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

合集下载

某理工大学《食品化学》考试试卷(910)

某理工大学《食品化学》考试试卷(910)

某理工大学《食品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75分,每题5分)1. VC、半胱氨酸、植酸盐、磷酸盐都不利于Fe2+的吸收。

()答案:错误解析:VC具有还原性,可将高铁(Fe3+)还原为亚铁,有助于Fe2+的吸收。

2. β环状糊精具有掩盖苦味及异味的作用。

()答案:正确解析:3. 脂肪氧化与水分活度的关系是:水分活度越高,脂肪氧化速度越快;水分活度越低,脂肪氧化速度越慢。

()答案:错误解析:4. 叶绿素是水溶性的,有a、b两种结构,其结构中存在一个大的共轭体系。

()答案:错误解析:5. 液态水随温度增高,水分子距离不断增加,密度不断增大。

()答案:错误解析:6. 光敏氧化历程中1O2进攻的碳位是αC位。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答案:错误解析:光敏氧化历程中1O2能够进攻双键上的任一碳原子。

7. 小分子糖的增塑作用,对防止焙烤食品老化、减轻食品蛋白质的变性是十分有益的。

()[昆明理工大学2018研]答案:错误解析:防止淀粉老化可以选用小分子糖作为增塑剂,但小分子增塑剂与淀粉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性较差,制备的热塑性淀粉易重结晶,导致材料老化变脆,而失去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而增塑剂对于蛋白质的变性是没有减轻的作用的。

8.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1、B2、B6、C、H、K。

()答案:错误解析:9. 类胡萝卜素对热和光稳定,不受pH变化的影响。

()答案:错误解析:10. 反式脂肪酸同样具有营养价值,能补充必需脂肪酸。

()[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答案:错误解析:反式脂肪酸摄入多了,可使血浆LDLC上升,HDLC下降,增加了患冠心病的危险。

因此反式脂肪酸不具有营养价值,也无法补充必需脂肪酸。

11.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故无营养价值。

什么是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

什么是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

什么是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
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都是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赋予食物特殊的颜色和风味。

1. 焦糖化反应(Caramelization):焦糖化是一种糖类受热分解的过程,当糖类受热时,分子开始断裂并重新组合,形成具有焦糖风味和深褐色的物质。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烹饪甜点、糖浆、糖果等食物时,比如焦糖布丁、焦糖奶油等。

焦糖化反应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会产生独特的风味和颜色。

2. 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美拉德反应是一种氨基酸和还原糖在高温下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会在食物表面形成棕色产物。

这个反应通常发生在高温烹饪过程中,比如烤肉、烘烤面包、炒菜等。

美拉德反应赋予食物棕色的外观和复杂的风味,也是肉类和面包香味的来源之一。

总的来说,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都是烹饪过程中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们赋予食物特殊的颜色、风味和口感。

引起果蔬及其产品变色的主要原因与控制措施

引起果蔬及其产品变色的主要原因与控制措施

引起果蔬及其产品变色的主要原因与控制措施引起果蔬及其产品变色的主要原因与控制措施如下:果蔬在加工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其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其变化分为两类:酶褐变和非酶褐变(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

酶褐变:参加褐变反应的酶属于氧化酶类。

果实中含有的单宁物质,绿原酸、酪氨酸等是氧化酶起作用的基质,氧化后生成的有色物质,形成褐变,影响加工品的外观和风味,并破坏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

防止酶褐变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选择单宁、酪氨酸含量少的加工原料酶褐变与原料中的单宁、酪氨酸含量成正比。

甜瓜、番茄、莓果类、柑桔类均不易变色,因为反应基质和酶含量少。

桃品种中有些易变色,有些不易变色。

(2)钝化酶是防止酶褐变的重要措施热烫处理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将去皮、切分的原料迅速用沸水或蒸汽热烫(果品2~10分种,蔬菜2~5分钟),然后捞出,迅速用冷水或冷风冷却,可以破坏氧化酶的活性,使酶钝化,从而防止酶褐变,以保持水果蔬菜鲜艳的颜色。

氧化酶在71~74℃,过氧化酶在90~100℃,约5分钟左右失去活性。

此外,热处理还有利于使干制品呈透明状态,有利于水分蒸发,除去某些果蔬(菠萝、芦笋等)的不良味道。

另外,热烫处理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热处理的最大缺点是可溶性物质易损失,通常达10%~30%,其次是时间长了会煮烂果肉,影响风味。

食盐溶液浸泡法食盐能减少水中溶解的氧,从而能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食盐还有高渗透压的作用,也能使酶细胞脱水而失去活性,在1%~2%的溶液中,能抑制酶3~4小时,在2.5%的溶液可抑制酶20小时,一般采用1%~2%的食盐溶液即可。

在生产上也有用氯化钙溶液处理果实原料,既能护色,又能增加果肉的硬度。

亚硫酸盐溶液的浸泡利用亚硫酸的强还原作用,破坏果实组织内氧化酶系统的活性,可防止氧化变色。

也可用熏硫法.按每吨原料燃烧硫磺2~3公斤。

(3)控制氧的供给在加工或保藏果蔬产品时,创造缺氧条件,如用抽空的方法把原料周围及原料组织中的空气排除出去,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也可防止酶褐变。

某理工大学《食品化学》考试试卷(919)

某理工大学《食品化学》考试试卷(919)

某理工大学《食品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75分,每题5分)1. 糖溶液冰点下降的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与分子量呈负相关。

()[昆明理工大学2018研]答案:正确解析:将糖加入到水中会引起冰点的降低,且糖溶液冰点下降的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与分子量呈负相关。

2. 肌肉中的红色完全由肌肉细胞中的肌红蛋白(Mb)提供。

()答案:错误解析:3. 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反应的不同在于温度不同,焦糖化反应的温度更高。

()[浙江大学2018、2019研]答案:错误解析: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反应的不同不仅仅是温度不同,它们的发生条件不同:美拉德反应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焦糖化反应是糖类尤其是单糖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一般是140~170℃以上)时,因糖发生脱水与降解而产生。

反应过程和影响因素也都不相同。

4. VC、半胱氨酸、植酸盐、磷酸盐都不利于Fe2+的吸收。

()答案:错误解析:VC具有还原性,可将高铁(Fe3+)还原为亚铁,有助于Fe2+的吸收。

5. 叶绿素是水溶性的,有a、b两种结构,其结构中存在一个大的共轭体系。

()答案:错误解析:6. 和支链淀粉相比,直链淀粉更易糊化。

()答案:错误解析:7. 就溶解性而言,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叶黄素类溶于水。

()答案:错误解析:8. 做菜时如果不小心盐加多了,加点糖味道就会变淡些。

()[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答案:正确解析:甜味对咸味具有减弱的作用,做菜时如果盐放多了,加一点糖就会使咸味减弱。

9. 蔗糖完全燃烧与在体内完全生物氧化,化学本质相同,但经历路途不同。

()[扬州大学2017研]答案:正确解析:蔗糖的完全燃烧即蔗糖与O2在点燃的剧烈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2O和CO2。

美拉德反应实验报告

美拉德反应实验报告

美拉德反应实验报告篇一:美拉德反应(羰氨反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美拉德反应(羰氨反应)陈晓占XX31305048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Maillard反应基本原理和条件控制 (2)掌握Maillard反应的测定原理、方法和步骤 (3)体会实验条件的控制和改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原糖与氨基可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最终生成多种类黑精色素——褐色的含氮色素,并产生一定的风味,这类反应统称为美拉德反应(也称羰氨反应)。

美拉德反应会对食品体系的色泽和风味产生较大影响。

反应过程包括还原糖与胺形成葡基胺、 Amadori重排(醛糖)或Heyns重排(酮糖)、经HMF,最后生成深色物质三个阶段。

三、实验方法1.试剂和仪器D-葡萄糖——50mg L-天门冬氨酸——50mg L-赖氨酸——50mg L-苯丙氨酸——50mg L-甲硫氨酸——50mg L-脯氨酸——50mg L-精氨酸——50mg L-亮氨酸——50mg 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锡箔纸 2.步骤(1)向7根装有50mgD-葡萄糖的试管中添加7种不同的氨基酸(各管中添加量为50mg),再加入0.5mL水,充分混匀。

(2)嗅闻每根试管,描述其风味并记录感官现象。

(3)用铝箔纸将每根试管盖起来,放入100℃水浴中,加热45min,再在水浴中冷却到25℃,记录每根试管的气味(例如:巧克力味、马铃薯味、爆米花味等等)。

记录颜色0=无色,1=亮黄色,2=深黄色,3=褐色。

结论:不同的氨基酸对于美拉德反应产物具有很大的影响五、讨论1、导致食品体系发生褐变的常见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有:酶褐变和非酶褐变(1)酶褐变是由氧化酶对食品中多酚类物质氧化聚合而引起的褐变变化;(2)非酶褐变主要是由食品中的糖分、蛋白质、氨基酸等发生的化学变化所引起的,与酶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包括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

2、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和条件分别是什么?反应机理:还原糖与氨基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最终生成多种类黑精色素——褐色的含氮色素。

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

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

应活性不小于氨基处于α位旳。
C、pH
受胺类亲核反应活性旳制约,碱性条件有利于Maillard反应旳进行, 而酸性环境,尤其是pH<3下列能够有效旳预防褐变反应旳发生。
D、反应物浓度、含水及含脂肪量
Maillard反应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完全干燥旳情况下Maillard反应难 于发生,含水量在10~15%时轻易发生;脂肪含量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 量高旳脂类化合物含量增长时,Maillard反应轻易发生。
焦糖化反应有两种反应方向,一是经脱水得到焦糖(糖色)等产物; 二是经裂解得到挥发性旳醛类、酮类物质,这些物质还能够进一步缩合、 聚合最终也得到某些深颜色旳物质。这些反应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均可 进行,但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旳速度要快得多。下面分头简朴简介有关旳 反应过程。
1 焦糖旳形成
单糖和某些二聚糖均可发生焦糖化反应,但不同旳糖反应旳条件、 过程及产物有所差别。下页以常见单糖及蔗糖为例,简要阐明其反应旳 情况。
C
H
H
O 2,3-烯醇化
C OH
- RNH2
C OH
CH2 C OH CO
CH3 CO CO
CH3 CO C OH
CH2OH 酮式果糖胺
CH2OH
CH2OH
CH2OH
OH CH2OH
还原酮
其中第一步为烯醇化旳过程;第二步为脱去RNH2,分子内重排;第 三步为烯醇式转化为酮式;最终一步是3,4-C之间旳烯醇化。(P53教材上
HOH2C O
OH
O
无水加热
O HOH2C O
OH
OH
一次起泡
CH2OH
OH
O
CH2OH
OH
O
OH

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

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

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都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美拉德反应是指在蛋白质和还原糖共同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非酶促反应。

在高温、高压、酸性或碱性环境下,还原糖和蛋白质之间的羰基和氨基反应,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物。

这种反应产物具有特殊的风味、香气、色泽和营养特性,是面包、肉制品、饮料等食品的重要品质指标。

焦糖化反应是指在高温下,糖类被加热分解成简单糖,然后简单糖再彼此反应形成不同的色素、香味物质和香气物质。

焦糖化反应是烘焙和烹饪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化学反应,可以提高食品的香气、色泽和口感,例如糖果、巧克力、焦糖色的汤和饭等。

虽然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都是高温下发生的反应,但它们的机理和产物有所不同。

美拉德反应是在蛋白质和还原糖之间发生的反应,产生的产物中有含氮化合物,而焦糖化反应是在单糖之间发生的反应,不含氮化合物,产物中含有苯乙醛、丙酮等化合物。

两种反应都会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口感,但也需要控制反应的程度和条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的区别

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的区别

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的区别一、相同点:1、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反应都属于褐变现象。

2、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反应都可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

二、不同点:1、发生条件不同焦糖化反应是糖类尤其是单糖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一般是140-170℃以上)时,因糖发生脱水与降解而产生。

美拉德反应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

2、反应过程不同焦糖化反应:糖类在无水条件下加热或糖类在高浓度下用稀酸处理,这两种方法都可发生焦糖化作用,一般都是单糖的脱水反应。

单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进行脱水生成糠醛或其衍生物,它们相互之间进行聚合或与胺反应生成深褐色物质。

美拉德反应:氨基酸与还原糖加热,氨基与羰基缩合生成席夫碱。

席夫碱经环化生成N-取代糖基胺经Amiadori重排形成Amadori化合物。

在酸性条件下,经1,2—烯醇化反应,生成羰基甲呋喃醛。

在碱性条件下,经2,3—烯醇化反应,产生还原酮类和脱氢还原酮类。

3、影响因素不同美拉德反应:糖氨基结构、温度20~25℃、水分含量(在10%~15%时,反应易发生)、pH值(当pH值在3以上时,反应随pH值增加而加快)。

焦糖化反应: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不同, 可分为普通法、亚硫酸盐法、氨法、亚硫酸铵法)反应需要在温度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环境(一般是140-170℃以上)中发生。

焦糖化反应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在食品工业中,利用蔗糖焦糖化的过程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焦糖色素。

焦糖在使用前部分氢化, 可进一步减少产品贮藏中芳香成分的损失, 这对使用阿力甜的低糖可乐型饮料尤其显著。

焦糖色素也可用来增加焙烤食品外观的吸引力, 可选用原浓度或倍浓度的液体和粉末状焦糖色来弥补特制面包“表面装饰”蛋糕和曲奇饼精制配料的不充足和不均匀的着色力。

美拉德反应对食品的影响:1、香气和色泽的产生,美拉德反应能产生人们所需要或不需要的香气和色泽。

2、营养价值的降低,美拉德反应发生后,氨基酸与糖结合造成了营养成分的损失,蛋白质与糖结合,结合产物不易被酶利用,营养成分不被消化。

日常烘焙梅纳德反应,焦糖化反应,干馏反应

日常烘焙梅纳德反应,焦糖化反应,干馏反应

日常烘焙梅纳德反应,焦糖化反应,干馏反应▲今天,讲一下咖啡烘焙的梅纳德反应,焦糖化反应,干馏反应从咖啡生豆到烘焙结束,咖啡体积增加了约50%,而咖啡的重量则少了约20%。

因为热能使咖啡生豆内部较长的分子链的蛋白质、脂质,有点像裂解石油一样,能热解成较短的分子,而较短的分子其分子量较低更容易挥发。

我们每烘焙一支豆子,都会记录烘焙曲线,记录豆子的回温点、火力、温度、一爆时间等等,数据是咖啡豆温度曲线、空气、环境温度曲线以及升温速率曲线,能通过测量咖啡豆颜色变化、气流大小以及燃气压力加深对豆子的理解。

烘焙过后的咖啡豆中挥发性物质,从原来250种左右增加到800多种,这800多种挥发物从豆子里释放出来。

回温点:豆子进了锅炉后,会马上吸收热量,锅炉温度会骤然下跌,然后到达某个时间点,温度上升,这个平衡点就是回温点。

转黄点:生豆就进入吸热阶段,为了将热传达到豆子内部,就利用水的传导性,如果豆子含水量低,达到转黄点的时间会较短,相反的,豆子含水量多的话,达到转黄点的时间会较长。

水蒸发转换为蒸气,豆子内部蒸气压和温度上升,这时豆子开始组织膨胀,破坏叶绿素而进入转黄点。

在咖啡豆烘焙的过程中,咖啡豆细胞中残留的水分转变成水蒸气,但因咖啡豆的细胞壁(不是银皮)厚度约为6微米,不仅较一般植物厚得多,在高温烘焙时,彷佛是个小型压力锅炉(细胞内压力可高达20多大气压),因此细胞内部物质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非酵素性褐化反应,也就是(梅纳德反应)。

一爆:指咖啡烘焙过程中的第一次爆裂,通常在烘焙过程中咖啡豆堆温度到达180-200℃时,咖啡豆纤维组织开始硬化,导致豆芯压力无法顺利排出,内压快速上升。

由于咖啡豆温度、咖啡豆含水量、压力的迅速改变,在这一阶段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咖啡豆加速膨胀,产生第一次的爆裂。

大概在170℃时,【焦糖化反应】开始。

这使得糖类物质进一步分解。

美拉德反应逐渐减缓。

焦糖反应会加深咖啡豆的颜色,并制造出水果、焦糖、烤坚果等香气。

美拉德反应产物

美拉德反应产物

美拉德反应产物⼤部分⾷物不经过“烹调”就没有什么⾹味,或者⽓味很淡,鱼⾁类甚⾄有难闻的腥膻⽓味,为什么通过加热就变得⾹喷喷呢?这要归功于⼀种化学反应——⾮酶褐变反应——由于美拉德最早注意和研究这类化学反应,所以化学家们就把它叫做“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是指单糖和氨基酸的反应。

和焦糖化反应⽐较,美拉德反应发⽣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稀的溶液中。

研究证明:美拉德反应的程度和温度、时间、系统中的组分、⽔的活度以及pH有关。

由于绝⼤多数⾷品都含有糖类和蛋⽩质(可⽔解成为氨基酸),因此美拉德反应对于⾷品加⼯来说是有普遍意义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在⾷物中是普遍存在的。

事实上,有⼈在1980年就指出,在⾷品中已经鉴定出的三千多种挥发性的⾹味化合物中,⼤约有三分之⼆是美拉德反应及其后续反应的产物。

通过美拉德反应⽣成的最丰富的⾹味化合物为脂肪族醛、酮、⼆酮和低级脂肪酸,但是含有氧、氮、硫或含有这些原⼦相结合的杂环化合物数⽬更多,对褐变⾷品的⾹味有显著作⽤。

在⽇常⽣活中,也经常接触到美拉德反应。

⾯⾷烘烤产⽣棕黄⾊和⾹味,就是⾯团中糖类和氨基酸或蛋⽩质反应的结果。

这也是⾷⽤⾹料合成的途径之⼀。

现今市场⼤量⾁类⾹精的合成,均离不了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产物根据它们的⾹⽓类型、化学结构、分⼦形状和⼯艺参数分为四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嗪类、吡咯类、吡啶类、烷基和⼄酰基取代的饱和氮杂环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产⽣⽟⽶⾹、坚果⾹、烤⾁⾹和⾯包样⾹⽓;烧烤的⾹味来⾃美拉德反应。

⼆、环状烯醇酮:麦芽酚、异麦芽酚、脱氢呋喃酮类、脱氢吡喃酮类、环戊烯醇酮类——它们产⽣典型的焦糖样⾹⽓;三、多羰基化合物:2-糠醛类、2-吡咯醛类、C3-C6甲基酮类;四、单羰基化合物。

后两类化合物仅仅使整个⾹味产⽣特定的细微差异,并主要是对⾹味轮廓有某些补充,⽽不是⽤来产⽣主要的⾹味特征。

美拉德反应⽬前最重要的应⽤是⽣产⾁类、海鲜等“咸味⾹精”,近来这些产物被称为反应⾹味料或过程⾹味料。

中国海洋大学复试食品化学试题库答案

中国海洋大学复试食品化学试题库答案

食品化学试卷库第01 套答案一、名词解释1,水分活度:同温度下食品中水蒸气分压与纯水蒸气压之比,即Aw=p/p0。

Aw 能反应水与各手足无措非水分缔合程度,比水分含量能更可靠的预示食品的稳定性。

2,美拉德反应:食品中的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同游离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游离氨基发生羰氨反应。

这种反应称为美拉德反应。

3,淀粉糊化:加热提供能量时,破坏淀粉颗粒结晶胶束区弱的氢键后,淀粉颗粒开始水合和吸水膨胀,结晶区消失,大部分直链淀粉溶解到溶液中,溶液粘度增加,淀粉颗粒破裂,双折射消失。

此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

4,膳食纤维:一类不被消化的聚合物。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不溶性的植物细胞壁材料,主要是木质素和纤维素,另一部分是非淀粉的水溶性多糖。

具有与水溶性多糖相似的功能。

5,维生素原:指在生命体中可全部或部分的转化为维生素的物质。

6,脂肪的塑性:是指固体脂肪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超过分子间作用力时,开始流动,但当外力停止后,脂肪重新恢复原有稠度。

7,酶制剂:通过生物工程制得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混合酶体系。

8,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二、填空题1,涩,苦2,山梨醇,保湿剂;3,铜和铁4,非均一;5,油酸和亚油酸6,3~6 乳状液;7,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8,氨基酸,Strecker 降解2 9,必需氨基酸和消化率10,植醇和脱植基叶绿素11,嘧啶和噻唑12,维生素B6,β-葡萄糖苷酶13,有益或辅助营养元素和有毒元素14,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15,肌苷酸和鸟苷酸16,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转移酶17,N-亚硝胺18,L-赖氨酸,大于三、简答题1,哪些因素会使食品中蛋白质变性?答:(1).物理因素:主要是热、静水压、剪切和辐照等因素。

(2).化学因素:主要是pH 有机溶质、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促溶盐等因素。

食品化学课后题答案

食品化学课后题答案

食品化学课后复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食品《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食品卫生法》对“食品”的法律定义: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食品化学研究食品的种类、组成、营养、变质、分析技术及食品成分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

或者也可定义为是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销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性影响的科学。

3、基本营养素营养素是指那些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基本营养素一般包括六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二、简答题1、食品化学家与生物化学家的研究对象和兴趣有何不一样。

答:生物化学家的研究对象是具有生命的生物物质,他们的兴趣包括在与生命相适应或几乎相适应的环境条件下,生物物质所进行的繁殖、生长和变化。

而食品化学加则研究的是死的或将死的生物物质,其主要研究兴趣在于暴露在环境变化很大、不适宜生存的环境中热处理、冷冻、浓缩、脱水、辐照等加工和保藏条件下食品中各个组分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

2、简述食品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首先是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呈色、呈香、呈味成分和激素、有毒成分的化学组成、性质、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

其次研究食品成分之间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变化,即化学反应历程、研究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结构及其对食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性的影响。

最后是对食品贮藏加工的新技术、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食品资源以及新的食品添加剂等进行研究。

这三大部分构成了食品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通过理论-实践-理论不断循环的体系中发展的,食品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食品化学的研究中,要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实验主要通过感官实验和理化实验两条途径来实现,将实验结果与查证的资料相结合从而得出新的结论或者观点,然后将理论知识再反馈到实践中,又可以指导实践,不断循环,使得食品化学的理论只是不断推向新的阶段。

某理工大学化学院《食品化学》考试试卷(394)

某理工大学化学院《食品化学》考试试卷(394)

某理工大学化学院《食品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40分,每题5分)1. 植物中矿物质以游离形式存在为主。

()答案:错误解析:2. 油脂中的晶型取决于熔化油脂冷却时的温度和速度。

()答案:正确解析:3. 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反应的不同在于温度不同,焦糖化反应的温度更高。

()[浙江大学2018、2019研]答案:错误解析: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反应的不同不仅仅是温度不同,它们的发生市场条件不同:美拉德反应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焦糖化反应是糖类尤其是单糖在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一般是140~170℃以上)时,因糖发生脱水与降解而产生。

反应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也都不相同。

4. VC、半胱氨酸、植酸盐、磷酸盐都不利于Fe2+的吸收。

()答案:错误解析:VC具有还原性,可将高铁(Fe3+)还原为亚铁,有助于Fe2+的吸收。

5. 过渡金属离子对VC的厌氧降解途径有催化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答案:错误解析:微量金属元素对VC的厌氧硝化途径有降解催化作用。

6.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中,蔬菜中不存在。

()[沈阳农业大学2017研]答案:错误解析:维生素A包括维生素A醇和胡萝卜素许多种。

①维生素A醇是最初的维生素A形态,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所;②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的预成物质,可从植物性及动物性食物中摄取。

7. 维生素是机体内完全不能自身合成的物质。

()答案:错误解析:8. 风味物质属于非营养物质,成分多、含量少、多热不稳定、易挥发、易破坏。

()答案:正确解析:2、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1. 焦脱镁叶绿素答案:焦脱镁叶绿素是指叶绿素在酶的作用下,可发生脱镁反应降解脱镁叶绿素,进一步降解,10位上的甲酯基被H取代生成的橄榄合成褐色的色素。

“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因素的归纳及合理控制

“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因素的归纳及合理控制

“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因素的归纳及合理控制为了更好地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出色、香、味俱全的咸味香精,作者[1]归纳了影响美拉德反应的主要因素。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共同作用影响美拉德反应的进程和效果。

通过控制这些反应条件,使得反应向想要的方向进行,进一步提高香精的风味及其品质。

01环境因素一、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越长,产生的香味中间体越多,香味越浑厚浓郁,但容易产生过度的焦糖化反应而产生苦味,甚至会产生一些不利于风味的物质和致癌物质;反应时间过短,则不能形成足够的风味和色泽。

二、反应温度20-25℃即可发生碳氨反应,30℃以上速度较快,大于80℃,反应速度受温度和氧气影响较小。

在相同条件下,加热时间越长,反应颜色越深。

平均每升高10℃,反应速度相差3-5倍。

但温度过高,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会受到破坏,还可能产生一些花生焦化、油脂焦化有毒有害物质。

溫度还影响反应物的活性和旋光性。

三、p HpH值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比温度、时间的影响更大。

当初始pH大于3时,反应速度随pH升高而加快。

pH<7.0,反应不明显;pH>7.0,反应速度明显加快;pH>11.0,反应颜色变化明显减弱。

还有研究发现,在弱偏碱性或中性条件下,能得到较好的焦糖风味与烤香味[2]。

四、水分活度水分活度在0.3-0.7时,美拉德反应较快。

低于或高于此范围,反应速度则相对较慢。

在无水的情况下,反应几乎不发生。

五、反应压力反应压力和反应体系中的pH值共同影响美拉德反应。

在常压,pH=6.5时,反应速度较快;pH=8和10.1时,在6000 MPa的高压下,反应速度更快[3]。

02反应物一、糖类糖的结构和种类都能直接影响反应的速度,一般来说:戊糖>己醛糖>己酮糖>双糖[4];开环核糖>环状核糖;半乳糖>果糖[5];D-阿洛糖>D-葡萄糖[6]。

在还原性单糖中,五碳糖反应速度:核糖>阿拉伯糖>木糖;六碳糖反应速度: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

暨南大学食品化学课件8)

暨南大学食品化学课件8)

第八章 褐变反应前言本章介绍的内容为:第一节非酶褐变(Non-enzyme browning)Maillard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的非酶褐变第二节酶促褐变(enzyme browning)多酚氧化酶引起的褐变抗坏血酸氧化酶(抗坏血酸脱氢酶)引起的褐变过氧化物酶引起的褐变叶绿素酶引起的褐变第一节非酶褐变一、Maillard反应二、焦糖化反应三、抗坏血酸的非酶褐变一、Maillard 反应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又称羰氨反应,即指羰基(C=O)与氨基(-NH2)经缩合、聚合反应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

由于此反应最初是由法国化学家L. C. Maillard于1912年在将甘氨酸与葡萄糖的混合液共热时发现的,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美拉德反应的产物是棕色缩合物,所以该反应又称为“褐变反应”。

这种褐变反应不是由酶引起的,所以是属于非酶褐变。

几乎所有的食品均含有羰基(主要来源于还原糖或部分来自于油脂氧化酸败产生的醛和酮)和氨基(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还有少量来自于胺类和游离氨基酸),因此都可能发生羰氨反应,故在食品加工中由羰氨反应引起的食品颜色加深的现象比较普遍。

如焙烤面包产生的金黄色,烤肉所产生的棕红色,熏干产生的棕褐色,松花皮蛋蛋清的茶褐色,酿造食品中如啤酒的黄褐色,酱油和陈醋的褐黑色等均与其有关。

(一)Maillard反应的机理以葡萄糖为羰基来源的美拉德反应过程美拉德反应是食品在加热或长期贮存后发生褐变的主要原因。

该反应过程可分为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包括若干个反应。

1、初期阶段初期阶段包括羰氨缩合和分子重排两种作用,并形成双果糖胺。

(1)羰氨缩合羰氨反应的第一步是氨基化合物中的游离氨基与羰基化合物的游离羰基之间的缩合反应,最初产物是一个不稳定的亚胺衍生物,称为薛夫碱(schiff’s base),此产物随即环化为N-葡萄糖基胺。

羰氨缩合反应式羰氨缩合反应是可逆的,在稀酸条件下,该反应产物极易水解。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0-11-10摘要:概述了美拉德反应的原理及影响因素,介绍了美拉德反应对食品风味的影响、不同氨基酸和糖的种类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的影响及对反应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氨基酸;还原糖;抗氧化性1 美拉德反应概述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和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间经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精的反应。

此反应最初是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于1912年在将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共热时发现的,故称为美拉德反应。

由于产物是棕色的,也被称为褐变反应。

反应物中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蛋白质、胺、肽。

反应的结果使食品颜色加深并赋予食品一定的风味,如:面包外皮的金黄色、红烧肉的褐色以及它们浓郁的香味。

和焦糖化反应(caramelization)相比,美拉德反应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稀的溶液中。

研究证明,美拉德反应的程度与温度、时间、系统中的组分、水的活度、以及pH有关。

当美拉德反应温度提高或加热时间增加时,表现为色度增加,碳氮比、不饱和度、化学芳香性也随之增加。

在单糖中,五碳糖(如核糖)比六碳糖(如葡萄糖)更容易反应;单糖比双糖(如乳糖)较容易反应;在所有的氨基酸中,赖氨酸(lysine)参与美拉德反应,可获得更深的色泽。

而半胱氨酸(cysteine)反应,获得最浅的色泽。

总之,富含赖氨酸蛋白质的食品,如奶蛋白易于产生褐变反应。

糖类对氨基酸化合物的比例变化也会影响色素的发生量。

例如,葡萄糖和甘氨酸体系,含水65%,于65℃储存时,当葡萄糖对甘氨酸比值从10:1或2:1减至1:1或1:5时,即甘氨酸比重大幅增加时,色素形成迅速增加。

如果要防止食品中美拉德反应的生成,就必须除去其中之一,即除去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氨基酸化合物,或者高蛋白食品中的还原糖。

在高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反应物稀释后分散于高水分活度的介质中,并不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在低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尽管反应物浓度增加,但反应物流动转移受限制。

美拉德原理以及应用

美拉德原理以及应用

美拉德原理美拉德反应(MaillardReaction)是非酶促褐变反应之一,它是指单糖(羰基)和氨基酸(氨基)的反应。

和焦糖化反应(caramelization)比较,美拉德反应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稀的溶液中。

研究证明:美拉德反应的程度和温度、时间、系统中的组分、水的活度以及pH有关。

当美拉德反应温度提高或加热时间增加时,表现为色度增加,碳氮比、不饱和度、化学芳香性也随之增加。

影响因素在单糖中五碳糖(如核糖)比六碳糖(如葡萄糖)更容易反应,单糖比双糖(如乳糖)较容易反应;在所有的氨基酸中,赖氨酸(lysine)参与美拉德反应结果,获得更深的色泽。

而半胱氨酸(cysteine)反应,获得最浅的色泽。

总之,富含赖氨酸蛋白质的食品如奶蛋白,易于产生褐变反应。

糖类对氨基酸化合物的比例变化,也会影响色素的发生量。

例如葡萄糖和甘氨酸体系,含水65%,于65摄氏度储存时,当葡萄糖对甘氨酸比,从10∶1或2∶1减至1∶1或1∶5时,即甘氨酸比重大幅增加时,则色素形成迅速增加。

如拟防止食品中美拉德反应的生成,那么必须除去其中之一,即除去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氨基酸化合物,或者高蛋白食品中的还原糖。

在高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反应物稀释分散于高水分活度的介质中,并不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

在低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尽管反应物浓度增加,但反应物流动转移受限制。

所以美拉德反应,在中等程度水分活度的食品中最容易发生。

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在干的和中等水分的食品中;pH对美拉反应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一般随着pH的升高,色泽相对加深。

在糖类和甘氨酸系统中,不同糖品在不同pH时,色度产生以次为:pH小于6:木糖>果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pH6时:木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美拉德主要应用.美拉德反应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已用动、植物水解蛋白,醇母自溶产物作原料,制备出成本低、安全,且更为逼真的、更接近天然风味的香味料。

然而,仅靠用美拉德反应产物作为香味料,其香味强度有时还是不够的,通常还需要添加某些可使食品具有特殊风味的极微量的所谓关键性化合物。

美拉德反应通俗说法

美拉德反应通俗说法

美拉德反应通俗说法
美拉德反应通俗说法如下:
美拉德反应是一类在氨基酸和还原糖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它使得食物变成褐色并具有独特的香味。

在煎牛排、煎饺、曲奇饼和其他种类的饼干、面包、烤棉花糖等许多食物里都会发生这种反应。

它是以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卡米尔·美拉德的名字命名的,他于1912年试图重现生物蛋白质合成时首次描述了它。

美拉德反应是一种非酶促褐变,通常在约140-165℃(280-330℉)下快速进行。

许多食谱要求烤箱温度足够高,以确保美拉德反应的发生。

而在更高温度下,焦糖化(糖的褐变,与美拉德反应是不同的过程)和进一步的热解(最终分解导致燃烧)会变得更加明显。

美拉德反应是糖的反应性羰基与氨基酸的亲核性氨基相互作用,形成一系列复杂的、难以表征的混合物,并产生大量的香气与风味物质。

这个过程在碱性环境中加速(例如碱水能够用来使椒盐卷饼颜色变暗),令氨基基团去质子化(RNH3→RNH2),从而使其亲核性增加。

氨基酸的类型决定了所得食物的风味。

美拉德反应是许多调味品行业配方的基础。

然而,在高温下,可能会形成一种被称为丙烯酰胺的物质,它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

焦糖

焦糖

搐要:综述了国内外焦糖色素发展的现状、分类、生产方法、理化性质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焦糖色素制备中的反应机制、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焦糖色素(caramel color)是一种浓黑褐色粘稠物质,可溶于水,不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明显的焦香味,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调味品、饮料等行业。

194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就发布了有关焦糖色素的规定Ⅲ。

由于4一甲基咪唑的毒性问题使焦糖色素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和实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 21均认为,焦糖色素作为食用色素是安全的,但对4一甲基咪唑作了限量的规定。

国外焦糖色素的生产历史悠久,美国l863年就首次商业化生产[3l。

我国20世纪70年代河南等地就有以红薯为原料生产焦糖的小作坊式I4 工厂,生产设备极其落后,产品色率极低。

80年代后期,重庆引进美国威廉生公司的生产技术,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焦糖色素工业的发展。

90年代中期,以恒泰、红双喜为龙头的焦糖色素生产企业相继形成,主要产品为氨法焦糖。

2001年我国根据焦糖色素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又制定了GB8817—2001标准。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基金项目2006—09一l8 通讯联系人张国瑛(1980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碳水化合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02EFN213200236)。

2 焦糖色素的生产2.1 生产原理焦糖色素为非单一的化合物(约100种不同的化合物)删,是多种糖脱水缩合的混合物,反应机理非常复杂。

色素生成主要是下述3种化学反应。

2.1.1 美拉德反应t9 21美拉德反应是食品中的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在加热时产生的复杂化学反应,多数学者认为美拉德反应大体分为初、中、后期3个阶段:2.1.1.1 初期阶段初级Maillard反应不引起褐变,其中关键步骤是Amadori重排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期阶段
Maillard反应的初期阶段包括两个过程,即羟氨缩合与分子重排。 A、羰氨缩合 单糖类物质可以和含伯氨基类物质(如氨基酸)发生羰氨缩合反应而 得到Schiffs(希夫)碱,Schiffs碱通过分子内环化转化成稳定的环状结构 的产物-糖胺
H CH O RN H 2 C N R H C O H N R
应活性大于氨基处于α 位的。 C、pH 受胺类亲核反应活性的制约,碱性条件有利于Maillard反应的进行, 而酸性环境,特别是pH<3以下可以有效的防止褐变反应的发生。 D、反应物浓度、含水及含脂肪量 Maillard反应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完全干燥的情况下Maillard反应难 于发生,含水量在10~15%时容易发生;脂肪含量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 量高的脂类化合物含量增加时,Maillard反应容易发生。 E、温度
C H 2O H 不饱和奥苏糖
第一步为烯醇式与酮式的互变异构;第二步可看作在酸的作用下,3C上的羟基脱水,形成碳正离子,碳正离子发生 分子内重排,通过失去N 上的质子而形成Schiffs碱;第三步又是烯醇式和酮式的重排得到3-脱氧奥 苏糖;第四步3,4-碳之间发生消去反应形成烯键;最后一步是5-C上的羟 基与2-羰基发生半缩酮反应而成环,然后消去一分子水形成 。(书上的结构
C、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的反应 这是中间阶段一个不完整的途径,即利用前边两个途径中生成的二羰基 类中间产物,如A中的3-脱氧奥苏糖、不饱和奥苏糖,B中的还原酮等,与 氨基酸类物质发生反应。在此过程中,氨基酸发生脱羧、脱氨,自身转化为 少一个C的醛类化合物,而二酮接受氨转化为褐色色素。可简单表示为:
C H 2O H
C H 2O H
亚硫酸氢钠与葡萄糖的反应为亲核加成反应,而加成产物与伯胺的 反应则为亲核取代反应。
B、分子重排
上步产物葡糖胺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Amadori (阿姆德瑞)重排而转化为环式果糖胺:
Amadori反应又称葡糖胺重排反应。是由一分 子葡糖胺在盐酸和吡啶的混合溶液中得到1-氨 基-1-脱氧-2-酮糖的过程。葡糖胺在酸的作用 下开环,1位生成烯胺,5位变成羟基。分子重 排,1.2位变成烯醇。再分子重排,2位变成酮。 由5位上的羟基进攻酮羰基,关环,得到环式 产物。
H C
H
N
R
H
+
H + N C
R
H C
H
N
R
H H C
H
N
R
H H C
H
N
R
+H
O
- H+
O
O
C H 2O H 葡糖胺
C H 2O H
C H 2O H 1 -氨 基 -1 -脱 氧 - 2-酮 糖
C H 2O H 酮式果糖胺
C H 2O H 环式果糖胺
此过程包括了两个重排步骤,第一个是在酸的存在下葡糖胺经环的 破坏而导致的2-C上脱氢的重排过程,可看作是分子内的1,3-重排;第二 步是1-氨基-1-脱氧-2-酮糖的烯醇式和酮式的重排过程。
R C H CO O H R CHO C C NH2 O O 褐色色素
+ CO 2
由于此途径中有二氧化碳释放,因此可以通过检测食品中二氧化碳的 释放来监测Maillard反应的发生。
(三)末期阶段
以上两个阶段并无深色物质的形成,但可以看出前两个阶段尤其是中 间阶段得到的许多产物及中间产物,如糠醛衍生物、二酮类等,仍然具有 高的反应活性,这些物质可以相互聚合(包括教材上的醇醛缩合)而形成 分子量较大的深颜色的物质。
1 焦糖的形成
单糖和一些二聚糖均可发生焦糖化反应,但不同的糖反应的条件、 过程及产物有所差别。下页以常见单糖及蔗糖为例,简要说明其反应的 情况。
蔗糖的焦糖化过程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一项技术。焦糖有等电点, 使用时要注意溶液的pH。
OH O OH OH OH - D -葡 萄 糖 OH O OH OH OH - D -葡 萄 糖 OH O OH OH OH O OH H O H 2C O OH OH
随着贮藏或加工温度的升高,Maillard反应的速度也提高。
F、金属离子 许多金属离子可以促进Maillard反应的发生,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 如铁离子、铜离子等。
焦糖化反应
糖类尤其是单糖类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 上(一般为140~170℃)时,会因发生脱水、降解等过程而发生褐变反 应,这种反应称为焦糖化反应,又叫卡拉蜜尔作用(caramelization)。 焦糖化反应有两种反应方向,一是经脱水得到焦糖(糖色)等产物; 二是经裂解得到挥发性的醛类、酮类物质,这些物质还可以进一步缩合、 聚合最终也得到一些深颜色的物质。这些反应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均可 进行,但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速度要快得多。下面分头简单介绍相关的 反应过程。
果糖也能发生类似于A、B两个过程的反应,经A反应得到 的是果糖胺,而果糖胺发生Heyenes(海因斯)重排: Heyenes反应又称果糖胺重排反应。是由一分子果 糖胺在盐酸和吡啶的混合溶液中得到2-氨基-2-脱氧葡 萄糖的过程。果糖胺在酸的作用下开环,2位生成烯 胺,5位变成羟基。分子重排,1.2为变成烯醇。再重 排,1为变成醛。
Maillard(美拉德)反应
Maillard(Maillard, L. C.;法国化学家)反应指含羰基化合物(如糖类 等)与含氨基化合物(如氨基酸等)通过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色素的反 应。由于此类反应得到的是棕色的产物且不需酶催化,所以也将其称为非酶 褐变。 几乎所以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内均含有羰基类物质和氨基类物质,因此均 可能发生Maillard反应。对这类反应的讨论是食品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C 36H 50O 25
焦糖稀
8 H 2O
C 2 4H 36O 18 焦 糖 酐
2 糠醛和其它醛的形成
糖在强热下除了上面介绍的焦糖形成过程外,还可通过裂解、脱水等 反应,得到活性的醛类衍生物;随着条件的不同,反应最终形成的物质种 类也有差别:
酸性加热
糠醛或其衍生物
聚合 或与胺反应
深色色素
单糖
碱性加热
3 影响Maillard反应的因素
A、羰基化合物种类的影响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并不只是糖类化合物才发生Maillard反应,存在 于食品中的其它羰基类化合物也可能导致该反应的发生。 在羰基类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Maillard反应的是α ,β -不饱和醛类, 其次是α -双羰基类,酮类的反应速度最慢。原因可能与共轭体系的扩大 而提高了亲核加成活性有关。
无水加热 无水加热
OH O OH OH O 1 , 2 -脱 水 - -D - 葡 萄 糖 OH
O OH
O
OH 1 , 6 - 脱 水 - - D -葡 萄 糖
OH
无水加热
O OH
H O H 2C
O
OH
一次起泡
C H 2O H
OH
O O 二聚合
二次起泡
C H 2O H OH 异蔗糖酐
4 H 2O
H H C
H
N
R H C
H H N R C C CHNRH C NhomakorabeaO
H C
O
O H
+
OH
C
+
H 2O CH2
O
- H 2O
C CH
O
- H 2O
H O H 2C O 羟甲基糠醛 CH O
- H 2O
C H 2O H C H 2O H 酮式果糖胺
- RN H 2
CH C H 2O H 烯醇式果糖基胺 S ch iffs碱 C H 2O H 3-脱 氧 奥 苏 糖
在糖类物质中有:五碳糖(核糖>阿拉伯糖>木糖)>六碳糖(半乳糖> 甘露糖>葡萄糖。二糖或含单糖更多的聚合糖由于分子量增大反应的活性 迅速降低。
B、氨基化合物 同样,能够参加Maillard反应的氨基类化合物也不局限于氨基酸,胺 类、蛋白质、肽类均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 一般地,胺类反应的活性大于氨基酸;而氨基酸中,碱性氨基酸的反 应活性要大于中性或酸性氨基酸;氨基处于ε 位或碳链末端的氨基酸其反
1反应的总体过程
Maillard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经历亲核加成、分子内重排、 脱水、环化等步骤。其中又可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总体过程可 如下图表示。
初期反应:包括羰氨缩合和分子重排; 中期反应:分子重排产物的进一步降解,生成羧甲基糠 醛等; 末期反应:中期反应产物进一步缩合、聚合,形成复杂 的高分子色素。 初期阶段的羰氨缩合反应的控制对控制整个美拉德反应 意义巨大。
烯醇糖
甲醛、甘油醛 等分解产物
在食品工业中,利用蔗糖焦糖化的过程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焦糖 色素: (一)耐酸焦糖色素:蔗糖在亚硫酸氢铵催化下加热形成,其水 溶液pH2~4.5,含有负电荷的胶体离子;常用在可乐饮料、其它酸性 饮料、焙烤食品、糖浆、糖果等产品的生产中。 (二)糖与铵盐加热所得色素:红棕色,含有带正电荷的胶体离 子,水溶液pH4.2~4.8;用于焙烤食品、糖浆、布丁等的生产。
- RNH 2
C
其中第一步为烯醇化的过程;第二步为脱去RNH2,分子内重排;第 三步为烯醇式转化为酮式;最后一步是3,4-C之间的烯醇化。(P53教材上
形成4-C上无羟基似乎无道理)
还原酮是活泼的中间产物,可以继续脱水,也可以与胺类化合物反 应,还可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如乙酸、丙酮醛、丁二酮(二乙酰)等。
• 重排过程为:
C H 2O H NH R CH O NH R O
C H 2O H 果糖胺
C H 2O H 2 - 氨 基 -2 -脱 氧 葡 糖
(二)中期阶段
初期阶段中重排得到的酮式果糖胺在中期阶段反应的主要特点 是分解。分解过程可能有不同的途径,已经研究清楚的有以下三个 途径: A、酸性条件下脱水转化成羟甲基糠醛 这种途径经历五步反应,其中有三步脱水、一步加水,总的结 果是脱去二分子的水,最后生成环状的产物。其过程可以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