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https://img.taocdn.com/s3/m/e34879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4.png)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摘要】在教学中,语文课应该始终保持着“语文味儿”,这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缺乏“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语文课还应该通过专题讨论、作文写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引导他们掌握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
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儿”也有助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爱上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未来的语文教学还需要更多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引言: 语文味儿、学生、兴趣、能力、素质、创造力、爱上语文正文: 培养、提高、推动、激发、爱上语文结论: 重要性、发展方向、语文课、语文味儿1. 引言1.1 为什么需要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儿”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剧,语文课在学生眼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学生们对于语文课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语文课缺乏“语文味儿”,即缺乏吸引学生的特色和魅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语文课重新焕发活力,我们需要让语文课拥有“语文味儿”。
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儿”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但是如果语文课缺乏趣味和创新,学生将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只有让语文课拥有“语文味儿”,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1.2 什么是“语文味儿”“语文味儿”是指语文课具有独特的文学和语言特色,能够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它包括了对汉字、诗词、传统文化等的热爱和理解,以及对文学作品和语言运用的欣赏和体会。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259a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5.png)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语文课是学生接触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但是有时候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不够,觉得枯燥乏味。
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上更加有趣和味儿。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设备、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展示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等资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我们还可以利用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场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组织语文知识竞赛、语文文学鉴赏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我们还可以组织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表现来展示自己的语文水平,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比如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来学习古诗词,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形式来学习古文。
通过这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有很多种,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有趣和味儿,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2000字】。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57e163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f.png)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课是学生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的重要环节,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字表达,更重要的是了解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语文课的教学应该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语文味。
语文课应该贴近生活。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教学应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展开,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美,从而加深对语文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语文新闻、语文广告、语文故事等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语文的美好。
语文课应该贴近实际。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得到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进行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从而增强语文的实际应用价值。
语文课应该贴近学生的需求。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样化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收获。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注重创设语文学习情境。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真实的情境和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的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
注重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
可以通过讲解精彩的语文故事、阅读有趣的语文文章、展示优秀的语文作品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语文比赛和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增强语文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1bd295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6.png)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许多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不高,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
如何让语文课上出更多的语文味成为了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如何制造出更多的语文味来进行探讨。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
语文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学科,它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
教师们可以通过诗词、美文等经典作品来展现语言的美。
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味其中的意境,感受其中的情感,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含义。
在讲解古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语言的精妙之处,领悟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增强对语文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不仅是学习文字,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朗读、作文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朗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诗词美文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语言的力量和魅力。
在作文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逐渐领会到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语文,更能够运用语文,培养出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许多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觉得阅读枯燥无味。
教师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感受文字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课堂上,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增强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增进对书籍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慢慢喜欢上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增强自己的语文修养和情感厚度。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是一个独特的学科,它不仅是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73612d8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4.png)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课是我们学习中文的重要科目,它不仅教会我们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对中文的喜爱和理解。
在语文课上,我们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中文味道,让他们爱上中文、用好中文。
要上出语文味的语文课,教师需要选择一些优秀的中文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文的独特魅力。
可以选择一首古诗或现代诗让学生朗读,让他们体会到中文诗歌的美妙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文学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文文学。
要上出语文味的语文课,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习中文的基本功,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阅读感兴趣的中文书籍,并通过讲解和讨论来增进学生对中文文化的了解。
要上出语文味的语文课,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作文范例,并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要上出语文味的语文课,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与语文相关的活动,例如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来增强自己对中文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作家或文学评论家来给学生进行讲座或分享交流,让学生亲近文学大师,了解他们的创作思路和心得,激发学生对中文文学的向往和追求。
上出语文味的语文课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开展一些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中文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中文的兴趣和热爱,用好中文,传承中华文化。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153cf1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f.png)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理解能力的重要场所,但有时候语文课堂显得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为了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入手,创造一个富有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学习环境。
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需要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文言文阅读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新颖的题材或热门话题,结合时事和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可以利用电子辞典、学习软件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和知识。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乐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练习和游戏,如语文知识竞赛、剧本创作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此外,在教学形式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例如,可以利用音乐、诗歌、歌曲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和韵律。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讲述、小品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最后,在学生评价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可以通过作业、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通过及时的评价和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进步空间,推动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
总结起来,要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引入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教学方法、创造积极活跃的教学形式,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措施来实施。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b37d97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6.png)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课,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并不感兴趣,觉得语文课枯燥乏味。
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一、教师要有激情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课的感受。
教师要有激情,要热爱语文,要对教学充满热情,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讨论、发表见解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
教师还要注重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水平。
二、学生要有兴趣学生是语文课堂的参与者,他们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态度是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
学生要有兴趣,要热爱语文,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从交流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学生要注重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多读书、多写作、多欣赏优秀的语文作品,从中领略语文的魅力,坚定对语文的信心,提高语文水平。
学生还要注重提高语文素养,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通过积极参与各种语文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对语文的理解,从而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三、教学内容要有深度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的灵魂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内容要有深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选材,选用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现代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从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写作能力、朗读能力、表达能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语文的魅力,从而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在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方面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相信语文课必将上出更加浓郁的“语文味”,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提高了语文水平,更加热爱语文,喜欢语文,从而使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最美课程。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bf1ea9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9.png)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场所,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成为了每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只有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课前准备、教学内容、互动方式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一、课前准备1. 深入了解教材:教师应深入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2. 搜集相关素材:教师可以收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诗歌、散文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丰富的语文环境。
3. 设计精彩的开场: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开场环节,引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解、影视欣赏、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性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学习任务,如写作、演讲、朗读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的魅力。
3. 引导性的提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好奇心。
三、互动方式1. 学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2. 师生互动: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评价方式1.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如写作评价、讨论评价等,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2. 及时的反馈: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改进。
结语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需要教师从课前准备、教学内容、互动方式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全面考虑。
只有通过精心的准备和巧妙的设计,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引导您打造一个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a1912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b.png)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介绍几种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
一、讲故事法讲故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在语文课堂上非常实用的方法。
通过讲故事,老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在讲故事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故事,比如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名人传记等。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故事的结构、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情节等要素,让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和思想。
二、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课堂方法。
通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让学生们在交流中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
在课堂讨论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比如,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故事的主题,或者就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进行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掌握学生的情绪和表达方式,让讨论保持平和和谐的状态。
三、情景演绎法情景演绎是一种非常生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想象力。
在进行情景演绎时,老师可以选择某个故事中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在情景演绎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道具和音乐效果,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创造出真正的情景。
通过情景演绎,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表演技巧。
四、诗歌鉴赏法诗歌鉴赏是一种能够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语言和意义。
在诗歌鉴赏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理解和分析,并帮助学生体验诗歌带给人的美好感受。
在诗歌鉴赏中,老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诗歌,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背景。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dbbb21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b.png)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的重要场所。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语文课堂却显得枯燥乏味,缺乏语文的魅力。
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我们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语文课堂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课堂的整洁与美观,让学生在一个清爽宜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此外,合理的座位安排、适当的光线和温度调节,都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同时,我们还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与热情。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往往只强调知识的灌输,缺少互动性和趣味性。
为了充实语文课堂,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感官方式来感知和理解语文知识。
三、注重文本的选择与解读语文的核心在于文本,选择合适的文本对于语文课堂的培养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选择既有内涵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文本,例如经典诗词、名著、优秀散文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对文本的解读。
通过细致入微地分析与解构文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情感和美感,培养他们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是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
一方面,我们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字、词、句、段落等层次的讲解,教会学生正确书写的技巧与规范;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与表达能力。
通过书写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语文的魅力与乐趣。
五、关注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承载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我们应该关注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可以通过讲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背后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朗诵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8a5f27c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2.png)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随着学生实际表达和阅读能力的下降,近年来各地的语文课程已成为家长和各级政府关注的课程之一。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
语文课是培养语文素养的主阵场,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语文,掌握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能,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问题。
下面就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学生互动、红色教育和课外拓展等几个角度谈一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
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语文课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应该有循序渐进、重点明确、知识紧密联系、寓教于乐、多元化等特点。
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在每个科目的教学目标上进行全方位覆盖和巧妙搭配,可以让课堂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也能保证教学效果。
1. 按照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进行分组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按照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进行分组。
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解释,同时尽量将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语文作业、小组探讨、课堂演讲、小组竞赛和自由读书时间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和课外活动。
虽然这种方法看上去比较基础,但是却可以很好的诱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达到出类拔萃的效果。
例如向学生传递经典文学的作品,将小说故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较好的理解经典文学的作品。
2. 全方位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一直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多角度的出示教学内容,整合各个方面的实用技巧,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解构句子并重新组成句子,最后写出一个文学风格较好的语文句子等方式来进行操练。
并且在学习新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对比识别、引导语言表达和模拟阅读等方式来加强学习的效果。
总的来说,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爱上语文课程。
二、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构建语文课堂的第一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方式的干净和自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和理解力的提高。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f8fe32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e.png)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它不仅仅是一门科目,更是一门让学生感受语言魅力、提高语言能力的课程。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品味,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也能感受到独特的语文魅力,让语文课上出更多的“语文味”。
语文课要有浓厚的文学氛围。
文学是语文教育的灵魂,也是学生们领略语文魅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课上,老师们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名篇名句等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深刻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组织学生朗诵古诗词,让他们从中品味语文的韵味。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学作品,开展文学作品分享活动,让学生们在交流中增长见识,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要注重语言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语文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应当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在语文课上,老师们可以通过讲解经典的古训、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等,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古迹、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演出等途径,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用“语文味”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语文课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的功能。
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语文课上,老师们可以通过讲解阅读策略、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的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辩论等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启发,学会用语言思维和交流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们可以通过语文课感受到语言的魔力,懂得用语言塑造思想、表达情感,让语文课上充满“语文味”。
还要注重开展实践性的语文教育。
语文课堂上,不仅仅是要学习语文知识,更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应用。
老师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性的语文活动,如写作、朗诵、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感受语文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9138af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0b.png)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这已是业内有识之士的共识。
从教25年的我始终践行语文课的宗旨, 深刻地体验到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在。
我以为语文课中的“语文味”的内容在于语言文字, 而表象那么在于读写的训练。
读写训练是通过内现形象, 感受意境, 品评韵味等来感悟, 体会语言的形式美、表达美, 并通过朗读、比拟、迁移、想象等训练途径把握语言表达形式特点及规律。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假设干语言文字训练以及读写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以为在日常教学中应遵循践行, 方能到达造就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
一、层递法, 驾驭规律层递, 是指语言文字训练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教学中进展语言文字训练, 造就学生的语言实力, 有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 假如企图拔苗助长, 那么必将以失败告终。
语言训练应遵循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 要留意从感性到理性, 由理性到积累运用,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进展。
首先, 老师应把握好单元的训练重点, 依据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单元的训练重点, 在课文中选择语言表达上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词句和段落〕, 把它们作为供学生训练用的“例子”, “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娴熟技能”。
〔叶圣陶语〕然后采纳以下的训练步骤:l.感知语言现象, 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
2.引导分析, 驾驭这类语言现象的规律。
3.对已驾驭的语言现象的规律进展运用。
教学中, 词句的训练、语段的训练、一篇课文的教学都应遵循以上规律。
如笔者执教人教版第八册《西门豹》, 老师依据《西门豹》这篇文章的“对话描写”的特点, 引导学生品读老大爷的四句语言对话和西门豹与巫婆的语言对话。
让学生由浅入深地驾驭对话描写的作用, 即交代故事内容和委婉地表达意思。
把它们作为供学生训练用的“例子”, 凭借这个“例子”进展对话描写训练。
我设计了读下面这那么“请君入瓮”的成语故事, 填写人物对话的训练。
周兴得意忘形的对话回忆和来俊臣奇妙地请君入瓮的语言训练, 使学生在读文理解与拓展训练的过程中, 语言表达实力得到渐进有效的造就。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ef5b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9.png)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重要课程,而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受到浓厚的语文氛围,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浓厚的语文情感,不仅仅是一项教学任务,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探讨如何在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关于教学内容选择。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浓厚语文氛围的文学作品来作为教学内容。
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文学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诗词歌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语文之美。
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经典的语文名句、成语等纳入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名句的背景故事、成语的典故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关于教学方式设计。
在教学方式设计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比如讲授、讨论、朗诵、演讲等方式。
在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图像、实物等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
在朗诵环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文朗诵,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在演讲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题演讲的活动,让学生在演讲中展现自己的语文才华,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利用。
在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中,教学资源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教学资源,比如图书、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得到满足。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名人演讲视频、经典名著电子书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关于教学评价方法。
在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中,教学评价同样是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比如课堂测验、作业评讲、项目评价等。
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
![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https://img.taocdn.com/s3/m/4bad2f6e783e0912a2162a8b.png)
说 . 也 就 没 法 做 到 真 正 参 与 到 课 堂 中
来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也 就 得 不 到 发 挥 . 我 们 的课 堂 也 就 成 了花 架 子 . 此 , .因 课 堂 要 回 归 充 满 “ 文味 ” 语 的课 堂 。
怎 样 使 自己 的 课 更 有 “ 文 味 ” 我 结 合 语 ?
从 名 师 那 儿得 到 的 感悟 和 自 己的 摸 索 实
践 . 几 点 体 会 谈
一
、
回 归 充 满 “ 文 昧 ” 课 堂 语 的
语 文 课 堂 要 回 I 一 个 真 实 的 语 文 J = ] 课 堂 . 不 是 流 于 形 式 . 匆 忙 忙 完 成 而 匆
特级 教师贾志敏 . 的一位 已 当 他 教 师 的学 生 想 请 他 帮 忙 设 计 教 学 , 第 他
一
句 话 就 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 会 背 了 吗 ? 的 学 生 课 他
5 7
一
个 又 一 个 教 学 设 计 表 而 上 热 热 闹
闹 、 潮 不 断 的 一 节 语 文 课 . 我 们 静 高 等 下 心 来 仔 细 品 味 时 .总 觉 着 少 了 点 什 么 仔 细 琢 磨 推 敲 之 后 便 会 发 现 . ¨ 我
少 了 语 文 课 的 生 命 . 就 是 真 实 语 文 那
长— — 在 生 机 勃 勃 的 语 文 活 动 中 . 内 化— — 在 真 切 细 腻 的 语 文 体 验 中 . 强
健— — 在 科 学 高 效 的 友 善 用脑 中 此 . 因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194d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c.png)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1. 引言1.1 引入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必要性通过在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语文不仅仅是死板的知识点和规则,更是一种艺术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情操。
通过欣赏经典的语文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和美感,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修养和审美素养。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才能促进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和发展。
希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品味,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字数:326】1.2 介绍本文将要探讨的课堂方法本文将探讨在语文课上如何引入更多的语文味儿,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语文课是学生接触文学、阅读、写作等方面的重要课程,因此如何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乐于学习成为了每位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重点。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常常存在着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抵触、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我们需要探讨一些新的课堂方法,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美好和魅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利用故事和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倡导多媒体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培养出更多热爱语文的学子。
2. 正文2.1 提倡独特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中,提倡独特的教学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死记硬背的方式为主,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游戏化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https://img.taocdn.com/s3/m/15fa35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2.png)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学科在学生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让语文课回归“语文味儿”,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育的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造具有文化品质和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基本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语言规范意识等。
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中培养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体验到“语文味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就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语文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修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形成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让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儿”,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就要注重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专业水平。
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收获。
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和体验,注重中外文学常识的传授和运用,注重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文化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
只有通过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专业水平,才能真正让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儿”,构建具有文化品质和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体验到语文的美与韵,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气息。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7fca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b.png)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语文课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关键环节。
由于教材内容的单一和教学方法的传统,很多学生在语文课上常常感到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为了提高语文课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受到浓厚的语文味儿,教师需要运用一些新颖的课堂方法和活动。
本文将介绍一些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希望能给语文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设计各种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以古代宫廷为情境,让学生扮演宫女或太监,体验古代宫廷生活,感受古诗词的风韵和意境;在教学古文时,可以以古代书院为情境,让学生扮演古代学子,亲身体验古代读书写字的氛围,理解古文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并熟悉语文知识,增强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
二、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使用游戏元素和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文游戏,如语文知识抢答、语文趣味大挑战、语文文学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乐趣和欢乐。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设计一场古诗词接力赛,让学生根据提示快速接龙,感受古诗词的优美与隽永;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可以设计一场阅读推理游戏,让学生在推理猜谜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游戏化教学,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实践体验法实践体验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的生动和有趣。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开展一场写作大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进行语言规范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6789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8.png)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课程,也是开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乐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语文课上更具有浓厚的语文味儿。
下面就探讨一下如何在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一、启发思维,激发兴趣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使课堂更具有互动性和活跃性。
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如语文游戏、语文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注重实践,培养能力语文课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死板的课本知识上,而是应该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演讲、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语文的美丽和力量。
可以设置每周一次的朗读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让学生在写作中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使语文课堂更具有实际意义和生活情感。
三、注重体验,感受文化语文课是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窗口,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可以通过诵读古诗词、欣赏古典文学作品、观摩中国书法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并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如校园文化节、诗歌朗诵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课程的丰富内涵,增强对语文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注重扩展,开阔视野语文课不仅仅是教授语文知识,更应该是开阔学生视野的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介绍语文领域的名人故事,让学生了解更广泛的文化知识,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2723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f.png)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的课堂方法语文课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由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上常常缺少语文味儿,这使得如何在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成为了每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在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呢?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简要介绍一些在语文课堂上出语文味儿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课堂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出语文味儿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如朗读比赛、课外阅读分享会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阅读,如读报、读杂志、读小说等,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增加他们的阅读体验。
只有让学生产生真正的阅读热情,他们才能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从而在语文课堂上呈现出真正的语文味儿。
二、课文导读课文导读是语文课堂上出语文味儿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课文导读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课文中蕴含的文学情境、文学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味其中的语言之美和文学之美。
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课文导读,如教师讲解、学生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等,让学生在课文导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美好,从而在语文课堂上出现出丰富的语文味儿。
三、优秀作文分享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优秀作文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互相交流写作技巧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语文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分享一些经典的名篇佳作,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只有让学生在作文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他们才能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出真正的语文味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
发表时间:2013-07-02T17:14:57.18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袁淑英[导读]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袁淑英
〔摘要〕语文课“教什么,怎样教”、“怎样才算是一堂名副其实的语文课”这是一些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些永恒的话题。
众所周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凸现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上出语文味浓郁的语文课,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从字词教学、学法引导、朗读指导、读写训练等角度就“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 教字词
字词是阅读、写作的基石,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它向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
但是前一段时间语文教学出现了迷失和错位,很多课一味追求花样和形式,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而忽视了字词这一语文基础的训练或是字词训练不够到位,导致部分学生只会动口不会动手,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字词,而且书写也极不符合规范。
叶老说:“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纯熟,再也丢不了了,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了。
”原因就在于此。
教师要通过兢兢业业教学字词显露出语文学科的本色,那就是工具性,要不同程度地强化正音、析形、解义等过程。
2 教学法
当今社会,提倡终身学习,这就要求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努力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情况下掌握学法。
广大同仁都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遗憾的是前几年,总认为语文课上书生琅琅,掌声不断就是一堂好课,学生如同课堂上的匆匆过客,动手的机会极少,学生收获甚微,课后想回过头来再复习却无从看起,更不要说掌握学习的方法了,因此,在课堂上应实实在在搞好学法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学习语文、动脑学语文。
如在上《少年闰土》一课时,让学生思考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提醒学生可以圈圈画画,老师在课堂巡视中及时表扬:“在旁批注是个很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对课文的好词好句或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用笔画出来,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有感受和想法的地方在空白处写出来,就会让学生逐步养成读、画、批、写的好习惯。
这样,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变讲堂为学堂,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少教甚至不教” 的目的,长期坚持,学生肯定能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 抓朗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叶老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
”许多语文课上,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反反复复抓朗读训练,但他们不是为了使课堂场面热闹、好听好看,一味请学生大声朗读,而是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能独具慧眼地发现文本的内在价值。
如《白鹅》一课中,出示这样一段话: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让学生按要求读:通过读,让全场的人知道白鹅吃了哪些东西?学生自然重读“水、泥、草”三个词;再读,让大家知道鹅吃饭的顺序。
学生又重读“先、再、然后”三词;再读,读出一幅会动的画面。
学生自然而然深刻理解了白鹅吃饭的有趣,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现在了眼前,从而领悟到白鹅的可爱,体会到作者对于白鹅的喜爱之情。
可以说,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语言学习方法,根据文本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多样化、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反复朗读指导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4 练读写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阅读教学无疑兼具指导写作的任务。
从课文入手,大量阅读,勤写勤练,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体会语言的神韵,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毫无疑问,阅读教学的另一大任务就是要读写结合、训练到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为学生日后的表达和写作搭桥铺路。
如在《给予树》教学即将结束时,在圣诞音乐的伴奏下,出示句子:“我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给学生填空并朗读,学生分别填出了“骄傲、开心、感动、愧疚、自豪” 等理解不同的词语。
课堂40 分钟是短暂的,也是宝贵的,一节课让学生得益越多越好。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为语文老师,应在课堂上兢兢业业教学字词、实实在在注重学法引导、反反复复抓实朗读、扎扎实实训练读写,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把教学变成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语文课”,使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高。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语文又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也是一门最有活力最深奥的学科,相信广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会切实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和魅力,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使语文教学达到真、纯、实、活的境界。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县新兴学区史庄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