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药附录内容

合集下载

徐康森版药典生化药汇总

徐康森版药典生化药汇总
l 第一部分:生化药的基本概况 l 第二部分:2010年版中国药典
生化药归总
徐康森版药典生化药汇总
第一部分:生化药的基本概况
1、生化药的定义 2、生化药的发展
徐康森版药典生化药汇总
1、生化药的定义
• 生化药物是我国医药产品的一个大类。
• 生化药主要从动、植物及微生物发酵提取的、 化学合成、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重组 技术制得的一类药品
l 2010年版药典收载的核酸类药物品种较为齐全,尤其 制剂,剂型完整,低的2-3种,多的7-8种。如利巴韦 林有11种:固体制剂有4种,片、口含片、胶囊、颗 粒;液体制剂有7种,滴眼液、滴鼻液、口服溶液、 注射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
徐康森版药典生化药汇总
4、品种增修订情况
该类药品大部分标准项目比较完善,大部分未 增订和修订,少部分进行了增修订。
徐康森版药典生化药汇总
2、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氨基酸 及其衍生物类品种
牛磺酸及其制剂(片、散、颗粒、胶囊、滴眼液); 盐酸精氨酸及其制剂(片、注射液);色氨酸;谷氨 酸(钠)及其制剂(片、注射液、钾注射液);组氨 酸及盐酸组氨酸;脯氨酸;精氨酸;酪氨酸;丝氨酸 ;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盐酸、醋酸、苄达) ;缬氨酸;门冬酰胺(片)、甘氨酸(冲洗液)、胱 氨酸(片、盐酸)、丙氨酸、甲硫氨酸(片)、苏氨 酸、苯丙氨酸、谷丙甘氨酸胶囊、乙酰半胱氨酸(滴 眼液、颗粒)、乙酰谷氨酸(注射液)、羧甲司坦( 口服溶液、片、颗粒)等53个品种。
徐康森版药典生化药汇总
3、收载的核酸及其衍生物类药品品种 的基本特点
l 临床上治疗病毒疾患为主,部分治疗心血管及脑损伤 、缺氧等疾病。 如早期阿糖胞苷酸是治疗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疾患的 首创药物;第一代核苷酸类药物利巴韦林,第二代阿 昔洛韦、更昔洛韦直至泛昔洛韦等。

生化药物质量标准中的生物检定及其进展

生化药物质量标准中的生物检定及其进展

生长激素
重法和胫骨法
重组人胰岛素 小鼠或家兔血糖法 HPLC
降钙素
大鼠血钙法
HPLC
低分子肝素 血浆凝固法或家兔 分光光度法 全血凝固法
ChP2005 BP2007 ChP2005 BP2007 ChP2005 BP2007 BP2007
在本实验室已用理化测定代替生物测定 两种方法间具有良好相关性(P﹤0.01)的品种
活性测定分类
活性测定---定量:质量标准中生物效价 测定(HCG、HMG、肝素)
---半定量 ---定性
活性测定------半定量
半定量------当理化测定占主导地位,生物效价 测定降为辅助作用,只用于活性检查,设定限 值,采用半定量方法,不需精确的生物统计, 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用量
如治疗二型糖尿病新药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 肽-1(7-36)质量标准中采用半定量方法(限 值为小鼠血糖降低应大于20%)进行活性检查
生化药名
生物测定方法
理化测定方法 收载标准
伟素
大鼠血脂清除率法 分光光度法
(Sulodexide)
重组绒促性素 幼小鼠子宫增重法 HPLC (rHCG)
重组卵泡刺激 幼大鼠卵巢增重法 HPLC 素(rFSH)
重组黄体生成 幼大鼠精囊增重法 HPLC 素(rLH)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
BP2007版胰岛素采用HPLC法
ChP2005版二部,动物胰腺提取的胰岛素定量生物测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生化药品专业科研项目
1、药品中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归纳分类)。(中检所负责) 2、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规范化研究,增订附录。(上海所负
责) 3、人工肠液和胃液中所用酶试剂的标准化研究。(中检所和北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化药品附录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化药品附录

生化药品附录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本附录所指生化药品就是指从动物的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中经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等制得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

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多糖、核苷酸及其衍生物、脂、酶及辅酶等(不包括生物制品附录所列产品)。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原材料的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等原料(原液)及其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原材料的采集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监督控制其来源及质量。

第三条来源于人的组织、尿液的产品按照本附录执行。

第二章原则第四条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结合品种特点,明确从原材料采集至成品放行各阶段的质量管理责任,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第五条生化药品具有以下特殊性,应对原材料的来源及质量、生产过程、中间产品的检验进行特殊控制:(一)生化药品的生产涉及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的提取、分离与纯化等过程,原材料本身具有不均一性。

(二)生化药品的质量控制通常采用生物分析技术,比理化测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

(三)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与中间产品就是污染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原材料中的病原微生物对产品质量与生产环境存在较大风险。

第三章人员第六条从事生化药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采购及其她相关人员(包括清洁、维修人员)均应根据其生产的产品与所从事的生产操作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卫生与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安全防护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并纳入个人培训档案。

第七条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与质量受权人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如微生物学、生物学、免疫学、药学、生物制药、生物化学等),并能够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切实履行职责。

从事供应商审计的人员,应了解动物种属、饲养、屠宰、检疫、采集及其原材料贮存运输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供应商管理与审核过程中有效履行其职责。

第八条应对所生产品种的生物安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生产、维修、检验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药物分析简答整理

药物分析简答整理

药物分析简答整理1、简述《中国药典》附录收载的内容。

答:药典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的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

通用检测方法系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

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2、简述药品标准中药品名称的命名原则。

答:药品中文名称须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

《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药品英文名称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须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命名系统一致。

3、简述药品标准的制定原则。

答:药品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原则。

(1)科学性:国家药品标准合用于对合法生产的药品质量进行控制, 保障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所以,药品标准制定首要的原则是确保药品标准的科学性。

应充分考虑来源、生产、流通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设置科学的检测项目、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规定合理的判断标准/限度。

(2)先进性:质量标准应充分反映现阶段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

在标准的制定上应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坚持就高不就低的标准先进性原则。

坚持标准发展的国际化原则,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积极采用国际药品标准的先进方法,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3) 规范性:药品标准制定时,应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法律、规范和指导原则的要求,做到药品标准的体例格式、文字术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以及通用检测方法等的统一规范。

(4)权威性:国家药品标准具有法律效力。

应充分体现科学监管的理念,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的科学发展需要。

4、简述中国药典凡例的性质、地位与内容。

答: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药品GMP指南2010版附录3_生物制品-药品GMP指南

药品GMP指南2010版附录3_生物制品-药品GMP指南

1
第四章
厂房与设备
第十二条 生物制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产品和生产操作相适应,厂房与 设施不应对原料、中间体和成品造成污染。 第十三条 生产过程中涉及高危因子的操作,其空气净化系统等设施还应当符合特殊要 求。 第十四条 生物制品的生产操作应当在符合下表中规定的相应级别的洁净区内进行,未 列出的操作可参照下表在适当级别的洁净区内进行: 洁净度级别 B 级背景下的局 部A级 C级 D级 生物制品生产操作示例 附录一无菌药品中非最终灭菌产品规定的各工序 灌装前不经除菌过滤的制品其配制、合并等 体外免疫诊断试剂的阳性血清的分装、抗原与抗体的分装 原料血浆的合并、组分分离、分装前的巴氏消毒 口服制剂其发酵培养密闭系统环境(暴露部分需无菌操作) 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等体外免疫试剂的配液、分装、干燥、内包装
附录 3:
生物制品
第一章 范围
第一条 生物制品的制备方法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下列制备方法的生物制 品属本附录适用的范围: (一)微生物和细胞培养,包括 DNA 重组或杂交瘤技术; (二)生物组织提取; (三)通过胚胎或动物体内的活生物体繁殖。 第二条 本附录所指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 、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 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按药品管理的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它 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当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 及微生态制剂等。 第三条 生物制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应当符合本附录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 第二章 原则
第十五条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某些特定活生物体的阶段, 应当根据产品特性和设备情况, 采取相应的预防交叉污染措施,如使用专用厂房和设备、阶段性生产方式、使用密闭系统等。 第十六条 灭活疫苗(包括基因重组疫苗) 、类毒素和细菌提取物等产品灭活后,可交替 使用同一灌装间和灌装、冻干设施。每次分装后,应当采取充分的去污染措施,必要时应当 进行灭菌和清洗。 第十七条 卡介苗和结核菌素生产厂房必须与其它制品生产厂房严格分开,生产中涉及 活生物的生产设备应当专用。 第十八条 致病性芽胞菌操作直至灭活过程完成前应当使用专用设施。炭疽杆菌、肉毒 梭状芽胞杆菌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制品须在相应专用设施内生产。 第十九条 其它种类芽孢菌产品, 在某一设施或一套设施中分期轮换生产芽胞菌制品时, 在任何时间只能生产一种产品。 第二十条 使用密闭系统进行生物发酵的可以在同一区域同时生产,如单克隆抗体和重 组 DNA 制品。 第二十一条 无菌制剂生产加工区域应当符合洁净度级别要求,并保持相对正压;操作 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应当在专门的区域内进行,并保持相对负压;采用无菌工艺处理病原体 的负压区或生物安全柜,其周围环境应当是相对正压的洁净区。 第二十二条 有菌(毒)操作区应当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来自病原体操作区的空气 不得循环使用;来自危险度为二类以上病原体操作区的空气应当通过除菌过滤器排放,滤器 的性能应当定期检查。 第二十三条 用于加工处理活生物体的生产操作区和设备应当便于清洁和去污染,清洁 和去污染的有效性应当经过验证。 第二十四条 用于活生物体培养的设备应当能够防止培养物受到外源污染。 第二十五条 管道系统、阀门和呼吸过滤器应当便于清洁和灭菌。宜采用在线清洁、在 线灭菌系统。密闭容器(如发酵罐)的阀门应当能用蒸汽灭菌。呼吸过滤器应为疏水性材质, 且使用效期应当经验证。 第二十六条 应当定期确认涉及菌毒种或产品直接暴露的隔离、封闭系统无泄漏风险。 第二十七条 生产过程中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设备应当与未使用的灭菌物品和设备分 开,并有明显标志。

化验指导手册

化验指导手册
指标名称 PH 值范围(25℃) 电导率(25℃,μs/cm) 可氧化物的限度检验 吸光度 (254nm, 1cm 光程) 二氧化硅(mg/L) 一级水 — ≤0.1 — ≤0.001 ≤0.02 二级水 — ≤1.0 符合 ≤0.01 ≤0.05 三级水 5.0~7.5 ≤5.0 符合 — —
(三)影响纯水质量的因素 在实验室中制取的纯水,不难达到纯度指标.一经放置,特别是接触空气,电 导率会迅速下降。例如用钼酸铵法测磷或纳氏试剂测氨氮,无论是蒸馏水或离子 交换水只要新制取的纯水都适用。一旦放置,空白便显著增高。主要来自空气和 容器的污染。 玻璃容器盛装纯水可溶出某些金属或硅酸盐,有机物较少。聚乙烯容器所溶 出的无机物较少,但有机物多。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化验指导手册
四、纯水的制备
(一)实验室纯水的质量要求 实验室纯水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不得有肉眼可辨的颜色或纤絮杂质。 实验室纯水分三个等级,应在独立的制水间制备。 (1)一级水 不含溶解杂质或胶态质有机物。可经二级水进一步处理制得。用于制备标准 水样或超痕量物质的分析。 (2)二级水 常含有微量的无机、有机或胶态物质。可用蒸馏、电渗析或离子交换法制得 的水进行再蒸馏的方法制备。用于精确分析和研究工作。 (3)三级水 适用于一般实验工作,可用蒸馏、电渗析或离子交换法制备。 实验室纯水制备的原料应当是饮用水或比较干净的水, 如有污染或空白达不 到要求,必须进行纯化处理。 (二)质量指标
1
化验指导手册
第一章
实验室常识
一、实验员守则
1、实验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定,按照试验程序进行操作。 2、详细的记录试验数据,注重试验的科学性,不得随意涂改与编造数据。 3、在试验中保持谨慎的态度,明确试验目的、内容与要求,做好实验记录。 4、及时了解新的实验方法和检测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5、了解药品的一般性质,合理选择和利用药品 6、注意实验室安全。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防火、防水、防爆知识,在离开实验室 之前检查水电设施是否安全。 7、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吸烟等进行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8、节约水、电及实验药品,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9、保持实验室内环境卫生。

我国GMP附录《生化药品》简析

我国GMP附录《生化药品》简析

我国GMP附录《生化药品》简析贾晓艳(奥星制药设备(石家庄)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从范围、原则、人员、厂房与设备、病毒去除/灭活及验证、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术语9个方面,对我国GMP附录《生化药品》进行了解读,以期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GMP;生化药品;附录;CFDA1概述2017年3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生化药品》的公告(2017年第29号),说明了《生化药品》附录(以下简称为该附录)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配套文件,并且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该附录曾于2016年10月19日发布了第一次征求意见稿,并在2016年11月12日征求意见结束。

该附录内容共44条,其主体部分共分为八章(有43条),第九章为术语解释。

2章节解析2.1第一章:范围本章对生化药品的定义、范围、生化药品的产品类型与工艺的范围、原材料的采集过程和药品生产企业的责任等内容提出了要求。

本章还对来源于人的组织、尿液的生化药品进行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血液制品不在该附录范围内。

典型的生化药品包括了肝素钠、辅酶Q10、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胰酶、玻璃酸钠(鸡冠提取物)、蛋白质、多肽等。

典型的生化药品生产方法包含了提取、酶解、盐析、吸附、有机溶剂分级沉淀等。

需要注意的是,生化药品和生物制品是有很大区别的。

生物制品是用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毒素)以及动物和人的血浆等制成的制品,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

其中,用于防治传染病的生物制品可分为人工自动免疫制品(如疫苗和类毒素等)和人工被动免疫制品(如丙种球蛋白、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等)。

2.2第二章:原则本章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和管控阶段提出了要求,并且要求用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来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生化药品附录

生化药品附录

生化药品附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附件生化药品附录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本附录所指生化药品是指从动物的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中经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等制得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

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多糖、核苷酸及其衍生物、脂、酶及辅酶等(不包括生物制品附录所列产品)。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原材料的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等原料(原液)及其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原材料的采集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监督控制其来源及质量。

第三条来源于人的组织、尿液的产品按照本附录执行。

第二章原则第四条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结合品种特点,明确从原材料采集至成品放行各阶段的质量管理责任,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第五条生化药品具有以下特殊性,应对原材料的来源及质量、生产过程、中间产品的检验进行特殊控制:(一)生化药品的生产涉及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等过程,原材料本身具有不均一性。

(二)生化药品的质量控制通常采用生物分析技术,比理化测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

(三)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是污染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原材料中的病原微生物对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存在较大风险。

第三章人员第六条从事生化药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采购及其他相关人员(包括清洁、维修人员)均应根据其生产的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安全防护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并纳入个人培训档案。

第七条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如微生物学、生物学、免疫学、药学、生物制药、生物化学等),并能够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切实履行职责。

从事供应商审计的人员,应了解动物种属、饲养、屠宰、检疫、采集及其原材料贮存运输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供应商管理和审核过程中有效履行其职责。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生化药品)第一册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生化药品)第一册

其它药品标准卫生部颁药品标准(生化药品第一册)(38种)肝素钙注射液拼音名:Gansugai Zhusheye英文名:INJECTIO HEPARINI CALCII书页号:S1-15 标准编号:WS1-C3-0011-89 本品为肝素钙的灭菌水溶液。

其效价应为标示量的86.0~116.0%。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照肝素钙项下的鉴别法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检查】pH值应为5.0~8.0(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33页)。

热原照肝素钙项下的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4 页)。

【效价测定】照肝素生物检定法测定(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58页)。

【作用与用途】同肝素钙。

【用法与用量】皮下注射一次5,000~10,000单位一日一次。

【注意】用药期间应定时测定凝血时间。

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禁用。

孕妇及产后妇女慎用。

【规格】(1) 1ml:5,000单位(2) 1ml:10,000单位(3) 2ml:10,000单位【贮藏】避光,在阴凉处保存。

有效期三年。

L-盐酸精氨酸拼音名:Yansuan Jing※ansuan英文名:L-ARGININI MONOHYDROCHLORIDUM书页号:S1-31 标准编号:WS1-C3-0022-89[C6H14N4O2²HCl=210.66] 本品为2-氨基-5-胍基戊酸盐酸盐。

按干燥品计算,含C6H14N4O2.HCl应为98.5~101.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显酸性反应。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盐酸溶液(9→100)制成每1ml中含30mg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16页),按干燥品计算,比旋度应为+20.4°至+22.4°。

【鉴别】(1)取本品约2mg,加水2ml使溶解,加茚三酮约2mg,加热,溶液显蓝紫色。

中国药典版二部概况

中国药典版二部概况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
含量限度 (原料药) ➢ 一般换算成以干燥品或无水物或炽灼品计算的含量。
✓ (1)“按干燥品计算”—检查“干燥失重” ✓ (2)“按无水物计算”—检查“水分” ✓ (3)“按无水物与无溶剂物计算”—如含挥发性有机溶剂
且有机溶剂量明显影响含量结果时(如:秋水仙碱、盐酸帕 罗西汀)
➢ 两个色阶相邻,可用“或”来描述 ➢ 类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 色阶之间相隔两个以上,应采用“至”来描述 ➢ 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 引湿性:更多品种中增加了对引湿性的描述(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 录XIX J“药物引湿性指导原则)。实验时是关键信息 (对照品的处理)。
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4)
• 呋噻米注射液,吡哌酸胶囊、片,吲哚美 辛肠溶片、乳膏,利福平注射液,谷氨酸 钾注射液,泛酸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普唑仑片,环扁桃酯胶囊,苯巴比妥钠 片,注射用苯妥英钠,非诺贝特片、胶囊, 罗通定片,洛莫司汀胶囊,辛伐他汀片、 胶囊,非诺贝特胶囊,
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5)
• 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复方酮康唑乳膏, 复方磺胺嘧啶片,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依诺沙星片、胶囊,法莫替丁注射液,苯 苯海明片,苯硷缓释片,枸橼酸他莫苷芬 片,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喷托维 林片,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 注射液,氢氯噻嗪片,氢溴酸东莨菪硷注 射液,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复方卡托 普利片,复方克霉唑乳膏,复方盐酸阿米 洛利片,复方磺胺甲噁唑注射液,
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8)
• 盐酸罗通定片,盐酸哌唑嗪片,盐酸哌替 啶片、注射液,盐酸氟奋乃近片、注射液, 盐酸美沙酮片、注射液,盐酸倍他司汀片, 盐酸胺碘酮片、注射液、胶囊,盐酸麻黄 碱注射液、滴鼻液,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 盐酸氯西那林片,盐酸氯米帕明片,盐酸 氯胺酮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考点整理(适用于期末、研究生考试)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考点整理(适用于期末、研究生考试)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考点整理(适用于期末、研究生考试)第一章药典概况一、药典内容:凡例、正文、附录、索引1.凡例:解释和使用药典的基本原则,并规定共性咨询题标准品、对比品系指用于鉴不、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治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ug)计,以国际标准品举行标定;对比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质)举行计算后使用。

2.正文: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按笔画顺序罗列,单方制剂在其原料药后,药用辅料集中编排。

3.附录:制剂通则、通用检测办法、指导原则。

4.索引:中文按拼音排序,英文按字母排序。

二、药典发展与国外药典1.共8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05版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纳入,列为三部2.美国USP(32)-NF(27),英国BP,欧洲Ph-Eur,XXX药局方JP三、药品检验工作基本程序:取样、鉴不、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第二章药物的鉴不试验一、概述:判不真伪,检验是否为标示药物,别能赖以鉴不未知物。

二、鉴不试验项目1.性状: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汲取系数)2.普通鉴不试验:依靠阴阳离子及官能团,证实是某一类,别能证实是哪一种。

3.专属鉴不反应: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选用特有的灵敏定性反应,鉴不真伪。

三、鉴不办法1.化学法:呈群反应、沉淀生成反应、荧光反应、气体生成反应、使试剂褪XXX、测定生成物熔点2.光谱法:紫外(专属性别如红外)、红外、近红外、原子汲取、核磁共振3.X射线粉末衍射4.群谱法:薄层群谱、高效液相、质谱5.生物学法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一、概述1.来源(1)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在合成药物的生产过程中,原料别纯或未反应彻底、反应的中间体与反应副产物在精制时未能彻底除去而引入杂质。

《药物分析》第一章绪论pdf

《药物分析》第一章绪论pdf
指导原则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凡例分类项目
⒈ 名称 : p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p 《国际非专利药品》(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p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INN) p p 《有机化学命名原则》,母体的选定应与CA 一致。
药物分析是一门“方法学科”
灵敏、专属、准确、快速、自动化、最优化和智能化
“眼睛”
静态------动态
药物研究:
药剂学、天然产物 或中药的活性成分 的化学结构的确定 、原料、中成药、 生化药物和基因工 程药物。
药物分析:
药物研究、生产单 位、供应管理部门 、临床用药
新药研制:
药动学、生物利用 度、药物体内分布 、及其在体内的代 谢转化.
附 录 内 容(计19类)
制剂通则 生物制品通则 通用检测方法 指导原则
2005年版中国药典进展
进一步体现现代分析技术在我国药品质量控 制中的地位,反映了我国标准化进程对“国际接 轨”的追求。
品种的标准 要求更注重方法的专属性和安 全性,色谱方法的使用更加普遍,重金属、有害 元素的监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原子吸 收光谱法。
3、 标准品、对照品
用途: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特点: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单位制备、标定
和供应。 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
效价测定;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 准品标定。 对照品: 用于结构确切物质(如化学药)分析。按干燥 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药物分析
药药 物物 研生 制产
药临 物床 流药 通学
二、课程性质、要求和发展
课程性质:药学及相关专业主要专业课 学习要求:

(整理)卫生部颁药品标准生化药品第一册

(整理)卫生部颁药品标准生化药品第一册

其它药品标准卫生部颁药品标准(生化药品第一册)(38种)肝素钙注射液拼音名:Gansugai Zhusheye英文名:INJECTIO HEPARINI CALCII书页号:S1-15 标准编号:WS1-C3-0011-89 本品为肝素钙的灭菌水溶液。

其效价应为标示量的86.0~116.0%。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照肝素钙项下的鉴别法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检查】pH值应为5.0~8.0(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33页)。

热原照肝素钙项下的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4 页)。

【效价测定】照肝素生物检定法测定(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58页)。

【作用与用途】同肝素钙。

【用法与用量】皮下注射一次5,000~10,000单位一日一次。

【注意】用药期间应定时测定凝血时间。

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禁用。

孕妇及产后妇女慎用。

【规格】(1) 1ml:5,000单位(2) 1ml:10,000单位(3) 2ml:10,000单位【贮藏】避光,在阴凉处保存。

有效期三年。

L-盐酸精氨酸拼音名:Yansuan Jing※ansuan英文名:L-ARGININI MONOHYDROCHLORIDUM书页号:S1-31 标准编号:WS1-C3-0022-89[C6H14N4O2·HCl=210.66] 本品为2-氨基-5-胍基戊酸盐酸盐。

按干燥品计算,含C6H14N4O2.HCl应为98.5~101.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显酸性反应。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盐酸溶液(9→100)制成每1ml中含30mg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16页),按干燥品计算,比旋度应为+20.4°至+22.4°。

【鉴别】(1)取本品约2mg,加水2ml使溶解,加茚三酮约2mg,加热,溶液显蓝紫色。

中国药典2005二部凡例及附录

中国药典2005二部凡例及附录

二 部凡例目次(增修订的附录)附录Ⅰ制剂通则Ⅰ A 片剂Ⅰ B 注射剂Ⅰ C 酊剂Ⅰ D 栓剂Ⅰ E 胶囊剂Ⅰ F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Ⅰ G 眼用制剂Ⅰ H 丸剂Ⅰ J 植入剂(增订)Ⅰ K 糖浆剂Ⅰ L 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Ⅰ M 膜剂Ⅰ N 颗粒剂Ⅰ O 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Ⅰ P 散剂Ⅰ Q 耳用制剂Ⅰ R 鼻用制剂Ⅰ S 洗剂冲洗剂灌肠剂Ⅰ T 搽剂涂剂涂膜剂Ⅰ U 凝胶剂Ⅰ V 贴剂附录Ⅳ分光光度法Ⅳ 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Ⅳ C 红外分光光度法Ⅳ D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Ⅳ E 荧光分析法Ⅳ F 火焰光度法附录Ⅴ色谱法Ⅴ B 薄层色谱法Ⅴ D 高效液相色谱法Ⅴ E 气相色谱法Ⅴ G 毛细管电泳法Ⅴ H 分子排阻色谱法附录ⅥⅥ E 旋光度测定法Ⅵ G 黏度测定法Ⅵ H pH值测定法附录ⅦⅦ H 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附录ⅧⅧ L 干燥失重测定法Ⅷ N 炽灼残渣检查法Ⅷ P 残留溶剂测定法(原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Ⅷ Q 热分析法Ⅷ R 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法(增订)附录ⅨⅨ A 溶液颜色检查法Ⅸ C 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Ⅸ D 结晶性检查法Ⅸ E 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Ⅸ F X射线粉末衍射法Ⅸ G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Ⅸ H 可见异物检查法(原澄明度检查法)Ⅸ J 质谱法(增订)附录ⅩⅩ A 崩解时限检查法Ⅹ C 溶出度测定法Ⅹ D 释放度测定法Ⅹ E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Ⅹ G 片剂脆碎度检查法Ⅹ H 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喷雾剂的雾滴(粒)分布测定法Ⅹ J 锥入度测定法(增订)Ⅹ K 贴剂黏附力测定法(增订)附录ⅪⅪ A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Ⅺ C 异常毒性检查法Ⅺ D 热原检查法Ⅺ E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Ⅺ G 降压物质检查法Ⅺ H 无菌检查法Ⅺ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Ⅺ K 过敏反应检查法(增订)附录ⅫⅫ O 降钙素生物检定法(增订)Ⅻ P 生长激素生物测定法(增订)附录ⅩⅥ制药用水附录ⅩⅦ灭菌法附录ⅩⅨⅩⅨ A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ⅩⅨ B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ⅩⅨ C 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ⅩⅨ D 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指导原则ⅩⅨ E 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ⅩⅨ F 药品杂质分析指导原则(增订)ⅩⅨ G 正电子类放射性药品质量控制指导原则(增订)ⅩⅨ H 含锝[99m Tc]放射性药品质量控制指导原则(增订)ⅩⅨ J 药物引湿性指导原则(增订)返回顶端凡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生化药品增修订概况与解读--梁翠荣

《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生化药品增修订概况与解读--梁翠荣

合成多肽中的醋酸测定法
为合成多肽中的醋酸检查,提供统一的方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C18柱 210nm检测
流动相A: 0.07%磷酸溶液(pH3.0) 流动相B:甲醇
理论板数按醋酸峰计算不低于2000
梯度洗脱 1.2ml/mlin
时间(min) 0~5 5~10 10~20 20~22 22~30
甲氧基苯胺值
测定原理 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生
注射剂(小针、输液、粉针)胶囊剂、乳膏剂、滴眼液、滴鼻液、颗粒 剂及口服溶液剂。 项目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有关物质 TLC法和HPLC法 残留溶剂、 炽灼残渣等 输液、滴眼液品种增订渗透压摩尔浓度 复方葡萄糖输液增订5-羟甲基糠醛(HPLC法) 部分品种热原修订为细菌内毒素
含量测定:UV及HPLC 法。
胰岛素
ChP2010版依据USP33、EP6.0标准,参照2005版分别对来源、性状、鉴别 、 检查项下含量测定项、活性检查作了修订和补充 (该品种江苏所起草,中检所复 核)
1.鉴别:由HPLC法改为肽图分析,经V8酶水解胰岛素,对其分子碎片 中的肽图进行分析,该法能确定不同种属的胰岛素,专属性强。
计算公式:
100 (C /W )(rt / Frs )
限度:尿嘧啶、尿苷均不得过0.1%;阿糖尿苷不得过0.3%;其他单个杂质不得过 0.1%;所有杂质总和不得过0.3%。
酶与辅酶
品种与剂型 收载品种(14个),剂型有片剂(片、 肠溶片)、注射剂(小针、粉针)、
胶囊剂(软胶囊、胶囊) 、颗粒剂。
19(6)
3(1)
20.0%(20%)
脂 总数
2(1)
4(2)

GMP条款及12个附录(每个章节均有国家局问答)

GMP条款及12个附录(每个章节均有国家局问答)

GMP条款及12个附录(每个章节均有国家局问答)
GMP条款及12个附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第四章厂房与设施
第五章设备
第六章物料与产品
第七章确认与验证
第八章文件管理
第九章《生产管理》
第十章《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第十章《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第十一章《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
第十二章《产品发运与召回》
第十三章《自检》
第十四章《附则》
附录1《无菌药品》
附录1《无菌药品》问答
附录2《原料药》
附录3《生物制品》附录4《血液制品》
附录5《中药制剂》
附录6 放射性药品附录7 中药饮片附录8 医用氧
附录9《取样》
附录10《计算机化系统》附录11《确认与验证》附录12 生化药品。

GMP生化药品附录

GMP生化药品附录

资料二GMP生化药品附录(征求意见稿20160725)第一章范围第一条【定义】本附录所指生化药品是指从动物的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中经提取、分离、纯化等制得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

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多糖、核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脂、酶及辅酶等(不包括生物制品附录所列产品)。

来源于人的组织或体液的产品参照本附录执行(血液制品除外)。

第二条【范围】本附录适用于生化药品经粗加工后的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提取、分离、纯化等原液(原料)的制备过程,以及完成制剂的过程。

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的采集、切割、混合等加工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监督控制来源及质量。

生化药品的原料(原液)制备及制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应当符合本附录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基本原则】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结合品种特点,明确从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采集至所生产药品各阶段的质量管理责任,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第四条【质量控制原则】生化药品具有以下特殊性,应当对原材料的来源及质量、生产过程、中间产品的检验进行特殊控制:(一)生化药品的生产涉及从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中提取、分离和纯化等过程,原材料本身的不均一性使生产过程存在可变性。

因此应采用质量风险管理原则,制定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二)生化药品的质量控制通常涉及生物分析技术,比理化测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

其质量控制更依赖于可靠的供应链管理、稳定的生产工艺和合理的中控措施。

(三)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是污染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原材料中的病毒对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微生物滋生和病毒的扩散。

第三章人员第五条【基本要求】从事生化药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采购及其他相关人员(包括清洁、维修人员)均应根据其生产的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安全防护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并纳入个人培训档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药附录内容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附件生化药品附录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本附录所指生化药品是指从动物的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中经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等制得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

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多糖、核苷酸及其衍生物、脂、酶及辅酶等(不包括生物制品附录所列产品)。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原材料的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等原料(原液)及其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原材料的采集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监督控制其来源及质量。

第三条来源于人的组织、尿液的产品按照本附录执行。

第二章原则第四条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结合品种特点,明确从原材料采集至成品放行各阶段的质量管理责任,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第五条生化药品具有以下特殊性,应对原材料的来源及质量、生产过程、中间产品的检验进行特殊控制:(一)生化药品的生产涉及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等过程,原材料本身具有不均一性。

(二)生化药品的质量控制通常采用生物分析技术,比理化测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

(三)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是污染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原材料中的病原微生物对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存在较大风险。

第三章人员第六条从事生化药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采购及其他相关人员(包括清洁、维修人员)均应根据其生产的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安全防护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并纳入个人培训档案。

第七条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如微生物学、生物学、免疫学、药学、生物制药、生物化学等),并能够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切实履行职责。

从事供应商审计的人员,应了解动物种属、饲养、屠宰、检疫、采集及其原材料贮存运输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供应商管理和审核过程中有效履行其职责。

第八条应对所生产品种的生物安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生产、维修、检验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第九条一般情况下,人员不应从原材料的前处理区域穿越到已经灭活产品、其他产品的处理区域。

如果不能避免这种穿越,必须基于质量风险管理原则采取防污染控制措施。

第四章厂房与设备第十条生化药品生产环境及厂房设施与设备不应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造成污染;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与产品预定用途和生产操作相适应。

第十一条厂房应设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等进入的设施。

特别是用于加工处理动物脏器、组织、体液或分泌物的生产操作区应配备有效的防虫防鼠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

第十二条原材料采集的厂房设施与设备应符合产品相应特性、卫生管理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并与药品生产区域分开。

第十三条应结合产品潜在风险、不同生产阶段的工艺要求与特点,设置相应生产操作区域的环境控制要求,应尽可能降低产品(或原料)被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十四条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特性、工艺、预定用途和设备等因素,使用风险评估的手段,采取相应的预防差错、交叉污染、安全防护措施,如使用专用厂房和设备、阶段性生产方式、使用密闭系统等。

若使用敞口容器或设备操作时,应有避免污染的措施。

难以清洁的设备或部件应专用。

生化药品的去除/灭活病毒前的工艺步骤,不宜与其他动物源的药品共用设备和设施,不可避免时,应有适当的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五条原材料前处理应有专用区域,原料(原液)制备与制剂生产区域应严格分开。

原料(原液)制备和制剂生产的空调净化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第十六条原材料前处理和提取、纯化使用的设备、工器具、管道、阀门和容器具,包括取样器具应光洁、耐腐蚀、易清洗或消毒,并根据产品特性和过程控制要求进行有效的清洁或消毒处理。

第十七条洁净区内的冷冻或冷藏设施的使用、清洁、维护不应对洁净区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八条用于物料及产品贮存的冷冻或冷藏设施应有预防突发事件发生的措施,避免物料及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第五章病毒去除/灭活及验证第十九条应基于风险控制原则,结合品种特性和原材料来源,采用有效去除/灭活病毒工艺步骤和方法。

病毒去除/灭活的同时,不应对产品质量有不良影响。

第二十条去除/灭活病毒的生产工艺应有效并经验证,当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应重新评估验证的适用性,必要时应重新进行验证。

第二十一条病毒去除/灭活工艺的有效性验证可参照有关病毒去除/灭活技术方法和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病毒去除/灭活方法的验证中的病毒挑战试验不得使用生产厂房设施和设备。

第二十三条病毒去除/灭活验证不能代替原材料及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

第六章供应链管理第二十四条企业应针对生化药品供应链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基于质量风险管理原则建立有效的追溯系统和控制措施,应有文件明确供应链各环节的要求。

企业和供应商必须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明确相应的质量责任,要求供应商参照本附录管理。

第二十五条应对生化药品原材料的来源进行严格控制,原材料应来源于非疫区,并考虑来源地的流行病发生状况。

(一)原材料应来源于健康动物,纳入检验检疫管理的动物原材料均应来自经检疫合格的健康动物。

(二)来源于人的组织或尿液的,其采集应明确收集方法和要求。

(三)应定期收集动物来源区域疫情信息,评估质量风险。

当发现疫情风险时,应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四)应根据原材料特性以及风险控制原则建立相应的追溯系统并记录。

第二十六条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等原材料采集单位应依法取得国家相关资质。

第二十七条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品种特点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档案,内容至少应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规模、质量协议,原材料的动物来源、种属、年龄、采集部位及方法、采集后的保存方法与有效期等。

第二十八条应定期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现场审计。

重点考察供应链的各环节质量控制情况,确保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可控、稳定,并有质量审计报告。

第二十九条应对每批接收的原材料进行检查,并有相应记录:(一)供应商与质量管理部门批准的一致;(二)原材料附带检疫合格证明与货物一致;(三)包装标识与实物相符,标识内容应符合供应商档案中的相关内容;(四)外包装应完整无破损;(五)对贮存温度有特殊要求的,接收时应进行温度确认;运输全程的温度监控记录应完整可追溯,温度始终符合质量控制的要求。

第三十条原材料、中间品贮存和运输期间的包装材料或容器不应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与其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应至少符合食品包装材料要求,供应商和材质应相对固定。

第三十一条冷库及冷链运输设备应经过确认。

原材料储存条件、储存期限、运输条件等经过确认,以保证产品质量。

第七章生产管理第三十二条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同种属或同一种属的不同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在采集、转运及存放过程中的混淆、差错、污染、交叉污染。

第三十三条应对生化药品的原材料、中间品、原料(原液)进行批号或编号管理,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第三十四条应结合产品特性,尽量降低生产过程中微生物及其相关代谢物等的污染、交叉污染。

(一)应根据产品特性及贮存条件规定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间隔时间,尽可能缩短不同生产阶段的时间间隔。

(二)中间产品、原料(原液)的储存时间应有明确规定并经验证。

(三)原材料、中间产品、原料(原液)不应反复冻融,必要时应经验证,以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四)生产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对设备和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

(五)直接接触中间产品、原料(原液)的包装容器、设备清洁、消毒或灭菌后应避免再次污染。

提取、分离和纯化原料的各种设备、容器,不同产品和不同批次之间应进行清洁或消毒。

(六)同一设备通常不得用于不同产品或同一产品不同阶段的病毒去除/灭活操作。

如果使用同一设备,应采取适当的清洁或消毒措施,防止病毒通过设备或环境由前次操作带入后续纯化操作。

第三十五条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或废料应及时退出生产区域,防止污染生产环境及设备。

第三十六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病毒去除或灭活后产品被污染;已经过病毒去除/灭活处理的产品与尚未处理的产品应有明显区分和标识,并应采用适当的方法防止混淆、差错。

第三十七条如有层析及超滤步骤,用于分离纯化的层析分离柱及超滤装置应专用。

同一层析分离柱及超滤装置不得应用于生产的不同阶段。

应有文件规定层析柱及超滤装置的可接受标准、操作条件、再生处理方法、使用寿命、清洗或消毒程序、过程监测参数等。

第三十八条生产所用的溶剂等需回收使用的,应制定回收操作规程及与其用途相适应的质量标准。

回收后的溶剂再使用不得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第八章质量管理第三十九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质量标准对生化药品原材料、辅料、中间品、原料(原液)及成品进行检验。

无法定标准的,企业应依据品种质量风险建立适宜的内控质量标准,必要时应考虑增加新鲜度、微生物限度、细菌内毒素或热原、异常毒性、降压物质、外源因子等检查项目。

第四十条生化药品的原材料来源应相对稳定,应明确动物的种属及器官组织。

必要时对原材料的动物种属进行鉴别(如PCR法等),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第四十一条生化药品原材料的放行应包括完整的原材料追溯记录,纳入检验检疫管理的动物原材料均应来自经检疫合格的健康动物。

第四十二条原材料、辅料、中间品、原料(原液)的检验应在适当的生产阶段完成,当检验周期较长时,可先进行后续工艺生产,待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成品。

第四十三条必要时,中间品、原料(原液)应留样,以满足检测或中间控制确认的需要,留样数量应充足,并在适宜条件下贮存,便于质量追溯。

第九章术语第四十四条下列术语含义是:(一)原材料:用于药品生产的动物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以及人的组织、尿液等的起始物料,不包括辅料。

(二)原材料采集:从经过供应商审计合格的单位,收集动物的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及人组织、尿液的过程。

(三)前处理:对原材料进行的非药用部分的冻融、切割、拣选、洗涤以及后续进行的混合、离心、冻融等处理程序。

(四)中间品:原材料经前处理得到的产品,便于进行质量控制。

(五)原料(原液):中间品经提取、纯化、病毒去除/灭活,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产品。

(六)病毒去除/灭活:将病毒从产品中去除或灭活以保证安全的工艺过程。

(七)供应链:从原材料采集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