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说禅:红尘外的人生智慧_第四篇 境界禅——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虚空的境界
禅师开法会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往往只有那些真正悟道的大师才有资格开。在法会上,人们能听到一些深刻的见解,能领悟到禅的真谛。慧忠就是这样的禅师,因名气远扬,他的宣讲以深刻而启人开悟著名。
慧忠的法会经常引来达官显贵的参加,甚至唐朝皇帝也参加了。一次,在皇帝的再三要求下,慧忠开了一次法会。在法会中,慧忠说:“今天我们法会的主题是‘虚空’。”这实在是个很好的题目,可以震醒那些偏执的人们。其实,皇帝是没有开悟的俗物。因为皇帝不能明白,禅家的真谛是要自己去修正的,而不是单凭讲解就能使人开悟的。所以慧忠用了这个主题。
法会开始后,慧忠禅师只是静默。安详地看着天上的白云,不时有鸟儿飞过,又轻盈地飞走了。皇帝并不注意这些,只是提问题,向慧忠问了许多问题。最后,皇帝终于发现,禅师根本没有看自己一眼。
皇帝非常的愤怒,大喝一声,揪住慧忠的衣服说,“无论怎样,我总是大唐的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该当何罪?”
慧忠不疾不徐地答道:“皇上可曾看到虚空?”
皇帝一愣,但心中的愤怒并没有平息下来,于是就说道:“看到了,又怎么样?”
慧忠仍然态度安详,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在他那儿停止了。连皇帝愤怒也在他的心中留不下什么痕迹。他不疾不徐地问:“那么请问陛下,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禅中智慧
虚空在禅家真意中是一种境界,在茫茫世间,如果将什么都装进人们的心中,那人们的心一定还不如一锅粥清澈。人们就会背上沉重的负累,过着病魇魇的生活。
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阐阳慧忠做了国师,一方面使得禅道在世上盛行开来;另一方面有一些所谓的道士、“尊者”自告奋勇地说自己是一代奇人,想进宫替皇上宣法,讲解道理。实际上,他们是慕着荣华富贵去的。
有一个太白山的道士就是这样的。他宣称自己是一代奇人,能看山气,识地脉,可谓是阴阳卜卦无一不精。于是皇上接见了他。这天,天气很好,白云悠悠地在天上飘着,空气明净。
行过参拜之礼后,皇上就将目光转向了慧忠禅师,要让他来验证一下。
道士面对着他时,头颅高昂,捋须作态,似乎连朗朗白日、浩浩青天都没有放在眼中。慧忠国师并不介意,世间的万物本不在他的心中。他问道士:“请问山人,你能看山气,你自己住的太白山是雄山,还是雌山?”
道士愣了一下,支支吾吾了半晌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慧忠又问:“你识地脉,你看脚下的地脉如何?”
道士心想这容易,就说:“待我掐指一算就明白了。”慧忠知道,他算出来也不过是什么歌功献媚的话,就用拂尘在地上轻轻划了一横,问道:“这是什么字?”
“一”
“‘土’上划‘一’明明是个王,如何是‘一’?”
接着又问:“你精通算法,请问三七是多少?”
“二十一。你也太小看人了!”
慧忠笑道:“三七和则为十,如何是二十一?”
道士愣在那里。慧忠接着说:“我并不是戏弄你,而是要打破你的成见。告诉你吧,你所学的只是外道,不能理会得人生的真谛。你的最高境界也不过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有何用呢?我要告诉你真正的大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超越外物的执,解脱人生的烦恼,那才是真意!”
禅中智慧
“见山非山,见水非水”,是禅的至高境界。它是一种超越感知的境界,不受任何羁绊,不困于一切外物。
3.万法皆空
天皇道悟跟随径山和尚参禅五年,始入禅门。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功德到了什么境界,也想知道更深的禅理,就各处云游,找禅师印证。到了马祖道一处,经印证,得马祖认可,就以为悟道了。马祖本就是开通的人,求轻松,也不计较。后来,天皇道悟又到石头希迁处,以印证自己所修。
石头希迁是个严肃的人,就仔细考校他的功德。石头希迁坐在蒲团上,安详地敲着木鱼,两眼入定般地看着道悟,像是看透了一切一样。他还没开口开示,就问道:“如果超脱定慧,请问还有什么法?”石头希迁答道:“我这里本来就没有什么奴隶,根本谈不上什么超脱?”
道悟思考了很久,还是不明白石头希迁的意思,就说:“我还是不懂。”
石头希迁又问道:“你懂得虚空吗?”
道悟想了想,说:“这一点,我早有心得。”看到希迁正在笑,就停了下来。
石头希迁说:“想不到,你还是个得道之人呢?”
道悟一听,觉得话中有话,就怯怯地说:“不!不!我还没有得道。”
“这个嘛,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道悟感到很是委屈,就说:“你没有证据怎么就轻视我呢?”
“你的身体就是证据。”
道悟觉得这和尚有点不着边际,就不想再和他说,顺口接道:“就算你说对了吧,可是,我要拿什么去教导后人呢?”这时,只听石头希迁一声大喝:“请问,谁是我们的后人?”
禅中智慧
万法皆空是禅悟的境界。这空就是随性自然,不可以,不执著,不强求。万法平等,万法皆空,悟道者即是佛。
4.机锋
经过了少年时候的遍访明师,青年时候的四海行脚,雪峰义存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禅,什么是真正的真谛。他终于有了佛心,心无挂碍,安详地看着人世中来来往往的人群,看着天上去而又来的鸟和常年不歇的云。门下已经聚集了上千弟子。
有一个年轻弟子问雪峰义存:“请问师父,如何入禅门?”
“我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蒙蔽任何人的眼睛。”雪峰义存说。
一个觉得有些证悟的弟子这样问道:“师父,什么是古潭寒泉?”
雪峰义存说:“即使你瞠目而视,也看不到底。”
“饮水的人怎么办?”弟子问。
雪峰义存说:“他不用嘴饮。”
弟子往往惭愧而去。他们都觉得老师的话机锋太利。其实,义存禅师和其他的禅师互相印证时也是如此。
三义禅师问他修行的功德方法时说:“用网都网不起来的金辚,你该如何用饵,如何下丝?”
义存面无表情,冷冷地说道:“等你出了网,我再来告诉你。”
三义禅师不禁心中有些恼怒,就说“想不到门下数千弟子的雪峰禅师连话头都不知道。”
义存禅师并不见怪,只是安详地说:“噢。真对不起!我做方丈的事务太忙了。”
佛堂沉默了下来,只有敲打木鱼的声音在空阔的大殿上回荡着。过了很久,三义禅师又问道:“你从德山宣鉴禅师处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