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清单表(空白)

合集下载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全套)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全套)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全套)国学文化——弟子规【内容】一、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你,应该及时答应,不要拖延;父母要求你做的事,要认真去做,不要拖拉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的教导,必须恭恭敬敬地听从;父母的斥责是有道理的,应该虚心地接受。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事情无论多么微小,都不任着性子胡做,如果胡作非为,你的道德品质便会出现毛病。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东西尽管很小,也不要私自藏起来;假如这样做的话就会使父母很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双亲喜欢的东西,要尽力为他们准备妥当;而父母双亲厌恶的东西,就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二、谨: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帽子应当戴正,纽扣应当系好,袜子和鞋子也要穿得服帖。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放置帽子和衣服,应当有固定的地方,不可到处乱丢,以至于弄乱或者弄烂弄脏。

衣贵洁不贵华对饮食勿拣择穿衣服,可贵之处在整洁,不在于有多么华丽;吃饭的时候,不要挑食,否则就会营养不良。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年纪还小的时候,不应该喝酒;喝酒如果醉倒了,是最难堪的事。

三、信:凡出言信为先见未真勿轻言说话,最重要的是讲诚信;如果自己还没有把事情弄清楚,就不要随便乱发言。

知未的勿轻传见人善即思齐如果听到的事情没有根据可言,也不要随便乱传;看到别人品质善良,就要向这样的人看齐。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看到别人品质恶劣,自己也要内心反省;如果自己也有这种恶劣的品质,就要尽力改掉,如果没有也要引以为戒,多加注意。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为人最重要的是道德、学问、才干、本领四个方面,在这些方面如果不如别人,就要不断努力,奋起直追。

四、学文: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的方法,讲究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

心到就是用心去想,眼到就是仔细去看,口到就是专心去读。

这三条确实都很必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心想着另一本书;这一本书没有读完,就不要读另一本书。

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

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

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第一单元蒙学诵读“读了幼学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这是前人学习运用《幼学琼林》的经验之谈。

《幼学琼林》为明朝学者程登吉所著。

它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较少伦理道德的说教;它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古代读书人要求掌握的知识类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它的全篇采用两两对偶的形式,当长则长,当短则短,非常灵活;它虽然涉及很多典故,但正文部分就是释文,通畅可读,浅显易懂。

因而是传统启蒙教材中极好的一部读本,在现代依然具有很旺盛的生命力。

第1课《幼学琼林》(一)dùn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dìdōnɡ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混沌:天地没有开辟之前的元气状态。

乾坤:天地。

奠:奠定。

七政: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太阴:指月亮。

螮蝀:彩虹的别称。

蟾蜍:别名癞蛤蟆,过去因为有月中有蟾蜍的说法,所以用它指月亮。

石燕:相传古代零陵(今湖南永州)有一种神奇怪诞的石头,样子像燕子,名叫石燕。

刮风时,石燕乘风飞舞,等风停止则石燕复还为石头。

后人常用石燕来比作大风。

商羊:传说中的一种鸟。

大雨之前,这种鸟往往屈起一只脚跳舞。

羊角:旋风。

因为曲而上行,好似羊角,故名。

模糊一团的宇宙一经开辟,天地从此奠定。

浮在上面的轻气便是天,凝结在下面的厚重物质便是地。

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叫做七政;天能够覆盖万物,地能承载万物,人可以创造万物,所以被称为三才。

太阳是众阳之主,月亮是太阴的象征。

虹又叫螮蝀,是天空中的水汽与阳光交相辉映形成的彩色晕圈;月宫里的蟾蜍,形成了月球的背景色彩。

要刮风时,石燕群起飞舞;天要下雨时,被称作商羊的独足鸟翩翩起舞。

三年级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表格)2019山东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表格)2019山东大学出版社
(2)学生谈感悟和想法。
4.活动广角
(1)下面是“仁”字的演变过程,多有趣呀!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跟同学交流交流吧
5.成长阶梯
(1)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最主要的收获是。
(2)学生展示
生1:在交流活动中,同学们认为你做得怎么样?
(很好/较好/需要继续努力)。
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教材引入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改编和实施意义。
2.本单元内容的引入和编排意义。
根据第一单元编排序言去讲和引入。
二、学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
1.学习理解(清)李毓秀《弟子规》的选文。
(1)、学生自读《弟子规》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里主要讲了什么?
生1:尊敬仁德之人的原因。
生2:亲近仁德之人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
点难点
教学重点:君子的产生。
教学难点:从小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理解《论语·子路》、《论语·学而》、《论语·述面)
的选文。
(1)、学生自读《论语·子路》、《论语·学而》、《论语·述面》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生3:不亲近仁德之人带来的害处。
(3)、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生:尊敬仁德之人是因为他们说话直接、不讨好别人;尊敬仁德之人会使缺点逐渐减少;不亲近仁德之人做事情会失败。
2.温馨点击。
(1)教师总结:
真正的仁者,内心糖良,处处替别人着想。他们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也不会刻意地订好别人。《弟子规》教导我们:只有亲近这样的仁德之人我们才能成为仁者。所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三年级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表格)2019XXX

三年级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表格)2019XXX

三年级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表格)2019XXX一、教材引入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孩子、朋友等身边的人?2.介绍本课的主题:仁者爱人,让学生明白仁爱和关爱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新课1.研究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孝道之行,愿闻其详。

”1)、学生自读这段经典语录,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2)、讨论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现出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

2.研究理解《三字经》中的经典语录:“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学生自读这段经典语录,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2)、讨论如何做到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

3.研究理解仁爱和礼貌之间的关系。

1)、学生自读《弟子规》中的经典语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讨论如何用礼貌的方式对待朋友,展现出仁爱之心。

三、温馨点击1.教师总结:仁爱和关爱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而礼貌和尊敬则是表现出这些品质的方式。

我们应该学会尊敬他人的父母、关爱他人的孩子,以及用礼貌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

2.学生谈感悟和想法。

四、活动广角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如何表现出对父母、孩子、朋友等的关爱和尊敬。

2.学生自主选择一位仁爱的人物,进行介绍和分享,让其他同学了解这个人物的仁爱之心。

五、成长阶梯1.师:你在本课中学到了什么?2.学生展示生1:我学会了如何表现出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

生2:我学会了如何用礼貌的方式对待朋友。

生3:我选择了XXX作为我介绍的仁爱人物,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都体现了仁爱之心。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仁者爱人的道理,明白了仁爱和关爱之间的关系,以及礼貌和尊敬的相互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受益,养成关爱、尊敬他人的优良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和收获。

接着,学生将自己阅读《论语·子路》、《论语·学而》、《论语·述而》的选文和注释,理解文意。

这三段选文主要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

学生们认为尊敬自己的长辈和爱护自己的孩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尊敬别人的长辈和爱护别人的孩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一、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

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

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

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让学生通过接触、记诵一些简单的典故、绘本启智等,重在对学生传统礼义规范的熏染与培养,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范有初步的认知和践行。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基本介绍背诵内容,提升语文素养。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训练学生掌控声韵格律,从中获得语音、词汇、修辞学的训练,从中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德育目标1.使学生懂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和睦同学,礼貌待人,认知他人,懂关爱。

2.使学生喜欢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四、教学内容一年级传统文化主要以蒙学经典中的格言、章句诵读为主,着眼于培养学生好学、习礼、孝亲、尊师、友善、诚信、勤劳等方面的优秀美德,养成善良、谦恭、俭朴、礼让的优秀品格。

一年级共四个单元,分别就是“胡瑗死守规、“尊师敬长”、“进则孝亲”、“和亲和亲近”。

本学年主要顺利完成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

五、教学措施1.以背诵居多,教学形式多样化。

加插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经验。

通过绘本志成,使学生念一个小故事,通过小故事受鼓舞。

积极开展诗词大会和讲故事比赛。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合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著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现等交叠展开,并使每一个学生在旧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最终达至人人熟读成诵的目标。

传统文化表格版

传统文化表格版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课题:第6课、马援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反思
课题:第10课、辛弃疾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生平背诵辛弃疾的词。
2、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了解典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辛弃疾生平。背诵辛弃疾的词。
难点: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了解典故的写法。
教具
搜集辛弃疾的词,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教具
搜集海市蜃楼的成因。
教学过程
备注
一、诗画揽胜:
1.谈话导入,在我们山东烟台有一处名胜古迹,叫蓬莱今天咱们到那里去欣赏美景,寻找现先人的足迹。
2.指名读有关蓬莱的文字,提出问题蓬莱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依山傍海、能形成海市蜃楼)
3.海市蜃楼是怎样的景象?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登州海市并序》
4.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板书设计
第10课、辛弃疾
南宋词人豪放派
抗金英雄
教学反思
课题:第11课、蓬莱仙境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了解蓬莱仙境的地理位置。背诵积累写蓬莱的诗词。
2、了解“八仙过海”的传说,召开故事会。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蓬莱仙境的地理位置。背诵积累写蓬莱的诗词
难点:了解“八仙过海”的传说,召开故事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制定本指南。

一、重要意义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二、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强化经典意识。

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尊重的态度,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区别对待,去其糟粕,继承其精华,突出传统文化素材的经典性。

结合时代要求,承前启后,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

充分考虑学生随年龄增长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特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确定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具体学习内容和载体形式,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体现先进学习,内容和形式适当,容量适度。

(3)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合。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具体的主题、单元、模块等。

学科整合了相应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

(四)坚持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布局。

贯通中小学各学段,使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贯穿教育过程始终。

统筹各学科,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全覆盖,形成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配合的格局。

三、总体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育人立意更加精准鲜明,布局安排更加系统完整,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呈现方式更加丰富生动。

五年级下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表格版(2019山东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表格版(2019山东大学出版社)

第三单元诚信立身“诚信”二字中的“诚”指的是真实、诚恳,“信”指的是信任、信用。

“诚”“信”二字组合在一起,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减信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最终也将一事无成。

我们要牢记古人的教海,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经典驿站1 忠信为宝3.崇奉4.消息5.函件6.随便,放任你还知道些关于诚实守信的历史小故事?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我知道”曾子杀猪与“学布一话干金”的改事,还知道...... 成长阶梯:你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满意吗?如果能把这几句话背诵下来,就可以把红旗插到C峰上;如果你通过查字典了解了信”字的不同含义,就可以把红旗插到B降上;如果你能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就可以把红旗插到A峰上啦!2以信待人3无信不立4诚者自成5治国以信句话背下来。

让我们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宣传卡,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号召大家一起构建诚信社会吧!看了这幅“考场图”,你有什么感想?在平时的学习中你该怎么做?成长阶梯:学习完了这一课,想信你一定收获满满。

请你和老师、父母同学一起对自己的表现作一个全方位的评价吧!评价项目评价方式同学评价 老师评价 家长评价自我评价 熟练背通选文 ☆☆☆ ☆☆☆ ☆☆☆ ☆☆☆ 独立制作一张诚信宣传卡 ☆☆☆ ☆☆☆ ☆☆☆☆☆☆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号召大家一起构建诚信社会☆☆☆ ☆☆☆ ☆☆☆☆☆☆人物长廊1宋濂守信、2董仲舒第二枚“传统文化小达人”勋章上的五角星涂红;如果你能搜集到其他关于董仲部的资料井和同学们分享,就把第三枚“传统文化小达人”勋章上的五角星涂红。

第四单元爱国如家爱国的内涵十分广泛,如热爱祖国的山河、民族的历史关心国家的命运、民生的改善,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捐躯等等。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儒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爱国的民族精神,让我们起通读儒家经典,做一名热爱祖国、爱护家园的小学生吧!经典驿站1尽忠报国2以身许国3治国齐家4忧国之患5誓报国仇人物长廊1文天祥宁死不降文天祥去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读本 中年级段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读本 中年级段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中年段目录1.《道德经》(上篇选编) (1)一章(治国) (1)二章(治国) (2)四章(论道) (3)七章(修身) (3)八章(修身) (4)十一章(论道) (4)十二章(养生) (5)十八章(砭时) (6)十九章(治国) (6)二十二章(修身) (7)二十六章(修身) (8)三十一章(议兵) (8)三十二章(论道) (9)三十三章(修身) (10)三十四章(论道) (10)三十五章(论道) (11)三十七章(治国) (12)2.《论语》(选编) (13)学而第一 (13)为政第二 (14)八佾第三 (14)里仁第四 (15)公冶长第五 (16)雍也第六 (17)述而第七 (18)泰伯第八 (18)子罕第九 (19)乡党第十 (20)先进第十一 (21)颜渊第十二 (22)子路第十三 (23)宪问第十四 (23)卫灵公第十五 (24)季氏第十六 (25)阳货第十七 (26)微子第十八 (27)子张第十九 (28)尧曰第二十 (28)3.《庄子》(选编) (30)内篇.逍遥游 (30)内篇.齐物论 (30)内篇.人间世 (31)内篇.德充符 (31)4.《千字文》 (33)节选一 (33)节选二 (34)节选三 (34)节选四 (35)节选五 (36)节选六 (37)节选七 (37)节选八 (38)节选九 (39)节选十 (40)节选十一 (41)节选十二 (41)节选十三 (42)节选十四 (43)节选十五 (44)节选十六 (44)节选十七 (45)节选十八 (46)节选十九 (47)节选二十 (48)节选二十一 (48)节选二十二 (49)节选二十三 (50)节选二十四 (51)节选二十五 (51)节选二十六 (52)节选二十七 (53)节选二十八 (54)5.《颜氏家训》(选编) (55)序致篇 (55)教子篇(一) (55)教子篇(二) (56)教子篇(三) (56)治家篇 (57)慕贤篇 (57)文章篇 (58)名实篇 (58)省事篇 (59)止足篇 (59)6.《孝经》(选编) (60)开宗明义章第一 (60)天子章第二 (60)卿大夫章第四 (61)庶人章第六 (61)三才章第七 (62)圣治章第九 (63)纪孝行章第十 (63)广要道章第十二 (64)广至德章第十三 (64)7.《增广贤文》(选编) (66)惜时篇 (66)勤学篇 (67)品德修养篇 (67)孝道篇 (68)良师益友篇 (69)处世修养篇 (69)雅量容人篇 (70)人生哲理篇 (71)8.《笠翁对韵》(选编) (73)一先(其四) (73)二箫(其三) (74)三肴(其一) (74)四豪(其一) (75)五歌(其二) (76)六麻(其一) (77)七阳(其三) (78)八庚(其二) (78)九青(其二) (79)十蒸(其一) (80)十一尤(其一) (81)十二侵(其二) (82)十三覃(其一) (82)十四盐(其三) (83)十五咸(其三) (84)9.古诗词(十七首) (86)一红线毯(白居易) (86)二咏怀(阮籍) (86)三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87)四墨梅(王冕) (88)五登飞来峰(王安石) (89)六秋野诗之二(杜甫) (89)七江南(汉乐府) (90)八枫桥夜泊(张继) (91)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首】(韩愈) (92)十清明(杜牧) (93)十一江南春(杜牧) (94)十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94)十三三衢道中(曾几) (95)十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96)十五观书有感【其一】(朱熹) (97)十六题临安邸(林升) (97)十七游园不值(叶绍翁) (98)《道德经》上篇一章(论道)【经典原文】 道dào 可kě道dào , 非fēi 常cháng 道dào; 名míng 可kě名míng ,非fēi 常cháng 名míng 。

小学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小学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小学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注释】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译一译】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背一背】家长评价:优秀()良好()一般()学生评价:优秀()良好()一般()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走近作者】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

晚唐诗人。

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

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

入朝,官至中书舍人。

《全唐诗》编其诗入卷。

由于国势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

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

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一六六。

有《樊川文集》。

【注释】1.诗题一作《赤壁怀古》。

赤壁:赤壁山,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赤壁公社,地处长江南岸,耸立江边,山岩呈赭红色,所以称“赤壁”。

2.戟:古代兵器,上杆顶端有锐利枪尖,旁有月形利刃,能直刺横击。

3.销:毁坏。

4.将:拿起。

5.认前朝:辩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6.铜雀:即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建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因楼顶有一大铜雀而得名,为曹操晚年享锭之处。

(完整word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大纲(32学时)

(完整word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大纲(32学时)

(完整word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大纲(32学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文名称: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号: 1630032授课对象:全校学生开课学期:第1、2学期学时数: 32学分数: 2课程性质:公共基础必修课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后续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课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执笔人:邱丹丹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部建议设立的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为我校本科生的人文通识课程类必修课。

全课程包括两大系列课程:《中国古诗文赏析》和《传统文化精义》,从思想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入手,既全面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也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发展历程与特色,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

2.知识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文学、宗教、建筑等文化精髓和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并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扩大文化视野,理解传统的人文精神、伦理观念、审美情趣及其中的现代因素。

3.能力要求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地、科学地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从文化的视野准确而深刻地分析、解读中国的现实问题,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文化创新。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一)传统文化精义(1)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概说及文化上的总体特征;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观(自然观)、宗教观、道德观、社会观、生命观、艺术观。

(2)宏扬传统美德演绎家国情怀传统美德与家国情怀的内涵;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的内在关联性;家国情怀意蕴下涵养传统美德的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传统节日文化读本齐村乡北雅握小学目录序言前言认识传统文化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5)春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5)清明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9)端午节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6)中秋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2)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2)其它传统节日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49)附录 (64)海棠没有在夜色里绽放林中也没有梅花或雪莲守望了千年的沉默依旧是绿色的无言那么这路上徘徊的寻梦者可否拥有梦里忧伤的自由可否有拣尽寒枝的自守呵护夜的安宁守望绿色的风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反思。

在一次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调查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对传统的认知不足。

“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前卫的、新潮的新新人类,纷纷过起了洋节!面对这些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社会众生相,一些有识之士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善良智慧的中国人民怎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当《论语》被称为东方人的“圣经”,被尊为日本工商界的“圣经”,《菜根谭》这种普及读物被日本借鉴为商业经典,日本、韩国的中药占领了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世界许多国家的军校都要开设孙子兵法课,“四大发明”,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早已被外国人接过去发扬光大时我们怎么想?当优秀的汉学家出现在日本,甚至西方国家时我们怎么想?当大陆学者专家慨叹我们的学问做得不如日本学者、台湾学者时我们怎么想?出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胡适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

传统文化教材(完整)

传统文化教材(完整)

道德经第一章dào 道kě可dào 道,fēi 非chánɡ常dào 道;mínɡ名kě可mínɡ名,fēi 非chánɡ常mínɡ名。

wú无,mínɡ名tiān 天dì地zhī之shǐ始;yǒu 有,mínɡ名wàn 万wù物zhī之chánɡ常yǒu 有,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jiào 徼。

cǐ此liǎnɡ两zhě者,tónɡ同chū出ér 而yì异mínɡ名,tónɡ同wèi 谓zhī之xuán 玄。

xuán玄zhī之yòu 又xuán玄,zhònɡ众miào 妙zhī之mén门。

第二章tiān 天xià下jiē皆zhī知měi 美zhī之wéi 为měi美,sī斯è恶yǐ已;jiē皆zhī知shàn 善zhī之wéi 为shàn善,sī斯bú不shàn 善yǐ已。

ɡù故yǒu 有wú无xiānɡ相shēnɡ生,nán 难yì易xiānɡ相chénɡ成,chánɡ长duǎn 短xiānɡ相xínɡ形,yīn 音shēnɡ声xiānɡ相hé和,qián 前hòu 后xiānɡ相suí随,hénɡ恒yě也。

shì是yǐ以shènɡ圣rén 人chù处wú无wéi 为zhī之shì事,xínɡ行bù不yán 言zhī之jiào教。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5-6年级适用)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5-6年级适用)

上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材料校本教材三(高年级)编者的话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根据冠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冠教发【2011】44号文件精神,我们编写这套教材,以供学生使用。

本教材根据以下特点编排:1.分年级推进。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弟子规》《千家诗》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诗经》《论语》《孟子》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

2.分三个层面进行。

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

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

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素质。

德育处、团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工程,塑造“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特别是在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让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始终在其中,并重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

3.课内外结合。

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经典诵读推进体系。

4.师生共同成长。

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

传统文化目录

传统文化目录

1.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纵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农业文化★:农家、农民起义、锄头。

★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①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②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③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④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⑤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⑥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⑧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⑨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⑩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下面有著作)★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

★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画★: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传统文学★:《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传统节日★:元宵节(吃汤圆)、寒食节(只吃冷的)、清明节(扫墓)、端午节(粽子、赛龙舟、屈原)、鬼节(农历7月15)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登山)、腊八节(大年三十、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守岁)、春节(元日)为代表。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六年级)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六年级)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六年级)目录六年级上学期论语……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赤壁唐·杜牧……十五夜望月唐·王建……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六年级下学期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七夕唐·白居易……夏日山中唐·李白……观沧海三国·曹操……《论语》《论语》是记载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古代经典,是我国古代史、文化史、教育史上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

《论语》名称的由来,班超《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通行的《论语》20篇,共511章。

其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伦理、美学、文学、音乐、教育、道德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方法等等,对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气质、性格、思维等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著名国学大师钱穆指出:“《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学说和《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著名学者李南也指出:“认识中国文化传统要从儒家开始,认识儒家要从孔子开始,认识孔子则需从《论语》开始。

《论语》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一部奇书,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著名学者李家秀提出:“《论语》是中国文化中最早成功的传记书,是中国经籍中最好的一部。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汤一介提出:“《论语》是一部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伟大的书。

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书目1.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 《大学》:孔子弟子所编撰的哲学经典,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中庸》:也是孔子弟子所编撰的哲学经典,强调中庸之道。

4. 《道德经》:道家经典,主张以道德为本,追求和谐。

5. 《周易》:阐述了自然界运行的道理和人的运势。

6. 《尚书》:汇集了中华民族早期的历史和文化经验。

7. 《诗经》:收录了大量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重要代表。

8. 《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

9. 《左传》:是春秋时期史学代表著作,记载了鲁国的历史。

10. 《史记》:秦朝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中国历史的起点到汉朝武帝时期的历史。

11. 《资治通鉴》:元朝司马光所编撰,是以纪年为序,概括了从夏朝到南北朝结束时期的历史。

12.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13. 《水浒传》:明代小说,记录了108个好汉的抗敌斗争。

14. 《西游记》:明代小说,描写了孙悟空等人的奇幻历险。

15. 《三国演义》:明代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与故事。

16. 《红楼梦外传》:是《红楼梦》的续集,由高鹗所编排。

17. 《岳阳楼记》:唐代文章家范仲淹所著,记录了自己在岳阳楼游览时的所见所闻。

18. 《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描绘了北宋城市生活的繁华场景。

19. 《九章算术》:汉代张衡所编,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部巨著。

20.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张“性善论”和“王道政治”。

21. 《荀子》:儒家经典之一,主张“性恶论”和“法治政治”。

22. 《齐民要术》:南宋沈括所著,是一本综合性的农业技术手册。

23. 《四书五经注疏》:儒家经典的注释及批判性疏解。

24. 《太极拳经》:汇集了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技法,是太极拳界的基本书籍。

25. 《黄帝内经》:中国古代医学经典,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理论和疾病治疗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卢志宁)089-2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标准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卢志宁)089-2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标准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课程基本信息: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面向高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门课程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进一步培育高校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坚持“以文化人”,注重“知行合一”,以增强高校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提高学校教育的文化品位和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本课程以高校的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力求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倡导人文性、独立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齐发展;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更好的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课程遵循“传承与发展”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精讲多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融合。

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中的分类,将教学内容分为12个教学单元,采用教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总计32学时。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一、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全面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在哲学、伦理、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史学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历程和精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