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内之我观
攘外必先安其内的意思
攘外必先安其内的意思
“攘外必先安其内”是一句古谚,源自荀子《劝学》,也是著名的中华经典。
它提倡的是,为了能有所作为,就必须先要维护内部的秩序和稳定,即要先“安其内”,而后再“攘外”。
这句谚语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观念“安内者定,攘外者昌”的核心思想,也是一种智慧的结晶。
安其内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政府必须坚持守法治国,做到治国有法,以法治国,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国家权威,确保国家稳定,以此为前提,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制定和贯彻执行公平合理的法律和法规,维持社会秩序,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才能让每个人都有权自由生存和发展,更能使国家发展有序、顺畅。
维护好国内稳定,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障民族团结与和平,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鼓励积极斗争,反对邪恶势力,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消除民族间的矛盾和隔阂,营造友爱的氛围,使每个民族都能有和谐发展的环境。
另外,政府要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人权,尊重人格尊严,增强社会团结力量,让公民的精神生活得到满足,让每个人都有安全感。
通过安其内的努力,才能攘外取得成功。
一个国家要延续它的伟大历史,要把学习过往经验,坚持守法治国,保护宪法尊严,增强社
会团结,维护民族和谐,改善民生,照顾好百姓,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而获得民众支持,才能获得外交上的成功。
综上所述,“攘外必先安其内”是中华经典的重要观点,也是中国古代政治观念的根本思想,它的重要性应当受到重视,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普及。
今天,我们必须珍惜古老的文化理念,并融入到实践中,以此来促进国家的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梦想。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出处】出自宋太宗大臣赵普的奏折。
宋朝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
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的初衷是努力争取民心,如果没有民众支持,政权也不会稳定。
【“攘外必先安内”含义】是想要抵御外来的入侵必须先把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抚平,如果说一个国家内部不团结、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烽烟四起再加上外来的虎视眈眈,首先做的是先把内部的斗争和纷争安定下来,然后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来侵犯之敌!【“攘外必先安内”的个人理解】就是内部团结是第一位。
一个团队只有团结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而要去跟外部作战,要是连自己内部都不团结,不统一意见,怎么能够去获得胜利,所以内部的安定团结是对外发展的前提条件。
【如何评价“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的基点是强调先安内,将安内摆到首要位置,以安内为攘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将攘外悬为政策的基本目标。
汪精卫在回答人们对该口号的责难时,就曾振振有辞地从语意上辩解:“攘外是目的,不是手段。
若以为必攘外,然后可以安内,那无异以攘外为安内的手段了。
”也就是说,先安内的判断,是和攘外的目标相联系的,要攘外必须先安内,攘外是目的,安内是基础。
【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是错误的呢!我认为,错的不是这句话,而是蒋介石。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等革命烈士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而发起的一场反对帝制、反对封建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的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震惊了世界,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度,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理论,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拒绝盲从800字满分作文
拒绝盲从800字满分作文当众人行为有悖于道德之时,我们就要坚守准则,不盲从于众人;在众人皆庸庸之时,我们亦要特立独行,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拒绝盲从800字满分作文,欢迎大家阅读!拒绝盲从800字1由于当前“罚小不罚众”这一观念已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导致“从众效应”遍地开花。
许多拥有从众心理的人在言语上人云亦云,在行为上亦步亦趋,在思想上随波逐流,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且屡禁不止,我们把这种不经大脑思考而做出的行为称为“盲目从众”。
“盲目从众”是不好的。
乌鸦看到大雁井然有序地从天空飞过,也想学大雁般列队飞行,结果以失败告终。
无独有偶,寿陵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
但折腾了许多年,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由此可见,“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唐万新,在福布斯中国大陆100强富豪排名第27位,在杰克·韦尔奇的“GE模式”风靡全球时盲目采用了后者的经营路子,对公司采取了多元化、产业金融结合、并购等方法,导致他旗下的德隆集团不到三年就倒闭了。
与唐万新一起陷入“从众效应”的还有原托普集团的宋如华、三九集团的赵新光,他们都盲目跟从了“GE模式”,导致一个飘零海外,一个黯然离职。
从这些事例中,“从众效应”的危害可见一斑。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盲目从众的,同样是面对“GE模式”的席卷而来,海尔掌门人——张瑞敏却没有盲目从众,他邀请国内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到青岛坐而论道,以批判的眼光评价“GE模式”。
张瑞敏倔强地保留了自身的个性,也成功造就了海尔的辉煌!所以,在“从众效应”面前,我们应当坚守自身的准则,理智看待从众现象。
理智看待从众现象,必须坚守心中的准则,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是缺乏自制力与思想的小孩儿的行径,心中有准则的人做事会三思而后行。
只有恪守心中的准则,才能在红灯亮起时停住脚步,才能在众多学生休憩时焚膏继晷、挑灯夜战,才能在人潮涌动的社会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试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性质
试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性质摘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抗战前夕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一项反动政策,反映了代表“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①。
多年来,海峡两岸学者对“攘外必先安内”的解释与评价存在着分歧。
台湾学者认为此方针的执行造就了中国建设的“黄金”时期,并为八年抗战作了充分准备。
大陆传统观点认为,此方针是“只剿共,不抗日”的妥协、投降方针。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够科学。
为了正确评价“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有必要对此方针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历史攘外安内政策方针一、历史上的攘外必先安内关于攘外与安内,从历史上看,并不是蒋介石的首创。
清末年,外有列强,内有太平天国,清朝选择安内,最后未能攘外,但满清江山还是多延续了几年,最后亡于辛亥革命;明朝,外有建州女真,内有李自成等人。
明朝选择两面出击,结果内剿不灭李自成,外挡不住建州女真,最后亡于李自成。
如果当时对外求和,调集大军围剿李自成等人,也许明朝的江山可以多持续几年;宋,外有辽、金,内有方腊。
宋调集西军围剿了方腊,然后这只精疲力尽的西军被金军全歼,北宋虽然最后亡于金,不过剿灭了方腊却帮助了赵构建立了南宋,最后南宋亡于蒙古;汉,刘邦建汉,屈服于匈奴的武力,执行和亲之策,然后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国力强盛,另外平定七王之乱,推行推恩令,稳定了国内局势,所以才会有汉武逐匈奴于漠北的伟业。
所以有先安内后能攘外,如汉;有先安内未能攘外,如宋;有既未能安内,也无法攘外,如明。
在这么多攘外与安内的选项中,好像有一个没有出现,那就是当内外皆有难的时候,能先攘外而后安内的。
中国的历史,自秦以降,王朝被外敌所灭者为少,而为内敌所灭者为众;被外敌所灭的朝代中,统治者往往还有机会再立朝廷。
晋之后有东晋,宋以后有南宋,明虽然是被大顺所灭,但大顺败亡的太快,所以明也有一个南明。
但被内敌所覆灭的王朝,那些统治者就没有再次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在面临内忧与外患时,选择总是很明确,有能力的时候就内外皆战,没有能力的时候就优先安内。
关于攘外必先安内的理由
"攘外必先安内" 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强调在处理外部问题之前,首先要确保国内的安定和治理有序。
这一理念包含了一系列合理的理由:
1. 内外相辅:攘外必先安内强调了内外相辅的思想。
它认为国家应该首先解决内部问题,建立稳定、有序的社会体系,然后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挑战。
2. 巩固国力:国家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如果内部存在社会动荡、政治不稳定或其他问题,就难以有效应对外部挑战。
因此,通过巩固国内力量,国家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压力。
3. 建设强大国家:安内是建设强大国家的基础。
只有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稳定和繁荣,才能为国家的外部事务提供坚实的支持。
4. 维护社会稳定:在社会内部存在混乱、动荡和矛盾时,国家难以有效运作。
通过解决内部问题,国家能够确保社会的稳定,提高对外政策的执行力。
5. 强化治理体系:解决内部问题可以帮助国家强化治理体系,提高政府的能力和效率。
这对于处理外交事务和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来说,"攘外必先安内" 的理由在于建立一个强大、有序、稳定的国家,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的挑战和问题。
这一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时期都得到了实践,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国家治理理念。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奴和亲,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削藩上。
结果,汉景帝的削藩除去了内忧,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力,为武帝对匈奴动武、解决边患创造了条件。
历史典故之二宋初的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
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历史典故之三明朝于谦《急处粮运以实重边以保盛业疏》提到:“臣等看议得,疆兵以足食为本,攘外以安内为先。
”编辑本段近代攘外必先安内提出背景蒋介石提出对日妥协、全力“剿共” 的反动政策。
最早见于1931年7月23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发表的告全国同胞通电:“赤匪军阀叛徒,与帝国主义者联合进攻,生死存亡,间不容发之秋,自应以卧薪尝胆之精神,作安内攘外之奋斗。
”认为:“此次若无粤中叛变,则朝鲜惨案,必无由而生,法权收回问题,亦早已解决,不平等条约,取消自无疑义。
故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逆粤,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
”这时之安内,主要已是对中共而言,反对派武装退居其次;攘外则针对日本、苏俄及对华有不平等条约和各种侵略行为的国家,主要又针对日本。
安内攘外,安内仍是核心所在。
事件过程1931年9月,蒋介石在顾维钧就外交部长职宣誓会上的训词(节录)亦提到"战争不仅限于有形之军事,凡农工商业之战,与乎科学经济之战,实较军事武力之战争其效更大;而外交上无形之战争,其成败胜负之价值,则超于任何战争之上,而世人不知之也。
......今顾暑部长就职于危难之秋,受命于存亡之交,深信其必能力肩艰巨,不辱使命也。
惟军旅之事,在于信任之专,故阃以外将军主之;而外交之关系,胜于军事,尤在于信任之专也。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故今日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
盖主战固须先求国内之统一,即主和亦非求国内之统一决不能言和。
是以不能战故不能言和,而不统一更不能言和与言战也。
吾国当此内忧外患之来,军事与外交当局所恃者,惟有耿耿一片爱国之赤忱,竭其愚忠,尽其职责,至于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毁誉荣辱,更非所计。
革命军的责任是安内与攘外(节录)汇总
革命军的责任是安内与攘外(节录)——蒋介石在崇仁总指挥部讲话(1933年 5月 8日)各位官长,自从来到江西剿匪多半都在三年以上,至少也有一年多了,我们耐苦入险,流血拼命,来和土匪恶战苦斗,所牺牲的官兵自师长旅长以至一般士兵综计已超过一万。
但是我们以这样长久的时间,这样艰苦的奋斗,和这样重大的牺牲,到今天土匪还没有剿灭,国家仍旧不能统一,而日本帝国主义者又乘机侵略我们,压迫我们,酿成现在这样一个危急存亡的局面,使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命,感受严重的威胁,处于波动摇撼的境地,这是什么道理?我今天首先要把这个道理和各位官长来讲明,然后大家可知道以后努力的道路,和成功的要点。
现在我们国家正是内忧外患相逼之时,一方面国内有狂暴的土匪,天天拼命的杀人放火;一方面国外有日本帝国主义,天天向我们猛烈地侵略。
日寇敢来侵略我们的土地,甚至公然要来灭亡我们整个国家,就是因为我们国内有土匪扰乱,不能统一。
帝国主义一向是幸灾乐祸兼弱攻昧取乱侮亡的,所以我们由内乱而招致外侮,是必然的;反转来说,只要能够正本清源,先将这个心腹之患彻底消除,那末外面的皮肤小病,一定不成问题,现在剿匪就是要来治疗心腹之患,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
再就我们主观的战略来看,现在我们国内没有安定统一,并且有土匪拼命的捣乱,若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来谋攘外,那我们就是处于腹背受敌内外夹攻的境地了。
各位官长都知道,无论我们有怎么强大的武力,也不论是大战小战,若是遭到腹背受敌内外夹攻,前后方都告危急,那是没有不失败的。
所以我们如果不先安内而要求攘外,在战略上理论上说,都是居于必败之地,决不能希望胜利,何能达到我们救国的目的,不仅是不能救国,而且适足以速国家之亡。
总之我们就客观的情形与主观的战略看来,今日救国的途径,只有照着古人“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来力行;我们必须先把后方与内部安定起来,然后攘外才有办法,才不致处于内外夹攻的危急。
大家应当知道,日本全国的人口,一共算起来,不过6000万,战争起来,最多只能有600万战斗员,那里有我们4万万人潜势力的雄厚。
攘外必先安内
如何认识和理解“攘外必先安内”陈进泉Z2131403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周二下午五、六节“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
“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
“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选择先反蒋后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而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
蒋介石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策略,反映了其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的本质。
首先。
从阶级性上看,蒋介石保护的是极少数的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不是保护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在他看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他的危害小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威胁是第一位的,日本侵略者的威胁是第二位的,“国家的大患,不在倭寇而在江西的土匪”,“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为奴隶,亦不可得。
8” 这就是说,假如日本灭亡了中国,他还可以当日本在中国的代理人,他的利益还可以得到保障,如果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推翻了,他就是永世不得翻身了。
由此可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是由其阶级性、由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
其次。
从思想上看,蒋介石深受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的影响。
尽管蒋介石曾经追随孙中山搞过民主、共和,但其内心深处却是封建专制主义,他建立的政权是封建式的蒋家王朝,他对中国20多年的统治是封建专制统治,他的所作所为无不带有封建专制的遗风。
在这种封建专制思想的驱使下,他绝对不允许他的“臣民”“犯上作乱”。
他宁可把民族利益出卖给日本侵略者,也不允许中国人民对他有丝毫的反抗。
因为在他看来,日本侵略者是“邻邦”不是“臣民”,即使有些“不轨”行为,也不会损害他蒋介石这个主子的“颜面”。
论攘外必先安内和不抵抗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和不抵抗政策一、30年代攘外必先安内和不抵抗政策的提出: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于共产党实行无情地围剿,对于外部入侵日本帝国主义的实行不抵抗政策。
早在“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就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1931年7月23日,他在“剿共”南昌行营发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中说:“应以卧薪尝胆之精神,作安内攘外之奋斗,以忍辱负重之毅力,雪党国百年之奇耻。
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
“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声言:在此“生死存亡,间不容发之秋,自应以卧薪尝胆之精神,作安内攘外之奋斗。
”[1]然而与攘外必先安内相承接的不抵抗政策是九一八事件的产物,日本帝国主义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政策的执行者首先是张学良,史学界一直认为不抵抗政策的决策者是蒋介石但张学良本人却承认不抵抗命令是他下达的与中央无关。
在此我们抛开国民党内部的权利纷争与蒋张政治需要,无论不抵抗政策是谁的主张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恐日倾向在九一八前后的各种事情上都表现的很明显。
在“九一八事变”的前六天,也就是9月12日,蒋介石与张学良在石家庄密谈时就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力量不足,不能打,”并指示“万一日本进攻也不可抵抗,以免事件扩大,处理困难。
后据冯玉祥将军回忆,蒋介石在南京的一次会议上讲:“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我们从此处可以看出不抵抗政策市在蒋介石对中日战争抱着这种悲情态度的状况下提出的。
攘外必先安内
程超,B71314060,周二(7-8)节“攘外必先安内”什么是“攘外必先安内”呢?“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
“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
“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选择先反蒋后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而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
自从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这一政策以来,这一直成为历史上讨论不休的话题。
这一举措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众人难以统一观点。
蒋介石说: “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意思就是先要平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这话有至当不移、颠扑不破的至理。
日本人侵略是外来的,好像是从皮肤上渐渐溃烂的疮毒,土匪捣乱是内发的,如同内脏有了毛病,这实在是心腹之患;因为这个内疾不除,外来的毛病就不能医好,而且即算医好,也还是无济于事,到了最后,病人还是要断送在这个心腹内疾。
”倘若站在抗战大局和名族利益上来看,这的确是带有不顾大局和私心过重的不良色彩。
正如民众所说,蒋介石的投降意识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有一点,蒋介石崇尚集权,国家主权完整颇为重要,试想蒋介石怎会愿意做日本人手下的统治傀儡,不论是从蒋介石的个人性格特点还是当时局势都并不成立,其实蒋介石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众多军阀的思想,又想保地盘,又想保军队,如此来回犹豫,给了日本人可趁之机。
我们没有看到蒋介石在历史上冲冠一怒,奋力抗日的画面,我们看到的是西安事变,蒋介石为求保命而“被迫”抗日的情形。
其实对我们来说,我们需要理性的去评价蒋介石的这一措施。
“攘外必先安内”这一措施可以说是当时在现实的逼迫下所产生的正确国策。
自一九二八年北伐告成,中华民国初获统一,直至一九三七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间十年,外有苏俄和日本对我国的颠覆与侵略,内有军阀残余势力的武装叛乱和中共在苏俄指挥下的武装叛国。
攘外必先安内之我观
“攘外必先安内”之我观一、普遍看法记得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上,在学习到近代史的时候,就感觉特别不爽,天朝上国的康乾盛世一去不复返,任由欺凌,丧权求和却屡屡上演,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不仅会理解自己的失落,还会理解给我们带来失落的晚清王朝。
每个朝代都有盛极而衰的时候,你不可能期待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能做出什么扶大厦于将倾的惊人之举。
李鸿章,慈禧的行为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之举罢了。
时间推进到北伐时期,蒋介石开始崭露头角,记得课本上描述最多的就是蒋如何排挤打击共产党,如何篡夺国民党党政军领导大权,什么“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
至于北伐的过程说得比较简略,而且还列为非考试范围。
之后的反革命政变,课本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的血淋淋的图片。
之后的九一八事变,蒋的不抵抗,反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西安事变蒋被迫抗日,抗战期间发动皖南事变,豫湘桂战役的溃败,从而得出蒋采取的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这就是我们课本上对蒋介石的描述。
国人认为,晚清屈辱求和我们已经够容忍的了,那时是旧式军队,战斗力差,最重要的是官员烂了,人心散了,你让他战胜列强实非人力所能为。
而蒋的军官都是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新式将领,而且拥有战斗力强大的德械师,中央系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几个师是接近全部实现了德式装备,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
以经过这样的整军而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
而就是这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在面对日本侵占东北、占领华北时,却连所谓的抵抗都没有,(你可以说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不断,蒋需要保留实力,然而在1930年9月中原大战以后,冯玉祥的部队被收编,成了光杆司令;李宗仁的桂系大部被歼,奄奄一息;阎锡山也是损失惨重,其他各省的小军阀对蒋已无太大威胁,因此保存实力,威慑其他派系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反而从1930年11月开始对红军展开重重围剿。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攘外者必先安内(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攘外者必先安内(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景公问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有簟伊兔童保乂齐国,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抚存冀州,吴越受令,荆楚情忧,莫不宾服,勤于周室,天子加德。
先君昭功,管子之力也。
今寡人亦存齐国之政于夫子,夫子以佐佑寡人,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
晏子对日:“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举事不私,听狱不阿,鳏寡无饥色。
不以饮食之辟害民之财,不以宫室之侈劳人之力,节取于民而普施之。
府无藏,仓无粟。
上无骄行,下无谄德,是以管子能以齐国免于难,而以吾先君参乎天子。
今君疏远贤人而任馋谀,使民若不胜,藉敛若不得,厚取于民而薄其施,席萩朽蠢而礼悖于诸侯,菽栗藏深而怨积于百姓,君臣交恶而政刑无常,臣恐国之危失,而公不得享也。
又恶能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乎?“(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节)材料二:臣闻帝王之治,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唯百姓安乐,家给人足,则虽有外患而邦本深固,自可无虞;唯是百姓愁苦思乱,民不聊生,然后夷狄盗贼乘之而起。
盖安民可以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其势然也。
独昨岁以元年,蠲赋一半,国用不足,又边费重大,内帑空乏,不得已差四御史分道督赋,三督御史清理屯监,皆一时权宜以佐国用之急。
而人遂有苦其搜刮者,臣近日访之外论,皆称不便,缘各御史差出,目见百姓穷苦亦无别法,清查止将官库所储,尽行催解。
以致各省库藏空虚水旱灾伤视民之死而不熊服两广用兵供饷百出而不能支是国用木充而元气已耗矣。
昔汉昭帝承武帝多事之后,海内虚耗,霍光佐之节俭省用,与民休息,行之数年,百姓阜安,国用遂足。
然则与其设法征求,索之于有限之数以通民,孰若加意省俭,取之于自足之中以厚下乎。
仰惟皇上即位以来,凡诸斋醮土木淫侈之费悉行停革,虽大禹之克勤克俭不是过矣,然臣窃以为,矫枉必须过正,当民穷财尽之时,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
伏望皇上轸念民穷,加惠邦本,于凡不急工程,无益征办,一切停免,敦尚俭素以为天下先。
【doc】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河北学刊》1995?3.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蒋介石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前五年间,处理日本对华侵略与国内矛盾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长期以来,国内历史教科书对这一政策的评价语焉不详,仅仅简单冠于"反动"两字.近年来,虽偶有论者对这一政策作些评论,但其观点值得商榷.鉴于此,本文拟对这一政策作些新的剖析,不妥之处,祈请专家教正.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首次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在1931年11月30日顾维钧署理国民政府外长宣誓就职所作的训词之巾.蒋介石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抑这里所说的"攘外"与"安内"各指什么呢?根据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有关讲演中所揭示的,所谓"攘外",即是抗击口L奉帝国主义的侵略;所谓"安内",即用行政的或武力的手段,来"统一"或消灭有碍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力量.蒋介石所要"安"的主要对象有三:一,国民党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二,巾国共产党及其红军;三,反对蒋介石的国民党地方军阀.1932年l2月14日,蒋介石在国民党内政会议上所作的'修明内政与整饬吏治》演说中说到"安内"的两个对象:"我们要想攘外,必先安内,要求安内,必须看到我们内部最大的不安是在什么地方.第一,就足我们内78?部的政见不一致;第二,就是赤匪的纷扰.呻l933年9月17日蒋介石对第三期军官团讲演的'爱民的精义与教民的宗旨》中提到"安内"的对象:"第一是赤匪,第二就是一般反抗中央的军阀.对于这三种"不安对象如何.安法?蒋介石主张;对于国民党内部持不同政见者,采取"修明内政与整饬吏治的方法解决;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红军,由于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蒋介石采取唯一的手段是"剿",要求国民党"一般负责党务政治军事责任的同志,个个下'有匪无我有我无匪'的决心",要以"硬干实干快干"的精神"剿灭"④;对于一般反抗【fI央的军阀, 以"剿"为主,以"抚"为副.显然,蒋介石的"安内",主要就是以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红军.凼此,就军事而言,蒋介石的"攘外先安内"实质上就是"攘外必先剿共".就此而论,这一政策在政治上的反动性是不言而喻的."攘外"与"安内"两者间的关系,能否可以理解为如有些论者所说的是"'安内'第一,'攘外'第二"呢?栽以为不可.这一点,蒋介石屡次阐述"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时的有关言论可以佐证.1932年12月14口,蒋介石在所作的《修明内政与整饬吏治》演说中说:"如果内部不能安定,小但不能抵抗外侮,而且是诱致外侮之媒",因此,"攘外一定要先安内.1933年5月8日,蒋介石在《革命军的责任是安内与攘外》的演讲中说:"我们应当坚确认定革命军当前的责任,第一个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口攘外.娶晓得剿匪的工作,实足●●抗日的前提,要抗日就先要剿匪,能剿匪就一定能够抗日.呻1934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作题为<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演讲中进—步强调; "作为全国国民和军人共同努力的目标,就是'安内攘外'四个字,就是安内是攘外的唯一前提与必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现在一定要求内部真正统一和安定,然后才能抵抗外侮.只要国内真能统—安定,集中力量,攘外就有绝对的把握,一定可以消灭侵略我们的任何强敌,因为我们若能内部安定,—切统一集中,一分力量就可发生十分效用.反之,如果内部不能安定,—切不能统一集中,那么十分力量也不能发生一分效用.所以外能否攘,就看内能否安,民族能否复兴,就看国家能否统一,所以现在御侮救国,复兴民族唯一要道,就是先求国内的和平,安定,统一,集中.叼由此可见,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就是把"安内"——"剿共"作为"攘外"——"抗口"的前提和准备,"抗日要先'剿匪','匪'未剿清之前,绝对不能言抗日'哂.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标志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巳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对此,连蒋介丐也意识到:"自从九一八以后,我们的国家真已陷入岌岌危亡,朝不保夕的险境."@既然如此,蒋介石又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明确提出并竭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以"剿共"为主要内容的"安内",是蒋介石在独裁政权建立后确定的既定国策.为维护和巩固蒋介石的独裁反动统治,在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企图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救帜下完成其"剿共"事业.四一二政变以后,尤其足南京国民政府完成"继续北伐"以后,蒋介石把共产党及其红军的存在视为他独裁统治的最大障碍.因此,他把"剿共"列为基本国策.1929年6月,国民党三届二巾全会上通过了《分区剿匪案》,决定:"全国剿匪事宜,由国民政府责成编造委员会分划区域,指定陆海空军,于最短期内各区分别严定限期,一律肃清."0次年11月l8日,国民党三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宣言》中称:"铲共剿匪与军事善后,为施政急务"0,大会通过的有关"施政纲要"中再次强调:"关于铲共剿匪,I}I央应视为最要急务,党政军民各以全力切实协作,其于三个月至六个月内办理完竣,就于必要之地区,并得设置临时之总揽指挥机关."@1931年5月17日,蒋介石在国民会议所作的<努力完成训政大业》的演讲中说:"目前国家之大患,为地方秩序之不宁,政府对于剿除匪患之未尽,实深引为疚责,而当督率负责者以努力.旧同年6月15日,国民党三届五中全会发表<为一致协力扑灭赤匪通告全国同胞书>,称;"政府决于匪祸巳成之区,大举师徒,克期剿灭.于匪患未成之区,积极清乡,防其滋蔓,……赤匪既为吾民族之大患,自非集全国一致之力量以扑灭之不可.,'97月13日,蒋介石面对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发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书》,明确提出: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不消灭赤匪,则不能御侮,不完成统一,则不能攘外.".其次,"攘外必先安内",是中国历代没落腐朽统治者处理外敌入侵与国内矛盾的基本准则.蒋介石熟知这一古训,并奉为"至理名言","立国信条".因此,蒋介石的传统政治文化素养,决定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竭力奉行这一"立国信条".这就是蒋介石提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传统政治文化原因.熟悉中国政治文化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宋代,宋统治者认为:"天下之势,犹一人之身,庶民处心腹之中,外国在皮肤之外,故外国侵侮,足谓皮肤不仁, 倘善用药石,其去甚易.庶民稔乱,足谓心腹蓄毒,若养而不治,其愈实难"0在鸦片战争期间,曾主持广东抗英斗争的清朝靖逆将军奕山认为:在广东"患不在外而在内",因此,提出"防民甚于防寇"的主张0.19世纪6O年代,清政射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恭亲王奕土千等人认为:"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 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尢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敝主张:"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0这些历史"古训"被蒋介石奉为"神明",在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便如法炮制,竭力推行.1932年12月14日,蒋介石在内政会议上明确提出:".攘外必须安内',是古来立国的一个信条.''. 1933年5月,蒋介石在对红军进行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剿共"官兵抗日情绪的高涨和"剿共"情绪的低落,5月8日,蒋介石跑到江西崇f=="剿匪"总指挥部,对驻赣军队团副以上军官就"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作详尽的发挥,企图以此平息军官中抗口高涨情绪和厌倦"剿共"情绪.蒋介石79摆出历史学家的架势说道"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意思说是先要戡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这话有至当不移颠扑不破的至理.依今日国难的客观情势来说,日本人侵略是外来的,好象是从皮肤上渐渐溃烂的疮毒,土匪捣乱是内发的,如同内脏有了毛病,这实在是心腹之患?因为这个内疾不除,外来的毛病就不能医好,而且即算医好,也还是无济于事, 到了最后,病人还是要断送在这个心腹内疾.……所以我们不怕现在不能攘外,只怕为我们心腹之患的土匪,不能消灭.又说z"只要能够正本清源,先将这个心腹之患彻底消除,那末外面的皮肤小病,一定不成问题,现在剿匪就是来治疗心腹之患.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增对于蒋介石自九一八事变起至西安事变前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有的论者提出了在一个阶段上推行的是"攘外为主,安内为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与事实不符的.自九一八事变起至西安事变止,蒋介石严格遵循"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坚持以完成"剿共作为"抗日的前提,专意"剿共.1931年9月,蒋介石组织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失败后,次年6月,蒋介石坐镇武汉,调集6O万兵力发起第四次反革命"围剿l1933年春,蒋介石又以5O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第四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又于1933年9月亲任总司令,设行营于南昌,调动兵力100万,飞机200架,向红军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为使"围剿得手,蒋介石奔走于"围剿前线,举办军官训练团,对部队军官进行精神的,战略战术等方面的教育.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自九一八事变后至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在南京,汉口,南昌,庐山,成都等地先后发表有关"剿共为主要内容的讲演百余次.其内容,有涉及"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如'革命军的责任是安内与攘外),'爱民的精义与教民的宗旨》,<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等l有涉及"围剿战略战术的,如<剿匪要实干),'最近剿匪战术之研究》,<剿匪技能之研究),'参谋业务与剿匪要诀》,<剿匪战术的要点》等l有涉及精神教育的,如'信仰统帅及战斗心理之重要》,<推进剿匪区域政治工作的要点》,<带兵80?练兵教兵及成功立业的要诀》,<庐山军官训练的目的和方针》等.尤其是1933年后发表的'剿匪手?本》和'剿匪成败与国家存亡》两本小册子,成为"剿共官兵的教科书,在"剿共中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1934年10月,蒋介石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得手,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作战略转移.此时,蒋介石企图把红军"根本殄灭,以永绝祸萌,于11月12日令何键任"追剿军总司令,分五路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1935年3月3日,蒋介石又电令国民党各部队,凡川黔各军概由他本人统一指挥围剿红军.同.年6月5日,在成都召集"追剿"红军的国民党军官会议上,蒋介石穷凶极恶地说:"现在土匪到处流窜,行动飘忽,我们一定要有得力的部队穷其所往,加紧追剿,使匪军不得稍舒喘息,亦不使他育一刻工夫得.以停止下来补充整理和诱胁民众的工作.口¨此,则残余的匪众,久在疲困饥饿疾苦之中,便自然要一天一天减少下来,很容易被我们消灭.增10月初,蒋介石又亲自兼任西北"剿匪总司令,设司令部于西安,加紧对红军的"围剿.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于1936 年2月23日调动洛阳,徐州,浦口等地3O万兵力进入山西堵截红军东进抗日,同时下令东北军,十七路军进扰红军后方.1O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布署进一步"剿共计划.29日,蒋介石返回洛阳时对记者发表谈话,称z"共产党不以民族利益为本位,不论其标榜若何,政府决贯彻勘乱方针.''9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势下,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倒行逆施,专意"剿共,'理所当然地遭到从事"剿共的国民党中爱国将领的抵制和反对.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毅然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这是蒋介石长期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必然结果.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抗口条件,担保内战不再发生,并发出撤出"剿共部队的手谕.至此,蒋介石开始放夯"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至七七事变止,蒋介石推行"安内"与"攘外并重的方针,其"安内,改武力"剿共"方车1'为"和平统一"共产党的方针. 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制约下,蒋介石对日.本在西安事变前的一系列侵略活动,在总体指导方针上采取了维持中日间的"和平,尽可能争取较长的"和平时间从容完成"剿共计划.能集中反映蒋介石对日和平指导方针的,是他在1934年1O月发表的'敌乎?友乎?——中日关系的检讨》一文.文章批评在他下台期间政府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是"当局的无办法,是一种"不彻底实行革命方略的错误.蒋说:"革命外叠之不同于通常外交者,即在不被动而能自动,不固执而能因应,应刚则刚,应柔则柔,能伸则仲,当屈则屈,完全以变动不屈的方略,来实现不可变易的目的.……我们反顾九一八以来的经过,纵不言当局无挽回危局之意思,要不能不认为缺少当机立断的勇气.与此同时,蒋介石批评九--]k以来国民党中主张抵抗者,"不但不知彼,实亦不知己,对于自身力量,不是夸张太过,就是信赖过甚,只判断敌人的缺点,无暇反省,亦无意承认自己的弱点.—般人民激于义愤,甚至自信短刀可以制飞机,单靠无近代备配的陆军可以参加现代的战争,高呼宣战,力促出兵,使当时政府解释无从,因应不易.并十分坚定地表示:"我以为目前中国只有尽力消弭战机,才是唯一可采之路.增蒋介石这一对日和平的指导方针,直至西安事变前均未改变.1935年11月14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大上所作的《对外关系之报告》中更加明确地强调:"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l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0次年7月13 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重中:"半年来,外交的形势,大家相信并未达到和平绝望时期,与其说是和平绝望,反不如说是这半年来较之以前的形势,还有一线的希望.增受对日"和平思想的指导,蒋介石在外交场合,对日本侵华方针表示出妥协屈辱的立场.如,1935年1月22日日本外相广田在其第67届议会发表"中日亲善,"经济提携"的演说后,蒋于2月1日对日本记者发表谈话,称:"此次日本广田外相在其议会发表对我国之演辞,吾人认为亦具有诚意,吾国朝野对此当有深刻之谅解,……我国同胞以堂堂正正之态度,与理智道义之示,制裁一时冲动及反口行为,以示信谊.增13日,蒋介石在答日本记者问时再次表示:"中日亲善,应以道义为出发点","中国人民不但无排日之行为与思想,且亦无排口之必要.旧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制约下,蒋介石对Et本所挑起的战端也采取不抵抗,不扩大的方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一方面令张学良采取"不予抵抗的方针,一方面企求国联出面对日干涉,制裁.一二八事变发生之际,蒋介石下野在溪口,蒋在陈布雷等人的策划下,于1月30日发了一个'为"一二八事变"告全国将士书》,表示其抗日决心,后又发表了勉励淞沪抗战将领的电文.但,与此同时,蒋于2月2日令海军部陈绍宽不准对炮击吴淞等地的日本舰队"还击9}2月10日,蒋介石为使战事不扩大,更指示何应钦,罗文干:"十九路军保持十余日胜利,能趁此收手,避免再战为妥,双方立即进行停战,从速转入外交途径.,'.不久,蒋介石派外交次长郭泰祺,十九路军参谋长黄强与日军和谈,5月5日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对于1933年的长城抗战,蒋介石为应付国内抗战舆论,发表了一些抵抗言论,但不久就指示何应钦派员与日本和谈,于5月底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实际上承认了长城是中国与伪满洲国的所谓"国界".此后,对于日本制造的察东,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蒋介石同样的持妥协态度,终以屈辱的《何梅协定》,《秦土协定》而了结.为求得中日"和平",蒋介石不仅对国内抗日活动,以武力加以镇压,平息,如1933年5月冯玉祥等爱国将领为保卫察哈尔省,抗击日军,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以军事行动收复了多伦等失地, 蒋介石便以"妨碍统一政令"等罪行,调集15万兵力,与日本关东军夹击抗日同盟军l又如1933年冬, 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联合陈铭枢,李济深等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联合抗日反蒋,发动福建事变, 蒋介石调集15万兵力加以讨伐l再如,1934年7月, 中国共产党为抗击日本,在蒋介石"围剿"的困境下, 以最大的决心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蒋介石于1935年1月调兵在赣东围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即使一般民众的抗日活动和民主党派的抗日呼声, 亦同样不放弃平息,镇压.如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上街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党政府便出动全城军管加以镇压,并且为制止学生的救口救国运动,国民党政府于25日令军事委员会于必要地区宣布戒严,蒋介石传令,凡违反戒严令者,概以军法从处,26日,南京,上海,武汉三市实行戒严,禁止集会结社;又如1936年7月15 日,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全国救国会领袖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几条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要求8】?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联合红军共同抗日,蒋介石于11月22日将救国会"七君子以"赤匪外围加以逮捕.由此可见,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止,蒋介石的"攘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对于日本的军事挑衅与无理要求,采取不抵抗,不扩大,求妥协,甚至作丧失国家部分主权的让步,其实质就是投降.当然,这一时期蒋介石的这类投降不同于后来汪精卫的卖国投降.汪精卫的投降是甘当汉奸,卖国贼的投降,而蒋介石的这类投降,是一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结果.应该看到,蒋介石在这一时期碰到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重大问题时,还是多少坚持了民族的立场.如,他拒不承认"伪满洲国,在1936年7月五届二中全会上表示t"假如有人强迫我们签订承认伪满洲国等损害领土主权的时候,就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后牺牲的时候.旧又如,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基本得手的时候,除在军事上继续"剿共外,开始作抗日的准备.在思想上,号召军官们作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准备.在1934年7月25日对庐山军官训练团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中国生死存亡的关头,……现在可供我们注:准备的期间,恐怕最多也只有三年,因此国家民族的兴亡,就完全看我们—般军人,尤其是本团的学员,在这三年之内的努力如何,如果我们能够奋发努力, 团结精神,一心一德来救国,国家一定可以在我们手里救转,民族也可以由此复兴起来.增与此同时,蒋介石开始在国防上,物质上作抗战的准备.综上所述,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把"剿共作为抗日的前提,这是一个极端反动的政策. 在西安事变前五年内,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及红军死于蒋介石的屠刀下,使中华民族失去了一大批民族精英,抗日中坚力量l在这一政策下,蒋介石镇压了国内抗日救亡运动,严重打击和挫伤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从这一事实出发,"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一个祸国政策.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不抵抗,一味妥协,甚至投降,助长了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中国的气陷,更使日本赢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增大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艰巨性,延缓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过程.从这一事实出发,"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又是一个误国政策.因此,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应予全盘否定.'蒋总统集》,第577,606,710,611,606,622--623,8】0,744,571,2096,606,622,874,2104—2107,921,952,952,784页,】968年台北版.⑩①⑧⑧'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案汇编>(一),第322,354,380,404—406页.⑩《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5.①'鸦片战争>丛刊(四),第】O0页.⑧'筹办夷务始末?成丰朝》,卷7l.⑨《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寨汇编>(二),第111页.⑥@⑤@@④《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采年要录?统计荟萃),第75,158,115,117,,15,47页,海军出版社1988年版.82(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责任编辑田卫平]。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我见0906010053 09历史1班刘健“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到西安事变前, 处理内外关系的一个基本方针政策。
过去, 对这一政策的基本评价是“反动”、“反共”,近些人,对这一政策,又有些学者做出了不同解释。
故在此,我就蒋介石这一政策,谈一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关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形成的原因“九一八事变”后, 中日矛盾上升, 民众抗日运动空前高涨, 国际社会也对中国予以同情, 而且中国已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按理说, 中国应起来抗日。
但蒋介石却在此时提出并极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政策。
对此,我们教科书的解释及一些主流观点认为:蒋介石这样做,是为了剿共,及建立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而我认为,这种解释未免于太过简单,可作为共产党的一种政治宣传,但没有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进行解释,并不客观。
形势是决定内外政策的前提。
众所同知“,九一八事变”发生时, 国民党刚统一全国, 政权刚建立, 面临着巩固政权, 稳定局势的艰巨任务。
老对手共产党正在“作乱”并日渐坐大, 拥有十几块根据地和 30 多万红军。
国内与国民党持不同政见者大有人在, 许多党派及民众不满于国民党一党专政, 对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极为不满, 纷纷要求民主改革、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抗日运动跌荡起伏。
国民党内部也矛盾丛生、纷争不断, 内讧激烈。
1931 年 11 月 30 日, 蒋在任命顾维钧署理外交部长的训词中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 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国民政府的“第一责任”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责任”是“抗日来攘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基于这样的认识, 蒋介石提出、推行了“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政策。
个人以为, 如果从当政者立场看, 国民党和蒋介石提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合理性。
二、关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对象在教科书及一些人的认识中,安内的对象应该是共产党及红军,是为了剿共,笔者以为, 这种认识同样是片面的, 中共及其军队是蒋介石安内的首要对象, 但不仅于此, 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 其安内对象是变化的、多元的。
攘外必先安内之我见
“攘外必先安内”观点之我见14307090036黄越“攘外必先安内”作为“九一八事变”事变后国民政府出台的处理国内外关系的基本方针,有其必然的合理性。
在当今主流观点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是“反共”“剿匪”的反动政策,但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应该要有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攘外必先安内”从语义分析中可以分为“攘外”和“安内”。
“攘外”的含义较为明确,即针对当时在东亚大肆扩张的日本。
国民政府对待日本的“攘外”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不抵抗主义”到“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到1936年前的“妥协外交”。
三个阶段是国民政府对日本妥协政策的不断继续和深化,其共性都是为了将重心放在“安内”上。
经过查询资料我发现,学术界对于“安内”有许多种说法,有观点认为“安内”的对象不仅仅是“剿共”,也包括势力强大的地方军阀和国民党内的异己分子;还有观点认为“安内”除了清除共产党势力之外还有加强国防建设,试图日军军事对抗的目的。
其次,“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出台不是蒋介石的怒言,而是结合了多方面考虑的具有合理性的政策。
第一,从国内局势来看,共产党势力不断壮大,地方实力派军阀没有完全归顺,通过“攘外必先安内”可以有效地巩固国民党在国内的一党专政。
第二,在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时,国民党刚统一全国,在党内也有不满专政独裁和对外不抵抗政策的异己分子,通过“攘外必先安内”可以有效地巩固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独裁统治。
第三,从历史角度来说,中国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把“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处理内外关系的首要原则,而这也备受当时的统治者蒋介石推崇。
第四,从国际局势来看,1930年前后正值世界经济危机,国内民族资本主义正在积累和初步发展阶段,因而经济方面矛盾重重,民众对于国民党的内外政策纷纷不满,因而此政策的出台可以有效地转移国内矛盾,将民众的注意力从国民党的执政不力转移到国家的外部矛盾。
除了以上几个原因以外,该政策的提出应该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综上所述,倘若国民政府当时有实力完成“攘外必先安内”战略,或许可以获得一石二鸟乃至三鸟的效果。
观西安事变心得感悟(精选3篇)
观西安事变心得感悟(精选3篇)观西安事变心得感悟篇1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1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日本加速肢解中国的步伐。
1933年1月3日,日本军队侵占山海关。
1933年2月21日,十万日伪军进攻热河省,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东北军望风而逃。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蛮横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横行无阻。
而当中国大好山河屡遭肆虐之时,中国的统治者蒋介石却对日本的侵略和分裂中国的企图屡加容忍、妥协,在内战的“舞台”上”大方异彩。
1932年5月5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1933年5月5日,设立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准备对日交涉停战。
1933年5月31日,签订《塘沽协定》,将华北置于日本的监视之下。
1935年5月,受日本要挟签订《何梅协定》出卖了河北省、察哈尔省的主权。
1935年10月,蒋介石同意了日后成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行动纲领的“广田三原则”。
1933年7月,蒋介石以“破坏整个国策”的罪名破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首领冯玉祥离开同盟军总部,方振武出国,孙良城解甲归田,而吉鸿昌更是被杀害于天津。
1936年6月1日开始,蒋介石与两广的矛盾险些酿成内战,他无视两广的北上抗日请求,还不断分化、胁迫、收买,使宝贵的抗日浪潮消解于无形,虽然两广的这个“抗日”只是借口,但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难能可贵的。
1931年开始,蒋介石就不断督促东北军围剿红军,扩大内战范围和程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蒋介石就不断无视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的提议,依旧对红军步步紧逼。
一桩桩,一件件,在我看来,中国遭受的灾祸不仅是来自急于扩张的日本侵略者,更多的是来自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及其控制的国民政府。
1931年11月30日,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外交部长职务宣誓会上的训词中公然声称:“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故今日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 。
中国近代国防
中国近代国防中国近代的国防充溢着孱弱、破败和屈侮的。
上溯至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坚船利炮击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国门,将殖民主义根植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却执意奉行“居安思奢”,“卖国求荣”的国防指导思想;“以军压民”,“贫国臃兵”的国防建设思想;“愚兵牧民”,“莫谈国事”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败”,“攘外必先安内”的国防斗争策略。
结果导致有国无军,有国无防。
导致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惨遭蹂躏和屠杀。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民族独立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0多年的武装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共上的“三座大山”。
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国防开始进人了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
这边是近代国防的基本概括。
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定鼎中原。
自顺治开始,经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五代,经历了177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
但是经过“康乾盛世”之后,政治日趋腐败,国防日益虚弱。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殖民势力大举入侵,从此清王朝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有国无防,内乱外患不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初期统治者还注重海防建设。
在同国内割据势力的斗争中,制止了分裂,促进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与外部侵略势力的斗争中,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国家。
但从道光年间开始,朝政日益腐败,防务日渐废弛。
特别是袁世凯在《军政司试办章程折》中说:“中国军政废弛,匪伊朝夕。
其弊端之尤著者,在于营制不一,操法不齐,器械参差,号令歧异。
为将者不习谋略,为兵者半属惰游。
平时而心志不相浮,临阵而臂指不相使,聚同乌合,散如瓦解”。
清军的精华北洋水师也是“日久玩生,弃兵于操驾事宜全不练习,遇敌之时雇佣舵工,名为舟师,不谙水务”。
边防废弛,海防要塞火炮年久失修,技术性能落后,炮弹威力甚小且不能及远。
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
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攘外必先安内,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在外部有所发展之前,必须先保持内部的稳定和安全。
这句话的含义可以应用到个人、家庭、组织和国家等各个层面上。
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在追求外部发展的同时,注重内部建设和巩固。
个人层面在个人层面上,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是要在追求成功和成就的同时,注重个人内心的稳定和健康。
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安定、缺乏自信和自律,很难在外界竞争中取得好的表现。
因此,一个人要想取得长期的成功,就需要先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
在个人层面上,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注重身心健康和定期反思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来实现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
只有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健康,才能更好地应对外界的挑战和困难,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层面在家庭层面上,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是要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的稳定。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内的和睦与稳定关系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幸福和发展。
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温暖和支持,帮助每个家庭成员更好地面对外部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实现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沟通、互信和尊重来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同时,家庭成员也应该共同努力,关注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为家庭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
组织层面在组织层面上,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是指在追求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同时,要注重组织内部的运营和管理。
一个组织的成功和发展离不开内部良好的组织结构、有效的沟通和团队协作。
为了实现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组织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加强内部的沟通和协作来实现。
同时,组织也应该关注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竞争力。
国家层面在国家层面上,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是指要保持国家的内外安全和稳定。
一个国家如果内部不稳定,国家就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持国家的内外安全是国家的首要任务。
为了实现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的法治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福利、发展经济和科技、提升国防能力等方式来实现。
“攘外必先安内”再批判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攘外必先安内”再批判熊宗仁 内容提要 “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因应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选择先反蒋后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
“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
“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
历史已证明:“剿共”不是抗日的前提,“反蒋”也不是抗日的前提。
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才是抗日的前提。
关键词 攘外安内 抗日前提 国共合作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前,没有一项政策像“攘外必先安内”这样对中国产生如此广泛而严重的影响。
70年来,海内外史学界涉及这一政策的研究较为鲜见,近年来有所增多,虽也逐渐达到某些共识,但总体上内地学者和海外学者的观点依然尖锐对立,基本上否定或基本上肯定的倾向并未消除。
笔者不揣谫陋,抒一孔之见。
一任何政策都是国家和政党因应一定历史时期的需要,为贯彻“攘外必先安内”再批判其路线、实现其政治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国民政府在准备抗战时期的行动准则。
它的出现,因应了救亡图存的国内国际背景。
这一政策提出的时间,并不在九一八事变后,而在之前。
但其追求的目标、内容和矛头指向,却与九一八事变后是基本一致的。
1931年7月23日,在江西督师剿共的蒋介石,针对国内外情势的变化,发表告国民书,内称:“惟攘外必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
①这是“攘外必先安内”见诸文字之始。
这一对其后国内军事政治和反对日本侵略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的提出,是鉴于下述的国内国际背景:1931年5月27日,国民党中的粤系反蒋派在广州成立中国国民党执监委员非常会议,目的在推翻蒋介石之独裁,完成国民革命,并决议在广州成立与南京相抗衡的“国民政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攘外必先安内”之我观一、普遍看法记得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上,在学习到近代史的时候,就感觉特别不爽,天朝上国的康乾盛世一去不复返,任由欺凌,丧权求和却屡屡上演,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不仅会理解自己的失落,还会理解给我们带来失落的晚清王朝。
每个朝代都有盛极而衰的时候,你不可能期待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能做出什么扶大厦于将倾的惊人之举。
李鸿章,慈禧的行为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之举罢了。
时间推进到北伐时期,蒋介石开始崭露头角,记得课本上描述最多的就是蒋如何排挤打击共产党,如何篡夺国民党党政军领导大权,什么“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
至于北伐的过程说得比较简略,而且还列为非考试范围。
之后的反革命政变,课本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的血淋淋的图片。
之后的九一八事变,蒋的不抵抗,反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西安事变蒋被迫抗日,抗战期间发动皖南事变,豫湘桂战役的溃败,从而得出蒋采取的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这就是我们课本上对蒋介石的描述。
国人认为,晚清屈辱求和我们已经够容忍的了,那时是旧式军队,战斗力差,最重要的是官员烂了,人心散了,你让他战胜列强实非人力所能为。
而蒋的军官都是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新式将领,而且拥有战斗力强大的德械师,中央系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几个师是接近全部实现了德式装备,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
以经过这样的整军而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
而就是这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在面对日本侵占东北、占领华北时,却连所谓的抵抗都没有,(你可以说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不断,蒋需要保留实力,然而在1930年9月中原大战以后,冯玉祥的部队被收编,成了光杆司令;李宗仁的桂系大部被歼,奄奄一息;阎锡山也是损失惨重,其他各省的小军阀对蒋已无太大威胁,因此保存实力,威慑其他派系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反而从1930年11月开始对红军展开重重围剿。
国人普遍认为,清政府那么虚弱还跟日本人干了一仗,蒋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别说抵抗了,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还振振有词地说“攘外必先安内”。
总之,在我们国人的心目中蒋就是一个只看重手中的权力,毫无民族大义可言的人物。
以上用比较多的篇幅讲述了国人对蒋的普遍看法,然而事实本该如此吗?记得在2005年4月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的和平之旅以后,随着国共关系的改善,我们熟悉的历史课本也发生了变化,提出了抗战期间“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新说法,从消极抗日到正面战场的变化,我发现课本上的历史是可以变的,也就是说课本上的历史不见得是真实的历史。
既然蒋是玩了命地抗日,那么他为什么在日军步步紧逼的时候还要死心眼地剿共呢?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二、理论基础崇祯11年(1638年)兵部尚书杨嗣昌向崇祯提出与清议和的建议,分析了当下的形势:“大明眼下国力虚弱,面对清军的袭扰和农民军的四处点火,如果要对二者同时打击,力量就分散,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结果灭不了其中一个,却使大明的力量逐渐被消耗”,听完杨尚书的分析,崇祯也觉得有道理,而且这样顾此失彼的教训也不止一次。
崇祯6年(1633年)9月农民军近20万人被山西总兵曹文诏、援剿总兵左良玉、京营总兵王朴、三边总督洪承畴约10万人合围在河南武安,合围的民军里面都是大腕级的人物,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刘国能等,眼见就要把这些民军一锅端的时候,崇祯却把曹文诏20000多人调往大同,干嘛呢,因为这时皇太极正率领8万人攻打大同,崇祯不得不抽调兵力去防守大同,而就在合围的兵力减少之后,民军合力突围而出。
在明朝末年兵力有限、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类似这样的事情何止一次。
想到这里,崇祯深深的意识到议和的重要性,但是他在犹豫(犹豫什么呢?见下文)。
这时杨尚书在讲道理之后又摆起了事实,汉高祖在白登之围后,不得已通过和亲的方式与匈奴讲和,获得喘息之机,等来了武帝大破匈奴的战绩;光武帝刘秀不也是与匈奴议和,先搞定内部,再对付匈奴的吗?听完之后,崇祯深以为然,说等在朝会上听取群臣的意见后再做定夺。
朝堂上,当崇祯抛出这个议题后,大臣们反对的多,赞成的少,少到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杨嗣昌。
反对一方以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最为激烈,一度痛骂杨尚书。
为什么都反对议和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1636年以前清朝自称国号为“金”,以作为历史上灭北宋与南宋对立的金朝的后裔自居,(史称“后金”)得续写祖上的辉煌啊,但是在于明朝作战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中原人民对金朝特别反感,一听说金国人来了,个个都打起精神,奋起反抗。
主要是中原人民对400年前的金朝奴役中原地区心有余悸。
那么这时谁要提出与金国(尽管当时已经叫“清”据说就是为了减少中原人民的仇视与抵抗才改的国号)议和,谁就是第二个秦桧,所以大臣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民族气节(可能内心根本不认同什么民族气节),群起而反对,那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二是高高在上的心态在作祟,我们自古都是天朝上国,威加海内,岂能向边塞蛮夷议和,太掉价了。
(崇祯的犹豫正在此)这些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他们宁愿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却看不见或者装着看不见朝廷虚弱的现实,被连年灾荒折腾而引起的民变和人相食的恐怖场面。
可就是这种心态,断送了明朝的议和之路,也加速了明朝的消亡,难怪崇祯皇帝在遗书里有句“诸臣误朕”的悲叹。
那些反对的大臣们在6年之后,得知李自成攻入京城,四散逃离,惊慌失措之时,或许会死于李自成的刀下,那一刻,他们也许能够醒悟,这就是为自己一时的虚荣心而付出的沉痛的代价。
蒋介石可以说对明朝的这段内忧外患的历史很了解,他深深地知道,明朝就输在对待内忧外患的策略上面,就在于两个拳头打人,导致力量分散,而且蒋还做到了以史为鉴。
每当有人向蒋提出对“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质疑的时候,他都会说,你忘了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吗?可以说“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从历史教训中吸取过来的。
三、攘外?安内?从历史吸取的经验就一定是对的吗?不尽然。
日本人想入侵中国,看到“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肯定非常高兴;共产党看到“攘外必先安内”以后,肯定很气愤,强烈反对的,要是“安内必先攘外”该多好啊,这两种观点都是从对各自有利的立场出发的,很显然是片面的。
蒋当时是民国的最高统治者,那他怎么处理安内与攘外的关系才对他有利呢?那我们来分析一下,蒋的方案有:1,攘外安内同时并举,2,先攘外后安内,3,先安内后攘外4,只安内不攘外,5,只攘外不安内,6,不攘外不安内,从逻辑角度来说,无非这6种情况,那我们一一分析一下。
第一种方案攘外安内同时并举,只要不是处于国力很强大的时期,采用这种方案无疑是自寻死路,左右开弓,忙都忙不过来,更别说要把对方打败,很显然不可取。
第二种方案先攘外后安内,这里涉及到内忧、外患哪个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大的问题。
好,我们来分析一下:有两个人甲、乙,二人有仇怨,而且甲很暴力,并多次扬言要干掉乙,而且乙身患疾病。
这时乙可以有两种选择,先找甲商量,说:“大哥,我错了”然后塞钱,总之是通过各种手段与甲讲和,然后去治病,结果病治好了,和甲翻脸;乙还可以不去治病,直接和甲干仗,结果无外乎就三个结局:一是在和甲干仗的时候,病情加重,中途被甲打死,二是把甲打死了,但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最后病发而死,三是和甲打平手,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病发而死。
通过我们的分析第一种做法是对乙有利的。
作为国家来说,内忧比外患对一个国家的稳定的破坏更大。
因此第二种方案是不可取的,相比之下,第三种方案是可取的;第四种方案只安内不攘外,这种方案,可以暂时稳定内部,但是一味对外忍让,妥协,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第五种方案只攘外不安内,你老窝都被别人端了,你还怎么攘外啊,不可取。
第六种方案不攘外不安内,坐着等死,这种做法是最不可取的。
因此,经过我们的分析,站在维护国民党统治的角度,对蒋有利的方案,无外乎是先安内后攘外,只安内不攘外这两个方案。
四、和谈不成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蒋介石可以说是极尽议和之能事,1933年与日军签订《塘沽停战协定》,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
1935年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放弃了华北主权。
但是好像蒋的议和效果不怎么好,议和反而使日军加快了侵略步伐,(道理很简单,看你好欺负)。
这里有个问题,今日的日军已不是昔日的关外清朝,当时关外清朝并没有入侵中原,推翻明朝的野心,为什么?没实力。
当时清朝的一贯做法就是瞅准时机,趁你家里乱,打你两拳,抢点干货。
这个时候,你和他求和,给他点农产品、牛羊牲畜,对他来说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时移世易,现在的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就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随后的甲午战争获取2亿白银的巨额赔款、日俄战争后把俄国从东北赶了出去,国力迅速增强。
日本这个国家可以说生存条件太艰苦,没办法,只恨苍天太不公啊。
日本70%是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由于是个海岛,土地贫瘠,近代日本长期处于半温饱状态。
吃不饱饭,粮食产量又增加不了,少养孩子,减少吃饭的人倒还是可行的。
吃不饱饭,大家勒紧裤腰带也就算了,更郁闷的是地震频发,而且震级那是居高不下,1923年9月,东京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142807人死亡,1927年3月,日本西部京都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2925人死亡。
1933年3月,本州岛北部三陆发生里氏8.1级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1943年9月,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1083人死亡………。
更让日本人心里不平衡的就是他的邻国-中国的东北,土地肥沃,地广人稀,这让日本不禁感慨,同样是人,这生存条件的差距咋那么大呢?而且同时日本看准最关键一点:国家混乱虚弱,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当然日本最担心的还是英美列强的干预与阻挠。
于是随着生存环境恶化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继大陆政策之后又在1927年东方会议上首相田中义一提出所谓的《田中奏折》:“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中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蒋的议和意愿不可谓不强烈,议和成本不可谓不高昂,连华北都给你了,但是日本好像无动于衷,像贪吃蛇一样,来者不拒。
这里有个问题,议和是双方的行为,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一是我方愿意和谈,二是我方要有和谈的行为,三是对方愿意和谈,四是对方遵守和谈约定,这四个条件,对于成功的和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而日本在日益膨胀的称霸东亚的野心的推动下,本来就不想和谈,即使跟你和谈了,也不会遵守约定。
没辙,违约了又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何乐而不违呢?五、围剿不成很显然蒋那么极力促成中日和谈,就是想抽出手来对付共产党,以至于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执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