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
中级财务会计必看知识点
![中级财务会计必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ef5b3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5.png)
中级财务会计必看知识点1. 会计准则和原则在中级财务会计中,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会计准则为会计职业提供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指导,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会计准则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
掌握这些准则的要求和规定,能够帮助中级财务会计师编制符合要求的财务报表。
2. 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也是中级财务会计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它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记录和分类。
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财务报表的准确和可靠至关重要。
中级财务会计师需要了解会计核算的各个步骤和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运用。
3.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中级财务会计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它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评估和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帮助中级财务会计师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三大核心部分之一,也是中级财务会计必看的知识点。
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帮助中级财务会计师了解企业的现金状况和流动性。
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有助于中级财务会计师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风险,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5. 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中级财务会计师需要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方法和技巧。
财务报表审计能够有效地发现和预防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欺诈行为,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和利益。
6. 税务会计税务会计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会计和税务法规的结合体。
中级财务会计师需要了解和掌握税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能够合理地运用税收政策和税务规划,以最小化企业的税负。
同时,中级财务会计师还需要了解税务会计报告和纳税申报的要求和程序。
(完整版)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c2aeda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5.png)
总论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的实务应用2.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的区分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损益;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损益; ③罚款收支;④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 ⑤固定资产盘盈、盘亏⑥现金盘盈,如为盘亏则计入管理费用:⑦盘亏存货时的非常损失,如为盘盈则冲减管理费用: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②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造成的投资价值波动;③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价值波动; ④自用房产、存货转为公允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增值,如为贬值则是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①主营业务收入;利得、损失与 ②其他业务收入;收入。
费用的区分 ③投资收益④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⑤财务收益 ①主营业务成本;②其他业务成本: ③营业税金及附加; ④管理费用; 费用 c⑤财务费用 ⑥销售费用;⑦资产减值损失; 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9)投资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计入当期损益 利得、损失● 收入、费用●减资造成的成本法转权益法可比性● 因会计政策变更而进行的追溯调整法 合并报表的编制承租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售后回购售后回租 中期报告相比年报的简化处理合并报表抵销内容的选择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 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加速折旧法重要性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 要求原则实质重于形式。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历史成本重置成本●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口径;②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无形资产时的入账成本选择;③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口径;会计要素的计量现值e④弃置费用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口径;⑤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是备选口径之二;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口径选择之一。
可变现净值o公允价值0历史成本重置成本θ现值o会计要素的计量可变现净值●①存货的期未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可变现净值为存货期未计价口径的一种选择;②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历史成本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口径重置成本会计要素的计量现值o可变现净值o公允价值o历史成本重置成本o 现值o可变现净值o会计要素的计量公允价值e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②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选择之一;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④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口径选择之一;⑤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知识点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6447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2.png)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知识点1.会计准则:中级财务会计需要熟悉并掌握相关会计准则,如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
了解会计准则的核心原则和主要变化,能够正确运用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表。
2.财务报表编制:中级财务会计需要熟悉并掌握财务报表编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能够正确运用会计准则,编制准确、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并能够解读和分析这些财务报表。
3.会计核算:中级财务会计需要掌握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这包括收入、支出、成本、资产、负债等项目的核算。
熟悉并掌握会计科目的具体内容、分类和运用,能够正确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和凭证的填制。
4.财务分析:中级财务会计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
能够运用财务指标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评价。
例如,通过比较财务报表数据的变化趋势,计算和解释财务比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
5.税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需要熟悉并掌握税务会计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能够正确计算和申报企业的税务责任,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规定,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6.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中级财务会计需要了解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能够识别和评估企业的风险,设计和实施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保护企业的财务利益,防范财务风险。
7.财务监管和合规,中级财务会计需要了解监管机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和监管措施。
能够正确履行财务报表披露义务,配合监管机构的检查和审计工作。
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企业的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以上是中级财务会计的一些重点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高财务会计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同时,要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通过实际工作锻炼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4650992d1f34693daef3ec6.png)
一、总论1、会计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2、计入管理费用的税金是印花税。
3、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费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4、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所依据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5、收入的正确描述: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收入。
6、能引起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变动的是股东大会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7、会计基本假设包括: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8、不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的企业资源不属于资产这句话是对的。
9、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收入。
10、分配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会引起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增加。
二、货币资金1、现金溢缺的会计核算涉及的科目有1、待处理财产损益2、管理费用3、其他应收款4、营业外收入。
没有营业外支出的原因是因为只有在查明原因后才能出来,现金的缺少一般都是人为的,不能由单位负担,应当由当事人承担。
2、有价证券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包括1外埠存款2银行汇票出口款3银行本票存款3信用证存款4信用卡存款5存出投资款等。
3、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1)直接核销法:直接核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对于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同时注销该笔应收款项。
坏账收回时,则应先作一笔相反分录,将坏账身份“恢复”为应收账款,再作正常的应收账款收回分录。
(2)备抵法:备抵法要求企业按期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对于估计收不回的应收款项,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实际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当坏账收回时,与直接核销法一样,先确认坏账时的相反分录,将坏账身份“恢复”为应收账款,再作正常的应收账款收回分录。
4、备抵法与直接核销法相比,其优点有:一是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记入费用,则避免虚增企业利润,符合谨慎性原则;二是“坏账准备”作为应收账款的备抵性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使得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的金额以净额列示,使报表阅读者更能了解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三是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消除了虚列的应收款项,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知识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409045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3.png)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知识一、会计基本概念1. 会计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记录、分类和总结经济业务的活动。
就像我们平时记账一样,不过企业的账更复杂啦。
2. 会计的职能有核算和监督哦。
核算就是把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用数字记录下来,监督就是看看这些活动合不合规、有没有问题。
3. 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企业的钱怎么来的,又花到哪里去了,这个过程就是会计要关注的。
二、会计要素1. 资产。
资产就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比如说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存货等都是资产。
厂房是用来生产的,机器设备能加工产品,存货可以卖出去赚钱呢。
2. 负债。
负债就是企业欠别人的钱或者要履行的义务。
像企业从银行借的贷款,就是负债,以后要还本金和利息的。
还有应付账款,就是欠供应商的钱。
3. 所有者权益。
这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享有的权益。
比如企业的股东投入的资本,还有企业经营积累下来的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就是企业的净资产啦。
4. 收入。
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获得的经济利益流入。
比如说企业卖了一批产品,收到的钱就是收入。
5. 费用。
企业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像购买原材料的成本、工人的工资、厂房设备的折旧等都是费用。
6. 利润。
利润就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如果利润是正数,企业就盈利啦,如果是负数,那就是亏损咯。
三、会计等式1. 基本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超级重要哦,就像财务世界的基石一样。
企业的资产要么是借来的(负债),要么是所有者投入的(所有者权益)。
2. 动态会计等式:收入 - 费用 = 利润。
这个等式体现了企业经营的成果,收入多、费用少,利润就高,反之利润就低。
四、会计核算方法1. 设置账户。
就像给不同的钱或者业务找个小房子住一样,每个账户都有自己的名称和用途。
2. 复式记账。
简单说就是一笔业务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记录,这样能反映业务的来龙去脉。
比如说企业买了一台设备,一方面要记录设备这个资产增加了,另一方面如果是贷款买的,还要记录负债增加了。
(完整版)中级财务会计(中财)考试重点学习笔记各章主要知识点详.
![(完整版)中级财务会计(中财)考试重点学习笔记各章主要知识点详.](https://img.taocdn.com/s3/m/6a694d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2.png)
(完整版)中级财务会计(中财)考试重点学习笔记各章主要
知识点详.
各章主要知识点详解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的含义及特征
1. 会计的含义
会计的含义, 也即会计的本质, 可以因为对会计进行考察的侧面不同, 而表述为不同的认识。
会计离不开计量,主要用货币量度计量经济过程中占用的财产物资和发生的劳
动耗费, 以描述经济过程, 评价经济上的得失。
会计记录是数字和文字的结合, 而文字说明寄托在数量的基础之上。
从这一点来看,会计是一种计量的技术。
会计对经济活动过程中占有财产物资和发生劳动耗费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产生信息, 供人们了解和管理经济过程是盈利还是亏损。
从这一点来看,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它旨在向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
济信息。
企业盈利了, 为什么会盈利?企业亏损了, 为什么会发生亏损?会计不仅要用货币单位计量和记录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的增减变化,记录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支出,更要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或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业务执行的情况。
会计通
过有事实依据的、可以查考的记录, 具体地说明获得利润或发生亏损的来龙去脉。
从这一点来看, 会计是使经营管理责任有所着落的手段。
对经济过程中占用的财产物资和发生的劳动耗费进行系统的计量、记录、分析
和检查, 是会计所用的手段, 不是会计本身的目的。
凭借这些手段, 达到从一个特定的侧面管好一家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或管好一个事业、
机关、团体的业务,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同时,为在更大的范围(如一个地区、一个系统或整个国家管理好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料。
2. 财务会计的特征。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4557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1.png)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1.会计准则:中级财务会计需要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了解其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告要求。
2.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包括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实体假设、会计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时期假设。
3.会计要素:中级财务会计需要了解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4.会计核算: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包括账户的开设、日记账的记账和分类账的汇总。
5.会计分录:中级财务会计需要熟悉会计分录的编制,包括借方和贷方的确定和金额的计算。
6.会计报表:了解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7.会计政策:了解会计政策的制定和会计估计的使用,以及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8.会计分析:中级财务会计需要具备会计分析的能力,包括财务比率分析、垂直分析和水平分析。
9.会计准则的变更:了解会计准则的变更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以及变更的过渡期如何进行。
10.会计风险和内部控制:了解会计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
11.财务会计报告: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包括编制的时间要求、披露的要求和审计的要求。
12.资产减值:了解资产减值的概念和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固定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和存货减值等。
13.公允价值会计:了解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会计处理方法,包括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和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等。
14.长期股权投资会计: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持股比例的确定、股权投资的分类和计量、股息收入的确认等。
15.金融工具会计:了解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金融负债的分类和计量、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等。
16.联表报表:了解联表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其对财务分析的意义。
17.资本市场:了解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参与主体,包括股票发行、债券发行和股权融资等。
18.公司治理:了解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公司治理在财务会计中的作用。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cba0e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b.png)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1.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规则和原则的总称,用于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常见的会计准则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等。
2.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通过记录、分类、摘要、核算和报告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形成财务报表的过程。
会计核算主要包括记账、开账、复核和结账等环节。
3.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资产代表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负债代表企业应对外提供的经济资源,所有者权益代表企业剩余的经济资源,收入代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费用代表企业经营活动消耗的经济资源。
4.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按照一定的会计原则编制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
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5.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记录在会计账簿中的交易明细。
会计分录主要包括借方(资产增加或费用减少)和贷方(负债增加或收入增加)。
6.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报表,包括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和净利润等。
利润表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7.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上的财务状况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规模、负债风险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8.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动情况的报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评估企业现金流动能力和偿债能力。
9.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支付的现金或承担的债务。
成本费用包括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薪酬、支付利息和支付税费等。
10.折旧与摊销: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因使用、过时或磨损而逐渐减少其价值的过程。
摊销是指无形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在一定期间内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到费用的过程。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c49e1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0.png)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总结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会计信息的记录、处理和报告。
以下是中级财务会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会计基础1.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记录和报告的基础。
2. 会计原则:包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等。
会计要素1. 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 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4. 收入: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非所有者投入。
5. 费用: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为获得收入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减少。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1. 会计确认:确定何时将交易或事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2. 会计计量:确定交易或事件在财务报表中的金额。
3. 会计报告:将会计信息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向利益相关者提供。
会计政策和估计1. 会计政策:企业在会计处理中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基础和方法。
2. 会计估计:在缺乏精确计量的情况下,企业对某些会计要素的金额所做的估计。
财务报表1.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2.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3.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变动情况。
会计调整1. 预提费用:预计未来会发生的费用。
2. 应计收入:已经实现但尚未收到的收入。
3. 折旧:固定资产价值的系统性分摊。
4. 摊销:无形资产价值的系统性分摊。
会计循环1. 销售和收款循环:涉及销售、收款和记录收入的过程。
2. 采购和付款循环:涉及采购、支付和记录费用的过程。
3. 生产循环:涉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计算和记录。
会计信息系统1. 手工会计系统:传统的会计记录和处理方式。
2. 计算机化会计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信息的记录、处理和报告。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大全总结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a8573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e.png)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大全总结财务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收集、记录、分类和汇总企业经济交易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的掌握对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总结中级财务会计的重要知识点。
一、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会计制度是财务会计的基础,是规范会计核算和报告的体系。
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会计基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告等内容。
会计基础包括会计主体、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和会计主体等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财务决策权和财务报告义务的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
会计期间是指确定会计报告日期的时间段,通常以一年为周期。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信息记录和报告必须使用货币进行计量。
会计公式是财务会计的基础,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关系。
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将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记录、计量、分类和汇总,形成会计报表的过程。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借贷记账法和会计分录法。
借贷记账法是财务会计中最常用的核算方法,它以会计等式为基础,根据经济交易的借贷关系,记录和计算会计事项的增减变化。
会计分录法是将经济业务按照科目的借贷关系进行等式扩展分录的过程,它是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单刀核算法、分区核算法等。
三、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指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重要基础。
会计科目主要包括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收入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等。
资产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和管理企业的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负债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和管理企业的负债,如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和管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如资本、利润分配等。
收入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和管理企业的收入,如销售收入、投资收益等。
费用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和管理企业的费用,如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等。
中级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点
![中级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3d7d1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1.png)
中级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点在现代社会中,财务会计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财务信息透明化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关键。
在中级财务会计专业中,学习者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以便能够熟练地处理相关的财务会计问题。
本文将从财务报表、会计原则、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等方面介绍一些中级财务会计专业的知识点。
一、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反映工具,也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级财务会计专业的学习者需要了解以下几个主要的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三个主要部分。
学习者需要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内容解读。
2.利润表:利润表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主要反映工具,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等项目。
了解利润表的编制原则和项目解读对于中级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情况,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方面的现金流量。
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求和分析方法是中级财务会计专业的基本要求。
二、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财务会计的基础,规定了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掌握会计原则是中级财务会计专业中的基本要求。
1.货币计量原则:货币计量原则规定了财务会计信息的计量单位应为货币单位,所有财务会计信息都应以货币单位来表示。
这是财务会计信息可以比较、分析和决策的基础。
2.实体性原则:实体性原则规定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独立于其所有者存在,财务会计信息应该以独立的实体来编制和报告。
这是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本原则。
3.会计期间的周期性原则:会计期间的周期性原则规定了财务会计信息应以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编制和报告,一般为一年。
这有利于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具体的会计科目、账户和账务处理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ade563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b.png)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涵盖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操作。
以下是对中级财务会计主要知识点的归纳:一、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而“收入费用=利润”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二、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的核算需要注意现金的收付、清查和盘点。
银行存款的核算要掌握银行存款账户的分类、银行存款的收支核算以及银行存款的清查。
其他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
三、存货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存货的核算包括存货的取得、发出和期末计价。
存货清查时,对于盘盈和盘亏的存货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四、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有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等。
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整理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70cc0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4.png)
中级财务会计重点整理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会计及特点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P6五、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势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六、实质重于形势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一、会计的基本假设P10,理解1会计的基本假设通常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一个会计主体不仅和其他主体相对独立,而且独立于所有者之外;第三节会计确认与计量第四节二、会计计量P14,其中12定义3计算5定义为重点1计量单位2计量属性 3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1历史成本:企业取得或建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2)重置成本:如果在现时重新取得相同的资产或其相当的资产将会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或者说是指在本期重购或重置持有资产的成本,也叫现行成本;(3)3可变现净值:资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4)现值(5)公允价值: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要具备3个条件:信息公开双方自愿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平交易第五节财务报告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章货币资金第一节现金第二节一、现金的管理第三节二现金的使用范围与库存现金限额P191职工工资、津贴;2个人劳动报酬;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7结算起点1000以下的零星支出;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企业库存现金最高限额一般要满足一个企业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的现金,边远地区可以超过5天但最多不超过15天;改变限额时应当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三、现金的总分类核算P221现金核算的凭证;2科目设置及帐务处理;3备用金的核算仅注意现金核算现金收支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从银行提取现金,根据支票存根所记载的提取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将现金存入银行,根据银行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企业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支出凭证所记载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按实际收回的现金,借记本科目,按应报销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实际借出的现金,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三企业因其他原因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四、财产的清查注意清查前与清查后的会计处理P24、P25例2-9,一二为重点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属于现金短缺,应按实际短缺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属于现金溢余,按实际溢余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一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或“库存现金”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借记“管理费用——现金短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二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个人或单位”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作为盘盈利得处理,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盘盈利得”科目;第四节银行存款一、开立和使用银行存款帐户的规定P25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企业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一般存款账户是企业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借款转存、与基本存款账户的企业不在同一地点的附属非独立核算单位的账户,企业可以通过本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但不能办理现金支取;临时存款账户是企业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的账户,企业可以通过本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根据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专用存款账户是企业因特殊用途需要开立的账户;四、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P27原因:一、企业和银行一方或双方同时记账错误;二、存在未达账项: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注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原始凭证第三节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现金、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以及存出投资款等;外埠存款是企业因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商品而汇往采购地银行采购专户的款项;银行汇票存款是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银行本票存款是企业为取得银行本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卡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信用证保证金存款是企业为取得信用证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保证金;存出投资款是企业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购买股票、基金等投资对象的款项;第三章存货第一节存货及其分类第二节三、存货的分类P37(一)存货按经济用途的分类;二存货按存放地点的分类(二)1在库存货:已经购进或生产完工并经过验收入库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及商品;(三)2在途存货:已经取得所有权但尚在运输途中或虽已运抵企业单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材料物资及商品;(3)在制存货:正处于本企业各生产工序加工制造过程中的产品,以及委托外单位加工但尚未完成的材料物资;(4)在售存货:已发运给购货方但尚不能完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因而仍作为销货方存货的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等;第三节存货的初始计量第四节存货的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在取得存货时,对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一、外购存货P38(一)外购存货的成本:一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二)外购存货的会计处理:注意P40的5中间“如果赊购附有现金折扣条件”例3-6三、委托加工存货增值税与消费税不计入成本P44注意看例题3-10,此处为重点委托加工存货的成本,一般包括加工过程中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按规定应计入加工成本的税金;1委托加工存货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成本,待销售委托加工存货时,不需要再交纳消费税;第五节发出存货的计量第六节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P4612要求会计算第七节1先进先出法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3移动加权平均法 4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去这一存货成本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先发出的存货按先入库的存货单位成本计价,后发出的存货按后入库的存货单位成本计价,据以确定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较为繁琐;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以月初结存存货数量和本月各批收入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收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本月结存存货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第八节计划成本法二、存货的取得及成本差异的形成P51,要会做会计分录以下情况要会:票到货到、票到货未到、货到票未到、跨月;详细见书P52~53第九节存货的期末计量第十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第十一节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P55,要会计算可变现净值与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第十二节可变现净值: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判断→计提和转回→结转某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当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例题见作业中的第二章或书P59~61第十三节存货清查二、存货盘盈与盘亏的会计处理P61(1)存货盘盈:按重置成本作为盘盈存货的入账价值,查明原因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2)存货盘亏:将其账面价值及时转销,涉及增值税的要进行相应处理;查明原因后分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属于定额内自然损耗造成的短缺,计入管理费用;2属于收发计量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短缺或损毁,将扣除可收回的保险公司和过失人赔款以及残料价值后的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3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损毁,将扣除可收回的保险公司和过失人赔款以及残料价值后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第四章金融资产第一节金融资产及其分类二、金融资产的分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交易性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第三节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算P66,要会做会计分录“成本”明细科目反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反映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主要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但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部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差旅费就不属于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P68,要会做会计分录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对于获得的现金股利,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时,确认为投资收益;对于获得的债券利息,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或付息日,确认为投资收益;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P66,要会做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P69,要会做会计分录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是指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价款,减去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后的差额;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加上或减去资产负债表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后的余额;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第四节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P71,要知道如何确认初始确认金额,出单选“成本”明细科目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面值的差额,以及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后该差额的摊余金额;“应计利息”明细科目反映企业计提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未付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债务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第五节贷款和应收款项二、一般企业应收款项的主要账务处理P78,要会区分(一)应收账款: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出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应收帐款应于收入实现时确认;1商业折扣: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收帐款入账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确定;2现金折扣:总价法是将未减去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净价法是将折扣最大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应收帐款的入账价值;第六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此处为全书重点,要注意股票部分,要会做会计分录P83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P83企业应当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成本: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或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的面值;利息调整:反映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面值的差额,以及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后该差额的摊销余额;应计利息:反映企业计提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应计入为付的利息;公允价值变动:反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P8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应当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按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应于付息日或资产负债日,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务工具,应于付息日或资产负债表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务工具,应于资产负债表日;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P8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如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则指摊余成本时,按二者之间的差额,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时,按二者之间的差额,调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按公允价值变动减记所有者权益;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P86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处置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是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或摊余成本加上或减去资产负债表日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金额后的金额;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如果在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尚未收回,还应从处置价款中扣除该部分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之后,确认处置损益;第七节金融资产减值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及其初始计量原则P94(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1具有控制的权益性投资;2具有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3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4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小份额权益性投资;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P95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P95要会初始确认金额如何确定:初始投资成本代表的是在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中按持股比例享有的份额;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方应将企业合并视为一项购买交易,合理确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重点啊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P100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通常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一般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一般程序如下1设置“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收回投资前,投资企业一般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2若发生追加投资:应按照追加或收回投资的成本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4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投资企业应于除权日作备忘记录,被投资单位未分派股利,投资企业不作任何会计处理;注意书P101的例题5-7中1~5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P101本节为重点权益法,是指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以投资成本计量,在投资持有期间则要根据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相应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一)会计科目的设置(二)取得长期投资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按照确定的初始投资成本入账;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区别情况分别处理: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则差额不需要按该差额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则差额计入取得投资党旗的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三)投资损益的确认P103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投资企业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同时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四)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润的会计处理P106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按应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抵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损益调整的部分应视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分派股票股利时,投资企业不进行账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在备查簿中登记增加的股份;(五)超额亏损的会计处理(六)其他权益变动的确认P109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一)追加投资导致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P1101对原持有投资的追溯调整(1)投资成本的调整2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份额的调整2追加投资的会计处理:·如果属于追加投资成本大于追加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即属于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如果属于追加投资成本小于追加投资时应校内共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按其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追加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第六章固定资产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第二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P122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企业最初取得固定资产时对其入账价值的确定;(一)外购的固定资产入账价格,增值,要会做会计分录企业取得固定资产的重要和主要的方式;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买价;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费用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采用一揽子购买方式进行购买的固定资产:将购买的总成本按每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各项资产公允价值总和的比例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购置固定资产所支付的价款、运输费和安装成本等,待固定资产安装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再将“在建工程”科目归集的固定资产成本一次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三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五盘盈的固定资产这部分没有划重点,不知是没划到还是没有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一、固定资产折旧(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及折旧范围P129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原价5%以内;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折旧范围: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P130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始价值100%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始价值%100%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工作量总额年折旧额=某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e5abb7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6.png)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涉及会计原则、会计政策、会计程序和会计报表的学科,它对于财务专业人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中级财务会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归纳:1. 会计基本概念:-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
2. 会计原则与政策:- 会计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匹配原则等。
- 会计政策: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准备计提等。
3. 会计循环:- 会计分录: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 会计账簿:日记账、分类账、总账。
- 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4. 资产的会计处理:- 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 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5. 负债的会计处理:-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
- 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6.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 投入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7. 收入与费用的会计处理:- 收入的确认:销售收入、提供服务收入等。
- 费用的确认: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8. 财务报表分析:- 比率分析: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 趋势分析:年度财务数据的比较。
9. 会计调整:- 预提费用:如预提税金、预提利息等。
- 应计收入:如应计租金、应计利息收入等。
10.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 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 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11. 税收会计:- 所得税会计:递延税资产、递延税负债。
- 税前税后利润的计算。
12.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的比较。
- 中国会计准则(CAS)的特点。
13.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软件的使用。
- 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14. 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1ee4b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4.png)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中级财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会计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整合,同时加深了对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是中级财务会计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1.会计和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中级财务会计要求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这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会计等式和会计准则的应用,以及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和方法。
2.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3.收入和费用的核算中级财务会计要求熟悉收入和费用的核算方法。
这包括收入的确认时间和金额的确定,如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的核算方法。
同时,还需要了解费用的确认时间和金额的确定,如销售费用、行政费用等的核算方法。
4.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中级财务会计要求能够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这包括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所有者权益结构,找出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以及分析企业的利润状况,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
5.利润分配和现金流量表中级财务会计要求了解利润分配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
掌握利润分配的规定和方法,了解企业的股利政策和分红政策。
同时,了解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现金流量变动。
6.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中级财务会计要求熟悉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包括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次确认、计提折旧和摊销、估计减值损失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转让、报废和清理等处理方法。
7.公司合并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要求了解公司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包括合并日的资产负债表的整合、合并成本的确认和分摊、企业合并对资产负债结构和利润状况的影响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企业合并后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方法。
8.其他特殊会计处理中级财务会计还要求掌握其他特殊会计处理的方法。
比如租赁会计、外币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
这些会计处理方法与一般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处理。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7d34c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d.png)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财务会计是一门研究组织财务信息的学科,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组织经济活动的准确和可靠的信息,以便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做出适当的决策。
以下是中级财务会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会计原则和假设: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基础准则,包括实体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历史成本和权责利相匹配原则等。
了解和遵守这些原则是保证财务会计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2.会计方程:会计方程是财务会计的核心思想,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通过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记录,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会计凭证和分录:会计凭证是记录财务交易的文书,用于证明和确认交易的发生和金额。
会计凭证通常包括账户名称、金额、日期和描述等重要信息。
根据会计凭证,会计人员将交易信息记录到会计账户中,形成分录。
4.会计周期和会计报告:会计周期一般是一年,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段,用于归集和报告财务会计信息。
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重要财务报表,以及附注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其他附属报表。
5.固定资产和折旧:固定资产是指长期使用并且价值超过一定金额的资产,如房屋、机器设备等。
折旧是指按照预定的方法和期限减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以反映资产的使用和价值的变化。
7.存货和成本核算:存货是指组织为销售目的而持有的商品。
成本核算是指根据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等,计算存货的实际成本,并计提各种与存货相关的费用和损失。
8.资本和利润分配:资本是指组织从所有者或其他投资者那里获得的资金,用于购买资产和进行业务活动。
利润是指组织在经营活动中实现的净收入,可以根据公司章程和管理层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进行再投资或分配给所有者。
9.费用和收入确认:费用是指组织为生产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工资、材料、运输等。
收入是指组织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而获得的经济利益。
费用和收入的确认原则是基于货币计量和权责利相匹配原则进行的。
(完整版)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11219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0.png)
(完整版)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归纳总结1.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 会计实体概念: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应独立于所有者或其他实体。
- 会计分期假设:企业将持续运营,会计信息按期间划分,如月度、季度、年度。
- 历史成本原则:资产和负债应以其交易时的实际成本为基础进行记录。
- 收入确认原则:收入应在其实现或可实现时确认。
- 匹配原则:费用应与其所产生收入的期间相匹配。
2. 会计方程式与财务报表- 会计方程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是会计的基石,所有交易都遵循这一方程式的平衡。
-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列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利润表:显示企业在特定期间的收入、费用和最终的净利润。
- 现金流量表:记录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展示会计期间内所有者权益的所有变动情况。
3. 会计处理流程- 交易识别:识别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交易或事件。
- 双重记账:每笔交易都要在至少两个账户上进行等额的借方和贷方记录。
- 过账:将日记账中的交易记录过账到相应的总账账户。
- 调整分录:对预付费用、应收收入等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收入和费用的正确归属。
-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数据编制各类财务报表。
4. 存货与成本计算- 存货的分类:如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
- 成本流转假设:如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加权平均法等。
- 存货盘存与评价:定期盘点存货,根据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评价。
5. 固定资产与折旧- 固定资产的识别:长期使用的有形资产,如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 折旧方法: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单位产量法等。
- 折旧的会计处理:记录折旧费用并影响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6.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的会计处理:包括利息费用的确认和偿还本金的记录。
- 债券发行:债券的面值、溢价、折价及其会计处理。
- 租赁会计: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区分及其会计影响。
中级财务会计讲义汇总
![中级财务会计讲义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05a62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0.png)
中级财务会计讲义汇总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
1.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计量
2.损益表:收入和费用的分类和计量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分类和计量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分析
1.财务比率分析: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营运资本周转率等
2.垂直分析:将各项数据与总额进行比较,分析各项数据在总额中所占比例
3.横向分析:将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数据的变动趋势
4.重要经济指标分析: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等
三、资本成本
1.资本结构:包括股权和债权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
2.股本成本:计算公司股票的实际成本
3.债本成本:计算公司债券的实际成本
4.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公司使用各种资本的平均成本
四、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
1.投资决策分析: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报期等指标的应用
2.融资决策分析:包括债务比率、权益比率等指标的分析和判断
五、财务管理
1.现金管理:包括现金流量预测、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控制等
2.资本预算:包括投资项目评估、资本预算编制等
3.利润管理:包括成本控制、销售收入管理等
4.风险管理: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的管理和控制
六、会计伦理和专业准则
1.会计伦理:包括会计师的责任、诚信原则等
2.会计专业准则:包括财务报表编制准则和财务报表分析准则
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本原则和框架
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包括收入确认、资产计量、负债计量等。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d61c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5.png)
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交易或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相关方提供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
2、中级财务会计:继初级财务会计之后,进一步对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报表编制等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和应用。
二、核算方法1、历史成本法:指按照资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价,而不考虑其当前的市场价值。
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计价方法。
2、现值法:指按照资产在未来预计的现金流量现值进行计价。
这种方法更注重资产未来的经济价值。
3、公允价值法:指按照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计价依据。
这种方法假设市场价格是最能反映资产价值的信息。
三、报表编制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2、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3、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四、相关风险1、财务风险:指由于企业决策失误、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或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2、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导致企业资产价值下降的风险。
3、操作风险:指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风险。
五、展望和建议中级财务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财务会计知识,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等决策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因此,建议企业在掌握初级财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应用中级财务会计知识。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提高决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论
1、会计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2、计入管理费用的税金是印花税。
3、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费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4、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所依据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5、收入的正确描述: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收入。
6、能引起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变动的是股东大会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7、会计基本假设包括: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
8、不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的企业资源不属于资产这句话是对的。
9、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收入。
10、分配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会引起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增加。
二、货币资金
1、现金溢缺的会计核算涉及的科目有1、待处理财产损益
2、管理费用
3、其他应收款
4、营业外收入。
没有营业外支出的原因是因为只有在查明原因后才能出来,现金的缺少一般都是人为的,不能由单位负担,应当由当事人承担。
2、有价证券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包括1外埠存款2银行汇票出口款3银行本票存款3信用证存款4信用卡存款5存出投资款等。
3、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1)直接核销法:直接核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对于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同时注销该笔应收款项。
坏账收回时,则应先作一笔相反分录,将坏账身份“恢复”为应收账款,再作正常的应收账款收回分录。
(2)备抵法:备抵法要求企业按期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对于估计收不回的应收款项,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实际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当坏账收回时,与直接核销法一样,先确认坏账时的相反分录,将坏账身份“恢复”为应收账款,再作正常的应收账款收回分录。
4、备抵法与直接核销法相比,其优点有:一是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记入费用,则避免虚增企业利润,符合谨慎性原则;二是“坏账准备”作为应收账款的备抵性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使得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的金额以净额列示,使报表阅读者更能了解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三是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消除了虚列的应收款项,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对坏账损失金额的估计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三、应收项目
1、当月的坏账准备的余额为当前余额*坏账准备率。
2、不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的是“为购货方垫付的运费”。
3、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准备,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2账龄分析法3年数总和法。
4、构成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有:1增值税销项税额2代购贷方垫付的保险费3销售货款4为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5、"坏账准备“科目贷方有:1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收回已确定坏账并转销的应收账款、
补提得坏账准备。
6、会影响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有:1收回前期的账款2发生赊销商品的业务3结转到期不能收回的票据4、按规定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7、现金折扣条件如2/10,1/20,n/30表示10天内付款享受2%的优惠,20天内付款享受1%,30天以内付款不违约。
8、企业采用直接转销法或备抵法核算发生的坏账损失,确定的标准是相同的。
9、无息票据的贴现所得一定小于票据面值,而有息票据的贴现所得则不一定小于票据面值。
四、存货
1、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记入非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
2、货币性资产有:其他应收款、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现金、应收票据、银行存款。
3、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属于挂历费用。
4、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加工费、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受托方代缴的消费税。
5、属于企业存货的有:委托加工材料、生产成本、发出商品。
6、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或涉及到很少量的现金。
7、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8、企业存货成本:加工成本(包括职工薪酬)、设计费用、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等税金、存货采购过程的费用,如仓储费、运输费、包装费、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的费用。
五、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采用的权益法核算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正确的会计处理是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3、可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投资收益。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买入股票价值-应收股利+相关税费。
5、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应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在重分类,该投资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6、在确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时,不包含支付的交易费用,即等于股票价值-应收股利。
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包含支付的交易费用,即等于股票价值-应收股利+交易费用。
8、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都不是金融资产。
第七章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2、年限平均法也叫直线法,即平均分摊。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举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
产值残值为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双倍直线折旧率=2/5=0.4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2/5*10000=4000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10000-4000)*0.4=2400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6000-2400)*0.4=1440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第四年、第五年的年折旧额为[(2160-200)/2]=980
4、年数总和法:举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第一年:【5/(1+2+3+4+5)】*(50000-2000)=16000
第二年:【4/(1+2+3+4+5)】*(50000-2000)=12800
第三年:【3/(1+2+3+4+5)】*(50000-2000)=9600
第四年:【2/(1+2+3+4+5)】*(50000-2000)=6400
第五年:【1/(1+2+3+4+5)】*(50000-2000)=3200
5、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6、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情形包括(AD)
A.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
B.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
C.房屋建筑受到自然侵蚀
D.市场需求变化二产品过时
7、某企业同时购入液晶彩电和笔记本电脑一台,电脑和彩电未单独标价。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总标价为22000元,增值税为3740元,共同发生的运输费为234元,无其他支出,购买时,液晶彩电的公允价值为15400元,笔记本电脑为8000元,购买液晶彩电的入账价值为17094 元。
入账价值=【15400/(15400+8000)】*(22000+3740+234)=17094
8、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 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低于市场上新推出的先进设备,在性能、效益上无法抗衡,或新的替代设备诞生,造成使用中的固定资产价值降低。
9、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第八章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
1、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以及特许权等。
2、无形资产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
3、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企业应当根据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递减余额法、生产总量法等进行摊销,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4、按我国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后不得转回。
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关规定不同。
第九章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交易经金融负债、应交税费、应付股利、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