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学课件-口腔粘膜大疱类疾病
口腔黏膜病学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病因、病损特点)
1.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 2.病损特点:
1)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成带状的成簇大水疱,单侧损害,不超过中线;三叉神经痛样的 剧痛。 2)第一支:除额外,可累及眼角黏膜,致角膜溃疡,甚至失明; 第二支:累及唇、腭及颞下部、颧部、眶下皮肤; 第三支:累及舌、下唇、颊及颏部皮肤。 3)病毒侵及颅内膝状神经节,导致赖-亨综合症(Ramsay-Hunt 综合征):面瘫、耳痛及外 耳道疱疹。 4)多数患者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第二节 口腔黏膜的结构和功能
1. 口腔黏膜的结构。 口腔黏膜由上皮层、固有层、粘膜下层和基底膜组成。 1)角化型上皮的上皮层由深至表为基底层、棘层、粒层及角化层。上皮内分布有一些非 角质形成细胞,如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感觉感受器)。 角质化的细胞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呈扁平六角形鳞状,细胞内充满嗜酸性角质。细胞 核消失称正角化(orthokeratosis),细胞核存在而发生皱缩的称不全角化(parakeratosis)。 2)固有层是由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的致密结缔组织。 3)黏膜下层为富含腺体、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脂肪组织等的疏松结缔组织,为固有层 提供营养和支持,主要分布在被覆黏膜,牙龈、硬腭大部及舌背无黏膜下层。
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更明显。 3)糜烂期:水疱溃破后形成大面积糜烂,能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 4)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 7~10 天。 3.鉴别诊断: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与疱疹型 RAU 鉴别】 1)年龄:婴幼儿;成人,女性多见。 2)发作情况: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自然病程较短,约 7-10 天;周期性反复发作, 全身反应较轻,自然病程长,约 10-14 天。 3)病损特点: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①成簇小水泡,破溃后形成大片表浅溃疡;②损害遍及口腔黏膜各 处包括牙龈、上腭、唇颊舌黏膜;③可伴皮肤损害;④。 疱疹型 RAU:①散在溃疡,无发疱期;②损害仅局限于口腔的非角化黏膜;③无皮肤损 害。 【疱疹性咽峡炎】 1)病因:柯萨奇病毒 A4 型。 2)病损特点:累及口腔中后份(悬雍垂、扁桃体、软腭),不累及牙龈;成簇的小水疱; 全身反应轻。 复发性单纯疱疹 (年龄部位、病损特点、鉴别诊断) 1.年龄:成人;部位:唇部及唇周皮肤(唇疱疹); 2.病损特点:成簇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痂壳,自然病程约 7-10 天,愈合后不 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全身症状较轻。
口腔黏膜常见病PPT课件
典型的HIV感染从开始到死亡经历以下自然 阶段:
1.HIV体内播散期:
2.原发HIV感染期:出现临床症状,如发热、 淋巴结肿大、咽炎、皮疹、粘膜溃疡、 腹泻、头痛、口腔念珠菌感染等;
3.血清转换期:血清抗体出现,原发感染 期症状消失;
4.无症状HIV感染期:无临床症状
3. 腐蚀性的药物:烧灼溃疡、能使蛋白凝固, 形成假膜、促进愈合,碘酚、10%硝酸银等
4. 局部封闭:曲安奈德或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 加等量2%的利多卡因,溃疡下局部浸润, 1-2次/每周
5. 理疗:激光、微波 减少渗出,促进愈合
全身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炎、抗过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炎 症渗出、抑制组胺释放。 不良反应:类似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向心性肥胖、闭经、乏力、低血钾、血压升高、 血糖升高、骨质疏松、胃肠道反应、失眠、血栓 注意:长期使用后停药要逐步减量, 不可骤停
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一
二.
病程: 1-2周, 发作期(前驱期、溃疡期)
愈合期、间歇期
典型表现:红、黄、凹、痛
重型阿弗他溃疡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三.
对大而深且长期不愈的溃疡,应警惕癌变的 可能,必要时作活检明确诊断。
四.
1 . 局部治疗以消炎、止痛、促进愈合 为原则。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口腔黏膜病
定义: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及软组 织上的类型差异、种类众多的疾病 总称。
特点:临床少见,病种多,病因多 不明确,病变复杂,不同病种病损 相似,一个病不同阶段病损不同。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
一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 HSV) ,分为HSV-Ⅰ和HSV-Ⅱ 两个亚型。 一般认为,人类是HSV的天然宿主。 传染源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接触传染。 有自限性,易复发,HSV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 病损分为原发性和复发性两类。
口腔粘膜病—概论(口腔内科学课件)
(6)咽:咽前后柱 是否充血 扁桃体是否肿大
(7)牙龈: 形态 色泽 起疱 上皮剥脱 白色斑纹
二、检查
2.辅助检查
(1)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
凝血功能检查 血清铁、叶酸 红细胞(3) (4) (5)
• 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诊断、排除恶变 • 部位:与正常组织相连的损害边缘 • 深度:达到粘膜下层
(2)唇、颊粘膜: 系带位置、形态 腮腺乳头:颊粘膜 隆起、正对上颌第 二磨牙冠。
(3)口底及舌腹:舌 系带、舌下腺及舌下 腹 舌系带:位于口底中 份 颌下腺、舌下腺导管 开口:沿系带两侧或 舌下肉阜。
(4)舌: 伸舌检查:对称性、 有无歪斜或震颤 舌背乳头:增生或萎 缩
二、检查
1.口腔粘膜检查
(5)腭:腭皱壁、 腭乳头、腭小凹 软腭:活动性及悬 雍垂的形态
能源物质
• 葡萄糖、脂肪
上皮组织
• 糖酵解(无氧分解)
上皮下结缔组织 • 有氧氧化供能
二、细胞周期与组织更新
角质层
脱落角化层细胞 新生细胞
动态平衡
新 生
颗粒层
特定区域细胞
细 胞
进 一
棘层
步 分
化
基底层
新生细胞
母体细胞
二、细胞周期与组织更新
(一)角朊细胞的成熟
细胞
结构形态 变化
成熟
微丝 微管 中间丝
口腔黏膜病的检 查与诊断
Oral health care
主诉: 现病史:症状的特征、程度、性质、发作时间的规律、加剧或减轻的因素、部位等 既往史:妊娠与疾病的关系 治疗史:药物过敏及其疗效是否用过免疫抑制剂等 家族史:遗传因素与家族患病 检查 诊断 治疗
二、检查
口腔粘膜病 PPT课件
2.丘 斑 (patch)
性质:界限清楚、稍隆起、坚实的病损 大小:不等 颜色:白色或灰白色 表面:比较平滑或粗糙、有沟裂分割
口腔粘膜白斑 癌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均可呈现丘斑形病损
2019/12/1
3.丘疹 (PaPule)
性质:小的实体性突起 ,针头大- 5mm直径 形状:基底---圆、椭圆形 表面---尖、圆、扁平形 颜色:灰白色、红色、消退后不留痕迹 显微镜下:上皮变厚、浆液渗出、炎性浸
水疱出现后发热渐消 病毒可广泛扩散 侵及中枢神经系统危及生命 2)局部反应:淋巴结肿大压痛,烧灼感
2019/12/1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成人多见 (1)复发部位 多数--在或近口唇处(复发性唇
疱疹) 少数--牙龈和硬腭
(2)病损特征 两个特征:①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多
个成簇的疱,单个的疱较少见。②损害复发时, 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原先发作过 的位置。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较多,包括阳光、 局部机械损伤,特别是轻度发热,如感冒等。 (3)症状特点: 前驱期:轻微不适
尚好 用法:除口服外,可行静脉缓注,5-
12h/c 250mg/c, 5天一疗程
2.止痛药物 (如水杨酸类药)及维生素B 维生素E 100mg qd 可缓解神经痛 卡马西平 0.1g tid 止痛明显
3 局部治疗
2019/12/1
三、球菌性口炎
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 是急性感染性口炎,以假膜损害为特征
腮腺乳头:颊粘膜隆起、正对上颌第二磨牙冠 (3)口底及舌腹:舌系带、舌下腺及舌下腹
舌系带:位于口底中份 颌下腺、舌下腺导管开口:沿系带两侧或舌下
肉阜 (4)舌:
伸舌检查:对称性、有无歪斜或震颤 舌背乳头:增生或萎缩
口腔黏膜病学--第4章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A1型题1.以下哪项是天疱疮的病理表现?A 上皮内疱B 上皮下疱C 基底下疱D 棘层下疱E 基底膜内疱2.以下哪项是类天疱疮的病理表现?A 上皮内疱B 上皮下疱C 基底内疱D 棘层下疱E 基底膜内疱3.天疱疮患者口内大疱破溃留有残余的疱壁,若将疱壁撕去或提取时,常连同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一并无痛性地撕去,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这种现象被称为?A 尼氏征阳性B 棘层松解C 揭皮试验阳性D 针刺反应阳性E 苔藓样反应阳性4.以下关于天疱疮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证据,哪项是错误的?A 在病损部位发现了抗棘细胞层间黏合物质的自身抗体B 电镜下可见细胞间黏合物质的溶解和桥粒的破坏C 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D 循环抗体中约有80%~90C%属于IgG类抗体E 天疱疮疱液中补体成分减少,而病损局部存在补体成分5.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以下哪种疾病女性发病多于男性?A 创伤性溃疡B 瘢痕性类天疱疮C 白斑D 地图舌E 口腔红斑6.以下不属于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的病理改变为?A 上皮不全角化或无角化B 上皮内疱形成C 基底膜界限不清D固有层出现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E 固有层血管扩张呈玻璃样变性7.“棘层松解”是以下哪种疾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现?A 天疱疮B 大疱性类天疱疮C 瘢痕性类天疱疮D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 单纯疱疹8.以下关于寻常型天疱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A 口腔病损少见B 多见于中老年人C 尼氏征阳性D 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E 皮肤病损多出现在易受摩擦处9.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中,以下哪种疾病表现出上皮棘细胞间IgG抗体网状沉积?A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 B 大疱性类天疱疮 C 瘢痕性类天疱疮D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E天疱疮10.以下哪种类型天疱疮可出现两颧与跨越鼻梁的“蝶形”叶状损害?A 寻常型天疱疮B 增殖型天疱疮C 红斑型天疱疮D 落叶型天疱疮E 亚急性型天疱疮11.以下哪种类型天疱疮以口腔黏膜损害最多见且最早出现?A 寻常型天疱疮B 增殖型天疱疮C 红斑型天疱疮D 落叶型天疱疮E 亚急性型天疱疮12.以下哪种类型天疱疮可由乳头状增殖表现?A 寻常型天疱疮B 增殖型天疱疮C 红斑型天疱疮D 落叶型天疱疮E 亚急性型天疱疮13.以下哪种蛋白与天疱疮自身抗体密切相关?A桥粒黏附蛋白 B 桥粒蛋白 C 桥粒黏附斑蛋白 D 桥粒核心蛋白E桥粒芯蛋白14.以下哪种基本可有尼氏征阳性表现?A 天疱疮B 大疱性扁平苔藓C 复发性唇疱疹D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15.以下哪种药物为天疱疮治疗的一线用药?A 氯喹B 沙利度胺C 肾上腺皮质激素D 硫唑嘌呤E 环磷酰胺A2型题16.患者,女性,57岁,牙龈呈剥脱状,双颊及软腭可见较大面积的糜烂面,边缘可见残余疱壁,你是症阳性,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 坏死性龈口炎B 天疱疮C 疱疹性龈口炎D 大疱性类天疱疮E 创伤性溃疡17.患者,男性,74岁,口腔黏膜疼痛不适,无法进食近1周。
第一章 口腔黏膜病学 PPT课件
口腔黏膜基本病损类型如下:
1.斑:它的含义是指黏膜或皮肤上的局限
性颜色异常损害。斑的颜色、大小、形状各不
相同,不高于粘膜表面,也不变厚。其颜色比
周围正常黏膜为深。若为黏膜固有层血管扩张、
增生或充血引起的称为红斑。
① 红斑(ergthemaous macule),红斑
压之褪色。
② 若为出血引起的称为淤斑(ecchymosis),
六、口腔黏膜病的分类 口腔黏膜病分类的目的是,反应病变本质, 便于诊断,指导治疗。但本病的病种繁多,有 常见的、少见的及罕见的,病因也较复杂,甚 至其病因不明确,而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多 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可在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同 时重叠发生。如:扁平苔藓、白塞氏病、疱类 疾病等均不易分清,目前各家分类也不一致, 论点也不同。
二、口腔黏膜分类
人类的口腔黏膜在口腔的不同部位,其结
构和功能上有一定差异。临床上通常分为三类
(这是由Orban和Sicher提出来的),即:①
咀嚼粘膜;② 被覆粘膜;③ 特殊黏膜。
三、口腔黏膜的功能
我们知道,口腔黏膜是由上皮层、固有层、
黏膜下层和基底膜构成。
四、口腔黏膜病与全身的关系
口腔黏膜病是整个机体的一部分,和体内
但是,这一名词目前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 式下各学科的需要,也极易造成口腔界的分 歧与概念上的混乱,所以及早地将其从口腔 内科学中分离出来将更加有利于这一新学科 的研究与发展。
一、口腔粘膜的结构 口腔粘膜是口腔的湿润衬里,在唇部、口 腔粘膜与皮肤相连,向后延续为咽部粘膜,涎 液腺开口于口腔,涎液流入口腔使口腔粘膜保 持湿润。口腔粘膜的结构与皮肤相似,主要由 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口腔粘膜的结缔组织称 固有层,相当于皮肤的真皮,但唯一与皮肤不 同的是粘膜没有皮肤附属器。那么口腔粘膜的 上皮是借基膜与固有层相连,部分粘膜深部还 有粘膜下层。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PPT
3.念珠菌性口角炎(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 本病的特征是常为双侧罹患,口角区的
皮肤与粘膜发生皲裂,邻近的皮肤与粘膜 充血,皲裂处常有糜烂和
渗出物,或结有薄痂,张口时疼痛或溢血。 特征是“湿白糜烂”。
少数病例,单纯疱疹病毒可进入中枢神经系 统,引起脑炎或脑膜炎
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1、原发性疱疹感染愈合后,30%-50%病例复 发可能
2、多见于成人,复发时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 或邻近位置
3、以唇部或唇周损害多见
4、损害特征:
a、多个成簇小水疱,可融合成大疱
B、复发部位是原先发作过或邻近原先发作过 的位置
机制
白色念珠菌
(正常菌群)
全身抵抗力下降 长期用广谱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 口腔生态环境改变
致病
(条件致病菌)
分类
口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
念珠菌口炎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 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 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 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
念珠菌唇炎
口角炎
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一、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是最常见的由Ⅰ型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
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 也可见于成人
1、前驱期:潜伏期4-7天,发热、头痛、疲 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等
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1-2天后,口腔 黏膜广泛充血水肿,附着龈和龈缘常出现 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为黏膜上出现外形弥散的红斑,以舌黏膜 多见,黏膜充血。自觉症状为口干、味觉异常及 烧灼感。
口腔黏膜大疱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华红, 闫志敏. 寻常型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0(2):81-85.
鉴别诊断:临床表现+病理+实验室检查
(1)家族性良性类天疱疮 ·家族史;起病缓,口腔损害少;青壮年 (2)多形红斑 ·起病急;尼氏征阴性;红斑上或有水疱;无棘层松解 (3)大疱性皮肤松解症 ·可有家族史;外伤可造成水疱;破溃可痊愈 (4)剥脱性龈炎 ·非特异性炎症:龈缘及附着龈弥散性红斑
(2)白塞综合征:口-眼-生殖器综合征,表现为口腔反复溃疡, 虹膜睫状体炎,外生殖器溃疡,皮肤反复结节性红斑;
(3)斯约综合征(Steven-Johnson综合征):出现发热、全身 不适、头疼、咳嗽、鼻炎等前驱症状,皮肤表现面部、躯干到四 肢的斑疹,口腔和唇红易受累,眼部和生殖器较少受损。
大疱性类天疱疮鉴别诊断:
若病损发生在悬雍垂、软腭、扁桃体、腭咽弓、腭舌弓,可出现咽喉 疼痛、咽下困难等症状。
(2)眼部:眼结膜临床表现为四个阶段 ①慢性结膜炎、睑板上皮下纤维化; ②穹窿缩短; ③睑球粘连; ④眼表面角化、睑缘粘连,最后泪腺分泌减少、角膜混浊、溃疡、穿 孔、终致失明。
(3)其他黏膜: 鼻、咽喉、食道、尿道口、阴道和肛门黏膜,形成局部纤维粘连,发 生于食管和气管可导致吞咽困难、呼吸不畅;
有报道称其准确率可达100%。
取脱落细胞也可以进行DIF来诊断天疱疮,其灵敏度也可达85.7%。
②.IIF:在包被有反应底物的载玻片上加入待查血清,其中的抗 体作为第一抗体,使其充分反应后加入用荧光素标记的第二抗体, 再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通过抗原抗体反应便可得知该血清 中是否存在有天疱疮抗体。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演示文稿
口腔黏膜病
口腔黏膜本身的固有病变
口腔单纯性疱疹 口腔念珠菌病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天疱疮 口腔白斑病 口腔扁平苔藓
某些全身系统疾病在口腔中的表现:性传播疾病 (梅毒、淋病、艾滋病等)在口腔的表现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酮康唑、氟康唑、伊曲 康唑
增强机体免疫力:胸腺肽、转移因子。 手术治疗:对于癌前损害,严格观察,若疗效
不明显,应考虑手术切除
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RAU)
病因复杂,相关因素:
免疫因素:细胞免疫异常;体液免疫异常和自 身免疫异常
4. 物理疗法:氦氖激光 5. 对症和支持疗法 6. 中医中药治疗
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osis)
是由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 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造成
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使口腔黏膜念珠菌 病发病率相应增高。
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及分型
念珠菌性口炎: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HSV) 【临床表现】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处, 又称复发性唇疱疹。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临床分期
前驱期: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 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1-2 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广泛充血水肿。
液病患者。
雪口病临床表现
好发于婴幼儿的唇、舌、颊、软腭处黏膜 初时黏膜充血,布有针尖大小白色小点,很快融
合成界限清楚的白色丝绒状斑块 白色覆盖物与黏膜紧密相连,斑块附着不十分紧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大疱类
常见的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 • • • 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 变态反应接触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形性红斑
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
药物过敏性口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 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 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粘膜及皮 肤的炎症损伤,严重时引起内脏器官病变, 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根尖周脓肿、蜂窝组织炎 发病急缓,牙疼史,压痛,能否自行消退
多型渗出性红斑
多形性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EM) 是粘膜皮肤的一种急性渗出性炎症性疾病。发 病急,具有自限性和复发性。病损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红斑、丘疹、疱疹、糜烂等,糜烂表面有大量 纤维素性渗出物,又称多形渗出性红斑。
2.增殖型天疱疮 (1)口腔:同寻常型,只是唇红缘常有显著的增殖 (2)皮肤:腋、脐和肛周等皱褶部位大疱,尼氏征 疱破后基部乳头状增殖,周有窄红晕 成群并可融合 (3) 其他粘膜:鼻腔、阴唇、龟头等处均可发生 3.落叶型天疱疮 (1)口腔: 完全正常或微有红肿 (2)皮肤:松弛大疱,破后有黄褐色鳞屑痂 (3)其他部位:眼结膜及外阴粘膜也常受累 4.红斑型天疱疮 (1)口腔:损害较少见 (2)皮肤:面部对称红斑及鳞屑痂
[病因]
自身免疫 病毒感染、 紫外线照射、 含有巯基结构的药物(如青霉胺等)刺激 微量元素、 雌激素变化可能与天疱疮发病有关
[临床表现] 1.寻常型天疱疮 (1)口腔:口腔是早期出现病损的部位。全部有口损 粘膜损害可先于皮肤或与皮肤同时发生。 疱前:干、刺痛 水疱:广泛发生的大小不等 疱壁薄而透明 疱破:糜烂面(无炎症,不出血,不易愈合) 不规则,留残壁,并向四周退缩 损害部位:软硬腭、咽旁及易受摩擦的任何部位 揭皮试验阳性:若将疱壁撕或提时,常连同邻近外观 正常的粘膜一并无痛性地撕去,并遗 留下一鲜红的创 棘层松解的现象:若在糜烂面的边缘处探针可 无痛性伸入粘膜下方,有诊断意义
口腔黏膜病
尼氏征
由于天疱疮是棘层松解的结果,因此 用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与粘膜,即可 迅速形成水疱,或使原有的水疱在皮肤上 扩展。这种现象称为尼氏征阳性。
诊
特殊检查 活检
断
细胞学:涂片寻找棘层松解细胞(天疱疮细胞)
免疫荧光法:直接法 间接法
显示棘细胞层间抗细胞粘合物质的抗体
治 疗
• • 支持疗法: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 水电解质平衡 输血 皮质激素 首选 规则用药:起始 控制 减量 维持 注意禁忌证和不良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肿的可能,需作活检明确诊断。
治
疗
• 局部治疗 :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 促进愈合。 • 全身治疗 :对因治疗、减少复发、促进 愈合。
预
少诱发因素的刺激。
防
• 摸索复发规律,寻找复发诱因,避免和减
• 注意调节生活工作节律,调整情绪,均衡 饮食,少吃刺激性物质。
第二节 扁平苔藓
• • • • • • • 精神因素:失业、亲属亡故等 内分泌因素 免疫因素 感染因素 微循环障碍因素 遗传因素 糖尿病、肝炎、消化道功能紊乱
(2)皮肤损害 (3)指(趾)甲损害 (4)自觉症状:粗糙感、木涩感、烧灼感, 遇辛辣、热等刺激时有疼痛感
治 疗
• 局部处理 • 全身治疗 药物治疗 调整全身情况
诊断与鉴别
(1) 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病理检查
(2) 鉴别诊断
• • • • • • 盘状红斑狼疮 白斑 口腔红斑 粘膜天疱疮、类天疱疮、剥脱性龈炎 苔藓样反应 多形性红斑
三、 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 良性粘膜淋巴组织增生的唇部表现,淡黄 色痂皮,剧烈瘙痒为特征。
病
• 病因不明。
因
《口腔黏膜课件》PPT课件
角化层:
(1)数层,排列紧密的体积大的扁平细胞,
(2)正角化:细胞器和细胞核消失,富含嗜酸性角蛋白。(硬腭)
不全角化:含有浓缩的未消失的细胞核。(牙龈)
(3)细胞膜消失,被角化包膜精选取pp代t课件。
10
角化层 颗粒层 棘层
无颗粒层和角化层 表层:细胞扁平,有细胞核 棘层:细胞间桥不明显,层次较少
初级乳头 次级乳头
33
丝状乳头(Filiform papilla):体积小,尖端向后方倾斜,末端毛刷样突起。
表面有透明角化上皮细胞,经常角化和剥脱。剥脱延迟可形成舌苔
地图舌:舌苔剥脱使舌背呈地图样精选。ppt课件
34
Fungiform papilla
精选ppt课件
菌 状 乳 头
35
轮廓乳头精选(ppt课肉件 眼观)
黏膜
上皮: 复层鳞状上皮
角化层 (Stratum corneum)
角质细胞
(Keratinocyte)
粒层 (Stratum granulosum)
(Mucosa)
棘层 (Stratum spinosum)
基底层 (Stratum basale)
固有层(Lamina propria)
透明板
上皮与固有层交界 基底膜 密板
36
轮廓乳头(Valla精te选pppat课pi件lla,有郭乳頭)
37
轮廓乳头及味蕾
精选ppt课件
38
味蕾(T精a选sptpte课件bud, 味蕾)
39
叶状乳头
精选ppt课件
40
种类
形态
分布
数目
丝状乳头 锥体形,最小 遍布舌背,舌尖最多 最多
菌状乳头 覃状,较小
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单纯疱疹组织病理:由于上皮细胞发生气球样变和网状液化而在上皮内形成疱。
气球状细胞的胞核内有病毒包涵体(嗜伊红性病毒小体),常位于水疱底部。
上皮下方结缔组织中有水肿、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
早期水疱基底部细胞涂片(巴氏染色),毛玻璃样核,多核合包体、核内包涵体。
临床表现: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①前驱期:常有接触疱疹病损患者史;潜伏期4-6天,后有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1-2天后,口轻黏膜广泛性充血水肿、附着龈和龈缘也常出现急性炎症。
②水疱期:口腔黏膜可发生成簇小水疱,邻近乳磨牙(成人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较明显;水疱壁薄,透明,不久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③糜烂期:水疱溃破后引起大面积糜烂,可造成继发性感染,上覆黄色假膜(唇和口周皮肤也有类似病损),后形成痂壳。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病程约7-10天。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①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成簇的疱。
②常复发于原先发作过得位置或邻近发作过的位置。
治疗原则:①全身抗病毒治疗(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
②局部治疗(口腔黏膜局部用药:洗必泰;物理疗法:复发感染可用氦氖激光治疗)。
③对症和支持治疗。
④中医中药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组织病理:增厚的不全角化上皮,其中有念珠菌菌丝侵入。
病损常在棘细胞层上方,接近上皮表面,棘层常有增生,固有层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念珠菌性口炎)1、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①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 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但以新生儿最多见;②新生儿鹅口疮多发生于出生后2-8天,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黏膜充血,有散在雪白小斑点,后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可扩大蔓延,严重者波及扁桃体及咽部;早期充血明显,陈旧病损充血减退,斑片呈淡黄色,斑片用力可擦去。
③成人患者,特别是艾滋病患者易复发,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为乳白色绒状假膜不易剥离(自觉症状:口干、烧灼不适、轻微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
鼻、眼、 生殖器、 肛门
增 唇红缘增殖 早期发生
鼻、生
殖 型
尼氏征(+)
腋 脐 肛门
殖器
乳头状增殖 尼氏征(+)
叶 正常或轻微红 鳞屑痂边缘翘起如叶 型 肿、糜烂
红
斑 型
少见
面部蝶型红斑
眼、生 殖器
/
NEXT
4. 病理(pathology)
棘层松解 上皮内疱 棘层松解细胞
NEXT
5. 诊断(diagnose)
大疱性
创伤性
粘膜血疱
斑纹类
扁平苔藓
盘状红斑狼疮
NEXT
一. 总论
1. 疾病范畴 2. 疱的概念
BACK
疱 vesicle 粘膜或皮肤内储存液体而成 水疱 water blister 疱内容物为浆液
上皮内疱 上皮下疱
血疱 blood blister 疱内容物为血液 脓疱 pustule 疱内容物为脓液 大疱 bulla 直径 > 5mm
5. 诊断:皮肤大疱 免疫荧光
NEXT
6. 鉴别诊断
大疱类天 瘢痕类天 寻常型天 大疱性表皮松
疱疮
疱疮
疱疮
解症
病因
临床
病理 预后
NEXT
7. 治疗
1. 激素 2. 氨苯砜
四环素 烟酰胺联合
BACK
五.其他大疱性疾病
(一)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 (lichen planus pemphigoides,LPP)
NEXT
3. 临床表现 4. 病理:上皮下疱 无棘层松解
免疫荧光直接法 基底膜区连续细长荧光带
NEXT
诊断 临床表现 活检 免疫荧光法
6. 鉴别诊断 寻常型天疱疮 多形渗出性红斑 糜烂性扁平苔癣
NEXT
7. 治疗
1) 局部:抗炎 抗粘连 2) 全身:激素
红霉素
BACK
四.大疱性类天疱疮 (bullous pemphigoid)
死亡率
NEXT
• 慢性(chronicity) 不易愈合 反复发作
• 皮肤 – 粘膜联合疾病 (skin-mucosa associated disease ) 寻常型口腔损害多见 其他型口腔损害少见
NEXT
寻常型 pemphigus vulgaris
• 分类 classification
增殖型 pemphigus vegetans 叶 型 pemphigus foliaceus 红斑型 pemphigus erythematous
NEXT
3) 局部:0.5%达克罗宁止痛 皮质散消炎
4) 中医中药
NEXT
增殖性天疱疮治疗前后
BACK
三.瘢痕性类天疱疮 (cicatricial pemphigoid)
1. 概述 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benign mucosa membrane pemphigoid
2. 病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基底膜抗体
同时有典型的LP、BP特征 又有独特 的抗原结构分子
NEXT
1. 临床表现
口腔:紧张性大疱+网状白条纹 皮肤: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相似 尼氏征(-)
NEXT
2. 诊断与鉴别
无公认诊断标准 有典型LP BP特征。 基底膜带有IgG、C3线状沉淀,IIF血清中 与抗基底膜带抗原结合沉淀 鉴别:大疱性扁平苔藓
NEXT
2. 病因(pathogeny) 不明 自身免疫性疾病 autoimmune disease 抗棘细胞层间粘合物质的自身抗体
3.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NEXT
分型 寻 常 型
口腔
早 常见 口腔各部位 水疱 糜烂 尼氏征(+)
皮肤
早期少 突发 尼氏征(+) 摩擦区 多种病损并存 自觉症状
NEXT
水疱 Water blister
血疱 Blood blister NEXT
上皮内疱 intraepithelial bulla
上皮下疱 subepithelial bulla
BACK
二.天疱疮(pemphigus)
1. 概述(preface)
• 严重 (severity) 致死性疾病 激素(corticosteroid) 的使用降低了
NEXT
药物过敏性口炎
Allergic medicamentosus stomatitis
多形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
NEXT
单纯疱疹
病毒感染性
带状疱疹、水痘
药疹
变态反应性 接触性口炎
多型红斑(斯— 约综合征)
疱
寻常型
性
天疱疮 增殖型
损 害
自身免疫性
叶型 红斑型
瘢痕性 类天疱疮
4)全身情况:恶病质
NEXT
6. 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es)
疾病归类 临床表现
天疱疮
多形红斑 剥脱性龈炎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好发部位
全身情况
NEXT
7. 治疗 (treatment)
1) 支持疗法: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 水电解质平衡 输血
2) 皮质激素 首选 规则用药:起始 控制 减量 维持 加用免疫抑制剂可减少激素用量 加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注意禁忌证和不良反应
1)病史 2)临床表现
寻常型:口腔损害最早 最重 增殖型:疱底肉芽组织增殖 叶型:皮损为主 松弛大疱 鳞屑痂边翘如叶 红斑型:皮损为主 面部对称红斑 鳞屑痂
NEXT
3)特殊检查 a. 活检 b. 细胞学:涂片寻找棘层松解细胞(天疱疮细胞) c. 免疫荧光法:直接法 间接法
显示棘细胞层间抗细胞粘合物质的抗体
1. 概述
病程长,预后好
2. 病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基底膜抗体
NEXT
3. 临床表现
口腔:少见 疱小 不易破 尼氏征(-) 颊部多见
皮肤:外观正常皮肤或红斑的基础上起 大疱 尼氏征(-)
NEXT
大疱性类天疱疮
NEXT
大疱性类天疱疮
NEXT
4. 病理
上皮下疱 无棘层松解 连续细长荧光带(直接免疫荧光)
BACK TO INDEX
口腔粘膜大疱类疾病
Oral Vesiculobullous Diseases
NEXT
总论 天疱疮 瘢痕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其他大疱性疾病 本课小结
选择相应内容点击
BACK
单纯疱疹 Herpes simplex
NEXT
水痘 Chicken pox
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红斑狼疮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NEXT
3. 治疗
强的松 硫唑嘌呤 灰黄霉素
NEXT
(二)副肿瘤性天疱疮 (paraneoplastic pemphigus, PNP)
体内肿瘤的循环体液因子或其代谢产物的作 用→诱发天疱疮→副肿瘤性天疱疮
(三)线性IgA大疱性皮肤病 无密集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带 有微脓肿和纤维蛋白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