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作和使用简单过滤器》教案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课题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过滤操作并能灵活运用。
(2)理解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1)实验室过滤操作;(2)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实验室过滤操作。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学案导学;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题二:水的净化
一、自来水厂净化水
二、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过滤和结晶》教案
《过滤和结晶》教案过滤和结晶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概念,介绍一份针对初中化学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过滤和结晶的基本定义和原理;2.学会合理操作实验室设备,并掌握实验室安全常识;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4.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过滤的定义和原理通过学生了解过滤现象的定义和内涵,理解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熟悉滤纸过滤的方法和操作要点,如滤纸对滤液的过滤作用,滤液通过滤纸形成的渗透作用,以及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2.结晶的定义和原理通过学习结晶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以及了解固体和液体混合物中参与结晶的物质。
通过实验方法掌握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流程的技能,并进行结晶物质的制备和品质判断。
三、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饮料为例,通过文章描述会引导学生想到过滤和结晶,引进教学话题。
2.理论基础学习过滤和结晶定义的同时,采用图片和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实验环节教师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在实验室进行操作,进行过滤和结晶等实验,并进行资料记录及实验报告的撰写。
4.总结反思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过程总结,收集问题,探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
四、教学评价1.考核时间在上课和实验过程中不定时进行考核。
2.考评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等综合评定的方式进行考评。
3.考核内容考核学生是否了解过滤和结晶基本原理,是否掌握实验道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安全规定,是否熟练掌握实验过程,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等。
五、教学小结过滤和结晶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滤和结晶原理,掌握实验技能,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初中化学滤水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滤水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滤水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滤水的基本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滤水是通过滤器将固体颗粒等杂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滤水一般使用滤纸或其他滤料作为过滤器,通过过滤器的微孔,较大的杂质被拦截在过滤器上,而净水则通过过滤器。
实验材料:
1. 水
2. 杂质溶液(比如淀粉溶液或砂糖溶液)
3. 玻璃烧杯
4. 漏斗
5. 滤纸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加入少许杂质溶液,使水变得浑浊。
2. 将漏斗放在另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使其成一定的形状。
3. 缓缓将含有杂质的水倒入漏斗中,等待水通过滤纸,净水滴入下方的烧杯中。
4. 观察烧杯中的水,与原来的水相比,过滤后的水变得更清澈了。
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过滤处理后,水中的杂质被滤纸拦截下来,过滤后的水变得更清澈透明。
这说明滤水是一种有效的净水方法。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溅水和漏水。
2.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用漏斗和滤纸筛选杂质。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归还到原位,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拓展实验:
1. 尝试用不同的滤料(比如活性炭、沙子等)进行滤水实验,观察不同滤料的过滤效果。
2. 尝试在滤水实验中添加其他杂质(比如盐、油等),观察滤水的效果是否受到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到滤水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对水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水的净化原理与实际应用
-净化方法的原理:了解每种净化方法的作用机理,如沉淀的絮凝剂作用、过滤的筛选作用等。
-净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净水器、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等。
6.水质评价与监测
-水质指标:了解水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如pH、硬度、溶解氧、细菌总数等。
5.使用滴定管取出一定量的上清液,检测有机物的浓度。
-实验结果:溶液颜色变浅,滴定结果显示有机物浓度降低,证明活性炭对有机物有吸附作用。
4.解释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并说明如何通过离子交换技术软化硬水。
答案:
-硬水:含有较高浓度的钙离子(Ca²⁺)和镁离子(Mg²⁺)的水。软水: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较低的水。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加深学生对水净化方法的理解,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水的净化方法的作业,如案例分析、实验报告等。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水的净化相关的书籍、文章和视频。
解答疑问:针对实验中学生的疑问,进行实时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对净化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中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提问与讨论:对实验现象和原理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确保学生理解净化方法的原理。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净化实验操作
-沉淀实验:观察絮凝剂对悬浮物的沉淀作用。
-过滤实验:学习过滤器的制作和使用,观察过滤效果。
净水系统实验教案
净水系统实验教案教案标题:净水系统实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净水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2. 学习净水系统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 能够设计和搭建一个简单的净水系统。
4. 掌握净水系统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净水系统实验装置、水源、水质测试工具(如PH试纸、溶解氧测试仪等)。
2. 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的水样(自来水、河水、湖水等)。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发学生对净水系统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净水系统的照片或视频,介绍净水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2. 介绍净水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包括过滤、杀菌和除垢等步骤。
3. 解释净水系统的构成,包括进水口、过滤器、杀菌器、出水口等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实验设计:4.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净水系统实验方案。
5. 每个小组确定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步骤,并列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清单。
实验操作:6. 学生按照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7.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净水系统实验装置,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
8. 学生使用水质测试工具测试不同水样的水质指标,比较净水前后的差异。
数据分析:9. 学生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10.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净水系统的净化效果和优缺点。
实验报告:1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部分。
总结:12. 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净水系统在提供清洁饮用水方面的重要性。
13.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讨论净水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拓展活动:14. 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的实地考察或调研,了解当地的净水系统建设和水质情况。
15. 学生可以设计并改进净水系统,提高净化效果或降低成本。
教学评估:16. 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和讨论的参与程度,进行教学评估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案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净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理沦联系实际,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生态度。
3.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1.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好实验。
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1)投影仪、河水、自来水、纯净水、 (2)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铁架台、 2.学生用具(1)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铁架台、 (2)河水、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阶段:现场调查学生:1、你每天喝水吗?喝什么水?2、你知道你喝的水来源于哪里吗?是纯净水吗?3、自然界的水都是纯净水吗?自来水也是纯净物吗?(展示河水、自来水、纯净水各一瓶,让学生比较并说出它们的区别)4、你知道水的净化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回答]1.河水比较浑浊,而自来水和纯净水比较澄清。
2.自来水和纯净水相比较,纯净水更澄清。
[说明]纯净水虽然比较澄清、透明,但纯净水不等于纯水。
[过渡]用比较浑浊的河水、湖水、海水、井水如何得到比较澄清的自来水呢?这就是我们本课题要研究的“水的净化”问题。
[板书]课题3 水的净化[介绍]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提问]如何把河水、井水、湖水等含有杂质的天然水变成澄清的供我们饮用的水呢?教师展示:这是从池塘中取出来的泥水,里面含有什么成分?想一想:如何对这些水进行净化?水净化需要解决的问题:1、除去不溶性杂质(包含泥沙等物质)2、除去可溶性杂质(包含臭味和色素)3、除去有毒物和有害细菌交流与思考:在农村,如何净化水?总结:在某些乡村,可以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优质课教案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案《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水的净化。
我们将了解纯水和自然水之间的区别,以及吸附、沉淀、过滤等净化水的方法。
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我们将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来了解水净化的几种方法,并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的机会。
同时,我们也要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的积极作用,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加饮水卫生和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在本课中,我们的重点是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难点则是过滤操作。
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实验探究式和讨论法的教学方法。
在实验准备方面,我们将为每个实验桌上摆放铁架台(带铁圈)、烧杯若干、滤纸、玻璃棒、污水、明矾、药匙、洗瓶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引入新课、展示实物、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进入情景,初步认识到纯净水是把自然界的水经过净化得到的。
然后,我们将以自来水的净化流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哪些杂质,以及自来水净化的每个步骤去除哪类杂质等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
最后,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了解水的净化方法,掌握沉淀、过滤实验的方法,培养实验能力,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的积极作用,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加饮水卫生和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XXX净化自来水的流程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自来水。
首先从取水口取水,水中的泥沙等易沉淀的杂质大部分已在水库中自然沉降下来了,然后需要通过加絮凝剂将水中悬浮的杂质吸附沉淀下来,经过过滤池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到活性炭吸附池,除去部分可溶性的杂质、除色、除异味,进入到清水池,最后投药消毒,得到饮用的自来水。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视频让学生对自来水的净化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归纳自来水的净化流程,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新知的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接着,老师进行角色转换,引导学生探索新知,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实用性的认识。
水的净化教案_1
水的净化教案水的净化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净化水的方法:过滤和用明矾净化,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2、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3、通过活动,促使幼儿建立初步的环抱意识,懂得要保护水源。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自制实验瓶、漏斗,棉花、布、纸若干,明矾少许,记录卡人手一份,污水一大瓶。
知识准备:课前带幼儿参观运河,感受污水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参观运河的过程,说说运河的水是怎样的?你想怎样帮助运河?2、出示污水,模仿“污水弟弟”的语调,请幼儿来帮忙,引起幼儿的兴趣。
并请幼儿说说该怎样使污水变得干净。
3、教给幼儿过滤的方法。
出示棉花、纸、布等材料,请幼儿尝试用这些材料来过滤水,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4、幼儿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演示用明矾净化水的方法。
6、评价幼儿记录卡。
7、小结:每个人都喜欢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让我们以后一起来保护我们的运河,保护我们的环境。
水的净化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简单的水净化处理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水净化的一般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其他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水的净化教案3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2.了解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自制过滤器制作方法
自制过滤器制作方法1. 简介过滤器是一种常用的设备,它可以用于过滤或分离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或液体。
自制过滤器可以帮助我们在家庭或实验室中进行简单的过滤操作,为我们提供所需的纯净物质。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自制过滤器制作方法:纸过滤器和瓶子过滤器。
2. 纸过滤器的制作方法纸过滤器是一种简单易制作的过滤器,适用于一般的过滤需要。
下面是纸过滤器的制作步骤:步骤1:准备材料•滤纸:可以使用常见的咖啡过滤纸或实验室过滤纸。
•剪刀•无菌容器或杯子步骤2:剪切滤纸将滤纸剪成合适大小的圆形或方形片段,确保片段的尺寸能够覆盖住容器的口部。
步骤3:安装滤纸将剪好的滤纸放在容器的口部,确保尽量整齐地贴合容器边缘。
步骤4:过滤物质将需要过滤的混合物倒入容器中,液体将通过滤纸而被过滤,固体颗粒则会保留在滤纸上。
步骤5:收集过滤液收集通过滤纸的液体,可以使用另一个容器或杯子进行收集。
3. 瓶子过滤器的制作方法瓶子过滤器比纸过滤器更适用于较大量或较粗的颗粒过滤。
下面是瓶子过滤器的制作步骤:步骤1:准备材料•一个空瓶子:可以使用空的塑料瓶或玻璃瓶。
•滤网或细网罩:可以在厨房用品店或实验室用品店购买到。
•小钻头或尖锐的工具:用于在瓶盖上钻孔。
步骤2:钻孔使用小钻头或尖锐的工具在瓶盖上钻一个小孔,确保孔的直径能够容纳滤网或细网罩。
步骤3:安装滤网将滤网或细网罩放入瓶盖的孔中,确保其紧密固定,不松动。
步骤4:过滤物质将需要过滤的混合物倒入瓶子中,液体将通过滤网而被过滤,固体颗粒将留在瓶子内部。
步骤5:收集过滤液收集通过滤网的液体,可以使用另一个容器进行收集。
4. 结论自制过滤器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在家庭或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简单的过滤操作。
本文介绍了两种常见的自制过滤器制作方法:纸过滤器和瓶子过滤器。
通过这些自制过滤器,我们可以方便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所需的物质。
无论是简单的日常过滤需求还是简单的实验操作,自制过滤器都是一种实用的工具。
中学生制作水过滤器教案
中学生制作水过滤器教案教案标题:中学生制作水过滤器教案目标:1. 了解水过滤器的原理和作用。
2. 学习制作简易水过滤器的步骤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白板和马克笔。
2. 水过滤器制作所需材料:塑料瓶、砂子、碎石、活性炭、滤纸等。
3. 水源:自来水或污水样本(用于演示)。
4. 实验室用具:量筒、试管、滴管等(用于演示)。
5. 课堂布置:桌子、椅子、实验台等。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水污染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水质问题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以及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探究:3. 介绍水过滤器的原理和作用,解释其如何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4. 分析水过滤器的组成部分:塑料瓶、砂子、碎石、活性炭和滤纸,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5. 演示制作水过滤器的步骤,包括清洗容器、层次填充材料、装置滤纸等。
6. 与学生一起制作水过滤器,并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过程。
实践:7. 将制作好的水过滤器放置在一个容器中,倒入水源(自来水或污水样本)。
8. 观察水过滤器的效果,记录过滤前后水的变化,如颜色、悬浮物等。
9. 对过滤后的水样进行简单的水质检测,如pH值、浊度等,与原始水进行对比。
总结:10. 回顾水过滤器的制作过程和原理,与学生一起总结制作水过滤器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11. 引导学生思考水过滤器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拓展:12.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类型的水过滤器,如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等,并了解其原理和应用领域。
13. 鼓励学生在家庭或社区中推广制作水过滤器的经验和知识,提高公众对水质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评价:14. 设计简单的实验或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水过滤器制作过程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15.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究更复杂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如反渗透、紫外线消毒等,拓宽学生对水质处理的了解和认识。
自制快速过滤器
口 张 玲 朱 晓伟 李 德 前
1 .江 苏省徐 州 市铜 山 区大许镇 中心 中学 2 2 1 1 2 4 ; 2 .江 苏省徐 州 市西苑 中学 2 2 1 0 0 0
摘 要 利 用 5 O aL的 塑料 注射 器 、 r 带 盖 塑料 瓶 等 用 品 自制 快 速 过 滤 器 , 通 过推 / 拉 注射 器 活 塞 , 以增 大/ 减 小压 强 , 从 而 实现
②等 针筒 里充 满 澄清 液 体后 ( 或过 滤 结 束 ) , 将过 滤装 置取 出 , 使注射 器 顶端 向上 ; 然后 拧开瓶
图 1 自制 快 速 过 滤 器 组 件
盖, 将 澄 清液体 推 入小烧 杯 ( 或试剂 瓶 ) 中。
3 主 要 制 作 材 料
③ 如 果针 筒里 得 到 的液 体 仍 然有 点 浑 浊 , 可 以倒 立过 滤装 置把 过滤 装置 前端 卸下 来用 清水 冲
使用。
⑤ 与抽 滤 法 相 比 不 耗 电能 , 更 符合 “ 节 能 减
排” 的绿色 化学 理念 , 易 于推 广普及 。
参 考文 献
1 谭 建红 , 张 庆云. 推荐一种化学实验减压过滤装置( J ] . 化 学 教
学, 2 0 0 9 ( 4) : 1 4
①制 作所 需材 料价 廉易得 , 制 作方 法简 便 , 适 合学 生 自制 。
4 制 作 方 法
① 用烧 红 的刀 片把塑 料 注射器 的顶 端烙 去 。
② 用理 平整 ; 然 后 用烧 红 的细 铁 丝 在 瓶 盖 上 均匀
①拧 开快 速 过 滤装 置 的瓶 盖 , 并 把 注 射 器 活 塞拉 到末 端 , 然后 往针 筒里 倒入 待过 滤 的悬 浊 液 ,
科学活动教案过滤
科学活动教案过滤教案标题:科学活动教案过滤教案目标:1. 通过科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过滤的概念和原理。
2. 过滤器的种类和用途。
3. 过滤器的制作和使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或教室中的过滤设备。
2. 需要的材料:砂子、石头、活性炭、滤纸、漏斗等。
3. PowerPoint演示或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发学生对过滤的兴趣,例如展示一些过滤器的图片或视频,并提出问题:“你知道过滤是什么吗?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使用过滤的例子呢?”2.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过滤的概念和作用。
探究:1. 教师通过演示和实践,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过滤器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过滤器的特点和过滤效果。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总结过滤器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自己的过滤器。
2. 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指导进行过滤器的制作。
3. 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过滤器进行实际过滤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学生与小组成员分享实验结果,讨论过滤器的效果和改进方法。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总结过滤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过滤器,并分享他们的实验心得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设计更复杂的过滤实验,探究不同材料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2. 学生可以调查和研究一些实际应用中的过滤器,如水处理厂中的过滤器等。
评估方式:1.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
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
3.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并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科学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作者:陈亚丽来源:《新课程·下旬》2019年第06期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九年级(上)课题:水的净化课时安排:计划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析:该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二节,本节课有两个大的知识点,即“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和“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的系列。
其中过滤是本课题中重点练习的基本操作。
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装置的设计以及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操作都是教学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水污染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生活中净化水的方法,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还处于启蒙阶段。
具体表现在:知识方面: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不能准确地描述出净化水的具体过程。
技能方面:不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课标解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也是本节课的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确定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预设教学目标如下:设计思路: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中“自来水净化过程”的这个难点,主要采用观看录像、课堂讲解启发的方法突破;而关于“过滤操作”,这不仅是本节课的重点,还是每年实验考试的必考内容,故将书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亲身体验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还为将来的实验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掌握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操作。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动手、观察、团结协作等能力。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_1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水的净化》教学设计1【设计思路】作为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的内容,如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到知识的联结点?教师首先从生活中的饮用水导入,继而把学生置于厂对水的净化过程的真实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探究水净化方法的欲望,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勾当,强化水净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由水壶中产生水垢的现象引出硬水和软水的概念,及其简单的检验方法。
由水壶盖上凝聚的水引出了蒸馏水的制备方法。
通过学生利用家用物品自行设计简易净水装置,可促进学生手脑并用,造就学生设计简单实验装置的能力。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水,相识水的净化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从而理解保护水资源、爱护保重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化学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节课要重点练习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分析】[知识与技能]1.相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2.用肥皂水辨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过滤等实验操作的训练,提高学活泼手、观察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太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相识水净化的几种方法;创造条件,增加学活泼手练习的机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对改善私生活的踊跃作用,造就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逐步树立爱护保重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事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1.过滤操作的原理及相干实验;2.硬水和软水的判断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硬水的蒸馏【教学筹办】[仪器]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药匙、石棉网、导气嗓、试管、圆底烧瓶、胶塞、火酒灯、简易水过滤器[药品]明矾、活性炭[其它用品]浑浊的水、矿泉水、雨水、硬水、软水、滤纸、多媒体等。
高中化学过滤的教案
高中化学过滤的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化学过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了解化学过滤在日常生活以及实验室中的应用;3. 能够正确使用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实验;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过滤的概念和原理;2. 过滤实验的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使用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2. 如何选择合适的过滤介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滤纸、漏斗、烧杯、搅拌棒等;2. 实验原料:水、沙子、糖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引起学生对过滤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过滤的概念和原理;2. 分析过滤的作用和价值;3. 说明选择过滤介质的注意事项。
三、实验操作(25分钟)1. 学生观察实验器材和原料,了解实验流程;2. 学生使用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实验,操作规范;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学习重点。
【课堂作业】1. 回家复习化学过滤的步骤和原理;2. 根据本节课实验结果写一份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化学过滤- 概念- 原理- 操作技巧【教学反思】本节课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过滤的概念和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1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化学全一册(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
2.1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天然物质常含杂质,知道过滤是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2.通过去除粗盐中难溶杂质的任务,认识部分化学仪器、初步学会试剂的取用、过滤等操作。
3.在实际操作中,知道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和掌握使用方法;掌握药品取用、固体药品的称量和液体药品的取用;知道过滤是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难点:掌握药品取用、固体药品的称量和液体药品的取用;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观察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问:粗盐中除了氯化钠,还含有较多杂质,有可溶性的也有难溶性的,怎样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以初步得到精盐呢?学生:思考......我们可以在化学实验室中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实验用品,进行相应的操作。
为了保障实验顺利进行,我们还需要注意实验室的相关安全要求,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新课学习:一、怎样存放和取用粗盐样品(一)初步认识化学实验室和常用仪器教师:提供视频《初步认识化学实验室和常用仪器》学生:认真观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常见仪器:1.可用于反应器的容器;试管、烧杯、锥形瓶、烧瓶、蒸发皿、燃烧匙。
2.夹持、支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坩埚钳、三脚架。
3.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4.取用药品的仪器:镊子(取块状药品)、药匙(取粉末状或小颗粒药品)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5.计量仪器:电子天平或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温度计(二)化学试剂的分类保存教师: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分别储存什么仪器里面?学生:固体试剂存放于广口瓶。
液体试剂存放于细口瓶。
教师:试剂保存应该注意什么?学生:阅读教材资料,思考回答。
a.易自燃物质,如白磷,须保存在水中。
b.见光易分解物质,如硝酸银,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实验室制作和使用简单过滤器》教学设计
滤器并学会使用。
〔一〕课前预习并完成下题:
2、过程与方法
1、以下关于过滤操作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通过练习制作简洁过滤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制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备较净水的方法之一。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处;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三〕试验中出现的问题〔预设〕
以调整滤纸和漏斗的弧度使之匹配。
1、折叠出来的滤纸比漏斗大,怎么办?
3、若滤纸和漏斗之间有气泡,则用玻璃棒的一端轻轻地往外拉气
2、滤纸和漏斗之间不能紧贴,有气泡怎么办?
泡,这样不易造成滤纸破损,也轻松的将气泡赶出。
3、有的同学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清亮,有的滤液仍旧浑浊是怎么回
4、过滤后滤接的玻璃器皿不洁净
4、有的过滤的速度快,有的慢是怎么回事?
5、如果过滤后滤液扔浑浊则需要重新过滤,直至澄清为止。
〔四〕各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商量,出现问题的缘由?本试验需要留
6、过滤速度慢可能是漏斗与滤纸之间有气泡的原因。
魏
第2页共3页
魏
第1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漏斗与滤纸之间的气泡〕
意的地方有哪些?有没有什么改良的措施?
3、制作和使用简洁过滤器的'原则〔一贴二低三靠〕?
〔五〕小组推举一人发言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六〕老师汇总同学们的发言和总结〔预设〕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1、折滤纸时若滤纸比漏斗大可用剪刀匀称地将滤纸边缘剪去一
三靠:过滤时烧杯嘴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滤纸的三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之水的过滤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之水的过滤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之水的过滤教案】1. 引言作为幼儿园大班的科学老师,我们需要为孩子们提供有趣而实用的科学探究活动。
本教案将带领孩子们通过实践和观察,了解水的过滤原理和过滤方法。
通过这次探究,孩子们将能够培养观察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探索水的魅力世界。
2. 教学目标- 培养孩子们对水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实践了解水的过滤原理及过滤方法- 培养孩子们观察和实践的能力- 培养孩子们合作与分享的精神3. 教学准备- 大型透明容器- 沙子、石子、布料等材料- 水- 塑料漏斗- 滤纸- 毛巾或纸巾4. 教学步骤Step 1: 引导和激发兴趣 (约5分钟)引导孩子们思考关于水、过滤和净化水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我们需要干净的水?如何将脏水变成干净的水?Step 2: 实践过滤水 (约15分钟)4.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大型透明容器,并将水倒入容器中。
4.2 孩子们按照老师的示范,先用塑料漏斗过滤水,观察过滤后的水和过滤器上的杂质。
4.3 给孩子们分发滤纸,让他们将滤纸叠放在漏斗中,再次过滤水。
观察过滤后的水和滤纸上的杂质。
Step 3: 观察和总结 (约10分钟)3.1 孩子们观察过滤后的水和滤纸上的杂质,比较不同过滤方法的效果。
3.2 老师帮助孩子们总结过滤的原理:过滤是通过物理方法将液体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使液体变得更清洁。
3.3 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开展小组讨论。
Step 4: 拓展活动 (约10分钟)4.1 给孩子们准备一块污染的海绵,让他们通过不同的过滤方法(如使用纸巾、布料等)清洁海绵。
4.2 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使用其他材料过滤和净化水的方法,并观察效果。
5.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科学探究,孩子们对水的过滤原理和过滤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观察并总结过滤的效果,培养了观察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孩子们通过合作小组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作和使用简单过滤器》教案
《实验室制作和使用简单过滤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简单过滤器的制作方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制作合格的过滤器并学会使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制作简单过滤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制备较净水的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过滤器这个实验,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同学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实验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化学实验制作和使用简单过滤器的方法技巧。
2、能够自制家庭简易净水器。
难点:1、学会巧妙折叠过滤纸制作合格的过滤器。
2、掌握赶气泡的技巧。
三、教法
合作探究、小组教学、先学后教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并完成下题:
1、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处;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2、制作简单过滤器的步骤?
①折滤纸(将圆形滤纸两次对折)②将滤纸放在漏斗内(一面一层,一面三层)③湿润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用玻璃棒赶出漏斗与滤纸之间的气泡)
3、制作和使用简单过滤器的原则(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过滤时烧杯嘴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滤纸的三层处,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二)让同学们动手做实验,并要对比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
(三)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预设)
1、折叠出来的滤纸比漏斗大,怎么办?
2、滤纸和漏斗之间不能紧贴,有气泡怎么办?
3、有的同学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清澈,有的滤液仍然浑浊是怎么回事?
4、有的过滤的速度快,有的慢是怎么回事?
(四)各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出现问题的原因?本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有没有什么改进的措施?
(五)小组推荐一人发言
(六)老师汇总同学们的发言和总结(预设)
1、折滤纸时若滤纸比漏斗大可用剪刀均匀地将滤纸边缘剪去一环。
2、若滤纸和漏斗不能紧贴,可能是漏斗倾斜弧度与滤纸的倾斜弧度大小不一样,可将滤纸第二次对折时采用不完全对折,留一小边,以调整滤纸和漏斗的弧度使之匹配。
3、若滤纸和漏斗之间有气泡,则用玻璃棒的一端轻轻地往外拉气泡,这样不易造成滤纸破损,也轻松的将气泡赶出。
4、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承接的玻璃器皿不干净
5、倘若过滤后滤液扔浑浊则需要重新过滤,直至澄清为止。
6、过滤速度慢可能是漏斗与滤纸之间有气泡的缘故。
五、板书设计
(一)制作过滤器的方法步骤(略)
(二)制作和使用过滤器的原则(一贴二低三靠)(略)
六、课后练习、布置作业
1、P77课外实验
2、完成基础训练本节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