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语篇连贯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连贯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连贯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英语写作是很讲究语篇效应的英语学习方式。

用语篇连贯理论来指导英语写作,可以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全文,从段落篇章的层面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篇连贯理论英语写作教学英语学习在我国长期以来都是热门,而英语写作也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很多英语学习者的一个弱项,因为英语写作考究的是学习者对英语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

很多英语学习者对此经常是感觉到头疼,因为英语写作需要的是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对英语基础知识极强的运用能力。

当前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有词汇量不足、语法基础不扎实、句式单调、逻辑不清、语篇混乱不流畅等。

对于通过提高词汇量和加强语法实践能力来促进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国内已经研究甚多,本文则从语篇的层面,用语篇连贯理论来指导英语写作教学。

关于语篇连贯理论,张德禄和刘汝山在其著作《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和发展和应用》一书中认为,语篇连贯表现为语篇整体上的语义联系和语义的一致性。

而这种语义联系或一致性不是由语篇的形式和语义特征本身来决定的,而是由语言之外的因素决定的。

它是同一个文化背景中人们通常做事的常规和习惯,其中还包括一套约定俗成的说话和写文章的规则和原则,这些群体特征从个体的角度讲表现为人的心理认知模式等。

对于语篇连贯的条件,书中归纳出五点:文化语境、认知模式、情景语境、心理思维、语义联系和相关性。

用语篇连贯理论来指导英语写作,可以让中国英语学习者改变自己固有的汉语语篇构建模式对他们的影响,同时培养他们的英文语篇意识和思维模式,让其了解英语的语篇衔接特点,按照英语的语言习惯调整句式结构和段落层次,使英文写作全文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义连贯。

根据语篇连贯的五个条件,我们可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首先,要达到语篇连贯,就得培养文化语境和认知模式。

文化语境和认知模式是语篇连贯中的两个首要条件,因为任何人都会受到其成长文化背景的影响。

简析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在具体探讨了如何运用关联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并分析了关联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效果。

同时也提出了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应对挑战的建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关联理论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关联理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用、方法、效果、挑战、建议、重要性、发展前景、指导意义1. 引言1.1 介绍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指的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记忆是通过相互联系的概念和信息进行组织和存储的。

根据这一理论,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某个概念或信息时,就会自动地联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概念或信息,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关联理论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听力练习接触到各种语言信息,如果能够将这些信息与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更快地理解和记忆。

当学生在听力中遇到一个生词时,如果能够将其与相关的词汇、语法结构或语境联系起来,就能更容易地理解该词的含义和用法。

了解关联理论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带有丰富联系和关联性的听力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内部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充分运用关联理论,可以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听力时更加得心应手。

1.2 概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听力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力材料,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论文摘要】关联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并就此为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

基于应用翻译具有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本文应用关联理论的相关原理,指出在应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利用自己认知语境的各种信息知识推导出原文的暗含意义或交际意图,找出语境和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再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为准则,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的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实现应用翻译传递信息的目的。

就此本文提出了应用翻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如替换,改译,增译,补译,摘译或将信息重组等方法,以实现译文和交际目的的最佳关联。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应用翻译;应用翻译策略;关联性一、引言二、应用翻译及其特点从应用翻译的特征来看,“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2003)。

信息性,是指这类文本主要传递文本的客观信息和形象;劝导性旨在唤起读者去体验去行动,如广告劝导人们购物,旅游介绍劝导人们去参观旅游景点,在功能上,出于功利的目的更倾向于译文而非原文;匿名性指原文作者大都处于匿名的状态,和文学翻译相比,缺乏“个性”,有一定的写作模式。

应用翻译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不是展示译语语言文化异彩的场所,不提倡所谓‘异化’和‘诗学效果’”(贾文波,2004:277),而应该尽量去缩小原语和译语由于文化,语言思维等不同所引起的差异,努力减少信息交流的障碍,达到应用翻译交流信息的目的。

三、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

说话人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示的方式表达信息; 听话人为了了解说话人的意图,必须将信息纳入无误的明示——推理模式中进行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

“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企盼(expectation)相吻合”(林克难,1994)。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2012.04韩笑一.引言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透过这些文本文字,教师帮助学生建构认知和阅读的技巧和能力,使学生能通过自主阅读了解这些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达到吸收知识,交流思想,促进成长,提高英语语言素养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然而反思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通常主导阅读材料的解释,从词到句,对文章逐句讲解,逐段分析。

结合罗森布拉特(Rosenblatt)提出的阅读理解的字面理解、推断理解、评价理解、欣赏理解的四个层次,本文将借鉴关联理论,并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关联理论把握文章整体脉络,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关联理论交际是人类生活的需要,是语言存在的价值所在。

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他们合著的专著《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中,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语言交际的实质,提出了关联理论。

他们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利用所有经验进行推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语言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再结合语境假设,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其中最具关联性的解释去构建对话语理解的心理表征,实现用最少的努力去获得最完美、准确的理解。

三.关联理论与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就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际活动。

与口语交际不同的是,作者与读者不能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因此更容易出现误读误解的情况。

在阅读中读者必须对原作的认知语境进行推理,做出语境假设,寻找最佳关联的文化信息,弄清原作的交际意图,再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做出最具语境相应的明示。

一段语篇通常具有两层意义:一层是由构成句子的词汇意义而产生的表层意义,另一层则是由特定语境所决定的深层话语含义,也就是语用含义。

对于第一层语义,读者可以通过词汇含义的掌握和句子成分分析来领会,而对于第二层含义的理解则是一个难点。

衔接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连贯性研究

衔接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连贯性研究

衔接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连贯性研究近年来,大学英语写作连贯性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之一。

衔接是指文章各个部分之间表达思想、论点、段落之间关系的方式。

对于英语写作来说,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文章的逻辑严谨、连贯流畅。

本文将以衔接理论作为指导,探讨大学英语写作连贯性的研究。

衔接理论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使文章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词汇的衔接。

通过使用连词、副词、代词等词语,可以将不同句子、段落与文章主题有机地联系起来。

语法结构的衔接也是很重要的。

通过使用平行结构、转折结构等,可以使文章的段落之间关系更加紧密。

还有通过使用重复、省略等手段,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对于大学英语写作连贯性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方面,他们研究了衔接理论在具体写作实践中的运用。

他们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存在句子断裂、段落无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是由于学生对衔接理论理解不深、应用不当所引起的。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连贯性。

学者们还研究了衔接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他们发现衔接理论与认知心理学存在一定的关联。

通过研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认知思维过程,他们发现学生在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存在一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相吻合。

这种研究不仅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

还有学者对不同类型的写作进行了比较研究。

他们将学术写作与商务写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衔接方式上存在差异。

学术写作注重逻辑严谨、论证有力,而商务写作注重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通过对各种写作类型的比较研究,学者们发现了不同写作类型的衔接方式的特点和规律,为不同写作教学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大学英语写作连贯性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领域。

在衔接理论的指导下,学者们通过研究词汇衔接、语法衔接、认知衔接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连贯性。

关联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联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联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作者:杨燕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33期杨燕(山东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关联理论是关于语言交际与语篇理解的认知语用学理论。

它对大学英语阅读理解过程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关联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0 引言大学英语阅读课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所负载的众多信息进行解读与推理、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文化意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习惯于逐字、逐句阅读,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只满足于对文章的表层理解,不求深层和评价性理解,结果经常断章取义,这就大大地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没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传统教学法侧重于单词和语法知识的灌输,通过对语法、生词的讲解,使学生形成对课文的翻译式阅读。

无法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造成了阅读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本文从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 关联理论与阅读理解Sperber和Wilson针对Grice的会话合作学说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了较大影响。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按某种思维规律进行推理的认知活动。

关联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maximal relevance)为准则,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为取向。

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相关的假定或期待,听话者(或读者)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并以此推导说话者(或作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谈论关联性时 , 需要 考虑其关联程 度。语境效果不 能凭 空产生 , 为取得语境效果 需要付 出精力去处理 假设 。其他条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均等 , 一个假设所 产 生的语 境效果 越强 , 的关联就越大 ; 它 其他条件均等 , 为处理假设
收 稿 日期 :2 1 0 0—1 0 1— 4
作 者 简 介 :王 冬梅 (9 7一 ) 女 , 西 汉 中人 , 师 , 士 , 要从 事应 用 语 言 学及 英 语教 学研 究 。 16 , 陕 讲 硕 主
王 冬梅 : 关联 理 论 及 其 在 大 学英 语 教 学 中的 应 用
69
所付 出的精力越大 , 该假设 的关联就越小 。 以关 l所 3 联 的大 小 或关 联程 度 是 由语 境 效 果 和 为 处 理 假 设 所 付 出的精力来决定 的。每个话语 都会 建立起一定 的 关联 , 为清楚 表 明听话 人 付 出多少努 力 和要 取得 什 么效果 ,pre S e r和 Wio b l n提 出了 “ s 最佳 关 联 ” 的概 念, 即为 理 解 话 语 而 须 要 达 到 的 最 佳 关 联 的 条 件 :. 1 当话 语 能够 产 生 足 以 引 起 听 话 人 注 意 的效 果 ;.该 2 话语让 听话人 为取得这 些效果 而确实付 出 了一番 努 力。 但最佳关联并不等 于最大 关联 。人 的认 知 以最 大关联为准则 , 而语 言交 际 以最佳 关联 为 取 向。一 个人 用 单 一 的 、 通 的标 准 去 理 解 话 语 ; 个 标 准 足 普 这 以使 听话 人 认 定 一 种 唯 一 可 行 的理 解 , 个 标 准 就 这 是关 联 性 。话 语 接 受 者 通 常 都 是 以最 小 的努 力 获 得 足够 的语 境 效 果 , 以达 到 最 佳 关 联 , 一 种 交 际行 为 每 都是 以最佳关联为前提 的。 ( ) 知语 境 与互 明 三 认 语言交际是 人们 进行 交 际或 交 流 的重要 手 段 , 语言交际 同时涉及代码模式 和推理模 式 。但在 交 际 过程 中, 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 的, 编码解码 过程则 附 属 于 认 知 推 理 过 程 。语 言 交 际 的代 码 模 式 主 要 解 决 句子 的意 义 , 为 实 现 交 际 的 条 件 是 交 际 双 方 的 互 认 知 。语 境 是 语 用 学 说 研 究 的 核 心 课 题 。语 境 , 称 又 语 境 假 设 (otxul su t n ) 是 语 言 交 际 双 方 cneta asmpi s , o 共 同 的前 提 , 它不 仅是 上 下 文 和 说 话 时 的 社 交 环 境 , 还包括交 际双方 的期 待 、 设想 、 信念 、 记忆 等 。因此 , 语境 假 设 并 非 固 定 不 变 的 , 是 要 求 交 际 双 方 互 知 而 切有关的信息 。 关联理论 向传 统语 境 学说提 出 了强烈 挑战 。它 认 为 在 话 语 理 解 过 程 中 ,语 境 是 一 个 变 项 ,是 听 话 人在话语 理解过程 中的心理构建 ; 相关则是 常项 , 是 人 类 在 长 期 进 化 过 程 中形 成 的 本 能 ; 关 度 的 确 定 相 则 以语 境 效果 和 听话 者 理 解 话 语 的 心 理 投 入 两 个 因 素 从 正 反 两 个 方 面 予 以 制 约 。S ebr和 Wio 由 pre ln s 此提 出 了推 理 模 式 。这 个 模 式 认 为 交 际 是 认 知 到 推 理 的互 明过 程 。 . 关 联 理 论 认 为 , 用 推 理 用 到 的是 内 在 化 、 知 语 认 化了的认知语境 , 听话 人 的一 组关 于具体 语境 的 是 心理 表 征 或 假 设 而 非 具 体 的 客 观 现 状 ,因 此 , 认 ( 知 ) 境 具 有 个 体 性 差 异 。 这 是 因 为 虽 然 人 们 都 生 语 活在 同一 物 理世 界 里 , 具 有 从 该 环 境 里 获 取 信 息 、 都 知识的愿望 , 而 由于具体环境 的差异 、 与人之 间 然 人 认知能力的不 同、 推理 能力的高低 、 同经历形 成 的 不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语篇教学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语篇教学
第2 卷第8 4 期
2 1年8 0 1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 l f hn cu ics o S i c n eh ooy S c l c n e dt n) o ra C agh n vri f ce ead cn lg ( oi i cs io o Un n T aS e E i
关联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将人类的语 言交际归人认知领


实例分 析
笔者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中, 坚持 以语篇 和 l n把交际视为一个明示 推理 的过程 ( S s O. t s eifrni oeso明示 与推理是交际过程韵 两个方 e i . eet l rcs nv n ap 面。 对于说话人而言 , 际是一个明示过程 , 交 而从听话人 的角
就语篇教学而言, 语篇作者可视 为说话 人, 是明示的一方 ;
语篇教学提倡教师进入课文之前先做导入 , 以从文化 可
方面导入 以弥补学生的文化空缺 , 也可以对课文相关 的背景
知识进行讲解介绍 。 联理论有力地解释了导人 部分 的必要 关 性。根据关联理论 , 言的交际过程就是一种认 知语境 的参 语
语篇教 学模式导入的必要性和课文结构分析的可行性 , 以及 如何通过句子语境 、 篇章语境、 外语境推断生词的含义 , 篇
旨 在为语篇教学模 式进 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 启发更 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 与此相关的教学模 式, 以提高
教 学效果。
[ 关键 词] 关联理论; 语篇教学; 语境 ; 推理
语 言运用技能和语篇分析与鉴赏能力 。 …随着现代语言学理
言学 中语义宏观结构和语用宏观结构理论。一方面 , 语义宏 观结构理论认为 ,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篇章时抓住作者的 主体思想( s r o gt和中心主题( et l e )然后在 Mat t u h ) eh C nr t me , ah 语境 中讲解词 、 短语和句子的意义及其用法 ; 另一方面 , 根据 语用宏观结构理论 , 运用语用分析进行教学有利 于提高语言 技巧训练的效率 , 克服孤立地讲解语言形式的弊端 , 以便学生 能够正确有效地掌握和使用语言 。b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更加突显了对英语翻译的需求。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英语翻译技能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关联理论的概念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概述,对现阶段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如何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如何加强翻译教学的策略进行简要的说明。

以供相关人士的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关联理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引言: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在各国间交流的作用越加的明显。

如何使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联理论的应用,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语境进行分析与推理,并对所选用的词语进行精确的把握,从而使学生的翻译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一、关联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一)关联理论的内涵关联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以认知、交际角度为出发点,对语言进行认知与学习;通过对语言的交际与理解,以认知的角度为出发点,对语言进行新的理解与解释。

同时,在对语言进行认知的过程中,还可以在思维中构建出一套语言所特有的联系,从而促进翻译有效性的提升。

在关联理论中,注重对语言进行适当的分析与处理,并将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进行真实、艺术的传递[1]。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关联理论的运用,不仅使相应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提升;还使学生对一种新型的认知模式进行理解与掌握。

首先,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过程,是一个对其进行编码、进行转录、最后进行解码的整体过程;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译者自身所具有的认知能力与作用,使所翻译的内容更加优质。

其次,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需要构建一种平衡的状态;因不同的语言,其所处的语境也是不同的;只有使两种语境可以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才可能使两者间存在的语言障碍得到有效的克服,进而使翻译的效果更为优质。

(二)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关联理论的具体应用1.使学生对自身译者的身份进行明确的认知关联理论在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应用,对原作者、译者和翻译读者三者之间的动态联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谈基于关联理论的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

谈基于关联理论的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

谈基于关联理论的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摘要: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做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是按一定的思维规律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

运用关联理论进行英语写作多模态教学,能使各模态均具有最佳关联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基于关联理论的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中也会有一些需要我们对之做进一步实验或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关联理论;多模态;英语写作一、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目标及教学现状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专业基础课教学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其教学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而严格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这个阶段,写作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即训练学生从选词和句子入手来展开段落的写作。

到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练就语言的基本功,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与人进行交际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写作课要求使学生能逐渐过渡到篇章布局和短文的写作,能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2000年新修订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强调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均衡发展,尤其要注重说、写、译表达能力的培养。

为此,在执行新大纲时,应注意改变过去教学中对英语写作和口笔译重视不够的倾向”[1]。

然而,现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状况却不容我们乐观,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往往对写作的基础知识不太感兴趣,而对写作中常用的词汇、句型和模板等则非常重视,有的学生甚至试图对范文或模板加以背诵。

这样之后,英语写作就不是一种创造性的写作,而是变成了应付考试的套模板了[2]。

另外,在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上,目前教师采用的多为成果教学法,所以课堂上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教师向学生讲授写作理论、写作技巧及篇章结构的构建等,即只重视学生写作的形式和结果。

在学生方面,学生往往对教师批改后的作文的成绩更感兴趣,而不是设法积极地找到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关联理论的英语跨文化写作观研究

基于关联理论的英语跨文化写作观研究

基 于 关 联 理 论 的英 语 跨 文化 写作 观 研 究
刘 慧
( 宁对 外经 贸学 院 , 宁 大连 辽 辽 16 5 ) 10 2
摘 要 : 关联理论 的语 用参与作用和参与动 力两方 面, 究 了基 于关联理 论的英语跨 文化写作观 。关联理论 的 从 研 解释力与语境理论的配合 密不可分 , 关联 参与是语 境适 应 的动 力与保 证 , 而语 境适 应又是 关联 参与 的结 果与 目
不 了要 出现 一些语篇 信息空 缺 , 者 出现一 些语 篇冗余 信 或 息 。另一方面 , 受写作 意图的支配 , 作文语篇 也正好需要 一
定 的信 息 空 缺 , : 如
1 wo l lk t p o o e ha o sx y t nney u d i e o r p s t t f r it o i t mi ts nu e
标, 两者 相 互作 用 , 动 了语 篇 的发 展 。 推 关键词 : 英语 ; 文 化 写作 ; 联 理 论 ; 境 适应 跨 关 语 中图分类号 :39 H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虽然关 联理论 ( pre  ̄l nn a h e e g,r h f rte e r v n n e s l tlv s n i i tat al e e i g n w ,a ee ii g e h y l o
b o d a t g i h i td Mae e p o i i d b a r a c s i n t e Un e t sb r h b t y lw. n e
第3 O卷 第 4期 20 1 0年 4 月

宁 学 院


V0 . 0, 1 3 No. 4 Ap . 01 r2 0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代英语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在英语教学中也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

主要综述关联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探讨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具体运用。

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可以用关联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帮助广大学习者改进目前的学习策略,让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提高写作速读,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度。

关联理论英语写作教学应用策略一、关联理论简介关联理论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在研究语言的应用及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最终形成独立学科。

Sperber和Wilson在1986提出了认知语用学理论,就是关联理论。

它从多学科角度,对语言交际的过程做出了新的解释,把认知与交际统一起来。

在关联理论中,认知靠的就是关联。

关联理论认为我们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要想真正理解语言的意思,就必须从语境入手寻找相关联的信息,最后再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

关联理论从相互认知环境和互明的角度重新阐明了人类交际的本质和实现成功交际的途径。

信息关联性越强,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交际、交流和沟通,就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表达进行各种推理、判断。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只有让学生懂得英语的真正魅力,才能让他们从内心爱上这门课,并学好它。

近年来,学者对写作理论的研究给予极大关注。

他们从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各个不同角度,对写作课程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全面的和系统的外语写作教学方法及研究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一方面,写作被看成是孤立于其它各技能的独立活动;另一方面,语言写作也被看成是简单易学的东西,认为学习者只要会读了会翻译了就会写了,可以无师自通。

从本质上讲,写作也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自然要看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期待。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交际是因为人们能够对行为或语言进行各种推理、判断。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作者:李晓丹来源:《商情》2013年第49期摘要: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阅读理解是一个作者明示,读者推理的认知过程。

在推理过程中,读者的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及推理能力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试图从关联理论出发,探讨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推理能力和猜词能力。

关键词:关联理论推理阅读理解一、关联理论概述关联理论是法国认知科学家Dan 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rdre Wilson共同提出来的。

该理论将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

所谓“明示”就是指说话者“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

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推理者提供必要的理据;而听话人往往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

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找话语与语境关联的过程。

二、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阅读理解过程阅读实际上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它虽不是直接的,但它是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的书面交际活动。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阅读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尽可能进行关联性程度最大的逻辑推理,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

信息意图即明示在文字上的信息;交际意图即言外之意。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只要具备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就能获取作者明示在文字上的信息,而要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读者必须在获取文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最合适的语境假设,也就是说,读者必须将文字上的信息(新信息)与读者认知语境中的三种信息即逻辑信息、百科知识和词汇信息做出语境假设,寻找新旧信息中的最佳关联。

如果读者认知语境中的逻辑信息、百科知识和词汇信息越强,那么读者只要付出较少的努力就能找到最佳关联,而这种最佳关联的获取体现在对作者交际意图的把握,在阅读理解考试中体现在准确无误地做对题目。

三、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关联理论在阅读理解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徐文东朱哲王会娟黄敏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8期摘要:翻译,既是一种任职的活动,又是一种交际的活动。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译作被认为是对原作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和推理的过程。

在此框架下,译者的主体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在翻译教学中,通过组织和引导,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关联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作者简介:徐文东,1985年生,山东日照人,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8—0—02概论:翻译既是一种认知的活动,又是交际的活动。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的过程是对原作进行阐释的动态明示和推理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尽最大努力依照话语的内容对源语言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

同时,在翻译过程的另一端,译入语的读者也同样在其所处的动态语境中对再创造的译文进行阐释和解读。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得到了很有效地解释。

关联理论适用于概括绝大多数翻译活动。

在翻译的过程中,正确地理解原文意义是被强调的。

因此,译者推理原文交际意图的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在理解的过程中,寻找与原文的最大关联,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确定文中暗含的意义。

因此,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理解为一种语言的交际行为。

翻译的过程也是一种推理的过程,这种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

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对英语教学中翻译的角色、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一、研究背景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同时也加入了相关的背景知识。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资料。

但是,怎样应用这些资料,让学生主动,高效的吸收新的知识,这是值得为之做出努力的。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背景下,产生了很多改革的方面。

关联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1、建立英美文学学科关联理论框架
英美文学学科的关联理论的核心框架是以单纯的英美文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关联学科不同视角的知识,融合英美文学的研究,教学与学习的实践分析,从而建构出一种多元化的教与学的体系。

2、英美文学关联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
(1)增强理解及综合能力:在使用英美文学关联理论框架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英美文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关联性,增加学生对文化、历史、宗教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解决理论难题:英美文学关联理论框架可以利用社会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对英美文学理论难题进行解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3)拓展视野:英美文学关联理论框架可以利用社会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拓展学生对社会、历史、文化等相关领域的认知,同时提高其跨学科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利用不同领域的科学角度,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

衔接与连贯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衔接与连贯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衔接与连贯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衔接是文章的表层结构,连贯是文章的深层结构。

我国大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存在语篇衔接与连贯手段应用问题,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重对精读教材衔接和连贯方面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启发性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0 0 8年第 1 O期 (总第 5 8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ORDER ECONOMY B AND CU删 REN O 2 0 n l .0 8Ge r 1 ne a .Nn 8 5【教育纵横】衔岛理学谣熬巾虚瓣涟赘茌慕鹭律学蝣攘张晓丽(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烟台 2 4 0 ) 60 5摘要:衔接是文章的表层结构,连贯是文章的深层结构。

我国大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存在语篇衔接与连贯手段应用问题,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重对精读教材衔接和连贯方面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启发性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图分类号:G 44 1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7 - 0 (0 8 1.18 6 25 9 2 0 )00 3 2 4根据《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写作方大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毕业时所写文章应能够“意连贯”条理清楚、文理通顺”文章结构语、“、“清晰,逻辑性强”。

但根据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所进行的研究发现,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知道怎样把所观察到的事物加以概括、归纳、筛选,然后按照英语写作的格式和要求恰当地安排材料。

同时,许多学生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穿插剑文章中去,因此,往往是记流水账,整篇文章主题不鲜明,读者看完后不知作者想表达什么。

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学生对英语写作的要求不清楚,对词组句、句成段、段成文的内在结构不清楚。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训练:在衔接方面,加强句际表层结构和语义的恰当衔接训练,要求做到句内、句际流畅;在宏观连贯方面,应强调内容的条理性、推理的逻辑性和例证的代表性一1 .衔接的手段 H ldy和 H sn给出了五种类型的衔接手段, a ia l aa、衔接的手段与连贯的原则语篇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语义连贯。

浅谈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62018年15期总第403期高等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浅谈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文/唐琼【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阅读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始终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关联理论是近年来英语教育工作中重点讨论的教学方式,关联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就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关联理论;大学英语;英语阅读;阅读教学【作者简介】唐琼(1988.5- ),女,汉族,甘肃陇南人,兰州城市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语言学。

【基金项目】甘肃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英语)专业发展模式探究(GS[2017]GHB2017)。

甘肃省教育教科规划项目2017.7-2019.7。

前言英语教学在我国的高校教育工作中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提升英语应用性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始终得不到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究其根本还是阅读的方式不科学,导致阅读质量低。

因此关联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英文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一、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所谓的关联理论,是指对于语言交际和对文章的认知理解的一种语用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佳关联是语言交际的发展方向,是对文章主题和思想的明示、推理的过程。

明示和推理这两个方面在交际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明示是针对信息发出者来说的,在阅读理解中也就是作者通过文字信息来表达意图的一种交际方式,而推理则是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阅读者根据说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来进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的推理。

而推理的关键就是寻找文章中的关联。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作者:王晓卓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2年第05期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联理论的运用层出不穷,但多数都是从听力、阅读、口语教学的视角下阐述。

本文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视角下谈关联理论的应用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交际意图翻译教学关联理论是法国的Sperber和英国的Wilson在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的。

关联理论的实质是研究说话人的意义,关联理论的过程是明示——推理的过程,作者在明示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意图,包括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根据关联理论,听话人在大脑中形成对外部的认知假设,然后通过自己的推导努力,形成自己的认知语境假设,推导作者的交际意图,最终寻找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

在大学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付出有效的推理努力,推导作者的交际意图,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即最佳关联。

(一)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在翻译教学中把握实质的交际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交际意图尤为重要,教师要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找到译文和上下文的最佳关联,推导出隐含在信息意图下的交际意图。

1.在翻译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推断句子的深层含义。

例如: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the imperialists.如果学生译成了“帝国主义者是老虎和猿的混合物”则读者会不知所云。

这时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超越表面的语言层次,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帝国主义对待百姓残暴、冷酷无情,所以这里要把“tiger”和“ape”引申为对应的特性“残暴”和“狡猾”。

正确译文:帝国主义者的性格既残暴又狡猾。

2.在翻译实践中,引导大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习俗和风情,所以教师在翻译课上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国家背景。

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这个“龙”字在中国有“伟大、强大”的意思,而英语中“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却是邪恶的意思,学生必须意识到“龙”在西方的认知语境,然后找到相对应的词,最终将“龙”译成兽中之王的“tiger”,译成“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

关联理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论文】

关联理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论文】

关联理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一、关联理论的提出关联理论还强调在语言认知过程中输入最小的心理认知储备以获得最大量化的语言认知成果,谋求最佳语境关联倾向。

可见,任一明示行为的背后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关联取向,这同时也是语言交际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前提。

其中的最佳关联取向,正是建立在思想意识之上的语境效果获得,它与语言推理的过程密切相关,信息获取的途径增多,在语篇内容的理解上也就相对容易许多。

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关联理论的关系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中,关于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思考。

自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开展以来,先后产生了四套相关的教学理论体系,即自上而下式阅读理论、自下而上式阅读理论、交互式阅读理论以及图示阅读理论。

现有的英语阅读教学理论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势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效果取得上却是各有弊端,难以全面呈现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阻碍。

任何一种教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服务于课程本身,因此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阅读必定是有效的拓展途径之一。

关联理论运用到英语阅读当中,是在语言交际的基础上建立了必要的语境关联,这一关联建立的原则既包括了主观的认知原则,同时也包括了客观的交际原则。

所谓主观的认知原则,是指最大关联性的统一应与人类的基本思想意识相吻合。

而客观的交际原则则是强调任何一个明示推断都必须存在与之相联系的必要关联属性。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开展注重个体与文字之间的一种沟通和理解,不同于个体与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在主体性质差异的影响下个体与文字之间更易产生情感的渗透和共鸣。

在关联信息的指引下,个体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并将这样的关联传递至沟通模式当中,呈现出自身的沟通意图。

简单来说,英语阅读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在挖掘这一关联性的同时实现不同语境之间的互动,理解文章的本质涵义。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李欲娴;张晓娟
【期刊名称】《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1)002
【摘要】写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手段.近年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出现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然而,这些方法还局限在字、词、句和语法层次上,极少涉及语篇层次.基于这种情况,文章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从关联理论中的谋篇和连贯的视角来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问题.
【总页数】3页(P108-110)
【作者】李欲娴;张晓娟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嘉应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J], 姜丽;杨超
2.在文学翻译批评中运用关联理论的合理性——对乔伊斯《死者》的三中译本的比较分析 [J], 洪岗;张静
3.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高丽
4.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J], 王慧青;郭锦辉
5.试论关联理论和符号法在初中英语听力实践中的运用 [J], 李敏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英语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在英语教学中也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

主要综述关联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探讨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具体运用。

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可以用关联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帮助广大学习者改进目前的学习策略,让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提高写作速读,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度。

关联理论英语写作教学应用策略
一、关联理论简介
关联理论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在研究语言的应用及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最终形成独立学科。

sperber和wilson在1986提出了认知语用学理论,就是关联理论。

它从多学科角度,对语言交际的过程做出了新的解释,把认知与交际统一起来。

在关联理论中,认知靠的就是关联。

关联理论认为我们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要想真正理解语言的意思,就必须从语境入手寻找相关联的信息,最后再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

关联理论从相互认知环境和互明的角度重新阐明了人类交际的本质和实现成功交际的途径。

信息关联性越强,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交际、交流和沟通,就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表达进行各种推理、判断。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只有让学生懂得英语的真正魅力,才能让他们从内心爱上这门课,并学好它。

近年来,学者对写作理论的研究给予极大关注。

他们从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各个不同角度,对写作课程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全面的和系统的外语写作教学方法及研究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一方面,写作被看成是孤立于其它各技能的独立活动;另一方面,语言写作也被看成是简单易学的东西,认为学习者只要会读了会翻译了就会写了,可以无师自通。

从本质上讲,写作也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自然要看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期待。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交际是因为人们能够对行为或语言进行各种推理、判断。

写作者脑海中语篇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关联的过程,而一但找到关联,则文章也就明晰化了。

三、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写作过程也是作者对语言进行推理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寻找关联,确定关联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渗透如何遵循关联性的认知原则。

按照这个原则,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字面理解,推论理解,评价理解。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一定会调动所有所学内容从组织文章中心开始,寻找第一层关联,什么样的词语能体现作者的意图。

然后,进行第二层推论,组织文章行文的思路。

最后,到第三层,运用换位思考考虑,读者是否会读懂自己的文章,会有什么样的评论等等。

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以理解词语和句子为重点,更应着眼于整体的认知。

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
我们除了要充分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又要对整体脉络进行提前的归纳,并且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合理的恰当的认知环境,寻求最佳关联。

也就是说教师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写作要求的情况下,换位思考,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相关联的背景及文化知识,从而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关联信息,帮助学生造就一个微语言文化环境。

四、结束语
从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看出,关联理论对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一方面,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教学;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改进学习策略,听、说、读、写、译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都需要语言学习者去积极的思考。

英语教学不仅是认识多少个单词、学会多少个句子,更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最终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wilson,dsmithn.relevancetheory[j].lingua,1992.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杨淑侠.关联理论对高级英语教学的启示[j].英语教学研,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