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临床表现
护士资格证考试备考练习题——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一、A11、4-判断颅脑损伤患者有无颅底骨折,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A、眼睑淤血B、球结膜下出血C、呕吐D、脑脊液漏E、严重头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颅底部硬脑膜与颅底粘连较紧,容易随骨折撕破。
颅底与鼻窦及中耳鼓室相邻近。
所以颅底骨折会出现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2、4-硬脑膜外血肿典型的意识障碍表现为A、伤后昏迷进行性加重B、伤后无原发性昏迷C、伤后清醒,血肿形成后出现继发性昏迷D、伤后清醒-昏迷-再清醒E、伤后昏迷-清醒-再昏迷【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硬脑膜外血肿典型的意识障碍是伤后有“中间清醒期”,即伤后原发性脑损伤的意识障碍清醒后,在一段时间内颅内血肿形成,因颅内压增高导致患者再度出现昏迷。
3、4-软脑膜、血管及脑组织同时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A、脑裂伤B、脑挫伤C、脑震荡D、急性硬膜下血肿E、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此题考核的是脑裂伤得定义。
熟悉记忆。
4、4-护理颅脑损伤患者,最重要的观察指标是A、体温B、血压C、脉搏D、呼吸E、意识【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观察项目以意识观察最为重要。
意识障碍的程度可视为判断脑损伤轻重的依据;意识障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继续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
5、4-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是A、逆行性健忘B、中间清醒期C、突然呼吸停止D、脑脊液漏E、伤后癫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当原发性脑损伤的昏迷时间很短,而血肿的形成又不是:人迅速时,则在最初的昏迷与脑疝的昏迷之间有一段意识清醒时间,称为“中间清醒期”。
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是伤后昏迷有“中间清醒期”。
6、4-下列疾病不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是A、脑内血肿B、硬脑下血肿C、颅内肿瘤D、脑震荡E、脑水肿【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脑内血肿、硬脑下血肿、颅内肿瘤会导致病变部位压力首先增高,而脑震荡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仅是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教学查房-颅底骨折(神经外科)
颅底骨折思维拓展
通过以上这几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 颅底骨折治疗重点应针对颅底骨折引起脑脊液漏、大
量鼻出血、脑损伤、神经损伤、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等并 发症和后遗症。
医护互动
征求主管护士的意见。
总结
概述
• 颅底由前向后的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 窝呈由高到底的阶梯状排,因凹凸不平、 有大小不同的骨孔与裂隙容纳颅神经和血 管,因而颅底骨折( Basilar fractures )时 容易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由于颅底骨层重叠,无移位的线形骨折,很难被X线摄片或普通CT扫描时所发现,因 此颅底骨折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不高。对于颅底骨折的诊断,目前主要根据临床 表现,特别是合并有脑脊液耳漏或鼻漏者即可确诊。
颅底骨折的鉴别诊断
• 脑脊液鼻漏与鼻炎的鉴别 • 脑脊液耳漏与中耳炎的鉴别
治疗
• 体位 • 预防颅内感染(神经外科首选什么?
特点
• 1.有明确的外伤史; • 2.邻近软组织的迟发性瘀斑; • 3.邻近的五官出血和脑脊液漏; • 4.邻近的颅神经损伤; • 5.伴发一定程度的脑损伤。
颅底骨折分类
Basilar fractures
临床表现
• 颅底骨折根据部位不同,可有各自的特 征性临床表现:
• 1.颅前窝: • 2.颅中窝: • 3.颅后窝:
如何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若有神经症状,神经营养治疗。 • 对症处理。 • 手术。
主要是预防颅内感染,合并其它颅脑 损伤的按颅脑损伤原则进行。
• 医护配合!
治疗
颅底骨折思维拓展1
• 如果该病人入院第5天出现面瘫, • 应该是什么类型的面瘫? • 为什么? • 为什么出现这种面瘫? • 该怎么办? • 临床应注意什么?
颅底骨折护理标准
05 颅底骨折护理培训与教育
培训计划与内容
培训目标
提高医护人员对颅底骨折的认识 和护理技能,确保患者得到专业、
有效的护理。
培训内容
颅底骨折病因、病理、临床表现、 诊断与治疗原则,以及护理要点和 注意事项。
培训周期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确保医护 人员对颅底骨折的最新知识和护理 技能有所掌握。
培训方式与方法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颅底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头部受到外力冲击,如车祸、跌落、打击等事故。
病理
颅底骨折后,硬膜和脑组织可能受到压迫或损伤,导致颅内出血、脑脊液漏等 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颅底骨折的症状因骨折部位和严重程 度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 、呕吐、脑脊液漏、耳鼻出血或脑组 织流出等。
诊断
推广应用
将经过实践验证的优质护理方案进行 推广应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 交流与合作,提高全国范围内颅底骨 折患者的护理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康复效果
评估患者颅底骨折愈合情 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 况,判断康复效果。
护理过程评价标准
护理操作规范
评估护理人员在颅底骨折 患者护理过程中,是否遵 循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 全。
病情监测
评估护理人员对颅底骨折 患者的病情监测是否及时、 准确,能否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沟通与协作
评估护理人员与其他医疗 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 作能力,能否有效配合完 成患者的诊疗工作。
理论授课
邀请专家进行授课,讲解颅底骨 折的相关知识。
实践操作
通过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方式, 提高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实
际操作能力。
颅底骨折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P4.自理缺陷:与卧床有关
1.鼓励协助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保证病人身体基 本需要。 2.鼓励协助病人坚持自我照顾的行为。 3.协助病人入浴、入厕、起居、穿衣、饮食等生活 护理,将日常用品放于病人伸手可及处。 4.按摩和被动运动,鼓励指导和协助病人进行肢体 功能训练,肯定每一点滴进步,增强病人的信心。 5.给病人创造或提供良好的环境及必要的设施。
8
四处理原则
颅盖骨折 1线性骨折无需特殊处理,仅需休息,对症处
理。 2凹陷性骨折,骨折较轻者无需特殊处理如有
以下情况需手术,如颅内压增高,压迫脑重 要部位,凹陷深度超过一厘米,开放性粉碎 性骨折。
9
五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姓名李超,26岁,46床,住院号 16014292,2016-7-12 20:00患者因高处坠落致鼻 腔流血伴头痛一小时余入院,鼻腔出血无耳漏,患 者神志清楚,左侧眼睑青紫肿胀,右侧瞳孔约3mm, 光反应灵敏,查体T:37.2℃,p:86次|分,R:22 次|分,BP:122|74mmHg,头颅及上腹部CT示1.左 侧前颅底骨折伴颅内少量积气2.上腹部CT肝脾未见 明显外伤改变,左肩正位片未见明显骨折。遵医嘱 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持续,抗感染,止血,营 养脑神经等的对症治疗。
10
11
121314六护理问题及措施 1.潜在并发症: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颅 内低压综合征。
2.有颅内感染的危险:与脑脊液外漏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脑脊液外漏后的体位
要求及预防感染方面的相关保健知识。 4.自理缺陷:与卧床有关
15
P1.潜在并发症:颅内血肿、颅内压 增高、颅内低压综合征
(1)明确有无脑脊液外漏:鉴别脑脊液与血液、脑脊液与鼻腔分泌物 (2)准确估计脑脊液外漏量:在前鼻庭或外耳道口松松地放置干棉球,
颅底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高压
12
辅助检查
!
1.腰椎穿刺 可以直接测量颅内压力,同时取脑脊液送实验室检查。 但颅内压增高明显时,腰椎穿刺有导致枕骨大孔疝的 危险,应避免进行。
2.影像学检查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 (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病 因和确定病变的部位。
视网膜静脉怒张。 6. 腰椎穿刺测脑脊液为220mmH2O。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Chp1 概念
Chp2 病因和 发病制
Chp3 临床表
现
Chp4 辅助检
查
Chp5 治疗原
则
Chp6 护理诊
断
Chp7 护理措
施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颅高压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 压力,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 液,三者与颅腔容积相适应,使颅内保持 一定的压力,正常值70~200mmH2O。 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 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使颅内压持续高于 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 水肿三大症状时,称为颅内压增高
34
治疗要点
非手术处理
!
• 原发性脑挫裂伤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 轻型和部分创伤反应较小的中型脑挫裂伤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
防治脑水肿,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进行颅内压监护及/或复查CT扫描。
手术处理
• 重度脑挫裂伤在颅内压明显增高时应做脑减压术或局部病灶清除术。
颅底骨折、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颅高压的 护理
第二大组
2
病例分析
外科主治医师-神经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原发性颅脑损伤(三)
外科主治医师-神经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原发性颅脑损伤(三)[单选题]1.头部外伤后头皮清创,哪项正确()A.清创争取在伤后24小时内施行,不得超过72小时B.尽量切(江南博哥)除所有创伤组织以清除污染灶C.伤口一律作全层缝合D.如有组织缺损,缝合困难时可留作二期缝合E.皮下出血点需一一结扎正确答案:A[单选题]2.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A.颅底×线片B.CTC.RID.PETE.临床表现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颅底结构复杂而且凹凸不平,×线、CT.RI检查都有较大局限性,而临床表现常常很典型。
[单选题]3.下面哪一项不是凹陷性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证A.大面积骨折片陷入颅腔,颅内压增高者B.压迫脑重要功能区C.凹陷深度超过1cm者D.位于大静脉窦的凹陷骨折,无颅内压增高者E.有偏瘫、癫痫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位于大静脉窦的凹陷骨折,只有当颅内压增高时才考虑手术,因手术有导致静脉窦大出血的危险。
[单选题]4.不符合脑震荡的诊断要点的是A.意识障碍多在30分钟以上B.有逆行性遗忘C.清醒后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症状D.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E.CT检查颅内无异常发现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脑震荡的主要症状是伤时立即有短暂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单选题]5.男,27岁,右顶部砸伤2小时。
查体:左下肢肌力Ⅲ级,×线检查见右顶部凹陷性骨折,深度8毫米左右,对其处置是A.留院观察B.神经营养药物治疗C.脱水降颅压治疗D.不须特殊治疗E.手术骨折复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颅骨骨折片陷入颅腔深度不超过1cm多无需手术,但因骨折片压迫脑重要部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癫痫等,应行骨折复位或清除术。
[单选题]6.颅底骨折的临床诊治中,下列不正确的是A.颅底×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B.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可以作出诊断C.必须有脑脊液漏的特征D.单纯颅底骨折以保守治疗为主E.脑脊液漏无需早期修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①颅前窝骨折:眶周皮下及眼球结合膜下瘀血,表现"熊猫"眼征。
颅底骨折护理查房精选全文完整版
[1]满凤媛,王振常,曲永惠,等.颅底骨折的高分辨CT诊断 [J].中国CT和MRI杂志,2004,2(1):8-10.
[2]翁志蓬,彭永东,梁添,等.高分辨率CT扫描诊断颅底骨 折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6):14061407.
[3]俞成叙,雷冠东,万冰,等.127例颅底骨折的治疗与分型 [J].实用临床医学,2006,7(3):103-105.
乳突区,咽后壁 无
颅前窝骨折
颅前,中窝骨折
脑脊液漏的鉴别方法
将脑脊液滴于白色吸水纸或者纱布上,血迹外周有月晕样 淡红色浸渍圈
被脑脊液浸湿的手帕,没有被鼻涕或者组织液渗出浸湿那 样干后变硬的情况
如收集的是血性脑脊液时,不宜凝固 脑脊液含糖量高,可以用血糖试纸测量
颅底骨折的治疗
1、脑脊液漏者,不宜填塞冲洗,不要擤鼻,保持于脑脊 液不漏体位。全身抗感染治疗。
颅底骨折的护理措施
一.预防颅内感染,促进漏口早日闭合 1.体位:床头抬高15-30,头偏向患侧 2.维持局部清洁:每日清洁外耳道,鼻腔或者口腔,指导病
人勿抠鼻挖耳擤鼻,注意不可堵塞鼻腔 3.避免颅内压骤升:知道比古人勿屏气排便,咳嗽,打喷嚏
等 4.对于脑结业鼻漏者,不可经鼻腔进行护理操作,紧急做腰
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是颅脑外科常见病[1],及时明确有 无颅底骨折是影像学诊断的重要职责。颅底骨折大多为颅 盖和颅底的联合骨折,绝大多数为线形骨折。颅底骨折占 颅脑外伤的5%,25%~50%的颅底骨折患者出现脑脊液 漏[2]。如何快速、准确地应用影像学诊断颅底骨折是治 疗和预后的关键。
分型[3,4]
影响学诊断在颅底骨折中的应用
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是颅脑外科常见病[1],及时明确有 无颅底骨折是影像学诊断的重要职责。颅底骨折大多为颅 盖和颅底的联合骨折,绝大多数为线形骨折。颅底骨折占 颅脑外伤的5%,25%~50%的颅底骨折患者出现脑脊液 漏[2]。如何快速、准确地应用影像学诊断颅底骨折是治 疗和预后的关键。
颅底骨折精品PPT课件
染重大隐患
• 3 由于颅底骨折解剖结构特殊,颅底骨折后大部分与鼻窦相通,导致鼻窦积液及脑脊液耳鼻漏,
为逆行性颅内感染建立了一条途径,另外鼻窦内脑脊液长期滞留,一方面本身存在感染隐患,另一 方面为细菌侵入颅内提供了一个中转站及繁殖基地
现乳突部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骨基底部时可在 伤后数小时出现枕下部肿胀及皮下瘀血;骨折累及 枕大孔或岩骨尖后缘,尚可出现个别或全部后组 颅神经(即Ⅸ~Ⅻ颅神经)受累的症状,如声音嘶 哑,吞咽困难
治疗原则
• 脑脊液漏者,鼻部或外耳道局部消毒,不宜填塞
冲洗,不要抠鼻,保持于脑脊液不漏体位。全身 抗感染治疗
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 素。头孢他啶对严重的颅内感染有较理想 的效果
• 合并脑损伤者,按脑损伤治疗。
护理诊断、问题
•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颅内出血 颅内感染等 • 疼痛:与损伤有关 • 感知改变:与颅神经损伤有关 • 恐惧:与受伤无心理准备及对疾病知识缺乏有关
并发症
• 脑脊液漏 • 颅内感染 • 颅内积气 • 颅内出血 • 脑血管损伤
分型
• 颅前窝骨折 • 颅中窝骨折 • 颅后窝骨折
临床诊断
• CT扫描 • 头颅X线摄片
颅前窝骨折
• 常累及额骨眶板和筛骨,引起的出血经前鼻孔流
出;或流进眶内,眶周皮下及球结膜下形成瘀血斑, 称之“熊猫”眼征。骨折处脑膜破裂时,脑脊液 可经额窦或筛窦由前鼻孔流出,成为脑脊液鼻漏, 空气也可经此逆行进入颅腔内形成颅内积气
• 着重脑损伤、颅神经损伤和其他并发伤的治疗 • 脑脊液漏持续2 ̄3周以上或伴颅内积气引起脑受
29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九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颅骨骨折(一)解剖概要1.颅骨穹隆部,内骨膜与颅骨板结合不紧密,颅顶部骨折——易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2.颅底骨面有两侧对称、大小不等的骨孔和裂隙,脑神经和血管由此出入颅腔。
颅底骨折——易撕裂硬脑膜形成脑脊液漏。
(二)临床表现1.颅盖骨折①线形骨折②凹陷骨折——需经X线摄片才能发现。
局部脑组织受压或合并有颅内血肿。
2.颅底骨折常伴有硬脑膜破裂引起脑脊液外漏或颅内积气,视为内开放性骨折。
X线摄片检查价值不大,CT有诊断意义。
①颅前窝骨折②颅中窝骨折③颅后窝骨折(1)颅前窝骨折:眼睑青紫,眼结膜下出血,俗称“熊猫眼征”、“兔眼征”,鼻和口腔流出血性脑脊液,可合并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
(2)颅中窝骨折:耳后乳突区皮下出现淤血。
脑脊液漏从外耳道流出,如鼓膜未破,则可沿咽鼓管入鼻腔形成鼻漏;也会出现脑脊液鼻漏。
可损伤面神经和听神经。
(3)颅后窝骨折:在耳后及枕下部出现皮下瘀斑,脑脊液漏至胸锁乳突肌和乳突后皮下,偶有第9~12对脑神经损伤。
(三)治疗原则1.颅盖骨骨折凹陷范围>3cm、深度>1cm,兼有脑受压症状者——手术整复或摘除陷入的骨片。
2.颅底骨折——本身无特殊处理,重点是预防颅内感染。
3.脑脊液漏2周内愈合,4周不自行愈合者——做硬脑膜修补术。
(四)护理措施1.脑脊液漏的护理(1)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①每天2次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避免棉球过湿导致液体逆流颅内;②在外耳道口或鼻前庭疏松放置干棉球,棉球渗湿及时更换,并记录24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以此估计漏出液量;③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颅内感染。
④4个禁忌!A.禁忌——鼻腔、耳道的堵塞、冲洗和滴药。
B.严禁——经鼻腔置胃管、吸痰及鼻导管给氧。
C.禁忌——做腰椎穿刺。
D.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及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导致气颅。
(2)促进脑脊液外漏通道早日闭合:颅底骨折病人神志清醒者,取半坐卧位,昏迷者床头抬高30°,患侧卧位。
颅骨骨折
颅骨骨折一、定义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其临床意义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膜、脑、血管和神经损伤,可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等。
二、分类1、按骨折部位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2、按骨折形态分为: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3、按骨折是否与外界想通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三、临床表现1、颅盖骨折(1)线性骨折:压痛、肿胀。
常伴局部骨膜(2)凹陷性骨折:好发于额、顶部。
多为全层凹陷,局部可扪及局限性下陷区2、颅底骨折多因强烈的间接暴力作用于颅底所致,常为线性骨折。
颅底部的硬脑膜与颅骨贴附紧密,故颅底骨折时易撕裂硬脑膜,产生脑脊液外漏而形成为开放性骨折。
常因脑脊液漏而确诊,按骨折的部位不同可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临床表现各异: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四、护理措施1、预防颅内感染,促进漏口早日闭合(1)体位:嘱病人采取半卧位,头偏向患侧,维持特定体位至停止漏液后3~5日,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至颅底硬脑膜裂缝处,促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
(2)保持局部清洁:每日2次清洁、消毒外耳道、鼻腔或口腔,注意棉球不可过湿,以免液体逆流入颅。
嘱病人勿挖鼻、抠耳。
注意不可堵塞鼻腔。
(3)避免颅内压骤升:嘱病人勿用力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等,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导致气颅或脑脊液逆流。
(4)对于脑脊液鼻漏者,不可经鼻腔进行护理操作:严禁从鼻腔吸痰或放置鼻胃管,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禁忌做要穿。
(5)注意有无颅内感染迹象,如头痛、放热等。
(6)遵医嘱应用抗菌药及TAT或破伤风类毒素。
2、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1)明确有无脑脊液外漏:可将血性液滴于白色滤纸上,若血迹外周有月晕样淡红色浸泽圈,则为脑脊液漏。
(2)准确估计脑脊液外漏量(3)注意有无颅内继发性损伤(4)注意颅内低压综合征。
颅底骨折讲课PPT课件
颅内感染:颅底骨折后,细 菌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
脑神经损伤:颅底骨折可能 损伤脑神经,导致相应的神
经功能障碍。
并发症处理原则
颅底骨折的并 发症包括颅内 血肿、脑脊液 漏、颅内感染 等,需要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
理。
对于颅内血肿, 应根据出血量 多少采取保守 治疗或手术治
01
颅底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颅底骨折的非手 术治疗包括卧床 休息、镇痛药物 和抗生素的应用。
颅底骨折的非手 术治疗还包括止 血、补液等对症 治疗,以维持生 命体征稳定。
对于无明显错位 或单纯骨裂的颅 底骨折,非手术 治疗是首选,可 以促进骨折的愈 合。
非手术治疗过程 中,应密切观察 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以获得最佳的治 疗效果。
颅底骨折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颅 底骨折等潜在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到外 力撞击或挤压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 行康复训练,提高颅底骨折
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
颅底骨折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康复训练, 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治疗方法选择
非手术治疗:颅底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止血、抗炎、预防感染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颅底骨折,如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颅底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年龄、骨折类型、并发症等。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和风险等因素。
01
颅底骨折通常 由头部受到外 力作用引起, 如车祸、跌落
等事故。
颅底骨折可以 分为前颅底骨 折、中颅底骨 折和后颅底骨 折三种类型。
颅底骨折业务学习
详细描述:单纯线性颅底骨折通常由头部轻度外伤引起,骨折线局限于颅底骨结 构,不涉及颅内组织。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但一般不会出现严 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或颅内出血。
病例二: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
总结词:中度损伤
详细描述: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是指骨折处脑膜和脑脊液的破损,导致脑脊液外流。患者可能出现 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耳道或鼻腔流出清亮液体,这是脑脊液漏出的表现。治疗时需保持安 静,预防感染,及时就医。
诊断
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 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头颅X线、CT和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 助医生确定骨折部位、范围和程度,为治疗术治疗
适应症
对于骨折程度较轻,无明显错位, 无颅内出血或出血量较小的情况,
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
方法
包括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 烈运动,使用止血药、止痛药、 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以及定期复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颅底骨折的主要病因是头部受到外力冲击,如车祸、跌落、打击等事故。
病理
颅底骨折发生时,骨折线会穿过硬脑膜和骨缝,导致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等 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颅底骨折的典型表现为脑脊液漏、皮下或粘膜下淤血斑(熊 猫眼征)、脑神经损伤等症状。根据骨折部位和损伤程度, 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耳鼻出血等。
骨内固定、颅骨外固定等。
03
注意事项
在手术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详细的手术计
划,并在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并发症处理
颅内出血
对于颅底骨折患者,颅内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 根据出血量和部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颅骨骨折有哪些症状?
颅骨骨折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颅骨骨折症状,尤其是颅骨骨折的早期症状,颅骨骨折有什么表现?得了颅骨骨折会怎样?以及颅骨骨折有哪些并发病症,颅骨骨折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颅骨骨折常见症状:感觉障碍、颅内压增高、颅神经损害、昏迷*一、症状1.颅盖骨折颅盖骨折有多种形式,除开放性及某些凹陷形颅盖骨折,在临床上可能显示骨折的直接征象外,闭合性骨折往往只显示骨折的间接征象,其确诊常有赖于X线检查。
(1)闭合性颅盖骨折的临床表现:骨折处头皮肿胀,自觉疼痛,并有压痛。
线形骨折的表面,常出现头皮挫伤和头皮血肿。
颞肌范围的明显肿胀,张力增高和压痛,常是颞骨线形骨折合并颞肌下淤血的征象。
外伤性颅缝裂开在小儿比较常见,早期可出现沿颅缝走行的条状头皮血肿。
骨膜下血肿或迅速形成巨大的帽状腱膜下血肿常暗示深面有颅盖骨折。
凹陷骨折多发生于额部及顶部,受伤部位多伴有头皮挫伤和血肿。
触诊时常可摸及骨质下陷,可出现骨片浮动感或骨擦音。
但切忌反复,粗暴操作,不应期望获得此项体征作为诊断的依据,而增加硬脑组织损伤甚至出血的危险。
在单纯头皮血肿触诊时,常有中央凹入感,易误诊为凹陷骨折,此时需拍颅骨切线位片加以鉴别。
有人认为颅骨凹陷深度小于1cm时多无硬脑膜裂伤,而凹入的碎骨片深度超过2cm 时,应高度怀疑有硬脑膜裂伤之存在。
凹陷骨折在皮质功能区可出现相应的刺激或损害症状。
凹陷骨折在静脉窦上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或压迫静脉窦引起颅内压增高。
广泛的凹陷骨折由于减少了颅腔的容积亦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2)开放性颅盖骨折:多发生于锐器直接损伤,少数为火器伤。
受伤局部之头皮呈全层裂开,其下可有各种类型的颅骨骨折。
伤口内可有各种异物如头发、碎骨片、泥土及布屑等。
此种骨折硬脑膜如完整称为“开放性颅骨骨折”;当硬脑膜也有破裂时则称为“开放性颅脑损伤”。
累及大静脉窦的粉碎骨折,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2.颅底骨折颅底骨折以线形骨折为主,因骨折线常通向鼻旁窦或岩骨乳突气房,由此分别与鼻腔或外耳道连通,亦称为内开放性骨折。
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
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杨冠英脑挫裂伤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异悬殊甚大轻者可没有原发性意识障碍如单纯的闭合性凹陷性骨折、头颅挤压伤即有可能属此情况。
而重者可致深度昏迷严重废损甚至死亡。
发病原因暴力作用于头部在冲击点和对冲部位均可引起脑挫裂伤。
脑实质内的挫裂伤则因为脑组织的变形和剪性切力所造成见于脑白质和灰质之间以挫伤和点状出血为主如脑皮质和软脑膜仍保持完整即为脑挫伤如脑实质破损、断裂软脑膜亦撕裂即为脑挫裂伤。
严重时均合并脑深部结构的损伤。
发病机制脑挫裂伤的病理改变轻者可见脑表面淤血、水肿有片状出血灶脑脊液血性重者脑实质挫碎、破裂局部出血甚至形成血肿。
受损组织缺血坏死。
显微镜下可见神经元胞质空泡形成尼氏体消失胞核碎裂、溶解神经轴突肿胀。
在重型脑损伤尤其合并硬膜下血肿时常发生弥漫性脑肿胀以小儿和青年外伤多见。
一般多在伤后h内发生短者伤后~min即出现。
其病理形态变化可分早中晚三期。
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伤后多立即昏迷由于伤情不同昏迷时间由数分钟至数小时、数日、数月乃至迁延性昏迷不等。
长期昏迷者多有广泛脑皮质损害或脑干损伤存在。
一般常以伤后昏迷时间超过分钟为判定脑挫裂伤的参考时限。
伤灶症状:依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而不同如果仅伤及额、颞叶前端等所谓“哑区”可无神经系统缺损的表现若是脑皮质功能区受损时可出现相应的瘫痪、失语、视野缺损、感觉障碍以及局灶性癫痫等征象。
脑挫裂伤早期没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若在观察过程中出现新的定位征时即应考虑到颅内发生继发性损害的可能及时进行检查。
头痛、呕吐:头痛症状只有在病人清醒之后才能陈述如果伤后持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一度好转后又复加重应究其原因必要时可行辅助检查以明确颅内有无血肿。
对昏迷的病人应注意呕吐时可能吸入引起窒息的危险。
生命体征:多有明显改变一般早期都有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浅快这是因为头伤后脑机能抑制所致常于伤后不久逐渐恢复如果持续低血压应注意有无复合合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病区小讲课
颅底骨折有何临床表现?
颅底骨折在所有的颅骨骨折中占19%~21%,在所有的颅脑损伤中占4%。
颅底骨折的产生多因为颅盖骨折的延伸,但也有是暴力直接作用的结果。
在颅底有几处薄弱的区域,如蝶窦、蝶骨翼的内侧部、颞骨岩尖部,这些区域易发生骨折,骨折的类型则取决于外力的方向、局部骨结构和颅底的孔隙。
颅底骨折一般皆属线性骨折。
颅底与硬脑膜粘连紧密,骨折时易致硬脑膜撕裂,加之颅底孔道众多,骨折线又常累及副鼻窦,皆可使蛛网膜下腔与外界相通,故颅底骨折多具开放性质,称“内开放性骨折”。
颅底骨折有何临床表现?
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软组织出血、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和脑损伤。
颅前、中、后窝解剖结构不同,骨折后临床表现亦各具特点。
1、典型的颅前窝骨折具有“熊猫眼”,伴有脑脊液鼻漏和嗅、视神经的损伤。
2、颅中窝骨折多以岩尖部骨折为主,岩尖部骨折占全部颅骨骨折的15%~48%。
它又可分为横行骨折(5%~30%)和纵行骨折(70%~90%)。
一半的横行骨折病人可有第5、6、7或8对颅神经的损伤,而纵行骨折则往往造成传导性耳聋。
两者皆可表现出脑脊液耳漏、鼓室积血和Battle征。
3、颅后窝骨折可有乳突皮下淤血和颈部肌肉肿胀,少数可有后组颅神经的损伤。
颅底骨折多凭临床症状体征诊断,颅底摄片诊断率不高。
治疗主要是预防颅内感染,合并脑损伤者按脑损伤原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