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析(一)
高原训缘对运动能力影响的机制探析
高原训缘对运动能力影响的机制探析
张元文
【期刊名称】《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1(000)022
【摘要】1高原训练对Hb和EPO的影响rn1.1血红蛋白(Hb)的变化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相对缺氧,机体出现了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首先对缺氧较早的反应是增加了毛细血管的分布,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提高了氧化酶的活性。
红细胞生成素增加,以便携带更多的氧气运送到体内各组织,适应机体的需要。
所以高原训练期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红蛋白。
【总页数】1页(P31-31)
【作者】张元文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7
【相关文献】
1.不同形式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影响的机制 [J], 王萍萍;刘凯勋;熊正英
2.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析 [J], 熊正英;张琳;武胜奇
3.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J], 谢恩礼
4.高原训练对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究 [J], 吴秦秦
5.高原训练对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究 [J], 吴秦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原训练对运动机制的影响研究
0高校讲坛 O
S I N E&T C N L G F R A I N C C E E H O O YI O M T O N
21年 02
第 1 期
高原训练对运动机制的影响研究
张 娴
( 南师 范大 学体 育 学 院 云
【 摘
云南 昆明
60 0 5 5 0)
要 】 着竞技体 育的发展和运动源自水平的提 高, 随 高原训 练 已引起 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 本文从 高原训 练的特征、 理论依据等 方面对 高原训
练 对 运 动机 制 的 影 响 做 了 系统 的 阐述 . 出 高原 训 练 对 提 高运 动 员技 能 的 可 行 性 和 重 要 性 。 指
【 关键词】 高原训练 ; 缺氧 ; 运动机制
第 1 届墨西 哥城奥运会 是高原训练 得到重 视的一届运 动会 , 9 因 自 办奥运会以来 .第一次创新 的将赛址设在海拔 高度为 24 米的 举 20 墨西哥城上 . 引起 了世界体 育界 的重视 . 这 并把高原 训练作为 大赛前 的重要训练手段 来取得 了显著的训练效 果 , 获得 最佳成绩 , 可见高原 训练作为大型 比赛前手段 的重要性 。 高原 . 而训练 在较低 高原的方法。 然而 . 并不是 所有运 动员对 高原训 练 都 会产生相 同的反应 .反应 者血液 中会 出现较高 的促红 细胞生成 素 ( 红细胞生成刺激素) .而且 也比未反应 者的高原训练的速度下 降小。 因此 . 高原训 练也 许 只对一 些运动员发 挥作 用 . 而其他 运动员 最好在 海平面高度训练 . 这样他们可以在更快速度下进行 练习 42 高原训练对白细胞的影响 . 1 高 原 训 练 的 涵 义 白细胞的数量存在明显的生理波动 .正常成年 人 白细胞数 f.— 4 0 . x 0 / 随着剧烈运动 、 理和病理的变化 以及时相 的波动而有变 0 L 生 高原训练是在一定 的海拔高度上有 目的、 有计 划地将运动员组织 9 )19 . 认 到具有适宜高度 的地 区进行定期专项强度刺激训练 的方法 , 它依据人 化 研究表明运动员安静时的 白细胞数值较正常人低 . 为是运动时 使得 白细胞的机能提高。 安静状态时 , 高原 体在高原低 氧环境下 , 利用高原缺 氧和运动双 重刺激 , 使运 动员产生 血液有形成分影响的结果 , 处 其 强烈的应激反应 . 以调动体 内的机能潜力 . 承受较大 的运动负荷 , 从而 短跑运动员 白细胞数值与我 国正常人数值相一致 . 于正常范围 . 原 因与 白细胞 的生理功能有 关 . 白细胞 能吞噬异物 产生抗体 . 在机体 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的抗缺氧生理反应 。 损伤治愈 、 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 要的作用。机 2 高原训练理论依据 体发生炎症或 其他疾病 都可引起 白细胞 总数及各 种 白细胞 的百分 比 发生变化 高原环境对 白细胞此项功能影响不大 。 而不会产生类似 从 理论 依据是在高原 训练的运 动员通过 高原 缺氧和运 动缺氧 的双 血红蛋 白在缺氧环境 中的代偿反应 不 同负荷后 白细胞数值 出现显著 重刺激 . 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 以调动体 内的机 能潜力 . 使其在高原上 随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承受平原难 以达 到 的训练 强度 . 而更 加接近人 体的极限 负荷 . 进 由此 增加 。 已有许多研 究证 明. 动后 白细胞 会出现增 多现象 . 为 白细胞 运 认 产生的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 成年运动员会 具体来说就是在 中度高原上 .空气密度只有海拔平面 的 7 %. 7 含 数值变化与工作强度有关 研究认为不同强度运动后 . 肌动 自细胞增多现象” 白细胞是机体实施免疫功能的最重要成 氧量也 只占平 原地 区的 7 %左右 .氧分压大 于平原地 区的 2 — 5 出现“ 5 0 2 %, 白细胞数 值的变化直接 影响机体 的免疫 功 能 因此该试验 证明 白 当运动员在这样的环境 因素下进行训练时 . 由于 “ 调节适 应期” 产生应 分 . 激. 呼吸频率加快 . 随之心率也相应加快 . 而溶解在 血管 里的部分氧气 细 胞 含 量 的变 化 对 于 高 原 短 跑 运 动 员 的 负 荷 控 制 和 医 务 监 督 也 起 到 受低气压 的影 响不易被身体 吸收 , 使血管 扩张 , 积增大 . 管变粗 , 十分重要的作用。 体 血 血管壁增厚 . 自然通过 的血量也就增 多 . 对运动员 的心血管 系统有 了 43 高原训练对血乳酸的影 响 . 高原训练 时血乳酸要 比平 原高 . 需要稍 长 的恢 复时间 . 随着乳酸 更好 的锻炼 . 大大提高 了摄 氧量和血 色素浓度 . 强了耐受乳 酸 的能 增 浓度的下降 . 逐渐 接近平原 的数值 . 训练 后期要 比前期 的代谢 功能有 力 所 改善。是 由于乳酸消除能力强 . 缓冲系统功能提高的原因。 3 高 原 训 练 的 特 征 44 高原训练对心脏的影响 . 高原训练增加 心脏 的负担 . 但可减轻 骨骼肌 的损伤程度 , 经过研 高原训练可划分为适应训练 、 系统训练 、 结束前训 练三个阶段 , 持 究发现 . 高原训 练期间 以及 经过高原训 练回到平原 的运动员 . 右心 左 续 4 6周 较为普遍和适宜 . — 强度较大 . 比平原训练 最起码要高 出一个 室电图压均比去高原前 有明显的增加 . 在缺氧环境下训 练负荷使心室 负荷。海拔并 不是越 高越 好 , 10 m 2 0m为最佳高度 。训练时间 以 80 一 3 0 容积负荷增加 . 是心脏代偿 适应的结果 , 运动员普遍呈窦性 心动过缓 , 般 比较短 , 往在大赛前 . 4 6 为适 宜 , 一周为适应期 , 往 以 —周 第 正是 这种倾 向更加明显 高原训练后期 的心率 明显低 于高 原训练前期 。 运 的训练开始 于第 二周 . 最佳成 绩的时 问比较短 . 果保 持在 3 一 O 效 O 4 天 动中的最高心 率在高原平 原均达到通 常公认 的极 限下负荷 的心率水 左 右 。 在 高 原 训 练 中还 要 进 行 一 些 辅 助 性 训 练 . 于 缺少 氧 气 阻 碍 了 由 平。在高原训练期间 . 肺血管结构重建 . 肺血管壁 的内皮 细胞 、 平滑肌 速度联系 , 所以要适当的增加一些力量性的训练来 保持 专项性肌 肉的 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值 . 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 成增 多与堆积等变化 力量提高肌 肉的爆发力 , 这样才能全 面、 科学 、 系统 的提高训练水平 是肺血管结 构成分对 缺氧刺激 的反 应 .胶原蛋 白和弹性蛋 白合成增 4 高 原 训 练 对 运 动 机 能 的 影 响 多、 降解减少是肺动脉壁增厚和顺应性降低 的代偿性反应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析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析【摘要】该研究旨在探讨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通过分析高原训练对氧气供应与代谢、循环系统调节、神经系统适应以及骨骼肌功能的影响,揭示了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高原训练可以提高氧气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系统的调节能力,加强神经系统适应能力,改善骨骼肌功能,从而提升运动能力。
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仍需进一步探索。
该研究对于运动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可以为运动员提供更有效的训练策略,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高原训练、运动能力、氧气供应、代谢、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骨骼肌功能、影响机制、启示、展望、研究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对高原训练的影响机制也逐渐得到了深入研究。
了解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有助于科学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提高运动表现。
对高原训练的影响机制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高原训练的影响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训练,提高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的表现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为运动员的训练与竞技体育表现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从氧气供应与代谢、循环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的适应、骨骼肌功能的改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揭示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具体影响机理。
通过研究这些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身体适应的过程和效果,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探索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运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促进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和竞技成绩的进步。
1.3 研究意义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一直是运动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高原训练影响运动成绩及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
高原训练影响运动成绩及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
高原训练是一种训练方式,常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其目的是通过暴露于低氧环境中使身体适应高海拔环境。
它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员训练以提高运动成绩。
高原训练可以影响运动成绩及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1. 促进红细胞生成:高原环境下缺氧刺激会导致机体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骨髓内红细胞生成。
这样一来,体内的氧运输能力增加,可以提高在低氧环境中的耐力和持久力,进而提高运动成绩。
2. 改善线粒体功能:高原环境下的低氧刺激能激活细胞中特定信号通路,提高线粒体内呼吸链相关酶的表达和活性。
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供应的主要场所,提高线粒体功能可以增加细胞能量供应,从而提高肌肉耐力,改善运动成绩。
另外,在损伤修复方面,高原训练可能通过以下分子机制起作用:
1. 促进血管生成:高原训练可以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和修复受损组织的血液供应。
2. 调节氧化应激:高原训练可以提高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需要注意的是,高原训练的具体效应和机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且个体差异较大。
此外,参与高原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监测身体状况,避免过度训练造成不适或损伤。
在进行高原训练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运动医学或训练指导人员,以确保自身安全和适应性。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析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析【摘要】高原训练是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式,其机制影响着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肌肉系统。
本文通过分析高原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对各系统的影响,揭示了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综合影响。
研究表明,高原训练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氧运输能力,改善肌肉耐力和力量表现,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通过对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的探析,可以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高原训练的具体机制和优化训练方案,以更好地发挥其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促进运动科学的发展和运动员表现的提升。
【关键词】高原训练,运动能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影响机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基本原理,综合影响,结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在,请让我为您输出关于"研究背景" 的内容:在体育训练领域,人们一直追求更有效的训练方法来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高原训练以其独特的生理适应性和训练效果备受关注。
尽管高原训练已经被运用于许多运动项目中,但其影响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有必要深入研究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高原训练的基本原理、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的影响以及对运动能力的综合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路径和机制,为运动科学领域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实践应用。
通过研究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运动员在训练中合理运用高原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表现能力。
本研究也旨在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探索更多关于高原训练与运动能力之间关系的新颖认识和发现。
1.3 研究意义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析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2. 正文2.1 高原训练的基本原理高原训练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暴露于海拔较高的地区进行训练,以适应高原环境下的气压、氧气含量等生理环境的变化。
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运动人体科学2024年(第14卷)第6期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窦妍妍宋进文*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3摘要:高原训练法一直是竞技体育训练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方法,并越来越引起各地运动队和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该文通过梳理体育教材、国内外相关文献等,针对高原训练法对运动员骨骼肌系统、物质能量代谢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相关影响展开论述。
当人体暴露于高原环境下数天、数周、数月后,机体会逐渐适应氧分压较低的空气环境,而适应带来的这些有利效应,将会在回到低海拔地区1个月内消失。
该文根据高原训练对运动员人体功能的变化和形成的适应性进行综述,希望为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必要的参照依据。
关键词:高原训练 运动员 身体机能 影响中图分类号: 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2813(2024)06-0001-03 Impact of Altitude Training on the Physical Functions of AthletesDOU Yanyan SONG Jinwen*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Province, 252003 ChinaAbstract: Altitude training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auxiliary method in competitive sports training, and it has increasingly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sports teams and science educators in various regions. This article reviews physical education textbook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discusses the relevant effects of altitude training on the skeletal muscle system, material and energy metabolism system, blood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of athletes. After the human body is exposed to the altitude environment for several days, weeks and months, the body gradually adapts to the air environment with lowe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but these beneficial effects brought by adaptation will disappear within a month of returning to lower altitud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hanges and adaptability of altitude training on the human body functions of athletes, hoping to provide a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athletes to engage in altitude training.Key Words: Altitude training; Athlete; Physical function; Influence高原环境具有低氧、低气压、低温、干燥和高紫外线等特点,短时间处在高原环境中,机体各器官、系统会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1]。
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一、介绍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逐渐从原始环境中走向现代社会。
不同的环境对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讨论。
二、高海拔环境2.1 氧气稀薄高海拔环境的氧气含量较低,这对人体的运动能力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由于氧气稀薄,人体在高海拔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容易感到气短、乏力甚至氧气不足的状况。
所以在高海拔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对身体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挑战。
2.2 适应性改变然而,人体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力。
逐渐适应高海拔环境的人体可以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改善氧气转运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
这使得一些地域在高海拔环境下有着较为出色的运动表现,例如喜马拉雅地区的登山运动员。
三、沙漠环境3.1 高温干燥沙漠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高温干燥。
高温让人体容易出汗,导致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增多,从而使人容易出现中暑、脱水等问题。
这对人体的运动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2 体液平衡与补给策略在沙漠环境中进行长时间的运动需要关注体液平衡和适当的补给策略。
合理的水分摄入和电解质补给可以帮助维持水分平衡,减少脱水和中暑的风险,从而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四、极寒环境4.1 低温刺激极寒环境中的低温刺激对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较大的影响。
低温会使肌肉、关节和神经反应变慢,造成肌肉僵硬和运动不灵活,从而影响人体的运动表现。
4.2 保暖与预防措施在极寒环境下进行运动需要注意保暖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穿戴合适的防寒服装、做好肌肉热身和运动准备工作等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在极寒环境下的运动能力。
五、城市环境5.1 运动场地限制城市环境中常常存在场地有限的问题,这对人体的运动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例如,城市中的道路狭窄,限制了人体进行大运动量和高强度运动的空间。
5.2 健身设施便利性与此同时,城市环境中也存在着丰富的健身设施和设备。
这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可以随时进行各种运动锻炼,从而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浅谈高原短跑训练
浅谈高原短跑训练高原训练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进行的训练方式,通常海拔在2500米以上。
高原训练的目的是通过缺氧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反应,从而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水平,促进肌肉的生长和修复。
高原训练对于短跑训练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高原短跑训练。
1、促进运动员的氧气摄取能力的提高高原训练会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代谢反应,其中之一是增加机体的红细胞数量。
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其数量的增加可以提高身体对氧气的运输和利用能力。
这对于短跑训练非常重要,因为短跑是需要高强度的氧气供应的。
2、增加运动员的肌肉耐力高原训练会刺激机体产生的代谢物质,如乳酸、酮体等,这些代谢物质会促进肌肉的生长和修复,增强肌肉的耐力。
这对于短跑训练也非常重要,因为短跑是需要大量的肌肉能量支持的。
3、促进运动员的神经系统适应高原训练会促进运动员的神经系统适应,提高其反应速度和协调性,这对于短跑训练也非常重要,因为短跑需要高度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1、适宜的训练海拔短跑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时,应该选择适宜的训练海拔。
一般来说,适宜的训练海拔应该在2500米以上,但是不宜过高,过高的海拔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2、训练计划高原短跑训练的训练计划应该和海拔有关,当海拔逐渐升高时,训练强度应该降低,训练时间也应该逐渐增加。
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后,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恢复,而不应该过于急躁。
3、搭配其他的训练方式高原短跑训练不能替代其他的短跑训练方式,而应该搭配其他的训练方式,如间歇训练、爆发力训练等,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三、高原短跑训练需要注意的事项1、运动员的身体状况高原短跑训练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应该从低海拔逐渐适应高海拔,逐步提高训练强度。
2、食品和用水卫生在高原训练中,食品和用水卫生非常重要,因为海拔较高的地方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高山病等。
3、情绪的调节高原训练与其他训练相比,会对运动员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因此需要运动员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机能评定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机能评定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和篮球运动的兴盛,越来越多的篮球运动员开始进行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进行体能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有助于提高身体内氧气利用率、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体能水平等。
在高原训练中,篮球运动员的机能评定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了解运动员的机能水平,才能合理制定训练计划,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一、高原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影响高原训练可以促使人体产生有益的生理调整,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体能水平。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人体在此条件下进行训练,会迫使心肺系统产生适应性变化,从而提高氧气摄取和利用的能力。
高原环境还能促进人体代谢功能的调整,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抗疲劳能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的表现。
二、高原训练的机能评定项目在进行高原训练之前,需要对篮球运动员进行机能评定,以了解其在不同高原环境下的体能水平和适应能力。
机能评定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肺功能:通过体力测试、心肺功能测试等项目,评估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水平。
2. 肌肉力量:通过引体向上、深蹲、卧推等项目,评估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水平和耐力。
4. 柔韧性:通过体前屈、侧弯等项目,评估运动员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稳定性。
5. 体重和体脂率:通过测量体重和体脂率,评估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的体型和体脂水平。
以上评定项目可以全面了解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的身体状况和机能水平,为制定合理的高原训练计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进行高原训练的篮球运动员的机能评定,需要采用科学、全面的评定方法,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采用专业的体能测试设备:如心率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跑步机、引体向上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运动员的机能水平。
2. 制定详细的评定方案:明确评定项目、方法和要求,确保评定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3. 采取多种评定手段:结合实地测试和实验室测试,综合评定运动员的机能水平。
高原训练对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究
运动人体科学高原训练对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究吴秦秦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需要全方位、多形式的刺激。
由此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文化娱乐需求得到满足的形式之一。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员竞技意识和竞技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高原训练的优势也受到众多国家和运动员的重视,高原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在不断地完善。
本文着重分析高原训练在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高原训练;人体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影响机制高原训练指的是在高原氧气匮乏的环境和运动量大导致的身体极度缺氧情况的双重压制下的创新训练方式。
高原训练反映在人体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上会表现出复杂的反映,作用在为不同的人体上也会出现不同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高原训练主要积极影响在于帮助人体提高对于有氧代谢的能力,而这种积极影响的表演机制主要在于红细胞、心肺功能和摄氧量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在这种积极综合作用下帮助运动选手最大限度激发和挖掘机体潜能,不断地刷新极限达到最好的竞技状态来得到满意的竞技成果。
一、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机制(一)高原训练与红细胞生成高原训练对于人体红细胞的生成影响不是唯一不变的,它跟随环境的变化而随时发生变化。
一部分人认为高原训练的极度恶劣环境能够刺激造血组织的红细胞生成和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的大量减少,但其促进作用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是有规律可循的。
也有部分试验结论与此相对立,认为高原训练的有氧环境变化与红细胞的生成与否和生成量没有直接关系。
由于相关研究发现是一个长期试验探究的过程,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依据现阶段的研究结果盖棺定论。
目前普遍认可的研究发现,中等海拔训练成果优于长期高海拔的无训练生存,由此可以得知,缺氧环境和高原训练是影响红细胞生长两种相关刺激,各自作用于骨髓造血组织,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红细胞的生长与高原缺氧环境有关但并不紧紧受生存环境缺氧程度影响。
高原环境对人体体育运动的影响
高原环境对人体体育运动的影响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
但你知道在高原对人体运动能力会有什么影响吗?下面就让店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高原环境对人体体育运动的影响1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
一般认为,人在高原低氧条件下,红细胞生成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是机体在该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性代偿的基本方式,而循环功能的增强是这种代偿反应最重要的表现,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和高层次神经中枢的调节、控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和循环血容量增加,补偿细胞内降低了的氧含量,从而提高耐受缺氧的能力,适应恶劣的低氧环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高原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送;同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从而导致机体的V[,o[,2]max]增加。
另外,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
以上综合作用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1]。
1.1 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机制1.1.1 高原训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相对缺氧,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首先缺氧较早的反应是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释放大量的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值增加,以便携带和运送更多的氧气到体内各组织,适应机体的需氧量,所以,高原训练期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红蛋白。
我国中长跑、游泳、自行车、滑冰等项目多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表明,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晨脉下降,血红蛋白增多,乳酸曲线右移值逐周递减,笔者跟随甘肃中长跑、自行车队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主要生理指标的探测也证明了这一点。
高原训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影响探讨
高原训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影响探讨概要: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队青少年运动员耐力素质较好,长距离持续跑的能力突出,对疲劳的恢复能力较好,且具有顽强的意志力。
经过高原训练方式、思想观念、手段的转变发展,实现了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队青少年运动员冬训期23名参训青少年运动员中有18名提高了专项运动成绩,证明世居高原藏族青少年在耐力性项目上具有较大发展。
同时,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队运动员通过不同速度素质的训练,对其专项成绩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此需要对其机制进行更深一步的完善,重视世居高原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加强培养世居高原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习惯的养成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从而提升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队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日后从事耐力性项目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队青少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他们训练成绩如何提高,高原训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影响探析。
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队运动员23人,其中有5名男生,18名女生,这些学生的年龄为11至15岁,均为世居藏区高原运动员。
其中,有20人来自海拔3000m以上高原,其中日喀则地区的队员较多。
23人均为藏族。
该运动员队接受专业训练的年限普遍偏短。
(高原训练地点海拔约3650m,平原训练地点海拔约500m)研究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搜集国内外运动学校中优秀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运动员机能监控、模拟高原训练等方面的著作、期刊和资料。
第二,实验法,在走访云南省体育职业技术学校(原云南省体校)以及四川省多所体育运动学校调研和对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中长跑队青少年运动员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
第三,数理统计。
数据收集方法采用量表和开放式访谈,数据分析方法采用EXCEL进行统计描述一、结果分析(一)高原训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1. 模拟高原的训练安排。
高原训练对马拉松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探析
高原训练对马拉松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探析作者:柒拾叁来源:《体育时空》2017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摘要文章首先对高原训练及其由来进行了概述,然后从运动员心肺功能的提高和有氧代谢能力的增强两个方面讲述了高原训练对马拉松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最后就高原训练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原训练运动员机能马拉松一、高原训练概述在地理学上,高原是指海拔较高且起伏相对较小的大片完整高地。
高原环境相对较为恶劣,具有低氧、寒冷、湿度小、风沙大、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量大等特点。
高原训练是指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运动员到高原地区进行系统、周期性的运动训练方法。
高原训练最开始是由原苏联研究者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现探索得来的。
研究者发现,人的机体对高原环境的缺氧条件能够产生适应能力,这样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能够随着运动训练的不断加强而有所提高,经过科学系统的高原训练后,运动员对高原环境的缺氧条件的适应能力较之前更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因此高原训练队耐力性运动项目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他们于1956年对列宁格勒体育学院的9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海拔2592米高原的训练、观察检测和记录。
发现高原训练后,1500米的平均成绩从4’20〞46提高到4’12”21,平均提高8.25秒。
在取得上述经验的基础上,他们在高加索建立了一个1800米的高原训练基地,对参加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赛前高原训练,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由此,许多国家都开始重视和探索高原训练法对运动员运动能力和成绩提高的重要性,并在中度高原(1500米—2400米)建立了高原训练基地,并把高原训练作为大赛前的重要训练手段,尤其是对于耐力性运动项目,运动员运动能力和成绩的提高的效果都更为显著。
探析高原训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
探析高原训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作者:王学仁来源:《青少年体育》 2018年第3期受到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身处高原环境的人们往往都有着很好的心肺功能,而像长跑运动这样以耐力为主的田径运动项目,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具备强大的心肺功能,所以让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进行适当的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具有很大帮助。
近几年,我国田径中长跑运动在国际赛场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青少年人群中参与此项运动的积极性却不高,导致许多地区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数量锐减,许多青少年都不愿意参与这个项目,存在惧怕心理。
采取哪种措施能够提升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是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
本文主要以山东省体校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模拟高原训练,就高原训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以高原训练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省体校的26 名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其中女生20 名,男生6 名,年龄均在11 ~ 15 岁,都是山东省本地的运动员,这些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接受专业训练的时间普遍比较短。
对比实验前后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生化指标、训练前一周和训练后一周的血常规指标。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本次研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期刊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和搜集国内外田径运动员的基本训练方法和手段,对比运动员身体各项机能监测的测试方法,然后结合相应的文献数据和研究案例,采用模拟高原环境的方法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
1.2.2 专家访谈法在制定训练量和训练计划的过程中走访了多家体校和专业运动教师,在保证全面掌握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科学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对实验对象进行案例研究和实验研究。
1.2.3 数理统计法本次实验采用量表和开放式访谈为主,数据分析方法采用Excel 进行统计描述。
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人类是适应性极强的生物,对于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我们的身体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运动能力作为人体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高海拔、极寒、炎热、潜水等四个方面探讨不同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一、高海拔环境高海拔环境是指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
在这样的环境下,氧气含量大幅度下降,导致氧供给不足,从而影响人体运动能力。
1.心血管系统在高海拔环境下,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维持足够的氧供给。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心脏会增大并提高心率。
同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也会增加,以便更好地携带氧气。
2.呼吸系统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肺部会增大并提高呼吸频率和深度。
同时,肺泡壁也会变薄,以便更好地吸收氧气。
3.肌肉系统在高海拔环境下,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气来进行运动。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肌肉细胞会增加线粒体数量,以便更好地利用氧气来产生能量。
同时,身体还会通过产生更多的红细胞来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
二、极寒环境极寒环境是指温度低于-10℃的极地或寒带地区。
在这样的环境下,身体需要保持足够的热量以避免冻伤和低体温症等危险。
1.心血管系统在极寒环境下,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和热量供给。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心脏会增大并提高心率。
同时,身体还会通过收缩血管来减少热量流失。
2.呼吸系统热量供给。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肺部会增大并提高呼吸频率和深度。
同时,身体还会通过收缩支气管来减少空气流失。
3.肌肉系统在极寒环境下,肌肉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产生热量以保持体温。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身体会分解脂肪和糖类等能源物质来产生能量。
同时,身体还会通过收缩血管和皮肤毛细血管来减少热量流失。
三、炎热环境炎热环境是指温度高于35℃的地区。
在这样的环境下,身体需要保持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避免中暑等危险。
1.心血管系统在炎热环境下,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和水分供给。
浅析高原训练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浅析高原训练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作者:王卫涛纪以红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3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原训练在耐力运动项目中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揭示了高原训练的必要性,指出合理安排高原训练可以有效的激发运动员的身体潜能、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高原训练生理指标有氧能力无氧能力一、高原训练的原理当运动员处在高原环境下进行训练时、由于“调节适应”产生应激,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溶解在血管里的部分氧气受低气压的影响不易被身体吸收、使血管体积增大,通过的血量增多,提高了最大摄氧量和血色素浓度,从而更好地锻炼了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
二、高原训练的可见变化(一)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生理的影响在运动员踏入高原位置时,他们就可以体会到身体内的变化。
这些变化特点包括:血液中的氧容量、血浆、总血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下降,而肺通气量、体液损失、安静时脉搏和基础代谢率增加。
高原训练中心率以及心输出量和肌肉、脑组织等方面也都有相应的变化。
McManns[1]发现在海拔2000m的高工作时候心率比在平原增加10-20%。
中国学者对中日竞走运动员的高原训练进行研究后,认为运动员运动中的最高心率在高原及平原均能达到通常公认的极限下负荷的心率水平,同时他们肯定了通过高原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是运动能力增长。
(三)对肌肉的的影响李桦[2]等人的研究表示,高原训练使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显着增强,高原缺氧使人体肌糖原的含量有显着地增加,这可能是机体对缺氧产生的应激反应。
也有研究表明在5000m以上高原生活8周会导致腿部肌肉的横切面积下降10%,在肌肉体积减少的同时,肌肉中线粒体的容积密度下降大25%三羧酸循环、脂酸氧化、酮体利用、呼吸链等系统中的酶的活性显着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线粒体所致,而不是单个线粒体酶的活性的下降。
高原训练提升有氧能力的作用机制
高原训练提升有氧能力的作用机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高原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对人体有着独特的影响,尤其是对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机能评定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机能评定随着篮球运动的日益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开始接受专业化训练。
为了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身体适应能力,高原训练已经成为了许多篮球队的必经之路。
高原是指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的环境,这个环境下的训练可以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极大的挑战和锻炼。
在进行高原训练之前,对运动员的机能进行评定至关重要。
一、高原训练的优势1. 氧气供应减少:海拔高的地区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较低,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增加,提高运动员的氧气吸收能力。
2. 运动员适应挑战:高原训练中的环境变化、氧气供应减少等因素,可以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全面锻炼和挑战。
3. 提高体能水平:高原训练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以及爆发力等体能水平。
1. 心肺功能评定:进行高原训练前,需要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进行评定。
可以通过心率、肺活量、最大摄氧量等指标进行评估,了解运动员的心肺适应能力。
2. 肌肉耐力评定:通过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项目测试运动员的肌肉耐力水平,评定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的持久力。
3. 爆发力评定:通过跳绳、纵跳、投篮等项目测试运动员的爆发力水平,评定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的爆发力表现。
4. 平衡能力评定:通过单脚站立、闭眼站立等项目测试运动员的平衡能力,了解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的身体控制水平。
5. 敏捷性评定:通过幅度动作、折返跑等项目测试运动员的敏捷性水平,了解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三、高原训练机能评定的意义1. 了解运动员的身体适应能力: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要求较高,通过评定可以了解每个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的身体适应能力,为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提供参考。
2. 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通过评定可以了解运动员在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爆发力、平衡能力和敏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制定有效的高原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3. 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安全:了解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的身体机能水平,可以制定相应的训练强度和节奏,防止因过度训练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机能评定
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机能评定随着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子选择篮球作为自己的运动项目,并且在不断努力追求自身的篮球梦想。
而在训练中,高原训练逐渐被运动员们采用,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
高原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还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肌肉耐力和爆发力,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原训练不是一项简单的训练,而是需要进行系统的机能评定来确定每位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和目标。
接下来,我们将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的机能评定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高原训练的特点高原训练是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进行的训练活动,通过高原环境对身体的适应性训练,从而提高人体机能。
由于高原地区氧气稀薄,气压低,温度低,引起人体代谢、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的调节和适应。
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增强体能和抗疲劳能力,进而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二、机能评定的重要性在进行高原训练之前,运动员需要经过机能评定,以明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确定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和方式。
机能评定是高原训练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机能评定,可以了解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躯体指标、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达成训练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机能评定还可以帮助教练更好地指导和监控运动员的训练,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三、高原训练的机能评定项目1. 心肺功能评定心肺功能是评定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适应性训练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心肺功能评定项目包括静态肺活量测试、最大摄氧量测试(VO2max)、梯级运动测试等。
最大摄氧量测试是评定运动员心肺功能的金标准,可以客观测量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的最大摄氧量,反映心肺功能的强弱,有助于确定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心肺耐力水平。
2. 身体成分评定身体成分评定是评定运动员身体构成成分的指标,包括体重、体脂率、肌肉量等。
通过身体成分评定,可以了解运动员的体重控制和肌肉脂肪比例,为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析(一)
【内容提要】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会更加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
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本文就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加以研究。
【摘要题】人体运动科学
【关键词】高原训练/运动能力/机制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1]。
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
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2],同时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采取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如: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
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如中长跑3]、竞走4]、自行车5]等,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项目。
因此,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1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
一般认为,人在高原低氧条件下,红细胞生成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是机体在该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性代偿的基本方式,而循环功能的增强是这种代偿反应最重要的表现,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和高层次神经中枢的调节、控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和循环血容量增加,补偿细胞内降低了的氧含量,从而提高耐受缺氧的能力,适应恶劣的低氧环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高原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送;同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从而导致机体的V,o,2]max]增加。
另外,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
以上综合作用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1]。
1.1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机制
1.1.1高原训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相对缺氧,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首先缺氧较早的反应是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释放大量的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值增加,以便携带和运送更多的氧气到体内各组织,适应机体的需氧量,所以,高原训练期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红蛋白。
我国中长跑、游泳、自行车、滑冰等项目多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表明,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晨脉下降,血红蛋白增多,乳酸曲线右移值逐周递减,笔者跟随甘肃中长跑、自行车队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主要生理指标的探测也证明了这一点。
血红蛋白值的增加,并不是呈直线的,而是呈螺旋状的,总的趋势上升,但随着强度的加大而间或下降7]。
1.1.2高原训练影响红细胞的因素
研究表明,高原可导致机体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关于高原训练期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并不一致8]。
冯连世9]等通过系统观察高原训练期间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血清EPO、RBC、Hb、网织红细胞(RC)及血球压(HCT)的变化规律,探讨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生成的作用,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1.
2.1高原训练缺氧与EPOEPO是一种调节红系祖细胞生成的激素,其血清浓度随血氧含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机体在低氧或高氧环境中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当它的血氧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引起红细胞增多或红细胞生成不足。
研究表明,只要血氧浓度下降持续4小时以上,就会刺激体内EPO合成的数量增加,继之血液中EPO浓度增加,血红蛋白
浓度和血细胞压积增高10]。
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下,血中EPO浓度会急剧上升,甚至超过正常基线1000倍以上,但这种变化只在缺氧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时才会发生。
1.1.
2.2高原环境与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增加,通过网织红细胞(RC)数量的增加,血清铁和铁蛋白的减少得以表现11]。
与单纯地在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相比,高原训练似乎更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研究发现,在中等海拔训练和久居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之间,前者的RC明显增加。
这表明缺氧和运动这两种刺激是分别起作用的,红细胞生成的促进因素不仅只与缺氧程度有关。
另外,在升到海拔4000m高度的过程中Hb浓度会直线上升,当EPO的活性和血氧饱和度降到低于60%时,Hb浓度又显著降低12]。
1.1.3高原训练与2,3-二磷酸甘油酸
高原训练可增加红细胞的生成,从而提高红细胞的更新率,使幼稚红细胞的数量稳定,由于幼稚红细胞更易变形,运氧到工作肌的效率比老细胞更高,所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会提高,这可部分地归因于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在幼稚红细胞中较高,它使收缩肌存在部分氧压时,血红蛋白对氧的吸引力下降,提高了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从而使肌体获得更多的氧。
高原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红细胞中2,3-DPG水平,以弥补红细胞的破坏对运动能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9]。
1.2高原训练与线粒体
1.2.1低氧对线粒体的影响
低氧及在Ca2+]存在的条件下,可激活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于次黄嘌呤的反应,分子氧单电子还原为超氧自由基,并引发线粒体膜过氧化反应而损害呼吸氧化磷酸化13]。
研究指出14],长期高原缺氧导致骨骼肌横断面和线粒体明显下降。
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促进了氧运输系统的改善,增加毛细血管分布和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提高了氧化酶的活性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