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中国的2015与前苏联的199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刀:中国的2015与前苏联的1991

中国的2015与前苏联的1991 164.7点,也被很多业界人士称为165点,是美元指数创建以来最高的点位。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时刻。在这前后,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美元指数重上这个点位,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我遗憾的告诉大家,我在建立这个模型时是这样分析的,2014年中国出现的经济危机,使与中国签订的货币协议的

日元、英镑和欧元在2015年受到拖累,加上这三个国家的

内部债务危机爆发,导致这个三个国家经济大衰退,同时推动美元指数的走强。美元在这个时候开始进入加息周期,初步分析,2015年加息一次,2016年加息两次,推动美元指数实现王者归来。让我们先来回顾上一个165点诞生的过程。从1981年到1985年,这个时候的美元只有两个竞争对手,一个是日本,一个是苏联。美国当时制定的策略是,在经济上帮助日本,在军事上遏制苏联。这是二战以后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所决定。主要因是,日本已经被美国彻底打败,而苏联当时是美国的盟国却在二战中强大起来。我们先来说说日本: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国很早就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交往。古代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习谷对日本影响深远。进入近代,日本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也曾遭到以美、英

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也曾受到西方列强经济的染指,也曾进行反列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世界惊奇。战后日本经济的展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1、1945年—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在美的扶植下,日本经济全面启动,恢复迅速。工业生产超过了战前和战时的最高水平,国民平均消费额也达到了战前的标准,生铁、粗钢、化纤、电子、汽车等产品出现了巨大的增长。2、1956年—1973年,是广泛运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这时期日本充分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紧紧抓住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50—70年代)适时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工业生产大幅度跃升,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3、1973年至今,是在危机阴影笼罩下进行经济低速增长期。这一时期的日本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下来,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971—1975年,平均年增长率达5.5%、1970—1980年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上升3.2倍,尤其是在1981年到1985年期间,日本经济更是飞速发展,GDP总值很快超过3万亿美元,所形成的经济动力几乎快赶上当时的美国。10年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仍达到了5万亿美元。我们先来看看

1981年到1985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如何帮助美元走强的:根据“杜鲁门主义”的战略,美国原想通过扶助蒋介石并使之统治中国,再以它为据点进行反共的战略。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远东的战略而破产。于是,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变得重要起来,即美国打算使日本替代原来拟想中的蒋介石政权,而成为其亚洲的反共据点,为了实施这一新战略,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建设“远东工厂”就是最好例证。为了建设“远东工厂”,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主张解除对多数军需工厂的指定赔偿,为了实现日本的复兴,美国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建设“远东工厂”的重要一步就是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致使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界汽车工业变局。60年代是美、德、英、法四足鼎立,欧洲的市场英、法、德三分天下。日本要想挤进世界汽车强国行列,实在有点“自不量力”。但是,到了80

年代初,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丰田汽车率先闯关,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打出一条醒目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至今叫人记忆犹新。可以说日本的汽车飞速发展,完全得益于中国80年代的改革开放,而且是日本第

一个开辟了中国的市场。因为日元这时加入了美元指数,这个因素也是推动美元指数上涨的最大动力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拼搏,今天日本的“丰田王”轿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欧洲

在美国,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日本经济崛起的支柱工业。随着日中友好的进一步发展,为日本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中日两国贸易迅速增长,1981年贸易额达100亿元,为复交前1971年10亿美元的10倍,1991年中日贸易额超过200亿美元,为复交前的20倍,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已达1500多家。这些无疑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同时影响到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正是那个时候,美国开始和中国进行WTO的谈判,同时也希望中国成为当年像日本“远东工厂”一样的“世界工厂”,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战后的日本,在学习西方尤其是学习美国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反省”战前的“军刀政治”、“版图扩张”的富国强兵文化,认识到“军事第一”绝不能使日本通向幸福,从而确立了“经济第一”、“勤勉劳作”的新的经济文化观点。首先在国内建设中,信奉“经济第一”的原则。日本在狂热的军事热情遭到破灭后,所

幸福的希望完全建立在国内经济发展上,经济成为战后日本

所关心的唯一国策。发展经济,努力生产,成为有志青年的献身目标,大批优秀的人才开始由军事转向企业界,科学、教育和工程人员的奋斗归宿只有一点,那就是推动日本振兴。在国际事务方面,日本也坚持“经济第一”的原则,一切以日

本的经济发展服务为基点,对战后冷战、地区冲突坚持保持中立的消极态度,使得日本经济在国际交往中避免了许多

不必要的“封锁”和“干扰”,以至今天日本仍有“经济动物”的雅号。与“经济第一”相共存的是日本人的“勤勉劳作”精神。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勉劳作同样成为日本民族的精髓。日本人为了家庭、为了妻子儿子,为了幸福的生活,自觉地加倍工作。他们坚信勤劳就会幸福,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汗水而少取工资。日本人效忠企业,以厂为家。真正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企业竞

争意识,正是这种乐于奉献的勤勉劳作精神,创造了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奇迹,塑造了日本民族深邃的灵魂,也同时推动了美元指数出现创世纪的辉煌。再来看看当时的苏联。因为在前面,我们讲过这段时期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那完全是对付苏联的战略,在与美元指数的关系当中,苏联是当时唯一一个反向指标,苏联经济越差,美元指数就越强;而越是最差的经济,在当时卢布却走入对美元升值的通道,就像现在的人民币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现象呢?只有一个因素,当时的勃列日涅夫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卢布对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