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教案
青藏高原-人音版《创作》教案
青藏高原-人音版《创作》教案一、教学设计背景本教案是针对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一堂课,课题为《创作》。
本次教学内容选取自《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第四单元《创作》中的一首歌曲——《青藏高原》。
本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感受音乐的美好,发现自我感知和音乐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青藏高原;2.听懂并掌握歌曲《青藏高原》的基本节奏和旋律;3.了解音乐创作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合唱和个人演唱来表达音乐感受;2.能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歌曲;3.能够合作完成一个小型音乐创作任务。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2.培养学生爱好自然和珍惜地球的情感;3.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歌曲《青藏高原》的学习1.首先,引导学生观看一些青藏高原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自然风光和文化艺术的氛围。
2.学生熟悉基本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弦等,并利用这些元素唱出一首歌曲所需要的声音。
3.让学生听不同版本的《青藏高原》歌曲录音并比较差异和风格。
引导学生感知《青藏高原》的调性、节奏和情感表达,并锻炼他们的听音辨别、感知和表达能力。
4.利用卡拉OK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音乐记忆,并整音练唱、分节练唱。
5.分组合唱或个人演唱,展示学生的唱歌水平与表演能力。
2. 创作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从身边的自然环境或生活经验中汲取灵感,为《创作》编写一首歌曲,并为每个歌词配合旋律和节奏。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探究创作音乐的基本流程,包括创作理念、歌词构思、旋律创作、和弦选取、编曲美化等。
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音乐创作常用的工具和技术方法。
3.小组内互相讨论和协作,完成一首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歌曲作品。
教师则负责在小组间进行音乐支持和指导,引导学生改进音乐作品,加强个体合作学习和共同创作能力。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案:《青藏高原》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案:《青藏高原》教学主题:音乐欣赏《青藏高原》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2. 能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青藏高原的独特风情;3. 通过唱歌和舞蹈,增强对音乐的体验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1. 讲解PPT;2. 播放器和音响;3. 棕色大毛毯;4. 摆放房间,确保足够空间;5. 气球、彩带等装饰物。
教学流程:Step1:温馨开场(5分钟)老师用好听的音乐作为背景音,跳出来与孩子们打招呼。
同时向学生现场介绍教学主题,引导孩子们认识《青藏高原》这首曲子,并与孩子们分享一些录制地震后的重磅音乐——包括了汶川特别电视节目《中国的大爱》,以及新闻中关于青藏高原的介绍。
同时,涉及到藏族、孔雀舞、藏草等内容,向孩子们打下主旨,使他们对音乐充满好奇心。
Step2:音乐欣赏(20分钟)将播放《青藏高原》的音乐,老师根据播放的曲子,给孩子们一些简单而言中学难的定义。
请孩子们去找找这首曲子的特点,来鉴于这首曲子属于区间做调,易于哼唱,同时曲子的速度比较慢,在一边听一边模仿,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首曲子。
Step3:形象导入(10分钟)每个人都想亲自体验一下青藏高原,但是大家都没有去过青藏高原。
那么有没有办法快速地让我们去感受一下青藏高原呢?这时老师开始了一段“带你翱翔青藏高原”的跟唱游戏,让孩子们模仿鸟儿在青藏高原上翱翔。
最后,老师再现唱这首中国风音乐——春天里的《爱的供品》的一个小篇章,笑着告诉大家——坐在黑色的摩托车上去摇滚演唱会的行程,是真的很辛苦的,但肯定是绝对值得尝试的!带着孩子们共用美好、难忘的一课时光。
Step4:手工制作(10分钟)拿出各种颜色的气球、彩带等装饰物。
请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特别的纸张,通过手工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小摆饰,展现对音乐和美的喜爱。
Step5:总结(5分钟)整堂课教学,老师要求孩子们回想整个过程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让孩子们以乐快乐是分享他们自己的组成一节幸福的课时,在平稳、愉悦的气氛中送老师们一声“再见“的问候。
幼儿园《青藏高原》:新疆文化教案
幼儿园《青藏高原》:新疆文化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而新疆作为我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文将围绕《青藏高原》这一主题,以新疆文化为教学内容,编写一份新疆文化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向孩子们传授新疆的地域文化,增进他们对新疆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二、新疆文化教案编写1. 目标- 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认识新疆特有的地理景观和资源; - 了解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化,感受其多元性和丰富性;- 了解新疆的传统手工艺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教学内容- 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包括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等; - 展示新疆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音乐等,介绍族、哈萨克族等传统文化;- 展示新疆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刺绣、木乃伊、克什米尔地毯等。
3. 教学活动- 地理方位游戏:通过图片、地图等教具,让幼儿们认识新疆的位置和地形地貌;- 少数民族服饰秀:让孩子们穿上少数民族服饰,感受新疆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手工艺品制作:引导幼儿制作简单的新疆传统手工艺品,如刺绣图案、克什米尔地毯等。
4. 教学评估- 老师观察幼儿对新疆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学生作品展示和共享。
5. 教学延伸- 观看关于新疆地理、文化的动画片、纪录片;- 举办新疆文化体验活动,邀请新疆籍家长或亲友进行文化交流。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这份《青藏高原:新疆文化教案》,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进行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认知新疆文化。
新疆文化教学也是对幼儿园地方文化教育重要的探索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地方文化教学案例被编写和共享,丰富幼儿园的文化教育资源,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四、我的观点与理解在编写新疆文化教案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幼儿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才能有效传达给孩子们。
人教版音乐青藏高原第一节教案
人教版音乐青藏高原第一节教案本节教案的主题是“青藏高原”,旨在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方式来了解青藏高原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等,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片神奇的土地。
一、教学内容1. 介绍“青藏高原”的概况,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2. 介绍青藏高原的音乐,让学生了解本地的传统音乐,如藏族歌曲、蒙古族长音等;3. 学习青藏高原的相关音乐,如“藏族歌曲”、“蒙古族长音”等,学习传统乐器如“马头琴”、“多多琴”等;4. 通过唱歌、演奏、跳舞等形式,充分表达对青藏高原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青藏高原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2. 让学生学会传统乐器的演奏;3. 让学生学会青藏高原的传统音乐;4. 让学生学会表达对青藏高原的热爱,感悟青藏高原的神奇之处。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本地的传统乐器,如马头琴、多多琴等;2. 准备青藏高原的传统音乐,如藏族歌曲、蒙古族长音等;3. 准备录音设备,让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节奏演奏;4. 准备学习资料,如音乐乐谱、影像资料等。
四、教学时间1. 先给学生介绍青藏高原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并让学生朗读美文;2. 然后让学生学习传统乐器,如马头琴、多多琴等,并让学生按照正确的节奏演奏;3. 接着,让学生学习青藏高原的传统音乐,如藏族歌曲、蒙古族长音等;4. 最后,让学生通过唱歌、演奏、跳舞等形式,充分表达对青藏高原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演奏及表演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2. 通过学生习作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地的传统音乐的理解情况;3. 通过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对青藏高原的热爱情况。
青藏高原-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青藏高原-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和藏民文化;2.理解青藏高原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通过学习音乐曲目,感受青藏高原地区的音乐舞蹈文化,加深对音乐文化魅力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音乐作品学习和领会青藏高原地区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难点:发现并领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藏民文化和舞蹈文化。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生和教师介绍各自对青藏高原的认知和印象;2.观看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和藏民生活的相关视频;3.了解青藏高原地区音乐和舞蹈的特点;4.学习唐卡画艺术的发展及其意义。
教学时间安排时间内容14:00-14:10 学生进行简单自我介绍,教师介绍课程14:10-14:20 观看相关视频14:20-14:50 讲解相关知识14:50-15:00 学生提问和讨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大高加索》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2.了解《大高加索》曲目中蕴含的舞蹈文化和线条美。
教学时间安排时间内容14:00-14:10 学生小组讲述14:10-14:40 学习《大高加索》14:40-14:50 学生自我评价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东邪西毒》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2.理解《东邪西毒》曲目中蕴含的藏民文化和民族风格。
教学时间安排时间内容14:00-14:10 学生小组讲述14:10-14:40 学习《东邪西毒》14:40-14:50 学生自我评价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黑马帮》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2.发现《黑马帮》曲目中蕴含的藏民文化和舞蹈风格。
教学时间安排时间内容14:00-14:10 学生小组讲述14:10-14:40 学习《黑马帮》14:40-14:50 学生自我评价第五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舞青藏》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2.理解《舞青藏》曲目中蕴含的舞蹈文化和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安排时间内容14:00-14:10 学生小组讲述14:10-14:40 学习《舞青藏》14:40-14:50 学生自我评价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owerPoint课件和录像片,让学生认识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和藏民文化,了解青藏高原地区音乐和舞蹈的特点。
接力版五下音乐五雪域高原5青藏高原教案
接力版五下音乐五雪域高原5青藏高原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藏高原》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民歌,它描绘了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藏族人民的生活状态。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能够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青藏高原》,使学生了解藏族的文化和风俗,感受青藏高原的美丽与神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藏族民歌的特殊唱腔和节奏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藏族的文化和风俗,感受青藏高原的美丽与神秘。
2.学会演唱《青藏高原》,掌握基本的藏族唱腔和节奏。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藏族民歌的特殊唱腔和节奏。
2.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藏族民歌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讲解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和演唱技巧。
4.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乐器:吉他、鼓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青藏高原》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高原的景色和藏族人民的生活。
2.呈现(10分钟)介绍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和演唱技巧。
展示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青藏高原的美丽。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讲解藏族民歌的特殊唱腔和节奏,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4.巩固(10分钟)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演唱得更好。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讲解其他藏族民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藏族音乐。
播放其他藏族民歌,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美感和藏族文化的特点。
《青藏高原》教案
《青藏高原》教学目标1、理解感受富有藏族山歌的演唱风格特点,把握变换拍子的特点。
2、指导学生使用恰当的速度、力度,用秀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感受西藏雪域高原特点的音乐作品的美感与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学唱《青藏高原》,并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2、能使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掌握休止符、三拍延长音的唱法,准确使用呼吸来表现歌曲的美。
教材分析这是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一首歌曲。
以明朗高亢而富有藏族风格的旋律,热情地歌颂了美丽庄严的青藏高原,表达了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热爱之情。
全曲为羽调式;节拍以四四拍子为主,间插以四二、四三拍子,引子为散板;曲式结构为有引子、前奏的二段体。
引子开始,由人声合唱出一个明朗、高亢、山歌风的衬腔,把人们带入到辽阔的青藏高原的意境之中。
接着,由器乐演奏深化了这个音乐主题。
A段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构成。
第一乐句作为全曲音乐主题的集中表达,具有秀美、明亮、亲切的特征;第二乐句继续承接着这个特征,切分节奏的使用使之更具活力;第三乐句作为一个转折,主要在前半句的音区和旋律音调上发生了变化,较低的音区和较为低回委婉的旋律,使感情表达更显真挚;第四乐句开头出现的后半拍起唱的节奏,使之既富有变化,又富有动力,后半乐句的旋律与第二乐句的结尾相同,使之具有“合”部的特征。
B段以宽广的衬腔开始,接以和引子相同的五度跳进为特点的藏族山歌音调,并以此贯穿于B段的各个乐句,使歌曲的明朗、高亢的山歌风格得以更为鲜明的表达。
在第二段歌词的最后,还以扩充节奏和提升音区、扩展旋律的手法,变化重复了结尾乐句,把音乐情绪推向高潮,尽情地抒发了对青藏高原的赞美、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五个能歌善舞的兄弟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
青藏高原教案
歌曲《青藏高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青藏高原》。
2、通过欣赏《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结合演唱《青藏高原》,体会山西汉族、陕西汉族、内蒙古蒙古族、青藏高原藏族的不同音乐风格、感情气质。
3、学会区分二段体、三段体教学重点背唱歌曲,并体会它风格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不同歌曲所体现的不同民族、地域的不同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曲体结构。
学会用声音来表现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前者要用秀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辽阔热情的风格特点。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神州大地——锦绣山川-----《青藏高原》1、唱歌:《青藏高原》2、欣赏:《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教学过程1、导入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唱歌音乐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青藏高原、太行山、黄土高坡、兴安岭,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音乐风格。
2、唱歌《青藏高原》(1)观赏青藏高原风光的图片,感受青藏高原风光的美,进一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播放该歌曲的演唱视频。
,体会情感。
(3)分三个部分跟着哼唱。
A、引子:“呀拉索哎”。
特别注意“呀”的切份节奏,“哎”的八度大跳和装饰音,并引导学生对高亢的山歌风格和辽阔的青藏高原风光的联想。
B、由“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到“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引导学生用明朗亲切的声音来歌唱。
头两句音调、节奏均比较平稳,后两句少有变化,尤其注意第二句“还有”的切分,“有”到“无”的八度跳进,以及第四局的后半拍起唱的节奏。
C、由“哦,我看见”到“那可是青藏高原”。
节奏比前宽广舒展,旋律音调起伏幅度更大。
尤其应当注意四三拍子、四四拍子中,二拍延长音的区别。
结尾乐句中,“那就是青藏高原”的“高”字拖腔。
(3)在分段练习的基础上,将全曲连续演唱。
进而分析该曲的曲式:带引子的二段体。
3、分析歌曲《太行颂》(1)介绍《太行颂》的内容、音乐形象,启发学生对山西民歌风格、颂歌特点的关注。
青藏高原音乐教案.docx
《青藏高原》教案霸州市第十一中学刘雪莲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青藏高原》歌词的内涵,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
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其它艺术形式对歌曲进行诠释和表现, 提咼创造力。
教学重点:学唱《青藏高原》,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视听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歌曲情绪和咅乐风格,理解歌曲内容。
2、采用分段学唱的方法,再通过反复聆听录音范唱,使其掌握歌曲。
3、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样一组画面,让我们来共同欣赏。
播放课件青藏图片2、师问:看到图片中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你联想到了那些有关的音乐作品?生答:《青藏高原》、《天路》、《珠穆朗玛》、《北京的金山上》等。
3、师:请大家推选一位男生或女生给大家哼唱几句?4、师:同学们想听老师哼唱儿句吗?《北京的金山上》5、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藏族歌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青藏高原》。
二、新歌教学:1、师:请欣赏富有天籁Z音李娜老师演唱的《青藏高原》。
播放课件李娜MV2、师:下面我们请儿位同学跟我一起从音乐节奏和形体语言来感受歌曲。
具体:a、老师范跳2L2< x xx x — II 边跳边读出节奏型。
XXX X — IIb、带领班上几位丙学二起跳,示意同学们把上面节奏型准确读出來。
C、老师完整把第一部分展示给大家,从哦…的部分和表演的同学拉手做律动跳完剩余部分。
3、小结:师:我们刚才打的节奏型请同学们把握,这就是藏族典型的咅乐节奏之一。
4、师:下面我來弹伴奏,请同学们來哼唱第一段,在哼唱Z前按老师的要求做:提示:a、歌唱正确的坐姿一一挺胸、把通道打开才能保证气息的均匀与流畅。
初中音乐教案青藏高原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青藏高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青藏高原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习青藏高原的基本音乐知识,如民歌、藏戏等。
3. 通过学习青藏高原的音乐,培养学生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青藏高原的民歌:介绍青藏高原地区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民歌风格,学习几首具有代表性的青藏高原民歌,如《青藏高原》、《天路》等。
2. 青藏高原的藏戏:介绍藏戏的起源、表演形式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观看藏戏表演视频,感受藏戏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 欣赏教学法:通过播放青藏高原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青藏高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青藏高原的民歌,感受音乐风格。
3. 学习青藏高原的基本音乐知识,如民歌、藏戏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学习一首自己喜欢的青藏高原民歌,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2. 观看一场藏戏表演,了解藏戏的起源、表演形式和特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青藏高原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以及对我国多元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六、教学拓展1. 邀请藏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青藏高原的音乐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藏族民俗村,亲身体验藏族的音乐、舞蹈和风俗。
3. 开展青藏高原音乐作品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艺。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比赛成绩,综合评价学生对青藏高原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幼儿园《青藏高原》教案
幼儿园《青藏高原》教案课程主题:青藏高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们了解青藏高原的基本地理知识和特点;2. 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4. 激发幼儿对广阔的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视频教材;3. 高原草原、藏族文化等相关图片;4. 地图、地球仪等教具;5. DIY材料:棉花、颜料、卡纸等。
教学内容:1. 引入环节(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青藏高原的图片,让幼儿们说说自己对这个地方的认识,引导幼儿们兴致,激发幼儿们对高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介绍青藏高原(10分钟)通过PPT展示、视频教材等,讲解和介绍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候、生态环境等基本情况。
3. 高原探险(15分钟)让幼儿们参与高原探险活动。
在班级室内搭建一个小小高原环境:用绿色泡沫板制成小山,放上高原草原的动物、藏族人的仿真人偶等。
带上幼儿们逐一探索这个神秘的高原。
4. DIY高原卡片(20分钟)教材展示各种关于青藏高原的图片,比如美丽的高原草原、壮美的雪山、奔腾的江河、独特的藏族文化等等。
带领幼儿们用颜料、卡纸等材料DIY自己的青藏高原卡片。
幼儿创意地涂抹各种颜色的颜料,在卡片上黏贴各种图片。
5. 藏族文化故事(10分钟)讲述一些关于藏族文化的故事,比如雪域藏族神话故事、藏族节日习俗等等,引导幼儿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6. 总结(5分钟)总结本次课程教学内容,强调青藏高原的重要意义,同时带领幼儿们感恩自然,从小开始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通过PPT、视频、模拟实地探索等形式,带领幼儿们了解、探索这个神秘的高原。
让幼儿们在动手实践中了解了高原的特点和藏族文化。
我们的教学工作以幼儿为中心,针对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欲、好奇心和保护意识。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也掌握了更好地使用DIY材料来激发幼儿们创意的技能。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中国的高原地形:青藏高原
文化资源
青藏高原是藏族等少数民族的聚 居地,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宗 教信仰,如布达拉宫、大昭寺等 ,是旅游者了解藏族文化的重要
场所。
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的气候独特,有“世界 屋脊”之称,旅游者在高原上可 以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候和自然
环境。
旅游线路规划与景点介绍
线路规划
青藏高原的旅游线路规划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如西藏之旅、青海之旅等,也可以结合其他旅游 目的地如四川、云南等省份进行联合规划。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 中国的高原地形:青 藏高原
目录
• 引言 •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 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 •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 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 • 青藏高原的文化特色 • 青藏高原的旅游资源与开发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件背景
图片展示
插入一张中国地图图片,展示青 藏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青藏高原的气象灾害较多,包括雪灾 、冰雹、大风、干旱等,这些气象灾 害对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 的影响。
05
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
植物种类与分布
种类丰富度
青藏高原拥有众多独特的 植物种类,包括多种珍稀 和濒危植物。
地理分布
这些植物在高原的不同地 区有着不同的分布特点, 反映了青藏高原的多样地 理环境。
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
06
青藏高原的文化特色
藏族文化概述
藏族文化是青藏高原地区最重要的文 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 色。
藏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藏 传佛教文化紧密相连,是藏族人民的 精神支柱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藏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学、艺术、音 乐、舞蹈、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是 藏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 的宝贵财富。
初中音乐《青藏高原》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青藏高原》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初中音乐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7年教Biblioteka 内容分析教学内容《青藏高原》由作曲家张千一创作,其旋律悠长、高亢、明亮,富有藏族山歌风格,表达着作者对青藏高原和藏族人民的深情赞颂和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与热爱。歌曲为羽调式;节拍以四四拍子为主,中间贯穿四二、四三拍,引子为散板;曲式结构为带有引子的二段体。
引子以高亢明亮的人声把人们带入辽阔的青藏高原的意境中(“呀啦嗦”是藏族民歌中常用的衬词,它使歌曲更具民族特色),之后前奏进一步深化音乐主题。
歌曲A段是由具有启、承、转、合关系的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是全曲音乐主题的集中体现,具有秀美、亲切的特征;第二乐句运用切分节奏继续承接这个氛围;第三乐句作为转折,在前半句的音区和旋律音调上发生了变化,旋律变得低回委婉,感情更加真挚;第四乐句弱起节奏,增加了音乐动力,后半乐句与第二乐句的旋律结尾相同,做到了“合”。
板书设计
2.歌曲创作背景(3分钟)
你喜欢这首歌曲吗?如此家喻户晓的歌曲,在它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共同来简单了解一下:
这首歌曲作曲是张千一,他受命为电视连续剧《天路》创作音乐。当他看完《天路》的剧本和影像资料后,很是感动,于是他带着一直以来对西藏的向往和许多年藏族音乐作品的熏陶,想像着西藏这块神秘的土地,创作了这首歌曲……同学们,我们这里说的天路指的得是西藏公路,而韩红演唱的歌曲《天路》指的是西藏铁路,都是伟大的工程。原唱是李娜,嗓音高亢、嘹亮,演唱了很多张千一的作品。
1.老师演唱《北京的金山上》,同学们用整齐的掌声为老师伴奏。(xxx)
《青藏高原教案》初中音乐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青藏高原教案教学目标1. 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感受藏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并融合相关学科知识,从而主动地投入学习,感受音乐的美好、世界的美好,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地球的环保意识。
2.学唱歌曲《青藏高原》,感受藏族音乐风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体验用“心灵演唱”。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音乐课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越来越不愿“开口”了,尤其是《青藏高原》这样有难度的歌曲,加上自信不足,受变声期的影响,歌唱课是比较难上的。
因此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新颖、有趣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易渐难,循序渐进克服为难心理才能事半功倍。
重点难点1.感受西部音乐风格,体验用“心灵演唱”。
2.初步了解藏族民歌风格特点,并能恰当地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走进西藏导入:1.欣赏歌曲《天路》;2.我知道——看图片:了解现实中的天路——青藏铁路;3.导入主题:走进西藏【讲授】走进西藏新授:1.我欣赏——观看视频:由电视剧《天路》导入主题歌,聆听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交流:歌曲给你的印象。
2.我会画——心中的高原;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心中的高原”思考:音乐家是怎样用歌声表现高原的?教师引导,画出歌曲前奏的旋律线。
归纳歌曲旋律特征——跌宕起伏。
3.我会唱——学习歌曲演唱。
聆听歌曲范唱,分析歌曲音乐要素;了解演唱风格,用通俗唱法学习演唱。
创设情境:坐上青藏铁路从南京出发,随着地势变化逐步改变曲调进行练习。
【活动】走进西藏4.我来说——歌曲哪些地方体现了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呢?根据体会各抒己见;介绍歌曲以及藏族山歌等。
5.我了解——藏族风情音乐采风——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给歌舞起个名字。
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并设计“青藏高原”的舞蹈造型。
课堂小结。
为大家献上高原民族的祝福。
【练习】走进西藏课堂小结。
为大家献上高原民族的祝福。
青藏高原课时设计课堂实录青藏高原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走进西藏导入:1.欣赏歌曲《天路》;2.我知道——看图片:了解现实中的天路——青藏铁路;3.导入主题:走进西藏【讲授】走进西藏新授:1.我欣赏——观看视频:由电视剧《天路》导入主题歌,聆听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交流:歌曲给你的印象。
初中音乐教案-青藏高原教案.doc
《青藏高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指导思想: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古人A: “感人心者,哭先乎情。
”可见,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生命线,只有牢牢抓住这条主线,才能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才能较好地实施吝•乐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审矢教育。
所以整堂课的设计我从“情” 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充分运用教学中各种环廿,通过“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将自己的全部感受全身心地融入汗乐作品之中,从而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另外,我的引导、启发、提问都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将学生领入音乐情景之中,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组织教学1、欣赏歌的《北京的金山上》2.让学生分析是哪族民歌(教学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初步体会藏族民歌特点)二、歌曲教学1,导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还生活着五I•五个能歌善舞的兄弟民族,和汉族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
它们流传较广,数量较多,始终伴随着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迫求。
少数民族民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今犬,老师给大家带来另外首藏族民歌《青藏高原》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青藏高原》的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其它艺术形式对歌仙进行诠释和表现, 提高创造力。
教学重点,学唱《青藏高原》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菁乐风格。
教学难点: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叫。
教学方法:I、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视听相结合的力法,使学生充分感受歌由I情绪和音乐风格,理解歌曲内容。
(师)《者藏高原》这首歌大家熟悉吗?那你们知道它的原唱者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娜版的《青藏高原》。
在欣赏的过程中,同学们认真体会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3,分析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和学生交流所知道的藏族地区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青藏高原教案
青藏高原教案标题:青藏高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条件。
2. 掌握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3. 了解青藏高原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特点。
4. 培养学生对青藏高原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内容:1.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a. 介绍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b. 解释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如高原、山脉、河流等。
2. 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a. 分析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和季节变化。
b. 探讨青藏高原气候对生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a. 介绍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如高寒草原、湖泊、湿地等。
b. 探讨青藏高原的特有动植物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4. 青藏高原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特点:a. 了解青藏高原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事件。
b. 介绍青藏高原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
5. 青藏高原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a. 引导学生了解青藏高原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挑战。
b. 探讨个人和社会在保护青藏高原方面可以采取的行动。
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2. 多媒体展示: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青藏高原的地理、生态和文化特点。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研究和讨论青藏高原的不同方面,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4.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评估方式:1. 口头回答问题: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青藏高原各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青藏高原的研究成果和表达能力。
3.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青藏高原的文章,包括地理、生态、文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资源:1. 图书资料:提供关于青藏高原地理、生态、历史和文化的图书。
2. 多媒体资源: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青藏高原的特点和景观。
3.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体验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初中音乐教案青藏高原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青藏高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青藏高原的音乐风格和特色。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各民族音乐的欣赏和热爱。
3. 通过学习青藏高原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青藏高原的音乐风格和特色。
2. 学会演唱青藏高原的歌曲。
教学难点:1. 青藏高原音乐的高音部分。
2. 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调。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视频。
2. 教学歌曲乐谱。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高原的音乐文化。
二、学习青藏高原的音乐特点(10分钟)1. 通过播放青藏高原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2. 分析青藏高原音乐的特色,如高音部分、特殊节奏和音调等。
三、学唱青藏高原的歌曲(10分钟)1. 教唱《青藏高原》,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调。
2.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音乐特点。
2. 鼓励学生课后欣赏更多的青藏高原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青藏高原的音乐特点(5分钟)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青藏高原的音乐风格。
2. 提问学生对青藏高原音乐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学习青藏高原的音乐作品(10分钟)1. 播放不同风格的青藏高原音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音乐多样性。
2. 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深入欣赏。
三、实践演唱青藏高原的歌曲(10分钟)1. 复习《青藏高原》,让学生自主演唱,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唱,互相评价和交流。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藏高原音乐的特色和魅力。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青藏高原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第三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青藏高原的民间音乐文化。
2. 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高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青藏高原 教案
青藏高原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神秘的青藏高原教案目标:1. 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2. 了解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3. 了解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引发学生对青藏高原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青藏高原了解多少?你们知道青藏高原有什么特点吗?知识讲解:3. 介绍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包括高原地势、山脉、河流等;4. 解释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如高原气候、寒冷干燥等;5. 介绍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高原动植物的特点和适应性;6. 讲解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性,如冰川融化、水源保护等。
实践活动:7.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8.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9. 教师点评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解决方案。
拓展延伸:10.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给学生讲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1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生态环境,加深对青藏高原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评估:12.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设计海报或展板,展示他们对青藏高原的认识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13. 教师对海报或展板进行评估,评价学生对青藏高原的理解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教案扩展:1.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2. 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如何保护和利用?3. 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全球环境保护的联系和重要性。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资源的准备,包括图片、视频和相关资料;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4. 适当调整教案步骤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青藏高原-辽海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青藏高原-辽海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信息;2.学习了解青藏高原的民族音乐和器乐演奏艺术;3.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4.能够用相应的语言描述和分析民族音乐。
二、教学内容1.《青藏高原》2.民族音乐和器乐演奏艺术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理解和分析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学生能够用相应的语言清晰准确地描述和分析民族音乐。
四、教学步骤1.预习请学生提前阅读《青藏高原》的歌词,并听听这首歌的音乐。
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2.导入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对青藏高原的印象是什么?2.你们对民族音乐有什么了解?3.你们知道哪些民族音乐?都有哪些特点?3.学习1.请学生观看《青藏高原》的MV,理解这首歌的内涵和表达。
2.听一段来自青藏高原的民族音乐。
请学生张开耳朵,感受民族乐器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特点。
3.介绍几种常见的民族乐器,如箜篌、柳琴、马头琴等。
请学生尝试去理解它们具体表达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4.学生们分组,选一段音乐并分析音乐的特点、表现形式和几个乐器的发声技法。
4.作业1.学生个人写一篇关于《青藏高原》的文章,表达对这首歌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分组根据上课的内容,设计一篇关于青藏高原民族音乐的报告。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学生们能否就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清晰和准确的表达和分析。
2.个人作文:学生的文章中是否能清晰地体现出对《青藏高原》的理解和感受。
3.小组报告:小组是否能运用音乐知识设计出一份完整、严密的报告。
六、扩展1.请学生研究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分析它们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2.了解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和器乐演奏艺术,通过听、学、分析等方式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搭建认知桥梁
从歌曲和学生认知前提来建构学习本课的前提。
听了豪迈激昂的《青藏高原》你有何感受?以学生熟悉的音乐引入课文,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搭起认知桥梁,联系学生认知前提:你知道西藏在哪儿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并简介西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了文章,你认为西藏高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学生也许会概括的讲美丽富饶,也许会具体到某一个方面来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
三、研读课外,深入感悟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西藏高原的美丽体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从课文,文中插图,课件,以及图文结合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到高原的天空、湖泊、森林的确非常美丽迷人,相机引导学生认识这美好的景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的美,保护生态平衡。
2、结合课件师生共同总结课文3-5自然段写了高原的美,通过这几方面写的:天空
湖泊、鲜花美丽
森林
(这部分用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出示,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介绍事物的条理性。
)
四、合作学习,领悟写法
1、教师用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合作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2)讨论课文从哪几部分介绍西藏高原的富饶?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各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讲的。
(4)各小组自主选择汇报学习结果的方式,比一比哪个组最会学习。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指导。
3、展示合作成果,评定各组学习效率。
五、总结提升
课文用清晰的条理,为我们介绍西藏高原的美丽富饶,学到这里,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西藏高原这样美丽富饶,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你们长大了去开发那里的宝藏,使我国的西藏更加美丽富饶。
)
《西藏高原》教学反思
上周我校成功的举办了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听了几节课感受很深,明显体会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从语文课实施的途径和策略来讲,加强语文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弘扬,有利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这种开放的方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在做课的几位教师的课堂上,教师力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验,去揣摩。
《西藏高原》一课,在课始我以歌曲和学生的认知前提引课,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进入活动,整个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机的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
在这堂课中我的语言藏有丰富的潜台词,语调的轻重缓急、快慢节奏都带有“弦外之音”,对学生含而不露的批评。
委婉含蓄的要求,不失时机的启发和鼓励都可通过语言暗示提示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不影响个体心理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巧妙地将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教育学生热爱西藏高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注重环保,保护生态平衡这些三维目标结合起来,既学习了文章,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作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运用一些形象、生动、逼真、贴切的课件,将学生带入西藏高原那美丽富饶的神秘境地。
同时学生可以借助情景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
课件扮演的技术把课文内容活化为语言交际的素材,模拟现实生活演练,教师创设特有的教学外部环境,能使学生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
教学一开始的豪迈激昂的歌曲消除了学生怯场的心理。
美国人类研究社社长卡尔.施米歇尔说:如果你认为学习另一种语言很困难,你就会感到困难。
但如果你真的把精神放松,相信你的老师,并且懂得学习是你头脑要做的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事情就会比你可能想到的情况还要容易,这种心理暗示使这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另一方面,这堂课值得反思的是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动机,课堂上提出的语言都富有激励性,通过教师各方面的指导,学生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师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欣赏每个学生、宽容每个学生的过失,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用期待唤醒学生,用成功激励学生,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所谓“亲其师,信其教”,“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要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欣赏每一位同学,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中允许学生大胆的发表个人见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张扬得到极致的发挥。
在《西藏高原》一文的讲授中还有一处值得反思的版块那就是板书。
板书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窗口”能体现课文的脉络、重、难点以及主题思想等,在新课程向我们走来的今天,教师都认为教学的每个环节力求一个“新”字例外,这篇课文板书设计注意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西藏高原的美,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审美情趣,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
好的板书是学生思维的启迪,例如:在课文的3、4、5自然段中分别讲述了西藏高原的美,天空、湖泊、野花、森林不同的特点,在整理后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应用于指导背诵,一举两得,效果不凡。
当然,《西藏高原》一课的教学出并非十全十美。
比如学生如何在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内化,如何欣赏领悟文本中精彩的表达艺术进而进行创造运用等方面还有些欠缺即工具性有些弱化。
另外从学法上看,教师以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理解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多,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真正形成。
总之,在《西藏高原》一文中教学中人文气息,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强烈关怀意识,以及幽默、睿智的个人素养,都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
教材简介:
《西藏高原》是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文章从地形,气候,天气,湖泊,森林,特产等情况,说明西藏高原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课文有是10个自然段,采用先总后分的写作顺序,对西藏高原做了介绍。
纵观本单元五篇文章,根据实际学情和学生知识积累的需要,我将本单元教学目标分层到不同的课中去落实。
《趵突泉》和《花潮》两篇文章,语言生动、简洁、优美,描写景物细致入微,主要通过读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欣赏语言,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方面。
《西藏高原》和《和大自然交朋友》介绍说明事物条理性强,特点突出,主要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后一课放在人与动物的情感体验上。
所以本课教学主线就是通过读,了解文章内容,即西藏高原的美丽富饶。
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从几个侧面具体来有条理地介绍说明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西藏高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西藏,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学习文章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西藏,立志将来为国立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