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茨曼综合征: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征)、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征)、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2、“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多见于脑出血和脑梗死等。
3、延髓背外侧综合症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③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部分小脑半球损害)4Horner综合征5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
4、脑桥腹外侧综合症主要表现为①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核损害)②对侧中枢性偏瘫(椎体束损害)3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5、福维尔综合征主要表现:也叫脑桥腹内侧综合征①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及周围面部神经麻痹(面神经核损害)②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③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损害)
6.大脑脚综合征:一侧中脑大脑脚脚底损害,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又称动眼神经交叉瘫,常见于小脑幕裂孔疝,主要表现为①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放大(动眼神经麻痹)②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上下肢瘫痪(锥体束损害)。
7.Horner征:眼裂缩小,眼球轻微内陷,瞳孔缩小或伴同侧面部少汗或无汗。
8.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损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
10、脊髓半离断型:病变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及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亦称脊髓半切综合征。
10,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优势侧额下回后部,以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谈话为非流利型,口语理解相对保留,复述,命名,阅读,书写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常见于脑梗,出血引起Broca区损害的神经系统疾病。
11、Werniche失语:又称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优势侧颞上回后部,严重听理解障碍,口语表达,复述障碍和听理解障碍一致,存在不同程度的命名,阅读,书写障碍。为流利型,常见于脑梗,出血引起Werniche区损害的神经系统疾病。
12,半切综合征:主要特点是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觉障碍,节段性束带感、根性疼痛。
14、失语类型:
(1)、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2)、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3)、完全性失语(4)、命名性失语(5)、皮质下失语
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嗜睡:能唤醒后勉强配合检查或回答问题。
昏睡:正常外界刺激不能唤醒,较重刺激或言语刺激可唤醒,模糊作答。
昏迷: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中昏迷(对正常刺激无反应,生命体征已有改变);深昏迷(任何刺激均无反应,生命体征明显改变)。
16、急性灰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2)感觉障碍(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7、帕金森病(震颤麻痹)临床表现:①静止性震颤:多始及一侧上肢远端,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搓丸样”动作,f为4—6Hz ②肌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加。阻力大小始终一致,“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③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④姿势步态障碍,平衡功能减退。姿势反射消失引起的姿势步态不稳、易跌倒,如“冻结”现象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治疗药物:韦多巴。19、脑脊液检查1)脑脊液单个核细胞(2)IgG鞘内合成检测
1,内囊的结构:前肢位于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上行纤维(丘脑前辐射),下行纤维(额桥束)。内囊膝部位于前、后肢相连处,皮质延髓束于此通行。后肢位于丘脑和豆状核之间,依前后顺序通过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其后为听辐射、颞桥束、球脑后辐射和视辐射等。
1、脑分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等部分,脊髓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传导束的白质组成。中央前回(皮质运动区),中央后回(皮质感觉区),颞叶(听、嗅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脊髓:①灰质(含神经细胞)②白质(含上下传导束)。
2、脑桥腹外侧(Millard—Gubler)综合征特点: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核损伤);对侧中枢性瘫痪(锥体束损伤);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损伤)。
3、福维尔综合征:即脑桥腹内侧综合征。①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②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③对侧中枢性瘫痪。
4、小脑白质内四个小脑核由内向外依次为:顶核(最古老)、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最
大的一个)。
5、小脑蚓部损害出现躯体共济失调,一侧小脑半球损害表现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6、脊髓全长42—45cm,分31个节段:8个颈节(C1—C5),12个胸节(T1—T12),5个腰节(L1—L5),5个骶节(S1—S5)和1个尾节(Co)。两个膨大部,颈膨大部始自C5—T2,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根,腰膨大(L1—S2)发出支配下肢的神经根。
7、脊髓膜分三层膜:外层为硬脊膜→蛛网膜→内层为软脊膜(富含血管)。
硬膜外腔→硬脊膜→硬膜下腔→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软脊膜(V丛,脂肪)①②(脑脊液)③
8、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表现为:病灶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而上部面肌(额肌和眼轮匝肌)不受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周围性神经麻痹,表现为同侧面肌瘫痪,即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贝尔征。
9、舌咽,迷走神经彼此邻近,有共同起始核,常同时受损,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称真性延髓麻痹(球麻痹)。舌咽迷走神经的运动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当一侧损害时不出现球麻痹症状,当双侧皮质延髓束损伤时才出现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称假性球麻痹。
10、左侧中枢损伤→右侧頦舌肌损伤→伸舌偏右
11、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
一般感觉:浅感觉:痛温触觉
深感觉:运动、位置、振动觉
复合感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重量觉
12、嗜睡:能唤醒后勉强配合检查或回答问题。
昏睡:正常外界刺激不能唤醒,较重刺激或言语刺激可唤醒,模糊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