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恰当措施 实施有效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取恰当措施实施有效教学
摘要: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要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质量完成地理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让课堂教学更富有效果,让课堂成为富有灵性的信息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合作能力,不断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探索新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74-02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落实课程教学目标,需要我们在设计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和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有效教学的理念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一、注重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高中地理知识有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导入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新课导入中除了具有引出新知识的功能以外,还要看它是否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来导入新课,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等等,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无论哪种导入方式,都需要渗透一定的趣味性,
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恰到好处的导入会立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一课时,其中有“地球自转、公转”等几个概念,这几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一时很难理解,向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了顺利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这几个概念的含义,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课件,课件中生动形象地演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生经过这样的画面感受,兴趣被激发了,从地球的自转中理解了“自转”的概念,从地球绕着太阳转理解力“公转”的概念。

这样的导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中多设疑问,对难点问题适时点拨
教学中我们要设计问题情境,努力给学生营造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氛围,根据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地设计出目的明确、具有思考性的问题。

所提的问题要遵循高中生的知识水平与认知的一般规律,问题的坡度要循序渐进,逐渐加深,不宜跨度太大。

设疑首先应该掌握好在新课开始时就设疑,在教学新课之前可通过有趣的小故事、深化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设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可以在学生思维分散时设疑。

虽然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自觉学习习惯,但其思维与注意力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都集中,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变换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最后,可以在学生的思维疲劳时进行点拨。

课堂中如果
始终是枯燥的讲解或烦琐的练习,一成不变地围绕某个问题讨论,学生的大脑思维容易出现倦怠现象,从而不思进取。

所以,在地理课堂中应该增加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问题来激趣,特别是在有重点知识或难点知识难以解答出来的时候,以此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不断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三、开展课堂有效性提问,打开学生思维之门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追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智力,掌握所学知识。

问题的设置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从而让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问题,从而让教学目的更好地实现。

例如: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不妨先提问:在冬季与夏季的北冰洋洋流中,它的方向有何变化?然后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时,就提醒学生:应该结合南亚的季风来考虑,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必须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提出,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学生就会不知如何回答,这样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因此,难度较大的问题要适当降低难度。

例如:在教学“宇宙中的地球”一课时,问什么是地球的普通性时,学生就难以回答出来,此时,就适当降低问题难度,把问题进行分解,通过提问八大行星公转方向、轨道形状、轨道倾角等来得出地球的普通性。

通过过教师的有效提问,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把师生的情感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建立评价机制,不断地激励学生奋发
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拥有自信,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有了这样的评价,学生就会把它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

这样就把学习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建立评价机制,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

首先,要与学生开展共同评价,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

其次是评价注重学习过程,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学习的结果,关心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慢长探究与反思的过程,所以,在评价中作为教师更要关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不仅要保护那些学习很认真刻苦的学生,还要保护那些成绩没有明显提高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对学生还要进行纵向比较。

个体间总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学习上的进步也不一样,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名次来衡量学生的成绩,而是要看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也就是说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

评价总的来说要以肯定为主,少些批评与指责。

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看到成功,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总之,要开展高中地理有效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努力融入多学科知识。

同时,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谢上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0,(30).
[2]栾春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8).
[3]谢成伟.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z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