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格要有课程支撑、要支撑培养目标。 规格必须尊重学生的可接受原则,学生努力能
实现。
三、培养要求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需求确定 的人才培养规格(参照06年后的专业规范、人 才市场调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与
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科学的价值观、
2、实践环节
设置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集 中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为16周, 16学分。
注意各环节的衔接,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是什么?
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序号 实践内容
相关支撑 课程
内容描述
实现目标 开设学期
键盘指法、掌
握
1
计 算 机 操 大学计算机 Windows 操 作 系 windows 、
政治理论课(12学分课内+4学分课外)、大学英语1-4级(16学分)、 体育(6学分)、军事理论(1学分)
选修:9学分
大学英语预备级(2学分,分级教学)、科技英语(1.5学分)、大学计 算机基础(3学分)、人文素质选修课(6学分,各专业可以合理设置 分类要求或者限制具体课程)
英语分级教学允许学生跳级,跳级考试成绩记录为考试成绩 除英语专业可以不上大学英语外,其余专业必须按照统一要求
第一学 第二学 第三学 第四学 第五学 第六学 第七学 第八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学期
合计
学 分
学时
学 分
学学学 时分时
学 分
学 时
学 分
学学 学 学 学 时分 时 分 时
学学 分时
学 分
学时
26. 428+ 5 2周
27
418 +2 周
32 .5
51 4+ 3 周
平
均 学
26
25
33
36
550 +4 周
五、学时与学分
课程体系学分统计
类别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合计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学时/学分 768/48
16×n/n
占课程体系学分 比例(%)
100Biblioteka 注意:学分指毕业要求学分,学时由学分×16计算出来。 合计中的学分为课程体系学分,不包含实践环节。
五、学时与学分
设置公共基础课程。
1、课程体系
2)学科基础课程(必修+选修)——相近学科专业 设置
8类专业进行设置: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
电类:自动化、计算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 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艺术类:工业设计 法学类:法学 文学类:英语 经济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
28 .5
458 +2 周
2 6
346 +6 周
1 6
258 +1 周
16
16 周
208 .5
2970 +37 周
37
27 27 15
时
五、学时与学分
总学分:理工科不得超过190毕业学分、 其余类专业不得超过180学分。包含:课 程体系(含公共选修课6学分)、集中实 践环节。不包含课外10学分及创新学分。
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原则意见
教务处 2010年5月
一、修订背景
高等教育大众化 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长期发展纲要(以人为本、学分制、人才市
场需求) 教育教学改革 06、08版人才培养计划执行情况
总体原则
1、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
适度扩大分级教学
2、进一步压缩课内必修学时,加大选修课程比 例和实践环节
省、部属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统计(16学时/学分)
学校名称 广西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湖南师大 华中农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西南交大 西南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学院 平均
课内总学时/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566学时/160学分 2500学时/156学分 2500学时/156学分 2500学时/156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700学时/168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544学时/159学分 2520学时/157学分 2520学时/157学分
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诚信等)、文化素质、身 心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 度、质量成本意识等)
四、培养体系
1、课程体系(必修+选修)
公共基础 学科基础 专业课
2、集中实践环节 3、课外学分 4、创新学分
1、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必修+选修)学校统一设置
必修:39学分
教育部所属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统计(16学时/学分)
学校名称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电子科学大学 浙江大学 济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北京大学 云南大学 南京大学 平均
课内总学时/学分 2560学时/160学分 2560学时/160学分 2520学时/140学分 2528学时/158学分 2528学时/158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632学时/146学分 2528学时/158学分 2466学时/137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580学时/160学分 2368学时/148学分 2352学时/147学分 2517学时/157学分
1、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见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 2、专业培养目标 3、专业培养要求 4、培养特色 5、学制与学位 6、主干学科 7、专业主干课程 8、主要实践环节 9、学时与学分 10、有关说明 11、附件 (1)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 (2)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计划表 (3)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四年学习不断线课程(实训环节)安排表。 (4)课程设置、衔接关系及选课指导表
集中实践环节 30周 28周 28周 30周 28周 30周 20周 30周 26周 24周 28.5周
总学分 180学分 188学分 184学分 186学分 184学分 180学分 188学分 180学分 185学分 180学分 185.5学分
我校2006级某学生4年课表
历年修读课程统计
最高2700降到2600
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工程素质培养,注重 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理论教学与学科竞赛之间的联系 注意层次设计
4、以人为本,深化学分制改革 5、突出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学校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综合素质高、工程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强、面向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高 级专门人才。
类、电工电子类、力学类、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必须 根据我院专业的设置情况开出相应的多档次系列课程, 以便各专业选择。
1、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
确立核心专业课程 削枝强干,不是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课原则上均为
选修课程,注意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专业 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 专业选修课程必须精选内容,避免重叠,明确课程 目标。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分专业方向以及选修模块, (如果设置为专业方向则一个学生可以限制在一个 专业方向内选课,设置专业模块便于指导学生选课。 多选一的选修课程尽量保持学分一致,学期一致。 注意课程连贯性以及先修课程的课序。
注意:字体、页边距(上下左右2.5cm)、栏目内容
工作流程及时间进度
1、2010年4月12日—2010年4月30日,总结、调研、征求意见阶段。 2、5月4日—5月14日,修订阶段 各教学单位根据修订2010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组织各专业修订人才 培养方案,完成修订稿。 3、2010年5月15日—2010年5月31日,初审反馈、完善、答辩阶段 教务处组织工作组审查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各院系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后反馈 教务处。教务处组织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及院内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答辩。 4、2010年6月1日—2010年6月15日,优化、定稿阶段 各单位根据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意见修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5、2010年6月15日—2010年6月30日,排版、印刷 修改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报主管院长审批,并完成排版、印刷成册、信息上网等工 作。各院系根据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6、2010年7月1日—2010年7月10日,课程教学大纲排版、印刷成册、信息上网
作技能 基础
统及常用办公软 Office 软 件
1
件
的使用
2
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制图、机械 原理、机械 设计、公差
。。。。。。
。。。。。。 5
3、课外环节
课外环节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发展个性,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各专业应结合本专业特点设置课外活动内容, 每位学生必须达到10学分。
1、课程体系
2)学科基础课程(必修+选修)——相近学科专业 设置
对于“工业工程”、“软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交 叉学科专业参照其主干学科和相关学科设置学科基础课 程。
学科基础课程原则上按学科大类分别打通 部分面向全校的主要学科基础课程如自然科学类、制图
集中实践环节 40周
30周+10 33周 32周 32周 40周 22周 28周 26周 30周 30周 20周 24周 14周
409/15=27.5周
毕业总学分 200学分 200学分 190学分 190学分 190学分 190学分 186学分 186学分 180学分 180学分 180学分 180学分 172学分 160学分 185学分
谢谢!
要求学分数比实际开出的学分数多; 擅自修改公共基础课程; 为凑比例课程胡乱归类; 擅自修改课程学分; 课程之间内容重叠; 课程先后顺序错误; 各学期课程负担严重不均衡; 执行不严格,随意调整; 随意设置选修课; 因人设课; 院系之间抢课,开设重复课程。
七、工作要求
格式要求变化: •学分统计表简化 •栏目位置及顺序变化 •进程表加类别开设的课程学分学时 数小计,不加总计。 •严格按照要求 •画出课程设置、衔接关系与选课流 程
•三个比例: •各类课程比例大致为3:4:3,各专业不同; •选修必修比例约为3:7, •实践环节比例=课程实验、集中环节等实践环节学分/ 总毕业要求学分(实验和集中实践环节)工科占28%、 其余不少于22%。由于选修中实验无法确定,无法精确, 比例是一个大致的数。
•注意每学期学时负载均衡。
六、常见的10种错误
4、创新学分
在毕业要求中规定学生必须取得1学分创新 学分。创新学分管理按《创新学分管理办法 (试行)》执行。 以附表形式列出本专业可以 参加的竞赛等创新活动
序号 1 2
创新活动名称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
相关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
参赛学期 5 ……
五、学时与学分
同类院校课内总学时一般限制在2500左右,实 践环节一般在30周左右,毕业学分一般在185左 右。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湖北,面向行业,充分发挥学 院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 建设和汽车产业发展服务。
专业定位
结合学校定位说明本专业培养学生层次、职业、面 向、类型等。
三、培养要求
培养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 结构以及掌握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是课程设置的根据。
实现。
三、培养要求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需求确定 的人才培养规格(参照06年后的专业规范、人 才市场调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与
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科学的价值观、
2、实践环节
设置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集 中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为16周, 16学分。
注意各环节的衔接,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是什么?
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序号 实践内容
相关支撑 课程
内容描述
实现目标 开设学期
键盘指法、掌
握
1
计 算 机 操 大学计算机 Windows 操 作 系 windows 、
政治理论课(12学分课内+4学分课外)、大学英语1-4级(16学分)、 体育(6学分)、军事理论(1学分)
选修:9学分
大学英语预备级(2学分,分级教学)、科技英语(1.5学分)、大学计 算机基础(3学分)、人文素质选修课(6学分,各专业可以合理设置 分类要求或者限制具体课程)
英语分级教学允许学生跳级,跳级考试成绩记录为考试成绩 除英语专业可以不上大学英语外,其余专业必须按照统一要求
第一学 第二学 第三学 第四学 第五学 第六学 第七学 第八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学期
合计
学 分
学时
学 分
学学学 时分时
学 分
学 时
学 分
学学 学 学 学 时分 时 分 时
学学 分时
学 分
学时
26. 428+ 5 2周
27
418 +2 周
32 .5
51 4+ 3 周
平
均 学
26
25
33
36
550 +4 周
五、学时与学分
课程体系学分统计
类别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合计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学时/学分 768/48
16×n/n
占课程体系学分 比例(%)
100Biblioteka 注意:学分指毕业要求学分,学时由学分×16计算出来。 合计中的学分为课程体系学分,不包含实践环节。
五、学时与学分
设置公共基础课程。
1、课程体系
2)学科基础课程(必修+选修)——相近学科专业 设置
8类专业进行设置: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
电类:自动化、计算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 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艺术类:工业设计 法学类:法学 文学类:英语 经济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
28 .5
458 +2 周
2 6
346 +6 周
1 6
258 +1 周
16
16 周
208 .5
2970 +37 周
37
27 27 15
时
五、学时与学分
总学分:理工科不得超过190毕业学分、 其余类专业不得超过180学分。包含:课 程体系(含公共选修课6学分)、集中实 践环节。不包含课外10学分及创新学分。
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原则意见
教务处 2010年5月
一、修订背景
高等教育大众化 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长期发展纲要(以人为本、学分制、人才市
场需求) 教育教学改革 06、08版人才培养计划执行情况
总体原则
1、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
适度扩大分级教学
2、进一步压缩课内必修学时,加大选修课程比 例和实践环节
省、部属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统计(16学时/学分)
学校名称 广西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湖南师大 华中农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西南交大 西南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学院 平均
课内总学时/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566学时/160学分 2500学时/156学分 2500学时/156学分 2500学时/156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700学时/168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544学时/159学分 2520学时/157学分 2520学时/157学分
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诚信等)、文化素质、身 心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 度、质量成本意识等)
四、培养体系
1、课程体系(必修+选修)
公共基础 学科基础 专业课
2、集中实践环节 3、课外学分 4、创新学分
1、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必修+选修)学校统一设置
必修:39学分
教育部所属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统计(16学时/学分)
学校名称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电子科学大学 浙江大学 济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北京大学 云南大学 南京大学 平均
课内总学时/学分 2560学时/160学分 2560学时/160学分 2520学时/140学分 2528学时/158学分 2528学时/158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632学时/146学分 2528学时/158学分 2466学时/137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400学时/150学分 2580学时/160学分 2368学时/148学分 2352学时/147学分 2517学时/157学分
1、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见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 2、专业培养目标 3、专业培养要求 4、培养特色 5、学制与学位 6、主干学科 7、专业主干课程 8、主要实践环节 9、学时与学分 10、有关说明 11、附件 (1)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 (2)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计划表 (3)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四年学习不断线课程(实训环节)安排表。 (4)课程设置、衔接关系及选课指导表
集中实践环节 30周 28周 28周 30周 28周 30周 20周 30周 26周 24周 28.5周
总学分 180学分 188学分 184学分 186学分 184学分 180学分 188学分 180学分 185学分 180学分 185.5学分
我校2006级某学生4年课表
历年修读课程统计
最高2700降到2600
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工程素质培养,注重 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理论教学与学科竞赛之间的联系 注意层次设计
4、以人为本,深化学分制改革 5、突出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学校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综合素质高、工程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强、面向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高 级专门人才。
类、电工电子类、力学类、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必须 根据我院专业的设置情况开出相应的多档次系列课程, 以便各专业选择。
1、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
确立核心专业课程 削枝强干,不是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课原则上均为
选修课程,注意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专业 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 专业选修课程必须精选内容,避免重叠,明确课程 目标。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分专业方向以及选修模块, (如果设置为专业方向则一个学生可以限制在一个 专业方向内选课,设置专业模块便于指导学生选课。 多选一的选修课程尽量保持学分一致,学期一致。 注意课程连贯性以及先修课程的课序。
注意:字体、页边距(上下左右2.5cm)、栏目内容
工作流程及时间进度
1、2010年4月12日—2010年4月30日,总结、调研、征求意见阶段。 2、5月4日—5月14日,修订阶段 各教学单位根据修订2010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组织各专业修订人才 培养方案,完成修订稿。 3、2010年5月15日—2010年5月31日,初审反馈、完善、答辩阶段 教务处组织工作组审查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各院系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后反馈 教务处。教务处组织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及院内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答辩。 4、2010年6月1日—2010年6月15日,优化、定稿阶段 各单位根据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意见修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5、2010年6月15日—2010年6月30日,排版、印刷 修改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报主管院长审批,并完成排版、印刷成册、信息上网等工 作。各院系根据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6、2010年7月1日—2010年7月10日,课程教学大纲排版、印刷成册、信息上网
作技能 基础
统及常用办公软 Office 软 件
1
件
的使用
2
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制图、机械 原理、机械 设计、公差
。。。。。。
。。。。。。 5
3、课外环节
课外环节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发展个性,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各专业应结合本专业特点设置课外活动内容, 每位学生必须达到10学分。
1、课程体系
2)学科基础课程(必修+选修)——相近学科专业 设置
对于“工业工程”、“软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交 叉学科专业参照其主干学科和相关学科设置学科基础课 程。
学科基础课程原则上按学科大类分别打通 部分面向全校的主要学科基础课程如自然科学类、制图
集中实践环节 40周
30周+10 33周 32周 32周 40周 22周 28周 26周 30周 30周 20周 24周 14周
409/15=27.5周
毕业总学分 200学分 200学分 190学分 190学分 190学分 190学分 186学分 186学分 180学分 180学分 180学分 180学分 172学分 160学分 185学分
谢谢!
要求学分数比实际开出的学分数多; 擅自修改公共基础课程; 为凑比例课程胡乱归类; 擅自修改课程学分; 课程之间内容重叠; 课程先后顺序错误; 各学期课程负担严重不均衡; 执行不严格,随意调整; 随意设置选修课; 因人设课; 院系之间抢课,开设重复课程。
七、工作要求
格式要求变化: •学分统计表简化 •栏目位置及顺序变化 •进程表加类别开设的课程学分学时 数小计,不加总计。 •严格按照要求 •画出课程设置、衔接关系与选课流 程
•三个比例: •各类课程比例大致为3:4:3,各专业不同; •选修必修比例约为3:7, •实践环节比例=课程实验、集中环节等实践环节学分/ 总毕业要求学分(实验和集中实践环节)工科占28%、 其余不少于22%。由于选修中实验无法确定,无法精确, 比例是一个大致的数。
•注意每学期学时负载均衡。
六、常见的10种错误
4、创新学分
在毕业要求中规定学生必须取得1学分创新 学分。创新学分管理按《创新学分管理办法 (试行)》执行。 以附表形式列出本专业可以 参加的竞赛等创新活动
序号 1 2
创新活动名称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
相关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
参赛学期 5 ……
五、学时与学分
同类院校课内总学时一般限制在2500左右,实 践环节一般在30周左右,毕业学分一般在185左 右。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湖北,面向行业,充分发挥学 院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 建设和汽车产业发展服务。
专业定位
结合学校定位说明本专业培养学生层次、职业、面 向、类型等。
三、培养要求
培养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 结构以及掌握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是课程设置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