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解读与企业应对措施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浅析《劳动合同法》在规范劳动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劳动合同法》既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也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
理解并用好《劳动合同法》的本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会得到双赢。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自2008 年1 月1 日实施以来,受到广大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普遍欢迎,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好的维护,它的实施对规范企业用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但是,由于该法直接切入劳资利益分配领域,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不断显现,由此引发了一些突出矛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经营者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认识模糊不少企业经营者认为《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太超前,不适时宜,与当前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状况相脱节,尤其是当前受到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形势下,实施《劳动合同法》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给企业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和管理上的困难。
一些企业经营者认为《劳动合同法》单方面倾向保护劳动者,忽视了企业的正当权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有些企业担心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使职工重新捧上铁饭碗,成为企业的“永久员工”,因而对贯彻《劳动合同法》往往采取消极态度。
(二)、部分用人单位不积极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起,存在着部分用人单位在贯彻实施时采取消极的态度,不积极宣传实施。
劳资双方对《劳动合同法》不重视,不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参保率还比较低。
1 / 8(三)、部分用人单位试图把职工的工龄“归零”通过新闻报道,我们得知,部分用人单位出现“劝”职工“集体辞职”、“工龄归零”等行为,有的甚至违法集体裁员,一些中小企业片面强调行业特殊性,采用“下派工”、“促销员”等用功形式;滥用劳务派遣工,尤其一些外资加工企业。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一、引言《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效果,也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问题分析1. 教育和宣传不到位《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和教育是确保其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了解不足,导致合同订立不规范,履行中出现争议。
2. 合同内容不规范一些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导致合同内容不规范,甚至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
3. 劳动合同解除难度大《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双方对解除条件的理解不一致,或者用人单位故意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劳动合同解除难度大。
4. 劳动争议处理不及时劳动争议处理是《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建设不完善,或者处理程序繁琐,导致劳动争议处理不及时,影响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解决对策1.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培训课程等,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普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和要求,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合同意识。
2. 完善劳动合同审核制度政府应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审核制度。
对于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内容,应要求用人单位进行修改和完善。
同时,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其合同管理水平。
3. 严格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并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情况的监管,确保解除程序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应依法进行处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新劳动合同法的重大变化解读与企业应对策略.
新劳动合同法的重大变化解读与企业应对策略i_Z--前言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6月29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该法案的出台,对实施多年的务地劳动合同条例确定的劳动关系立法模式将会有重大的调整,对企业人力资源现有管理方式,企业用工成本与用工模式等将帯来全方位的深远影响.为使企业用好用足新的《劳动合同法》,审时度势、未雨绸缪,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思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冋邀请了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劳动法专家亲临授课.现场为企业应对劳动合同法释疑解感.从而提升企业在新劳动合同法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学习收获:1、了解新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现行操作提出的新要求:2、帮助企业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将会遇到的困感和雅.题:3、深刻理解新劳动法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帯来的影响:4、掌握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以确保相关风险得到有效控制:5、帮助企业在新法制环境卜及时调整管理思路,维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学习对象:企事业单位总经理、高级管理人员:部门经理、主管:人力资源部总监、经理、主管、专员:工会负责人、公关部门负责人、法律部门负责人、律师以及其他相关人士.课程大纲一、新劳动合同法中的总则1、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的扩大2、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规章制度制订的注意点3、案例分析4、企业应对策略二、新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订立1、劳动合同订立A、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理定B、企业用工的三种模式以及最佳建议C、事实劳动关系认定的要素2、劳动合同期限A、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規定B、企业所承担的法律责任C、企业应对思路3、新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合同必备条款4、试用期A、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的相关规定B、试用期的工资待遇条款C、试用期的合同解除条款5、培训及服务期A.案例分析B、企业应对策略6、保密和竞业限制A、竞业禁止的范围、期限、领域B、案例分析C、企业应对:核心员工管理个性化7、无效劳动合同A.案例分析B、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三、新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A、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理定1.欠薪的处理欠薪风险的考皇2、分立合并的合同履行四、新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1、辞职的通知期2、企业过错离职3、员工过错离职4、员工无过錯离职5、解雇保护范围6、单方解雇的民主程序7、终止和补偿8、离职的手续和企业责任9、违法解雇的法律责任10、案例分析11、企业应对策略五、新劳动合同法中的特别规定1、集体合同2、劳务派遣3、小时工4、企业应对策略六、新劳动合同法中的附则现场互动答疑。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劳动合同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范劳动关系而制定的法律。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的存在。
本文将探讨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一:不平等的合同签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雇主与员工之间签订的合同是不平等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酬待遇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规定。
这使得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劳动关系不够平等。
解决对策:1. 加强合同信息公开:确保劳动者能够充分了解合同内容,对于不平等的合同条款,劳动者应有权利提出异议并进行协商。
2. 强化劳动监督与执法:建立健全的劳动监督体系,对不平等的劳动合同进行监察,及时采取法律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二、问题二:双方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在劳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雇主和员工双方的权益都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
然而,实际情况中,很多时候只注重了雇主的权益,而对于员工的权益保护不够,甚至忽视了。
解决对策:1. 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的劳动监管机制和执行机构,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与维护。
2. 加强劳动关系协商:雇主与员工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劳动关系协商机制,解决双方在权益保护上的问题。
三、问题三:违法违规现象存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中,仍然存在雇主故意逃避法律监管,通过各种手段规避合同义务的情况。
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权益。
解决对策:1.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雇主的执法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惩处。
同时,也要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增强维权能力。
2. 完善维权渠道:建立健全的维权渠道,使劳动者可以方便地进行投诉与维权,营造公正公平的劳动环境。
四、问题四:劳动合同争议解决困难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仲裁机构不作为、裁决效力不强等问题,导致劳动争议解决困难。
解决对策:1.加强仲裁机构建设:加强仲裁机构的建设,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裁决效力,确保其独立、公正、高效的运行。
公司实施《劳动合同法》有关建议
公司实施《劳动合同法》有关建议随着中国《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对于企业而言,合法合规地进行管理和实施劳动合同法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此,下面将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劳动合同法。
1.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培训,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员工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2.规范用工合同:企业在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时,应当明确约定劳动关系、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劳动保护等条款,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提供公平的薪酬待遇: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要求,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公平合理的薪酬待遇。
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确保工资的支付准时、公平、透明,并遵守最低工资标准。
4.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明确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和责任人,及时解决员工的合法诉求。
可以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或劳动争议解决委员会,或者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和裁决。
5.加强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安全保障。
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确保员工的劳动权益和身体健康。
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7.规范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企业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执行,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如果需要解除合同,应当提前通知员工,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8.注重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为员工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建立健全的晋升制度和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总之,企业要合法合规地实施《劳动合同法》,首先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其次,要明确约定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最后,要加强对员工权益的保护和落实,为员工提供公平、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3年的劳动合同法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自2023年实施的新版劳动合同法,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平衡发展。
然而,新法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可能影响到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和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以确保劳动合同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功能。
一、执行问题之一:劳动关系争议处理流程繁琐在实际操作中,有关劳动关系争议处理的流程繁琐,给雇主和劳动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根据新法,劳动者和雇主应首先进行协商解决,再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解决。
然而,这个流程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可能导致劳动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对策一:简化劳动关系争议处理流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对劳动关系争议处理流程进行简化。
可以引入更具弹性的解决方式,比如强制性调解或者更加灵活的仲裁机制。
这样一来,劳动争议可以更快速地得到解决,从而降低了各方的成本,并且有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对策二: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劳动关系争议,可以建立专门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
该机构应由独立的专业人员组成,具有良好的调解能力和专业知识。
通过这样的机构,可以更迅速地解决劳动争议,提高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二、执行问题之二: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脱节虽然新版劳动合同法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方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法律规定与现实情况存在脱节的问题。
这导致了劳动者和雇主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甚至出现了法律漏洞和灰色地带。
对策一:加强实际操作指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实际操作的指导。
可以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向雇主和劳动者普及新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操作水平。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劳动合同法,以减少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脱节。
对策二: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为了保证劳动合同法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
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如何规范用工和完善人事管理
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如何规范用工和完善人事管理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为企业规范用工和完善人事管理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企业应积极适应新法规的要求,规范用工与完善人事管理,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企业应当优化用工模式,强化用工合同的签订与执行。
新法规强调合同订立双方的平等自愿原则,遵循权益平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应与劳动者充分协商,确保合同内容清晰全面。
同时,企业应严格履行用工合同,履行支付工资、提供工作条件等义务,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企业应加强员工申请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新法规规定了劳动者应当依法享有的休假、加班等权益,企业应建立健全员工请假和加班申请流程,保证员工合法权益的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企业也要建立健全员工考勤系统,精确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以便进行薪酬发放等相关工作。
员工的申请和管理流程规范化,不仅有利于员工权益的保障,也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第三,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依法纳税管理。
新法规明确规定了劳动用工税收管理的相关规定,企业应认真履行税收义务,按时、足额缴纳相关税款。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措施,加强财务监管,防止涉税问题的发生,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
第四,企业应加强员工管理与培训工作。
新法规要求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工作,切实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企业应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完善培训机制,及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既有利于员工的个人发展,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企业应注重与劳动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新法规规定企业要及时向劳动者告知其应尽义务和权益,要求企业与劳动者保持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在用工过程中,企业应建立健全与员工沟通的渠道,倾听员工的需求和意见,做好员工关系的维护工作。
结合《劳动合同法》,分析企业风险点及应对策略
结合《劳动合同法》,分析企业风险点及应对策略⼆00⼋年⼀⽉⼀⽇<<劳动合同法;施⾏⾄今,在规范⽤⼈单位和劳动者的运营过程中,功不可没.本⽂试图从企业法律顾问的⾓度,抛砖引⽟,对劳动合同法作了⽐较详尽的说明,供企业在实务操作中参考.1.《劳动合同法》第⼆条规定,中华⼈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单位)与劳动者建⽴劳动关系,订⽴、履⾏、变更、解除或者终⽌劳动合同,适⽤本法。
风险点:每个⽤⼈单位都必须与劳动者订⽴劳动合同,并按照约定履⾏合同,且在劳动合同履⾏中都要适⽤劳动合同法。
2.《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愿、协商⼀致、诚实信⽤的原则。
风险点:企业不能因为⾃⼰处于强势地位,⽽不与劳动者在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进⾏协商。
如果企业不按照法律规定⾏事,将可能会造成合同⽆效的法律后果,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将⽆法获得保护。
3.《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单位应当依法建⽴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劳动义务。
⽤⼈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保险福利、职⼯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事项时,应当经职⼯代表⼤会或者全体职⼯讨论,提出⽅案和意见,与⼯会或者职⼯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风险点:企业有关劳动报酬、⼯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保险福利、职⼯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的制定,必须经职⼯代表⼤会或全体职⼯讨论。
4.《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四款规定,⽤⼈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事项决定公⽰,或者告知劳动者。
风险点:涉及劳动者切⾝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事项,必须经过公⽰和告知程序。
5.《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单位⾃⽤⼯之⽇起即与劳动者建⽴劳动关系。
⽤⼈单位应当建⽴职⼯名册备查。
风险点:职⼯名册是⾮常重要的,⽤⼈单位⼀定要制备名册备查。
公司实施《劳动合同法》有关建议
公司实施《劳动合同法》有关建议公司老板:元旦前后,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成为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
许多企业为降低新法带来的影响,而采取劝辞、买断、派遣等办法来规避风险。
面对新的形势,我认为本公司也不能无动于衷,也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结合本公司实际,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一、对照《劳动合同法》,重新修订和完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企业劳动规章是企业的“小宪法”或叫“企业劳动法",是员工和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目前,本公司实施的劳动规章制度如《薪酬福利制度》,在内容上许多条款明显与《劳动合同法》不符,在形式上未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也未履行公示或者告知义务,已埋下了不少隐患。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委托专业公司或组织公司专班人马,重新修订和完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
对此,公司老板不必有太多的顾虑和紧张,也不必担心会增加多少成本,其实有些条款只需文字上稍稍改动一下即可,如第十条试用期问题、第二十条不能累假问题;有些条款经过修改,看似增加了少许成本实则大大赚取了人心,如第十八条病假问题、第十九条年休假问题、第二十一条婚假、产假问题、第二十三条加班问题,这些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频率非常少,而且我们并非生产企业,每个员工的工作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决不存在休息几天就会损失多少产量、利润,相反会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有些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规避风险,如第十六条社保问题(下文将专题阐述),操作得当也可以一箭双雕。
同时,公司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增加对劳动合同签订、变更、终止以及违约、违纪员工的处罚和经济赔偿等方面内容,以避免以后发生劳动纠纷.至于讨论和公示,在我国当前大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里,这是一不太难办的事情。
我们可以调动企业的各种力量,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确定职工代表人选,并让职工代表从维护企业根本利益的角度,顺利通过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二、在特殊岗位上实行“劳务派遣”,合法降低企业社保费用&lt;>;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必须为全体员工购买社保。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自《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其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寻求有效的对策。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用人单位规避法律责任部分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规避法律责任,采取各种手段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短期劳动合同、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等。
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
2、劳动者维权意识和能力不足一些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认识不够清晰,对《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不了解,导致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维权。
同时,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缺乏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能力和条件。
3、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不够劳动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人员不足、执法手段有限、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有时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法律的威慑力不足。
4、经济补偿和赔偿金标准不够明确《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产生争议。
例如,对于月工资的计算基数、工作年限的认定等问题,不同地区和不同裁判机构的理解和执行标准不尽相同。
二、解决劳动合同法实施中问题的对策1、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用人单位的守法意识。
同时,加强对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制定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惩。
2、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宣传、社区讲座、法律援助等,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制教育,提高其维权意识和能力。
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工会组织,通过集体协商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3、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增加劳动监察部门的人员配备,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完善劳动监察执法手段,建立健全举报投诉机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执法合力。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与风险应对
《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与风险应对一、规章制度制定;1、公示风险协商确定影响:规章制度制定的程序问题,民主程序注:1)重大事项:只要是和职工利益相关的,职工表决重大事项2)规章制度的修改,职工有异议的职工有权提出修改3)规章制度的公示问题:制度要进行公示2、对策:1)在新法实施前抓紧完善制度;2)积极组建工会(工会的相关职位可由公司职工兼职),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3)提高证据意识,确保制度的送达;3、制度公示法(首选1、3、5、6法):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2)会议宣传法(注意一定要记录会议纪要,纪要内容要点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内容、与会人员签到);3)劳动合同约定法;A、下列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乙方知悉并认可该附件;B、下列规章制度,甲方已经向乙方进行公示,乙方同意并自觉遵守之4)考试(附上标准答案,必须有本人签名);5)传阅(传阅并签字已阅);6)职工入职声明法(公司××制度会在××时间内学习并遵守,签字)7)意见征询法4、存在问题的公示方法:1)网站公布法(需要通过合同约定);2)电子邮件(职工必须表明已收到并学习该邮件,并需要回复);3)实施认可4)公告栏,宣传栏,举证难二、实施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存在劳动关系)1、存续风险: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一个月至一年内的双倍支付工资,存续超过一年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风险对策:1)抓紧办理劳动合同订立工作;2)向劳动者发出订立通知书(限期签订合同通知书,拒绝建立,告知后果,随时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并不承担任何责任);3)运用法律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补偿);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订立风险(应签未签,从续定到终止双倍支付期间工资);1)签订范围扩大(1、连续工龄10年以上;2、初次实施劳动合同制或国企改制,连续工龄10年距退休不满10年的;3、连续签订2次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又再次续定的);2)签订条件放宽;3)单位举证责任要求提高(员工满足条件,未提出要签订其他期限的劳动合同就视为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4)违法赔偿责任加强;2、风险对策1)正确理解无固定期限合同;2)新法实施前终止的合同慎重确定续签问题;3)对问题员工的处理要“硬”;4)改变合同期限的长短和续签的安排(短期少,中长期多,同时试用期也能有所增加);5)适当利用合同变更手段(变更劳动合同期限不属于合同续定);6)员工不愿定的要保留证据;7)合理利用《劳动合同法》的续定次数(从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订立的合同开始起计算续定次数);四、试用期1、运用不当风险1)试用期期限要合法;2)试用期企业不能脱离劳动合同而存在(只有试用期合同而无劳动合同则视试用期合同为劳动合同);3)试用期解除理由应充分;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最低工资或合同工资的80%2、风险对策:1)依法确定试用期;2)完善录用条件;A、设计要全面,尽可能涵盖所有要求;B、录用条件不得违法;C、要有可操作性,免除主观判断要求3)通过长试用期合同解决试用期过短问题;4)革除入职合同期限一年的旧观念五、员工流动变利1、分险:1)提前30日通知是辞职的唯一法律要求;2)一般性违约金被法律取消;3)不得收取任何抵押金、抵押物;2、风险对策:1)合理利用《劳动合同法》的溯及力;2)理性看待员工辞职问题;3)着手建立履约奖励制度;六、企业用工成本增加1、风险:1)劳动者“被动”辞职的(需要陪付经济补偿金);2)用人单位原因导致中止合同的(用人单位没有降低待遇,而乙方不愿续定的不用支付赔偿金);3)单位破产、关闭、被吊销或提前解散的;2、风险对策:1)新法实施前把握好合同中指机会;2)职工终止的要注意收集证据;3)合同续定、终止调查问卷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4)防止工资拖欠问题发生(工资支付周期,约定周期每月发放);5)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作要重视;例:经济补偿计算:合同期限是2007-8~2009-8如是2009.8月合同到期终止,则经济补偿时间是2008.1~2009.8;如果是2008年中止,则经济补偿时间是2007.8~合同中止时七、不当“裁员”1、风险:1)非法解除终止后果;A、劳动者要求恢复工作;B、经济补偿金,双倍支付赔偿金;2)非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后果:支付额外补偿金和赔偿金;3)限制性解除要提前30日通知,否则要赔偿相应工资;2、风险对策:1)消除武断或主观主义的工作方式;2)完善《员工奖惩制度》3)尽量约定劳动合同解除、终止条件(约定问题、终止条件现在还能约定);八、劳务派遣用工1、风险1)同工同酬;2)风险连带责任;2、风险对策:1)劳务派遣不应作为用工首选;2)业务外包比劳务派遣、完成任务合同更具有风险低的优势;3)使用派遣必须解决协议签署和“同工同酬”4)劳务派遣协议的重点条款介绍九、核心员工跳槽1、风险:1)对员工进行额外培训,可以签署服务协议,约定违约金;2)对高管、核心员工可以签署竞业禁止协议,约定保密和不竞争义务;2、风险对策:1)正人先正己,对核心员工要规范用工;2)培训协议要事先签订;3)培训费可以采取借支或事后报销制度;4)签订竞业禁止协议要把握好时机(入职时签或工资、职位提升时签);5)权利义务要体现对等原则(经济补偿)十、个人承包1、风险1)连带赔偿责任2、风险应对:1)尽量采取组织承包方式;2)个人承包要单兵作战;3)承包协议的权利和义务要清楚注:新劳动合同法将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劳动法对企业用工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有哪些措施
劳动法对企业用工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有哪些措施劳动法对企业用工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措施引言:劳动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系列法律,对于保护雇员的权益、规范用工合同、预防用工纠纷以及保障劳动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法律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许多潜在的法律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以确保用工管理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一些常见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
案例分析一:用工形式的合规性某公司在用工过程中,存在将员工以劳务派遣形式聘用并提交给员工注销个体工商户的情况。
然而,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应当建立劳动关系,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该公司将用工形式合规性忽略,导致一名员工因工伤而无法获得相应的工伤保险和赔偿。
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1. 审查用工形式的合规性:公司应与劳动法律事务部门合作,对所有用工形式进行审查,确保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2. 建立合规培训制度:公司应为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提供劳动法合规培训,使其了解各类用工形式的法律要求,以及劳动法规定的其他相关内容。
案例分析二:劳动合同的规范性某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是采用口头约定的方式。
在劳动关系出现问题时,企业和员工难以明确各方的权益和义务,导致纠纷升级。
为了防范和控制类似的法律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执行劳动合同法: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与每一位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各方的权益和义务。
2.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程序,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和及时性。
案例分析三:劳动安全的保障某制造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未按照职业安全法的要求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培训,导致多起工伤事故的发生。
这不仅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风险的防范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风险的防范在当今社会,劳动合同法作为保护劳动者权益和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其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合理遵守劳动合同法不仅可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企业风险类型、以及如何通过遵守法律规定来防范企业风险等角度展开探讨。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法是国家为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而设定的法律法规,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自愿、公平合理、诚实信用、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秩序等。
在企业管理中,遵守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法律规定。
企业风险类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多种不同类型的风险,其中与劳动关系相关的风险尤为突出。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劳动争议、劳动力不稳定、用工成本高涨等。
这些风险如果不得到有效管控,将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遵守法律规定防范企业风险1.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劳动关系,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清晰而引发的纠纷。
2.严格执行劳动合同:企业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履行相关义务,确保合同权益的实现,避免因不履行合同而导致的风险。
3.加强与员工沟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潜在问题,有效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4.合法用工:企业在用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存在违法用工行为,如不合理解雇、拖欠工资等,避免因此带来的法律风险。
5.持续学习和完善制度:企业应持续学习了解最新的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及时完善企业的制度与政策,保障企业与员工的合法权益。
通过遵守劳动合同法,企业可以更好地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预防和降低企业在劳动关系管理中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劳动合同法旨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只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制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在劳动用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劳动合同法》在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而该法对现行的《劳动法》以及诸多地方劳动立法的很多方面作了重大调整。
这些变化贯穿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以及终止,也将给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此,河南高成律师事务所李恒欣律师特以《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为基础,参考相关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公司在劳动用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意见。
一、公司在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一)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1、入职审查时用人单位可了解应聘者哪些信息?在《劳动合同法》中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由此可知,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享有一定的知情权,但该知情权并不是全然不受限制,该知情权仅限于了解劳动者与缔结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信息。
言外之意,对于与劳动合同没有直接相关的基本信息,应聘者有权拒绝回答或沉默。
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信息一般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状况等。
既然用人单位享有一定的知情权,那么就应该好好的利用该权利,对应聘者入职审查时,属于用人单位应该了解的的基本信息,用人单位在合法的情况下,应当进行详细审查。
(1)身份、学历、资格、工作经验等信息。
这些信息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所以应当严格审查。
(2)是否有潜在的疾病、残疾等。
建议用工之前进行体检。
(3)是否达到16周岁。
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即是童工,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是否与其他用人单位仍有未到期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若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果对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该用人单位须承当连带责任。
(5)是否与其他用人单位签订有未到期的竞业禁止协议。
用人单位在招聘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有可能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时,应对其是否有竞业禁止协议在身进行严格审查,最好让该类员工在入司时以书面形式作出未与其他用人单位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承诺,避免用人单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和责任。
年《劳动合同法》重点条款解读与风险应对
2
短期劳动合同(一年一签或两年一签)
1、《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连续续签两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后,再次续签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必须同意。
新法实施后,除法律规定的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或者以赔偿金、违约赔偿金、违约责任金等其他名义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
依法执行;对于工作过程中和未按照法定程序离职造成的直接损失可以约定损害赔偿
4
试用期不能随意定,公司目前的试用期皆为三个月
1、试用期的期限与劳动合同的期限对应关系有规定,即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新法实施后,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附随义务有了时间表,用人单位应在法定时间内积极履行附随义务,否则,将有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积极完善公司规章制度
在企业管理者的观念里,企业规章制度应该是企业自主决定的,属于企业单方决定的事项。这一观念已与法律的规定相冲突。
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内部规章制度
7
拖欠劳动报酬不再可取,包含社会保险(约聘人员不缴、迟缴)
《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2)低于当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这一规定的出台,将大大加重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成本。因为,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这次劳动合同立法加大了对无故拖欠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原来加付25%的标准提高到了50%——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法》解读与企业应对措施
《劳动合同法》解读与企业应对措施
备受社会关注的《劳动合同法》已经制订公布,将于正式施行。
该法的出台,加大了了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力度,增强了对企业的约束。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只要是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适用。
因此企业在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法律的新规定来操作,对于涉及劳动者利益的内容,企业尽量不要突破法律的底线。
罗学源律师团队在研读这部新法律的时候,总结了一些企业应重点注意和规范的地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企业有所帮助。
一、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内容及违法后果
[法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解读及应对]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时,首先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其次要履行相应的法定程序,即民主协商(可实行召开会议的形式)+公告(告知)程序;最后,更为重要的是要保留好履行了法定程序的证据,如会议记录、讨论的经过、张贴公告的记录等等,以防发生纠纷时,企业举证不能风险的发生。
对于已经存在的规章制度,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地梳理、修改甚至推倒重来。
二、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劳动合同的订立
[法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解读及应对]用人单位一定要树立起“用人就要签劳动合同”的观念,否则,将需要支付高额的用工成本。
同时,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慎重,一旦签字或盖章,就将受到相应的约束,劳动合同文本应双方各持一份。
劳动合同对劳资双方均是非常重要的,按司法解释的规定,如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内容不同,以劳动合同为准。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劳资双方的知情权
[法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解读及应对]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建议企业如实履行告知义务。
需要提醒的是,企业要保留好已尽告知义务的证据,最好的证明方式可以让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签订一份用人单位已尽告知义务的书面东西,或者将这些信息直接写在劳动合同条款里。
用人单位应该充分利用知情权的规定,做好入职员工的审查,防范员工入职的法律风险与控制员工入职成本。
四、招聘时收取押金等处罚措施
[法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
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解读及应对]招聘时企业收取押金、扣押证件,不仅会面临行政处罚、赔偿劳动者损失等法律风险,而且也将损害自己企业的形象,因此,企业招聘时不应收取劳动者押金、扣押证件。
五、劳动合同期限的种类
[法条]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
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已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解读及应对]用人单位应当结合工作的需要慎重选择劳动合同的期限,使短期、中期、长期劳动合同合理搭配。
在新法的模式下,一旦劳动合同期限选择不当,用工成本将大大提高。
因为,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且签订两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后,再次续签的,如果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对于需要保持稳定性的重点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对于不需要保持工作稳定性的岗位,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预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的条件出现。
六、劳动合同的条款
[法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
遇等其他事项。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解读及应对]用人单位在提供劳动合同文本时,除确保劳动合同具备法律规定的条款之外,还需要注意最大限度的避免劳动合同中的用语出现模糊、模棱两可、歧义等现象。
对于本法实施前制定的劳动合同文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法的规定,及时修改本单位的劳动合同文本,增加、补充法律规定的条款,确保劳动合同的具备本法规定的必备条款。
七、试用期的规定及待遇
[法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解读及应对]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在招聘面试和应聘人员的背景调查上,以代替以前通过设定较长试用期来了解、考察劳动者。
按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与同一劳动者只有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八、合同的解除
[法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解读及应对]本条规定,放宽了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对企业是相当不利的。
企业在目前招工难的情况下,应当积极面对,尽量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以免劳动者抓住企业的把柄,不但解除了劳动合同,而且还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
因限于篇幅,这里仅能解读该法一部分内容,该法还规定有大量的新制度,比如经济补偿金的支付、竞业限制及商业秘密的保守、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等等,均需要企业加以重视。
目前,中国的私营经济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过于严格的法律限制,会直接约束资本的积累和企业的发展,这是所有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都会遇到的问题,是一种尖锐的社会矛盾。
但法律必须遵守,否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如何保障企业自身利益,又不与法律直接发生冲突,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律师事务所及罗学源律师团队愿意并能够为企业出谋划策,担任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从法律的角度为企业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避免踏入法律的雷区,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的权益。
广东金日律师事务所
附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一本
罗学源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