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专业 .专注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常用工具的使用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验目的使学生认识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实验器械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归纳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翻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归纳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仍是用钉锤省力?4、分组试试实验结论不一样的工拥有不一样的使用方法,能够为我们做些不一样的事情。

备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

.专业 .专注 .实验课题杠杆均衡的研究实验种类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经过做杠杆尺的实验 ,使学生认识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械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1、在将杠杆尺调理到均衡状态后,第一让学生在杠杆尺左侧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 ,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侧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疏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点和数目 ,察看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 ?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点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均衡状态;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实验目的经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色,进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器械:.专业 .专注 .轮轴实验装置。

轴粗细同样 ,轮大小不一样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器械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 ,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均衡。

实验结论在轴的大小一准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实验种类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经过模拟实验 ,使学生疏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征。

.专业 .专注 .实验器械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一: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馒头发霉的情况,了解霉菌生长需要的条件。

(二)实验材料。

馒头、塑料袋、滴管、水、冰箱等。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4块大小相同的馒头。

- 第一块馒头:不做任何处理,放在温暖、潮湿(如厨房角落)的地方。

- 第二块馒头:滴上几滴水,使馒头表面湿润,然后放在温暖(如靠近暖气)、潮湿的地方。

- 第三块馒头:用塑料袋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 第四块馒头:放在干燥(如窗台通风处)、温暖的地方。

2. 每天观察并记录馒头的变化情况,持续观察一周左右。

(四)实验现象。

1. 放在温暖、潮湿地方且滴水的第二块馒头,发霉速度最快,几天内就会长出大量的霉菌。

2. 不做处理放在温暖、潮湿地方的第一块馒头,也会发霉,但速度比第二块稍慢。

3. 放在干燥、温暖地方的第四块馒头,发霉现象不明显或者基本不发霉。

4. 放在冰箱冷藏室里的第三块馒头,基本没有发霉迹象。

(五)实验结论。

1. 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霉菌生长迅速。

2. 干燥的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低温也能抑制霉菌的生长。

二、实验二: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等。

(三)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状态、蜡油的流淌情况等。

2. 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现象。

3. 把烧杯迅速翻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四)实验现象。

1. 蜡烛燃烧时,烛芯周围的蜡受热融化,变成液态蜡油流淌下来,这是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

2. 当把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

3. 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和步骤
观察到的
现象记录
结论和解释
实验一:把轮轴实验装置装在支架上,找一个重物,用测力计提起,用多少力,再将重物挂在轴上,通过测力计拉轮,带动轴转动,将重物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观察用多少力?
实验二:将上述实验中的轮改为大轮又将如何呢?
实验一用测力计测得重物的力是
牛顿,运用轮轴只用
牛顿的力就将重物提起来来了。
的力就提起来来了。
实验3:运用滑轮组50克的钩码,只用了
的力就提起来来了
实验1说明定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实验2说明动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实验3说明滑轮组既能又能。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实验
名称
轮轴作用的实验
教材册页
实验
目的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轮轴及轮轴的作用
实验仪器药品
简单的机械实验盒的大、小轮轴、平板测力计、细线、钩码、铁架台
实验3:把小鼓立在桌上,在鼓在右面立一个纸屏,在纸屏的右面吊一个小球,使小球紧贴在纸屏上。用槌敲击鼓的左面,倾斜角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实验1:我能听到,这说明

实验2:我能听到,这说明

实验3:我看到小球随鼓声,这说明

实验说明:声音能在、
、、
中传播。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电磁铁也有、
之分。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实验
名称
与电磁铁磁极变化有关的实验
教材册页
实验
目的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本文是一份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记录了五个实验的内容、目的、器材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和结论。

但是文章存在格式错误,部分段落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和结论,需要删除或修改。

实验内容1:使用工具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克丝钳。

实验步骤:1.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

3.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2:杠杆的科学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1.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内容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实验目的:了解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内容4: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9
3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12
4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3
1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23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猜测:
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2
1
省力
4
2
省力
6
3
省结果: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猜测:
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4
2
省力
6
3
省力
8
4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记录单4.先使用小轮子,测量测力计所示的轴作用力大小。

5.更换成大轮子,再次测量测力计所示的轴作用力大小。

6.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轮大小对轴作用力的影响。

实验结论:使用大轮子可以减小轴作用力,使用小轮子则会增大轴作用力。

因此,在设计机械装置时,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轮子。

实验名称:研究轮轴的作用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轮轴实验盒,钩码,测力计。

实验目的:研究轮轴的特点。

实验过程:1.组装轮轴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

3.将钩码挂在轮轴的一端。

4.将测力计系在轮轴的另一端绳子上。

5.向下用力提起钩码,并保持平衡。

6.观察并比较测力计的读数,总结在轮上用力的特点。

7.更换一个更大的轮,然后继续比较轮大小的作用。

实验结论: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实验名称:研究滑轮的作用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滑轮实验盒,钩码,测力计。

实验目的:研究滑轮的特点。

实验过程:1.组装滑轮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

3.将钩码挂在滑轮的一端。

4.将测力计系在滑轮的另一端绳子上。

5.向下用力提起钩码,并保持平衡。

6.观察测力计的用力方向,并记录测力的读数。

7.总结滑轮的用力特点。

实验结论: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实验名称:研究斜面的作用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斜面实验盒,钩码,测力计。

实验目的:研究斜面的作用。

实验过程:1.组装斜面的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测量两个钩码的重量。

3.在斜面上用测力拖动这两个钩码,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读数。

4.总结斜面的作用。

实验结论:斜面是省力的。

实验名称: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具及材料:斜面实验盒,钩码,测力计。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特点。

实验过程:1.组装斜面的实验装置。

2.把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几个不同坡度的斜面。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猜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年级实验名称实验器材:猜测: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时间2011.9.15实验类型分组:( 演示:(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个小轮、1个轴轮轴越大越省力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然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实验过程:我们的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实验器材:1盒钩码、 1根粗线绳、 1个铁架台、 1个滑轮、 1个测力计定滑轮不能省力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 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

然后用测力计做相 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猜测: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时间2011.9.20 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实验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滑轮、1个测力计猜测: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先组装一个滑轮组,然后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

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

与直接体生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较。

并做好记录。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一)实验过程:增加一个动滑轮接着做实验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二)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评定等级: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指导教师:猜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观察到的现象或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实验的结果: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要保 导线的材料、长短,铁芯、线圈年级班 时间2011.10.28 实验类型分组 :(∨) ∨)实验名称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 三节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猜测: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有关一、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的实验 1、制作电池数分别为 1 节、2 节、 3节的电源三个。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大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大全
实验器材:橡皮泥地球模型。
实验步骤:
1.打开地球模型,观察地球模型剖面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地球实际数据:地壳17km、地幔2865km、地核3400km。
3 .观察立体地球仪上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4.晾制: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在向阳通⻛处晾干。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用不同信息传播方式制作独轮⻋
实验器材:独轮⻋模型、制作文字说明、视频。
实验步骤:
1.两组同学分别用文字和视频两种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单独按照制作要求完成模型的制作。
3.保持两个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凸透镜B,比较所看到的图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昆虫
实验器材:放大镜、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套
实验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2.只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观察电磁铁的南北极是否发生改变。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实验器材:长约3米的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电池、电池盒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16
实验类型
分组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13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器材:
自主小杆秤、钩码
猜测:
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
实验过程:
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1
1
平衡
1
2
向右倾斜
2
2
平衡
定滑轮
3
3
平衡
不能省
2
3
向左倾斜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验记录单.pptx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验记录单.pptx

班级第一小组
日期:一年一月一日
第7课微生物与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实验记_年—月_日
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查阅资料,填写气泡图
酸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试验记录单
探究目的
探究 过程
我的 发现
第1课放大镜
“比较不同的镜片”实验记录单
班级第一小组
日期:一年一月一日
观察并比较不同镜片的特点
一、观察四种镜片的特点
二、比较大小相同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的镜片
用三种镜片观察课本封面图像并观察它们侧面的结构,按放大倍数从小到大分别画出镜片的侧面简图。
1.放大镜片的结构特点:镜片中间,边缘o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2.放大镜的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
“自制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实验记录单
班级第一小组
日期:一年一月一日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观察昆虫”记录表
第组观察日期:
第4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记录单
班级第一小组
日期:一年一月一日
交流与讨论
1.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
第5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观察不同的生物细胞”实验记录单
班级第一小组
日期:一年一月一日
交流与讨论
.我们观察到了哪些生物体的细胞?有什么新发现?
.比较不同生物细胞的异同?
第6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实验记录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A4纸,小垫圈。
实验目的: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实验过程:
1.将书本做成“桥墩”,将一张A4只搭在桥墩上。
1.将小垫圈放在纸面,观察并记录能放多少个小垫圈。
2.将同样大小的A4做成U,瓦楞,圆筒等形状。
3.观察并记录,改变形状后放置小垫圈的数量。
1.用书本做“桥墩”,将宽度不同的A4纸条搭在中间。
2.将小垫圈分别放在纸条上,观察宽度不同的纸条上分别能放多少小垫圈。
3.将宽度相同的纸条叠放在一起,在将小垫圈放在纸条上,观察并比较能放多少个小垫圈。
4.总结纸梁宽度和厚度昱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实验结论: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4.比较不同坡度斜面上测力计的读数,总结不同坡度斜面的用力特点。
实验结论:发现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观察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自行车影像资料。
实验目的:观察自行车上对简单机械的利用。
实验过程: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滑轮实验盒,钩码,测力计。
实验目的:研究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过程:
1.组装动滑轮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
3.将钩码挂在动滑轮的一端。
4.将测力计系在动滑轮的另一端绳子上。
5.向下用力提起钩码,并保持平衡。
6.观察测力计的用力方向,并记录测力的读数。
7.总结动滑轮的用力特点。
实验目的:观察并研究这些杠杆类工具的特点。
实验过程:
1.观察起子,螺丝刀,起钉锤,镊子,钳子,剪子,筷子等工具。
2.找出这些工具的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判断这些工具都是什么类型的杠杆。
实验结论: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轮大小对轴作用的影响
3.将钩码挂在定滑轮的一端。
4.将测力计系在定滑轮的另一端绳子上。
5.向下用力提起钩码,并保持平衡。
6.观察测力计的用力方向,并记录测力的读数。
7.总结定滑轮的用力特点。
实验结论: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动滑轮的研究
实验过程:
1.把杠杆尺的左端当做用力端,把杠杆尺的右端当做阻力端。以杠杆尺中点为支点。
2.在杠杆尺的右端的第二个格挂上2个钩码。
3.观察并研究在杠杆尺的左端第一个格上需要几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4.继续在杠杆尺的右端的第二个格挂上2个钩码。
5.观察并研究在杠杆尺的左端第四个格上需要几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测试拱的承重能力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A4纸,小垫圈,书本。
实验目的:研究拱形承重能力
实验过程:
1.将书本做成“桥墩”,将一张A4只搭在桥墩上。
观察影像资料中,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实验结论: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纸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A4纸,小垫圈。
实验目的:研究纸梁宽度和厚度以纸梁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实验过程:
1.将A4制裁成宽窄不同的纸条。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选择什么工具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剪子,锤子,镊子,起子,螺丝刀,小刀,钳子,图钉,钉子,木板,螺丝。
实验目的:选择和运用不同工具。
实验过程:
1.选择工具将钉子钉入木板。然后选择工具再将钉子起出木板。
2.将图钉钉入木板,然后选择工具,将图钉起出。
3.选择工具,将螺丝拧入木板。
6.换一个更大的轮,然后继续比较轮大小的作用。
实验结论: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定滑轮的研究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滑轮实验盒,钩码,测力计。
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过程:
1.组装定滑轮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
4.观察钳子,锤子,剪子,镊子,起子,小刀这些工具,并总结这些工具的用途。
实验结论: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杠杆尺的的:研究杠杆尺省力,费力,等力的特点。
6.继续在杠杆尺的右端的第二个格挂上2个钩码。
7.观察并研究在杠杆尺的左端第二个格上需要几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8.记录观察结果,并总结杠杆尺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什么情况下等力。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杠杆类工具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起子,螺丝刀,起钉锤,镊子,钳子,剪子,筷子等工具。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轮轴实验盒,钩码,测力计。
实验目的:研究轮大小对轴作用力的影响
实验过程:
1.组装轮轴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测量出一个钩码的重量。
3.将钩码挂在轴上,将测力计挂钩系在轮的绳子上。
4.向下方用力,将轴上的钩码提起来使轮轴平衡。
5.观察并比较测力计的读数,总结在轮上用力的特点。
实验结论: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斜面实验盒,钩码,测力计。
实验目的:研究斜面的作用。
实验过程:
1.组装斜面的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测量两个钩码的重量。
3.在斜面上用测力拖动这两个钩码,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读数。
4.总结斜面的作用。
实验结论:斜面是省力的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斜面实验盒,钩码,测力计。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特点。
实验过程:
1.组装斜面的实验装置。
2.把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几个不同坡度的斜面。
3.分别沿着这些斜面用测力计将两个钩码拉上去,观察并记录钩码的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