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
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
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中国拥有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但是,世界对“中国制造”毁誉参半,中国对自己的“世界工厂”地位褒贬不一。
据称,在国际上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的说法最早源自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
再往前追溯,英国、美国和日本以其强大的创新和制造能力,也曾先后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各种产品、机器和设备。
英国于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它创立了以蒸汽机为动力、分工合作与规模生产的近代工厂,掌握了国际分工的主动权,是全球制造中心和财富集散中心。
类似英国,美国也是通过执新一轮工业革命之牛耳而成为“世界工厂”的。
美国用一系列知名品牌来标识自己“世界工厂”的地位,创立了“泰勒制”与“福特流水生产线”,奠定了现代工厂的基础。
战后的日本则是通过“重化学工业化”、“加工贸易立国”和“技术立国”,成为新兴的“世界工厂”。
它不仅实现了企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如“丰田模式”,还实现了资本主义组织方式的革命,即所谓“日本式经营”,如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等。
就英、美、日的历史经验来看,“世界工厂”一般应具备这样一些条件:该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已位于世界同类企业和行业的前列;工业品出口额必须占到世界总额的较大比例,能影响甚至决定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走向及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该国的工业生产不仅为世界大规模地提供各类物品,而且为世界贡献了批量科学技术及全新的管理经验,使世界工业文明跃上新的台阶。
可以说,与昔日“世界工厂”相比,当今中国的“世界工厂”无论从质还是量的方面衡量都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Made in China”长期以来似乎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
中国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例很低,诸多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而作为前“世界工厂”的美国和日本,这一比例却仅占5%左右。
很多无自主品牌、无自主设计、无核心技术的“三无”中资企业,仅靠代工生产来赚取微薄的利润。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背景、条件与改变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背景、条件与改变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如火如荼地展开。
发达国家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的同时,将制造业特别是生产基地向国外大量转移,中国成为首选地。
中国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全球的制造基地,成为了“世界工厂”。
关键词: 世界工厂国际分工全球要素中国制造前言新世纪伊始,以日本为首,东亚以及欧美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评价都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以往,许多人都认为中国是世界潜在规模最大的市场;而现在,他们却发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
从世界大市场到世界工厂,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而且还意味着我国工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现阶段的中国世界工厂不过是我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世界性生产基地”的同意语,中国离真正世界工厂还道路漫长,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必须在保持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世界工厂。
1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形成背景“世界工厂”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它的前提是一国经济融于世界经济,并参与了国际分工;其次,“世界工厂”意味着该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工厂”的角色。
具体来说:(1)在一段时期内该国的制造业生产相对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规模和进出口规模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2)“世界工厂”是特殊国家的特殊现象,它与工业化不同。
大多数的国家都经历有工业化的进程,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具有两个重要特征:(1)制造业是一批企业和一系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2)不仅在制造业规模和产量上占优势,而且具备很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技术和资本优势。
2 成为“世界工厂”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是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工厂离不开劳动力和资本,相对廉价而且富裕的劳动力,先进技术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需的原材料,其中充足的资本对成为“世界工厂”至关重要。
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
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作者:王兰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9年第05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向世界打开国门,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中国利用本身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世界工厂”,不断向世界各地输送商品。
“世界工厂”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又应采取什么措施。
关键词:“世界工厂”;形成原因;影响一、“世界工厂”的涵义及其发展历程何为“世界工厂”?在经济学文献中还没有对“世界工厂”的明确的定义,研究工业经济的专家对“世界工厂”的涵义做了这样的解释和分析。
“世界工厂”,简而言之,就是为世界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
至今为止,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相继成为“世界工厂”: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蒸汽机,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工业,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率,源源不断的货物从英国送往世界各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的经济腾飞,国家强盛,一时间成为“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了“世界工厂”,美国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内都位居世界前列,强大的制造业带动了美国的经济,美国也成为经济大国,至今美国依然占据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宝座;继美国之后,日本凭借其机械电子产品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现今中国取代了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承载着“中国制造”标志的产品在各国流通,中国的经济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1.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这一点吸引了许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来华投资建厂。
许多外资企业在中国建立了工厂,用来组装和生产产品,中国制造的产品销往全球。
在外资企业的投资下,中国的产业开始复苏,中国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也就代表人们对工资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正在减小,近年来外资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市场,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有关国际贸易现实,分析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喜是忧?
经济学09-01班兰秀涛15号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有关国际贸易现实,分析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喜是忧?答:喜忧参半。
作为世界工业制成品市场的后来居上者,中国以其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上百万有才华的工程师和良好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新一代的世界工厂。
毫无疑问,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会对本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能增加本国的就业率,增加税收,能带动技术的进步,促进GDP的增长。
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我们生产廉价的商品来满足国内外需求,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福利。
欣喜之余,我们也要仔细审视“世界工厂”给我们带来的弊端。
以下主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简单分析之。
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看:⑴在产品创新阶段,应首先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进行,因为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内市场容量上这些国家都具有优势地位。
⑵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国外仿制品的出现,创新企业就应到海外设立子公司。
西欧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美国比较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首先投资于西欧。
⑶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创新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正好承担了这一角色,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
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进行了产品的研发,拥有产品的知识产权,获取的利润最大。
随着产品生产技术的成熟,生产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负责产品的生产,同时还需向发达国家支付专利费用。
于此以来,发展中国家在产品生产环节的获利少之又少,陷入了一个“获利少——创新少——获利更少”恶性循环,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更加严重。
再来看一下我们的贸易现实状况。
2012年,欧美外需市场的情况不会有根本性好转,国内各种综合成本上涨的压力也将持续。
我国出口现在面临着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包括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土地成本的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
世界工厂的名词解释
世界工厂的名词解释近年来,一个众所周知的经济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这就是“世界工厂”这个名词。
那么,何谓“世界工厂”?在本文中,将尝试对这一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世界工厂的定义“世界工厂”是指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和角色。
具体而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制造业“加工中心”的角色,承担着大量的生产任务。
这一地位的确立主要源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较低的生产成本以及发达的制造业基础设施。
世界各地的大企业通过将生产线移至中国,从而获得更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竞争力,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
二、造成世界工厂现象的原因1. 廉价劳动力: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为外国企业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选择。
这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首选之地。
2. 生产成本优势:中国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设施,这为外国企业在中国进行生产提供了便利。
此外,中国政府在经济开放和外商投资方面也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外资。
3. 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网络,具备了高效的物流管理和及时的物品交付能力。
这使得外企能够更加顺利地组织生产,确保产品按时交付。
三、世界工厂的影响1. 经济增长:世界工厂地位使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为国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 国际经济重心转移:世界工厂现象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地位,也导致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
中国成为了许多跨国公司的供应链核心,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3. 环境和社会压力:作为世界工厂,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和社会压力。
大量的工业生产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加剧,同时也带来了劳动力保护和社会公平等问题。
4.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世界工厂现象促使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
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中国产业结 构的调整和升级
劳动力市场: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缓解了就业压力
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贸易逆差:中国出口商品增加,导 致其他国家贸易逆差扩大
竞争压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给其 他国家带来竞争压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产业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导 致其他国家产业转移
劳动力优 势:大量 廉价劳动 力吸引外 资企业投 资建厂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 优惠政策, 鼓励外商 投资
基础设施 建设:加 强基础设 施建设, 提高物流 效率
技术引进: 通过引进 国外先进 技术和管 理经验, 提升生产 效率
出口导向: 大力发展 出口贸易, 推动经济 增长
制造业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引 进外资,发展劳动 密集型产业
20世纪90年代: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产品质量
21世纪初:加强 自主创新,发展高 端制造业
近年来:推进智能 制造,实现产业升 级
高技术产业崛起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高技术产业 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制造中心 21世纪初:中国在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5G、人工智能等 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第 四
影界国 章
响工成
厂为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为全球市 场提供了大量廉价商品
中国的出口贸易带动了全球经 济增长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促进了全球 产业链的转移和升级
中国的崛起为全球经济带来了 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中国自身的影响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作者:刘炎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5期【摘要】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中国制造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贸易量激增,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广为人们所讨论。
本文从世界工厂的定义出发,用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模型考量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对比了中国世界工厂与英国世界工厂的差异,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思考中国工业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世界工厂制造业工业革命一、什么是世界工厂“世界工厂”是指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
第一个有世界工厂之称的是英国。
英国从19世纪初到70年代的几十年间,在世界工业、贸易、海运和金融方面,都处于垄断地位,既是世界各国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者,又是世界各国出口原料的最大购买者,成为世界加工厂,故称“世界工厂”。
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和历史阶段不通过,作为世界工厂的每个国家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
但是每个世界工厂都有一般的特点。
1、加工制造业发达,加工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高。
2、净出口额保持增长,常年处于贸易顺差,国际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3、工业制成品占世界工业制成品总额比重大。
4、国民经济处于中高速增长,国家经济为外贸导向型。
二、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假设:1、产品在生产中只是用一种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在以国之内可以自由流东,但在国际上不能自由流动。
2、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在生产中保持不变,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即劳动生产率是固定不变的。
3、商品和劳务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
4、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
5、规模收益是不变的,产出与劳动之间的比率是固定不变,劳动生产率是常数。
6、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
7、两国消费者的偏好相同。
根据生产函数的表达式可知,在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国间的生产技术差异就具体表现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假设中国和B国,两国国内生产两种产品。
中国X部门的劳动总量为L1,单位X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为M1。
一个县城对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思考
州 想 到 东 莞 。有 人 说 ,由于 温 州打 的优 势 因此 为外 国人做手工毯很快
如果不把 中国计算在 内 ,这相 当于 为 火 机 的兴 起 全 世 界 打 火 机 厂 就 都 关 了 就 流 行 起 来 。开 始 宁 津 的合 作 伙 伴 只 世界上每个人每 年做 1 双鞋 , 3 做 件半 门 :也 有 人 说 是 制 造 业 创 造 了东 莞 有 法 国 后 来 慢 慢 扩 展 到 欧 美 几 个 国 衣服 。除此之外 每年全球 7 % 的玩 崛起 的神话 。今天 尽管温 州、东莞 家。特别是进入 9 年代 , 0 O 随着欧美等 具 、6 % 的自行车 .5 % 的计算机和 的制 造 业 依 然 面 临 技 术 .设 计 . 品牌 国 劳动 力价 格 的不 断攀 升 ,中国 成 了 O O 照相机 、3 % 的手机 .3 % 的 电视机 等方面的软肋 但 它们所处 的珠三角 世 界 手 工 毯 的主 要 加 工 地 而 宁 津 在 5 O 和 空调等等也均 来自这 个巨大的 工 和 长 三 角 仍 是 ” 国制 造 的发 源 地 其 中 又是 大户 之一 。 中
的获益徽 乎其微.这是目前 ‘ 中国翻造 面临的艰难困境 ,现实 中 ” 中国制造 究竟面 临着 怎样 的矛盾和深层捩问
趣?是 什么制约 T ‘ 中国制造 ”?带着这样的问题 我们走访T有 中国I艺毯之多 和 中国桌椅之乡”2称的山 东 宁津县 在 鄂堇我们对 中国截造 所面临的阃殛有 T诸多新的认i : 霁
产权 . 品牌 . 设计 的缺位 ” 中国制造” 明的 代 表 性 。
正 成 为低 价 .低 端和 小 商 品的代 名
言 的烦 恼 。
国的8 % 关部 门统计 在美 国及 日本 龙 头 企 业 做 配 套 的 加 工 点 就 有 近 千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
世 界 的 工 厂 ” “ 信 息 技 术 等 最 尖 端 的 ,在 领 域 , 国 也 在 摸 索 ‘ 界 标 准 ’将 在 国 中 世 , 内 外 与 日美 欧 展 开 争 夺 战 ,其 前 哨 战 已
经 开 始 ” 。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评 论 是 ,0 1 8 2 20 年 月
维普资讯
口 吕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 ?
根 黧
业 资和集造 厂 领以为工 零,可 成的 领本技 型 部域说 世 ,前 备界 域 ,术工 而还 已的 件密成 界 在集 密制 等不为厂 目具世 的
规模 和水平 。
充 沛 的 活 力迅 猛 发 展 ,而 世 界 其 他 国家 对 此 还 没 有 做 好准 备 。文 章 认 为 , 了 中 除 国 大 量 闲 置 的 低 工 资 和 极 具 可 塑 性 的 工 人 是 这 个 国 家 一 个 非 常 大 的 竞 争 优 势 外 ,还 有 另 外 三 个 因素 促 使 中 国 经 济 以 不 可 阻 挡 之 势 向 前 发展 。 首 先 是 政 治 体 制 , 于 通 过 解 除 对 经 济 的 控 制 , 国 已 由 中
《 经新 闻》 连 续发表 文章 , 为 “ 产 曾 认 中国
加 盟 世 贸 组 织 后 ,巨 大 的 中 国市 场 将 进
一
步 开 放 。在 制 造 业 方 面 , 国 已经 成 为 中
典 等 国 家 的 国有 企 业 所 受 的 制 约 。 第二 是 中 国 的 企 业 家 渴 望 学 习 ,没 有 沾 染 自 满 情 绪 。 中 国 正 在 迅 速 取 代 其 他 亚 洲 国 家花 费1 年 甚至 更长 时 间建 立 的企业 。 5
为什么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为什么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是因为发达国家进行去工业化,这些国家既要享受工业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水平,又不想自己动手,于是发展中国家的机会来了,中国抓住了机会,发展自己的工业填补了西方的需求,对于印度东南亚非洲,制造业起家的中国不会忘记自己怎么富起来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充分说明中国是不可能走西方去工业化的老路,此外现在的欠发达地区,想发展工业制造业,却错过了最佳时期,比它们发达的地区没有转移生产的意愿,而它们自身消费水平低下,内需不足以支撑工业的增长,甚至美国回归工业制造业将导致世界产能的过剩,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地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工业品倾销压力。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世界经济形式变化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这样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如何实现突破、打开瓶颈,通过走新型工业道路实现打造“世界工厂”的目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本文对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制造业;经济全球化;技术[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5024(2010)02-0019 ―03[作者简介]张翠凤,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企业管理。
( 河南濮阳457000)一、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深,中国经济渐渐融人世界,其取得的成绩堪称是举世瞩目,特别是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正逐渐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因此,从上个世纪后期中国就被一些国家开始称为“世界工厂” 。
中国的企业要真正融人到全球的制造业当中就必须走出国门,而加入WTO 正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国际性大舞台。
加入WTO 以来,众多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从而强化了竞争机制,激发了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迫使国内企业注重研究开发和对品牌的培育,加大技术投入,竭力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
然而2008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已经在沿海一带城市的制造业开始显现,众多加工企业纷纷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还有一部分企业倒闭或濒于倒闭。
在这种背景下,对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称谓质疑之声四起。
面对这些,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要不要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要成为什么样的“世界工厂” ?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所在(一)缺少自主核心技术和品牌目前,我国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和日本仅占5%左右。
据中国科学院统计:中国数字设备进口程度:光纤设备进口率100%、高端医疗设备进口率95%、集成电路设备进口率95%、石化设备进口率85%、纺织设备进口率80%。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发展的思想汇报2024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发展的思想汇报2024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形势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也受到了这些变化的影响。
本文将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做出思考与分析。
一、全球经济形势的现状全球经济形势近年来可谓风起云涌,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美中贸易战和全球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贸易战持续了数年,不仅对中美两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让全球供应链面临了重大挑战。
而新冠疫情更是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仅对人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也让全球经济陷入了不确定性和动荡之中。
二、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挑战作为最早受到疫情冲击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然而,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动荡、国内外需求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的出口受到了冲击。
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减速,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其次,内部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三、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战略尽管面临许多挑战,但中国的发展也有着广阔的机遇和充分的潜力。
下面我将从创新驱动发展、内需扩大、对外开放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在科技和创新领域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临着研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
因此,未来中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转型升级。
其次,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中国人口众多,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居民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因此,中国应加大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力度,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由出口驱动向内需驱动的转变。
最新整理对中国——世界工厂的思考.docx
最新整理对中国——“世界工厂”的思考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当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了,关于中国是否是“世界工厂”的争论也逐渐增多。
据相关统计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90%的电钻,80%的打火机,50%的像机,30%的空调和电视机以及40%的洗衣机是中国制造的。
仅去年一年,中国就为60亿世界人口每人生产了一双鞋,2.8件衣服和1.7米长的布料。
中国在以往10年中在世界贸易大国名单上的排名从第13位上升到第6位。
中国的xxxx,显示器和家电产品的数量占世界首位。
毫无疑问,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好处1.有利于现实的经济增长域外大量工厂向中国转移,快速增加了现实的资本存量和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
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国富民安的根本途径。
中国原有的工厂已相当落后,并且大批倒闭。
新建工厂资金缺口相当大,域外大量工厂向中国转移,成为引进资金和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也将催生中国的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引进中国制造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是落后的。
发达国家大量工厂向中国转移的同时也必然带来相对先进和实用的技术与管理,这有利于我们对其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有利于观念更新,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融人全球经济的大系统之中。
3.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发达国家的大量工厂向中国转移,无疑有利于减缓中国的就业压力。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减缓中国就业压力更有意义。
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弊端中国“世界工厂”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科学技术的引进以及就业压力的缓解等。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消极方面,如:1.外资垄断加强,对国外产品依赖加深近十年来,外资进入我国的规模在逐渐扩大,产品种类和生产项目遍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世界工厂背后的思考
国家 。 研 究 报 告统 计 , 国 共 有包 括家 有 中 工 厂 ”一 词 作 为 历 史 概 念 给 人 留下 的深 电 、 药 、 子 等 1 制 造 行 业 在 内 的 医 电 0个
刻 印 象 。 且 也 曾 获得 了 不 菲 的成 绩 . 并 从 共 8 0余种 产 品产 量 位 居 世 界 第 一 位 。 中
后 的英 国 ,成 为 了 名 副 其 实 的 “ 界 工 造 ” 的 产 品 已渗 透 到 世 界 各 个 角 落 , 世 仅
厂 ” 随 后 的历 史 ,地 球 人都 知道 ”英 国 。 “ . 依 靠 其 强 大 , 世 界 各地 发动 殖 民 入侵 , 在 20 0 1年 , 中 国 出 口 商 品 额 达 26 6 0亿 美 元 , 中 9%属 于 工 业制 造 品 。 同 时 , 其 0 世 将 世界 许 多 国家 变 成 其 殖 民 地 ,推 行 殖 界 5 0强 跨 国 企 业 中 8 %已 进 入 中 国 . 0 0
民 统 治 ,倾 销 其 国 内 市 场 无 法 消 化 的商 3 9万家 外 商 投 资 企 业在 中 国 开 展 业 务 . 品 ,由此 带 来 了 英 国 的巨 大 发 展 和 世 界
中 国 已跃 居 第 二 大 吸 引外 商直 接 投 资 的
其 他 国家 民 族 工业 的 压 制 。 就 是 “ 界 这 世
中 国 , 如 日 本 松 下 、 E、 尼 、 特 尔 诸 G 索 英 等 国 际 大 牌公 司 的 搬 家 行 动 .伴 随 着 中 国 世 界 工 厂 之 说 悄 然 生 起 ,权 威 统 计 显
示 , 国 已成 为 世 界最 大 的 钢 铁 、 纤 、 中 化
们 心 神 不 宁 。 来 又 开 始 演绎 了 “ 界 工 近 世
2024年浅论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
2024年浅论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引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全球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不仅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对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必须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
这包括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质量品牌提升战略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线,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中国制造业要提升全球竞争力,必须注重质量和品牌的双重提升。
一方面,要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绿色制造战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制造业要顺应这一趋势,坚持绿色制造,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监管,确保企业生产符合环保标准。
智能制造战略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中国制造业要把握这一机遇,加大智能制造的投入,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要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智能制造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产业链协同发展战略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单个企业的竞争力,更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中国制造业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这包括加强原材料供应保障,提高原材料质量和稳定性;推动关键零部件和装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实现产业链的高效运转。
有哪些国家被称作是“世界工厂”,为什么?
有哪些国家被称作是“世界工厂”,为什么?一、中国:世界制造业大国近年来,中国被称作是“世界工厂”的代表。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占据了全球制造业的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8.6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05.6万亿元,相应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16.3%增加到2019年的27.2%。
这些数据足以证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1. 人口优势首先,中国的人口众多,这是其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基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亚洲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决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以利用当地大量廉价劳动力。
2. 完善的产业链其次,中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从原材料、代工生产到终端组装,各个环节都相对完善。
这为各类电子、机械、食品等制造企业提供了极高的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
3. 政府支持另外,中国政府也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减税降费、投资补贴等政策的实施,鼓励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智能化水平。
二、印度:劳动力数量多,薪资低除了中国,印度也被视为“世界工厂”之一。
虽然印度在制造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方面依旧落后于中国,但是其大量的劳动力储备、成本优势和政府扶持等因素让印度在全球制造业市场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1. 劳动力优势印度劳动力稳定增长,人口基数大,可以为制造业提供所需的廉价劳动力。
而且,由于印度的工厂设施集中在城市外围地区,廉价的劳动力在产业升级和城市化方面也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2. 政府支持印度政府在制造业方面也推出了一些政策以支持国内企业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制造业发展生态系统,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三、越南:成为“新工厂”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制造业的升级换代,越南成为了“新工厂”的代表。
1. 地理位置优势越南邻近中国,拥有12个港口,海路和陆路交通发达。
小企业和跨国公司都可以通过越南的水路和陆路进出口商品。
2. 劳动力成本低越南的人力成本比中国低。
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
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一)1.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2.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3.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进展研究4.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5.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6.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展望7.国际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人力资本开发8.中日贸易关系的变化与特征9.日本在中国的投资策略10.利用外资问题11.日本对中国的投资研究12.中小企业发展海外经营的国际经验探讨13.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14.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竞争产生的垄断问题15.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二)1.外资银行在华竞争策略研究2.外国公司与中国制造业基地3.出口贸易收汇方式选择研究4.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应对策略5.论温州产业出口结构的优化6.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温州外贸的影响与政策建议7.温州市旅游业利用外资现状的分析及对策8.欧盟对我国鞋类产品反倾销问题及对策研究9.浅论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0.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1.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分析及发展思考12.汇改后我国外贸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如何防范汇率风险13.信用证的欺诈与防范14.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问题与对策15.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工业产品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三)1.中国外贸区域结构的优化问题研究2.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评述4.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5.国企业走出去问题研究6.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问题7.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分析8.中外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研究9.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10.地方外贸发展研究11.外保障措施对出口贸易的影响12.我国外贸应对技术壁垒问题13.我国外贸有效竞争体系的建设问题14.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15.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国际贸易的论文题目(四)1.浅析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发展思路2.绿色壁垒及我国应对措施研究3.纺织服装技术贸易壁垒及应对研究4.反倾销对我国纺织品的影响及对策5.温州企业品牌战略的发展对策分析6.我国彩电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7.浅析信用证风险及其防范8.浅析专业外贸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浅谈出口信用保险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策略10.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11.论国际保理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12.运用出口信用保险降低出口收汇风险13.浅析我国企业出口农产品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
浅析中国制造业发展反思中国制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浅析中国制造业发展反思中国制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摘要】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促进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壮大。
中国制造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也为中国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众多的工作岗位,但是中国制造业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是值得反思、改进的。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肯定了中国制造的功绩,相信中国制造业的美好前景;然后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反思,提出一些看法;最后,表明中国制造业要长久繁荣就必须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关键词】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装备制造业创新一、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是人们对全世界各地销售的中国产品的总称。
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
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将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连带出口到国外。
2006年开始中国制造便渐渐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卖场里面,made in china 的标志在人们熟悉的商品上出现,小到Ipod,大到BMW,中国制造风靡全球。
(一)相信中国制造的伟大美好前景——世界在中国制造,中国为世界制造相信中国制造有美好的前景。
目前中国制造正面临人类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发展机遇。
这种机遇有两种,一个是中国机遇,也就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机遇,中国的地大物博,人口数量庞大,在中国制造业产业方面完全是把“人多力量大”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当今世界,不到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造就了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奇迹,因此我们应该更期待,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绝对也能够创造出这一伟大的奇迹。
而中国制造将是主体,所以我们要相信中国制造的美好前景。
第二个机遇是全球化机遇。
目前,全世界只有25%的国家人口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说明了还有75%的国家人口现在仍在建设之中,这就是一个全球化机遇。
我们要相信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相信中国能过在这75%的国家人口中脱颖而出。
①世界在中国制造,中国为世界制造。
现在全球有超过1/3的家电产品在中国制造,中国生产了全球彩电中的50%、手机的50%、空调的70%、微波炉接近100%,全世界都在中国制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遍及全球,中国拥有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但是,世界对“中国制造”毁誉参半,中国对自己的“世界工厂”地位褒贬不一。
据称,在国际上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的说法最早源自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
再往前追溯,英国、美国和日本以其强大的创新和制造能力,也曾先后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各种产品、机器和设备。
英国于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它创立了以蒸汽机为动力、分工合作与规模生产的近代工厂,掌握了国际分工的主动权,是全球制造中心和财富集散中心。
类似英国,美国也是通过执新一轮工业革命之牛耳而成为“世界工厂”的。
美国用一系列知名品牌来标识自己“世界工厂”的地位,创立了“泰勒制”与“福特流水生产线”,奠定了现代工厂的基础。
战后的日本则是通过“重化学工业化”、“加工贸易立国”和“技术立国”,成为新兴的“世界工厂”。
它不仅实现了企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如“丰田模式”,还实现了资本主义组织方式的革命,即所谓“日本式经营”,如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等。
就英、美、日的历史经验来看,“世界工厂”一般应具备这样一些条件:该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已位于世界同类企业和行业的前列;工业品出口额必须占到世界总额的较大比例,能影响甚至决定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走向及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该国的工业生产不仅为世界大规模地提供各类物品,而且为世界贡献了批量科学技术及全新的管理经验,使世界工业文明跃上新的台阶。
可以说,与昔日“世界工厂”相比,当今中国的“世界工厂”无论从质还是量的方面衡量都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Made in China”长期以来似乎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
中国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例很低,诸多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而作为前“世界工厂”的美国和日本,这一比例却仅占5%左右。
很多无自主品牌、无自主设计、无核心技术的“三无”中资企业,仅靠代工生产来赚取微薄的利润。
以芭比娃娃与iPad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代工产品”为例。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芭比娃娃都由中国制造,若以10美元一个售价来计算,拥有该品牌的美国获利8美元,而中国企业只能拿到35美分的加工费。
标有“Made in China”的iPad在美国最低售价约499美元一台,但每卖出一台iPad,富士康和深圳工厂仅得9美元。
由代工芭比娃娃到代工iPad,“中国制造”的代工技术显着升级,但中国从中获取的毛收益比重却在下降。
在国际分工体系的角逐中,昔日“世界工厂”英美日占据国际分工链的高端。
作为今日“世界加工厂”的中国,既要瞻“前”还要顾“后”。
“前”有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与技术鸿沟;“后”有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地的成本追兵。
中国必须思变,实现由“中国制造”上升到“中国智造”,从“世界加工厂”转变为“世界创造基地”。
一、中国演绎着“世界工厂”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经济前景如何国际舆论近期提出各类分析看法,认为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扩大内需,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将继续扮演“世界工厂”角色,并不断增强“世界市场”作用,这将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共享繁荣创造条件。
“中国正在为世界贸易再平衡做出切实的努力,而且这确定不是一个短期行为”。
《亚洲华尔街日报》最近连续发表文章,关注中国贸易数字的变化。
(一)从国内来看中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继2004年一季度之后再次出现逆差,逆差额为10.2亿美元(见表1)。
当季中国外贸出现逆差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国内需求旺盛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推动中国进口额增加。
表1 2009-2011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情况注:海关统计月度数与季度数存在着一定误差。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二)从国际看中国成为日益重要的“世界工厂”,有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美欧市场之外,找到新的稳定需求来源,为它们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带来机遇。
在亚洲地区,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目的地。
在主要新兴经济体当中,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在非洲,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非洲各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增强,中非双边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中非贸易额达到910.6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
义乌市场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的共享式平台,是中国对非贸易的桥头堡。
2007年起,义乌市场商品已出口到46个非洲国家和地区。
2008年,义乌小商品十大出口国中,非洲国家就占了3席。
截至2009年底,非洲驻义乌办事机构达204家,常住义乌非洲商人超过1000人。
发展对非贸易,已成为新形势下义乌市场对外拓展的一个新亮点。
中国与非洲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也大规模。
中国的“世界工厂”作用日益突出,也为美欧发达国家带来了好处。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推出了大规模刺激出口计划,而中国市场则是美国扩大出口的主攻方向之一。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速大大超过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
在欧盟内部,有关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作用也得到更大程度的认同。
《德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说,虽然来自中国的竞争一度给欧洲国家带来了挑战,但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转型,众多欧洲厂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快速增长,“巨大的中国突然成为了全新的增长因素”。
报道认为,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能在危机中帮助欧洲。
(见表2)表2 201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作用日益突出,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与世界共享繁荣理念的具体体现,这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
从中国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不仅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能源、农产品,也需要进口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和普通消费品。
西班牙《拓展日报》认为,中国扩大进口是“惠民”之举,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也将提高民众消费水平。
从全球角度看,中国“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作用的积极发挥,将产生全球共赢共利的效应。
如同英国《金融时报》文章所说,“中国需求”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市场潜力将有效“承托”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更加平衡。
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和机遇(一)优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改革开放将中国经济带人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人WTO也使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可逆转。
无论是宏观调控体制,还是微观市场主体的经营机制;无论是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还是市场规范;无论是人力资源开发,还是公正透明的制度环境,都已经或正在形成和完善。
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所具有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改革开放30年来所形成的基础是成为世界工厂的客观条件。
中国有7个方面的优势。
(l)劳动力成本低。
与亚洲“四小龙”相比,中国3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但劳动力成本并没有相应地大幅度上升。
即使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大幅度上升,但中西部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从而使东部地区制造企业仍然能够得到廉价的劳动力。
(2)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中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由2001年的1000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700万人,10年里平均每年增长10%。
当今绝大部分企业招聘都以大学生为主,普通工人的文化水平也相应提高。
(3)基础设施的瓶颈障碍基本消除,能源、交通、运输、通信、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等部门为制造业能够提供较为充分的保障。
(4)工业配套能力强。
目前除了少数高新技术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外,制造业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元器件和零部件大多数能立足国内,其成本要低于进口的同类产品。
(5)国内有广阔的市场。
广阔的国内市场既推动了经济规模的形成,又促进了国内竞争和技术进步。
(6)中国社会与政治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经济运行充满了活力;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并日益与国际经济运行规则接轨。
(7)由于有上述诸多优势,因此国外和境外的资本持续大量进人中国,特别是世界上大型公司的进人,从技术、设备、产品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将促进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高。
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创造了条件。
首先,中国制造业在入世之后原有的优势将得到加强。
中国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廉价的劳动力仍将源源不断,而且有不断发展的、越来越大的市场。
其次,人世意味着中国融人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意味着中国将全面接受市场经济规则,而一个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竟争。
入世后,中国的金融、保险、零售等服务业也将开放,这会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二)机遇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以市场、以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良好的服务换取发达国家大量工厂向中国转移。
但同时必须坚持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等原则,坚持在较高标准的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按照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加大市场竞争力度。
在不断转移的过程中,不断淘汰产业质量链的中低端产品的生产,促进产业质量链的高端产品生产向我国转移。
不断促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产品的开发,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高品位、高效率运行,高质量、高效益增长,高速度、健康发展。
1.推动了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传统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乃是必然的趋势。
在这种形势下,东南亚和中南美都有遇,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廉价劳动力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即成为世界工厂。
因此,抓住机遇和潜在市场规模的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大量吸引外资特别是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的大型投资,乃是我国紧迫而现实的选择。
否则,一旦东南亚或中南美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或世界工厂,我国就只能等待下一轮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贻误时机,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所淘汰。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这既是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赶超世界工业强国的客观需要。
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国际化、全球化,而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的发展和扩大则是其重要表现。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是从以资本输出为中心的对外经济扩张开始的,这就是所谓的外向性国际化、全球化。
在发达国家普遍对外经济扩张的基础上,由于各发达国家相互投资、相互渗透,其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才开始呈现出外向性、内向性同时发展的局面。
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国际化、全球化乃是从接受发达国家资本输出即接受发达国家经济扩张开始的,这就是所谓的内向性国际化、全球化。
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道路看,发展中国家只有建立开放型经济,在首先发展内向性国际化、全球化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资本和技术的积累,逐步形成外向性国际化、全球化的能力,最后实现内向性国际化、全球化和外向性国际化、全球化的同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