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6-01-15T13:30:07.50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作者:蔡韵
[导读] 云南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与疾病转归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蔡韵
(云南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云南昆明 650118)
【摘要】目的:提高肿瘤患者对治疗的耐受,保证治疗的疗效,促进康复。方法:通过对肿瘤患者心理特征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及干预。结果:对肿瘤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是有效的。结论: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肿瘤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有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肿瘤患者;心理特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78-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与疾病转归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癌症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变化错综复杂,导致患者免疫机能下降,也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极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护理,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2014.3~2014.8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共74例。其中男32例、女42例,乳腺癌10例、鼻咽癌21例、宫颈癌18例,直肠癌6例、肺癌10例、食管癌5例、喉癌3例。
2.肿瘤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
2.1 恐惧
患者如明确诊断患了恶性肿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最常见的反应是恐惧,另外还会出现忧郁、紧张、情绪低落,甚至产生轻生的行为[1],表现为:如大祸临头、坐卧不安、不思饮食、夜不入眠、迅速消瘦。
2.2 怀疑与否认
患者在初期极力否定自己患病,不相信医生诊断,抱有侥幸心理,希望是医生的判断错误或仪器、检验报告有误。患者表现心神不定,到处找医务人员,甚至偷看病历,想证实自己不是患肿瘤。患者不敢面对现实,否认癌症的诊断,,以“否认”作为自己的心理防卫方式,压抑自己对癌症的强烈情绪这种行为实际上只是一种自发的保护心理,不少患者得知自己患癌症之后完全丧失自我控制。
2.3 焦虑
患者有不同程度类型焦虑心理,心理上承受难以适应的精神压力,担心家庭经济、子女今后无人抚养、丈夫或妻子承担不起整个家庭重担,担心父母老人无人照顾等等。患者表现沉默寡言,眉头紧锁。
2.4 悲观失望
患者感到前途一片黑暗,生的希望变成泡影,每当想到不久与自己的事业、家庭、朋友告别时,常常是泪如泉涌,悲痛不已,期望医学在有限的时间里出现奇迹而获救,但又感到其想法不现实而陷入绝望中。患者心情较复杂,精神极度痛苦。情绪低落、忧愁、沮丧自怜、自卑、自暴自弃、悲观绝望。
2.5 依赖
患者在复杂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极易产生病人角色强化的心理效应,出现自理惰性和社会退缩现象。安于病的现状总盼望医护人员常给予照顾,在经济生活和情感上依靠家属和社会的支持,并因此逃避许多社会义务,这些患者往往不能主动进行功能训练和重建器官的自理训练等康复内容。
2.6 求知
在本组的调查中患者经过各种心理变化后能够面对现实,希望生存下去,因而需要了解更多日常生活及康复知识。
3.护理
3.1 安排舒适的环境
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治病养病环境。室内布置力求欢快,光线柔和,通过视觉给病人的心理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力求做到环境安静,如室内的光线要柔和,要减少噪音。
3.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该立足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及密切配合的基础上,护患间是否存在健康、良好的关系是心理护理是否获得预期成效的关键所在。患者入院后,护士要热情接待,态度诚恳,语言亲切,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使之尽快适应患者角色,得到安全感。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丰富的医学知识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让其宣泄不良情绪,采取同情支持鼓励的方法,协助患者适时调整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控制应激情景的能力。
3.3 给予全程的疾病认知宣教
认识上的错误或偏差是不良心理产生的根源。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入院即开始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由此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作出客观的评估。肿瘤部位、性质、疾病发展过程、癌性疼痛发生部位持续时间、性质等不同,会促进或加重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2],而放化疗有所引起的频繁恶心、呕吐、脱发、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等毒副反应,对患者也是种折磨。我们应该耐心指导,倾心交谈,掌握心态,评判其心理承受能力,应尊重其求知权力,使患者认识癌症,用意识来调动行动,同癌进行斗争,利用生的欲望调动潜在力量[2],提高生存质量。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表层及潜在两个层次的不良心理,找出患者认知思维上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及时帮助患者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及时调节情绪,改变行为模式。
3.4 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
在实施常规诊疗护理计划的前提下,设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患者心理实施干预,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性反应。首先,应给予患者以精神上的支持,不提供虚假安慰,应表现出确实对患者充满信心,认为患者有能力战胜疾病,并讲解同种疾病治疗好转的病例,增强
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提供患者宣泄负性心理的机会,帮助其疏导负性心理,如愤怒、焦虑、紧张、抑郁等;注意倾听患者的心声,接受患者的埋怨和情感并给予充分的理解,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肯定患者生平的成绩,讨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激励患者采取积极的自我护理,实现自尊的需要;再次,鼓励家属陪伴患者,满足患者一切合理的要求;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最后,护理人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各项技术操作的训练,只有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过硬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使其产生安全感从而减轻心理上的不安。
通过针对不同心理特征的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使患者敢于面对现实,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自控和自我的调节的能力,将消极情绪变为积极情绪,主动地配合治疗,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有助于改善病情或促进痊愈。
【参考文献】
[1] 黄国秀.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240.
[2] 施如春.浅析癌症患者负性心理产生因素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3,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