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学生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促进学生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知行统一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方面。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注重思想品德课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运用适当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我们思品教师必须要思考和践行的一个问题。
下面简要谈一下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创境引情,激情发思
在教学中巧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的典型实例,利用实物、图画、影视、幻灯、音乐等,创设和渲染恰当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把教学内容的“此情此景”转变为“我情我景”,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触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最敏感的心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授《家,温馨的港湾》时,我设置了“感悟父母恩情”环节,通过出示体现亲子情的家庭照片,通过“讲述心灵深处的故事”、“父母常说的十句话”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深深情感。
在讲授《我爱我师》时,我设置了“感悟师爱”环节,通过“讲授我与老师的故事”,播放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看望顾毓秀老师的视频资料,来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情感。
二、思后去行,行后去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时,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行“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注重实践环节对情感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强化作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例如:讲授《与诚信结伴同行》时,设置“践行诚信”环节,让学生讨论如何做一名诚信中学生进行诚信宣誓,并且启动“诚信银行”将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存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做诚信的人。
在讲授《家,温馨的港湾》时,设置“爱的献礼”环节,让学生说出父母亲的生日、父(母)亲节的日期、父母亲的爱好等,让学生亲手为父母制作节日礼物。
设置“孝亲敬长我践行”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心尽力孝敬父母,例如:为父母洗头洗脚、干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总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激情的基础上将道德情感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实现道德教育明理导行的目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践行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基础、是前提,引导学生将道德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大效益。
在教学中如何将二者结合达到最优化,是我们不断思索、不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