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普查、焦作地层
焦作水文
1.《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二、工作范围、拐点坐标和工作面积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范围为标准分幅的1:10万焦作市幅,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地理坐标:113°00′~113°30′,35°00′~35°20′;面积:1750km2。
三、地质概况1.以往工作程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区内先后由不同单位开展了大量的的基础地质、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
主要有:煤田勘探部门在焦作煤田进行了大面积、大比例尺勘探工作,提交了各井田大比例尺的精查报告;《焦作电厂岗庄水源地水文地质报告》;《山西及太行山东侧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规划阶段能源基地供水勘查报告》;《河南省焦作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焦作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含水层的划分研究报告》;《焦作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大水矿区岩溶水的预测、利用与管理研究报告》;《河南省焦作市东小庄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河南省焦作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河南省焦作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及环境水文地质评价报告》;1990年以来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年度总结;《焦作市地质环境调查报告》;《河南省焦作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河南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焦作市)》等。
2.项目区工作背景工作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5.7㎜,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23.5㎜,多年平均气温14.9℃。
工作区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其中沁河、丹河属黄河水系,西石河(即大沙河)属海河水系,为季节性河流。
工作区北部为太行山区,向南至焦作市北部大致呈阶梯状下降。
南部为太行山前倾斜平原。
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冲洪积平原等。
北部山区出露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石炭系,山前平原分布大面积第四系堆积物。
焦作地质概况
一、地貌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
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
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自然平均坡度为2%°。
最高处海拔1955米,最低处海拔90米。
地面高差达1800多米。
(一)山地。
焦作地区的山地为中山(1000米以上)和低山(500-1000米),分布于修武北部,经焦作、博爱至沁阳西部,是太行山系的组成部分。
该区平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坡向多为南坡或西南坡,坡度在20度以上。
焦作的山地地形复杂,各山岭间由峡谷相连,山势陡峻,山谷切割较深,呈"V"形,阴坡一般较陡,土层深厚。
焦作地区的主要山脉是太行山。
太行山位于焦作地区北部,西接王屋山,向东延伸至修武,走向近东西。
山势宏伟,绵延数千里,境内为其尾部,长百余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断裂发育,有盘谷寺断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地层。
岩性以石灰岩为主,伴有页岩、煤、铁、磷、耐火粘土、大理石等,矿藏丰富。
自然植被较好,属落叶阔叶林带,林茂草密,适宜猕猴生息繁衍。
太行山系在修武境内的主要山峰有:茱萸峰,天门谷,古汉山,罗汉山,凤凰山,马鞍山,方山,五指山,云台山等。
在焦作市境内的有:桑园北岭,九里山,凤凰岭,安阳坡,皇帝坡,燕窝岭,红砂岭,中卫岭,大、小贾岭,十二会山等。
在博爱县境内的有:小北顶,旗杆谷堆,东顶峰,东领峰,盘头岭,南大岭峰,圆山峰,南坡峰,老虎掌,长岭峰,北教场峰,南教场峰,老石人,和尚山,刘岭,上岭后,孤山岭,羊岭,靳家岭等。
在沁阳境内的有云台山,紫金顶,碗子城山,三夹山,贝涧山,云阳山,悬谷山,阳落山(与济源交界处)等。
(二)丘陵。
丘陵区分布在山区外侧,是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度介于150-250米之间,坡度在10-20度之间,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该区大部分耕地凹凸不平,呈梯田状,有众多的黄土冲沟,高低起伏,没有明显的山丘,亦可称为岗地。
焦作地质概况
精心整理一、地貌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
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
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自然平均坡度为2‰。
最高处海拔1955米,最低处海拔90米。
地面高差达1800多米。
(一)山地。
焦作地区的山地为中山(1000米以上)和低山(500-1000米),分布于修武北部,经焦作、博爱至沁阳西部,是太行山系的组成部分。
该区平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坡向多为南坡或西南坡,坡度在20度以上。
焦作的山地地形复杂,各山岭间由峡谷相连,山势陡峻,山谷切割较深,呈"V"形,阴坡一般较陡,土层深厚。
焦作地区的主要山脉是太行山。
太行山位于焦作地区北部,西接王屋山,向东延伸至修武,走向近东西。
山势宏伟,绵延数千里,坡度在1(1汇入。
(1958年)。
丰枯年变化较大,年内变化亦很大,6-9月约占全年水量的80%,给开发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由于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境内河床平均高出堤外地面2-3米,历史上曾决口66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治理,变害为利,先后兴建了人民胜利渠、武嘉灌区、白马泉灌区、孟县白坡灌区等引黄灌溉工程,黄河由此变害为利。
(2)沁河:沁河是焦作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
向东流经沁阳、博爱、温县,在武陟县注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2900平方公里。
过境长度90余公里。
沁河径流资源丰富,河口站多年平均流量49.5立方米/秒,其中基流量16.1立方米/秒,占总流量的32.5%,含沙量低,稳定可靠。
(3)丹河:是沁河最大的支流,在博爱县青天河村入境,水资源丰富,山路平站多年平均流量11.1立方米/秒,其中基流量6.8立方米/秒,占总流量的61.3%。
(4)大沙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
流经博爱、武陟、修武县,经新乡县入共产主义渠,上游河宽15米,下游河宽30米,平均河深3米,平均径流深度150毫米。
最大流量650立方米/秒,基流量为80立方米/秒。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黄家庄煤矿是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的一座煤矿,煤矿的生产经营是需要充分考虑煤矿地下水文情况和其变化,因为煤矿地下水文特性对煤矿井下的煤安生产和采煤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针对该煤矿生产实际需求,进行了一次水文补勘工作,本文主要介绍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工作的方法、步骤、结果及其意义。
一、水文补勘方法煤矿地下水文补勘是指对煤矿周边区域地下水文特征、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评价,利用地质勘探手段补勘河流、水文井、水文站等资料,确定新的水文位置和控制点,对煤矿井下水灾预测、防治措施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黄家庄煤矿水文补勘工作采用了现场调查和分析、地震勘探、钻孔测试等地质勘探方法,规划掌握煤矿地下水文特点。
二、水文补勘步骤1. 分析煤矿地质条件和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确定地下水域类型、水漏点位置、地下水汇集点、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水位变化等;2. 经过现场调查和分析后,确定水文控制点,建立水位监测系统,确定地下水位监测时间和监测点数量;3. 进行地震勘探,选取合适的勘探方法,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探和解释;4. 钻孔测试,对地下水水位、水文地质物的含水性、透水性及渗透性进行测定和分析;5. 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水文勘掘资料,形成水文地形图、断面图和水位变化曲线,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描述和分析。
三、水文补勘结果通过水文补勘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地下水文勘探资料,确定了新的水文控制点,建立了高精度的水位监测系统,经过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煤矿水文的变化周期为一年,水位在7月和9月左右高涨;2. 煤矿区地下水潜水面降低方向与煤体节理及断层漏水方向有关,断层方向大致为北东-南西,漏水多为抽采排放过程中产生的;3. 煤矿区域地下水按照流向划分,分为4个水域:长塔水域、青化水域、八于岗水域和太平井水域。
4. 煤矿井下地下水流入量和应力状态均有变化,对井下揭露煤体影响较大,需要随时监测井下地下水水位。
水文地质综合实习
水文水资源综合实习报告姓名:班级:水文10-01学号:人员:水文2010级实习队时间:2012.10.01目录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第一篇地质构造填图1.1 区域地质概况1.2 地质填图说明书第二篇水文地质测绘2.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2.1.1 气象水文2.1.2 地形地貌2.1.3 社会经济2.1.4 交通位置2.1.5 区域地层与构造2.1.6 含水层与隔水层2.1.7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2 填土区水文地质说明书2.2.1 水文地质概况2.2.2 填图区地下水流场分析2.2.3 填图区水化特征及其分区2.2.4 填图区灾害、环境、工程地质第三部分实习总结及感想附录一宝泉水库下游河流断面记录表附录二宝泉水库下游河流断面剖面图附录三宝泉水库流量计算表附录四焦作周边地区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一览表附录五实习照片前言一、实习目的1.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领域的基本情况,比较全面的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巩固所学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实践去充分检验和更进一步理解以前所学的知识,同时为更好地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避免学生以后就业时易出现的眼高手低的现象;同时还能培养大家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二、实习性质本次实习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综合实习,包括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内容,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实践课程。
该次实习属于生产性质的实习。
三、实习阶段第一阶段:8.20-8.22在学校期间的实习前准备工作;第二阶段:8.23-9.1在登封的构造地质实习:探勘、拉剖面、地质填图;第三阶段:9.5-9.7在辉县宝泉水库的水文地质实习;第四阶段:9.9-9.15在焦作区域内进行的水文实习;第五阶段:9.16-10.30在室内进行的资料整理、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等图的绘制和实习报告的撰写工作。
四、实习内容和任务1.了解实习区域的地形、地貌,熟悉寒武系和五佛山群的各个组之间的关系,并学会描述各个组的岩性以及各个组的岩层划分等。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1、焦作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焦作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的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的荥阳、巩义,洛阳市的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的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地形地貌全市的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的特点。
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是焦作“梦幻山水”的杰出代表。
区内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1327米和1116.9米,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的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和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的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30米左右。
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是我省主要的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的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的凹地平原,平均海拔95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
该区域是我市最重要的自然湿地区域,也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和工业原料林的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85~1300米。
东西最长处98公里,南北最宽处55公里,国土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
其中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约295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3.5%,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和山区约1066.5平方公里,占26.5%。
(三)气候概况焦作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暖干旱,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冷少雪。
全年平均气温为11.4~14.9℃,1月最低,7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43.6℃。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1、焦作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焦作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得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得荥阳、巩义,洛阳市得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得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得宏观区位优势,就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得战略支撑点与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地形地貌全市得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得特点。
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得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就是焦作“梦幻山水”得杰出代表。
区内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1327米与1116、9米,就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得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与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就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得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30米左右。
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就是我省主要得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得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得凹地平原,平均海拔95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
该区域就是我市最重要得自然湿地区域,也就是防沙治沙得重点与工业原料林得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85~1300米。
东西最长处98公里,南北最宽处55公里,国土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
其中海拔低于200米得平原约295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得73、5%,海拔200米以上得丘陵与山区约1066、5平方公里,占26、5%。
(三)气候概况焦作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与,四季分明。
春暖干旱,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冷少雪。
全年平均气温为11、4~14、9℃,1月最低,7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43、6℃。
焦作矿区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构造特征
浅谈焦作矿区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构造特征摘要:焦作矿区位于太行山南麓,东起赵固勘探区东界煤层露头,西至焦作柏山,与济源煤田接壤;北起太行山南麓煤层露头,南抵武陟古隆起,以盘古寺大断层为界。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3′~114°00′;北纬:35°10′~35°33′。
矿区分布于博爱、焦作、修武、获嘉、辉县、新乡等县(市)境内,东西长65km,南北宽10~35km,面积约1000 km2。
关键词:焦作矿区地质背景地层构造一、区域地质背景焦作矿区位于华北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的南部,处于华北板块板内太行构造区太行断隆南段。
地层由老到新发育有太古界、下元古界、上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
太行断隆区总体构造以断块构造为特征,以断裂构造为主要形式。
区内地层倾角较小,一般小于20°,发育ne及nww两组断裂,多为高角度正断层,交织成网,组合成地堑、地垒、掀斜断块和裂陷盆地等构造。
二、构造特征1、基本构造格架本区整体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形态,地层倾角6~16°,局部25~30°。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按其构造特征可分为三级,盘古寺断层为一级断裂;凤凰岭断层和耿黄断层为二级断裂;南张门断层、九里山断层、薄壁断层和峪河断层为三级断裂,构成了本区的基本格架构造,并把本区分成南、中、北三个构造断块。
按断裂构造的展布方向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1)近东西向断层:多为一、二级构造,构成了本区和区内断块边界。
主要有盘古寺断层、凤凰岭断层、南张门断层等,它们对北东向断层起限制作用。
(2)北东向断层:该组断层本区最为发育,但规模和表现形态变化较大。
西部多组成地堑和地垒,断层密度较大;中部和东部则表现为阶梯状构造,断层密度较小。
该组断层主要有:王封断层、三十九号断层、李庄断层、九里山断层和薄壁断层等。
焦作矿井突水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 )我们必须首 先知道焦作矿 区范 围内的矿井有什 及 这些前兆 , 一 、 很有可能会 避免矿井 突水 的发生 , 是 由于 但
焦作东部矿 区多为 底板 突水。 一般在 突水前都 有明显 中 , 见水后没 有及时堵塞探 水炮孔 , 使未揭露而 实际存在 的征 兆。 主要 表现在巷 道煤发 潮、 渗水、 力增 大 , 压 严重时 的导水通道 中的泥沙经探孔随水流走 , 使承压水直接作用
以来新生成的各种构造形 迹 ,以多期活 动的高角度 正断 层为主 , 皱构造表现微弱 , 褶 断裂构造按 其展布方 向可分
为 向 、E向和 近 E N W向三 组 。
本 区地层与华北各煤 田相似 ,煤 系基底是寒武 纪和
奥 陶纪碳酸岩 , 系为石炭 二叠 系 , 覆三 叠系 、 罗系 煤 上 侏
水为主 , 这是和焦作东部地 区特殊的构造 和水文地质条件 种本地实际 的方法 , 否则 , 对矿井涌水量 的计 算错误可 能 紧密相连 的 , 由于后 期断裂构造 的垂 直错动 , 局部地 区造 直接导致矿井 突水 。 成八灰、 二灰、 大煤及奥 陶等大含水层的带状接触 , 可能造 成突水 。 么相似之处。 也就是我们应该 了解它们的规律 : 1 .它们 突水 之前都有前兆 。 3 .由于工作人员的思想麻痹引起 的突水事故。矿 井 突水前会 出现很 多征兆 , 如挂红 、 挂汗等 , 如果能及时的查 作业人员麻痹大意 , 有充分重视 到这些而 间接的导致 了 没 矿 井突水 的发生 ;还有就是在进 行常规性超前探 水工作
维普资讯
王 亮
侏 罗 系 只 在 煤 田西 部 有 出露 , 田 内 煤
均未揭露。 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下二 煤 叠统 山西组与上石炭统太原组。 ( )矿 区水文地质特征 三 、 焦作矿 区属 于九 里 山岩 溶水 系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省市的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市的荥阳、巩义,市的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市的、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地形地貌全市的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的特点。
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是“梦幻山水”的杰出代表。
区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1327米和1116.9米,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的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和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的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30米左右。
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是我省主要的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的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的凹地平原,平均海拔95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
该区域是我市最重要的自然湿地区域,也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和工业原料林的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85~1300米。
东西最长处98公里,南北最宽处55公里,国土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
其中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约295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3.5%,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和山区约1066.5平方公里,占26.5%。
(三)气候概况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暖干旱,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冷少雪。
全年平均气温为11.4~14.9℃,1月最低,7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43.6℃。
有效积温4633~4974℃,无霜期219~231天,年均日照时数2484小时。
河南省焦作煤田块村营煤矿区水工环地质分析与评价
河南省焦作煤田块村营煤矿区水工环地质分析与评价矿区总体为一向西南倾伏的单斜构造形态,局部发育着次一级褶曲,地层倾角一般6~8°。
煤层赋存南部较深,北部较浅。
解释组合断层11条,主要方向为近东西和北东方向,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二1煤和一2煤层。
本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且皆为正断层基本上近平行展布,均为导水断层。
南云门断层为区域性导水大断裂,为本区西北部的供水边界和主要来水方向。
二1煤顶板砂岩类岩石力学强度为软弱-半坚硬的,完整性为为较完整-完整,泥岩、粉砂岩类岩石力学强度为软弱的,在断层发育处、基岩保留厚度小于30m的部位,岩石原生结构遭到破坏,裂隙较发育,力学强度降低,容易造成冒顶及片帮,需在采掘生产中加以注意。
标签:焦作煤田东部煤层顶底板水工环地质1矿区自然地理经济概况矿区位于焦作煤田东部,太行山南麓,跨三个行政辖区(凤泉区、辉县和新乡县),面积56.54km2。
东距新乡市约10km,南距郑州市约70km,区内有晋新高速东西穿过,乡村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方便。
矿区属于太行山山前平原,主要由坡积、洪积和冲积扇裙组成,地面海拔标高70~8m。
区内河流主要有共产主义渠,引进的黄河水系,径流资源丰富,成为煤矿的主要充水水源,另外,为满足农业灌溉需要,还兴修了纵横交错的各种干渠。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可采储量20亿吨。
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耐火材料、冶金、机械、化工等工业生产体系。
2 水文地质特征2.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地质概况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且皆为正断层基本上近平行展布,均为导水断层。
南云门断层为区域性导水大断裂,为本区西北部的供水边界和主要来水方向。
南部峪河断层落差80~350m,使本区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与新生界对接,并受区内F2、F3、F4、F5北东向断层切割,成为本区南部横向阻水纵向导水边界。
东部为灰岩隐伏露头区,并有断层切割,使得奥陶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在此成为一个复杂的含水系统,从区域岩溶地下水径流趋势看,根据赵固二井L8+9灰岩含水层天然流场图,天然状态下太原组灰岩水径流方向大体为由西北向东南和东北向西南方向。
气象与水文
气象与水文
1.气象特征
焦作矿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1mm,年最小降水量412mm(1965年),年最大降水量为1195mm(1963年)。
山前冲积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5mm,最小降水量为289.8mm(1981年),最大降水量
922mm(1965年)。
降水量在一年内分配非常不均: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8%左右;其次为六、九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2%左右。
主要受地形的影响,降水量自北部山区到山前冲积平原呈逐渐减少趋势。
2.水文特征
焦作矿区外围主要河流有丹河、山门河、峪河、西石河和纸坊沟。
丹河属黄河水系,为常年性河流,河床漏失严重,后寨至后陈庄一带,是河水的强烈渗漏地段。
1994年实测年平均渗漏量是1.7338m3/s,丹河渗漏补给是焦作矿区喀斯特水的补给来源之一。
其余河流属海河水系。
除丹河外,峪河也为常年性河流;山门河、西石河、纸坊沟为季节性河流。
上述几条河流大都流经喀斯特发育区,河床漏失严重。
山门河、西石河、纸坊沟实为干谷,只在个别年份洪水能流出山口,平常年份均无水流。
河水在出山口以上近10km地段内全部漏失,补给地下水,均为焦作矿区喀斯特水的补给来源。
方庄一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8.24
焦作煤业(集团)方庄矿有限责任公司一号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焦作煤业(集团)方庄矿有限责任公司一号井二O一六年七月焦作煤业(集团)方庄矿有限责任公司一号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报告编制单位:焦作煤业(集团)方庄矿有限责任公司一号井主编:郑铁龙副主编:柴利明张小奇主要编制人员:卢鹏宇谢治国孙源辉左全华技术负责人:郑铁龙单位负责人:赵光青报告编制日期:二O一六年七月目录1.矿井及井田概况 (1)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1)1.2位置、交通 (2)1.3地形地貌 (5)1.4气象、水文 (5)1.5地震 (6)1.6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8)2.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9)2.1 以往地质工作 (9)2.2 水文地质工作 (12)2.3 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情况 (13)3.地质构造 (15)3.1 地层 (15)3.2 构造 (21)3.3 岩浆岩 (33)4.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4)4.1水文地质特征 (34)4.2主要含水层 (34)4.3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35)5.矿井水文地质 (38)5.1井田边界及水力性质 (38)5.2含水层 (39)5.3隔水层 (43)5.4矿井充水条件 (45)5.5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52)5.6矿井充水状况 (54)5.7岩溶地下水动态特征 (55)6.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57)6.1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评价 (57)6.2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57)7.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59)7.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59)7.2防治水工作建议 (61)焦作煤业(集团)方庄矿有限责任公司一号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1.矿井及井田概况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焦作煤业(集团)方庄矿有限责任公司一号井(以下简称方庄矿公司一号井),现为焦作煤业(集团)下属企业。
方庄矿公司一号井2004年以前属焦作市地方国有矿山企业,2004年整合入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更名为焦作煤业(集团)方庄矿有限责任公司。
焦作市工程地质条件
1.1.4 自然条件1.1.4.1 地形、地貌地貌属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较为开阔,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局部有起伏。
地上现为道路、小区、村庄、厂房、铁路等。
1.1.4.2 气象、水文焦作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其特点是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
受地形及区域性气候条件影响,降水由山区到平原逐渐减少。
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95.7mm,年最大降水量1190mm,年最小降水量421.1mm。
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94.4mm,最大1101.7mm,最小260.3mm,月最大降水416mm,日最大降水量258mm。
降水量四季分配不均,一般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其次为六、九月份,四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
焦作市规划区地处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区内共有6条南北向河道,从西至东依次为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山门河。
测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一般大于6m,变幅一般为1.0-2.0m。
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地表径流补给次之。
1.1.4.3地层岩性根据搜集资料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e)杂填土、填筑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粉土、粉细砂、砾砂、角砾土等。
地层由新至老综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e)杂填土、填筑土①1杂填土(Q4me):杂色,稍密,稍湿,成分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分布于局部表层,厚约0.5-3.0m,主要分布在小区、村庄、厂房附近,属Ⅱ级普通土。
①2填筑土(Q4me):黄褐色夹灰黄色,稍密,稍湿,以粉土为主,主要分布于既有铁路、道路、厂房,厚度约2.0-6.0m,属Ⅱ级普通土。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②1粉质黏土(Q4al+pl):黄褐色夹灰褐色,软塑-可塑,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夹有粉土、粉砂层,含有泥质条纹,项目区局部分布,厚度一般为5.0-8.0m,属Ⅱ级普通土。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1 、焦作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焦作市地处北纬34 ° 48 ' 1235 ° 29 ' 30东经112 ° 32 ' 4卜'113 ° 39 ' 4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的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的荥阳、巩义,洛阳市的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的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地形地貌全市的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的特点。
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是焦作“梦幻山水”的杰出代表。
区内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1327 米和1116.9 米,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的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和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的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30 米左右。
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是我省主要的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的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的凹地平原,平均海拔95 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
该区域是我市最重要的自然湿地区域,也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和工业原料林的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85〜1300米。
东西最长处98公里,南北最宽处55 公里,国土总面积4026 平方公里。
其中海拔低于200 米的平原约2959.5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3.5% ,海拔200 米以上的丘陵和山区约1066.5 平方公里,占26.5% 。
(三)气候概况焦作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暖干旱,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冷少雪。
全年平均气温为11.4〜14.9 C, 1月最低,7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 C,极端最高气温43.6 C。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焦作市人民政府二○○三年十月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主持单位:焦作市国土资源局编制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编制主持人:叶昭和卫宝军杨东朝张忠慧编制人:章秉辰张忠慧杨东朝张小东宫程王风云白得胜康顺福卢社香郑继荣王康俊焦作市人民政府二○○三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 (1)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二、矿产资源形势 (3)(一)矿产资源的特点及优势 (3)(二)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3)(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三、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6)(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对矿产资源需求趋势分析 (6)(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7)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8)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二、规划目标 (9)(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目标 (9)(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9)(三)矿业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目标 (10)(四)矿业结构调整目标 (10)(五)矿产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目标 (11)(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1)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2)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 (12)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2)(一)勘查矿种的确定 (12)(二)勘查规划区划分 (12)(三)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13)三、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13)(一)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主要方向和项目 (13)(二)引导商业性勘查的主要途径 (14)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4)一、开发利用方向和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 (14)(一)能源矿产 (14)(二)金属矿产 (15)(三)非金属矿产 (15)(四)水资源 (16)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 (16)(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布局 (16)(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划分 (17)(三)招标拍卖出让矿业权(附表9) (19)三、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19)(一)不同矿种矿山开采最低经济规模的确定 (19)(二)矿业采选冶产品结构调整 (20)(三)矿业技术结构调整 (20)(四)矿业组织结构调整 (21)(五)新建矿山企业资质准入条件 (21)四、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21)(一)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回收率 (21)(二)鼓励矿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对低品位、难选冶矿石及尾矿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22)(三)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22)第六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22)一、新建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 (22)(一)新建矿山对环境影响的准入条件 (22)(二)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生态环境影响内容的审查 (22)(三)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23)二、现有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 (23)(一)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 (23)(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23)(三)严格控制采矿中的“三废”排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防止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 (23)(四)探索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投资机制23 (五)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 (24)第七章实施规划的措施 (24)一、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 (24)二、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及监督管理 (24)三、拓宽投融资渠道,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机制 (25)四、加强矿产资源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检查和监督 (25)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25)第八章附则 (26)附表目录附表1 焦作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 焦作市主要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附表3 焦作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4 焦作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 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附表6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附表7 招标拍卖出让探矿权区块范围建议表附表8 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附表9 招标拍卖出让采矿权区块范围建议表附表10 主要矿产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11 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12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附件目录《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说明附图目录焦作市矿产资源分布图焦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焦作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焦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焦作市是一座以煤炭开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能源、电力、冶金、建材、化工、旅游为主,轻纺、食品、医药等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
焦作水文概况
焦作水文概况本区河流分属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两大水系,河流有丹河、西石河、山门河、纸坊沟、峪河、新河、大沙河等,丹河属于黄河水系,其余河流属于海河水系。
丹河和峪河为常年性河流,其它为季节性河流。
丹河发源于山西省高平县境内,干流长162km,流域面积3150km2。
山路平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1.1m3/s,基流量为6.8m3/s。
该河流经灰岩分布区,河流漏失严重,是焦作市岩溶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之一。
后寨至后陈庄段是河水强烈渗漏河段,渗漏量1.284—1.734m3/s。
西石河、山门河、纸坊沟流经灰岩分布区,河流漏失严重,常表现为干谷。
除丰水年有洪水流出山口外,其余时间均无水流,河水在距出山口5-10km地段全部漏失补给地下水。
普济河、群英河(闫河)、翁涧河发源于市区北部山区,自北向南流经焦作老城区,在高新区汇入新河。
三条河流均为排污河,常年接纳市内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只有当山区爆发洪水时,才会有洪流通过。
三河流均为严重污染河流,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高锰酸钾指数、非离子氨和挥发性酚。
新河源于灵泉碑村西南角的灵泉湖水,流向自西向东,总长16.7km,河床宽3.0m,深1.5-2.5m。
灵泉湖是地下水以自流泉形式泄于地表而成,近年来因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流量减小,流入新河地下水量很小。
目前,新河水流主要是来自市区的工业和生活污水,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749m3/s。
大沙河是幸福河和沙河在灵泉碑南郭村北汇聚而成,其中沙河上游是石河,发源于山西陵川县,丰水期山区爆发洪水时才有洪流通过,其余时间水流主要是工业和生活污水及排泄于地表的地下水。
河宽200m,河床宽4-5m,深2-3m,两岸有河堤,百年一遇洪峰流量2730m3/s。
河水污染严重,主要污染因子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挥发性酚、悬浮物、非离子氨。
表焦作地区主要河流基本情况一览表。
焦作地质概况
(二)地下水
1、平原区浅层地下水 (1)水文地质条件:焦作的平原包括山前倾斜平原与冲洪积平原,北靠太 行山南麓,南邻黄河。在古地理环境、河网发育、地理构造的影响制约下, 形成两种储水构造,即自流斜地与自流盆地。自流斜地主要分布于山前一 带,由冲洪积扇组成,地下水丰富,中部地下水埋深4-6米,单井出水量 60-80 立方米/小时,为井泉灌区;地下水排泄形式,东部以泉群溢出带为 主,西部以潜流为主。自流盆地分布于焦作西部地区,山前侧渗及地表水 下渗是盆地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盆地北、西、南部为补给区,东部为 排泄区,水力坡度1-4‰。焦作市浅层地下水的流向是西北--东南。 (2)浅层地下水的利用:按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及开采、灌溉条件的差异 性,焦作市平原区可划分成五个均衡区,即山前倾斜平原区、沁蟒河平原 区、山前洼地区、郇封岗地区及黄河滩地区。按水均衡法计算,全市浅层 地下水的天然补给总量为7.96亿立方米/年,利用价值很高。现开采量达 7.68亿立方米/年,采补基本平衡。由于各均衡区补给条件、开采量的差异, 浅层地下水资源丰贫程度有所不同。
2、矿区岩溶地下水 (1)形成与分布:焦作矿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 渗,补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70毫米,面积1843平方公里,其中灰岩出露面 积1803平方公里,且岩层巨厚,降水入渗系数平均0.36左右,为地下水的 形成和储存提供了良好条件。补给区边界为:东界峪河西侧;北界丹河与漳 河分水岭;西界北段为陵川西--附城--白洋泉--三姑泉一线,南段为沁河、丹 河分水岭;南界山区与平原交界线。由于沁河以西及峪河以东均有震旦纪地 层出露,形成东西两大挡水墙,南面有东西向断层阻水,因此,形成焦作矿 区地下水天然汇集盆地。区内含水层有四层,即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石 炭系薄层灰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含水层、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 含水层,其中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水量最大。 (2)岩溶水的开发利用 焦作矿区地下水补给面积大,补给、汇集、储存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稳定 可靠。水质无色、无味,透明度好,酸碱度适中,总硬度、暂时硬度及硫酸 根离子、氯离子、游离二氧化碳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水质良好,适宜饮 用及工业冷却用水。矿井水水质与岩溶水相同,因煤粉污染,需加以净化、 消毒,方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二、工作范围、拐点坐标和工作面积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范围为标准分幅的1:10万焦作市幅,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地理坐标:113°00′~113°30′,35°00′~35°20′;面积:1750km2。
三、地质概况1.以往工作程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区内先后由不同单位开展了大量的的基础地质、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
主要有:煤田勘探部门在焦作煤田进行了大面积、大比例尺勘探工作,提交了各井田大比例尺的精查报告;《焦作电厂岗庄水源地水文地质报告》;《山西及太行山东侧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规划阶段能源基地供水勘查报告》;《河南省焦作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焦作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含水层的划分研究报告》;《焦作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大水矿区岩溶水的预测、利用与管理研究报告》;《河南省焦作市东小庄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河南省焦作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河南省焦作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及环境水文地质评价报告》;1990年以来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年度总结;《焦作市地质环境调查报告》;《河南省焦作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河南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焦作市)》等。
2.项目区工作背景工作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5.7㎜,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23.5㎜,多年平均气温14.9℃。
工作区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其中沁河、丹河属黄河水系,西石河(即大沙河)属海河水系,为季节性河流。
工作区北部为太行山区,向南至焦作市北部大致呈阶梯状下降。
南部为太行山前倾斜平原。
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冲洪积平原等。
北部山区出露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石炭系,山前平原分布大面积第四系堆积物。
前新生界主要为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砂岩、砂质页岩、铝土质页岩、泥岩、页岩等;新生界古近系为泥岩、砂岩互层,底部为厚层巨砾岩;新近系为砾岩、砂岩、泥岩、泥灰岩、粘土、砂质粘土、砂砾石互层;第四系广泛分布于太行山以南的广大平原区。
底板埋深80-200m,沉积厚度由北向南变厚。
岩性为泥砾夹砾石层、粘土、粉质粘土、砂、砂砾石、卵石层等。
工作区及附近全为新生界所覆盖,构造以断裂为主,断裂展布方向以北西向、近东西向及北东向为主,主要有:凤凰岭断层、朱村断层、董村断层、朱岭断层、赵庄断层、许河地垒、九里山断层、李万~武陟断层、朱庄断层等。
工作区可划分为四个主要含水层组: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石炭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中奥陶统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中寒武统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
区内北部岩溶地下水丰富,焦作煤田是我国著名的大水充水矿区,岩溶水属九里山岩溶水系统,包括焦北子系统、丹河子系统、逍遥河子系统。
南部山前平原区松散层孔隙水丰富,含水层以砂卵、砾石和各类砂层为主。
松散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为HCO3-Ca·Mg型、HCO3·SO4-Ca·Mg型,为淡水。
岩溶地下水为低矿化的淡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HC03·S04-Ca型水、HCO3·SO4~Ca·Mg型等。
四、目标任务1.目标:通过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和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进行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为地方政府进行地下水综合规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任务:(1)在收集已有资料和地下水开采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2)计算评价地下水资源,确定允许开采量。
(3)调查研究地下水采灌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
(4)对工作区地下水按生活饮用水、工业一般用水、农业灌溉用水进行水质评价。
(5)根据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和开采现状,进行开采潜力评价与区划,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为政府部门进行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6)示范工程:为30-50个饮水不安全的村庄确定孔位、孔深等。
(7)建立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数据库。
五、主要实物工作量1:10万水文地质调查1750km2,高密度电阻率测量1200点,激电测深100点,水文物探测井400m,水文地质钻探400m(含成井材料),水质简分析40件,水质全分析20件,饮用水分析10件。
五、工作周期工作周期1.5年。
六、预期成果1、文字报告: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2、附图、附件:(1)实际材料图(1:10万);(2)综合水文地质图(1:10万);(3)地下水水化学图(1:10万);(4)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图(1:10万);(5)地下水等水位线(丰水期、枯水期)图(1:10万);(6)地下水位埋深(丰水期、枯水期)等值线图(1:10万);(7)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或开采潜力评价)图(1:10万);(8)水文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9)抽水实验、水质分析等图表。
(10)数据库2.《河南省济源市浅层地热能勘查与区划》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河南省济源市浅层地热能勘查与区划二、工作范围、拐点坐标和工作面积“河南省济源市浅层地热能勘查与区划”项目工作区为济源市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区和建成区,地理坐标:112°30′~112°45′,35°10′~35°00′;工作区面积约300km2。
三、地质概况1.以往工作程度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济源市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与本次调查有关的主要工作成果有:1960~1961年完成的1∶25万济源市地质总结报告;1964年提交的1∶20万洛阳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书;1981年完成的1∶5万河南省济源市、沁阳县北部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62年完成的1:5万济源县平原地区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1983年完成的济源市水利区划;1985年完成的1∶20万洛阳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95年完成的河南省济源市济源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价;2009年完成的济源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等。
这些成果为本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项目区工作背景济源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4.4°C,年平均降雨量648mm,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全年无霜期230天。
济源市属黄河流域,水系主要为黄河干流及其支流,主要有沁河、济水、蟒河等。
其中黄河境内长58km,沁河境内长41km,蟒河境内长46km,济水境内长10km。
另有包括小浪底水库、王屋山水库等在内的大小水库22座。
济源市位于我国地形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北部和西部为太行山和中条山,南部和东南部为黄土丘陵。
全市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总的地势形态是西北高,东南低。
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67.8%,丘陵区占全市总面积的20.4%,平原区占全市总面积11.8%。
工作区与浅层地热能关系密切的地层主要为新近系、第四系。
新近系地层岩性主要为粘土岩、粉砂岩、泥灰岩,砂砾岩。
零星出露于西南部,广泛隐伏于封门口断层以南的第四系堆积物之下。
隐伏地层顶板埋深50~200m,自山前向盆地中心埋深增大。
第四系广泛分布于工作区及附近地区。
厚度一般50~200m,由济源盆地周边山前向盆地中心渐厚。
由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组成,缺失下更新统。
岩性主要为黄土状粉土、棕黄色粉质粘土,棕红、棕黄色粉质粘土、砂、砂砾石层,富含钙质结核。
工作区位于山西中条隆起区东南边缘,褶皱、断裂发育,区内构造以燕山期高角度正断层及平缓开阔褶皱为主要特征:断层主要有封门口正断层、盘古寺正断层、行口正断层、门道咀正断层、三樊逆断层等;褶皱主要有济源向斜、玉皇庙向斜、塌七河背斜。
区内含水岩组可分为三类:松散盐类孔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广泛分布于济源市城区及邻近地区。
主要含水介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卵砾石、砂砾石、砂层。
上第三系的泥岩、粉质粘土及半胶结卵砾石、细砂。
区内冲积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富水性较好,涌水量可达1000~3000m3/d。
地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1000g/L。
城市区及规划区浅层为粘性土单层结构及亚粘土、亚砂土、细砂多层结构。
地层主要由全新统、上更新统、中更新统组成。
岩性为砂、粉砂、砾石层和黄土状亚粘土、棕红色亚粘土。
其中砂、粉砂、砾石层结构松散,粒间联结极弱,孔隙比较大,连通性好,力学强度低,透水性好。
工程地质问题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陷和道路翻浆等。
四、目标任务1、目标查明区域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评价浅层地热能资源量,进行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区划分,为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利用及开发利用规划布局提供依据。
2、任务①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并结合勘察工作,查明区域地热地质背景及浅层地热条件;②查明含水层结构、富水性、导水性、回灌能力及地下水渗流场、温度场、水质及包气带特征等水文地质条件;③查明拟开采层位的岩性、结构、热物理性质。
④调查区域浅层地热能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⑤划分浅层地热能不同换热方式适宜区(分为地埋管换热和地下水换热两种方式);⑥评价浅层地热能资源(可利用量和静储量);⑦进行区域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经济效益评价:⑧预测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影响;⑨提出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
五、主要实物工作量1:5万水文地质调查300km2;高密度电阻率测量300点;物探测井600m;水文地质钻探600m(含成井材料);水质全分析样50件;现场换热试验2组;热物性试验20组,土温测试600点次,岩土物理性质样15件。
五、工作周期工作周期1.5年。
六、预期成果1、文字报告济源市城区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报告2、附图济源市城区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实际材料图(1:5万)济源市城区浅层(中深层)水文地质图(1:5万)济源市城区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地下水源、土壤源)系统适宜性区划图(1:5万)济源市城区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价图(1:5万)济源市城区浅层(中深层)水文地质剖面图3、附件各类水位、水质、水温调查统计表,浅层地热能利用现状统计表、钻探成果(图、表)、水土测试成果、各类试验成果等。
济源市城区浅层地热能数据库。
3.周口幅水文地质普查(1:10万)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周口幅水文地质普查(1∶10万)二、工作区范围、坐标及面积工作范围包括周口市川汇区大部、商水、淮阳、项城的部分及西华、上蔡的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