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课程设计_廖嘉瑜
化工厂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化工厂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化工厂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化工厂安全评价的主要方法、步骤和关键指标。
3. 学生能了解我国化工厂安全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化工厂安全评价方法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
2. 学生能够根据安全评价结果提出合理的安全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化工厂安全评价报告的撰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化工生产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我国化工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化学、化工专业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化工厂安全评价的基本能力,为将来从事化工行业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关注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化工厂安全评价基本概念- 安全评价的定义与作用- 化工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2. 化工厂安全评价方法与步骤-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 安全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安全评价步骤:前期准备、现场调查、数据分析、评价报告3. 化工厂安全评价关键指标- 事故概率-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风险等级划分4. 我国化工厂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标准:GB/T 28001、GB/T 27512等5. 实际案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化工厂安全评价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安全评价过程和方法6. 化工厂安全改进措施- 根据安全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评估7. 小组合作完成化工厂安全评价报告- 分组进行实际案例的安全评价- 撰写安全评价报告,包括评价过程、结果和改进建议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能够运用安全评价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安全评价的定义、分类和流程,掌握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常用评价指标;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安全评价的方法对简单系统进行评价,能够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安全评价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安全评价的定义、分类和流程,使学生了解安全评价的整体框架。
其次,讲解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以及常用的评价指标。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安全评价的实际应用,学会如何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安全评价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了一系列的教学资源。
主要教材为《安全评价学》,辅助教材包括《安全评价实践》和《安全评价案例分析》。
参考书目有《安全生产法》和《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多媒体资料包括安全评价的相关视频和图片,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包括安全评价软件和实验器材,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占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作业占30%,包括课后练习和安全评价案例分析报告;考试占40%,包括书面考试和安全评价实际操作。
评估标准将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制定,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安全评价理论课程设计
安全评价理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安全评价的主要流程和关键环节。
2. 学习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的政策要求。
3. 掌握事故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从案例中提炼经验教训。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生产场景进行安全评价,提出合理的安全措施和建议。
2. 能够独立分析事故案例,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安全评价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心生产安全,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安全评价理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安全评价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安全评价基本概念:包括安全、风险、危险源等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安全评价的本质和目的。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评价概述2. 安全评价原理与方法:介绍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如风险矩阵、概率风险评估等,以及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故障树分析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评价原理与方法3. 安全评价流程与关键环节:解析安全评价的整个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勘察、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关键环节。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安全评价流程与关键环节4. 安全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学习我国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安全生产的政策要求。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5. 事故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故案例,使学生学会从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事故预防意识。
教材章节:第五章 事故案例分析6. 安全评价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场景的安全评价,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安全评价技术课程设计
安全评价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安全评价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着重介绍安全评价的方法体系、安全评价的关键技术、安全评价的应用与实践,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1.安全评价技术概述–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安全评价的主要方法分类2.安全评价体系方法论–风险评价体系与方法–安全控制评价体系与方法–信息安全评价体系与方法–网络安全评价体系与方法3.关键技术与方法–安全评价重要性等级划分方法–安全评价修改及复核方法–评价结果检查与验证方法–安全评价的威胁建模方法4.安全评价实战–设计情景安全评价–生产环境安全评价–应急响应情况安全评价–安全规划及整改方案制定三、教学要点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练习。
2.教材及参考资源:–《安全评价技术》第二版,刘海峰,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
–《信息安全评估与管理》第三版,张鸿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
3.实验室:配备完善的计算机安全评价实验室。
4.教师队伍:本课程由计算机安全领域资深专家授课。
四、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
2.期末考核:闭卷考试。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专业技能,其中包括安全需求分析、威胁建模、安全评价、安全规划和整改方案的制定等核心技能。
通过实验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用安全评价工具的使用和实际操作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安全评价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能够应用安全评价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安全评价实践课程设计
安全评价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程序。
3. 学生能了解我国安全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事故案例进行安全评价。
2. 学生能运用安全评价方法,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3. 学生能撰写安全评价报告,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安全评价在预防和减少事故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安全意识。
2. 学生养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安全评价工作充满热情。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安全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安全评价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针对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将安全观念融入日常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安全评价基本概念:包括安全评价的定义、目的、分类及作用。
2. 安全评价原则与方法:介绍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如系统原则、预防原则等;讲解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如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树分析(FTA)等。
3. 安全评价程序:阐述安全评价的步骤,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调查、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评价报告撰写等。
4. 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介绍我国安全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以及行业标准。
5. 实践操作: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安全评价实践操作,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评价报告撰写等。
6. 安全评价报告撰写:教授学生如何撰写安全评价报告,包括报告的结构、内容、格式等。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安全评价基本概念及原则第二课时:安全评价方法及程序第三课时: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安全评价实践)第五课时:安全评价报告撰写与点评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四章“安全评价”相关,涵盖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评价知识。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1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设计名称:衡阳市某露天采石场安全预评价学生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8年12月11日—2018年12月25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露天采石场安全预评价课程设计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专业主干课《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的安全评价方法,重点在于:1、熟悉采石场的生产工艺流程;2、熟悉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3、掌握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4、掌握常用的安全预评价方法:事故树分析、鱼刺图分析、事件树分析方法等、预先危险分析、LEC分析方法;5、熟悉采石场常用的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6、运用安全管理原理因地制宜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二、采石场概况1、位置与交通湖南省衡阳市某采石场位于乔木村,距县城北直线距离约l0Km,距S210省道祁东至青山段约2Km,交通便利,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2°05′09″~112°06′04″,北纬26°51′23″~26°51′27″。
矿区准采面积7600Km2。
2、自然地理矿区属江南丘陵,位于湘中湿热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降水量1585.5mm,最大降雨量为2362mm,最大月降雨量为409.8 mm,最大日降雨量为160.6mm 。
矿区地形起伏不大,为低缓丘陵区,位置高于周围水塘标高,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
3、矿区地质(1)地层采石场矿区内地层分布较简单,仅有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 l)和第四系(Q)地层产出,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D3X l):岩性为灰~深灰色灰岩、灰岩夹致密灰岩及泥灰岩。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第四系(Q):为一套残坡积层,分布于矿区地形低洼部位。
岩性为粘土、砂土,厚0~3m不等。
(2)构造矿区范围内地层呈一简单单斜构造,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 l)地层呈北东至南西走向,倾向300°,倾角20°~30°。
安全评价预评价课程设计
安全评价预评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安全评价预评价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2. 掌握安全评价预评价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流程;3. 了解我国安全评价预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安全评价预评价方法对潜在事故隐患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估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安全评价预评价方案和报告撰写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安全评价预评价工作的兴趣,增强安全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3. 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评价预评价在预防和减少事故中的作用,树立安全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安全评价预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素养,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安全评价预评价基本概念:包括安全评价的定义、分类、目的和预评价的概念、作用;2. 安全评价预评价原则:介绍系统原理、预防原理、风险控制原理等;3. 安全评价预评价方法:重点讲解风险矩阵法、故障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4. 安全评价预评价流程:阐述预评价的步骤,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调查、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报告编制等;5. 法律法规及标准:介绍我国安全评价预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政策;6.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评价预评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7.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安全评价预评价方案,撰写报告。
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系统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实用。
体育馆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体育馆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体育馆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学生掌握体育馆设施、环境及活动中的潜在安全隐患。
3. 学生了解我国关于体育馆安全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体育馆进行初步的安全评价。
2.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体育馆安全问题的一般能力。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有效的体育馆安全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公共安全的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激发对安全评价工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生命的价值观,提高安全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体育馆安全评价的认识和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对安全问题有一定的敏感性。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体育馆安全评价基本概念- 安全评价的定义与作用- 安全评价的原则与分类2. 体育馆安全隐患识别- 体育馆设施安全隐患- 环境及活动安全隐患- 常见体育馆安全事故案例分析3. 体育馆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4. 体育馆安全评价标准与法规- 我国体育馆安全相关法规- 体育馆安全评价标准- 体育馆安全评价程序5. 实践操作- 体育馆现场勘查- 安全评价报告撰写- 安全改进措施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体育馆安全评价基本概念第二课时:体育馆安全隐患识别第三课时:体育馆安全评价方法第四课时:体育馆安全评价标准与法规第五课时:实践操作(现场勘查与报告撰写)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体育馆安全评价的知识与技能。
【2024版】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含研讨)
实践
第一周
问题调查与分析
5天
6学时
5天
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获取所考察系统的组成结构、设施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安全情况。
根据所选择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所考察的实际系统进行安全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安全分析图表和计算公式、系统关键部位的安全失效图及有关失效概率等
讲座与学生研讨,研讨采用单对单方式,即讲清每个学生问题分析要求和思路组织模式
素质:在老师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培养独立思考的综合分析问题的素质。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书要求条理清晰、数据齐全、计算正确、书写整齐;工程系统结构图要求图面整洁、尺寸齐全、字体端正、表达规范。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章节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学时分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能力:查阅资料,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报告书,其中要清楚地显示本次安全分析、评估以及决策的全过程以及定量分析的结果,并附有工程安全分析结构图。注意培养自己对实际问题的调查能力,在调查过程中,应针对所考察的问题选择恰当的实用调查方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可以共享一些基本的技术资料,但严禁抄袭。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学生首先必须对所选的工程系统进行有关调查,熟悉并了解该系统的组成结构、设施设备、工艺流程等情况,并绘制工程系统安全分析结构图;然后根据工程系统的基本性质,选择与此相适应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并给出有关的分析结果和评价指标值,与此同时,应根据安全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液化石油气站(以下简称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二、设计原始资料2.1液化气站基本情况液化气站的基本情况见表1、表2、表3、表4、表5。
液化气站提供的各类证件、文件、资料的原件复印件见表6。
表2 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表3 气站主要经营销售设施情况表4 气站主要消防安全设施、工器具配备情况表6 气站各类证件、文件、资料的原件复印件清单2.2液化气站概况2.2.1自然情况及周边环境本气站占地面积约为4200m2,在规划居住用地范围内。
东面离罐区约150m有一加油库,约45m 为化验室,约40m有一高压供电线路,杆高12m,距东面外墙约20m;南面为山林和荒地,距离罐区250m以外有一11万伏高压供电线路;西面是山林和荒地;北面有数栋民宅,距离罐区约70m。
地貌属丘陵山地,大部分为草地和灌木覆盖。
大门位于东北角,只有一个出入口,有一消防水池位于东面墙外面,有水约300m3,灌区西侧有一个地面消防栓,型号为SS100-1.6,互为备用。
贮罐区设在站南一侧,距东、南、西、北防护墙分别为20、27、16、56m。
贮罐区周围设有1m高的防火墙,距离罐体约4m,烃房16m2和充装台(敝开式)为30m2,距罐区21m,空瓶库15m2位于充装台东,距充装台10m。
周围无重要活动场所、公用设施、重要设施。
卸气区位于烃房充装台无门窗无洞口非燃烧实体墙南侧,距大门约35m,整个气站设有2.2m高防护墙。
大门口外建有值班室、配电房、办公室、消防泵房及员工生活用房。
距罐区大于65m配有两台离心式水泵。
站内形成环形消防通道,宽约3m。
贮罐区(14.5×13.5m)南北向平行放置3只卧式贮罐,罐现浇砼基础高1.5m,贮罐区设有1.0m 高防火墙。
贮罐区设备安装、检测正常。
设置了安全标志、安全色。
2.2.2主要建筑物充装房一间(敝开式)30m2,烃泵、压缩机房约16m2,空瓶库房约15m2,均为砖墙混凝土现浇顶房一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办公室、生活宿舍、值班室和配电房、消防泵房均为砖墙混凝土房一层,总建筑面积约200m2,耐火等级为二级。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要求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要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运用安全评价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2)掌握安全评价的程序、方法和技巧;(3)熟悉安全评价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技巧,独立完成一般性安全评价项目;(2)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3)具备一定的报告撰写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安全评价工作的认识,树立安全意识;(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安全,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2.安全评价的程序、方法和技巧;3.安全评价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4.安全评价实践案例分析。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安全评价概述1.1 安全评价的概念1.2 安全评价的类型1.3 安全评价的作用第二章:安全评价程序2.1 安全评价的程序步骤2.2 安全评价的方法2.3 安全评价的技巧第三章:安全评价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3.1 国家安全法规3.2 行业安全标准3.3 企业安全规范第四章:安全评价实践案例分析4.1 案例一:某化工企业安全评价4.2 案例二:某矿山安全评价4.3 案例三:某城市燃气安全评价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通过讲解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学生就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安全评价案例,使学生熟悉安全评价的实践操作;4.实验法:安排一定课时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安全评价原理与实践》;2.参考书:国内外相关安全评价法规、标准和规范;3.多媒体资料:安全评价相关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安全评价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我国安全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3. 帮助学生了解安全评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安全评价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安全评价方案和报告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2. 培养学生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安全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但安全评价理论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评价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安全评价基本概念- 安全评价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和程序2. 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源识别与分析方法- 风险评估与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3. 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4. 安全评价案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安全评价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安全评价方法、步骤和关键要素5. 安全评价方案设计与报告编写- 安全评价方案的组成和编写方法- 安全评价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求6. 安全评价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开展安全评价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设计安全评价方案和编写报告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安全评价基本概念第二周:安全评价方法第三周: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第四周:安全评价案例分析第五周:安全评价方案设计与报告编写第六周:安全评价实践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依据课本章节进行组织,涵盖安全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法律法规及实践,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安全评价知识体系。
安全评价编制课程设计
安全评价编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技术对工程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具体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熟悉安全评价的流程和主要环节;掌握安全评价常用技术和工具。
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完成安全评价的基本工作,如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设计;具备分析和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积极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安全评价概述:安全评价的定义、目的和意义;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的分类和特点;常用安全评价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应用实例。
3.安全评价流程:安全评价的准备、实施和总结阶段;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设计等环节。
4.安全评价实践:典型行业的安全评价案例分析;安全评价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和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行业的安全评价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评价的实际应用。
3.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一定课时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安全评价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权威、实用的安全评价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安全评价的理解。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ZY-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
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一教学楼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书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指导老师: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一教学楼评价组2011/4/27评价组成员成员任务分工Word排版以及PPT制作:SCL检查表:PHA以及安全建议:FTA分析:资料汇总、校对: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前言中国民航大学南一教学楼是由天津市建工集团总公司设计院设计,由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施工,2000年竣工完成。
本教学楼主要职能是用于学生教学活动和基础实验室。
南一教学楼总共有四层,教学楼中拥有2600个座位。
工作日教学楼平均拥有1500人。
在这样的场所,人员密度相当大,安全出口少,并且设计时没有符合实际考虑人流量,在日常的教学楼中管理中也存在部分问题。
致使其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发生踩踏事件。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大量人员拥挤在出口,疏散人流缓慢,一旦发生踩踏事件时,特别容易造成裙带伤害。
除此之外还存在火灾隐患,和电气设备失效发生触电事故等等。
为了保证南一教学楼的正常教学工作,本评价组对教学楼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反复的征询相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的意见,经过定性和定量评价,编制了《中国民航大学南一教学楼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书》。
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安全评价课程王晓峰老师的大力指导,同时获得了中国民航大学后勤公司、教学楼管理工作人员的支持和积极协助,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目录1概述 (1)1.1项目概述 (1)1.1.1地理位置 (1)1.1.2自然环境 (1)1.1.3社会环境 (2)1.1.4人员信息 (2)1.2评价范围 (2)1.3评价依据 (2)1.3.1国家标准 (2)1.3.2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3)1.3.3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 (3)2危险、有害性因素分析 (3)2.1主要危险因素及危险源识别 (3)2.2重大危险源识别 (3)3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简介 (4)3.1评价方法简介 (4)3.2评价方法选择 (5)3.3评价步骤 (5)4预先危险性分析 (5)4.1评价方法及评价内容 (5)4.1.1方法概述 (5)4.1.2分析步骤 (6)4.1.3危险性等级 (6)4.1.4评价内容 (6)4.2预先危险性分析 (7)4.3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小结 (10)5事故树分析 (10)5.1评价方法及评价内容 (10)5.1.1方法概述 (10)5.1.2分析步骤 (10)5.2教学楼踩踏事故树分析 (11)5.2.1教学楼踩踏事故树 (11)5.2.2教学楼踩踏事故树定性定量分析 (11)5.2.2.1布尔代数法求最小径集 (13)5.2.2.2计算概率和重要度系数 (13)5.2.3结论及措施 (13)5.3教学楼触电事故树分析 (14)5.3.1教学楼触电事故树 (14)5.3.2教学楼触电事故树定性定量分析 (15)5.3.2.1求出最小割集 (15)5.3.2.2计算顶事件发生概率(基元事件概率均为0.1) (16)5.3.2.3计算重要度系数 (16)5.3.3结论和措施 (16)5.4最终结论 (17)6安全检查表 (17)6.1检查依据 (17)6.2检查表 (17)6.2.1南一教学楼综合检查表 (17)6.2.2南一教学楼安全管理检查表 (24)6.3检查结果分析 (30)6.3.1主要危险因素及危险源 (30)6.3.2采取的安全措施 (30)6.4单元评价结论 (30)7安全对策措施 (30)7.1法规规章方面的对策措施 (30)7.2教育培训方面的对策措施 (31)7.3安全工程技术方面对策措施 (31)8评价结论和建议 (32)8.1概述 (32)8.2综合结论 (32)附录 (33)1概述1.1项目概述1.1.1地理位置中国民航大学占地面积110.26万平方米(1654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0.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0.05万平方米,各类体育场所面积7.32万平方米。
《安全评价》教学大纲
《安全评价》教学大纲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地位安全评价为安全工程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安全评价,也称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减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制定及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危险因素分析、安全评价的模型及安全评价常用方法,并介绍相关行业的实际案例,为安全工程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安全评价的实质、了解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国家法规;了解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模型;了解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掌握工业过程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级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2. 掌握各种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专家评议法、预先危险分析法、故障假设分析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日本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3. 了解各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的基本方法,包括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及各种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4. 能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能进行合理的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并应用该评价方法得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结果,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建议,做出评价结论。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1. 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介绍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方法,使学生了解我国安全评价现状和现代安全评价的发展态势,掌握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2. 课程教学中融入实际安全评价实例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安全评价理论知识点,熟悉安全评价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安全评价的课程设计
安全评价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2. 掌握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方法和常用工具;3. 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评价的相关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安全评价方法,对实际场景进行初步评估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安全生产,树立安全意识;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遵循科学规律。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安全评价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安全评价基本概念:讲解安全评价的定义、目的、分类及作用,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2. 安全评价程序与方法:介绍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调查、风险评估等;讲解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如危险指数法、故障树分析等,对应课本第二章第二节。
3. 安全评价工具:介绍安全评价中常用的工具,如检查表、风险矩阵等,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三节。
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概述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讲解安全评价相关标准,如GB/T 28001等,参考课本第二章第四节。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场景的安全评价练习,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结合课本第二章实践操作部分。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安全评价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安全评价程序与方法第三课时:安全评价工具第四课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五课时:实践操作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安全评价能力为目标,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用于讲解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程序、方法及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范文模板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范文模板教案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范文模板课程目标:1. 了解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资源:1. 安全评价相关教材和资料。
2. 安全评价案例分析。
3. 安全评价报告范文。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安全评价概述1. 导入:通过案例引入安全评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3. 讨论:学生分享对安全评价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课时:安全评价方法与步骤1. 讲解:介绍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如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安全评价的实际应用。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实际场景进行安全评价,讨论并记录评价过程。
1. 讲解:介绍安全评价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求。
3.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点评意见,修改和完善安全评价报告。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教案环保意识培养课程设计课程目标:1. 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学习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
教学资源:1. 环保相关教材和资料。
2. 环保主题视频和图片。
3. 环保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环保意识启蒙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破坏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环保的关注。
2. 讲解:介绍环保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3. 讨论:学生分享对环保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课时:环保知识学习1. 讲解:介绍环保的基本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的实际应用。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环保主题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并记录学习成果。
第三课时:环保实践活动1. 讲解:介绍环保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标。
2.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小组活动成果,设计并实施一项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游戏、节能减排小窍门分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献综述1.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在单位院内、居民居住区内,机动车应当低速行驶,避让行人;有限速标志的,按照限速标志行驶。
” [9]这实际上就赋予了高校自己设置的限速标志以法定效力,如果机动车违反这些限速标志行驶,同样构成交通违章,交管部门应予以处理。
为落实这一条款,学校应设置限速标志和测速设备,并与交管部门联网。
相应的,交管部门应对这些标志、设备的设置进行指导验收。
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属公安交管部门的管辖范围,其应在校园出入口位置和校园周边人车密集区域采取专门的治理措施,如增设红绿灯、增配警力等,改善交通环境,保障师生安全。
对于高校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公安机关的支持和参与不但可以增强其管理的权威性,而且可以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是重要和必要的。
交通安全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交通安全管理一样,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为适应形势、迎接挑战,政府有关部门及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需要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内外结合,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工作,确保高校平安、和谐、稳定:1)将校园安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自2004年12月〈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施行以来,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内部保卫机构的执法权被取消。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尴尬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的管理形势、越来越弱化的管理权威。
鉴于近年来校园治安、交通案件频发,制定一部校园安全管理的专门法律――〈校园安全法》已成为社会共识。
1999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两会代表提交相关提案。
但由于校园安全法》涉及治安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生产安全等多方面内容,浩繁庞杂,出台难度大。
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可以以法规或条例的形式,从目前问题较多、矛盾较为突出的治安、交通方面着手,分步、逐项完善校园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
2)将校园安全管理纳入科学轨道。
由于种种原因,安全管理工作在多数学校是边缘工作,工作理念较为落后、工作方法较为陈旧。
在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这种工作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学习、借鉴现代管理学的理念、方法,实现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转型。
1.2目的意义通过对中南大学校本部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引起广大师生对校园交通安全现状的关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制定合适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对我校交通安全方面进行调整、改善和优化,加强我校的校园交通安全的管理与建设,建设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校园交通环境,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中南大学的整体形象,同时为其他区内区外高校提供借鉴。
1.3国内研究现状1.3.1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分析1.3.1.1交通事故现状表1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指标我国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带来了道路交通事故的爆发性增加,表1是近几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指标•从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各项指标逐年增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三年超过10万人.2004年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分别达到25.4万起、4.9万人、21.1万人及13.1亿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受伤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较去年分别下降了23%、11.6%及21.3%,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却上升了 2. 4%。
统计表明,尽管由于各方面采取了大量有效的措施,使得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有某种程度的改善,但总体状况尤其是危险程度仍然十分严重,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3.1.2交通事故特点1)机动车驾驶人员违法肇事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03年因机动车驾驶员违法造成交通事故576162起,造成80710人死亡、417876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86.3%、77.3% 和84.6%.2)道路的类型及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从2003年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情况分析,公路交通事故起数略多于城市道路, 而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城市道路;二、三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事故多发,50%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发生在二、三级公路上.3)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上升.2003年全国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36257起,造成5269人死亡、14867人受伤.虽然占总数的比例并不高,分别为5. 4%、5. 1% 和3. 0%,但与2002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其中事故起数增加6646起,死亡人数增加1342人,受伤人数增加2613人,增长幅度分别为22. 4%、34.2%和21. 3%.4)摩托车驾驶人、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伤亡严重,农村人口、进城农民工以及城市个体劳动者是交通事故伤亡的主要人员5)重特大、伤亡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有所提高.据统计,一次死亡10 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全国2001年发生了39起,2002年41起,2003年41 起,2004年上半年34起.1.3.2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表2 1998年各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情况表通过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及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做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认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便于研究对策,找出解决办法,制定解决措施。
通过分析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有如下评价:1)从总体上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处于不断增长期,事故发生的频率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字显示,我国交通事故总量由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的77万起,年均增长6.3%.尽管近年来采取了大量的有效措施,暂时遏制了事故增长的趋势,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内在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消除.具体表现在: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各类道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幅度远低于机动车的增加幅度、交通参入者守法意识淡薄、道路交通运输需求旺盛等.2)道路交通事故的危险程度高,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其他国家,表2是1998年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的对比情况.从表2可看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且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5万人左右,达到2001年的10万人以上,十几年时间翻了一番.2003年的统计表明,我国汽车保有量只有世界的2%,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15%左右,多年来高居世界第。
1.3.3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制定我国的交通安全对策是解决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本途径。
1.3.3.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交通安全对策.因此,我国也应该研究和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道路交通安全对策。
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的研究内容是:在分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形势的基础上,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预防对策,提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计划,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机制;对于具体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专项研究,提出具体、详细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改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如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框架: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政策影响研究;2)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及执法系统的研究;3)道路交通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的研究;4)基于大众心理学的交通文化研究及交通安全教育的社会化和针对性研究;5)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宣传教育的研究;6)道路交通及交通工程设施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研究;7)道路交通及交通工程设施与车辆特性的适应程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的研究;8)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交通事故)预防对策的研究;9)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的研究.10)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1.3.3.2解决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关键措施研究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的需要,认真分析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是实施和实现交通安全对策的具体体现•具体措施如下:1)不断完善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设施,如道路交通中的标志、标线、信号、隔离设施及其他相关的交通安全设施;2)对于自然条件较差的道路,应注重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和设置,如盘山公路或临近沟壑、河流的道路,为避免车辆坠崖、坠河等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设置牢固的防护栏(防护墙)十分必要;3)加强车辆安全性能的检测,保证车辆良好的车况;4)建立有序的道路交通运输市场,彻底杜绝超载、超限问题;5)重视广大交通参入者的守法意识的教育,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研究交通参入者的心理活动;6)认真研究天气、气候等自然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加强雨、雪、雾天的行车管理和控制,如根据天气状况(雨雪雾天),采取封闭高速公路或限制车辆进入的方法避免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7)认真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预警系统及机制,如对事故多发点、线、区域的预警,对节假日的预警,对道路运输繁忙季节的预警;8)通过建设完善的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及信息传输网络,建立和完善交通事故快速反应及紧急救援系统,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及死亡;9)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现代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10)制定我国的中长期交通安全规划与目标•2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评价、调查目的通过对中南大学校本部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引起广大师生对校园交通安全现状的关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制定合适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对我校交通安全方面进行调整、改善和优化,加强我校的校园交通安全的管理与建设,建设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校园交通环境,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中南大学的整体形象,同时为其他区内区外高校提供借鉴。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2)实地观察法三、调查时间:2013年1月11日四、调查地点:中南大学本部校门口前的道路五、调查对象:中南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外来人员六、调查内容: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交通安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对策等方面2.1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交通安全状况〒[中南丸学公玄轩■司m適的轴©・丸粤好手肌UE大学配預中祚图1中南大学校本部正门周边概况平面图中南大学杭本部正门.图2中南大学校本部正门周边概况卫星图中南大学校本部面积达到2100多亩,校园进出人口十分庞大,校园内道路密集,车辆进出频繁(见图1图2),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较多。
由于历史悠久,相当一部分校道没有得到相应的合理规划,目前由于校园规模的扩大、招生的扩展、开放的程度增加,广大师生对出行方式的要求不断提高,校园交通的建设和管理不能与校园同步发展,存在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