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俄罗斯联邦的外交
2018修正案外交原则
2018修正案外交原则2018年4月2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议会外事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两项重要原则。
第一项是“平等”,即国际社会必须平等对待所有国家、民族和人民,实行平等的外交政策和态度。
这是俄国宪法关于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
“和平”一词源自俄罗斯前外长、俄前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格列梅托夫(Germaine M. Slimane)在他为俄罗斯出版的著作中所做的说明:我们应当在不侵略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关系,而这正是国际关系中所需要的——这也是国际法所提倡的一项基本原则。
“平等”、“互利合作”即“平等协商、不干涉内政”、“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些原则都将在未来得到适用于所有国家!一、“平等”,即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原则和态度都应平等。
这是由俄罗斯联邦宪法第24条所规定的。
宪法还规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神圣不可侵犯,但领土上所发生的事件或战争是不可接受的,而且有权要求得到尊重和和解——无论哪一方都应以和平解决,而不伤害其他国家。
在任何情况下,俄罗斯都不会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也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利或利益”——和平或独立宣言中也提到了平等原则。
和平、不侵略、平等的外交政策与态度构成国际关系的基石。
我们不应将所有这些原则作为一种对抗状态继续下去!尽管在当前情况下还会有一定发展的空间,但也不能丧失平等这一原则!因此应根据国际法的规定来解决所有国际争端(特别是在国际法中所确立的有关主权及其国家之间不受侵犯的国际关系)。
如果不遵守这一原则时便意味着违反了国际法的所有规则!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而唯一可以做到这点的就是维护各国平等的权利和利益”;在主权国家之间建立起平等、互惠互利,公平合理且平等对待一切国家人民(其中包括其他国际关系)和民族!1、建立互惠互利关系。
国际关系应以建立互惠互利关系为前提。
“互惠互利”——和平与发展,国家之间的利益和价值应该是相互的和互利的。
正如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那样:“互惠互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只有各国为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的外交政策才是有意义的。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法)目录第一章政治制度第二章经济制度第三章社会发展和文化第四章外交政策和社会第五章俄罗斯联邦国籍、第六章俄罗斯联邦公民的基第七章俄罗斯联邦——苏第八章苏维埃社会主第九章自治省和自治地区第十章人民代表苏维埃第十一章选举制度第十二章人民代表第十三章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第十四章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第十五章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第十六章自治共和国部长会议第十七章地方各级人民第十八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行政委员会第十九章俄罗斯联邦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二十章俄罗斯联邦国家预算第二十一章法院和仲裁机关第二十二章检察机关(1978年4月13日)在以弗·伊·列宁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下,俄国的工人和农民进行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这场革命推翻了资本家和地主的政权,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创建了苏维埃国家——保卫革命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工具。
苏维埃政权保护俄罗斯各族人民的平等和自由自决,保证劳动人民享有真正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为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联邦内的其他各族人民在苏维埃民族和睦的大家庭内根据自己的民族特点充分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里与其他苏维埃共和国力量和可能。
由于苏维埃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苏联已经形成。
这个社会实行真正的人民自由,劳动自由,已经创造出强大的生产力,人民的福利和文化不断增强,工人阶级、集体农民和人民知识分子之间牢不可破的联盟正在得到进一步加强。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下一个平等的共和国。
这体现了苏维埃人民的国家团结,使得各国家、各民族可以共同建设共产主义。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基于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认识到它们是整个苏维埃人民的完整一部分。
试谈俄罗斯当前的大国外交
试谈俄罗斯当前的大国外交高歌1993年4月30日,俄罗斯在忍气吞声,当了西方一年多的“小伙计”之后,终于推出了《俄罗斯联邦外交构想基本原则》,提出复兴俄罗斯,树立大国地位的总目标。
此后在1994年2月24日,叶利钦在《国情咨文》中再次重申恢复强大的俄国。
随着大国外交的全面展开,有人担心苏联的大国霸权主义是否又会卷土重来?我个人认为,俄当前的大国外交与昔日的苏联大国霸权主义不可同日而语。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传统由来已久,从最早的莫斯科大公国到沙皇俄国,历代统治者都野心勃勃,妄图争夺世界霸权,建立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斯拉夫帝国。
在沙皇俄国存在的300多年间,就从周围邻国掠夺了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奴役着100多个被征服的民族,无怪乎列宁把它称为各族人民的监狱。
奇怪的是,这种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余孽非但没被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荡涤一清,反而得以再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霸权主义至今仍使人记忆犹新。
原因何在?二战后,冷战开始,两极对抗格局出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带领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激烈对抗,其“国际共运中心”的地位为大国霸权主义的抬头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看苏联国内,如果说战后的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迫于经济与军事实力的落后,只能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称雄,尚无力在全球范围内争霸的话,那么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国力增强,勃列日涅夫则不仅在社会主义阵营里把大国主义发展到了极点,而且公开走上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之路。
可以说,苏联国力的日益增强为大国霸权主义的步步升级提供了物质保障。
如果说国际格局与国家实力给了大国霸权主义的繁衍必要的温度和湿度的话,那么,苏联几代领导阶层对国家、民族和阶级利益的认识错误则是其滋生的温床。
几十年来,苏联的领导人们始终不忘“世界革命”,在他们看来,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模式,苏联为了推进世界革命的到来,有义务在别国推行它的模式,加强对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使之成为世界革命的基地,有责任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革命,以巨大的援助和积极的渗透支持他们的“革命行动”。
2016年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
2016年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016年11月30日批准一、总则1. 本《构想》是针对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优先方向、目标和任务的整体思路。
2. 本《构想》的法律基础是《俄罗斯联邦宪法》、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俄罗斯联邦的国际性条约、联邦法律、2012年5月7日发布的第605号俄罗斯联邦总统令——“关于落实俄罗斯外交方针的措施”、《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在外交政策领域用于协调联邦国家权力机关的俄罗斯联邦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其他领域的俄罗斯联邦法律法规。
3. 为了确保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利益、落实国家战略的重点事务,俄罗斯开展外交活动旨在实现如下主要愿景:1)确保国家安全,确保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法制国家建设和民主体制建设;2)以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为目的,同时为了技术创新和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打造有利的外部条件;3)巩固俄罗斯联邦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心之一的地位;4)加强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允许俄罗斯的商品、服务和投资受到歧视,为此利用国际和地区经济金融组织的力量;5)为建立公正而民主的国际秩序,进一步推动巩固世界和平、确保全球安全与稳定的方针。
这种国际秩序的基础应当是——解决国际问题时的集体原则、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至上原则,以及在作为国际关系主要调节机构的联合国发挥核心协调作用下的国家间平等伙伴关系;6)与邻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协助消除其境内现有的紧张局势和冲突的策源地,并预防这种策源地和冲突的发生;7)以尊重独立和主权、脚踏实地、公开透明、多元化发展、可控性发展、以非对抗方式捍卫国家重点利益等原则为基础,与其他国家、政府间组织、国际组织和论坛发展互惠平等的双边和多边伙伴关系;扩大不带有歧视性的国际合作,协助建立并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8)全面、有效地保护俄罗斯公民和海外侨胞,包括在各种国际机构中的侨胞的合法权益;9)加强俄罗斯在国际人文领域的作用,在全球普及俄语、增强俄语的地位,宣扬俄罗斯民族文化成就、国家历史遗产和俄罗斯独特的民族特色、俄罗斯的教育和科学,整合散居国外的俄罗斯侨民;10)加强俄罗斯大众媒体和大众传播在全球信息领域的地位,并将俄罗斯对国际事件进程的观点传达到国际社会的广大舞台;11)为了增进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协调与互补,促进开展建设性对话和发展伙伴关系。
俄罗斯联邦的政治与外交
一、俄罗斯联邦的政治1.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变更与政治体制的转轨(1 )政治制度的变更。
①议会民主制的建立。
②“民主俄罗斯运动”的成立于1990年 10月由 30多个党派联合而成,是叶利钦夺权的政党基础③总统制的确立。
(2 )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
第一,重新确立了联邦制。
第二,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体制。
第三,建立了议会民主制。
第四,确立了总统集权下的三权分立体制。
(3 )相对稳定的俄罗斯政局。
俄罗斯各权力机关分别采取行动,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4 )车臣危机爆发。
日益上升的国内分离主义和民族独立倾向成为俄罗斯最不稳定因素。
其中车臣问题最为典型。
2.普京时期的俄罗斯政治变革(1 )改革和加强了联邦制。
主要在以下方面对联邦制进行了改革:第一,建立联邦区和任命总统驻联邦区代表。
第二,改革联邦委员会 (上院)的组成原则。
第三,整顿联邦宪法秩序和纪律。
第四,精简政府机构。
普京在第一个总统任期中形成了自己的治国思想。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坚持贯彻自由主义原则,建立小政府,尽可能减少政府在整个国家预算支出中的比重。
另一方面,推动行政改革。
2004年 3月 9日,普京下令将俄罗斯政府原有的 30个部缩减为 17个。
(2 )重点打击严重违法的金融、工业和媒体寡头势力。
(3 )加强了总统权力的政党基础(4 )重拳打击车臣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
普京执政期间基本摆脱了政治多头分立的局面,建立起以总统为首的单一政治中心的强大国家政治体系。
梅德韦杰夫时期的俄罗斯政治变革他承诺推行政治改革,打击腐败,发展经济。
(1)坚决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俄罗斯内部事务。
(2)全面改革国内政治体制,为所有公民提供充分参与政治的合法机会。
(3)梅德韦杰夫誓言打击腐败。
建立严格的制度,限制政府机构与政府官员亲属掌控的企业签署采购合同等,以防止腐败。
俄罗斯对外关系及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作用1.对外战略目标的变化和对外政策的调整:三阶段(一向西方一边倒;二双头鹰政策式的全方位外交阶段;三外交阶段)外交战略根本目标依然是谋求大国地位。
俄罗斯联邦政府法
俄罗斯联邦政府法1997年4月11日国家杜马通过1997年5月14日联邦委员会赞同1997年12月31日;2004年6月19日,11月3日;2005年6月1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俄罗斯联邦政府是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的最高执行机关。
俄罗斯联邦政府是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
俄罗斯联邦政府行使俄罗斯联邦的执行权。
俄罗斯联邦政府是集体机关,领导俄罗斯联邦统一的执行权力系统。
第二条俄罗斯联邦政府活动的法律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活动,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联邦宪法性法律、联邦法律以及俄罗斯联邦总统命令。
第三条俄罗斯联邦政府活动的基本原则俄罗斯联邦政府活动,遵循俄罗斯联邦宪法、联邦宪法性法律和联邦法律至高无上,主权在民,联邦制,分权,责任制,公开以及保障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原则。
第四条俄罗斯联邦政府组织实施法律和其他法律文件的活动俄罗斯联邦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俄罗斯联邦宪法、联邦宪法性法律、联邦法律、俄罗斯联邦总统命令以及俄罗斯联邦国际条约,对联邦执行权力机关和俄罗斯联邦各主体执行权力机关履行上述法律进行系统监督,采取措施消除对俄罗斯联邦立法的侵犯。
第五条删除第二章俄罗斯联邦政府的组成及其组建程序第六条俄罗斯联邦政府的组成俄罗斯联邦政府由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以及联邦部长组成。
第七条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的任免依照俄罗斯联邦宪法的规定,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由俄罗斯联邦总统从没有外国国籍的俄罗斯联邦公民中任命。
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的职务由俄罗斯联邦总统在下述情况下予以解除: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的辞职申请;俄罗斯联邦总理不能履行其职权时;俄罗斯联邦总统作出解除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职务的决定,并于当天通知联邦议会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解除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的职务同时导致俄罗斯联邦政府辞职。
第八条履行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的职责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临时空缺时,由一名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根据书面确定的职责分工履行总理职责。
23555482
20 0 6年 1 2月
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De . 2 0 c .0 6 V0. . 15 No 6
第5 卷 第6 期
k ra o S a yn n esy S ca S ine  ̄ n l f ho agU i ri ( o il c c ) v t e
一
对 叶利钦 时期 外交战略总体 上的延续
边倒 ” 政策 的失败。 19 年 1 5日, 96 月 叶利钦 解 除 了科 济列夫外 交部
1俄罗斯全方位外交战略 的确立 .
19 年 7月 , 利钦 向西方表 示 :俄罗斯 做 出了 长的职务 , 91 叶 “ 普里马科夫继任外长 。 这一人事 变动标 志着
西方化” 的立 场 , 积极谋求 西方 国家 对俄 激进 改革 并 19 99年 1 3 2月 1日普京接替 叶利钦担任俄 罗斯 总 “ 统, 入主克 里姆林 宫 。几 年来 , 普京 务 实、 灵活 的外 交 的支持和援助。叶利钦认为,俄罗斯 自古以来就和欧 “ 风格在俄罗斯对外政策 中打上 了深刻 的烙 印。面对新 洲是一体, 我们应该和欧洲委员会和欧洲经济共同体
济、 政治和安全一体化 、 回归西 方” 一边倒” 交政 它会使俄失 去外交 的 独立性 ,俄 罗斯是 一个 大 国 。 “ 的“ 外 “ 它
策 。19 9 2年春 , 领 导人通 过各 种方式 公开表 明了其 应当有 自己的对 外 政策 。 在 独 立 的 大 国外 交 的格 调 俄 ”
【 收稿 日 20 — 8 2 期106 0 — 1
益” 。对 外政策的宗 旨为“ 国内 目标高 于国外 目标 ”即 法在 国际政治 舞 台上扮 演 和美 国一 样 的超 级 大 国角 ,
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对中国外交启示
浅谈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对中国外交启示俄罗斯---一个从在1917年发生十月革命继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到1991年八一九事变苏联解体,近一个世界的国家之路走得艰难而险阻。
今天的俄罗斯早已不同于以前的苏联政府,可是却又和苏联政府的行径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
在世界经济与政治高度交叉的今天,俄罗斯到底经历着一个怎样的路程?作为苏联盟友,俄罗斯邻国的中国,又应该从俄罗斯的历程中吸取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一个国家的发展所经历的必然是很多的,光是外交方面,就足以让我们对其加以深刻的研究与总结。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
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
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结起来有七点:1.俄罗斯外交不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大幅战略收缩(如从越南、古巴撤出军事基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寻求与西方的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协作,发展务实外交,重视经济外交和商业利益,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2.俄罗斯的外交传统是先欧后亚,先西后东,即便偶尔面向东方,也是心向西方,同时避免腹背受敌、两线作战。
3.俄现在是以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影响周边,特别是欧亚地区。
4.俄罗斯致力于改变前苏联在人们心目中霸道、好战、不讲道理、比较民族利己主义的形象。
5.俄罗斯逐渐形成“强国富民”的发展战略。
6.俄罗斯与南部穆斯林国家(包括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巴基斯坦等等),关系是相对平和、友好的。
7.从“梅普组合”到“普梅组合”,政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相对可预测性,不会发生所谓的“橙绿色革命”。
从上面所列出的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可以看出,俄罗斯现在所考虑的主要是从经济上发展国家,并且由拉拢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处好与各穆斯林国家关系。
虽然以前一直奉行的是先西后东,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但是随着斯诺登时间的升级,以及乌克兰事件的爆发,其越来越意识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对西欧采取强硬的外交手段,使得美国公然呼吁让俄罗斯退出G8,并且威胁若俄罗斯不采取措施制止乌克兰事件更大的升级,派兵到乌克兰维和,将对其进行制裁。
俄罗斯联邦联邦法律俄罗斯联邦出入境管理规定
俄罗斯联邦联邦法律俄罗斯联邦出入境管理规定国家杜马于1996年7月18日通过(由俄联邦法律1998年7月18日N110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1999年6月24日N118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3年10月1日N7号决决议订,俄联邦法律2003年6月30日N86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4年6月29日N58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6年6月15日N89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6年7月18日N121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6年12月30日N266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7年1月10日N4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7年12月1日N310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7年12月4日N327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8年5月6日N60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8年5月13日N65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8年7月22日N127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8年7月23日N160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8年12月3日N237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8年12月3日N250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9年2月9日N4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9年6月28日N125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9年12月21日N331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09年12月27日N374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0年3月9日N24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0年4月5日N44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0年4月7日N60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0年5月19日N86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0年7月23日N180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0年7月27日N227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0年12月23日N385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0年12月28日N404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0年12月28日N416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0年12月28日N417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1年3月20日N42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1年4月5日N48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1年4月21日N80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1年12月6日N397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1年12月6日N398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1年12月6日N400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2年7月28日N133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2年11月12日N187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2年12月28日N272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2年12月30日N303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3年6月7日N108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3年6月7日N110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3年7月2日N178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3年7月2日N185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3年7月23日N207号决议修订,俄联邦法律2013年7月23日N224号决议修订,较之1998年1月15日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颁布的第2-П号文件有变动)(см. Обзор изменений данного документа)每个人均能从俄罗斯联邦自由离境。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法)目录第一章政治制度第二章经济制度第三章社会发展和文化第四章外交政策和社会第五章俄罗斯联邦国籍、第六章俄罗斯联邦公民的基第七章俄罗斯联邦——苏第八章苏维埃社会主第九章自治省和自治地区第十章人民代表苏维埃第十一章选举制度第十二章人民代表第十三章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第十四章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第十五章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第十六章自治共和国部长会议第十七章地方各级人民第十八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行政委员会第十九章俄罗斯联邦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二十章俄罗斯联邦国家预算第二十一章法院和仲裁机关第二十二章检察机关(1978年4月13日)在以弗·伊·列宁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下,俄国的工人和农民进行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这场革命推翻了资本家和地主的政权,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创建了苏维埃国家——保卫革命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工具。
苏维埃政权保护俄罗斯各族人民的平等和自由自决,保证劳动人民享有真正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为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联邦内的其他各族人民在苏维埃民族和睦的大家庭内根据自己的民族特点充分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里与其他苏维埃共和国力量和可能。
由于苏维埃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苏联已经形成。
这个社会实行真正的人民自由,劳动自由,已经创造出强大的生产力,人民的福利和文化不断增强,工人阶级、集体农民和人民知识分子之间牢不可破的联盟正在得到进一步加强。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下一个平等的共和国。
这体现了苏维埃人民的国家团结,使得各国家、各民族可以共同建设共产主义。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基于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认识到它们是整个苏维埃人民的完整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文章属性•【缔约国】俄罗斯•【条约领域】政治,外交•【公布日期】2017.07.04•【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莫斯科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是朝鲜半岛的近邻,地区局势发展攸关两国国家利益。
中俄双方将密切协调,尽全力推动一揽子解决包括核问题在内的半岛问题,实现东北亚持久和平与稳定。
本着战略协作精神,中俄两国外交部(以下称“双方”)就朝鲜半岛问题声明如下:一、双方对朝鲜7月4日宣称发射弹道导弹表示严重关切,认为此举严重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双方对此均不能接受,强烈敦促朝鲜严格遵守安理会决议有关要求。
二、双方对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局势发展表示严重关切。
该地区政治军事形势紧张升级,可能引发武装冲突,国际社会应采取集体措施,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
双方反对任何导致紧XXX加剧矛盾的言行,呼吁有关国家保持克制,避免挑衅行动和好战言论,体现无条件对话意愿,共同为缓和紧张局势作出积极努力。
三、双方以中方关于朝鲜暂停核导活动和美韩暂停大规模联合军演“双暂停”倡议、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双轨并行”思路以及俄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分步走设想为基础,提出共同倡议。
双方建议,朝鲜作出自愿政治决断,宣布暂停核爆试验和弹道导弹试射,美韩相应暂停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
对立各方同步开启谈判,确定相互关系总体原则,包括不使用武力,不侵略,和平共处,愿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一揽子解决包括核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
在谈判进程中,有关各方以均可接受的方式推动建立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最终实现有关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双方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上述倡议,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开辟现实途径。
四、双方坚决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坚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
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应得到全面、完整执行。
双方将同有关各方一道,继续致力于推动通过对话协商平衡解决各方关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管理制度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管理制度的协定文章属性•【缔约国】俄罗斯•【条约领域】外交•【公布日期】1994.05.27•【条约类别】协定•【签订地点】北京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管理制度的协定(1994年5月27日签字并于1995年5月3日生效。
重新谈判签署该协定的会谈正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以下简称“缔约双方”或“双方”),为保持两国边界的稳定和边境地区的安宁,本着相互尊重、友好和合作的精神处理边界问题,决定缔结本协定,并议定如下:第一章国界线走向、界标和林间通视道的维护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的国界线(以下简称“边界线”或“边界”),根据两国签订的划界文件确定,按照中俄边界勘界文件(以下简称“勘界文件”)用基本界标、辅助界标、导标和浮标(以下简称“界标”)在实地标定,并沿垂直方向划分上空、陆地、水域及底土。
第二条一、缔约双方商定,自勘界:文件生效后,每十年对边界进行一次联合检查。
经双方同意,可变更检查的期限。
双方也可对边界的某些地段进行联合检查。
二、为进行联合检查,缔约双方应组成边界联合检查委员会。
联合检查的程序、工作方法及其他有关问题,由该委员会确定。
三、每次联合检查的结果应写入联合检查议定书,该议定书经双方批准后成为勘界文件的补充文件。
第三条一、缔约双方应按勘界文件的规定维护为标示边界线树立的界标。
二、缔约双方维护界标的责任划分如下:(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的界标,由中方负责管理和维护。
(二)位于俄罗斯联邦领土上的界标,由俄方负责管理和维护。
(三)位于界线上的界标,由负责树立的一方管理和维护。
三、缔约双方的有关当局有责任维护和清理本方境内的边界林间通视道。
如一方需要进行清理边界林间通视道的工作,一方的有关当局则应在上述工作开始前至少10天将此情况通报另一方的有关当局。
第四条一、缔约双方的有关当局应采取措施保护界标,防止界标被损坏、移动或毁灭。
俄罗斯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明确俄罗斯经济制度已向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转型,政治制度已向多党议会民主制和三权分立制过渡,特别是普京执政八年的政治经济发展特点;把握俄罗斯重振大国地位有利与不利条件。
具体而言,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问题:(一)苏联的解体及其重大影响(二)俄罗斯的转型与振兴(三)俄罗斯重振大国地位的外交战略二、主要内容提示(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年春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了加速科技、经济发展和实行改革的主张,推行“加速发展战略”,试图力挽苏联资料的颓势。
但由于苏联多年形成的传统经济体制根深蒂固,苏联党政领导对旧体制弊端缺乏深刻的认识,未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进改革。
到1987年,苏联的经济改革基本上流于空谈,没有取得实际的进展和成效。
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提出了“新政治思维”,作为对苏联社会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的理论依据。
主张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官僚社会主义”,用同美国之间的“和平与合作”取代军备竞赛和冷战对抗,确定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共为之奋斗的目标。
戈尔巴乔夫宣扬的“公开性”、“民主化”、“多元化”及“人道主义”却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使苏联社会陷入全面危机。
社会剧烈动荡,反共反社会主义思潮和势力空前猖獗,党内反对派和社会上的反政府组织聚集在一起争夺政治权力,使国家政权处于瘫痪状态;国民经济陷入深刻的危机,国家预算赤字和内外债惊人增长,通货膨胀严重,消费品缺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民族矛盾日趋激烈,民族冲突不断升级,大俄罗斯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情绪同时高涨。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最终把苏联的党和国家引向亡党亡国的深渊。
1990年3月,波罗的海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先后发表独立宣言。
三国独立之举在其他加盟共和国引起连锁反应,这些国家都纷纷发表主权宣言,联盟濒临崩溃的边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免持外交、公务护照者签证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免持外交、公务护照者签证的协定文章属性•【缔约国】俄罗斯•【条约领域】外交•【公布日期】1993.12.29•【条约类别】协定•【签订地点】莫斯科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免持外交、公务护照者签证的协定(签订日期1993年12月29日生效日期1994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本着进一步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愿望,为便利两国公民的往来,就互免持外交、公务护照者签证问题签订本协定,议定如下: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持有效的本国外交、公务护照的公民和俄罗斯联邦持有效的本国外交、公务护照的公民,及其使用同一本护照随行的未成年子女,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免办签证。
第二条本协定第一条所述缔约双方公民,须从缔约另一方向国际旅客开放的口岸或经双方商定的口岸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并应当依照该国主管机关的规定履行必要的手续。
第三条缔约一方公民在缔约另一方境内逗留期间,应当遵守缔约另一方的法律和规章,包括为外国公民制定的登记、居住、旅行和过境的规定。
第四条缔约一方中央(联邦)政府副部长级及以上职位的官员和军队将级及以上军衔的军官,因公前往缔约另一方之前,应通报该国相应单位或部门。
第五条本协定不限制缔约双方的如下权利:拒绝不可接受的缔约另一方人员进入本国领土或者终止其在本国领土上的逗留,并无须说明理由。
第六条由于公共秩序、国家安全或公共卫生等原因,缔约双方均可临时中止本协定的全部或者部分条款,但在采取或者取消上述措施前,缔约一方应当通过外交途径及时通知缔约另一方。
第七条缔约双方经协商同意后,可采用互换照会的方式补充和修改本协定。
第八条在启用俄罗斯本国新护照之前,俄罗斯联邦公民可使用注明其俄罗斯国籍的原苏联外交、公务护照。
第九条缔约双方应当在本协定生效前三十日通过外交途径交换本协定第一条所述护照样本。
缔约一方如更新上述护照格式或启用新护照,亦应提前三十日通过外交途径通知缔约另一方,并提供新护照样本。
中俄合作协议书全文
中俄合作协议书全文中俄合作协议书本协议书由协议双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和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俄罗斯)共同签署,旨在加强中俄两国间的合作,推动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中俄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互利共赢合作,双方愿意根据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原则,订立本协议。
第二条本协议是中俄两国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政治文件,旨在指导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第三条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并有可能在双方一致同意下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二章政治合作第四条双方将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系,加强高层交往和政府间合作。
定期举行互访,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沟通和合作。
第五条双方将在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加强合作,支持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权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第六条在涉及双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问题上,双方将相互支持和协调立场,形成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
第三章经济合作第七条双方将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规模,加强贸易往来,推动双边投资,并优化双方贸易结构。
第八条双方将加强能源合作,推动能源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第九条双方将深化农业合作,加强农产品贸易和技术交流,提高农业产能,保障粮食安全。
第四章文化合作第十条双方将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和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人员往来和交流。
第十一条双方将加强旅游合作,推动两国旅游资源的互补,提高旅游服务和质量。
第十二条双方将加强传媒和新闻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第五章战略合作第十三条双方将在军事安全和防务建设方面加强合作,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第十四条双方将加强科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第十五条双方将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调和配合,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体系。
第六章争议解决第十六条本协议的解释和履行应基于互相尊重、友好协商和公正原则。
第十七条凡因本协议的解释和执行发生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和外交途径解决。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
12
俄罗斯对待颜色革命政策
后期:适度反击,维护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
3、军事领域:独联体集团安全组织在军事演习方案中增强 了对抗颜色革命的内容,同时与亲俄国家频频举行双边、 多边联合军演。
4、文化领域:发挥软实力作用,在俄总统办公厅设立对外 地区及文化合作局,以对邻国文化、人文合作产生影响。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13
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表现
2 着手修复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苏东剧变后,东欧各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一度 趋于冷淡。多数东欧国家都提出了加入北约 的申请,俄罗斯反对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和北 约东扩,通过外交努力缓和了与东欧各国因 此而产生的对立情绪,并保持了良好关系。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7
一、重视独联体一体化进程
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变化
甩包袱
1992年—1993年
政策调整
1993年—20世纪末 推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
重中之重
21世纪初
对独联体国家的外交政策 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18
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表现
4 积极倡导和推进世界多极化,实施“积极参与”的外交政
策
(2)积极谋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冷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 化进程是俄唯一理智的选择,1993年俄申请入世,经过长 达18年的“入世长跑”,2011年12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俄罗斯正式 加入世贸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新闻领域合作议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新闻领域合作议定书文章属性•【缔约国】俄罗斯•【条约领域】文化教育•【公布日期】1994.06.28•【条约类别】议定书•【签订地点】莫斯科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新闻领域合作议定书(签订日期1994年6月28日生效日期1994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以下简称“双方”),根据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考虑到加强和发展新闻领域合作的必要性,达成协议如下:第一条双方将本着友好睦邻、互利合作的精神积极引导各自的新闻媒体客观、正确地报道中俄情况,促进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第二条双方保证在对等基础上定期交换(或应该提供)关于两国外交部活动情况的消息,包括发送新闻资料和其他公开的出版物。
第三条一方将允许另一方的外交和领事机关依照当地的法律、规章和对等原则在其境内散发新闻公报和其他出版物。
第四条双方应协调高级访问和双边其他重大外交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
为此目的,经双方同意可成立工作或专家小组。
第五条双方将鼓励两国的电视和广播组织、新闻通讯社、期刊编辑部、记者和新闻媒介工作者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以便进一步加深对彼此国家生活方式的认识和理解。
第六条双方将为对方国家常驻本国的记者和临时前来采访记者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
第七条为了改善信息交流、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和效能,双方将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新闻部门领导或负责人一级的磋商。
磋商的安排和经费问题依据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磋商议定书的有关规定解决。
第八条经双方同意可对本议定书进行补充和修改。
第九条本议定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五年。
在本议定书期满前六个月,如任何一方未以书面通知另一方终止本议定书,则本议定书将自动延长五年,并以此法顺延。
本议定书于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在莫斯科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俄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这一时期俄罗斯对外政策虽然作出了较大调整,但从总体上看,亲西方的方针未变。不过俄罗斯开始注意与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敢于表示不同的立场,并对北约及西方国家的对俄政策存有戒心。
3)重修与独联体各国的外交关系是这一阶段外交政策中的最大改变。《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中指出:“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以及其他近邻国家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俄罗斯改革的命运,关系到克服国家危机的前景以及关系到保证俄罗斯及俄罗斯人的正常存在。”俄罗斯开始大幅度调整与独联体国家的外交关系,要求西方承认它在该地区的“特殊利益”和它在该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所担负的“特殊责任”,并且逐步推行由俄罗斯领导的强化该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一体化的方针。
与“一边倒”模式观点相左的有现代斯拉夫主义和新欧亚主义。现代斯拉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苏联时期持不同政见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索尔仁尼琴。主要观点是坚决反对全盘西化,他们认为俄罗斯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点,必须保持和发扬,主张走不同于西方的独特道路。他们在强调俄罗斯独立性的同时,主张与乌克兰、白俄罗斯联合,建立一个强国中心。
3)成为亚太大国,加强同亚太地区国家的联系,参与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及安全事务发展总进程,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拓宽俄外交活动空间。总之,发挥大国作用是这一时期俄罗斯在该地区外交策略的重点。继续奉行发展与中国良好关系的政策是重点之一。1996年4月叶利钦总统第二次访华期间,俄中两国宣布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增加对亚太地区的外交力度的原因还在于可以用东方外交来平衡整个外交政策,并以此加大抗衡西方的力度,增强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改变自己不利的外交处境。
2)外交走向不仅仅局限在西方大国,而是把目光投向东方,尤其是要发展同东方邻国以及亚洲新工业化国家的关系。叶利钦在1992年底访问韩国期间签署了《俄罗斯联邦与大韩民国关系原则条例》以及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之后,于12月17日首次访问中国,两国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两国关系由睦邻友好向互利合作迈进了一步。1993年1月叶利钦总统访问印度,同印度领导人签署了新的友好条约。在此期间俄罗斯副外长访问朝鲜;1993年1月和2月俄罗斯和蒙古签订《俄蒙友好关系和合作条约》及《俄蒙军事合作协定》;1993年俄罗斯领导人还出访了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
3.“大国外交”阶段
1994年2月24日,叶利钦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要恢复俄罗斯昔日强国地位的大国主义思想,据此俄罗斯外交政策重新进行定位,确立了“恢复大国地位,确保势力范围”的总体外交战略目标,其核心是使俄罗斯在世界上享有尊重别人并受人尊重的大国地位。
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在可能的领域推行以下具体政策:
第5章 俄罗斯联邦的外交
一、俄罗斯联邦各阶段的外交政策
苏联解体以后,作为独立国家的俄罗斯联邦仍与世界上178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但它的综合国力已大不如前,其国际地位及国际影响大幅度下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因此受到挑战。随着国内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俄联邦的对外政策一直在作相应的调整,在立国至今的近十年时间里经历了摸索、调整到重新定位三个阶段,具体地说,即独立初期(1991年底至1992年秋)的向西方“一边倒”时期;1992年秋至1993年底调整外交政策、开展全方位外交时期;以及到1994年初确立以恢复世界大国地位为主要外交目标的“大国外交”时期。
1.向西方“一边倒”时期
俄罗斯独立初期,关于外交政策的走向问题在其领导层中引起争议。当时在政坛最盛行的是“一边倒”的全盘西化派,又称欧洲一大西洋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俄罗斯民族原本就是欧洲民族,而西方与东方,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是格格不人的。西方文明的核心在于私有制和私有观念。俄罗斯联邦成为主权国家后的第一任总理伊·盖达尔就是欧洲一大西洋主义的倡导者和最典型的代表。他主张俄罗斯应尽快西化,“从东方的道路上转到西方的道路上来”。关于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欧洲一大西洋主义者认为,对外政策的侧重点不是独联体各国,而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结盟,尽早加人由这些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成为其一员。
4)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诸如南斯拉夫、伊拉克、利比亚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与西方各国一致的立场,按西方的意图行事。俄罗斯表示支持制裁南斯拉夫,并参与西方在伊拉克南部建立禁飞区的工作。
5)为迎合西方,俄不惜付出与原苏联盟国关系恶化的代价。它中断了对古巴、朝鲜等第三世界盟国的援助,同时对古巴的人权问题进行指责。
2)在与独联体的关系上,俄罗斯强调自己在这一地区的“首领”地位,公开提出独联体是其特殊利益地区,明确将独联体作为俄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加速实施独联体一体化的战略方针。俄罗斯在这一时期开始把与独联体的关系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甚至提出要在独联体基础上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首的军事政治联盟,旨在与北约抗衡。1995年9月14日,公布了《俄罗斯联邦对独联体国家的战略方针》,此方针的中心内容及目的是把独联体建设成有着相应国两习也位的政治与经济一体化的国家联合体。1995年11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了26个在两国军事领域合作的协定。12月又与白俄罗斯签署了18个在军事安全领域加强合作的协定。
新欧亚主义处于欧洲一大西洋主义和现代斯拉夫主义的中间,带有明显的折衷色彩。新欧亚主义者指出,俄罗斯应当是东西方之间的权衡因素。他们认为,在灵魂深处,俄罗斯人不是斯拉夫派和西方派,而是欧亚派。新欧亚主义者把外交侧重点放在原苏联的整个空间,主张在原苏联的领土之上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欧亚联邦”。
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俄罗斯独立伊始后首先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原因是当时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第一任总理盖达尔、外交部长科济列夫都是亲西方的代表,都是欧洲—大西洋主义的代言人。叶利钦在1992年答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记者间时就说过:“俄罗斯自古以来就和欧洲是一体,我们应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等机构连成一体,应该加人其政治和经济同盟”。仅1992年上半年,叶利钦就旋风式地先后出访了伦敦、纽约、华盛顿、握太华和巴黎,频繁穿梭于各大国之间,与各国签署了一系列条约、声明。俄罗斯得以与代表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西方七国集团建立了7十1的特殊关系。另外,叶利钦还被邀请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政治性磋商。
1993年4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的构想(草案)》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反复修订之后由叶利钦总统批准实施。《构想(草案)》的出台标志着俄罗斯全方位外交政策的形成。虽然事实上全方位外交政策在1992年底就初显端倪,1992年11-12月,叶利钦总统先后访间俄罗斯东方邻国韩国及中国就是其外交政策调整的转折点。在访问韩国期间,叶利钦强调俄罗斯的外交走向应该像俄罗斯联邦国徽上的双头鹰,既要重视西方,也要关注东方。因而,全方位外交政策又被称做“双头鹰”外交政策,俄罗斯从此进人以西方为主、东西方兼顾的外交阶段。
4)关于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政策,俄罗斯遵循灵活的均衡原则。其目的在于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积极建立对俄有利的力量均衡。
1996年初科济列夫下台,普里马科夫接任外长之职。这标志着俄罗斯向西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彻底终结和独立自主大国外交政策的进一步确立。普里马科夫奉行的是更为实用主义的“多极化外交”政策,它是“大国外交”的延伸。其核心内容为跳出局限于对美关系的两极思路厂争取做多极化世界中强大的一极。这一时期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务实表现,审时度势,走出幻想,经济优先,使俄在正在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占据最佳位置,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大国地位。基本原则是:没有永久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久的国家利益。基本特点是:多极化、多方位、多样性、多层次,力求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斗争和妥协相结合。
1)在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上争取平等地位,采用抗争手段,反对西方国家忽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和大国作用。在南斯拉夫问题上,俄罗斯对北约国家绕开它向塞族发出最后通碟要空袭塞族阵地以及排斥俄罗斯的作用表示强烈不满。一方面,俄罗斯坚决反对空袭,另一方面,进行积极的斡旋。在北约东扩的问题上,采取不屈从、坚决抵制的态度,主张改造欧安会,建立以欧安组织为主导的欧洲安全机制,从而保证俄罗斯在欧洲的利益和自身安全。建议在新的欧安会中建立以美国、欧盟、俄罗斯任常任理事国的理事会。与此同时俄积极开展与北约的对话,避免形成北约一统天下的力量失衡局面,反对把北约变成新的世界体系的轴心,并竭力开拓与北约的建设性关系,争取使北约能加强欧洲安全,而不是对欧洲安全构成威胁。
这一阶段俄罗斯亲西方的总的外交原则没有变,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较大的调整:
1)俄罗斯开始在某些问题上谨慎地表示出与西方不同的观点,而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与西方更为独立的立场。例如,在南斯拉夫问题上,俄罗斯不再为追随西方而坚决反对塞尔维亚。1993年2月俄罗斯最高苏维埃还通过了一项对进攻波黑塞族的克罗地亚实行禁运和取消对南斯拉夫禁运的决议;西方对俄罗斯武器和导弹技术出售的限制也引起俄罗斯方面的不满;同年3月,叶利钦致函西方大国首脑,表示坚决反对北约吸收东欧国家,这与以往俄罗斯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所采取的无所谓态度截然不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有:
1)政治上一心பைடு நூலகம்向西方,渴望与西方各国结盟并加人世界最发达国家俱乐部。
2)经济上谋求西方对俄罗斯的大规模援助。在叶利钦穿梭外交的强大攻势下,西方各国陆续许诺给予俄罗斯这样或那样的经济援助。例如,1992年1月英国承诺向俄罗斯提供2.8亿英镑的贷款;2月5-7日法国同俄罗斯签署了一项向俄罗斯提供40亿法郎低息贷款的协议;加拿大也签署了向俄罗斯提供2500万吨粮食的协议。然而,最具诱惑力的还是当时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的要向俄罗斯提供24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在这些诱惑面前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作出了很大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