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入市的五个认识误区
浅谈社保基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社保基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社保基金是指国家用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基金,其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就社保基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投资风险社保基金在使用过程中有着相当大的风险,一旦投资失误或者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社保基金的价值可能会大幅下跌,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权益。
2.运营成本高昂社保基金的管理费用往往较高,而且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地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投资收益不理想。
3.监管不到位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比较薄弱,有些地方对社保基金的使用管理存在一定漏洞,容易造成财务风险。
4.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传统的社保基金运作模式比较僵化,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二、对策建议针对投资风险,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可以加强投资组合的多样化,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可以确保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经验,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可以加强市场监测,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降低投资风险。
针对高昂的运营成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对策。
可以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通过竞争机制降低管理费用。
可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针对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可以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确保社保基金的使用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
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包括对社保基金使用的审批、监督和评估等环节,确保监管工作的全面衔接。
针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可以优化社保基金的投资组合,注重长期稳健的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可以推动社保基金的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结语社保基金的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提高社保基金的管理使用效率,实现社保基金的安全稳健运作,保障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社保基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保基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保基金管理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社保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承担着保障老年人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职责。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风险管理不足、投资收益不稳定、投资结构单一等。
为了完善社保基金管理体系,提高基金管理水平,有效保障基金安全,本文将从社保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方面展开讨论。
一、社保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1. 风险管理不足随着社保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的投资范围也越来越广,涉及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多种资产。
然而,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风险管理机制还比较薄弱,基金管理人对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控制不够敏感,导致基金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基金的风险管理不当容易受到冲击,进而影响基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 投资收益不稳定社保基金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保障老年人的福利。
然而,由于我国社保基金管理主要依靠投资收益,而投资存在风险,导致基金的投资收益不稳定。
尤其是在股市波动较大、经济形势不稳定等特殊时期,基金的收益可能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影响基金的资金安全与经济效益。
3. 投资结构单一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投资于股票、债券等传统的金融资产,缺乏多元化的投资布局。
这种单一的投资结构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导致基金的投资收益不稳定,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基金的投资结构单一容易受到波动冲击,进而影响基金的经济效益。
4. 投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基金的市场研究、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等方面。
基金管理人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基金投资的方向和策略存在偏差,进而影响基金的投资效益。
此外,基金管理人在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的变化和风险,进一步影响基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养老金入市方案的五大认识误区
养老金入市方案的五大认识误区《证券日报》通过多个渠道梳理发现,养老金全面开启市场化、多元化委托投资遭遇了五大问题。
一是仍存在是否推动养老金委托投资的疑虑,二是养老金委托投资被误以为资金全部投资股市,三是只要养老金投资股市就一定亏损,四是养老金投资股市风险较高,五是投资收益应该量化到每个人。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方人士,以此探究养老金投资的现实需要。
持续贬值威胁养老金安全《证券日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2000年开始有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
基本养老金每年收益率低于1年期存款利息收益,同时远低于14年来的通胀水平。
另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基本养老保险在过去20年来,贬值将近1000亿元。
今年4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也表示,按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虽然基金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但是也确实存在收益率较低、难以保值增值的问题比较突出。
特别是基本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制,截至2014年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的结余已经超过万亿元。
在当前养老压力日渐加大、养老金贬值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改革养老金投资运营模式,迫在眉睫。
郑秉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比存银行强,要改变以往“轻投资,重储蓄”的养老金文化。
“实际上,除了侵占、挪用养老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危机养老金安全之外,贬值也是影响养老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贬值也会造成养老金损失,同样会影响基金安全。
”另一位国内权威研究者表示,让养老金通过委托投资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实现保值增值,也是出于对基金安全的考虑。
养老金入市不是”炒股”“尽快出台社会保险基金特别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政策,彻底扭转基金贬值的格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投资并不意味着养老金全部投资股市,并且也不能做出只要入股市就会赔钱的判断。
社会保险小心五大误区
社会保险小心五大误区近年来,随着苏州社会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参加社会保险已成为大多数用人单位和职工的自觉行为。
但是,由于社保知识的缺乏,或贪图眼前小利,部分单位和职工在参保问题上存在着以下一些误区,无形中侵害了职工权益,影响了社保待遇的享受。
误区1 试用期内可以不参保近年来,随着苏州社会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参加社会保险已成为大多数用人单位和职工的自觉行为。
但是,由于社保知识的缺乏,或贪图眼前小利,部分单位和职工在参保问题上存在着以下一些误区,无形中侵害了职工权益,影响了社保待遇的享受。
误区1试用期内可以不参保常有职工向苏州劳动部门反映:“我找到新的单位了,正在试用期内,单位说试用期可以不缴纳社保费,我只能自己缴了。
”按照《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规定:“试用期自劳动合同实际履行之日起计算,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
”显然,试用期内员工和用人单位既然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少数企业以试用期为由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不对的,不论是试用期职工还是正式职工,都应当从起薪之月起办理参保和缴费手续。
如在试用期内因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按规定办理该职工的参保减少和转移手续。
也就是说,工作几个月就必须缴几个月的社保费。
误区2农民工参保不合算“公司有部分员工是外来人员,公司多次要求他们办理社保,他们却认为没有用而拒绝参保,这些员工是公司非常需要的,请问该怎么办?”这是一名网友发在网上的疑问。
与少数不法用人单位逃避社保责任不同,一些正规、守法企业却在为部分外来工、农民工抵制参保发愁。
这些员工由于对社保政策存在误解,或与商业保险混为一谈,又因缺乏长远眼光,更愿意钞票“现到手”。
其实,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参保后单位缴“大头”,员工缴“小头”,最后得益的是员工自身。
由于苏州市区对外来员工采取的是与本市城镇职工一视同仁的参保政策,只要符合条件,外来员工可以和本地职工享受同等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待遇。
浅议社会保障基金入市
另外,为了确保投资的安全性,社保基金也会对具体的投资操作作出一些规定。
比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买人ST股票和严重违规的上市公司股票”。
再比如,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买入具备以下条件的上市公司股票:①购买时近两年涨幅超过100%的上市公司;②涉嫌违规的上市公司;③流通市值小于3亿元的上市公司;④流通股票小于3000万股的上市公司。
[2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保基金人市后的总体投资思路,是以组合投资、分散化持股为主。
根据社保基金注重安全性、流动性的特点,按照上述选股思路,社保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选择了阶段性低点择机买入,并以中长线持股为主,以期获得分红回报等相对稳定的收益。
2社保基金入市的积极影响在众多投资者期盼的目光中,社保基金已经通过委托投资的方式间接人市。
社保基金入市后,将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投资理念、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监管体制等方面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1)为证券市场带来持续增量资金。
虽然入市初期的资金量不大,但随着未来社保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张,社保基金入市的资金总量也会不断增长。
首先,社保基金的资产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由于社保基金规模增长的紧迫性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社保基金的资产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其次,随着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运作趋于成熟后,按照社保基金从事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总资产的40%的规定,在人市资金量方面,未来社保基金将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另外,个人账户基金以及企业年金基金作为我国社保基金体系的一部分,未来也可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进入资本市场。
(2)改善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
全国社保基金以其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长期性特征,可以当然地进入严格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之列。
社保基金入市将壮大严格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阵营,从而改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由此,可将中国证券市场中的严格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类机构: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基金。
为什么专家反对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及入市须知
为什么专家反对养老保险基金入市一直以来,就不缺少养老金入市保值的声音,但是多年以来一直未见落实,今年3月份,人社部明确表态,未来养老保险金肯定会有一部分拿出来投入股市。
到5月份,有消息传出称养老保险金投资运营方案基本成型,下半年就会按程序上报。
对于市面上传言的万亿养老金入市的说法,91理财管家表达了不同的观点:首先是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都分存于各县级的政府专用账户中,要上交中央进行统一投资显然不是短期内可以统筹运作完成的;其次,养老保险基金是一个动态增加的资金池,一方面不断有在职员工存入,一方面还有离退休员工支取,个地方账户不可能将所有资金上交,必须预留一部分资金维持日常运作。
再者,虽然目前的投资方案划出了30%的上线,但是不管是委托机构还是政府方面,都不可能一下子满额抽取资金进行投资,一来风险太高,二来没有操作空间。
所以即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总体规模达到3.5万亿,但是最终进入股市的资金量,根据91理财管家的测算,大约在5000-6000亿左右,距离坊间传业的万亿资金,差了足足一倍。
而我们回头看一下目前的单日成交量,两万亿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说即便是万亿资金,其实也并不多。
此外,牛市养老金入市,让股民兴奋,却让不少专家隐忧不已,有人就指出,现在股市并不缺钱,养老金这一大笔资金此时入市,将是一次国家级的“大注水”,很容易导致股指飙升,证监会前期费了老鼻子劲儿打压场外配资换来的慢牛格局会被再度破坏。
此外,从各大媒体的交流平台上的声音来看,股民之外的群众多反对养老金入市。
因为养老金是保证人民群众老年之后的基本生活需求的,而股市却属于高风险市场,两者风险属性并不匹配。
反对声中最主要的担心,就是股市有风险,在养老保险基金相对值连年缩水的情况下,进入股市,如果投资失败,承担损失的是全国数以亿计的群众。
那么又该如何解决养老保险基金连年缩水的问题呢?有专家指出可以用养老金低价置换国资委属下的央企股票,这样既不会存在养老金在市场上抛售的问题,也不会和股民抢筹码,万一把股市推到一万点,一旦暴跌,谁都承担不了。
社保基金入市与风险防范分析
社保基金入市与风险防范分析1.社保基金入市的必要性社保基金与社会上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社保基金的相关数据会让人有点敏感,例如在2010年,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收不抵支。
意思就是,拿来的跟支出去的省份含新疆建设兵团共有15个,可是大概七八个收支缺口高达679亿元。
地方管理的1.5万亿的基本养老金,有90%放在银行里,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有14个省份,从这看来,是否预示着社会存在着养老金风险?在《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中指出,“将近一般的省在养老金方面收不抵支,还有就是基金结余收益率大大低于通货膨胀率,由此说明中国养老金制度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这份报告使我们不得不关注我们的社保基金。
并且这份报告在“社科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上也发布了相关数据,截止至2010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是25707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达13420亿元,总支出10555亿元,当年结余2865元。
从数据上看,虽有结余,但报告也指出,我国近半数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出现了收不抵支的情况,资金缺口高达679亿元。
而除了一些省份的资金缺口外,养老保险基金还存在通胀缩水的问题。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地方管理的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结存1.5万亿元,按照规定这笔钱目前只能存在银行或者购买国债,可是其中用于银行存款占90%,十年来年均投资收益率不到2%。
”戴相龙对此表示:“如果将地方养老金收缴上来,将一部分用于股票投资,这样既能实现了保值增值,也会增加了资本市场对社保基金的鼓励。
”其实,我国的社保基金所面临的投资运营风险依然较高。
虽然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社保基金的年均收益率达到了9.17%,但是在2004年及2008年这两年通货膨胀率明显高于基金投资收益率。
因此,在现行投资管理模式下,全国社保基金要想实现保值增值,就急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基金管理机制。
并且养老保险是一个管理部门,医疗、工商、生育保险是另一个管理部门,失业保险又是一个管理部门,这样分开各自独立经办业务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如此,既耗费时间、耗费力气又无法形成一定的资金规模。
保险资金入市热点中的冷思考
保险资金入市热点中的冷思考在当今金融市场中,保险资金入市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保险公司逐渐将其大量的资金投入股市等金融市场,以期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然而,在这个热点背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冷思考,评估其利弊和潜在风险。
一、保险资金入市的背景与动因保险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资源,本质上是为了实现风险的分摊和共济,以保障保险人的风险利益。
而保险资金入市的背后,主要有两个动因。
一方面,由于保险公司资金的庞大规模,仅依赖传统投资方式难以充分实现资金增值,因此寻求更多的投资渠道来追求更高的回报率;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希望通过投资来提升其资本实力,增加竞争力。
二、保险资金入市的积极意义保险资金入市可以为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并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同时,这也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增强资产配置的灵活性。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通过投资,还可以增加盈利能力,提供更好的赔付能力,为保险人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保险资金入市的挑战与风险保险资金入市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首先,由于股市等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较大,保险公司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和监控能力,以应对市场的风险。
其次,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也可能带来市场的扭曲,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波动较大时,大规模的买卖行为可能引发市场的异常波动。
此外,保险资金入市还会面临法律法规的限制与约束,因此保险公司需要遵循相关规定,合规经营。
四、保险资金入市的监管与管理为了确保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符合风险规避、保险利益保护等原则,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保险资金入市的监管和管理。
监管部门应在资金投资方面制定更加明确的规定,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资金投资行为的监测与监控。
此外,监管部门还应鼓励保险公司加强投资风险防控的能力,提高资金投资的专业水平,以避免风险的发生。
五、保险资金入市的前景与展望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改革,保险资金入市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浅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问题日益凸显。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基金投资运营不稳定、风险控制不足、资金缺口加剧等。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有效地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保障基金安全及社会稳定。
1.基金投资运营不稳定当前,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存在着不稳定的情况。
一方面,由于投资运营的盲目性和过度追求风险,导致投资收益不稳定,甚至出现亏损现象;由于资金过多集中在某些行业或企业,存在着投资风险过大的问题。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2.风险控制不足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控制存在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投资风险认识不清、投资操作不规范、对市场情况把握不准确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基金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不足,使得基金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3.资金缺口加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险基金面临着严峻的资金缺口问题。
而目前,基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使得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了基金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1.监管不足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监管不足是导致问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不全,使得基金管理使用存在较大的漏洞,为一些不法行为提供了空间。
2.管理水平不高当前,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专业人才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导致管理使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投资决策不够科学、操作不够规范,从而出现了诸多问题。
3.市场风险增加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市场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加,但是一些基金管理机构对市场情况的把握和风险的评估不够准确,导致投资运营不稳定和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
1.加强监管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监管。
保险资金入市热点中的冷思考
保险资金入市热点中的冷思考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快速开展,保险资金入市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保险资金作为一种长期性的资金来源,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保险资金入市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保险资金入市热点进行冷思考,旨在为保险资金入市提供一些参考。
保险资金入市的目的与挑战保险资金入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增加投资收益。
然而,保险资金入市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保险资金入市涉及到大量的资产管理工作,包括资产配置、投资决策等,这对于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保险资金入市需要考虑保险责任和保险期限等因素,以确保保险公司能够及时履行保险责任,满足保险金支付的需求。
此外,保险资金入市还需要考虑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素,以防止投资损失。
保险资金入市的模式与策略保险资金入市的模式主要包括自营资金和委托投资两种方式。
自营资金指的是保险公司通过自身的投资团队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委托投资那么是保险公司将资金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或基金经理进行投资操作。
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模式非常重要。
在保险资金入市的策略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首先,可以采取长期投资策略,优先考虑长期收益和资本增值,同时注重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
其次,可以采取分散投资策略,降低资产集中度风险。
此外,还可以采取价值投资策略,重点投资具有潜在价值的企业和行业。
不同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目标,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保险资金入市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保险资金入市的比例较低,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和股票市场。
这一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保险资金入市过于依赖传统投资渠道,缺乏多元化和长期投资策略。
其次,保险资金入市过于关注短期收益,无视了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
此外,保险资金入市还存在一些政策和法律规定的限制,限制了保险资金的自由流动和投资。
社保基金入市的看法
社保基金入市的看法
关于社保基金入市的看法有两种观点:
支持观点:
1. 通过社保基金入市,可以增加社保基金的收益,提升基金的投资回报率。
社保基金是全社会广大职工的福利保障基金,提高基金的收益有利于增加职工的社保待遇。
2. 社保基金入市可以提高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社保基金规模庞大,能够为市场注入大量的长期资金,有助于平衡市场供需关系,稳定市场波动。
3. 入市的社保基金可以发挥重要的价值发现和定价功能,为国内资本市场提供更准确的估值依据,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
4. 对社会公众来说,社保基金入市可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增加市场对外投资的了解度和监管力度,有利于防范和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反对观点:
1. 社保基金入市存在较高的风险。
社保基金是举国之力的福利保障,存在着强烈的稳定性要求,过度的风险投资可能导致基金的亏损,影响职工的社保待遇。
2. 社保基金入市可能引发市场不公平竞争。
作为国家基金入市,社保基金在配置资金和参与投资中可能拥有一定的优势,容易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
3. 社保基金作为长期资金,入市后可能会削弱市场流动性。
社保基金具有长期投资属性,难以随时变现,可能导致市场资金供需失衡,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
4. 社保基金入市可能增加市场波动性。
由于社保基金规模巨大,
大额买卖可能会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引发市场波动,给其他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社保基金入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权衡。
对于社保基金入市,应该根据市场状况和社保基金的特点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长期收益和稳健运行为目标。
我国社保基金入市的风险防范
增值 保 值 .必 须 在 政 策 上 放 宽 社 保 基 金 的 要 共 同 面对 的风 险 .它不 受市 场 参 与 者 个 系 统 风 险 投 资渠 道 . 在安 全 的 同时 实 现 盈 利 别 情 况 的影 响 . 被 称 为 一 般 风 险 . 又 系统 风
社 保 资 金 的 各 种 风 险 之 间 还会 相互 影
近 年 来 . 国社 会 保 障 体 系 不 断 完 善 . 曾经 达 到 过 7 .%。 二 . 买 政府 发 行 的 的 完 善 仍 任重 道 远 .这 些 因素 决 定 了我 国 我 56 第 购
社 保 基 金 的 规模 逐渐 扩 大 .社 会 保 障 基 金
一
累计 结 余 连 续 大 幅增 长 . 余 额 从 19 结 9 1年 益 率 基 本 与 通 货 膨 胀 率 持 平 .不 能 很 好 地 在 波 动 上呈 现 出无 规 律 、 以 预 测 等 特 点 . 难
始 委 托 基 金 管理 公 司进 行 投 资 管 理 .0 4 22 非 系统 风 险 2 0 . 非 系统 风 险 是 资 金 在 自身 运 作 中产 生
的风 险 .它 可 以通 过 资 金 投 资 管 理 公 司 的 操 作 进 行 防 范 化 解 由于 我 国 基 金 公 司 成 立 时 间 不 长 、 营机 制 尚不 完 善 . 得 我 国 运 使 社 保 基 金 的运 营 存 在 投 资 项 目风 险 .流 动
金 入 市投 资 风 险 的措 施
关 键 词 : 保 基 金 ; 金 管理 ; 资 风 险 ; 金 入 市 社 基 投 基 中图 分 类 号 :8 03 F4. 文 献标 识码 : A 金 建 立 以来 .银 行 存 款 一 直 在 全 国社 保 基 近 几 十 年将 持 续 处 于深 化 改革 时期 .国有
对于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观点评价
对于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观点评价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观点评测摘要: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如果积累的资金不进行有收益的运营,便会遭遇贬值风险。
因此,社会保障基金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
因此,社会保障基金入市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入市投资市场积极影响社会保障基金入市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如下几点:1.社保基金入市为证券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社保基金可以为我国证券市场提供所需的发展资金。
英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社保基金特别是养老基金功不可没。
1995年美国股票市场市值占GDP比率为96.59%。
到2000年,这一比率达到153.68%。
美国养老基金的资产总值也从4.8万亿美元增长到11.52万亿美元,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市值占到整个股票市场市值的23.2%,是证券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根据欧洲退休联盟1993年的统计数据,英国养老保险基金对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持有率高达34.2%,也是证券市场上的一只举足轻重的力量。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证券化比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2.社保基金入市有利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社保基金历来被公认为最具长期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具有监督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动力和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英美等国养老基金出现了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趋势。
这是因为,一方面,养老基金的投资期限较长,可以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经营绩效而获得更高收益;另一方面,养老基金较大的投资规模决定了当其因所投资公司业绩不佳而卖出股票时,股价必然会大幅下跌,加大投资损失。
在我国,由于股权分割和国有股“一股独大”,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证券日报》,2003年10月18日,第9版(见报时有删节)
社保基金入市的五个认识误区
郑秉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
胡云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在社保基金入市的问题上,见仁见智,讨论热烈,但对涉及入市的基本问题的忽视,使得人们不能深入认识基金入市的潜在风险,理性评估入市的收益。
反观我们过去的讨论,存在以下五个认识方面的误区:
误区之一:“其他主要国家的社保基金已经放开投资范围,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
一些人认为,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养老基金是资本市场中的主要机构投资者,用美、英国家养老基金持有的证券市值在资本市场中的比重来佐证中国的社保基金也应该投身证券市场。
但他们恰恰没有再进一步去考察那些在美英国家证券市场纵横捭阖的养老基金是何种类型的养老基金。
目前,包括美英等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实行的仍然是现收现付制,其余额仅用作财政融资或购买政府发行的债券,在资本市场赢得显赫地位的养老基金均是私人部门的养老基金,例如,在英国是职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养老金计划的养老基金,在美国也是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计划基金,例如典型的401(k)等。
在美英国家的证券市场中,有不少具有公共性质的养老基金仅仅是地方政府的公共养老基金,而地方公共养老基金是在强制性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之后为地方政府公务员(如消防队、警察等)“额外”举办的一种类似企业补充保险计划,其法律地位与企业养老计划完全一样。
这样的养老基金其产权关系明确,基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均由养老金计划成员个人享有和承担,政府不过制定一些税收优惠鼓励私人部门养老基金的发展而已。
如果用美、英国家养老基金在证券市场中的情况作为中国的基本社保基金入市的依据,那是极大的误解。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地方公共社保基金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发起人是中央政府,是全国范围的,是强制性的;而后者的发起人只是地方政府,范围很小,是自愿性的。
所以,我国的社保基金与英美等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企业养老基金和地方社保基金在性质上截然不同。
误区之二:“社保基金入市是市场的需要,是救市的手段”。
在许多人眼里,他们都认为“社保基金入市是市场的需要,是救市的手段”。
毫无疑问,从表面上看,养老基金是坐拥巨额资金的“阔佬”,在一个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还没有合理合法对接通道、刚刚经历过“非理性的繁荣”、资金相对缺乏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国内证券市场表现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在许多投资者眼里,社保基金入市对证券市场“输血”无疑是雪中送炭,QFII的及时推出堪称锦上添花之举。
但是,从长期来看,社保基金入市对资本市场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例如,社保基金入市将会引发“社会投资”的潜在可能性,对资源的配制、公司决策、公司治理带来诸多副作用,引起社会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其次,很可能导致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上市公司内部决策。
社保基金一旦成为大股东,政府就很可能利用其权利进入董事会;即使没有进入董事会不具有直接的控制力,也可以使用投票权来施加其影响力,最终导致公司不景气,欧洲提供了很好的反面教训。
再其次,将导致出现资源误置的可能性;此外,社保基金入市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第五,社保基金入市的结果会常常使之处于利益冲突之中:作为投资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作为社会保障资产受托人和社会福利制度监管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所以,从表面上看,社保基金好像是“救市”,但从本质上看是一个副作用很大的投资行为。
误区之三:“社保基金入市是基金自身增值的需要,是弥补未来收支缺口的有
效手段”。
按照现代投资理论的定义,“不确定性”就是“风险”。
用不确定的收益去匹配确定的责任,显然是不恰当的。
不能因为证券市场的“需要”而忽视了社保基金自身的本质需要。
如果把社保基金入市当作“救市”的手段,将来要承担的代价可能太大。
对英美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股市的长期投资回报高于债券,例如7%以上,但一般这个研究结果的假设条件是将其周期设定为20-30年;如果把每5年或10年作为一个研究阶段,股市回报率的表现就截然不同,股市在短时期里的表现极具波动性。
另外,所有的对股市长期回报的研究,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假设基础上,即不存在资金的变现压力。
然而,社保基金资产的具体情况却不严格符合这一假设,虽然在理论上社保基金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入,但在支付上其流出量却不可能是恒定的,社保基金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都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不可能人为地把基金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整合成谐振波。
因此,社保基金这个“蓄水池”的水位会时高时低,在水位高的时候,可能要增加对证券市场的投入,在水位低的时候又要从市场中变现资产。
显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无法把社保基金的资金流动节奏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周期密合起来,社保基金不可避免地要暴露在市场波动的风险之下。
简言之,资本市场的高收益与高风险相伴而生,社保基金发生巨额亏损后谁来买单?正是出于基金稳健方面的考虑,许多国家的中央社保基金只投资于国债等无风险投资品,也有的国家为中央社保基金发行专门的指数化债券保证基金的增值。
在一个社保资金存在巨大缺口、证券市场基本建设还任重道远的国家,冀望通过在股市的运作来弥补收支缺口,只能祈求天随人愿。
误区之四:“长期投资策略会烫平市场短期波动对投资回报的不利影响”。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资本市场的投资原则和投资策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传统的投资策略来看,有价值型投资和增长型投资,如果再结合投资者的意愿就还有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
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区分是指持股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长期投资关注的是所投资品种的基本面的发展,与价值型投资相联系。
价值型投资一般也都是积极投资,因为投资者要在变化的市场中对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进行比较。
从国外的实证研究看,长期投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烫平短期投资波动并取得稳定的投资收益。
即使投资管理人对价值判断有充分的鉴别能力,长期投资策略的有效执行也还依赖于其他客观条件。
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建设已经比较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信息披露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总而言之,证券市场的各方参与者都要遵循一套公平和完整的“游戏规则”。
只有在较完善的市场环境中投资管理人才能发挥专业特长,否则,一切投资分析技术都将会失去其基础;失去基础的投资分析技术所描绘的结果无疑将变成虚幻的海市蜃楼。
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许多方面还“任重而道远”,所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许多投资者心里,所谓的长期投资恐怕要与“长期套牢”划等号。
误区之五:“以“安全至上、分散投资”的投资原则规避股市投资的风险”。
在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安全至上、分散投资”都被作为社保基金投资证券市场的基本原则。
但如果仔细推敲,人们会发现,这仅是一种良好的投资意愿,或一个口号,而很难转换成一种投资原则。
国外有关养老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谨慎人原则”,一个是“数量化原则”。
前者不对基金资产的具体安排做任何数量化的规定,但要求投资管理人的任何一个投资行为都必须像一个“谨慎的商人”对待自己的财产那样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
谨慎人原则会逻辑地要求管理人进行数量化投资,因为,“没有一位谨慎的商人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但“谨慎人原则”比“数量化原则”要求高,因为投资管理人必须能够经得起委托人的考察,当投资发生失误时,管理人得绞尽脑汁证明自己的做法是“谨慎的”,否则受托人会因为自己的不谨慎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这个意义上讲,“谨慎人原则”是很“宽松”的,因为管理人享有充分的资产配置权;但另一方面,它又是非常“严格”的,因为在发生投资
争议时受托人、管理人必须能够举证证明自己当时的决策是谨慎的。
引人注目的是,在美、英国家,养老基金的投资原则均采用“谨慎人原则”。
“数量化原则”是预先配置好各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然后按照既定的比例投入资金。
与“谨慎人”比较,“数量化原则”对投资管理人比较有利,只要不违反预先规定的资产数量比例规定就可以免除承担投资损失的责任。
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执行的似乎主要是“数量化原则”,对基金资产投资范围内的品种都规定了一定的数量比例。
它的优势是资产承担的风险有底线,但最大的缺陷是易产生代理人风险,而代理人风险在公共产权资产管理框架尚没有形成合理制约或激励机制的投资土壤上是最容易滋生的,也是最难以根治的。
在相当程度上,这类风险会常常表现为“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