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19f991a45177232e60a22e.png)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生理功能、血液病的分类。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1.血液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自学2.血液病的分类。
3.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难点:血细胞的产生。
重点:血液系统的外周血象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
第二节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
3.掌握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教学具体内容】1.出血或出血倾向:概念、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出血倾向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2.发热:继发感染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难点:出血或出血倾向的发病机制。
重点:上述常见症状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三节贫血【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贫血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2.理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及诊治要点。
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口服铁剂的护理。
4.了解再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掌握再障的主要临床表现;理解血象、骨髓象、诊断和治疗要点。
6.掌握再障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7.了解健康指导。
【教学具体内容】一、概述:1.概念;血红蛋白测定的诊断标准。
2.病因与发病机理、分类。
3.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治要点。
4.常用护理诊断/问题、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
二、缺铁性贫血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铁的代谢:铁的分布、来源和吸收、转运和利用、储存及排泄。
3.病因与发病机理:铁的需要量增加、丢失过多、吸收不良。
4.临床表现:原发病表现、贫血表现、缺铁表现。
5.实验室及其检查:外周血象、骨髓象、铁生化检查。
6.疗要点:病因治疗、口服铁剂治疗。
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
![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3c1ec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7e.png)
相关正常值
— 10 —
RBC、Hb
男性RBC:(4-5.5)×1012/L 女性RBC:(3.5-5)×1012/L 男性Hb:120-160g/L 女性Hb:110-150g/L
WBC
WBC:(4-10)×109/L WBC 大于10× 109/L 急性感染、白血病 WBC 小于4× 109/L 主要是N少,N 绝对值<4× 109/L 称粒细胞减少症, N 绝对值<0.5× 109/L 称 粒细胞缺乏症,常见于病毒感染、再障、脾功能亢进。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 症状和体征的护理
目录
CONTENTS
1
贫血
2
出血与出血倾向
3
继发感染
一、贫血
— 13 —
贫血(anemia)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 胞(RBC)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范围的最 低值,其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最为重要。
• 分类
二、出血与出血倾向
护理诊断 (1)有组织完整性受损,与粘膜、皮肤出血有关。
— 36 —
(2)恐惧 与反复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有关。
(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护理目标
(1)患者能够减少或避免出血。
(2)恐惧感减轻或消失。 (3)患者未发生颅内出血,或颅内出血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
二、出血与出血倾向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
目录
CONTENTS
1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
2
贫血患者的护理
3
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4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 3—
一、血细胞的生成及造血器官
• 造血器官:骨髓、胸腺、肝、脾、淋巴结 • 胚胎期:主要的造血器官为肝、脾。 • 儿童:主要的造血器官红骨髓 • 成人:主要的造血器官骨髓。 • 淋巴细胞由淋巴器官组织增生
第七版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主观题简答题背诵
![第七版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主观题简答题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df4daa5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5.png)
第七版内科护理学简答题主观题背诵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简述血液病的临床类型,并举例说明(1)RBC疾病:如缺铁性贫血。
(2)粒细胞疾病:如WBC 减少与粒细胞缺乏。
(3)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如单核细胞增多症。
(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如各类淋巴瘤。
(5)造血干细胞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6)脾功能亢进。
(7)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如ITP。
2.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成人红细胞计数,男性为(4.0~5.5)X1012/L,女性为(3.5~5.0)×1012/L:血红蛋白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为(4~10)×109/L,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L3.皮肤出血的预防与护理保持床单平整,衣者轻软、宽松: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伤。
沐浴或清洗时,避免水温过高和过于用力擦洗皮肤: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高热病人禁用酒精(温水)拭浴降温。
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静脉穿刺时,应避免用力拍打及揉擦局部,结扎压脉带不宜过紧和时间过长:注射或穿刺部位拔针后需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必要时局部加压包扎。
此外,注射或穿刺部位应交替使用,以防局部血肿形成。
4.鼻出血的预防与护理(1)防止鼻黏膜干燥而出血: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50%~60%左右。
(2)避免人为诱发出血:指导病人勿用力擤鼻,以防止鼻腔内压力增大而导致毛细血管破袋出血或渗血:避免用手抠鼻痴和外力撞击鼻部。
(3)少量出血时,可用棉球或明胶海绵填塞,无效者可用0.1%肾上腺素棉球或凝血酶棉球填塞,并局部冷敷。
出血严重时,尤其是后鼻腔出血,可用凡士林油纱条行后鼻腔填塞术,术后定时用无菌液状石蜡滴入。
5.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指导病人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尽量避免食用煎炸、带刺或含坚硬骨头的食物、带硬壳的坚果类食品以及质硬的水果(如甘蔗)等;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口腔黏膜的损伤。
儿科护理学第十二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第十二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5cab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9.png)
适当的活动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需要适当的活动以维持肌肉和骨骼的正常 发育,但活动量应逐步增加,避免剧烈运动。
合理安排饮食
高蛋白饮食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需要摄入高质量蛋白质,以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和组织修 复。
增加铁质和维生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常常出现贫血和出血,应适当增加含铁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摄入,如瘦肉、蔬菜等。
给予患儿及家长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
02
沟通与理解
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提供必要的
支持和帮助。
03
康复期心理辅导
在康复期,可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消毒措施
患儿使用的物品、餐具、玩具等应定期消毒,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品表面 ,定期更换床单、衣服等。
隔离措施
患儿应单独隔离,避免与有感染风险的人群接触。医护人员应戴口罩、手套 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安全防护的护理
防摔倒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患儿容易疲劳和头晕,应加强防摔倒措施,如保持地 面干燥、无障碍物等。
05
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的患儿护理
预防感染的护理
感染的预防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患儿容易感染,应采取预防措施 ,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等。
消毒隔离
患儿应采取消毒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病房应保持清洁 卫生,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消毒隔离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第十二章血液系统 疾病患儿的护理》
护理人员如何应对和处理血液系统疾病
![护理人员如何应对和处理血液系统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c16b03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e.png)
护理人员如何应对和处理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是一类涉及血液及其相关器官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贫血、血栓症、白血病等。
作为护理人员,应对和处理血液系统疾病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护理人员在处理血液系统疾病时的方法和技巧。
1. 了解疾病特点在处理血液系统疾病之前,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疾病的特点。
比如,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减少导致的疾病,因此患者会出现乏力、疲劳等症状。
白血病则是一种白血球恶性增殖的疾病,患者常表现出易出血、发热等症状。
掌握疾病的特点有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评估患者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2. 病情观察与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
包括患者的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是否出现异常;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病情进展、治疗效果等。
通过定期的病情观察和监测,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的变化,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3. 药物管理护理人员需要负责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药物管理。
这包括合理使用药物、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和效果。
例如,贫血患者可能需要补充铁剂、叶酸等药物;白血病患者则需要接受化疗药物。
护理人员应了解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确保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4. 预防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常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需要重视感染预防工作,包括手卫生的常规操作、做好环境清洁、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等。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督促患者在医院及回家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疾病源,提高免疫力。
5. 心理支持血液系统疾病常伴随着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除了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外,还需要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心理支持。
通过与患者建立积极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6. 教育与宣教护理人员在处理血液系统疾病时,还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教育与宣教工作。
这包括疾病的介绍、治疗方案、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31dea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b.png)
• 身体评估 • 心理社会资料的评估 • 实验室检查的评估
常见症状及护理评估
• 贫血:是血液病最常见的症状(详后述) • 出血或出血倾向:
– 出血:血液流出到血管外叫出血 – 出血倾向: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
止叫出血倾向
– 出血的原因: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凝血 因子缺乏,抗凝血物质增加
• 一、造血系统的组成 • 二、造血和髓外造血 • 三、血细胞的来源 • 四、血细胞的生理功能 • 五、血液系统疾病的程序护理
血液系统的组成
• 血液系统由血液、骨髓、脾、淋巴结以及 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组织和单核-巨噬细 胞组成
造血和髓外造血
• 造血器官和组织包括:肝、脾、骨髓和 淋巴结等
• 胚胎期24周前:肝、脾为主要造血器官
血液系统疾病的程序护理
• 护理评估 • 护理诊断 • 护理计划(预期目标) • 护理措施 • 护理评价
护理评估
• 病史评估
– 现病史评估:起病情况,主要症状及其特点, 伴随症状,病情的发展与演变,诊治经过,患 病过程中的一般情况
– 既往史的评估:传染病史,外伤手术史,食物 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
• 出生后4周:骨髓为主要造血器官
• 髓外造血:肝脾造血功能在出生后基本 停止,但在造血功能应激情况下(如出 血或溶血),又重新恢复部分造血功能, 称为髓外造血
血细胞来源
•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 (Hemapoietic Stem Cell,HSC)
• HSC: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功能,可分 化为多能祖细胞及淋巴系祖细胞
50 109 /L可出现出血症状,低于30 109/L时 应警惕颅内出血
• 继发感染: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案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96c1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6.png)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案教学目标: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
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了解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关爱和照顾能力。
教学内容:血液系统的基本知识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及其症状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要点心理和社会支持在护理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血液系统的生理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重点:血液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护理措施。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投影仪及PPT课件血液系统模型病例资料和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血液系统的基本知识、常见疾病及其症状、体征等。
直观演示法:通过投影仪展示病例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液系统疾病。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具体病例进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案例分析法:引入真实的血液系统疾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给出护理方案,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血液系统的了解情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讲授新课:首先介绍血液系统的基本知识,然后逐一讲解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及其症状、体征,最后介绍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巩固练习:提供病例资料,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症状、体征,提出护理方案。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评价与反馈:评价:通过小组报告、观察、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反馈: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给予及时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作业布置: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搜集一种你感兴趣的血液系统疾病的资料,准备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30409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f.png)
出血旳预防与护理
2、口腔、牙龈出血旳预防与护理:
指导病人用软毛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 进食过程中要细嚼慢咽,注意防止口腔粘膜旳
损伤或被鱼刺、骨头、硬果壳等刺伤;
牙龈渗血时,可用冷开水漱口或局部涂止血粉 或用肾上腺素棉球、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或局 部压迫止血;
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楚口腔内陈旧血块。
筛选试验
确诊试验
BT、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小板 计数、血块收缩试验、 CT、APTT、PT、TT
特殊试验
二、出血倾向
5、护理诊疗 1)有损伤旳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降低、
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壁异常有关 2)潜在并发症:出血 3)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血小板降低、凝
血因子缺乏有关 4)恐惊 与反复出血或出血量大有关
出现严重时,可用凡士林油纱条行后鼻腔填塞, 术后定时用无菌液体石蜡滴入。
出血旳预防与护理
4、关节腔出血或深部组织血肿预防与护理:
降低活动量,防止过分负重和易致创伤旳运动; 一旦发生出血,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关节腔出血者宜抬高患肢并固定于功能位,深
部组织出血者要注意测量血肿范围,局部冰袋 冷敷,同步可采用局部压迫止血; 出血停止后,改为热敷。
• 胚胎期24周前:肝、脾为主要造血器官 • 出生后4周:骨髓为主要造血器官
• 髓外造血:肝脾造血功能在出生后基本 停止,但在造血功能应激情况下(如出 血或溶血),又重新恢复部分造血功能, 称为髓外造血
返回
血细胞(blood cells)生成
由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 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进一步分化为各 系祖细胞,进而分化成红细胞、白细 胞、血小板。淋巴系祖细胞则分化为B 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二、出血倾向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ppt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ed9a4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f.png)
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
使用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进行杀灭,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免疫治疗
包括免疫抑制剂和抗体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化疗后的不良反应。
干细胞移植
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替换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达到治愈白血病的目的。
白血病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鼓励患 者积极配合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部分高度恶性的淋巴瘤患者,造血 干细胞移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淋巴瘤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症状护理
化疗护理
放疗护理
淋巴瘤患者可能会存在焦虑、恐 惧等不良情绪,需要关注患者的 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护理。
针对淋巴瘤患者的发热、盗汗、 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物 理降温、补液、调整饮食等。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ppt
目录
•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 贫血的护理 • 白血病的护理 • 出血性疾病的护理 • 淋巴瘤的护理 •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的注意事项
01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系统的组成
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 体各部位,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从身体不需要的部位运输 出去。
化疗期间需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 征,如体温、血压、呼吸等,同 时注意观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放疗期间需要保护照射部位的皮 肤,避免暴晒和摩擦,同时注意 观察放疗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 肺炎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 施。
06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的注意事项
白血病患者应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避免与感染 人群接触,注意个人卫 生。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医学知识讲座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医学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92b1413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d.png)
❖ D. 正常女性铁丢失形式主要是月经、妊娠、哺乳等
❖ E. 正常男性铁丢失形式主要是经皮肤、胆汁和粪便等排出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医学知识讲座
38/41
4. 以下哪一项是缺铁性贫血特征性表现( )
A. 皮肤、粘膜苍白
B. 头晕、眼花、耳鸣、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C. 体力活动后心跳、气短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医学知识讲座
20/41
4.铁转运和利用
血浆中 铜蓝蛋白氧化
与转铁蛋白结合转运
组织
二价亚铁
三价高铁(Fe3+)
(Fe2+)
与转铁蛋白分离
高铁还原为亚铁
血红蛋白
二价亚铁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医学知识讲座
21/41
5.铁贮存和排泄
贮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 肝、脾、骨髓等器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常。②红细胞外部异常 3.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大血管破坏等 ▲慢性失血: 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医学知识讲座
9/41
一. 临床表现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医学知识讲座
10/41
1.神经肌肉系统: 疲乏无力、头痛头 晕、失眠、畏寒、记忆力减退、注 意力不集中,是贫血常见症状。
D. 皮肤干燥、皱缩, 毛发干枯、易脱落, 反甲, 指甲薄脆易裂
E. 食欲不振、恶心、腹胀
休息时仍气促、 心悸
常并发贫血性 心脏病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医学知识讲座
8/41
3.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降低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异常: 再障、白血病 ▲造血调整异常 : 淋巴瘤、骨纤维化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教案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8d72b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9.png)
活页教案备注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教学内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2、教学目标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以及护理评估和措施熟悉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分类、诊断要点和治疗3、教学重点血液系统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4、教学难点:该病的疾病治疗要点5、课程思政:5分钟先让学生谈论自己理想的职业,而后引导学生分析目前就业现状、用人单位的预期与学生工作能力的差距,从而避免择业时好高骛远。
6、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7、教学过程环节一:旧识导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8、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这一节课的知识点,看怎样指导血液系统病人的日常生活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9、作业布置:完成习题10、教学反思:复习泌尿系统的相关旧识,问:尿毒症期或肾衰终末期治疗?根据老师的指引回想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答:小于用口服胃肠道透析、结肠透析。
大于血透、肾移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再引导其思考。
掌握重难点加深记忆第二环节: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1.血液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造血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3.血液病的分类记录笔记;根据老师的引导进入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1)病史(2)身体评估(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常用护理诊断/问题记录知识点,使更加深刻;举一反三,通过列举法进行归纳总结。
,以题型来巩固练习。
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引导积极思考。
常见症状体征:1.出血或出血倾向 2.发热 3.骨、关节疼痛4.贫血5.继发感染小组讨论常见症状体征最主要的表现及特征。
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自我学习;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介绍护理措施以及为控制其症状所需用药进行的评价。
就有关各种体征发生、诊断、治疗进行记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10分钟20分钟20分钟20分钟15分钟。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8560646c85ec3a86c2c51b.png)
3
伴随症状
口腔黏膜血泡; 呕血、黑便;喷 射性呕吐甚至昏 迷;肝脾淋巴结 肿大等。
(三)心理-社会资料
焦虑、担忧 、 紧张、惊骇、 惧怕、抑郁、 悲观等情绪。
(四)辅助检查
出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计数减少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凝血时间延长
血管异常 和血小板异常
性出血
凝血功能 障碍性出血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病人常感不安,易激 动、生气或忧虑,严重 者常有烦恼和自卑,不 愿参加社交活动。
(四)辅助检查
1 血常规血涂片
有助于贫 血
诊断及分 类;
可判断贫 血
的性质和 类型
2.网织红细胞计数
了解红 细胞 增生情况,
作 为判断贫 血疗 效的早期 指标
3 骨髓穿刺
任何不 明原
因的贫 血都
应做骨 髓穿
刺, 必 要时
(三)心理-社会资料
病人因反复感染常 有忧郁、无助感;严重 者因病情危重、治疗效 果不佳常出现焦虑、沮 丧,甚至绝望,家人常 因经济压力大,照顾能 力有限而忧心忡忡。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病致凝 血因子
缺乏等 评估时
还应注 意病人
的家族 史、过
敏史。
(二)身体评估
1
出血的部位
皮肤黏膜出 血最常见,内脏 出血较为严重, 尤以颅内出血多 危及生命。
2
出血程度
轻度 一次出血量小 于500ml,无明显临 床征象。中度出血 量达500~1000ml, 收缩压低于90mmHg。 重度出血量大于 1000ml,收缩压低 于60mmHg,心率120 次/分以上。
(二)病因
成熟的白 细胞数量↓ 或质量异常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9451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b.png)
1
药物治疗
药物剂量选择、用药禁忌。
2
严密观察
对病人监测注意事项,如不良反应、呼吸困难、体温等变化。
3
权威判断
照护人员应该熟悉药物的药理、常见副作用和相互作用等知识。
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措施
1 预防血栓形成
观察病人的间断压力、 定时转换体位。
2 预防出血
掐压出现打针等小的出 血点,保持注射部位的 清洁。
3 预防感染
科学用药,考虑抗菌药 物对肠道菌群的破坏导 致的腹泻、呕吐等副作 用。
康复和护理计划
治疗措施
最新的治疗技术与方案,包 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磁 绵治疗等。
营养计划
合理设计病人的营养计划, 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康复训练
譬如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康 复和护理计划,建立全方位 的情感支持,帮助早日振作 起来。
关注安全
譬如检查导管的位置、监测各种内窥镜和特 殊药物的使用。
护理问题与解决方法
高血压的护理
包括饮食限制、控制血糖、加 强运动等方式。
血液样本的抽取和记录
护理人员应确保抽取血液的每 个步骤都得措施
包括检查献血者信息、检查血 型、与临床医生协作等工作。
药物管理和监测
认识白细胞相关的病症
各种各样的血液疾病
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病症 需要护理人员进行专门的护理。
包括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和 白血病等需要专业的照顾与护 理。
护理的基本原则
身体检查
监测病人的循环系统,观察下肢水肿、皮肤 颜色等。
紧急处理
高血压、低血糖等紧急情况的处理。
合理安排生活
譬如根据病人的病情安排合理的饮食、用药、 休息时间。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病人 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的概述(共57张PPT)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的概述(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c198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2.png)
极重度 ﹤30g/L 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第二十三页,共57页。
贫血表现
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
疲乏困倦、软弱 无力,皮肤黏膜 苍白
1
2
3
4
5
多尿、蛋白尿、夜尿增多,
月经失调性功能障碍等。
第二十四页,共57页。
心悸气短、心脏
杂音,心脏病
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腹胀、腹 泻、便秘,舌炎 和口腔粘膜炎等。
概念: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的外周血中血红
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 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 值的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其中以血红蛋
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第二十页,共57页。
我国成年人贫血的诊断标准
性别 Hb
RBC
HCT
男 ﹤120g/L ﹤4.5×1012
女 ﹤110g/L ﹤4.0×1012 妊娠 ﹤100g/L ﹤3.5×1012 女性
心悸气短、心脏
杂音,心脏病
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腹胀、腹 泻、便秘,舌炎 和口腔粘膜炎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常感不安,易激动、 生气或忧虑,严重者常有 烦恼和自卑,不愿参加社 交活动。
第三十七页,共57页。
(四)辅助检查
1 血常规血涂片
2.网织红细胞计数
3 骨髓穿刺
(1)有助 于贫血诊断 及分类; (2)可判 断贫血的性 质和类型
改变体位宜缓慢,避免登高, 防止晕倒。
第二十九页,共57页。
二、出 血
(一)概念
出血
出血是指机体止血和凝血机制 障碍而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 后出血不易停止的一种状态。
第三十页,共57页。
【护理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C2、E3、C4、E5、A6、C7、C 8、A 9、E 10、C 11、D 12、C13、D 14、E 15、C 16、E 17、B 18、D19、D 20、B 21、D 22、E 23、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2、ABCDE 3 AC 4、AC 5、ABDE 6、AE 7、BCD 8、ABDE 9、AD 10、ABC 11、ACD 12、AD 13、ABDE 14、ABCDE 15、ABCE 16、ABCDE 17、ABCDE18、ABCD19、ABE 20、ABCE 21、ABCDE 22、ABCDE 23、ABCD三、问答题1、简述缺铁性贫血病人口服铁剂治疗的配合和护理措施答:1、应饭后或餐中服用1、可服用维生素C、乳酸等酸性药物促进铁剂吸收。
2、避免与牛奶、咖啡、茶、抗酸药及H2受体拮抗剂等同时服用。
3、口服铁剂时使用吸管,避免染黑牙齿。
4、定期检查,保证治疗效果;防止药物过量而引起中毒或相关病变的发生。
2、静脉注射长春新碱发生药液外渗应如何处理答:1、立即停止注射,不要拔针2、由原部位抽取3-5ml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
3、局部滴入生理盐水稀释药液,或用碳酸氢钠溶液拮抗。
4、局部冷敷后再用25%硫酸镁湿敷。
3、简述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分类答: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细胞(HC)经血管输注给患者,造血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HSC)和祖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为各系成熟血细胞的功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被分为异体HSCT和自体HSCT。
四、分析题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入院。
曾用青霉素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回升,最高达40℃。
查体:T39℃、P100次/分、R25次/分,精神萎靡,贫血貌,未见皮下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肝脾均肋下2cm,无压痛,余(-)。
化验:血WBC110×109/L,Hb65g/L,血小板计数70×109/L。
外周血中可见到原始及早幼粒细胞,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为了确诊,需要做什么检查?2.若该病人选用DA化疗方案,写出化疗药的主要不良反应:3.写出该病人的三个主要护理问题。
答:1、为进一步确诊,应做骨髓检查。
2、局部反应(静脉炎)、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心脏毒性3、该病人的主要护理问题:①体温过高:与白血病引起机体感染有关。
②活动无耐力:与贫血、高热有关。
③疼痛:胸骨下端痛:与白血病引起的骨膜浸润有关。
原题:一、单项选择题1、急性白血病易发生感染,主要原因是【C】A.白血病细胞增多B.继发性营养不良C.成熟粒细胞缺乏D.长期贫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E.骨髓造血功能衰竭2、有关急性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下列哪项不妥【E】A.骨骼和关节疼痛B.肝脾轻度至中度肿大C.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D.淋巴结肿大多数无压痛E.皮肤、牙龈、睾丸等不会被侵润3、白血病化疗期间口服别嘌呤醇的目的是【C】A.抑制尿素的合成B.加强化疗药的疗效C.抑制尿酸的合成D.加强尿酸的排泄E.加强尿素的排泄4、白血病细胞浸润部位中最难控制的是【E】A.肝脏B.脾脏C.骨骼D.淋巴结E.脑膜及脑组织5、正常人红细胞的寿命为:【A】A.120天 B.150天 C.180天 D.200天 E.300天6、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疾病是【C】A. 过敏性紫癜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 血小板无力症D. 淋巴瘤E. 骨髓瘤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C】A.血小板悬液输注B.止血敏C.糖皮质激素D.脾切除E.免疫抑8、纠正DIC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D】A. 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B. 肝素的应用C.补充凝血因子D. 抗纤溶药物的应用E.输注血小板9、下列选项中不是DIC的临床表现的一项是:【E】A. 出血B. 休克C. 栓塞症状D. 溶血E. 阻塞性黄疸10、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后,最早升高的是:【C】A. 血红蛋白B. 白细胞数C. 网织红细胞数D. 红细胞数E. 以上都不是11、应用那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光。
【A】A. 静脉点滴硝酸甘油B. 静脉点滴青霉素C. 静脉点滴苄胺唑啉D. 静脉点滴硝普纳12、急性白血病患者易发生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
【C】A. 长期贫血B. 广泛出血C. 成熟粒细胞减少D. 白血病细胞广泛浸润13、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表现是【D】A. 手足抽搐,HR和BP下降B. 四肢麻木,腰背酸痛C. 皮肤潮红,呼吸困难D. 喉头水肿,荨麻疹E、皮肤瘀斑,脉速,面色苍白14、大量输入库存血时,可静脉推注【E】A. 肝素B. 枸橼酸钠C. 枸橼酸钙D. 碳酸氢钠E. 氯化钙15、关于铁吸收,错误的为【C】A. 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B. 以亚铁的形式吸收C. 饮茶有利于铁的吸收D. 动物源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高E. 铁的吸收受机体铁饱和状态的调节16、病人大咯血时最危险的并发症是【E】A. 出血性休克B. 贫血C. 肺不张D. 肺部感染E. 窒息17、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B】A. 慢性胃炎B. 慢性失血C. 慢性感染D. 妊娠E. 哺乳18、服用铁剂后出现黑便的常见原因是【D】A. 引起肠粘膜破溃出血B. 引起收消化道出血C. 腐蚀肠壁血管引起出血D. 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生成硫化铁所致E. 腐蚀胃血管引起出血19、在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为【D】A.男:Hb<150g/L,女:Hb<140g/LB. 男:Hb<140g/L,女:Hb<130g/LC. 男:Hb<130g/L,女:Hb<120g/LD. 男:Hb<120g/L,女:Hb<110g/LE. 男:Hb<110g/L,女:Hb<100g/L20、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首选化疗药物是【B】A.氟达拉滨 B. 羟基脲 C. 阿糖胞苷 D. 长春新碱 E. 环磷酰胺21、下列那种化疗药会引起周围神经炎【B】A. 柔红霉素B. 羟基脲C. 阿糖胞苷D.长春新碱E. 环磷酰胺22、下列那种化疗药会引起心脏损害【B】A. 环磷酰胺B. 氨甲喋呤C. 阿糖胞苷D. 长春新碱E.柔红霉素23、下列那种化疗药会引起口腔溃疡【B】A. 左旋门东酰胺酶B. 氨甲喋呤C. 阿糖胞苷D. 长春新碱E. 柔红霉素24、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英文缩写是【C】A. HSCTB. BMTC. GVHDD. HLAE. CMV25、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D】A. 感染B. 出血C.间质性肺炎D. GVHDE. 化疗药物副作用26、确诊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哪项实验室检查【B】A. 血常规B. 骨髓穿刺检查C. 骨髓染色体检查D. 细胞免疫学检查E. 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27、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病人继发感染的有效手段是【A】A. 抗菌素的应用B. 成分输血C. 入住无菌层流病房D. 造血干细胞输注E. 细胞刺激因子的应用28、与贫血无关的表现为【E】A. 皮肤粘膜苍白B. 疲乏无力C. 头痛、头晕D. 心悸及呼吸困难E. 发绀29、在我国诱发再障的最主要因素为【C】A. 核事故B. 职业性接触有害物质C. 药物滥用D. 环境污染E. 遗传原因30、缺铁性贫血病人补铁剂治疗后首先表现为【A】A. 病人自觉症状改善B. 血清铁蛋白上升C. 网织红细胞上升D. 血红蛋白上升E. 红细胞平均体积恢复正常二、多项选择题1、护理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措施,正确的有【ABC】A.药液必须新鲜配置B.呕吐后鼓励进食C.严密监测血象变化D.有明显脱发者应暂停化疗E.患者常有呕吐,故应少饮水2、输血可引起下列哪些反应【ABC】A.发热反应B.溶血反应C.过敏反应D. 传播爱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E.细菌污染血液引起菌血症3、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有【ABD】A. 血小板减少B.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C.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 白血病细胞浸润E. 脾功能亢进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有【BC】A. 出血、贫血、感染B. 肝脾淋巴结肿大C. 全血细胞减少D.网织红细胞增多E.骨髓巨核细胞增加5、急性型再生障碍贫血的临床特点是【ABDE】A.早期主要表现出血和感染 B. 出血广泛而严重C. 肝脾淋巴结肿大D. 全血细胞减少E. 骨髓增生低下6、以下有关输血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E】A. 两袋血之间必须输入少量生理盐水B. 溶血反应一般输血后1-2h内发生C. 输入大量库存血时,应在血液中加入氯化钙D. 冬季库血取出后应适当加温E. 过敏反应轻者可减慢输血速度7、导致血液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BCD】A. 贫血B. 颅内出血C. 败血症D. 全身衰竭E. 发热8、下列关于口腔、牙龈出血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有【ABDE】A. 定时漱口B. 牙龈渗血可用肾上腺素棉球贴敷止血C. 口腔内有陈旧血块,应该及时用牙刷或牙签清理干净D. 进餐前可用1%双氧水漱口E. 牙龈渗血时局部涂抹云南白药9、化疗病人考虑停药的指征包括【AD】A. 白细胞低于3.0×109/LB. 头发脱落C. 静脉色素沉着D. 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E. 恶心、呕吐1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期为【ABC】A. 慢性期B. 加速期C. 急变期D. 缓解期E. 恢复期11、以下关于口服铁剂正确叙述是【ACD】A. 从小剂量开始B. 饭前服用C. 饭后服用D. 使用吸管口服液体铁剂E. 用茶水服用12、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缺乏以下物质【AD】A.叶酸 B. 铁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B12 D. 维生素C13、白血病患者发生鼻出血的正确护理措施【ABDE】A. 额部冰敷B. 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C. 用手挖除鼻痂D. 用油纱条填塞E. 用液状石蜡油滴鼻14、霍奇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ABCDE】A.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B. 周期性发热C. 皮肤瘙痒D. 肝脾大E. 胸腔积液,肺不张15、淋巴瘤的有效治疗包括:【ABCE】A. 放射治疗B. 化学治疗C. 骨髓移植D. 淋巴结切除术E. 合并脾功能亢进者行脾切除术16、刺激性化疗药物输注时,正确的是【ABCDE】A. 选择大血管或中心静脉B. 每次注射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C. 注射时检查,确定针头在血管内D. 药物切勿外渗E. 有外渗时,立即停止注射,局部冰敷、湿敷等。
切勿热敷1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的疾病有:【ABCDE】A. SLEB. 再障C. 脾功能亢进症D. Evans综合症E. 急性白血18、关于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发热,描述正确的有【ABCD】A.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再障等病人B.常可发展为高热、难以控制C.常由于成熟粒细胞减少导致感染所致D.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可用药物降温E. 酒精擦浴19、网织红细胞增多,可见于【ABE】A.急性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失血性贫血20、缺铁贫血的病因【ABCE】A. 铁摄入不足B. 需求增加C. 铁吸收障碍D. 缺乏维生素B12E. 铁丢失过多21、贫血患者常见的症状有【ABCDE】A. 食欲不振B. 恶心C. 腹胀D. 便秘E. 腹泻2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ABCDE】A.去除病因 B. 雄激素治疗 C. 免役抑制治疗D. 骨髓移植E. 细胞因子23、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伴全身广泛出血,血小板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