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梦秦简: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竹简一千一百五十五支,是首次发现的秦简。
简文以近似小篆的秦隶书写。
时代,早的为战国末年,晚的为秦始皇时代。
内容包括《编年记》、《语书》、《秦律二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为吏之道》、《日书》甲乙种,大部分是有关秦律,律文解释和治狱文书程式的记载,为研究战国末年到秦始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特别是法律制度,提供了丰富资料。
现在有《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云梦秦墓竹简》线装本,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
从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也没能看到的秦朝法律文书,可以看到政府对农民剥削的情况和残酷的刑法等。
沙丘之变:秦始皇病死沙丘時少子胡亥與宦官趙高合謀篡奪帝位的事件秦始皇三十七年。
秦始皇出巡到沙丘時病危,令趙高作書,命在上郡監軍的長子扶蘇回咸陽繼位。
始皇死後,趙高扣壓聖旨,陰謀唆使胡亥篡奪帝位。
遂脅迫李斯矯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太子,迫令扶蘇自殺。
胡亥秘不發喪,回到咸陽後即位稱秦二世。
皇帝制: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
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礼乐制度和皇位继承等各种规定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
皇帝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6年袁世凯的垮台而彻底废除,前后历时2137年。
编户齐民:两汉对百姓的管理,由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的编户制度。
为保证赋役制度的实行,汉代政府实行极严密的户籍制度。
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白虎观会议:东汉章帝时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举行白虎观会议。
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淳于恭、班固、杨终等。
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章帝亲自裁决。
此后,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
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
《白虎通义》:《白虎通义》是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着作。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
因辩论地点在白虎观而得名。
《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以后今文经学神秘的唯心主义思想。
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对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班超:32-102年),东汉著名外交家。
奉东汉政府之命出使西域,任西域都护。
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奴役,使西域重新纳入汉政府的统辖之下。
他经营西域三十年,对巩固我国的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莽: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
幼年时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
初始元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
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
由于他削王为候,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
赋役繁重,刑政苛暴。
加之黄河改道,天灾肆虐,各地农民纷起反抗。
盐铁会议:西汉昭帝时召开的辩论盐铁官营等国家政策的会议。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收入,但其弊端也日益显著。
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辅政,继续遵行汉武帝末年与民休息的政策。
始元六年(前81),令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国所举贤良文学六十余人至京师,问以百姓疾苦及施政教化的要务。
贤良文学请罢盐铁酒肆均输,而桑弘羊则以盐铁官营等为国家大业,反对废止。
双方展开论战,除盐铁问题外,还涉及对匈奴的关系、德教与法治之得失等问题。
结果,桑弘羊作出某些让步,奏罢郡国榷酤及关内铁官。
宣帝时,庐江太守丞桓宽据会议资料,结合汝南朱子伯的追述,推衍增广而成《盐铁论》一书。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统一以前,由吕不韦召集他的门客集体编纂的。
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后又简称为《吕览》,一共有二十余万字。
《汉书·艺文志》称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为“杂家”,即认为它是先秦以来阴阳、儒、墨等各家的折衷和调和。
《吕氏春秋》的编著目的,就是博采众说,为当时秦国正在进行的统一天下的活动作理论上的论证。
这部书文字朴素简练,和先秦其他的子书一样,有不少地方都是借用寓言故事来说理,因而富有文学的意味。
书中还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闻佚事。
中书监、令:官名。
三国魏始置,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次略高。
东汉以来,尚书权重,录尚书省权利犹大,实际上掌管机要。
新设中书省以分尚书之权,是曹魏加强中央集权的新措施。
为后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萌芽。
文帝任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同堂机密。
至明帝时,中书监、令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晋、南北朝沿置。
因地在枢近,常受君主信任,号为“凤凰池”。
隋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仍置监、令各一人,后废监存令。
唐复中书省原名,只设中书令,不复设监。
宇文泰:北周的实际创建者。
其先出匈奴,自后燕归魏,徙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
泰子宇文觉称帝后,追尊其为太祖,谥文帝。
政治改革方面,在大统元年采纳苏绰建议,制定地方官必须遵守的六条诏书:即清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他又建立府兵制,扩大了兵源,此制后更为隋唐所沿袭。
关中本位政策,是史学家陈寅恪所提出的学说,用以阐释西魏、北周、隋、唐四代政权的特点。
最早宇文泰采用苏绰建议,制定关中本位政策,消除胡汉隔阂,并以均田制的名义控制农民。
最后结合成“关陇集团”,当时的豪族亦大部份都加入这集团。
隋炀帝喜巡幸,严重破坏了关中本位政策。
唐太宗为了落实关中本位政策,将全国过半的兵力集中于关中一带,使中央实力大增。
陈寅恪指出:“李唐承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重心在西北一隅。
”武则天掌权以后,开始瓦解关陇集团,崇尚进士文词之科,使文武分家。
到唐玄宗时关中本位政策破坏已尽,地方势力兴起,唐室也从此衰落。
关陇集团,亦称关陇六镇集团、六镇胡汉关陇集团或武川镇军阀。
武川镇军阀之名来自清代考据学史家赵翼所著的廿二史札记卷十五,其中提到“北周隋唐皆出自武川”。
陈寅恪再提出新学说,用以阐释西魏、北周、隋、唐三代政权的特点。
关陇集团一词为陈寅恪命名,关陇集团是一个政治统治集团,最早源自宇文泰的八柱国,由北魏六镇武将、代北武川镇的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豪族如京兆韦缜、河东柳泽、太原郭彦、武功苏椿、河内司马裔、敦煌令狐整等所组成。
黄永年认为关陇集团只是存在于西魏、北周和隋朝初期,隋炀帝时已经逐渐衰落解体。
关陇集团到唐初不复存在,唐高祖时期的功臣和宰相出身关陇的不及半数,并不能称之为一个集团。
急递铺:元朝时专用以传递紧急文书的邮驿叫急递铺。
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每铺置铺丁五人。
铺丁一昼夜行四百里,加急则为五百里,徒步奔驰,辗转传递军政机要文书。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8日),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谥文定。
大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朝末年儒学(实学学派,以及经学领域中的汉学学派)、西学、天学(天主教神学)、天文学、数学、水利学、农学、军事学等领域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宰相级)、内阁次辅(相当于第一副首相)。
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督徒,作为热忱而忠贞的教友领袖和护教士,被誉为明代“圣教三柱石”之首。
张格尔、戴震、朱由榔
乾嘉学派: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
主张将义理与考核相结合,以考核为手段去通晓文章、寻求义理。
乾嘉学派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
代表人物有:戴震、段玉裁、王念孙
租界:帝国主义列强根据和中国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租用的地段。
最早在中国取得租界的是英国。
列强在租界内行使行政管理和司法管辖权﹐形成“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收回租界是其主要目标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国租界先后收回。
抗日战争胜利后废除了中国各地的日租界。
至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界全部由中国收回。
辽东战役
金田起义:是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寿诞之际率起义军在金田村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成为太平军,封五军主将,并颁布简明军律。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金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清朝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为维护清朝统治,御侮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以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起点,以《马关条约》签订为终结,历时30余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洋务派: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标榜“自强求富”、兴办“洋务事业”的封建官僚集团。
其洋务事业主要有: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其目的在镇压农民起义、加强海防及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经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覆灭,企求“船坚炮利”的洋务运动破产,李鸿章集团日削,张之洞集团势力遂成为洋务派的后劲。
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举办“新政”,洋务派作为一种政治势力逐渐解体。
倭仁:(1804—1871),蒙古正红旗人,乌齐格里氏,字艮峰,道光进士。
道光末年,他和曾国藩标榜“理学”,以封建卫道者自居。
同治初年,他任文渊阁大学士,反对洋务派设立同文馆和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成为顽固派首领。
著有《倭文端公遗书》。
昭信股票:《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决定用举债的办法筹款,于1898年发行“昭信股票”一万万两,年利五厘,20年内归还。
它号召王公贵族和文武官员带头“领票缴银”,以推动各地商民踊跃认购。
由于清政府已在人民中失去信用,各级官员又借机强行摊派,引起不满,不得不在筹到1000多万两后就停止发行。
丁戊奇荒:是中国华北地区发生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至四年(1878年)之间的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
1875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因此史称“丁戊奇荒”。
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之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1]。
这场灾害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受灾人口1.08亿,造成900至1300余万人饿死,[2] 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到外地,对中国晚清历史发生了深远影响。
【盛宣怀】(1844—1916)近代买办官僚。
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入。
秀才出身。
1870 年(同治九年)入李鸿章幕。
1873 年任轮船招商局会办。
1880 年(光绪六年)办电报局,1893 年又筹办华盛纺织总厂。
利用宫督商办及官商合办形式,垄断经营,营私舞弊。
1896 年接办湖北汉阳铁厂,兼筹办芦汉铁路。
1898 年开办萍乡煤矿,至1908 年合并汉阳制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成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名为商办,实权仍被他控制。
1900 年参与英美策划的*东南互保活动。
1902 年任工部左侍郎、会办商约大臣,出卖铁路和矿山的利权。
1910 年(宣统二年)任邮传部尚书,次年为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用“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干线路权作抵押,大借外债,激起全国性的铁路风潮。
武昌起义爆发,披撤职,逃亡日本,仍继续进行出卖汉冶萍企业的活动。
有《愚斋存稿》及《盛宣怀未刊信稿》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
19世纪70年代,中国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正在形成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酝酿着资产阶级维新思潮。
1879年康有为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文化,阅读了《西国近事汇编》、《环游地球新录》等书,乃始知西方治国有法度。
在西学的影响下,他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寻找真理。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
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书。
他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
资产阶级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
“体”,即根本的意思。
“用”,即具体的措施。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光绪:(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爱新觉罗氏,讳载湉。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1875年2月25日至1908年11月14日在位。
醇贤亲王奕譞长子,道光帝孙,以三岁冲龄,过继与咸丰帝,即帝位,年号“光绪”。
幼年时由慈安太后及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历经甲午战争、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太后禁闭在中南海瀛台。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被砒霜毒死,比慈禧早一日驾崩。
关于凶手的身分,历史学存在争议。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
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
次年,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
1898年9月,光绪帝授他四品卿衔,担任军机处章京,参预变法。
变法失败,他拒绝了日本人的劝告,不肯逃亡,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后和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杨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刑场。
他的遗著被编成《谭嗣同全集》。
自立军:自立军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组织的武装,是康有为“保皇派”与孙中山革命派合作的产物。
戊戌政变后,唐才常辗转到日本,和康有为、梁启超商讨,决定组织武装“勤王”,以实现君主立宪的目的,唐才常也得到孙中山的支持,留日学生林圭、秦力山、沈翔云等先后参与其事。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冬,唐才常、林圭等回国。
次年在上海发起成立正气会,旋改名自立会,对外称“东文译社”,以教授日文为掩护,而秘密筹组自立军消息泄露,湖广总督张之洞遂勾结英国领事,于21日破获设在汉口英租界的自立军总机关,唐才常等死难,全军瓦解,自立军起义失败。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
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之风。
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定都南
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
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问题与主义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思想辩
论。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
应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而不要高谈主义。
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进行反驳,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分离,研究实际问题与宣传主义必须结合,改造社会必须“根本解决”,才能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谈什么主义,用什么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一争论的实质是社会改良思想与社会革命思想的争论
新潮:1919年1月的由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创办的五四时期的进步刊物之一。
主
要发起人为罗家伦、傅斯年等。
曾得到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支持。
创刊后,因其仿效《新青年》,鼓吹“伦理革命”,反对纲常名教,提倡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鼓吹“文学革命”,大量刊载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作品,在进步的知识分子中产生了较
大影响。
但在五四运动后,由于受胡适的影响,逐渐向右转。
共出版三卷十二期,1922年3月出至第三卷第二号后停刊
湘江评论:五四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革命报刊之一,1919年创刊于长沙,毛泽东主编。
为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是一份全部使用白话文的周报,以评述为主。
《湘江评论》最突出的特点是把承受、传播、施行世界革命的新思潮作为根本任务,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宣传鼓动。
其中,毛泽东撰写的长篇政论《民众的大联合》,反应了毛泽东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
国民会议运动:北京政变后,段祺瑞得到各派推举,重掌政权,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宣告成立。
此时,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应先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统一与建设。
中国共产党支持孙中山北上,并于1924年11月发表宣言,指出在全国正式政府未成立前,国民会议预备会议应该是号令全国的总机关。
这个主张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于是国民会议运动汇合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
全国性的国民会议运动有力地声援和协助了孙为召集国民会议及其预备会议而同段等进行的正义斗争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为了宣传封建买办思想和法西斯主义,国民党于1934年发起所谓“文化建设运动”,成立中央文化建设协会,陈立夫伟理事长,出版《文化建设》在杂志,鼓吹“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
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即以中国文化为本位,调和中西文化,形成一种“新文化”,这实际上是清朝统治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老路子。
1935年1月,陶希圣等10位教授联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之后报刊上还发表大量的有关文章来宣传。
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3月至5月,中国军队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
博古:
抢救运动:
二二八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