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 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 辨认而产生的。行书历经魏晋的黄金期、唐代的发展期后,在 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纵观漫长的书史,篆书、隶书、楷书的 发展都存在盛衰的变化,而行书则长盛不衰,始终是书法领域 的显学。
晋 王羲之《兰亭序》
右 图 :
商 《 祭 祀 狩 猎 涂 朱 牛 骨 刻 辞 》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 根据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籀 文之别 。
《散氏盘》 局部
《石鼓文》 局部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由宰相李斯在 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的统一文 字汉字书写形式。自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 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后清代书家,推崇“碑学”,又加之小篆 线条柔美,又使小篆书体复兴,但较秦小篆又有不同。
欧体
颜体
柳体
草书 ,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始于汉初,在 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 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又有章草 和今草之分,且章草是今草的雏形,盛于汉,而今草始于汉末, 盛于唐。
《古诗四贴》局部 《书谱》局部
章草《急就章》局部
《泰山刻石》局部 《峄山刻石》局部
无让之《吴均帖》局部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书 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 尾”、“一波三折”。
《曹全碑》局部
《张迁碑》局部
《礼器碑》局部
《乙瑛碑》局部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逐渐 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 “啄”(短撇)、“提”(直 钩)等比划,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使结构上更趋严整。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 其中魏碑和唐楷最具代表性。
唐楷
来自百度文库
魏 碑 《 张 猛 龙 碑 》 局 部
唐 颜真卿《祭侄文稿》
宋 苏轼《寒食诗》
第二部分:基础书法理论
一、书写姿势
1、坐姿: 枕腕、悬腕、 悬臂 2、立姿: 悬臂 3、执笔:五字执笔法 擫、押、钩、 格、 抵
二、用笔方法
中锋:使笔直立,锋在正中,左右不偏。
中锋运笔: 就是让笔锋在点画中运行。这种运笔方 法,是用笔的主要法度,也是是用笔的一大关键, 只有锋正才能骨力血丰,神采飞跃。当然,书法用 笔极富变化,不可能笔笔达到中锋,但是,不管如 何变化,然至末笔,必收到中锋这一点。 侧锋、侧锋运笔:与中锋、中锋运笔相反,是错误 的用笔方法。 调锋:是将侧锋调整成中锋的动作。
第一课:书法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书法简史
1、书体的演变
2、每种书体盛行时期及代表作
第二部分:基础书法理论
1、书写姿势 2、用笔方法
书体的演变
楷书
结绳记事
篆书
隶书 草书
行书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每种书体盛行时期及代表作
一、篆书(主要有甲骨文、大篆、小篆)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 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 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 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