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研究
Caj文件的目录
1. 张光明彭萍萍《近年来国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观点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
月刊)》2002年第6期
2. 余传贵《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0年10月
3. 王然《经济危机的新特征及其分析》,《经济学研究》2006年第3期
4. 凌宗诠《美国经济衰退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5. 李光耀《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政治性的》,《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1月
6. 孙锋尹於舜《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新危机经济学视角的思索》,《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
7. 冯继康《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蕴涵与时代价值》,《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
8. 罗伯特·布伦纳《正在显现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新自由主义到经济萧条?》,《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3年第5期
9. 刘海英摘《经济危机能发展成为“大萧条”吗》,《中国改革》2002年第8期
10. 李丽丽《经济危机把资本主义引向何处》,《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9月
11. 林立国《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原因剖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7月
12. 廖和平蒋平《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述评》,《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12
月
13. 张明韦定广《全球化视野中的1873年经济危机及其对马克思的挑战》,《复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4. 霍明远《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前兆—市场经济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国科学院
院刊》2007年01期
15. 黄江新《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视角》,《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
16. 何秉孟《要关注研究21世纪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国经贸导刊》2001
年第20期
17. 杨黛《对西斯蒙第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探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1月
18. 田雨治《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模式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8年第2期
19. 李俊霖尹作亮《马克思和凯恩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述评》,《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0. 王元璋游泳《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年05期
21. 白群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22. 何秉孟《怎样认识“二十一世纪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提法》,《北京日报》2001
年12月3日
23. 刘元琪《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与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9期
24. 杨德明《美国学者林顿·拉鲁什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学动态》1999年
25. 张佳生《30年代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01期
26. 王文美《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四川统一战线》2000年07期
27. 金伯富《最近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与危机》,《世界经济研究》1996年01期
28. 杨健生《国家集团竞争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29. 弗雷德·马格多夫王建礼《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国外社会
科学》2006年03期
30. 李渌岩《对“经济危机”的再认识》,《改革与理论》1998年07期
31. 里查德·D·伍尔夫《2000年的美国经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当代经济研究》
2001年第1期
32. 赫修贵《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比较》,《行政论坛》1996年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研究的观点摘录
一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最终受到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的限制的结果。生产资料最终是生产消费品的手段,没有对消费品的需求,生产能力便无处可用。于是就爆发了经济危机。所有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经济危机是社会强制地销毁一部分过剩生产力的特殊方式。
----李俊霖尹作亮,马克思和凯恩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述
评,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他不同意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价格灵变,价格机制可以自动使供求均衡的理论。他认为,失业和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它只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他认为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由有效需求决定,后者又由消费和投资构成。他将有效需求不足归因于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边际效率都是递减的,而流动性偏好又使得利率的降低有一定的限度,所以,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相对于国民收入的供给来看都是不足的。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大量的非自愿失业。
--李俊霖尹作亮,马克思和凯恩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述
评,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恪守着这样一个教条:经济危机是资产阶级社会制度的专利。因为,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里,由于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不可避免,从而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危机具有客观必然性;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复存在,坚决危机也就必然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看来,传统经济学的这一理论也是不能成立的:经济危机不是资产阶级社会制度的专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经济危机同样具有客观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