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5月考前适应性检测(最后一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师大附中高三考前适应性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细胞中的化合物都含有C
B. 在细胞代谢过程中,糖类、脂质和核酸均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C. 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氧含量多
D. 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1、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RNA分为3种:(1)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2)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3)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3、RNA的其他功能,如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某些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因此还具有催化功能等。

4、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中也有RNA。

5、R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详解】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水中不含C,A错误;一般来说,核酸不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错误;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H含量多,C错误;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 D正确。

故选D。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B. 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C.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
D.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等物质或结构都需要染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详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要先将酶与底物溶液分别处于相应温度一段时间后,再混合于不同温度下保温,因为一旦酶与底物接触就会进行反应,影响实验结果,A 错误;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也可用低温诱导法,B 错误;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C 正确;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染色体、线粒体等物质或结构都需要染色,叶绿体本身就是绿色,不需要染色,D 错误。

故选C 。

3.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 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 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C. 用体外培养的
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D. 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的自我复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包含有该物种所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详解】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蜜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能体现动物卵细胞具有全能性。

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与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的自我复制都不能体现发育成完整个体,因此也不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提供直接证据。

综上所述,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4.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图中乙是细胞受到辐射后产生的染色体变化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点时受到辐射可能会阻止DNA 合成 B. 由乙可知,b 点时受到辐射着丝点会分裂 C. 该细胞受到辐射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D. 乙中的变化一定发生在a 点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甲是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变化,a点位于DNA复制时期,bc表示分裂前期和中期;由图乙可知,染色体变短,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详解】a点发生DNA复制,所以a点时受到辐射可能会阻止DNA合成,A正确;辐射只会导致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改变,而不会导致着丝点会分裂,B错误;图乙中所示的变异为该细胞受到辐射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正确;图乙中的变化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都缺失相同的片段,说明缺失发生在染色体复制开始之前,所以图2中的变化一定发生在a点前,D正确。

故选B。

5.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图说明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 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
C. ②③④⑤的最终结构各不相同
D. 合成①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⑥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①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都是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链,控制这四条多肽链合成的模板相同,因此这四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

【详解】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过程,可见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A正确;图示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B正确;②③④⑤都是以同一个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的,因此②③④⑤的最终结构相同,C错误;①为m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⑥是核糖体,其合成与核仁有关,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熟记翻译的概念、场所、条件及产物,准确判断图中各种数字的名称;能根据题中多肽链的长度判断翻译的方向,并明确多聚核糖体的意义。

6.切叶蚁切割收集的植物叶片,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然后以真菌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碳、氮循环
B. 探路的切叶蚁发现合适植物后会留下“气味”,这属于化学信息
C. 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D. 切叶蚁及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可知: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碳、氮循环,A项正确;探路的切叶蚁发现合适植物后会留下的“气味”,可在同种的不同个体间传递消息,因此这属于化学信息,B项正确;互利共生为种间关系,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属于同一种生物,他们之间存在种内互助,C项错误;切叶蚁及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D项正确。

7.光合作用中的Rubisco酶是一个双功能酶,在光下,它既催化C5与CO2的羧化反应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催化C5与O2的加氧反应进行光呼吸,过程如下图。

羧化和加氧作用的相对速率完全取决于CO2与O2的相对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光呼吸的加氧反应发生在_______(填细胞器)中,形成C3的过程有________,当植物发生光呼吸时,会明显减弱光合作用,请从C5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在高温、干旱和强光照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很强,叶片气孔大量关闭,________的供应量減少,植物可通过光呼吸为光合作用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

(3)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来讲光呼吸与有氧呼吸的不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叶绿体 (2). C5和CO2反应、C5和O2反应 (3). 一部分C5和O2反应,使得参与暗
反应的C5减少,最终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4). CO2 (5). C3和CO2 (6). 光呼吸需要光,而有氧呼吸有光、无光均可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并且会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二碳化合物,进而生成二氧化碳,因此降低光呼吸被认为是提高光合作用效能的途径之一。

【详解】(1)五碳化合物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图中光呼吸中氧气与五碳化合物反应,因此加氧反应发生在叶绿体中;据图分析,光呼吸过程中,部分C5用于光呼吸,使得参与暗反应的C5含量减少,从而减弱了光合作用。

(2)当气孔大量关闭时,CO2供应减少,暗反应阶段减弱;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有[H]和ATP可以被暗反应阶段利用,因此光呼吸可以消耗[H]和ATP,而光呼吸可以产生CO2用作暗反应阶段的原料,固定CO2固定形成C3化合物,因此光呼吸具有重要意义。

(3)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来讲光呼吸与有氧呼吸的不同是光呼吸需要光,而有氧呼吸有光、无光均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示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光呼吸的过程,弄清楚光呼吸的作用机理,明确氧气会与光合作用竞争五碳化合物,且会生成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

8.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请回答以下问题。

(1)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研究表明,适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某实验小组欲以家兔为实验材料对该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请写出实验设计步骤,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食物过咸、机体失水、大量出汗等)(2). ①将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家兔均分为A、B两组②A组注射适量乙醇,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一段时间后测A、B组家兔的尿量变化
【解析】
【分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题目中“有研究表明,适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分析可预测A组尿量比B组多。

【详解】(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能引起抗利
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食物过咸、机体失水、大量出汗等。

(2)①将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家兔均分为A、B两组。

②A组注射适量的乙醇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一段时间后测A、B两组家兔的尿量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A组尿量比B组多(或A组尿量明显增多,B组尿量基本不变)。

【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考查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部位,本题还要求学生结合题意,写出实验步骤与预测,为难点部分。

9.秦岭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中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

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区物种的_____________越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核心区的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常见的两种种间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做_____________演替。

(3)秦岭多高山峡谷,请从物种的形成角度解释这里生物多样性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丰富度 (2). 捕食、竞争 (3). 次生(4). ①高山峡谷易形成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易于新物种形成;②高山峡谷易形成不同的生活环境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群落演替有两种类型,从冰川泥、火山岩和裸岩上开始的演替称为初生演替,从弃耕农田上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人类活动会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详解】(1)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2)核心区,即同一区域中两种哺乳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有捕食或竞争,群落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有利于生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做次生演替,因为此地区保留着原有的土壤条件、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3)秦岭多高山峡谷,请从物种的形成角度解释这里生物多样性高的原因①高山峡谷易形成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易于新物种形成;②高山峡谷易形成不同的生活环境,垂直结构丰富,生物种类繁多。

【点睛】本题以秦岭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素材,考查生物多样性、群落的空间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群落的空间特征,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是小鼠细胞的Igf-2基因控制合成的单链多肽分子,对个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Igf-2基因突变为Igf-2m后失去原有功能,可能产生矮小型小鼠。

(1)Igf-2基因和Igf-2m基因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据资料显示,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它们遗传时,有一种有趣的“基因印迹”现象,即子代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中只有一方能表达,另一方被印迹而不表达。

据此推断基因型为Igf-2 Igf-2、Igf-2 Igf-2m、Igf-2m Igf-2m的小鼠的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 、_____ 、_________(用“正常型、矮小型或不能确定”作答)。

(3)为了探究该基因印迹的规律,科学家设计了以下两组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总是被印迹而不表达的基因来自____(用“父/母”作答)方,而来自另一亲本方的基因能表达。

由此规律推测:将上述甲组杂交实验的子代中的雌雄小鼠交配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中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 正常型 (3). 不能确定(4). 矮小型 (5). 母 (6). 正常型:矮小型=1: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Igf-2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对个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该基因突变后产生了Igf-2m基因,应该为其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发生了改变。

基因突变的特征: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基因突变的意义:能产生新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根据题干信息已知,Igf-2m基因是Igf-2基因突变后产生的,两者的根本区别是基因中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已知子代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中只有一方能表达,另一方被印迹而不表达,则Igf-2 Igf-2
为正常型;Igf-2 Igf-2m不能确定表现型,可能是正常型,也可能是矮小型;Igf-2m Igf-2m表现为矮小型。

(3)根据遗传图解分析,两组实验为正反交实验,产生子一代基因型相同,但是表现型不同,都表现为
与父本表现型相同,因此可以说明总是被印迹而不表达的基因来自母本;若将两组实验子一代相互杂交,
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Igf-2 Igf-2:Igf-2 Igf-2m:Igf-2m Igf-2m=1:2:1,由于Igf-2 Igf-2m
中一般表现为正常型、一般表现为矮小型,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正常型:矮小型=1:1。

11.为了探究与改进酿酒,造醋,泡菜等制造工艺,进行相关研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是在酵母菌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填场所)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左右的温度最适合酵母菌
繁殖,产生的酒精可用_____________进行检验。

(3)目的菌株筛选后应该利用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纯化菌种时,为了对活菌进行计数,可采
用_____________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上。

(4)制作泡菜过程中需用_____________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口要水密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空气中的醋酸菌沉入葡萄酒后发酵产生了醋酸 (2). 细胞质基质(3). 20℃ (4). (酸性)重铬酸钾 (5). 液体 (6). 稀释涂布平板 (7). 比色 (8). 创造无氧的环境,
利于乳酸发酵
【解析】
【分析】
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详解】(1)空气中的醋酸菌沉入葡萄酒后发酵产生了醋酸。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
成醋酸,因此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酸。

(2)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在果酒制作中,20℃左右的
温度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酒精的检验需要用酸性重铬酸钾。

(3)酿酒、造醋需要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化菌种时,为了对活菌进行计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
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上,使聚集在一起的细菌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以便纯化菌种。

(4)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定期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是比色法。

菜坛密封的目的是乳酸菌是厌
氧菌,为其无氧呼吸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发酵,为了实现该目的,坛中盐水的液面要高于全部菜料。

【点睛】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的理解掌握,及对乳酸菌在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把握知识点
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2.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的问题:
(1)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检测血清胰岛素的含量,在制备胰岛素单克隆抗体时,首先需要将人胰
岛素注射到健康成熟小鼠体内,其目的是为了获得____________细胞,再将这些细胞与_____________相融
合,以制取杂交瘤细胞。

(2)为检验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能否分泌胰岛素抗体,可用_____________与从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抗
体杂交。

在体外条件下,当培养的小鼠杂交瘤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_____________培养以得到更多
数量的细胞。

(3)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
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
状况有关,且_________________,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以下做法分别体现生态工程的哪种原理?
①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容易爆发虫害:_________________。

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当地贫困居民的生活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③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这种“1+1>2”的效果体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草原要确定合理载畜量,引种要考虑适应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经过免疫的B淋巴(浆) (2). 小鼠的骨髓瘤细胞 (3). 胰岛素 (4). 传代
(5). 有性生殖 (6). 受体对移植的胚胎无免疫排斥 (7). 物种多样性原理 (8). 整体性原理
(9).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0). 协调与平衡原理
【解析】
【分析】
1、抗体: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
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

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
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详解】(1)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制备,首先需要将人胰岛素注射到健康成熟小鼠体内,其目的是获取能分泌抗人胰岛素抗体的经过免疫的B 淋巴(浆)细胞;再将灭活的病毒诱导该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相融合,以制取杂交瘤细胞。

(2) 为检验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能否分泌胰岛素抗体,可用人胰岛素与从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抗体杂交。

在体外条件下,当培养的小鼠杂交瘤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传代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

(3)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 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①由于单一人工林中物种种类太少,而天然人工混合林中物种种类多,所以前者抵抗力稳定性差,易受害虫危害,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

②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
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说明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可见,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整体性原理。

③珊瑚礁当所处环境恶化时,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失去其鲜艳的色彩,那里生物多样性也锐减。

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④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如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沙棘)必须耐旱才能正常生长。

草原要确定合理载畜量,引种要考虑适应环境的依据是协调与平衡原理。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的问题。

意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情况以及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