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规范参考(建筑类别)

合集下载

钢结构常用规范及规程

钢结构常用规范及规程

钢结构设计常用规范基础规范:确定结构的安全等级(γ0)、结构的使用寿命(γL)、抗震设防类别(确定结构抗震等级及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抗震构造措施的依据),是所有钢结构设计都必须使用的规范。

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各类工程结构:建筑、铁路、公路、港口、水利水电等,设计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特殊设防类(甲类)、重点设防类(乙类)、标准设防类(丙类)及适度设防类(丁类)...........................................................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7、《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CECS 300:2011 ......................................................结构体系8、《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9、《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10、《空间网格结构设计规程》JGJ 7-20101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12、《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2014)13、《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 138-2016(型钢混凝土)14、《交错桁架钢结构设计规程》JGJ/T 329-201515、《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JGJ/T 249-201116、《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 227-201117、《轻钢轻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83-201618、《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CECS 261:200919、《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 209-20102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21、《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CECS 236:200822、.《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212:2006 .......................................................构件2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09-201224、《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291:201125、《波浪腹板钢结构应用技术规程》CECS 290:2011 ........................................................钢结构材料26、《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27、《低合金高强度钢结构》GB/T 1591-200828、《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200829、《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 2518-200830、《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831、《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 11263-201032、《建筑结构用钢板》GB/T 19879-201533、《建筑用低屈服强度钢板》GB/T 28905-201234、《耐火结构用钢板及钢带》GB/T 28415-201235、《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1536、《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201037、《焊接结构用铸钢件》GB/T 7659-201038、《热轧钢板桩》GB/T 20933-201439、《冷弯钢板桩》GB/T 29654-201340、《耐候结构钢》GB/T 4171-200841、《建筑用压型钢板》GB/T 12755-2008 ..........................................................钢结构连接42、《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4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44、《端板式半刚性连接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260:200945、《栓钉焊接技术规程》CECS 226-2007.......................................................钢结构连接材料螺栓连接副46、《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 3632-200847、《六角头螺栓C级》 GB/T 5780-20004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1228-2006)49、《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 1229-2006)50、《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 1230-2006)(GB/T 5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1231-2006)52、《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GB/T 32836-201653、《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 16939-2016焊接连接材料54、《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201255、《热强钢焊条》GB/T 5118-201256、《低合金埋弧用焊丝和焊剂》(GB/T 12470-2003)57、《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 5293-1999)58、《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碳合金钢焊丝》GB/T 8110-200859、《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1-2008 ...........................................................栓钉连接60、手工焊用焊接螺柱GB/T 902.1-200861、电弧螺柱焊用焊接螺柱GB/T 902.2-201062、储能焊用焊接螺柱GB/T 902.3-200863、短周期电弧螺柱焊用焊接螺柱GB/T 902.4-2010 ...........................................................钢结构防腐及防火防腐涂装64、《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规程》CECS 343-201365、《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 251-2011《涂覆涂料前钢结构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 8923.1-2011《涂覆涂料前钢结构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 2 部分: 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GB/T 8923.2-2008《涂覆涂料前钢结构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3 部分:焊缝、边缘和其他区域的表面缺陷的处理等级》GB/T 8923.3-200969、《钢结构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蚀技术》GB/T 32120-201570、《建筑钢结构防腐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30981-201471、《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GB/T30790.1~8-201472、《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 224-200773、《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防火涂装74、《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7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 200:2006 ..........................................................钢结构施工与验收76、《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7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8、《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 T50621-201079、《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11345-201380、《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3323-200581、《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 50212-20148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4-2010 ........................................................。

梁的重力荷载标准值

梁的重力荷载标准值

梁的重力荷载标准值梁的重力荷载标准值是指在设计中,根据建筑物所承受的重力荷载情况,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的重力荷载标准值。

这个标准值是根据国家相关规范以及结构设计规范确定的,以保证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国家相关规范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不同用途的梁,其重力荷载标准值都有具体的规定。

主要参考的国家规范有以下几个: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这是中国建筑领域中最重要的荷载规范之一,其中包括了梁的重力荷载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标准值的规定。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用途以及结构形式等因素,该规范对不同情况下的梁的重力荷载进行了分类和详细的计算方法。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这是关于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规范,其中也包括了梁的重力荷载标准值的参考内容。

该规范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用途以及梁的受力情况,对梁的重力荷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这是针对钢结构建筑的设计规范,其中也有关于梁的重力荷载标准值的规定。

钢结构梁的设计需要考虑梁的自重以及附加荷载等因素,在该规范中有详细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值的指导。

除了国家规范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例如:1.《建筑结构基本荷载》(GB/T 50545):该标准是对建筑结构基本荷载的不同因素进行了规定,其中包括了梁的自重、活载和附加荷载等内容。

这些标准值可以用作设计中梁的重力荷载的参考。

2.《钢结构荷载标准》(GB/T 50017):这是关于钢结构重力荷载的标准,其中包含了对梁的重力荷载计算方法的规定。

根据钢结构梁的材料、截面形状及受力情况等因素,可以参考该标准进行梁的重力荷载计算。

3.《桥梁荷载规范》(JTG/T B01):该规范是针对桥梁结构设计的荷载规范,其中也包括了桥梁梁的重力荷载计算的相关内容。

这些规范可以作为参考,为梁的重力荷载提供具体的标准值。

综上所述,梁的重力荷载标准值是通过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及其他参考内容确定的。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条文解析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条文解析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条文解析
内容概要
1 2 3 4 5


术语和符号
基本规定
施工阶段设计 材 料
1
总则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钢结构工程的施工。 【条文解析】: 本规范适用于单层、多层、高层钢结构及空间钢结构、高耸钢结构、构筑物钢 结构、压型金属板等工程施工。
2)水准仪:采用3S级水准仪,其精度应为士3mm/km;
3)经纬仪:一般钢结构工程采用精度为2S级光学经纬仪,对高层钢结构或安装 精度要求较高的钢结构,采用激光经纬仪,其精度在1/200000以内。
GB 50755-2012
3 基本规定
3.0.6 钢结构施工用的专用机具和工具,应满足施工要求,且应在合格检定有 效期内。 【条文解析】:钢结构工程常用的施工机具主要包括:制作加工类、焊接机具类
资质等级标准分为一、二、三级,其各自承包工程范围如下:
等级 承接范围
一级企业
二级企业
不限
单项合同额≤5倍企业注册资金且跨度≤33m、重量≤1200t、单体建筑面积 ≤24000m2的钢结构工程制作与安装; 边长≤80m、重量≤350t、建筑面积≤ 6000m2的网架工程制作与安装。 单项合同额≤5倍企业注册资金且跨度≤24m、重量≤600t、单体建筑面积≤ 6000m2的钢结构工程制作与安装; 边长≤24m、重量≤120t、建筑面积≤ 1200m2的网架工程制作与安装。
单层钢结构工程
多层钢结构工程
高层钢结构工程
单层钢结构工程
高耸钢结构工程
压型金属板工程
GB 50755-2012
1
总则
高耸钢结构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发射塔、通讯塔、导航塔、输电高塔、石油化 工塔、大气监测塔等; 构筑物钢结构主要有烟囱、锅炉悬吊构架、贮仓、运输机通廊、管道支架等, 。 本规范不适用于桥梁钢结构、海洋钻井平台钢结构等特殊钢结构工程,其施

美国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360-05)

美国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360-05)

关于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的条文说明(本条文说明不是《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 360-05)的一部分,而只是为该规范使用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序言本设计规范旨在提供完善的标准设计之用。

本条文说明是为该规范使用人员提供规范条文的编制背景、文献出处等信息帮助,以进一步加深使用人员对规范条文的基础来源、公式推导和使用限制的了解。

本设计规范和条文说明旨在供具有杰出工程能力的专业设计员使用。

术语表本条文说明使用的下列术语不包含在设计规范的词汇表中。

在本条文说明文本中首次出现的术语使用了斜体。

准线图。

用于决定某些柱体计算长度系数K的列线图解。

双轴弯曲。

某一构件在两垂直轴同时弯曲。

脆性断裂。

在没有或是只有轻微柔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断裂。

柱体弧线。

表达砥柱强度和直径长度比之间关系的弧线。

临界负荷。

根据理论稳定性分析,一根笔直的构件在压力下可能弯曲,也可能保持笔直状态时的负荷;或者一根梁在压力下可能弯曲,平截面发生扭曲或者其平截面状态时的负荷。

循环负荷。

重复地使用可以让结构体变得脆弱的额外负荷。

位移残损索引。

用于测量由内部位移引起的潜性损坏的参变量。

有效惯性矩。

构件横截面的惯性矩在该横截面发生部分逆性化的情况下(通常是在内应力和外加应力共同作用下),仍然保持其弹性。

同理,基于局部歪曲构件的有效宽度的惯性矩。

同理,用于设计部分组合构件的惯性矩。

有效劲度。

通过构件横截面有效惯性矩计算而得的构件劲度。

疲劳界限。

不计载荷循环次数,不发生疲劳断裂的压力范围。

一阶逆性分析。

基于刚逆性行为假设的结构分析,而未变形结构体的平衡条件便是基于此分析而归纳出来的——换言之,平衡是在结构体和压力等于或是低于屈服应力条件下实现的。

柔性连接。

连接中,允许构件末端简支梁的一部分发生旋转,而非全部。

挠曲。

受压构件同时发生弯曲和扭转而没有横截面变形的弯曲状态。

非弹性作用。

移除促生作用力后,材料变形仍然不消退的现象。

非弹性强度。

当材料充分达到屈服应力时,结构体或是构件所具有的强度。

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

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

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摘要:钢结构建筑因其自重轻,抗震性能好,装配化程度高,施工进度快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钢材属于不燃烧材料,但在火灾条件下,通常钢材的临界温度仅为550℃,不加防护的钢结构耐火极限为15min左右,火灾时钢结构将会发生大的变形,从而失去承载能力。

因此,钢结构防火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GB51249—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有关要求,将钢结构进行防火设计处理,防止钢结构在火灾中迅速升温发生变形而倒塌。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要点前言结合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相关新规范的施行和设计计算要求,本文对建筑防火设计相关的规范和基于结构耐火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的钢结构防火设计方法进行基本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基于耐火验算的钢结构防火设计流程和设计要点。

1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要求和流程鉴于实际工程中主要选用防火涂料为建筑钢结构防火保护措施,本节的内容主要基于国标钢结构防火规范和新版钢结构防火涂料规范两本规范及相关规范进行整理。

1.1强制性条文钢结构防火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有4条,分别为第3.1.1,3.1.2,3.1.3,3.2.1条,其中第3.2.1明确规定钢结构应按结构耐火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耐火验算与防火设计。

这意味着以往只规定建筑耐火等级、构件耐火极限和防火涂料选型的简易设计方法不再适用。

基于耐火承载力验算的钢结构防火设计由结构工程师承担,验算和设计成果不仅要反映在设计图纸上还需要以计算书的形式提供给消防主管部门或审图单位审核,并作为消防验收的依据之一。

钢结构防火涂料规范中第5.1.5条、第5.2节和第7章为强制性条文。

第5.1.5条分别规定了膨胀型和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涂层的最小施涂厚度;第5.2节规定了各类型防火涂料的性能要求,其中第5.2.3条中明确规定依据该规范基于标准钢梁的耐火试验结果(防火涂料涂层膜厚和构造措施)仅适用于同类型且截面系数更小的基材;第7章为产品检验规则的相关条文。

美国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360-05)

美国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360-05)

关于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的条文说明(本条文说明不是《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 360-05)的一部分,而只是为该规范使用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序言本设计规范旨在提供完善的标准设计之用。

本条文说明是为该规范使用人员提供规范条文的编制背景、文献出处等信息帮助,以进一步加深使用人员对规范条文的基础来源、公式推导和使用限制的了解。

本设计规范和条文说明旨在供具有杰出工程能力的专业设计员使用。

术语表本条文说明使用的下列术语不包含在设计规范的词汇表中。

在本条文说明文本中首次出现的术语使用了斜体。

准线图。

用于决定某些柱体计算长度系数K的列线图解。

双轴弯曲。

某一构件在两垂直轴同时弯曲。

脆性断裂。

在没有或是只有轻微柔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断裂。

柱体弧线。

表达砥柱强度和直径长度比之间关系的弧线。

临界负荷。

根据理论稳定性分析,一根笔直的构件在压力下可能弯曲,也可能保持笔直状态时的负荷;或者一根梁在压力下可能弯曲,平截面发生扭曲或者其平截面状态时的负荷。

循环负荷。

重复地使用可以让结构体变得脆弱的额外负荷。

位移残损索引。

用于测量由内部位移引起的潜性损坏的参变量。

有效惯性矩。

构件横截面的惯性矩在该横截面发生部分逆性化的情况下(通常是在内应力和外加应力共同作用下),仍然保持其弹性。

同理,基于局部歪曲构件的有效宽度的惯性矩。

同理,用于设计部分组合构件的惯性矩。

有效劲度。

通过构件横截面有效惯性矩计算而得的构件劲度。

疲劳界限。

不计载荷循环次数,不发生疲劳断裂的压力范围。

一阶逆性分析。

基于刚逆性行为假设的结构分析,而未变形结构体的平衡条件便是基于此分析而归纳出来的——换言之,平衡是在结构体和压力等于或是低于屈服应力条件下实现的。

柔性连接。

连接中,允许构件末端简支梁的一部分发生旋转,而非全部。

挠曲。

受压构件同时发生弯曲和扭转而没有横截面变形的弯曲状态。

非弹性作用。

移除促生作用力后,材料变形仍然不消退的现象。

非弹性强度。

当材料充分达到屈服应力时,结构体或是构件所具有的强度。

(简介)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360-05)要点

(简介)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360-05)要点

ANSI/AISC 360-05美国国家标准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2005年3月9日发布本规范取代下列规范:1999年12月27日颁布的《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荷载和抗力系数设计法》(LRFD)、1989年6月1日颁布的《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容许应力设计法和塑性设计法》、其中包括1989年6月1日颁布的附录1《单角钢杆件的容许应力法设计规范》、2000年11月10日颁布的《单角钢杆件的荷载和抗力系数设计法设计规范》、2000年11月10日颁布的《管截面杆件的荷载和抗力系数设计法设计规范》、以及代替上述规范的所有从前使用的相关版本。

本规范由美国钢结构协会委员会(AISC)及其理事会批准发布实施。

本规范由美国钢结构协会规范委员会(AISC)审定,由美国钢结构协会董事会出版发行。

美国钢结构学会One East Wacker Drive,Suite 700芝加哥,伊利诺斯州60601-1802版权©2005美国钢结构学会拥有版权保留所有权利。

没有出版人的书面允许,不得对本书或本书的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本规范中所涉及到的相关信息,基本上是根据公认的工程原理和原则进行编制的,并且只提供一般通用性的相关信息内容。

虽然已经提供了这些精确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在未经许可的专业工程师、设计人员或建筑工程师对其精确性、适用性和应用范围进行专业审查和验证的情况下,不得任意使用或应用于特定的具体项目中。

本规范中所包含的相关材料,并非对美国钢结构协会的部分内容进行展示或担保,或者,对其中所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展示或担保,并且这些相关信息在适用于任何一般性的或特定的项目时,不得侵害任何相关专利权益。

任何人在侵权使用这些相关信息时,必须承担由此引起的所有相关责任。

必须注意到:在使用其它机构制订的规范和标准时,以及参照相关标准制订的其它规范和标准时,可以随时对本规范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或修改并且随后印刷发行。

本协会对未参照这些标准信息材料,以及未按照标准规定在初次出版发行时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2017现行钢结构标准和规范(20170118g更新)

2017现行钢结构标准和规范(20170118g更新)

GB/T 28410-2012 风力发电塔用结构钢板
GBT 28414-2012 抗震结构用型钢
GB/T 28415-2012 耐火结构用钢板及钢带
GB/T 28909-2012 超高强度结构用热处理钢板
GB/T 2970-2016 厚钢板超声检验方法
GB/T 2975-1998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2101-2008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2102-2006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GB/T 21832-2008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 21833-2008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21835-2008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 50322-2011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
GB 11372-1989
防锈术语
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 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SH 3080-2013
石油化工横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结构设计规范
SH/T 3166-2011 石油化工管式炉烟风道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02.2-200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YD/T 5131-2005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
JB/T 11270-2011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 技术条件
JB/T 5323-1991 立体仓库焊接式钢结构货架 技术条件
JG/T 288-2013

钢结构设计规范新版修订1-6.ppt

钢结构设计规范新版修订1-6.ppt

3.1.4条 强制性条文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应考虑
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尚应考虑荷载效应 的偶然组合。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应考虑荷 载的标准组合,对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尚应考虑 准永久组合。”
本条为钢结构设计时荷载效应的组合原则,是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规定并结合钢结构的特点制定的。
“承重结构应按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和连接的强 度破坏、疲劳破坏和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 承载,结构和构件丧失稳定,结构转变为机动 体系和结构倾覆。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影响结构、构件和非 结构构件正常使用和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的 振动,影响正常使用和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 混凝土裂缝)。”
使用年限、采用的钢材牌号,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 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及其它的 附加保证项目。此外,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形式、 焊缝质量等级、端面刨平顶紧部位及对施工的其它 要求。”
钢结构设计文件中应注明的这些内容与保证工程 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将本条确定为强制性条文。
第2章 术语和符号
3.1.5条 强制性条文 “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
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 系数);计算疲劳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由于现阶段对疲劳计算的可靠度理论问题尚未 解决,所以钢结构的疲劳强度计算只能沿用传统的 按弹性状态计算的“容许应力幅”的设计方法,容 许应力幅是根据试验结果得到,故应采用荷载 标准值进行计算。另外,疲劳计算中采用的计算数 据大部分是根据实测应力或疲劳试验所得,已包含 了荷载的动力影响,亦不再乘动力系数。

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

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

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摘要:钢结构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造价低的特点,近几年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

将钢结构运用到建筑当中,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促进建筑整体安全稳定。

但钢结构中也有不足之处。

比如,钢材在长时间高温作用下材料性能,力学性能将逐步下降,一旦出现火灾,钢结构极有可能出现局部不稳定或者整体坍塌等情况,严重威胁到建筑物内部人员的安全。

为此,文章就建筑钢结构防火的设计规范及要点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保证指定时间段内建筑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要点一、火灾作用下钢结构性能分析研究和实践表明:火灾对钢结构物理性能和材料性能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钢结构建筑遭受火灾时,火源火焰和烟气热作用将使钢结构迅速增温,增温工程将出现温度荷载。

在温度荷载和外力荷载的联合作用下,钢结构将发生位移,变形乃至倒塌,继而导致钢结构失去整体抵抗性和安全性。

研究表明:建筑内部火灾后,钢结构承载性能随钢材温度升高逐渐降低,钢材内部温度达600℃后承载强度降低约2/3。

在实际火灾条件下钢结构建筑内部温度场将连续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并不均匀。

钢结构在此不均匀空间温度变化作用下建筑结构体系平衡状态发生改变。

空间温度不均使得钢构件内产生附加温度应力导致结构体系稳定性和抗火性迅速降低,使得建筑内结构性降低。

为了增强钢结构在火灾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在钢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一些必要的防火措施来整体增强其耐火性能,使得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二、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的标准和要点2.1搞好防火分区在现代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中,如果要尽可能避免大规模火灾事故的突然发生,降低中型火灾的突然发生概率,提高大型火灾现场的火灾疏散速度,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建筑防火重点区域防火的合理划分和布局,以及挡烟和垂直墙结构的正确设计和布局,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大、小规模火灾的频繁发生,有效防止和限制大规模火灾的迅速蔓延。

认真做好现场消防区域的设计。

防火区划分前,应尽量使用坚固的防火墙,并在其外墙、彩钢板柱等周围安全设施上方做好防火保温材料。

钢结构住宅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钢结构住宅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钢结构住宅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钢结构住宅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本店铺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长期以来,我国的住宅结构以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传统的住宅结构自重大,同时,由于墙厚、梁高、柱大,而使得空间利用率低,开间进深较小,布置不灵活。

钢结构住宅体系是由围护结构和钢支撑结构共同组成的住宅体系,是节能省地型的新型住宅体系。

它钢结构住宅摒弃了实心粘土砖,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住宅相比,在使用功能、设计、施工和综合经济方面都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使用空间上能更好地满足建筑大开间、分隔灵活的要求,可增加使用面积5~8%。

——钢结构体系轻质高强,可减轻建筑结构自重,大大降低基础造价,可减少运输和吊装费用。

——钢结构易于定型化、标准化,可采用工厂化生产,建筑质量易于保证。

能实现构件的预制和现场装配化施工,实现技术集成,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和使用功能,符合住宅产业化要求。

——与钢结构配套使用的轻质复合墙板、复合楼板等新型材料符合建筑节能和环保要求,能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

——钢结构延性好,整体性强,建筑物抗震、抗风性能好。

——施工速度快、周期短,且施工作业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少。

——易于改造和拆建。

材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率高。

2003年建设部下达了编制《钢结构住宅》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的任务。

标准设计图集的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并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组织编制。

编制组在大量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示范工程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钢结构住宅》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供建筑设计人员、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施工单位使用。

根据钢结构住宅特点,将《钢结构住宅》图集分为两册,即《钢结构住宅(一)》(05J910-1)和《钢结构住宅(二)》(05J910-2)。

每册图集中就每种类型的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墙体构造、屋盖体系和楼盖体系及其技术要求,均用文字和建筑构造详图详细表达,并表示了楼梯的构造做法及与楼地面的连接构造、门窗与墙体的连接构造,墙体与基础、墙体与楼板、墙体与屋盖等的连接构造以及墙面、楼地面、屋面的工程做法等。

6、钢结构施工规范(GB50755-2012)

6、钢结构施工规范(GB50755-2012)

1
【条文解析】:
总则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钢结构工程的施工。 本规范适用于单层、多层、高层钢结构及空间钢结构、高耸钢结构、构筑物钢结构、压型金属板 等工程施工。
单层钢结构工程
多层钢结构工程
高层钢结构工程
单层钢结构工程
高耸钢结构工程
压型金属板工程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进行交接检验; 隐蔽工程在封闭前进行质量验收。
【条文解析】: 本条款体现了 “过程控制”原则,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GB50300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等基本一致。 “见证取样”按《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样的规定 》(建建 [2000]211号)的规定执行。 工序检查采用“三点制”的质量控制制度,即控制点、检查点、停止点。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与监理工程师等有关方面人员共同验收确认,并形成报告。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1.0.4 钢结构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解析】: 根据标准编写及标准间关系的有关规定,本规范总则中应反映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作用 。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工程建设行业标准、产品国家标准、产品行业 标准等。 本规范引用的工程建设标准及产品标准较多,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钢结构设 计规范》GB50017、《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低合金高 强度结构钢》GB/T1591、《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建筑结构用钢板》GB/T19879、《

高层民用建筑钢筋结构技术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钢筋结构技术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第二章材料第2.0.1条高层建筑钢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以及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规定,当有可靠根据时可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

第2.0.2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环境温度以及构件所处部位等不同情况,选择其牌号和材质,并应保证抗拉强、伸长率、屈服点、冷弯试验、冲击韧性合格和硫、磷含量符合限值。

对焊接结构尚应保证碳含量符合限值。

第2.0.3条抗震结构钢材的强屈比不应小于1.2,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伸长率应大于20%,应有良好的可焊性。

第2.0.4条承重结构处于外露情况和低温环境时,其钢材性能尚应符合耐大气腐蚀和避免低温冷脆的要求。

第2.0.5条采用焊接连接的节点,当板厚等于或大于50mm,并承受沿板厚方向的拉力作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5313)的规定,附加板厚方向的断面收缩率,并不得小于该标准 Z15级规定的允许值。

第2.0.6条结构采用的钢材强度设计值,不得小于表2.0.6的规定。

第2.0.7条钢材的物理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GBJ 17)第2.2.3条的规定。

在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设计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钢材的牌号、等级和对Z 向性能的附加保证要求。

第2.0.8条钢结构的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手工焊接用焊条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5118)的规定。

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相匹配。

二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 14957),或《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14958)的规定。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0.8规定采用焊焊条的抗拉强度。

(完整版)《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完整版)《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根据预变形的实现方式不同,可分为制作预变形和安装预变形,前者在工厂加 工制作时就进行预变形,后者是在现场安装时进行的结构预变形。
根据预变形的预期目标不同,可分为部分预变形和完全预变形,前者根据结构 理论分析的变形结果进行部分预变形,后者则是进行全部预变形。
44 施施工工阶阶段段设设计计
4.4.1 钢结构施工详图应根据结构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文件进行编制,并应经原 设计单位确认;当需要进行节点设计时,节点设计文件也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精度、减少焊接变形等; 4 管桁架支管可根据制作装配要求设置对接接头;铸钢节点应考虑铸造工艺要求; 6 安装用的连接板、吊耳等宜根据安装工艺要求设置,在工厂完成;安装用的吊
4 施工阶段设计
4.2.8 索结构中的索安装和张拉顺序应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并应编制专项施 工方案,计算结果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索安装和张拉顺序是影响索结构整体受力的重要因素,应通过分析计算来 确定。由于索施工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大,因此,其施工过程的计算分析结果应 征得设计单位认可。
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 (128m跨,国内最大跨单向张弦桁架)
钢结构卸载按照“结构整体分级同步原则”进 行, 以位移控制为主、反力控制为辅。卸载后实测 的屋盖内环中部平均最大挠度为 271mm ,与理论值 286mm非常接近。
GB 50755-2012
4 施工阶段设计
4.2.7 对吊装状态的构件或结构单元,宜进行强度、稳定性和变形验算,动力系 数宜取1.1~1.4。
施工荷载过大钢梁变形
44 施施工工阶阶段段设设计计
4.2.1 当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法或施工顺序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产生较大影响,或 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应进行施工阶段结构分析,并应对施工阶段结构的强度、 稳定性和刚度进行验算,其验算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钢结构设计总说明

钢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概况:该工程为茂名厂房,总建筑面积972平方米。

层数:1层;跨度:18米;柱距:6米;柱高:10米;柱脚:刚接。

二、设计遵循的规范、规程及规定: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6、《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构件》(JG144-2002)7、《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三、基本设计参数:1、本工程结构设计按设计基准周期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一级。

2、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场地土类别:Ⅱ类;设防烈度:七度;速度:0.1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3、设计荷载:(1)、屋面恒载:(含彩板、支撑、檩条等):0.2KN/m2(2)、屋面活载:0.30KN/m2(计算檩条时采用0.50KN/m2)(3)、基本风压:B类地面0.35KN/m2(4)、基本雪压:0.00KN/m2(5)、吊车荷载:5T桥式天车(6)、楼面恒荷载:0.00KN/m2(7)、楼面活荷载:0.00KN/m2(8)、刚架自重:由3D3S软件自动生成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结构的使用功能、使用环境及使用荷载。

四、结构材料要求(图中注明者除外):1、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有碳当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实验的合格保证。

(建筑工程管理)钢结构建筑抗震规定(ANSIAISC_)

(建筑工程管理)钢结构建筑抗震规定(ANSIAISC_)

(建筑工程管理)钢结构建筑抗震规定(ANSIAISC_)美国钢结构学会One East Wacker Drive,Suite 700芝加哥,伊利诺斯州60601-1802版权©2005美国钢结构学会拥有版权保留所有权利。

没有出版人的书面允许,不得对本书或本书的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AISC的徽标是AISC的注册商标,获得许可方可使用。

本规定(ANSI/AISC 341-05)中所涉及到的相关信息,基本上是根据公认的工程原理和原则进行编制的,并且只提供一般通用性的相关信息内容。

虽然已经提供了这些精确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在未经许可的专业工程师、设计人员或建筑工程师对其精确性、适用性和应用范围进行专业审查和验证的情况下,不得任意使用或应用于特定的具体项目中。

本规定(ANSI/AISC 341-05)中所包含的相关材料,并非对美国钢结构协会的部分内容进行展示或担保,或者,对其中所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展示或担保,并且这些相关信息在适用于任何一般性的或特定的项目时,不得侵害任何相关专利权益。

任何人在侵权使用这些相关信息时,必须承担由此引起的所有相关责任。

必须注意到:在使用其它机构制订的规范和标准时,以及参照相关标准制订的其它规范和标准时,可以随时对本规定(ANSI/AISC 341-05)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或修改并且随后印刷发行。

本协会对未参照这些标准信息材料,以及未按照标准规定在初次出版发行时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钢结构建筑抗震规定,2005年3月9日,包括附录一美国钢结构学会前言本前言并不是“钢结构建筑抗震规定(ANSI/AISC 341-05)”的一部分,而是仅用于提供信息的目的而包括在内。

AISC“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 360)”是用于普通的钢结构建筑的设计标准。

因此,它还并不适宜包括在全范围内的结构设计实践中遇到的所有的特殊和独特的问题。

本文,AISC“钢结构建筑抗震规定(ANSI/AISC 341-05)”加上“附录一(ANSI/AISC 341s1-05)”是一个单独的统一的标准(以下简称为本规定(ANSI/AISC 341-05)),该标准提出了这样一个主题:针对高强度地震应用的钢结构和复合钢结构/钢筋混凝土建筑系统的设计和建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C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

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
第2.0.1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号沸腾钢:
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

注:冬季计算温度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确定,对采暖房屋内的结构可按该规定值提高10℃采用。

第2.0.3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承重结构的钢材,必要时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重级工作制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但当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于3
号钢尚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尚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重级工作制的非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必要时亦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第2.0.4条钢铸件应采用现行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中规定的
ZG200-400、ZG230-450、ZG270-500或ZG310-570号钢。

第2.0.5条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钢焊条》的规定。

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二、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焊丝应符合现行标准《焊接用钢丝》的规定。

三、普通螺栓可采用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3号钢制成。

四、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的规定。

五、铆钉应采用现行标准《普通碳素钢铆螺用热轧圆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ML2或ML3号钢制成。

六、锚栓可采用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3号钢或《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16Mn钢制成。

第三章基本设计规定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3.1.1条本规范除疲劳计算外,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第3.1.2条结构的极限状态系指结构或构件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的临界状态,超过这一状态结构或构件便不再能满足设计要求。

承重结构应按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极限状态;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规定限值时的极限状态。

第3.1.3条设计钢结构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可取为二级,特殊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第3.1.4条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尚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除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外,应只考虑荷载短期效应组合。

第3.1.5条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第3.1.6条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在计算强度和稳定性时,动力荷载设计值应乘动力系数;在计算疲劳和变形时,动力荷载标准值不应乘动力系数。

计算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及其制动结构的疲劳时,吊车荷载应按作用在跨间内起重量最大的一台吊车确定。

第3.1.7条设计钢结构时,荷载的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荷载组合系数、动力荷载的动力系数以及按结构安全等级确定的重要性系数,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的规定采用。

第3.1.8条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应乘以表3.1.8的增大系数。

第3.1.9条计算平炉、电炉、转炉车间或其它类似车间的工作平台结构时,由检修材料所产生的荷载,可乘以下列折减系数:
主梁 0.85
柱(包括基础)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