (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如图,直线AB∥CD,EF⊥AB于E,EF⊥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与CD间的距离. 要点诠释: (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初中阶级学习了三种距离,分别是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这三种距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线段的长度,它们的区别是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引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与之平行的另一直线的距离. (3)如何理解“垂线段”与“距离”的关系:垂线段是一个图形,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要点三、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精华版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 1.如图,用一吸管吸吮易拉罐的饮料时,吸管与易拉罐上部夹角174∠=?,那么吸管与易拉罐下部夹角2∠=________度. 2 1 2.如图,已知AE BD ∥,1130∠=?,230∠=?,则C ∠=________. 2 1 D A B C E 3.将直尺与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在图中标记的角中,与1∠互余的角是_______. 1 23 4 56 4.如图,AD EG BC ∥∥,AC EF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含1∠)有______个; 若150∠=?,则AHG ∠=________. 1F E C B A H G D

5.在A 、B 两座工厂之间要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 地测得B 地的走向是南偏东52?,现A 、B 两地要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对接,则B 地所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 ). A .北偏西52? B .南偏东52? C .西偏北52? D .北偏西38? 6.如图,直线l m ∥,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m 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 ). A .20? B .25? C .30? D .35? 2 1m l C B A 7.如图,已知AB CD ∥,那么A C AEC ∠+∠+∠=( ). D A B C E A .360? B .270? C .200? D .180? 8.如图,D 、G 是ABC △中AB 边上的任意两点,DE BC ∥,GH DC ∥,则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 A .4对 B .5对 C .6对 D .7对 D G H A B C E 9.如图,已知FC AB DE ∥∥,::2:3:4D B α∠∠=,求α、D ∠、B ∠的度数.

人教版七年级(下)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及测试题 一、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 [1]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 ∠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练习: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1,直线AB 、CD 、EF 都经过点O , 图中有几对对顶角? 3.如图1-2,若∠AOB 与∠BOC 是一对邻补角, OD 平分∠AOB ,OE 在∠BOC 内部, 并且∠BOE = 1 2 ∠COE ,∠DOE =72°。 求∠COE 的度数。 1 21 2 1 2 2 1 (图1-2)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 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例已知:如图,在一条公路l 的两侧有A 、B 两个村庄. <1>现在乡政府为民服务,沿公路开通公交汽车,并在路边修建一个公共汽车站P ,同时修建车站P 到A 、B 两个村庄的道路,并要求修建的道路之和最短,请你设计出车站的位置,在图中画出点P 的位置,(保留作图的痕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说明道理. . <2>为方便机动车出行,A 村计划自己出资修建 一条由本村直达公路l 的机动车专用道路,你能帮 助A 村节省资金,设计出最短的道路吗?,请在图中画出你设计修建的最短道路,并在 后面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说明道理. . A B C D O P A B O

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练习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练习题++

① 2 1 2 1 ②1 2 ③1 2 ④ 《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2.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 A. 43∠=∠ B. 21∠=∠ C. DCE D ∠=∠ D. 180=∠+∠ACD D 3.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 30,第二次向右拐 30 B. 第 一次向右拐 50,第二次向左拐 130 C. 第一次向右拐 50,第二次向右拐 130 D. 第 一次向左拐 50,第二次向左拐 130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 E D C B A 4 3 2 1

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5.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个数是(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7.如右图,CD AB //,且 25=∠A , 45=∠C ,则 E ∠的度数是( ) A. 60 B. 70 C. 110 D. 80 E D C B A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姓名: 学号: (内容:相交线与平行线 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各题对应的横线上。 1、空间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或 、 。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题设是 ,结论是 。 3、∠A 和∠B 是邻补角,且∠A 比∠B 大200,则∠A = 度,∠B = 度。 4、如图1,O 是直线AB 上的点,OD 是∠COB 的平分线,若∠AOC =400,则∠BOD = 0。 5、如图2,如果AB ∥CD ,那么∠B +∠F +∠E +∠D = 0。 6、如图3,图中ABCD-D C B A ''''是一个正方体,则图中与BC 所在的直线平行的直线有 条,与B A ''所在的直线成异面直线的直线有 条。 图1 O D C B A F E 图2 D C B A A ' B ' C ' D ' 图3 D C B A b a 1 2 C 图4 B A 7、如图4,直线a ∥b ,且∠1=280,∠2=500,则∠ACB = 0。 8、如图5,若A 是直线DE 上一点,且BC ∥DE ,则∠2+∠4+∠5= 0。 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直线1l ∥2l ,2l ∥3l ,则1l 与3l 的位置关系是 。 10、如图6,∠ABC =1200,∠BCD =850,AB ∥ED ,则∠CDE 0。 二、选择题:各小题只有唯一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 小题3分,共30分) 11、已知:如图7,∠1=600,∠2=1200,∠3=700,则∠4的度数是( ) A 、700 B 、600 C 、500 D 、400 12、已知:如图8,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1l ∥2l 的是( ) A 、∠1=∠3 B 、∠2=∠3 C 、∠4=∠5 D 、∠2+∠4=1800 54321A B C D E 图5 A B C D E 图6 2 l 1l 43 2 1图7 2 l 1 l 5 4 3 21图8 13、如图9,已知AB ∥CD ,HI ∥FG ,EF ⊥CD 于F ,∠1=400 ,那么∠EHI =( ) A 、400 B 、450 C 、500 D 、550 14、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则这两个角( ) A 、相等 B 、相等或互补 C 、互补 D 、不能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