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滑稽列传答案
高中语文专题五第14课滑稽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
第14课滑稽列传——读言微中,可以解纷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
2.思维:把握文中三个小人物的品质特点及作者从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3.审美:赏析写人手法。
学法点拨本文是专记滑稽人的列传,记载了下层人物淳于髡、优孟、优旃利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幽默才能,对统治者巧妙讽谏,给国家、人民带来好处的故事。
比喻新奇浅近,寓意深刻明白。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写滑稽人物,用滑稽笔墨,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
学习本文,需注意三点:1.历来史书皆传帝王将相,而司马迁却专为下层人物立传,反映了其思想的民主与进步。
特别要把握住作者为他们立传的宗旨及情感态度。
2.三个小人物讽谏统治者的艺术性很高,都取得了成功。
要悟悟他们的讽谏艺术,学会用幽默、智慧的方式处事的能力。
3.本文所写人物、故事不一定是“真”,它们是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方式,这一特点学习时要注意。
Ⅰ语言积累与梳理基础梳理1.通假字(1)三年不蜚.又不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侯振.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久不相见,卒.然相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日暮酒阑,合尊.促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微闻芗.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赍.以姜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若无.远有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此知.可以言时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陛楯.者皆沾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同“飞” (2)同“震” (3)同“镒”,重量单位 (4)同“猝”,突然 (5)同“樽”,盛酒器 (6)同“香” (7)同“剂”,调配 (8)同“毋”,不要 (9)同“智”,智慧 (10)同“盾”,盾牌2.一词多义(1)一⎩⎪⎨⎪⎧ 六艺于治一.也:寡人之过一.至此乎:六王毕,四海一.: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2)尝⎩⎪⎨⎪⎧宗室置酒,髡尝.在侧:始皇尝.议欲大苑囿: (3)道⎩⎪⎨⎪⎧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怀其璧,从径道.亡:(4)赍⎩⎪⎨⎪⎧赍.金百斤,车马十驷:赍.以姜枣,荐以木兰: 答案 (1)相同/乃、竟/统一/一旦 (2)同“常”/曾经(3)道理/取道/说,谈论/路 (4)携带/同“剂”,调配3.虚词归纳(1)乃⎩⎪⎨⎪⎧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2)之⎩⎪⎨⎪⎧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王之.好乐甚: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固⎩⎪⎨⎪⎧ 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请,召有司案图: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答案 (1)就/你的/竟/仅仅,只 (2)他,代齐威王/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3)本来/顽固/坚持/巩固4.古今异义词(1)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中..有大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欢然道故,私情..相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妇言慎无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齐威王横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能言善辩,言辞流利。
文言文《滑稽列传》阅读练习与答案
文言文《滑稽列传》阅读练习与答案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史记·滑稽列传》)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抵掌:击掌B.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枉法:歪曲法令C.方今妻子穷困妻子:妻子儿女D.不足为也不足:不够4.下面各句分成四组,全都与优孟“以谈笑讽谏”有关的一项是(1)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2)岁余,像孙叔敖(3)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4)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5)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6)欲以为相A.(1)(5)(6)B.(3)(4)(6)C.(2)(3)(4)D.(1)(2)(3)5.下面是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优孟一向是个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因此孙叔敖把解决儿子贫困的问题交给他,优孟果然不负所托,把孙叔敖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B.为了完成孙叔敖的嘱托,优孟作了长期精心的准备,其目的是为讽谏寻找合适的机会。
《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读之二月乃尽。
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
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
数赐缣帛,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
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
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
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
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自以为海内无双,博闻辩智,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其故何也?”东方生曰:“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
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
贤与不肖,何以异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
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建章宫后阁重栎①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
以闻,武帝往临视之。
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
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
”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
”诏曰:“可。
”朔乃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
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
”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
”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
居无几何,朔果病死。
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此之谓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注】①栎:栏杆之类。
史记·滑稽列传答案
【篇二:语文《滑稽列传》同步练习(苏教选修之《史记选读》)】
面的课文选段,完成1~4题。
①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
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c.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d.此知可以言时矣..
解析:选d。a项中“横行”的意思是“率意而行”,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b项中“国中”的意思是“都城里边”,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国家里边”。c项中“左右”的意思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而在现代汉语中,“左右”的意思是:①方位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表示概数。d项中“可以”是“能够”的意思,跟现代汉语完全一致。
c.见道傍有禳田者田:收割庄稼.
d.不过一斗径醉矣径:直,就.
解析:选c。田:田神。
2.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a.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b.于是入朝见威王.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解析:选a。恢恢:广大无也的样子。
“洼地效应”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专题5 第14课 滑稽列传 Word版含答案
第14课 滑稽列传1.通假字(1)三年不蜚.又不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侯振.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久不相见,卒.然相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暮酒阑,合尊.促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微闻芗.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赍.以姜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无.远有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此知.可以言时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陛楯.者皆沾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1)一⎩⎪⎨⎪⎧ 六艺于治一.也: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六王毕,四海一.: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2)尝⎩⎨⎧ 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3)道⎩⎪⎨⎪⎧ 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怀其璧,从径道.亡:(4)赍⎩⎨⎧ 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赍.以姜枣,荐以木兰:3.虚词归纳 (1)乃⎩⎪⎨⎪⎧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 : (2)之⎩⎪⎨⎪⎧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王之.好乐甚: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固⎩⎪⎨⎪⎧ 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请,召有司案图: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古今异义词(1)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中..有大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欢然道故,私情..相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妇言慎无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齐威王横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生少.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衣.以文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为大王六畜..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韩魏翼.卫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置酒而天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汝虽长,何益,幸雨.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始皇尝议欲大.苑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一豚蹄,酒一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译下面的句子(1)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同步训练:《滑稽列传》(含答案)
能力自测平台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优旃恨归汉,数年而卒。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王曰:“笑岂有说乎?”威王大说,置酒后宫。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病且死,属其子曰此知可以言时矣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于是乃朝诸县令长(《滑稽列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B.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滑稽列传》)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史记•李斯列传》)C.于是庄王谢优孟(《滑稽列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D.日暮酒阑,合尊促坐(《滑稽列传》)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3、翻译下列句子①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②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③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④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⑤居无何,二世杀死,优旃归汉,数年而卒。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检测:5 滑稽列传 含解析
滑稽列传周总理妙语答记者50年代,有一次周总理接待了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
这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
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
我无功受禄,就拒收。
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
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内容赏析】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
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上的战利品,顿使这位记者丢尽了脸面。
也是,缺少敏捷才思,却想和总理过招,门都没有![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眙.(chì)髡.首(kūn)赘.婿(zhuì)三年不蜚.(fēi) 棺椁.(ɡuǒ) 赍.金(jī)苑囿.(yòu) 禳.田(ránɡ) 抵.掌(zhǐ)豚.蹄(tún) 穿圹.(kuànɡ) 楩.枫(pián)滑.稽(ɡǔ)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三年不蜚又不鸣(“蜚”同“飞”)(2)黄金千溢,白璧十双(“溢”同“镒”,古代的重量单位)(3)髡帣韦冓鞠月卺(“月卺”同“跽”,长跪)(4)日暮酒阑,合尊促坐(“尊”同“樽”,盛酒器)(5)微闻芗泽(“芗”同“香”)(6)宗室置酒,髡尝在侧(“尝”同“常”)(7)楩枫豫章为题凑(“章”同“樟”)(8)铜历为棺(“历”同“鬲”,鼎一类的东西)(9)赍以姜枣(“赍”同“剂”,调配)(10)病且死,属其子曰(“属”同“嘱”,叮嘱)(11)若无远有所之(“无”同“毋”,不要)(12)此知可以言时矣(“知”同“智”,智慧)(13)陛楯者皆沾寒(“楯”同“盾”)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一⎩⎪⎪⎪⎪⎨⎪⎪⎪⎪⎧ 六艺于治一.也(形容词,相同的)寡人之过一.至此乎(副词,乃、竟)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数量词,一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名词,整体)则与一.生彘肩(数词,一个)秋水共长天一.色(副词,全,都,一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副词,才)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副词,一旦)寡人之过,一.至于此乎(副词,乃,竟)一.张一驰,文武之道(副词,有时,或者)(2)闻⎩⎪⎪⎪⎪⎨⎪⎪⎪⎪⎧ 其说可得闻.乎(动词,听,听一听)无令天下久闻.也(动词,传扬,传布)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动词,使皇上(或上级)听见,向上级报告]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动词,听说)但闻.人马之行声(动词,听见)博闻.强志(名词,见闻,学识)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著称)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懂得,理解)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动词,嗅)况草野之无闻.欤(名词,名声,名誉)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名词,传说,事迹) (3)属⎩⎪⎪⎨⎪⎪⎧ 属.其子曰(动词,同“嘱”,嘱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名词,类)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掌管)若属.皆且为所虏(名词,等、辈)举酒属.客(zhǔ,动词,劝酒)然亡国破家相随属.(zhǔ,动词,连接、跟着)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动词,跟随)(4)恶⎩⎪⎪⎪⎪⎨⎪⎪⎪⎪⎧ 恶.能饮一石哉(wū,疑问代词,怎么)彼且恶.乎待哉(wū,疑问代词,什么)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wù,厌恶,憎恶)廉君宣恶.言(形容词,不好的)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形容词,凶险)不幸吕帅孟构恶.于前(名词,坏事,罪恶)疾恶.如仇(名词,恶人,坏人)后月馀,以岁恶.民流(形容词,收成不好)豪宗、恶.少在焉(形容词,凶横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wù,形容词,羞耻)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动词,嫉妒)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衣.以文绣(名词作一般动词)穿 (2)置酒而天雨.(名词作一般动词)下雨 (3)优孟前.为寿(名词作一般动词)走上前 (4)东.至函谷关(名词作状语)向东 (5)幸雨.立(名词作状语)在雨中 (6)韩魏翼.卫其后(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7)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8)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朝见(9)使群臣丧.之(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服丧 (10)先生少.之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少 (11)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贱/以……为贵(12)六艺于治一.也(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的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古义:不问政事。
《史记·滑稽列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滑稽列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滑稽列传》同步练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滑稽列传》课堂练习一、给加点字注音:滑稽淳于髡赘婿沉湎不治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赍金禳田者酒一盂瓯窶满篝穰穰满家黄金千溢恶能饮一石哉奉觞上寿卒然相睹州闾之会目眙不禁盱眙侪辈前有堕珥后有遗簪履舄交错罗褥啖以枣脯胸脯使群臣丧之棺椁文梓楩题凑穿圹赇枉法优旃大呼苑囿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诸侯振惊2、黄金千溢3、威王大说4、合尊促坐5、微闻芗泽6、文梓为椁7、楩枫豫章为题凑8、赍以姜枣9、属其子10、此知可以言时矣11、陛遁郎12、髡常在侧三、解释加点的字:1、好为淫乐2、奋兵而出3、楚大发兵加齐4、五谷蕃熟5、穰穰满家6、赍金百斤7、不过一斗径醉矣8、若亲有严客9、目眙不禁10、寡人之过一至此乎?11、赍以姜枣12、妇言慎无为13、受赇枉法14、漆城荡荡15、齐威王横行16、竟死不敢为非17、相引为曹18、冠缨索绝赍以姜枣陛遁郎辍止抵掌而谈受临槛旧时栏楯四、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字并指出其用法:1、先生少之乎?2、韩魏翼卫其后3、皆知大六王鬼马而贱人也4、请为大王畜葬之5、始皇尝议欲大苑囿、6、使群臣丧之五、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1、居无何,二世杀死2、淳于髡说之以隐曰3、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六、翻译下列各句:1、言谈微中,亦可以解纷。
2、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3、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4、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5、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说,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七、名句积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篇二:滑稽列传阅读答案九上篇一:滑稽列传阅读答案九上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
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享其余钱持归。
2019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史记选读:专题五摹形传神千载如生_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第14课滑稽列传含答案
第14课 滑稽列传1.通假字(1)三年不蜚.又不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侯振.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久不相见,卒.然相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暮酒阑,合尊.促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微闻芗.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赍.以姜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无.远有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此知.可以言时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陛楯.者皆沾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飞” (2)同“震” (3)同“镒”,重量单位 (4)同“猝”,突然 (5)同“樽”,盛酒器 (6)同“香” (7)同“剂”,调配 (8)同“毋”,不要 (9)同“智”,智慧 (10)同“盾”,盾牌2.一词多义(1)一⎩⎪⎨⎪⎧六艺于治一.也: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六王毕,四海一.: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2)尝⎩⎪⎨⎪⎧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 (3)道⎩⎪⎨⎪⎧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怀其璧,从径道.亡: (4)赍⎩⎪⎨⎪⎧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赍.以姜枣,荐以木兰: 答案 (1)相同/乃、竟/统一/一旦 (2)同“常”/曾经 (3)道理/取道/说,谈论/路 (4)携带/同“剂”,调配3.虚词归纳(1)乃⎩⎪⎨⎪⎧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2)之⎩⎪⎨⎪⎧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王之.好乐甚: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固⎩⎪⎨⎪⎧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请,召有司案图: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答案 (1)就/你的/竟/仅仅,只 (2)他,代齐威王/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3)本来/顽固/坚持/巩固4.古今异义词(1)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中..有大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欢然道故,私情..相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妇言慎无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齐威王横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古义:指能言善辩,言辞流利。
史记.滑稽列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史记.滑稽列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史记.滑稽列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2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优孟,故楚之乐人也故:
(2)常以谈笑讽谏以:
(3)优孟闻之之:
(4)于是使以马属太官属:
23、下面句中的'“故”与“王惊问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温故而知新
B、广故数言而欲亡
C、公问其故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4、楚庄王已下令说“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为什么还能够进谏成功?请简要回答。
(4分)
参考答案:
22.(1)故:原来(2)以:用(3)之:这件事(4)属:通“嘱”嘱咐(各1分)
23.C
24.他“欲擒故纵”,进门大哭,,顺着楚王的意思,要求厚葬死马,接着顺势推理,推出荒诞结果,使楚王恍然醒悟。
《史记_滑稽列传-东方朔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读之二月乃尽。
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
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
数赐缣帛,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
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
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
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
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自以为海内无双,博闻辩智,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其故何也?”东方生曰:“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
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
贤与不肖,何以异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
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建章宫后阁重栎①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
以闻,武帝往临视之。
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
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
”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
”诏曰:“可。
”朔乃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
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
”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
”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
居无几何,朔果病死。
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此之谓也。
【注】①栎:栏杆之类。
史记·滑稽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史记·滑稽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史记·滑稽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①,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注释:①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⑴臣之妻私臣私:⑵能谤讥于市朝谤:⑶委政卿大夫委:⑷三年不蜚又不鸣蜚: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皆以美于徐公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晏子使楚》)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C.国且危亡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D.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⑵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译文:14.简答。
(4分)邹忌和淳于髡均是用什么方法劝谏齐王的.?劝谏的效果如何?11.⑴偏爱⑵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⑶托付⑷同“飞”,飞翔12.D13.⑴满一年之后,即使有想进言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滑稽列传》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滑稽列传》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原文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1]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旁,御使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跽,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2018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4课滑稽列传含答案
2018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五第14课滑稽列传含答案第14课滑稽列传1.通假字(1)三年不蜚.又不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侯振.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久不相见,卒.然相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日暮酒阑,合尊.促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微闻芗.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赍.以姜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若无.远有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此知.可以言时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陛楯.者皆沾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1)一六艺于治一.也:寡人之过一.至此乎:六王毕,四海一.: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2)尝宗室置酒,髡尝.在侧:始皇尝.议欲大苑囿:(3)道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怀其璧,从径道.亡:(4)赍赍.金百斤,车马十驷:赍.以姜枣,荐以木兰:3.虚词归纳(1)乃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2)之淳于髡说之.以隐曰: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王之.好乐甚: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固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请,召有司案图: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古今异义词(1)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中..有大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欢然道故,私情..相语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妇言慎无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齐威王横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生少.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衣.以文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为大王六畜..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韩魏翼.卫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置酒而天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汝虽长,何益,幸雨.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始皇尝议欲大.苑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一豚蹄,酒一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译下面的句子(1)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滑稽列传演练+Word版含解析.doc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宗室置酒,髡尝在侧B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C .三年不蜚又不鸣D .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解析:选D 。
A.“尝”同“常”;B.“尊”同“樽”;C.“蜚”同“飞”。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艺于治一.也 一:相同 B .谈言微中.中:中间 C .若亲有严.客 严:尊严,敬重 D .于是庄王谢.优孟 谢:道歉 解析:选B 。
中:正道。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往见优孟②若.朋友交游 ⎩⎪⎨⎪⎧③夜引兵而.去④置酒而.天雨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选C 。
若:①代词,你;②副词,如果。
而:③连词,表修饰;④连词,表转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韩魏翼卫其后B .三日而为相C .先生少之乎D .一鸣惊人解析:选B 。
A.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C.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少;D.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异。
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身死而家灭B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C .席以露床,啖以枣脯D .多纵禽兽于其中解析:选A 。
A 项是被动句,B 、C 、D 三项均是状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史记·滑稽列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滑稽列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滑稽列传》课堂练习一、给加点字注音:滑稽淳于髡赘婿沉湎不治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赍金禳田者酒一盂瓯窶满篝穰穰满家黄金千溢恶能饮一石哉奉觞上寿卒然相睹州闾之会目眙不禁盱眙侪辈前有堕珥后有遗簪履舄交错罗褥啖以枣脯胸脯使群臣丧之棺椁文梓楩题凑穿圹赇枉法优旃大呼苑囿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诸侯振惊2、黄金千溢3、威王大说4、合尊促坐5、微闻芗泽6、文梓为椁7、楩枫豫章为题凑8、赍以姜枣9、属其子10、此知可以言时矣11、陛遁郎12、髡常在侧三、解释加点的字:1、好为淫乐2、奋兵而出3、楚大发兵加齐4、五谷蕃熟5、穰穰满家6、赍金百斤7、不过一斗径醉矣8、若亲有严客9、目眙不禁10、寡人之过一至此乎?11、赍以姜枣12、妇言慎无为13、受赇枉法14、漆城荡荡15、齐威王横行16、竟死不敢为非17、相引为曹18、冠缨索绝赍以姜枣陛遁郎辍止抵掌而谈受临槛旧时栏楯四、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字并指出其用法:1、先生少之乎?2、韩魏翼卫其后3、皆知大六王鬼马而贱人也4、请为大王畜葬之5、始皇尝议欲大苑囿、6、使群臣丧之五、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1、居无何,二世杀死2、淳于髡说之以隐曰3、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六、翻译下列各句:1、言谈微中,亦可以解纷。
2、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3、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4、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5、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说,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七、名句积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篇一:滑稽列传阅读答案九上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
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享其余钱持归。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稽列传之淳于髡传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滑稽列传之淳于髡传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功业的巅峰巨鹿之战事业的起点吴中起兵英Leabharlann 的终点乌江自刎事鸿业门的宴盛衰转折点
虞兮虞兮奈若何
功业的巅峰巨鹿之战事业的起点吴中起兵
【小题3】根据选文,下列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列传》,是《史记》中专为滑稽人物所作的传。滑稽,指语言流利,善于用反语,辩解敏捷,没有阻难。我们学过的《西门豹治邺》就选自此传。
b.本文记叙淳于髡用隐语向齐王进谏,让齐威王增加给予赵的礼物,求得援兵击退楚国,充分表现出他的机智和才华。
答案:学习如一段旅程,应该多一些欣赏的愉悦,少一些疲惫的抱怨。学习如一场比赛,应该多一些坚持的韧性,少一些放弃的冲动。学习如一次恋爱,应该多一些真诚的投入,少一些虚假的敷衍。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赍:携带.
c.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喂.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
b.若无远有所之
c.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d.三年不蜚又不鸣
解析:选a。b项中“无”同“毋”;c项中“尝”同“常”;d项中“蜚”同“飞”。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威王横行..
b.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
英雄的终点乌江自刎事鸿业门的宴盛衰转折点
【篇二:语文《滑稽列传》同步练习(苏教选修之《史记选读》)】
面的课文选段,完成1~4题。
①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
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
c.见道傍有禳田者田:收割庄稼.
d.不过一斗径醉矣径:直,就.
解析:选c。田:田神。
2.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a.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b.于是入朝见威王.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解析:选a。恢恢:广大无也的样子。
d.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眙:直视,瞪着眼.
解析:选a。恢恢:广大无边的样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往见优孟大王六畜葬之?①若?③请为..?? ?②若?朋友交游④念为廉吏,奉法守职??..a.天道恢恢,岂不大哉恢恢:灰暗的样子..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选c。若:①代词,你;②副词,如果。为:③介词,替;④动词,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先生少之乎.
a.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b.使群臣丧之.
c.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d.优孟前为寿.
解析:选a。a项和例句相同,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是动词的为动用法;c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题4】(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虽、何、幸、短各1分,句子通顺没有语病1分。(2)这个句子中横行、临槛、疾、更各1分,句意没有语病通顺1分。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点评:本题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都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第2个小题,首先要理解滑稽多辩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淳于髡和优旃的行为,却不能体现滑稽多辩。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②
a.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各级官员政事荒废混乱,诸侯都来侵略。
b.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诸侯十分震惊,都割地求和归附齐国。
c.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淳于髡仰天大笑,把帽子上的缎带都震断了。
d.言不可极,极之而衰——就是说什么都不可过度,过度了就会衰败。
【注】①赘婿:战国、秦、汉时,家贫卖子与人为奴,三年不能赎还。主家以女子匹配之,称为赘婿。在当时是社会地位很低的人。②隐:隐语。不把本意直接说出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③穰穰:丰盛、众多的样子。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滑稽:能言善辩,言辞流利..
b.先生少之乎少:意动用法,以??为少.
【参考答案】雨露教育网()整理
【小题1】a【小题2】a【小题3】b【小题4】(1)你们虽然长得高大,有什么好处?只有幸站在露天淋雨。我虽然长得矮小,却有幸在这里休息。(2)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因而驰骋天下。优旃靠近栏干大喊一声,阶下卫士(因而)能够减半值勤,轮流倒休。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a.赍:携带【小题2】a滑稽在这里也是指能言善辩,言辞流利。①②⑤不是辩。【小题3】b.求得援兵击退楚国不正确,原文是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小
“洼地效应”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6.(2011年高考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答案:b
4.下列全都体现淳于髡“滑稽多辩”的一组是( )
①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②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③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④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a
二、语言运用
5.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史记·滑稽列传答案
【篇一:滑稽列传淳于阅读答案】
xt>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它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优旃见而哀之,谓之曰:汝欲休乎?陛楯者皆曰:幸甚。优旃曰: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居有顷,殿上上寿呼万岁。优旃临槛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诺。优旃曰: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于是始皇使陛楯者得半相代。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太史公曰: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岂不亦伟哉!(选自《滑稽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赍金百斤,车马十驷赍:赠送b.徒揭空笼,造诈成辞揭:举着
c.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即:如果d.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陛:台阶
【小题2】下列各项直接表现淳于髡和优旃滑稽多辩的一组是:()①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②徒揭空笼,造诈成辞③欲赴它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④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⑤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⑥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a.③④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⑥
髡帣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