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案第一课 巧言令色
《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就是好的意思,令是善的意思,鲜是少的意思;就是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如《朱子集注》中所讲: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态,造作出这样的言色,这是放纵了自己的欲求,那么他的本心之德已经灭亡了,而本心之德就是《大学》里讲的明德,就是性德,自性本具明德,但是因为专务修饰外表,巧言令色,就把自性之德给障蔽住,所以显发不出来朱子又引程子的话说: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这是从反面来看,仁是什么?仁是我们的性德,自性必须用真诚才能够恢复,不诚无物,而巧言令色,已经把自己的真诚给打破了,所以就跟仁不相应;也是在强调为人处事时要出自于真诚心,不要有丝毫的造作,丝毫的虚伪,这才能够跟仁相应,特别在言语方面,如司马光论修身的时候说,最重要的是守一个诚字,首先就要从不妄语开始《论语》里面讲: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就是讲话的时候,好像很笨拙,不会讲话,这种人必定不会巧言的,但是他真有仁德,因为他敏于行,行是行善,行善很敏捷;而这个欲就是世人要去努力的方向,因为讷于言正好是跟巧言相反,换言之,只有小人才欲巧言,而君子则是欲讷于言,说话诚实,讲得非常到位;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才能够不违背仁心,仁爱之心而仁是从本性中来,如《中庸》里讲:天命之谓性,真正见性的人,就是圣人了,但是见性很难,那就学道,率性之谓道,随顺着性就叫道,道相对性来讲,稍微容易一些,但是也不容易明了,所以要讲德,随顺道就叫德,德又比道容易一些,容易明了,因为它有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都是道的相即德,但德对某些人来讲,还是不容易明了,那就要讲仁,所以孔圣讲仁,就比老圣讲道、讲德,更切近世人的根性而为仁以孝悌为本,就要斩除巧言令色这种虚伪之心;仁是心上的功夫,言色是心表现出来的相状,言是口上的,色是形体的,而有了仁的心,自然就有仁者的言和色,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不是造作的;但是小人不从心上下功夫,而专从言色表面的相貌上去下功夫,结果是似是而非,所以这句话教导世人,要修仁的心,不要在言色表面功夫上去琢磨,如孩子对父母应该用孝心,但是如果孩子对父母装着这种孝心,巧言令色,口头上说要孝敬父母,将来一定会报答父母的恩德,装出一个孝子的模样,从表面上下功夫,而心里没有真正生起孝心,这就反而跟仁相违背了所以待人处事接物必须要真诚,这才真正是为仁之道,在圣贤之路上才会一帆风顺,否则起因就已经错了,跟仁违背,那就愈违愈远,愈走愈偏;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开始这个念头不真的话,以后愈发展下去,离仁愈远。
论语教案幼儿园学而篇
论语教案幼儿园学而篇这是论语教案幼儿园学而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论语教案幼儿园学而篇第1部分学而篇作者: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教案幼儿园学而篇第2部分人、修身的一些观点,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宋代学者朱熹曾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再读《论语》,以定其根本。
我们已经读了《大学》、《中庸》,现在开始,我们来读《论语》(板书)。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讲小故事、并交流展示查寻成果篇一每组派一名代表讲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小故事,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限时一分钟。
其他组点评后教师定分。
出示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画面,配以古典音乐,让学生自主介绍查阅的资料,展示搜寻的成果;教师予以鼓励,给每组打分,最后出示须重点掌握的文学常识。
以讲小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评以促提高,充分利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创设一种学习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力求达到对所选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每一则选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深入理解每一则选言所传达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
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
论语课教案 论语第一课教案(3篇)
论语课教案论语第一课教案(3篇)论语课教案论语一课教案篇一1、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形、义。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a)乎传(chuán)不习乎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第二阶段:自主探究1、教师泛读课文,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一起学《论语》17.17阳货篇——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起学《论语》17.17阳货篇——巧言令色,鲜矣仁一起学《论语》17.17阳货篇——巧言令色,鲜矣仁【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白话】孔子说:“善于说出讨好人的话语,善于装出讨好人的面容,这种人的仁心很少啊。
”【释词】巧:好。
令:善。
鲜:少。
本章已见于【1.3】。
【先贤精义】成都范氏曰:此夫子所常言也,弟子各以所闻记之,故又见于此。
《论语注疏》曰:此章论仁者必直言正色。
包咸曰:巧言,好其言语。
令色,善其颜色。
皆欲令人说之,少能有仁也。
朱子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钱穆曰:务求巧言令色以说人,非我心之真情善意,故曰“鲜矣仁”。
康有为曰:人多惑之以为慈仁,孔子特明其非也。
盖人之生直,故贵尊其德性。
质直好义,自由自立,若以巧诈欺人,则天良斵(zhuó)丧。
张栻曰:此何谓“巧言令色”?欲以悦人之观听者。
其心如之何?故为“鲜矣仁”。
若夫君子之修身,谨于言词容色之间,乃所以体当在己之实事是求,仁之要也。
苏辙曰: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
恶之,斯以为不仁矣。
仁者直道而行,无求于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而何巧言令色之有?彼为是者,将以济其不仁尔。
故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又曰:“刚毅木讷近仁。
”郑汝谐曰:“刚毅木讷”何以近仁?其本心存也。
“巧言令色”何以鲜仁?去本心远矣。
圣人察其外之所以异,而知其中之所存。
陈祥道曰:讷者,无巧言;木者,无令色。
木与讷,务本者也,故近仁;巧言令色,务末者也,故鲜矣仁。
礼称辞欲巧,诗美令仪。
巧令者何也?子曰:有其本而辅以末,则庶乎其可;若事其末,而忘其本,则不可。
李炳南曰:此章谓巧言令色之人少仁。
鲜仁之人,难与共事。
治国平天下,必须明性。
性难明,必须学道。
道仍难明,遂讲德。
德犹难明,遂讲仁。
仁从二人,人与人相处,须讲厚道。
蕅益大师曰:仁,是心上工夫。
若向言色处下手,则愈似而愈非。
七年级语文上册 18《《论语》六则(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
18.《论语》六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其人及《论语》的相关文学常识。
(重点)2.熟练地朗读课文。
(重点)3.结合注释,理解并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
(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出自儒家文化经典——《论语》。
二、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
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
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
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三种体式。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论.语(lún)诲.人不倦(huì)不亦说.乎(yuè)罔.(wǎnɡ)殆.(dài)不愠.(yùn)默而识.之(zhì)3.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能把其他五则划分好朗读节奏吗?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4.结合课下注释,说说每一则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一)指导翻译《〈论语〉六则》,并注意积累以下字词(1)通假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不解)(2)词类活用①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的理解和体会”)②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3)一词多义而学而.时习之(表承接,可译为“然后”)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可译为“却”)(二)熟读成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论语课教案 论语第一课教案
论语课教案论语第一课教案论语课教案论语第一课教案篇一子曰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子曰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子曰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目标3目标3预习指导子曰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子曰愠罔殆谓哉焉诲子曰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子曰3.熟读。
一、三分钟演讲子曰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子曰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子曰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子曰三、文言文入门:子曰教师讲解:子曰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子曰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子曰3.通假字子曰4.朗读与背诵子曰5.四种特殊句式:子曰四、朗读指导子曰1.教师范读课文。
子曰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子曰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子曰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子曰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子曰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子曰(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子曰六、指导翻译第1--5则:子曰处理方法:子曰1.第一则由老师示例性翻译:子曰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子曰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子曰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子曰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子曰七、指导背诵子曰八、小结子曰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
子曰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子曰九、作业子曰l.课后练习一、二题。
a类子曰2.背诵全文。
b类子曰3.默写全文。
c类子曰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论语研究 巧言令色鲜矣仁
『⒈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谄媚作态之人,很少有仁爱之心!◎解悟: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妆模作样;鲜:稀罕,少见。
孔子告诉我们从一个人说话可以看出他的人品。
一、说话与人品孔子一针见血,直言:花言巧语装模作样的基本没有什么好人。
如果静心细观我们身边的人,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种人基本上没有实干精神,生来具有懒惰的基因。
孔子看到的问题更深,说这种人没有仁爱精神,换言之,这种人自私自利,甚至会坑害他人。
信不足易多言,别人不信自己,所以费劲心己花言巧语,说一句谎话,要用一百句谎话去圆谎。
这种人极不可靠,《易经》上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心中有爱,一定会表现在行动上,敏于行而慎于言,巧言令色意味着说的多,做的少;只说不做;说的是善,做的是恶。
所以孔子讲这种人,很好有仁者。
孔子对于说话,有很多可贵的观点,我们在这里梳理一下。
学习说话是很有必要的。
孔子是重视语言表达的,学习《诗》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会说话。
让语言文雅优美,借物咏怀。
告诫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
”但孔子反对走极端。
对语言的修饰要有度,所谓“辞,达而已矣。
”不能“巧言令色。
”这就过头了,再严重点就是“巧言乱德。
”很多情况下,孔子是要弟子学习“闭嘴”的。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如果非说不可,也是要讲原则的。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
”“能遇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能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古代的贤哲没有那个人对说活有好的评价,商鞅尖锐指出:“国好言谈者削”(《商君书.农战》)“民易为言,难为用。
”(《商君书.说民》)不会说话就好了吗?不一定,但肯定比巧言令色好,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刚毅木讷近仁”。
二、巧言令色的本质巧言令色属于权术谋略。
儒家更重视内心的修养,反对工于心计虚假伪饰,用权术谋略待人接物令人深恶痛绝,孔子说天下有大恶者五,其中之一就是:“言伪而辩”,这与儒家主张的忠信和真诚水火不容。
法家比较是因为法家就喜欢搞“巧言令色”。
论语五则_大学语文_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论语》中五则经典语句的含义及其背后的儒家思想。
2.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论语》五则经典语句的解读。
2.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启示。
教学难点:1. 对《论语》中较为深奥语句的理解。
2. 将儒家思想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材《论语》五则经典语句。
2. 相关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论语》及其作者孔子,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论语》五则经典语句1. 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对五则经典语句进行初步理解。
2. 对每则语句进行详细解读,结合背景资料和儒家思想进行分析。
- 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则:“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
”- 第三则:“巧言令色,鲜矣仁。
”- 第四则:“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第五则:“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五则语句的理解和感悟。
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五则经典语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探讨儒家思想1. 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2.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儒家思想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身,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儒家思想。
四、布置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论语》五则经典语句的学习心得。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论语》五则经典语句的学习心得,评估其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论语名著导读教案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法。
教读文本时,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时数:2个第一课时一、导课:1、百代馨香,德配天地;万世师表,道贯古今2、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 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 桃李三千。
3、“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二、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
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
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
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一)孔子的历史贡献1、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记》,赞《易经》,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
2、兴办私学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
《国学启蒙》“巧言令色”教学设计
《国学启蒙》教学设计巧言令色教学内容: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1.指导学生朗诵。
(因文本短小,故放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读准确、通顺即可)2.小组赛读。
二、理解课文。
1.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谄态悦人,这种人是很少具有‘仁’的。
”2.解读:朱熹对“巧言令色”的解释比较到位,他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意思是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和表情巧装打扮,掩盖其内心真实情感,专一用此手段来取悦于人。
这是阴险狡诈之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就是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孔子说,这样的人,是很少具有仁心仁德的人,当然也就很少能成为仁者的。
三、体验感悟。
1.上一课,有若说为仁的根本是孝悌。
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根本的,或者说是仁的核心。
那么,有损仁的根本的是什么呢?孔子说,是巧言令色的人,即花言巧语,时常装出和颜悦色样子的人。
2.孔子的告诫,可以这样理解:做人要真诚,不可巧言令色以成就私己之利。
为仁要抓着根本,不断固本厚源,永葆基业常青。
同时,又要时刻注意有损根本的枝叶出现,一旦出现,要毫不手软的剪除之。
同时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练就火眼金睛,不被巧言令色之徒所迷惑。
3.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例。
尤其是手中握有权钱等资源的人,其身边总少不了巧言令色之人。
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私利需要,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会对拥有权钱资源的人,极尽谄媚之能事。
如果资源拥有者不能清楚分辨,浑然沉醉其中,被巧言令色之徒所迷惑,就已为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一旦有变,多年构建的事业大厦,顷刻崩塌,树倒猢狲散。
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枚不胜举,可惜可叹的是,这样的剧本总在不断的上演,前赴后继。
小则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大则倾城倾国,天禄永终。
要做君子之人,不可不慎之。
五年级经典诵读《论语》教案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1
学期目标制定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2
教学计划表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3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 3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1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13 选必上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二)教案(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授课时间:20分钟)XX中学 XX【学习目标】1.通过对文言字词和章节内容的梳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文本内涵;2.在把握每章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儒家思想核心概念“仁”的含义;3.联系当下社会生活实际,思考“仁”的现实意义。
【知识补充】1、文化常识八佾:读音yì,古代舞蹈奏乐的行列,八个人为一行叫做一佾。
八佾是八行共六十四人,按周礼天子才能用,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因鲁国国君是周公后代,周公曾有功于周王室,为报答周公之德,周成王赐给鲁国国君用天子之礼乐祭祀的特殊待遇。
《八佾》:主要谈儒家的礼乐思想。
近半数记载了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状况的不满。
另一半则记录了孔子作为践行者、阐释者、研究者和推广者对传承、发扬礼乐思想所作的贡献。
【学习过程】一、研习任务一:研读文本,把握文意要求:结合课下注释,研读课文第二、七、九、十、十一章,疏通大意,把握内涵。
1. 第二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注解:(1)而:如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2)仁:仁德。
(3)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礼,指各种礼节规范。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音乐呢?”在这一章中,出现了孔子思想中三个核心的概念——仁、礼、乐,其中,“礼”是各种礼节规范,“乐”包括舞蹈和音乐,他们表现在外,而“仁”则自于人的内心。
就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内心的“仁”可以表现在外显的“礼”“乐”之上。
一个人若心中无仁,礼乐皆失其本,他不会好好地对待礼乐,纵使他遵守礼乐规范,又有何意义?所以,仁为礼乐之本。
从这一章,我们既看到孔子对“仁”的强调,同时也看到了孔子对礼乐的重视。
在孔子的思想中,他一直把“郁郁乎周礼”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
巧言令色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巧言令色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
(1)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音“显”,少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刻意说出甜蜜中听的话,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心。
”
【评析】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要谨慎小心,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反对言不由衷,说话办事随心所欲,或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延展】
1、你喜欢听别人对你说称赞的话吗?找一找背后可能是什么原因?
(参考:个性可能是一说就炸,充满虚荣心作祟,这样会间接导致对方造口业……)
2、你喜欢对别人说好听话吗?为什么?要如何说才符合“真诚”而不虚伪?
(参考:真诚说出的好话和讨好别人刻意说出的好话,其背后的用心是天壤之别,且最终的效果也不一样,真心为对方好而说出的话,就算是忠言也不逆耳,反而会让对方敬重与珍惜。
)(教师可以分享唐太宗和谏臣魏征的故事)
3、当别人意见和你不一致时,你会如何表达自己?
(参考:(1)与其随意附和,不如真诚表达自己,也善意理解别人,学习尊重却不苟合。
特别是学生于同侪之间很容易因为“一帮哄”壮胆去做坏事。
(2)“少数服从多数”站在真理的角度去衡量,并非绝对正确。
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把持住是非善恶的衡量标准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而失去做人的准则。
)。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论语》前十则,这些内容涵盖了《论语》的第一、二章,主要包括孔子的言行思想,以及其弟子对其教育理念的阐述。
详细内容如下:1.《论语·学而》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论语·为政》第二则:君子不器。
3.《论语·八佾》第三则: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4.《论语·里仁》第四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5.《论语·公冶长》第五则:巧言令色,鲜矣仁。
6.《论语·雍也》第六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论语·述而》第七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论语·泰伯》第八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论语·子罕》第九则: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10.《论语·颜渊》第十则:克己复礼为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论语》中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领会孔子的教育理念和道德观念。
难点:如何将《论语》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教材、《论语》原文、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论语》前十则。
2. 讲解:详细讲解每则《论语》的内容,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3. 例题讲解:针对每则《论语》,给出一个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论语》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论语》前十则2. 内容:分别列出每则《论语》的核心观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章》原文及解读
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章》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章》原文及解读【导语】:三巧言令色鲜矣仁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鲜通常表示很少,此处表示绝无。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1.巧言令色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1.巧言令色
为了让朋友们更有趣地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准备从《论语》开始,按照原文次序,选集成语故事,并适当解析,努力探索一条不同的、有意思的学习经典的路子,希望对朋友们还有学生们有所帮助。
子曰:“巧言令色,鲜乎人。
”
巧言令色:花言巧语,面貌伪善。
解析: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仁德是很少的。
对此,孔子另外还说,“乡愿,德之贼也”,意思是乡愿是德之贼,特别是这个贼字,很形象、很有趣,短短几个字,跃然纸上。
因此,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个诚实的人。
当然,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把握住生动和质朴的关系,如果太质朴了就会显得呆板;如果太生动了,又会显得胡里花俏了。
对于质(朴)、文(采)之间关系,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说,恰如其分最好,也就是“文质彬彬”,是君子了。
这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
《论语》智慧: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
《论语》智慧: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
释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面露谄媚,低三下四的的去讨好人,左丘明以这种人为耻,我也以其为耻。
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以这种人为耻,我也以其为耻。
”
注释:左丘明,姜子牙二十一世孙,《左氏春秋》的作者,姜姓,左氏,名明,鲁国都君庄人。
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论语中单独的丘一般都是孔子自称。
今解:一个人,如果能够放下颜面与自尊,隐藏自己的仇恨,用花言巧语,低三下四的去讨好人,那他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并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是阴险毒辣。
他就像是你身边的一条毒蛇,随时都有可能给你致命的一口。
所以,这种人是可怕,也是可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教案第一课巧言令色,鲜矣仁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
2.理解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重点难点:理解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
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
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习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体会。
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
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
二、诵读感知
1.范读:教师朗读示范。
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自读:学生自读
三、合作探究学习
1.理解意思: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鲜:少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四、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五、课外延伸了解有志气的毕沅。
论语教案第二课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 2.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勤学好问、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三、教学新课
1.教师导学: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
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
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
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
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
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
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
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
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先仔细读几遍课文,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
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
提出来。
2.(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明确: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⑴通假字:①不亦说乎:通假字“说”,本字“悦”,愉快。
②由,诲女知之乎:通假字“女”,本字“汝”,你。
③是知也:通假字“知”,本字“智”,聪明,智慧。
⑵多义词:①而:表顺接关系,相当于“并且”等,如:“学而时习之”、“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表转接关系,相当于“却、但是”等,如“学而不思则罔”、“人不知而不愠”。
②以:凭借,如“何以谓之‘文’也”;用来,如“以思,无益”;因为,如“是以谓之‘文’也”⑶多音多义字:论:论语乐:不亦乐乎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舍:不舍昼夜⑷流传至今的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让学生自由谈) [结束语]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
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
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论语教案第三课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教学过程:
一、学习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译: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