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礼论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礼论观”

摘要:春秋末期。社会秩序混乱,宗法制遭到破坏。在此社会背景下。孔子通过努力,建立起一套新的礼论体系。重塑礼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生活在春秋束期,周通过宗法封建制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已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境地,社会处于极度的动荡之中。孔子把春秋时代看作是“礼坏乐崩”。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糟得很的大乱局面。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杜稷者不可胜数”。面对这种“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的“天下无道”的局面,“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热心救世,一生努力不懈,经历过不少磨难,“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向往“天下有道”的西周,谈到周礼时总是赞不绝口,高呼“吾从周”;对制礼作乐的周公更是敬羡不已,连做梦时都能梦到,“吾久不梦见周公矣”。孔子高度重视礼,他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把礼看成人与动物的区别,“不知礼无以立也”。他对违礼的行为深恶痛绝,“季氏八佾舞于庭”。他愤然道:“是可忍,孰不可忍”;齐国的大臣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陈恒弑其君,请讨之’”;他的老朋友原壤“夷俟”,孔子批评他“幼而不孙弟”,“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孔子又生逢其时,他和他开创的儒家全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开创了新的传统,系中华道统于乱世而不坠,“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又不是食古不化的完全因袭。因为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发挥周礼的作用了,他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对周礼做了大景的富有创造性的“损益”。首先,他淡化了礼的宗教色彩,在论礼的起源时,他认为“礼之本”出于人情,“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他的弟子子路也说:“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而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看重的是礼的道德教化作用。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主张“为国以礼”。孔子提出的政令刑法相辅而行礼治德化的两手方法,成为以后历代统治者一贯使用的统治方法。再次,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思想,即端正等级名分,使君、臣的地位、权利、义务名副其实。”孔子这种以名正实的观点,发展成后世的所谓“名教”,即将周礼的根本归纳为正名思想,这样就使周礼的指导思想更集中、更明确、也更理论化了。儒家自孔子起,开始提倡礼治,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统治者都安于名位,不得僭越,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进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

为了复兴周礼,孔子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仁”的学说,并以“仁”释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系统发挥,构成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的思想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在孔子的礼论体系里,他不把礼乐看成徒具形式的东西,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更看重礼的道德蕴涵和精神价值。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在《诗经》中,“仁”字出现过两次:一是《诗·郑风·叔与田》:“洵美且仁”;一是《诗·齐

风·卢令》:“其人美且仁”。在这里,“仁”是指人的一种美德。从结构上看,“仁”是人二两字的合写,许慎《说文解字》云“仁,亲也。从人二。”,《礼记·中庸》也说“仁者,人也”。具体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说“刚、毅、木、讷近仁”。可见,仁是指人的各种美德的总称。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在仁和礼的关系上,他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一切行为都合乎礼,以便达到仁的境界。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仁是礼的内在的道德依据。礼是仁外在的行为表现和实现仁的基本途径。仁是礼的根本,孔子把礼植根于仁的基础之上,“仁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孔子的话再明白不过了,—个不仁的人是不能真正理解和实行周礼的。其后的孟子,沿着孔子的思路进一步地把礼归结到人心和人性上,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把形而上的道德心性作为礼的根源这样,就解决了礼乐文化从天命神学的信仰被抛弃后所产生的内在危机,为礼的合理性找到新的依据,完成了礼乐文化从宗教到哲学的转变,使礼乐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但是,礼文化外在危机还没有解除,社会正处在由原来的宗法封建统治向君主集权专治的转型过程中,各诸侯国混战不已,竞争和兼并越来越激烈,显然还不具备重新实现礼制秩序的外部环境,所以孔孟因“迂远而阔于事情”,都不能得志于当时。面对礼乐秩序的崩溃,在当时各国主要采用“刑不上大夫”的“刑”来理顺各种秩序。

注释:

[1]《论语·季氏》

[2][9]《史记·孔子世家》

[3][7][8][14]《论语·宪问》

[4]《论语·述而》

[5]《十三经注疏》1415页

[6][10][13][24]《论语·八佾》

[11]《礼记·檀弓上》

[12]《论语·学而》

[15]《论语·先进篇》

[16][21]《论语·子路》

[17]《论语·阳货》

[18][20][22][23]《论语·颜渊》

[19]《论语·雍也》

[25]《孟子·尽心上》

[26]《孟子·滕文公下》

[27]《礼记·典礼》

参考文献:

1.浏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王云.中国古代思想史稿[M].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

3.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5.葛容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