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李白与月,因缘甚深,深到简直有点生死相许。
传说李白生于满月之夜,女儿叫月圆,儿子叫明月奴,李白之死也是因“醉入水中捉月”故。
尽管后人考证这些传说不尽可信,但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
“李白作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
皓月千里,窗前庭院,山川溪谷、松林竹丛,湖畔江岸,诗人精心细品,想落天外。
或悲或喜,亦哭亦笑;时吟啸抒怀,偶黯然神伤;法自然之天趣,得宇宙之空灵――月与李白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
月之与李白,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活脱脱诗人的化身!据粗略统计,在李白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歌中,就有多首提到了月。
这些月亮,就时间而言,有晓月、落月、夜月、秋月等;就地点而言,有峨眉山月、长安月、金陵月、洞庭湖月等;就景物来说,有山月、湖月、云月、沙月、石上月等。
至于一般人描述的圆月、半月、弯月等形态不一的月亮和明月、朗月、皎月、浩月等色彩各异的月亮则更不在话下。
此外,还有苦月、寒月、冷月、孤月这些带有浓厚主观情感的与明镜、琼钩、白玉盘等称呼不同的月亮。
月在李白笔下被构建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儿童般的天真;有气盛之年的豪情;有耄耋老人的沧桑;又甚至显示了一种朴素温馨、近乎女性的柔情。
仔细研读李白的咏月诗,粗略地把他笔下丰富的月亮内容抽象地概括为自然、情爱、边塞、时间四种意象。
一、月的自然意象月首先就是做为一个自然的审美对象而被人们歌咏与吟诵的。
她深邃美丽、静谧皎洁。
温润深邃的月光世界就是美丽善良的寓意。
从《诗经》中“月出来皎兮,佼人僚兮”至“花容月貌”、“闭月羞花”,一直以来月都就是以一种与太阳精神相对公的审美意象而存有,就是女性和爱情的代言体,加之洁白玉兔、美丽嫦娥的传说,明月意象以其独有的灵性魅力为后世诗词研发了一个韵味性灵而又美妙绝伦的启发源泉。
李白一生结点祖国名山大川,最爱好自然,他常常用山水等各种自然意象去刻画属于自己的'独有境界。
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作诗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存有了代莱缔造,代莱生命,沦为代莱形象。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浅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月亮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体现了作者张扬个性、伸张主体意志的精神。
一、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精神内核“意象”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
“月”这一意象经过无数文人长期锤炼,使其意蕴深厚,情感丰富,表现力极强。
唐代诗人李白可谓写月的圣手,在其近千首诗作中,涉及咏月的达300多首,在这些诗歌中诗人携月同行,揽月寄兴,在他笔下,“月”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别开生面。
李白诗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月亮,给人的不再是抽象的知觉,而是一种审美意象,借此传达出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种种真挚的情感。
李白与明月之间,可谓无隔;也只有像李白这样写明月,才是真正的不隔。
中国文化思想中向来缺少一种张扬自我个性,伸张主体意志的精神,即使在偏重于表现人的精神和自由的文学界,也还是弥漫着浓厚的伦理色彩和功利主义倾向。
在这种只重视“大我”而忽略“小我”的传统中,李白意象中所体现出的这一精神就更加珍贵。
二、以明月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皎洁的月儿往往象征着诗人理想的境界,寄托着诗人的雄心与壮志,这恰是诗人所处的时代精神在他身上的典型流露。
如明月、素月、皓月等都暗示着诗人的人生追求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李白一生钦慕鲁仲连、张良、范蠡这样的英雄侠士,希望能像他们一样,为拯世济难而出,建不世之功,然后舍弃荣华富贵,拂衣栖隐山泉。
在“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的壮观景色中,带着半轮峨眉山月,诗人仗剑去国,远游家乡。
在《古风》五十九首中,他发出了“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的呼声,完成了自身理想的升华。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言壮语,像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的霞光,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何等的洒脱。
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
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发展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创作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意象,其中月是其诗歌中重要的意象之一。
随着李白诗歌创作的发展,月意象也在他的作品中逐渐丰富和深化。
在李白的早期作品中,月常常是他表达思念和寄托情感的象征。
比如在《静夜思》中,他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里的明月光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寂静美丽,也寄托了诗人思念之情。
月光照亮了床前,使诗人更加思念远方的人。
在《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他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里的明月成为了诗人的朋友和倾诉对象,诗人独饮的同时与月互相陪伴,表达了他的孤寂和思念。
随着李白诗歌创作的发展,月的意象也开始向更为深奥的层面转变。
在他晚年的作品中,月常常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比如在《月夜忆舍弟》中,他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里的月被赋予了故乡的意义,诗人在外游历的时候,透过月亮回忆起远方的故乡。
《月夜忆舍弟》中的月意象与他早期诗歌中表达思念的月意象相比更多了一层对家园的思念和回忆。
月也被用来表现李白对自由和豪情的追求。
在《月下独酌四首·其三》中,他写道:“非是蔽月光,逐是流云别。
”这里的月光被蔽住,流云遮挡了月光的明亮。
诗人并不满足于常规的月亮,而是追求与众不同的自由和独创性。
他不同于其他人,他有自己的追求和态度。
月在这里成为了表现李白个性和追求的象征。
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在他的作品中逐渐丰富和深化。
从早期的表达思念和寄托情感,到后期对故乡的回忆和对自由的追求,月在李白的诗歌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象征意义。
这一发展不仅展示了李白个人在创作中的成长,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对于月这一意象的丰富与深化。
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
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第一篇: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摘要:李白是我国开一代诗风的伟大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伟大典范。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内涵丰富,随着环境和心情的变化而意蕴纷呈。
月意象是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已;是故乡,是亲人,是挥洒不尽的情愁;是诗人高洁人格的化身,是诗人崇高精神的宿营地。
月意象之丰富,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月意象的运用,使李白的诗歌更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特质,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即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她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
增强了李白诗歌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为李白诗歌涂上了一层明丽、神奇的艺术色彩。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亮;意象;目录一、引言--3二、李白与月的不解情缘-------------------3(一)意象的内涵-----3(二)李白的不解情缘------------------------3三、李白诗中的“月”意象-----------4(一)、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4(二)、以明月象征国家、帝王-------------4(三)、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4(四)、以明月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5(五)、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5(六)、以明月抒发孤独、凄清、郁愤之意----6(七)、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6四、“月” 意象在李白诗中的作用-------7 参考文献------9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一、引言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作品的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
在盛唐诗人中,他也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
李白是我国开一代诗风的伟大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伟大典范。
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独特的想象构成了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李白式的诗歌特色。
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论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
论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中的月意象是其所作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以下是对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的论述:
月亮象征着李白的情感世界: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常常被用来象征他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静夜思》中,李白将月亮比作思念的象征,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月亮是李白的自我象征: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常常被用来代表他自己的形象。
例如,在《将进酒》中,李白将自己比作月亮,表达了他不畏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气质。
月亮是李白表达哲思的象征: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常常被用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
例如,在《庐山谣》中,李白用月亮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永恒,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总之,月亮是李白诗歌中非常重要的意象之一,它不仅象征着李白的情感世界和自我形象,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论李白诗中月与意象论文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摘要号称“诗仙”的李白一生创作诗歌近千首,唯独对月情有独钟。
其诗中月的意象丰富多彩,意蕴深厚,喻美人,思故乡,表理想,示品质,表现突出,手法奇特,既有对前朝月的意象的继承,也有自己推陈出新的新果,同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意象前言从母梦长庚而生到醉酒捞月而亡,李白的一生与明月结下了不解情缘。
在李白近千首诗中涉月诗达四百多首,而有月意象的诗歌也高达三百三十六例。
他诗中得月是其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从少年时渴望报效国家为国出力到青年时的意气风发外出干谒,从中年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不得志到老年时的四处流走最后醉酒捞月而亡的伤怀,明月见证了其辛酸的一生,而其诗中月所表达的意象也千变万化。
1.李白诗中月的意象的内涵“意象”是一种以诗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
李白诗中月的意象被其赋予了特殊意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现:1.1以明月比喻美人和恋情古代常用“闭月羞花”、“花容月貌”来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
眉如远黛、目若星辰,鼻小而挺、嘴红而润,顾盼之间,熠熠生辉,此等容貌令花也羞愧,月也躲闪。
可见古人常用月来比喻女子的清纯美丽。
而李白的诗中月的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
笔者认为,在他心目中自是认为恋人应比月美,恋情应比月纯。
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古风》二十六),用比喻和夸张的笔法写女子的美丽无比。
又如“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逢行》,即以月比人,又以人比月。
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
再如“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忆旧游》写歌女的美丽,犹如新月之清辉,而且舞艺出众,歌声甜美,“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结行云飞。
”实际上也反映出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
1.2以明月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怀着满腔激情离开自己的故乡、亲人外出寻找报效祖国的门路,可事不随人愿,接连的四处碰壁,人心的奸诈更是使其心境凄寒,思念故乡、亲人。
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一说到李白,最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的是他的《静夜思》,这首诗,作者以“月”作为中心意象,将诗人抽象的思乡之情形象化。
千百年来,不知曾激起过多少他乡游子的深切共鸣。
“明月”也成了诗人们公认的乡情的寄托。
李白对月情有独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甚至载有“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故事。
李白的诗歌,既有《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专题咏月诗篇,更有许多散见在其它诗篇中的咏月佳句。
“月亮”已成了李白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也是他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
他给我们创造了意蕴十分丰富的月亮意象。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是由主观与客观结合交融,即物外形象和诗人的情意相结合而形成艺术境界,它是诗人根据抒情言志的需要,对种种现实生活现象进行概括,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的具体的审美图景。
李白是咏月圣手,他所创造出的月亮意象,或造境或喻人,或寄意或探理,十分丰富而幽美。
一以月造境月亮是一种自然物象,她本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阴晴圆缺,自有她自身的运行规律。
然而诗人们却往往在客观存在的月亮身上,结合其它的景物描写,营造出千姿百态的月夜景色,为人物活动提供适应感情表达的场景。
营造宏阔之境李白善于利用月亮营造宏阔壮丽的意境。
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写月亮把影子投在水里,像从天上飞下来的明镜,云气簇拥而来形成海市蜃楼,真是新奇美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一轮明月从天山喷薄而出,云海苍茫,空阔辽远,无边无际,是何等的雄伟壮观!“长风吹月渡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月亮趁着长风从海面飞渡过来,诗人不禁举起酒杯邀月中仙子共饮,这又是多么的超凡脱俗。
论李白《静夜思》的明月意象
论李白《静夜思》的明月意象论李白《静夜思》的明月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李白的《静夜思》。
此诗生动形象,情真意挚,意境新奇,是中国思乡诗的代表,被誉为一首“无比精粹而不失伟大的东方乡情曲”⑴,它创造了在中国诗歌中独树一帜的新“月象”──“思乡的明月”。
一、中国诗歌的原初“月象”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月和梅、兰、竹、菊等都是富有丰富内蕴的意象。
那么,月为什么能成为一大意象呢?它的原初形象和在诗中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是对李白“思乡的明月”的意象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
1、明月的语言形象诗歌是靠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就是意象的语言。
意象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用十分关键,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对于诗歌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
”月作为一种自古有之而为人熟悉的自然景物,常能通过视觉冲击引起人们的微妙感觉,上升为一种特定的情绪,直至成为某种意象,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正是因为明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常是一卷在手,沐一身月辉,纳一空月光,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不断赋予其不同的内蕴,造就了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显赫地位。
2、“月象”的原初形态月亮在古代就成为先人崇拜的对象。
据考古研究表明,我国在商周时就有了对于月亮的崇拜。
至秦汉以后,民间拜月己成为风俗,显著地表现在每年的中秋节。
另外,由于月亮有阴晴圆缺和月食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想象,制造了“天狗吃月”等传说,又因月中有模糊图像且有所变化,人们将月亮进一步神化,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月中玉兔”、“月中蟾蜍”等等。
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和赞美,在民间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月亮出现在夜晚,晶莹澄澈,且与太阳相比属阴,传说中的月神总是作为一个完美而又纯洁、具有万般柔情的女子形象出现,寄托了人们对母性的向往与怀念。
浅谈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
浅谈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在中国诗词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诸多的伟大诗人,这些诗人为我国的诗词文化贡献了大量的经典作品。
李白在我国诗人群体中最为人所知的伟大诗人之一。
纵观李白的诗词,月亮一直是李白最为喜爱的诗词意象之一。
李白的诗词描绘了大量的月亮,这对后来的咏月诗词的影响相当巨大。
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
标签:李白;诗歌;月亮;意蕴现今我国民众们对诗词接触的开始都是从优势朗诵《静夜思》等等李白诗词开始的。
诗人李白将自身一生大量的笔墨放在描述月亮上,他撰写了大量的关于月亮的经典诗句,对于后世人们对于月亮的看法产生着影响。
由此可见李白对于月亮的喜爱,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这样描述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因此,笔者结合李白的一生探讨李白与月亮的不解之缘,并且通过李白的诗歌去探寻月亮意象及意蕴。
1.李白与月亮诗人李白的一生都似乎和月亮离不开关系,月亮对于李白来说好像并不是悬挂在九天之上的死物,而是他的亲朋好友和知己佳人。
李白将自身的情绪向月亮所说,将自身的悲欢离合和月亮的阴晴圆缺对比,仿佛月亮已经和他成为了共同体,甚至他的死亡都和月亮离不开关系——李白晚年因醉酒捞月溺水而亡[1]。
在李白的认知中拥有着各种静态的月亮如清月、圆月、残月,有各种动态的月亮如月升月落、月圆月亏,有各种不同地点的月亮如林中月、江中月、深山月,有各种时间的月入今夕月、往昔月、盛秋月、隆冬月,有各种不同形状的月入玉盘月、玉环月、玉钩月。
在李白的幼时,明月对于他来说是“小时不是月,呼作白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在李白得意的时候明月对于他来说是“人生得意须尽欢,某使金樽空对月”。
在李白苦闷的时候,月亮对于李白来说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在李白思想亲友的时候,月亮对于李白来说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
收稿日期:2002-06-10作者简介:李军(1952-),男,江苏滨海人,盐城工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李 军(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03)摘 要:自李白因母梦长庚而出生到晚年因醉酒入水捉月仙去的传说,表明诗人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之情缘。
其千首诗作中就有月意象336例,涉月诗更高达400多首,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且对后来如刘禹锡、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亮;意象;意蕴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3)04-0040-05 说到对唐诗的接触,首先是幼时从李白的《静夜思》等诗歌开始的,并由此而一下子喜欢上了唐诗。
常为诗人笔下那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所吸引,如:“,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1]的大鹏;“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的黄河……深感诗人对那些雄伟、壮观的景象尤为倾心,总是将其放在广阔、苍茫、浩瀚的时空背景下,以其如椽的生花妙笔予以大胆夸张或神奇想像的艺术描绘和表现,构成雄奇壮美的诗歌意象;与此同时,也时常为诗人笔下那清新明丽的优美诗歌意象和意境所倾倒、所陶醉,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的诗情画意;“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游泰山》其六)的清新、明丽等等。
特别是诗人笔下那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诸如:“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宿白鹭洲》)、“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等,更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月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浅析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
浅析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浅析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明月千古,亘古不变,清辉永存的明月勾起人们不同的思绪,引人探索宇宙的奥妙和人生哲理。
高悬于空,千里共赏让人不禁将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融入皎洁的月光;美妙的传说,诉说不尽的人文烙印都让渺远如冰镜玉璧般的明月灵动,多姿,成为我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让历代文人吟咏不厌。
当然,这也与实现李白对明月意象的灵性魅力的开发分不开。
正如陶渊明的“菊”,陆放翁的“梅”一样,李白的“月”也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
大诗人李白现存的诗中涉及咏月的就有382首,占总数的38%。
“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明月在诗人的点染下姿态万千,其创造的明月意象多达八十多种。
一、千姿百态的明月李白诗中之月,千变万化,姿态万千。
就月之形状而言,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的圆月,“悠忽城西月,清天玄玉钩”(《挂席江上待月有怀》)的弯月;就月之位置而言,有“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送崔氏昆季之金陵》)的山上月,“玉蟾离海上,白露混花时”(《初月》)的海上月;就观月角度而言,有“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才归深山》)的树梢挂月,“摇荡女萝枝,半挂清天月”(《忆秋浦旧游》)的半挂之月,等等。
李白诗中的月亮,有朝夕夜昼的变化,升降起落的变化,阴晴圆缺的变化,还有时令季节的变化,情态意味的变化,色彩斑斓的变化,也便有了:晓月、夜月;升月、落月;满月、新月;春月、秋月;凉月、寒月;皎月、清月。
诗中月辉映在城楼阁户,有城月、楼月、闺月、户月;诗中月摇曳在花明绿影之间,有花月、萝月、松月、绿萝月;诗中月洒落在山石滩涂之上,有山月、石上月、沙上月;诗中月辉映在溪池湖海,有溪月、池月、湖月、江月、水月、冰月。
[2]李白与明月相伴,浪迹天涯,有巴月、淮月、秦地月、楚关月、边月;明月与诗人相随,漫游神州,由峨眉月、潇湘月、秋浦月、金陵月、天门月、苍江月、洞庭月。
此外,还有新月、高月、归月、梦月、禅月,悲怆凄凉的坟上月,充满神话色彩的瑶台月,等等。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作者:————————————————————————————————日期: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月1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是由主观与客观结合交融,即外物形象和诗人的情意相结合而形成,它是诗人根据抒情言志的需要,对种种现实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审美图像。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一、在李白的诗作中,“月亮”这一意象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核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月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理想人格的追求。
漆黑的天幕下,月与夜互相辉映、互相衬托,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往往勾起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皎洁的月光更使人联想到月亮的高洁,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文思如泉涌。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一个“上”字和一个“揽”字就表达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用“醉月”意象,表现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高致,描绘其超群脱俗、风流儒雅的高人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敬慕之情。
2、月亮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闷。
月亮与故乡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人一旦离开故乡,便会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感伤,诗人往往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
李白在《静夜思》中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以月寄思乡之情,更将其阐发到对亲人、友人、家国的思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论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
垒 。 ” ( 《 阳 歌 》 )甚 至 邀 月 饮 酒 : “ 杯 邀 明 月 , 对 襄 举 影 成 三 人 。 ” ( 《 下 独 酌 》 ) 李 白诗 中 的 酒 、月 是 何 等 月
的 和 谐 统 ‘ 。 酒 是 推 波 助 澜 , 月 是 平 息 风 浪 , 这 两 个 鲜 明 一 对 的 意 象 , 在 李 白 诗 中 的抒 情 造 境 中确 乎 起 着 独 特 的 作 用 。 李 白 的 自 由理 想 王 罔 ,不 在 现 实 世 界 ,而 在 诗 与 酒 的 幻想 中。 因 为 这 些 思 想 内容 , 李 白在 艺 术 创 造 时 ,往 往 是 围 绕
意 境 的 营 构 几 方 面进 行 审 美分 析 ,从 而体 现 出李 白咏 月 诗 独 特 的诗 艺 美。
关键词:月 意 象 意境 李 白 思想 根 源
李 白的 生 ,对 明 月倾 注 了深 厚 挚 爱 的情 感 。在 我 国悠
蜀 僧 晏 入 中 京 》 ) , 并 且 邀 请 诗 人 天 庭 做 客 ,永 结 友 好 , “ 结无 情 游 , 相 期邀 云 汉 。 ” ( 《 下 独 酌 》 ) 明净如 水 永 月 的 月亮 ,使 李 白引 之 为 知 己 ,视 之 为 友 人 楷模 。
久 漫长 的文 学 史 E,没 有 哪 。位 诗人 能够 像 李 白这 样 贯 穿 其 一 一
始 终地 酷 爱 明 月 ,写 过 这 样 多 、这 样 优 美 的 咏 月诗 篇 ,无 论 其 数 量 和 质 量 ,手 法 和 技 巧 ,想 象 和 境 界 , 都 当之 无 愧 地 达 到 了 中 国和 世 界诗 歌 史 卜 顶峰 。李 白的 名字 ,在 我 们 整个 的 民族 的心 巾 , 是和 明 月永 远 的 连 在 一 起 的 。 李 白诗 歌 中 的 月意 象 思 想 内容 复杂 ,大 致 可 分 为 以 下几 个类别 :
谈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情结
谈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情结李白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是其思想情感的主要载体,诗人将月溶于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
因作者心境的不同,所以月亮这一意象在诗歌中表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1 青天揽月——美好理想的寄托以明月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李白的古体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青天揽月”一句正是其远大志向、抱负的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
诗人生活在唐王朝由鼎盛转入衰败时期,他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志向,常以大鹏自喻,他把取得功名看作是轻而易举的事,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主张为了社稷和黎民的利益而奋斗。
即使是遭受到最严重的人生挫折,但也绝不因此而屈服。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向世人宣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为坚持自己的理想绝不奴颜婢膝,表现出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决绝的态度,并坚持寻找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因此“青天揽月”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2 夜郎伴月——纯洁友谊的象征把明月当成是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象征着纯洁的友谊。
李白在送给好友王昌龄的七绝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心中忧愤、寄以慰藉的诗。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夜郎伴月”寄情于景,对诗友由衷地劝勉和宽慰。
意思是,我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
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
此诗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月1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是由主观与客观结合交融,即外物形象和诗人的情意相结合而形成,它是诗人根据抒情言志的需要,对种种现实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审美图像。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一、在李白的诗作中,“月亮”这一意象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核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月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理想人格的追求。
漆黑的天幕下,月与夜互相辉映、互相衬托,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往往勾起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皎洁的月光更使人联想到月亮的高洁,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文思如泉涌。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一个“上”字和一个“揽”字就表达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用“醉月”意象,表现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高致,描绘其超群脱俗、风流儒雅的高人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敬慕之情。
2、月亮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闷。
月亮与故乡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人一旦离开故乡,便会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感伤,诗人往往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
李白在《静夜思》中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以月寄思乡之情,更将其阐发到对亲人、友人、家国的思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中“明月”是多情的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诗人通过它将自己的关切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交给不幸的友人王昌龄。
论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精神内涵
论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精神内涵
李白的诗歌中月亮意象表达了和遐想和祈求的精神内涵。
李白大量使
用月亮意象,其中有大量关于友情、爱情、思乡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李白的绝句大多以“月”字开头,一是为了表达清凉如月,但更是想要
象征“自由”的宁静与虚无的淡然;月“寒”也是一种抽象的寂寥,将抒发出痛苦、难过的心情;而月“明”更多的是想与月“明”相联系去抒发理性而又深刻的理智思考;月“暗”则表示心中苦涩空洞,而将自己融入月“暗”中,又借此进一步深化对忧郁思想的内心表达。
总而言之,李白的
月亮意象凸显的是“空灵”的心境,体现的是对一切失去的希冀与期待,看似几千年来切身体会的思慕之情。
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月亮是李白的诗魂,而李白的月亮诗又将中国的月亮文化推向成熟的巅峰。
月亮这一独特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中使所要表达的各种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很多,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比如兰花代表高雅,梅花表现傲骨,杨柳寄寓离情或愁绪等等。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他塑造的众多意象中,月亮是他最爱的意象,在他留下的一千零五十首诗歌中,我们发现其中从不同角度写月、吟月、歌月、颂月的诗就有近四百首,占其诗歌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写月最多的诗人。
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三百三十六次,还不算“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出时间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不同氛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诗人对月都有不同的描写,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地。
于丹说过:“李白这个人,心中的酝酿,明月光不只在床前,其实在他的心里,一个人只有在心里面有无限光芒的时候,才能留在外面。
李白的一生,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所以明月是他最浅显的一个意向”。
因此,李白对“月”这个意象的完美运用,在他的一些诗作里是完全能够体现出来的。
以一首《古朗月行》为例,来浅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的,从中可以悟出李白自小便与明月结下不解之缘。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充满奔放的诗意和豪放的气魄,而诗中的月意象更是令人无法忘怀。
从《长干行》中的“月不解饮,影徒随我”到《庐山谣》中的“不肯当牵引的山羊,也颓破了牢笼的月光”,李白凝聚了他对月亮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让月亮成为他诗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李白笔下的月亮,常常被赋予一种神秘和高贵的气息,无论是《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还是《将进酒》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都体现出月亮的飘逸和高远。
月亮在诗中的形象深受李白的喜爱,他用诗歌表达自己对月亮的崇敬和爱慕,以此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
有时候,李白喜欢将月亮比作独处的女子,如《嫦娥》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面走马嘶,阴山背后青天出,低头思故乡,”和《夜泊牛渚怀古》中的“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将神仙比郭郎,画楼西畔桂堂东”,这样的描述使月亮充满柔情和妩媚,细腻而美丽。
另一方面,李白还将月亮比作自由和狂放的灵魂,如《将进酒》中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睡不尽天子虚名,散入烟雾中”,这样的描述体现了李白的豪放和不羁,也表现了月亮独立自由的精神。
而在另一些诗中,李白则将月亮比作情感和爱情的象征,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的“月照渚宫人尽起,不闻钟鼓不知曙”,这样的描绘则使李白诗中的月亮更加神秘、美丽,赋予了爱情和故事的奇妙色彩。
总的来说,李白笔下的月亮意象是多维度的,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和情感价值。
月亮不仅是诗中的一道风景线,更是人类心灵中的一种精神追求和自由气魄。
李白的诗歌饱含了对月亮的深情与向往,让读者在艺术上和情感上得到了无穷的启迪和思考。
因此,李白的诗歌和月亮意象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道美丽的乡愁和人类文化的珍品。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是他作品中的一大特点,也是文学界和读者熟知的。
李白将月亮与人性、自由、情感等抽象的概念相联系,赋予了月亮更多的含义,使月亮成为他诗歌中的一种通达、善良和不拘束的象征。
论李白诗中的月的意象
论李白诗中的月的意象——龙慧提要月亮作为一种具有浪漫意蕴的自然景物,是我国古诗词中经常歌咏的对象,李白更是对月亮情有独钟。
月亮激发了李白无尽的灵感与诗情,在李白心中,美丽的月亮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李白把他对客观抽象的真实感受与自己的主观情感有机统一起来,创造了明月美的形象。
他一生的境遇和所感让他诗中的明月形象丰富多彩,或狂放、或柔情,或孤独。
随着李白人生奋斗历程的变化,他笔下的月的意象据考证有八十多种类型,李白的心中月与自然月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意象引言千百年来,月亮一直是文人骚客们热衷歌咏和传唱的事物,月亮被赋予了无数风情,以其独特的清冷神秘引发着人类无尽的幻想,人们从它的阴晴圆缺里勾连起种种遐想。
或迷惑,或怀念,或相思,或回忆,抒发情感,释放愁绪,寄托眷恋。
而李白,则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据粗略统计,李白现存共约一千余首诗歌当中,提及月亮的诗有二百五十多首,约占其诗歌总数的四分之一。
月亮一直形影不离地伴随着诗人的踪迹,活跃在诗人笔端。
在这些涉及月亮的诗里,单从意象上考察就有八十多种。
同一个月亮,随着环境的迁移,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李白诗中的月亮有朝夕夜昼、升降起落、阴晴圆缺的变化;还有时令季节、情态意味的变化。
诗中月映在城楼阁户、花丛绿影之间,照在山石滩涂、湖海溪池之上。
李白与月亮相伴浪迹天涯,漫游神州,月亮的形象在李白的诗中屡屡可寻,有力地证明了李白与月亮的确有着深挚的感情,无怪乎前人誉李白有“明月肺肠”。
月亮的规律变化对人们的喜怒哀乐本没有什么影响,但李白却把诗人的想象赋予月亮,从李白坎坷的仕途经历看,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变化与其契合。
他所创造的月亮形象,是诗人自我意识的体现,带有诗人个性化的特征和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李白生活在盛唐向中唐转折的时期,他热衷于用世,有安邦定国的大志。
他怀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四处奔走,寻找实现抱负的机会,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勇气,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06-10作者简介:李军(1952-),男,江苏滨海人,盐城工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李 军(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03)摘 要:自李白因母梦长庚而出生到晚年因醉酒入水捉月仙去的传说,表明诗人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之情缘。
其千首诗作中就有月意象336例,涉月诗更高达400多首,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且对后来如刘禹锡、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亮;意象;意蕴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3)04-0040-05说到对唐诗的接触,首先是幼时从李白的5静夜思6等诗歌开始的,并由此而一下子喜欢上了唐诗。
常为诗人笔下那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所吸引,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0(5上李邕6)[1]的大鹏;/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0(5公无渡河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0(5将进酒6)的黄河,,深感诗人对那些雄伟、壮观的景象尤为倾心,总是将其放在广阔、苍茫、浩瀚的时空背景下,以其如椽的生花妙笔予以大胆夸张或神奇想像的艺术描绘和表现,构成雄奇壮美的诗歌意象;与此同时,也时常为诗人笔下那清新明丽的优美诗歌意象和意境所倾倒、所陶醉,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0(5清溪行6)的诗情画意;/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0(5游泰山6其六)的清新、明丽等等。
特别是诗人笔下那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诸如:/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0(5秋浦歌6其十三)、/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0(5宿白鹭洲6)、/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0(5月夜江行6)、/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0(5与夏十二登岳阳楼6)等等,更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月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笔者据5全唐诗6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0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这还不算那些如/玉盘0、/玉轮0、/玉环0、/玉钩0、/玉弓0、/玉镜0、/天镜0、/明镜0、/玉兔0、/嫦娥0、/蟾蜍0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时间和月份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对月亮有一种出于本能、超乎常人的特别喜爱之情。
对他来说,恐怕最为美好、最感亲切的东西就是心中和笔下的月亮了。
诗人之恋长空皓月,不仅因为她有照见离人的情愫,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高洁的品格,而且因为她善解人意,能够慰藉诗人悲苦幽怨的心灵,并伴随其度过孤寂飘零的流落生涯,使之暂时忘记尘世的纷扰纷争,在安宁静谧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寻觅尘世之外大千世界所涵蕴的无穷美感。
一、李白与月之不解情缘李白的一生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第14卷 第4期2003年8月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URNAL OF J IANGSU RADIO &TELEVISION UNIVERSIT YVol.14No.4Aug.2003解之缘,或者说他对月亮有着一种特别的、如同图腾般的崇拜情结,诗人的一生也仿佛和月亮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相互视对方为知音与挚友,将对方作为情感诉说的对象,诗人将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都诉之于月,托之于月,常使得人与月共喜,月和人同忧。
月亮成了反映和负载诗人无限情思的/心灵多棱镜0与/心灵多媒体0。
在诗人笔下,有静态的月:清月、明月、圆月、残月,,有动态的月:月出、月涌、月升、月落、月圆、月亏,,有不同时间的月:古月、今月、春月、秋月、夕月、晓月,,有不同地点的月:松月、萝月、林月、江月、海月、山月,,也有各种形态的月:玉盘、玉轮、玉镜、玉环、玉钩、玉弓,,不一而足。
真可谓是多情谁似南山月,天上人间长相知了。
试读其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0写诗人少年时对明月的认识和理解。
因年幼,把一轮圆月当作挂在蓝天上的白玉盘子,又想像成神话传说中的镜子飞落到了碧蓝的天穹上。
白兔长年捣药辛苦不辛苦?这种长生不老的药是嫦娥一个人服用,还是与别的人或神仙共同享用?丰富的想像与神话传说的迭合,生动的比喻与强烈的抒情结合,构成诗人笔下瑰丽神奇的月亮意象,使人感到新颖有趣。
有了/呼0、/疑0的前后照应,再加上/与谁餐0之问,表现出诗人儿时的天真烂漫,也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一种朦胧而又美好的情愫。
恐怕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之心使诗人从此与月亮结下了终身的不解之缘。
自此以后,明月便如影随形一般地与诗人终生相伴了。
5峨眉山月歌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0这是年轻的诗人初出蜀时的作品。
诗写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捧出半轮之月,世界顿时撒满月光的清辉;接写诗人趁着月色乘舟远行,只见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好似随着流水伴着诗人远行,又好似诗人在携月外出旅游;继写月亮为山峰挡住,诗人只能默默地向明月告别;最后写其对明月也是对故乡、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以拟人、象征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向往光明世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及思念友人、眷恋故乡的强烈思想感情。
后来,诗人漂泊四方,只好与/朗然清秋月0(5赠从孙义兴宰铭6)相依为伴,/时来饮山月,醉酒弄清辉0(5赠秋浦柳少府6),/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0(5赠僧崖公6),显然,他已以明月为知音与挚友了。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0(5襄阳歌6),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对他的赏赐和带给他的忘怀世事的快乐。
但诗人毕竟是生活在尘世中的人,尽管他时常做着/一夜飞度镜湖月0(5梦游天姥吟留别6)和/欲上青天揽明月0(5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6)的人生理想之梦,终不能也无法忘怀现实。
当他远离家室,独自漫游在外,在旅舍寒夜孤灯之下,不免为自己人生的理想抱负不得实现而备感忧凄愁苦;/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0(5长相思6),对月伤怀念远,思念故乡和亲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0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辗转难眠,在迷迷糊糊的朦胧状态中,错把射进屋内床前的月光/疑0作遍地浓霜,反映出诗人所处环境及心境的凄清寒冷。
再由抬头所见之月光,不由得以极其沉重的心情和难抑的酸楚/低头0思念故乡和亲人,勾画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显得意味隽永,令人回味不尽。
此诗显得语浅意深,堪称千古绝唱。
当诗人孤独痛苦的时候,便深情地邀请明月与自己一起饮酒解闷: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0(5月下独酌6)诗人邀请明月与自己的影子一起饮酒,把原本的孤单清冷写得颇为/热闹0,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0,他和月、影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更不要说相知相慰了,即使如此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没有别的人或什么来陪伴他了,故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0。
在酒意朦胧中,诗人仿佛也多少感受到了月与影的和谐或者说其带给自己的短暂快乐(实为精神麻醉)而减轻了自己的痛苦。
显然,诗人是将月当作自己的酒友对待的。
当诗人遭受人生最严重的打击而遭流放夜郎时,却感受到了故乡明月对其的深情厚谊:/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0(5峨眉山月送蜀僧晏人入京6)在诗人的心目中,月永远是纯洁、美好、光明的,它伴随自己度过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在自己遭受磨难、打击而孤苦无依的时候,月则多情地抚慰过诗人心头的创伤,月亮是诗人忠贞不贰的知音和挚友。
因此,他总是热情地去拥抱天上和心目中的那轮明月。
诗人幼时就对月亮怀有一种特殊而深厚的亲切感情,直到传说诗人晚年在长江采石矶因醉酒入水捉月溺亡,这种感情始终是执著如一、终身#41#第4期李军: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不渝的。
李白因醉酒入水捉月而死传说最早见于五代王定保所撰5唐摭言6,考今本不见这一著述,但清人王琦5李太白年谱6(王注本,卷三十五)曾作转引:/5摭言6曰: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0[2](p.104)后北宋梅尧臣据有关传说写5采石月赠郭功甫6诗悼念李白:/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应暴落饥蛟诞,便当骑鱼上青天。
青山有冢人谩传,却来人间知几年。
0[3]显然,这一临终传说与李白母梦/太白星0而孕的出生传说遥相呼应,或者说是李白之母梦太白星而生李白传说的传承与发展。
李阳冰5草堂集序6云:/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
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0[2](p.105)显然,这与世人对李白/谪仙人0的评价有关。
笔者以为,关于李白的诞生与临终传说与诗人诗作多歌酒咏月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对我们深入探讨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意蕴和潜存于诗人心灵深处的月亮情结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导引意义。
二、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内在意蕴明月在诗人笔下,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
因此,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
/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0(5夜坐吟6),/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0,/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0(5长门怨二首6),/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落户笑床空0 (5春怨6),诗人将明月人格化,将其写成有人的思想感情的精灵。
通过它来表现宫女、思妇的对月伤怀念人,使诗作更生动活泼,也更见情趣,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
诚如张福庆先生指出的那样:/每当诗人写到明月时,常常是把月当作友人、亲人和恋人,把自己的感情向它倾诉,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毫不掩饰地向它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最纯洁、最真诚、最热烈的情感去拥抱明月。
0[4](pp.166-167)也由此而反映出诗人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李白诗中之月的象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笔者就此略作阐说。
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
古代,人们认为日为阳,故曰太阳;月为阴,故曰太阴。
因此,人们常用月来形容女子容貌、体态与情操之美,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0、/闭月羞花0等。
在5诗经#月出6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0的歌咏,以皎洁的月亮衬托女子的清纯与美丽。
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
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0(5古风6二十六),用比喻和夸张的笔法写女子的美丽无比;/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0(5上之回6),写宫中一女子于夜深人静之时,在/楼台与天通0的阁道上踏着月色徘徊,其忧愁的是对君王临幸的愿望一次次地化为泡影,表现出一位缥缈似神仙的愁美人形象;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不落言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