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癌性(上皮性)间皮瘤
大量肿瘤细胞多
单个散在,并可见圆形聚集。聚集细胞呈三维结构,
常有扇贝样边界,类似桑椹。桑椹中央细胞互相堆
积,形成很复杂的外观。积液中出现三维桑椹 样乳头状聚集的细胞, 如果无原发性肿瘤, 应考虑诊断为癌性间 皮瘤。其形态学特点
见图8-49、表8-15-1。
图8-49 癌性间皮瘤(三维乳头状聚集)
第八章 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部分四
.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七节 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 一、良性积液细胞形态学
(一)间皮细胞
1.穿刺和刷取标本 间皮细胞呈成片多角形,直
径约20μm,相互之间有透明区域,细胞表面充满微绒
毛,边界清晰。细胞质呈嗜碱性或嗜酸性。细胞核呈 圆形或卵圆形,常居中,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明 显(1~2个),居中,偶见核皱褶。
.
2.积液 脱落的间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见
图8-47、表8-14-1。
图8-47 间皮细胞(积液标本)
.
.
(二)巨噬细胞
所有积液中都可出现巨噬细胞,最高达85%,
且女性比男性高,与癌症无关。巨噬细胞易被误认
为间皮细胞,特别是具有大空泡的细胞,大部分应
为巨噬细胞。 其形态学特征见图8-48、表8-14-2。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增生的免疫母细胞易被误诊为淋巴瘤细胞。 但淋巴瘤不会见到各成熟阶段的浆细胞样淋巴母细胞。 双核淋巴细胞类似Reed-Sternberg细胞,但形态不典型。 多核巨细胞类似于破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
(3)肉芽肿性淋巴结肿大:在细胞学涂片上出
现上皮样细胞,背景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皮样
细胞呈长的多角形,细胞质淡染,细胞边界清晰,细
胞核呈椭圆形,有时呈逗点形,染色质呈细颗粒状、 淡染,常有切迹。细胞 多疏松聚集,吞噬外来 异物的多核巨细胞的胞 核多散开,类似
Langhans细胞(图852)。
图8-52 肉芽肿性淋巴结肿大的细胞学变化
.
(4)窦性淋巴结肿大: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的 罕见疾病,又称为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在细胞学涂片上,可见巨噬细胞、Langerhans 细胞(细胞约10~12μm,细胞质呈弱嗜酸性,细胞
.
.
2.纤维肉瘤性间皮瘤 直接穿刺获取的标本, 其细胞呈梭形,类似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但细 胞体积大,细胞核深染,常成片或呈螺旋状。 3.混合性恶性间皮瘤 少见,由各种间皮瘤细
胞组成,可见成小片的梭形细胞,伴有立方形细胞,
形成腺腔样结构。积液中的细胞常呈梭形,伴有不
典型或典型的恶性间皮细胞特性。
.
(三)转移性肿瘤
积液中转移性肿瘤有腺癌、鳞癌、内分泌肿瘤、
恶性淋巴瘤等,最常见的类型为腺癌、分化差的癌和
小细胞肿瘤。有时可见角化型鳞癌。 1.腺癌 常见为肺腺癌、乳腺癌、浆液性卵巢癌、 子宫内膜腺癌、食管 腺癌、肾癌和甲状腺 癌等。其细胞学特点
见图8-50、表8-15-2。
.图8-50
转移性大肠癌的印戒样细胞
非肿瘤性病变有炎症、感染、自身免疫和超敏反
应性疾病。大多数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淋巴结。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能进一步鉴别原发性恶性淋巴
瘤的种类。
.
.
1.急性淋巴结炎 多因细菌或药物所致。病变 早期可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后期可见中性粒细
胞、浆细胞和含有吞噬碎片的大巨噬细胞。
2.慢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增生性反应是淋巴结
肿大的最常见原因。慢性病变引起淋巴结肿大、淋巴
结滤泡增大、反应性淋巴结增生,其细胞学特点是:
.
(1)滤泡性和副皮质性淋巴结增生:细胞成 分较多,散在分布,单个细胞形态和大小不一, 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图8-51、表8-17-1) 。
图8-51 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箭头指示为巨噬细胞) .
.
(2)病毒感染:EBV和HIV感染常伴淋巴结肿大,偶 见于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在细胞学涂片上,显示混合性变化: 可见大或小转化淋巴细胞、免疫母细胞、巨噬细胞、浆
1994年,Battifora和McCaughey将间皮细胞或结
缔组织来源的肿瘤进行了新分类,分为:
①间皮细胞性肿瘤:良性包括反应性间皮细胞增
生、乳头状间皮瘤、多囊性间皮瘤;恶性包括癌性
(上皮性)间皮瘤和变异体。 ②结缔组织性肿瘤:良性包括纤维性斑块、纤维 瘤;恶性包括纤维肉瘤间皮瘤。 ③混合性肿瘤:滑膜瘤样间皮瘤。
断角化型鳞癌的标志之一。
.
积液中原发性肿瘤不多见,主要是转移性肿瘤。
在缺乏临床病史的情况下,表8-16的信息可提示原
发肿瘤最可能发生的部位。
.
第八节 淋巴结细胞病理学检查 一、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细胞形态学 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项传统技术,肿大淋
巴结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常作为淋巴结病变的诊断
方法(表8-17)。
核致密或有切迹,呈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细
致),伴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
和多核巨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是诊断依据之一。
.
二、恶性淋巴瘤细胞病理学
1.恶性淋巴瘤诊断原则 早期,恶性淋巴瘤
的分类是根据组织学和细胞学特点,分为霍奇金淋
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
2.大细胞型分化差的癌 积液出现分化差的
肿瘤细胞常容易判断,但难以鉴别肿瘤类型,如
分化差的肺鳞癌、胰腺导管癌、膀胱上皮癌、软
组织和骨肉瘤等。细胞学特点 见表8-15-3。
.
.
3.小细胞肿瘤
常见为肺燕麦细胞癌、小细胞乳腺肿
瘤、儿童小细胞恶性肿瘤或恶性淋巴瘤。积液中小型癌细 胞易误被认为炎症细胞。 4.角化型鳞癌 分化好的角化型鳞癌很容易识别,但 罕见于积液,如角化型肺鳞癌、咽或食管鳞癌等。细胞学 特点:①角化型鳞癌,无论细胞核结构如何,积液中可出 现类似正常鳞状上皮细胞的癌细胞。②出现无核鳞状上皮 细胞、细胞核阴影、淡化或消失。③鳞状细胞珠形成是诊
图8-48 各种巨噬细胞(单个核巨噬细胞) .
.
(三)血细胞 积液中血细胞变化的意义见表8-14-3。 (四)非恶性疾病伴积液的细胞学 非恶性疾病伴积液的细胞学特征见表8-14-4。
.
.
.
二、恶性积液细胞病理学 (一)恶性细胞与疾病 积液中恶性细胞与疾病的关系见表8-15。
.
.
.
(二)原发性肿瘤
1998年WHO提出了形态学和免疫学分类,将恶性
1.癌性(上皮性)间皮瘤
大量肿瘤细胞多
单个散在,并可见圆形聚集。聚集细胞呈三维结构,
常有扇贝样边界,类似桑椹。桑椹中央细胞互相堆
积,形成很复杂的外观。积液中出现三维桑椹 样乳头状聚集的细胞, 如果无原发性肿瘤, 应考虑诊断为癌性间 皮瘤。其形态学特点
见图8-49、表8-15-1。
图8-49 癌性间皮瘤(三维乳头状聚集)
第八章 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部分四
.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七节 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 一、良性积液细胞形态学
(一)间皮细胞
1.穿刺和刷取标本 间皮细胞呈成片多角形,直
径约20μm,相互之间有透明区域,细胞表面充满微绒
毛,边界清晰。细胞质呈嗜碱性或嗜酸性。细胞核呈 圆形或卵圆形,常居中,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明 显(1~2个),居中,偶见核皱褶。
.
2.积液 脱落的间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见
图8-47、表8-14-1。
图8-47 间皮细胞(积液标本)
.
.
(二)巨噬细胞
所有积液中都可出现巨噬细胞,最高达85%,
且女性比男性高,与癌症无关。巨噬细胞易被误认
为间皮细胞,特别是具有大空泡的细胞,大部分应
为巨噬细胞。 其形态学特征见图8-48、表8-14-2。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增生的免疫母细胞易被误诊为淋巴瘤细胞。 但淋巴瘤不会见到各成熟阶段的浆细胞样淋巴母细胞。 双核淋巴细胞类似Reed-Sternberg细胞,但形态不典型。 多核巨细胞类似于破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
(3)肉芽肿性淋巴结肿大:在细胞学涂片上出
现上皮样细胞,背景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皮样
细胞呈长的多角形,细胞质淡染,细胞边界清晰,细
胞核呈椭圆形,有时呈逗点形,染色质呈细颗粒状、 淡染,常有切迹。细胞 多疏松聚集,吞噬外来 异物的多核巨细胞的胞 核多散开,类似
Langhans细胞(图852)。
图8-52 肉芽肿性淋巴结肿大的细胞学变化
.
(4)窦性淋巴结肿大: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的 罕见疾病,又称为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在细胞学涂片上,可见巨噬细胞、Langerhans 细胞(细胞约10~12μm,细胞质呈弱嗜酸性,细胞
.
.
2.纤维肉瘤性间皮瘤 直接穿刺获取的标本, 其细胞呈梭形,类似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但细 胞体积大,细胞核深染,常成片或呈螺旋状。 3.混合性恶性间皮瘤 少见,由各种间皮瘤细
胞组成,可见成小片的梭形细胞,伴有立方形细胞,
形成腺腔样结构。积液中的细胞常呈梭形,伴有不
典型或典型的恶性间皮细胞特性。
.
(三)转移性肿瘤
积液中转移性肿瘤有腺癌、鳞癌、内分泌肿瘤、
恶性淋巴瘤等,最常见的类型为腺癌、分化差的癌和
小细胞肿瘤。有时可见角化型鳞癌。 1.腺癌 常见为肺腺癌、乳腺癌、浆液性卵巢癌、 子宫内膜腺癌、食管 腺癌、肾癌和甲状腺 癌等。其细胞学特点
见图8-50、表8-15-2。
.图8-50
转移性大肠癌的印戒样细胞
非肿瘤性病变有炎症、感染、自身免疫和超敏反
应性疾病。大多数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淋巴结。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能进一步鉴别原发性恶性淋巴
瘤的种类。
.
.
1.急性淋巴结炎 多因细菌或药物所致。病变 早期可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后期可见中性粒细
胞、浆细胞和含有吞噬碎片的大巨噬细胞。
2.慢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增生性反应是淋巴结
肿大的最常见原因。慢性病变引起淋巴结肿大、淋巴
结滤泡增大、反应性淋巴结增生,其细胞学特点是:
.
(1)滤泡性和副皮质性淋巴结增生:细胞成 分较多,散在分布,单个细胞形态和大小不一, 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图8-51、表8-17-1) 。
图8-51 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箭头指示为巨噬细胞) .
.
(2)病毒感染:EBV和HIV感染常伴淋巴结肿大,偶 见于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在细胞学涂片上,显示混合性变化: 可见大或小转化淋巴细胞、免疫母细胞、巨噬细胞、浆
1994年,Battifora和McCaughey将间皮细胞或结
缔组织来源的肿瘤进行了新分类,分为:
①间皮细胞性肿瘤:良性包括反应性间皮细胞增
生、乳头状间皮瘤、多囊性间皮瘤;恶性包括癌性
(上皮性)间皮瘤和变异体。 ②结缔组织性肿瘤:良性包括纤维性斑块、纤维 瘤;恶性包括纤维肉瘤间皮瘤。 ③混合性肿瘤:滑膜瘤样间皮瘤。
断角化型鳞癌的标志之一。
.
积液中原发性肿瘤不多见,主要是转移性肿瘤。
在缺乏临床病史的情况下,表8-16的信息可提示原
发肿瘤最可能发生的部位。
.
第八节 淋巴结细胞病理学检查 一、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细胞形态学 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项传统技术,肿大淋
巴结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常作为淋巴结病变的诊断
方法(表8-17)。
核致密或有切迹,呈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细
致),伴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
和多核巨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是诊断依据之一。
.
二、恶性淋巴瘤细胞病理学
1.恶性淋巴瘤诊断原则 早期,恶性淋巴瘤
的分类是根据组织学和细胞学特点,分为霍奇金淋
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
2.大细胞型分化差的癌 积液出现分化差的
肿瘤细胞常容易判断,但难以鉴别肿瘤类型,如
分化差的肺鳞癌、胰腺导管癌、膀胱上皮癌、软
组织和骨肉瘤等。细胞学特点 见表8-15-3。
.
.
3.小细胞肿瘤
常见为肺燕麦细胞癌、小细胞乳腺肿
瘤、儿童小细胞恶性肿瘤或恶性淋巴瘤。积液中小型癌细 胞易误被认为炎症细胞。 4.角化型鳞癌 分化好的角化型鳞癌很容易识别,但 罕见于积液,如角化型肺鳞癌、咽或食管鳞癌等。细胞学 特点:①角化型鳞癌,无论细胞核结构如何,积液中可出 现类似正常鳞状上皮细胞的癌细胞。②出现无核鳞状上皮 细胞、细胞核阴影、淡化或消失。③鳞状细胞珠形成是诊
图8-48 各种巨噬细胞(单个核巨噬细胞) .
.
(三)血细胞 积液中血细胞变化的意义见表8-14-3。 (四)非恶性疾病伴积液的细胞学 非恶性疾病伴积液的细胞学特征见表8-14-4。
.
.
.
二、恶性积液细胞病理学 (一)恶性细胞与疾病 积液中恶性细胞与疾病的关系见表8-15。
.
.
.
(二)原发性肿瘤
1998年WHO提出了形态学和免疫学分类,将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