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阅读古代文体常识的梳理
中考语文复习必背:古代文学常识

中考语文复习必背:古代文学常识一、古代文体1.词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2.说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从内容上看,该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初中阶段学过的有《马说》《爱莲说》。
3.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诫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4.序“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引言,一般是介绍作家生平或成书的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而赠序的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5.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表”中范例。
6.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这类文章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
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 。
我们学过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7.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且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
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8.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可以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
初中语文古代诗文鉴赏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古代诗文鉴赏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文鉴赏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文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智慧。
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和学习古代诗文有助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下面将对初中语文古代诗文鉴赏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古诗文的体裁、常见修辞手法和主题内容。
一、古代诗文体裁1. 诗歌:古代诗歌主要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形式。
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例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近体诗以唐代为代表,较为自由丰富,例如杜甫、李白的诗作。
2. 文言文:古代散文主要以文言文为主,包括传记、小品文、赋文等。
例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二、古代诗文常见修辞手法1. 对仗:古代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音、字或词的重复、反复安排来创造韵律美。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重复使用“明月光”和“地上霜”形成对仗。
2. 比拟: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加强表达的效果,常见的比拟手法有“如”“似”“若”等。
例如《静夜思》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通过将风比作昨夜的感受,表达出孤独的感觉。
3.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
例如《白日依山尽》中的“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通过描写黄河入海的景象,表达壮丽的景色。
4. 叠句:叠句是指在诗句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词语重复出现,达到修辞效果。
例如《木兰诗》中的“不闻父母言,但闻黄河鬼神哭”,通过叠句的方式强调木兰的英勇和孝顺。
三、古代诗文的主题内容1. 自然美:古代诗文经常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如山水、花鸟等。
例如《静夜思》通过描写床前明月光和疑是地上霜来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
2. 人生哲理:古代诗文中经常通过描写人生哲理来启迪读者的思考。
例如《登鹳雀楼》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意境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3. 社会风情:古代诗文中也常常表达对社会风情的观察和思考。
如《木兰诗》通过描写木兰代替父亲从军的故事,表达了对女性勇敢和孝顺的赞美。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梳理古代诗词鉴赏与写作技巧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梳理古代诗词鉴赏与写作技巧语文作为学科的核心,是小学生在小升初考试中需要重点突破的科目之一。
作为语文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代诗词的鉴赏和写作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小升初语文中关于古代诗词的重要知识进行梳理,并分享古代诗词鉴赏和写作的技巧。
一、古代诗词的重要知识梳理1. 古代诗词的特点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具有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的特点。
古代诗词表达方式简洁优美,讲究形象生动,往往通过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情感。
2. 古代诗词的分类古代诗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包括《诗经》中的诗歌,主要以五言和七言为主。
近体诗则是以唐诗为代表,采用七言和五言为主要形式。
3. 古代诗词的著名作品小升初考试中常考询问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了解程度,特别是一些著名的诗词作品。
如《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等都是学生们需要重点熟悉的内容。
4. 古代诗词的背景知识了解古代诗词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故事,对于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内涵和意义十分重要。
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和研究资料,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境遇,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真正含义。
二、古代诗词鉴赏技巧1. 理解整首诗词的意境阅读古代诗词时,要全面理解整首诗词的意境,并能够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通过揣摩诗词中的意象和运用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拟人等,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 突出诗词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古代诗词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学生们在鉴赏时应该着重挖掘和理解。
通过分析诗词的词句运用和行文结构,找出诗词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对于提高鉴赏能力非常有帮助。
3. 辨析古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古代诗词的一大特点,学生们在鉴赏时应该学会辨析并理解。
了解古代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三、古代诗词写作技巧1. 培养对古代诗词的感受力古代诗词的鉴赏和写作都需要学生们培养对古代诗词的感受力。
古诗文阅读专题第十四讲文体常识

第十四讲诗文常识·文体常识【知识梳理】古代诗歌古代小说古代文体还有两个小类,即赋和骈体文。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铺叙事物,讲究字句整齐、声调和谐。
如《阿房宫赋》(杜牧)。
骈体文,又叫骈文,它是与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它讲究对偶、平仄、用典和藻饰。
如《与朱元思书》(吴均)。
【例题精析】一、选择题1.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下列四项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春夜喜雨》(杜甫) B.《回乡偶书》(贺知章)C.《望天门山》(李白) D.《送元二使安西》(王维)(1988年上海卷)2. 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下列四项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聊斋志异》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1989年上海卷)答案:1.A.2.A.解析:1.A 为五言诗(八句),其余七言诗(四句)。
但从古体、近体看,则 D 为古绝(平仄不合近体),其余为近体诗。
此题命题有疏漏。
2.A 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余是白话长篇小说。
二、填空题1.本文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除“列传”外,《史记》记述人物的体裁还有、。
(写两种)(1999年上海卷)2.从这两首七绝(唐·杜牧《过华清宫》、宋·杜常《题华清宫》)的内容看,它们都属于诗。
(2003年春季上海卷)3.上文(《李广和程不识治军》)选自《资治通鉴》,它是—部_____ 体史书,文中的“臣光”是________(人名)。
(2004年上海卷)4.上文(《对茅容、孟敏优劣的评价》)“笠翁曰”相当于《史记》中的“___ _”,“曰”可以理解为______ 。
(2005年春季上海卷)5.([黄钟]人月圆)“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
(2006年上海卷)6.“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2007年上海卷)答案:1.本纪世家 2.咏史 3.编年司马光 4.太史公曰评论 5.曲牌 6.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解析:1.本纪记载帝王事迹,世家记载诸侯和汉初开国功臣事迹;2.从内容看;3.《资治通鉴》是古代最大的编年体史书,主编者是司马光;4. 笠翁,清代的李渔;5. 每首曲的曲调名,就叫曲牌。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史知识梳理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史知识梳理⼀.诗歌分类 按表达⽅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可分为四⾔、五⾔、七⾔、杂⾔等;按内容,可分为⼭⽔⽥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壕吏》《卖炭翁》《陌上桑》《⽊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事⽽有感,发⽽成诗)和托物⾔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灰吟》:"千锤万凿出深⼭,烈⽕焚烧若等闲。
粉⾻碎⾝浑不怕,要留清⽩在⼈间。
"诗中以⽯灰⾃喻,表达诗⼈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洁情操的决⼼,咏⽯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清⽩的⼈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然,善⽤⽐喻说理,耐⼈寻味,富于理趣。
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动、有趣 如:⽩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烧不尽,春风吹⼜⽣)、朱熹《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天涯若⽐邻)、苏轼《⽔调歌头》(⼈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
【注意】 1.读诗时要"想诗"。
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体匿味存,现相⽆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固有②引申⽽来,其理趣要⽤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得之”。
3.⼀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居易《琵琶⾏》(同是天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怎样鉴赏诗歌 (⼀)知⼈论世,了解诗⼈所处时代背景及其⾝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知⼈论世,了解诗⼈所处时代背景及其⾝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六国论》是一篇文言文,其中有一些通假字需要我们注意。
比如“暴”通常读作“曝”,“毋”通常读作“无”,需要特别注意。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古今异义,比如“亡”不仅指战败而亡,还包括其他原因导致的亡国。
同时,文章中也有一些词类活用,比如“力亏”中的“亏”是使动用法,表示使…亏损。
此外,文章中也有一些词语有多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比如“为”可以表示作为,也可以表示招致。
而“以”既可以表示因为,也可以表示用。
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分析。
总之,理解文言文需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多义词语的使用。
只有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4、强弱胜负已经判定,因此不需要战斗。
5、燕国虽然是小国,但最终灭亡了,这就是兵法的效果。
6、虽然经历了两次失败,但最终取得了三次胜利。
7、虽然可惜使用了武力,但最终没有成功。
8、虽然有这样的势力,但却被秦人所利用。
9、虽然比秦国弱,但仍有可能不用贿赂就能获胜。
10、如果以六国破亡的历史为例,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走向灭亡。
因此,燕赵国的君主应该具备远见,保护好自己的领土。
1、燕赵国的君主一开始就有远见,能守住自己的土地。
2、可惜赵国虽然使用了武力,但最终没有坚持到底。
3、如果三个国家都能爱护自己的领土,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4、虽然六国比秦国弱,但仍有可能不用贿赂就获胜。
1、有关于战败和失去领土的事情,都是诸侯自己的原因。
2、燕国虽然是小国,但最终还是灭亡了。
3、与秦国相比,六国的势力确实比较弱。
4、如果以六国破亡的历史为例,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走向灭亡。
1、有人说:“六国互相攻灭,是因为都贿赂了秦国吗?”2、与秦国相比,这个国家的情况可能更加难以估量。
1、虽然___姓国家没有帮助其他五个国家,但也没有帮助秦国。
2、与秦国相比,这个国家的情况可能更加难以估量。
1、诸侯失去领土的原因,有战败也有其他因素。
2、这就是兵法的效果,燕国虽然小但最终灭亡了。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一、古代诗歌的文体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按形式分为: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如:《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迢迢牵牛星》、曹丕《燕歌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渭川田家》。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①绝句: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无须对仗。
押韵:五绝首句一般不入韵,七绝首句入韵较多;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柳宗元《江雪》等。
七绝如王昌龄《从军行》、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牧《泊秦淮》等。
②律诗:五言或七言,全诗八句;押韵、对仗(对偶):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
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杜甫《春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七律如杜甫《登高》、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李商隐《锦瑟》等。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3、词①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如《东坡乐府》、《白石道人歌曲》、《稼轩长短句》。
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③词的分类: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④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题与内容有关。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

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古文、古骈文、古辞、古乐府等不同
形式的诗歌。
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 诗歌体裁:古代诗歌有律诗、绝句、词、曲、辞等不同的体裁。
律诗的韵律严谨,
有五、七言律诗之分;绝句是四句的小诗,通常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词
是由音乐发展而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多用于表达情感;曲是以曲调和歌唱为基础的一
种诗歌形式;辞是古代宫廷史书的一种形式,多用于纪实性的记述。
2. 韵律格律:古代诗歌具有丰富的韵律和格律。
韵律是指诗歌中的平仄、押韵等音韵
特征,格律是指诗歌中的长度、断句、停顿等句法结构。
韵律和格律的运用对于诗歌
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起到重要作用。
3. 意象与意境:古代诗歌常使用大量的意象来表达情感、描绘景物等。
意象是以物体
或形象等具体感观形式来表现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意境则是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
表达,给人以美感和联想的情景感受。
4. 诗歌题材和主题:古代诗歌的题材和主题多种多样,既有描写自然山水、表达情感
的田园诗,也有歌颂爱情、抒发壮志的边塞诗,还有表达社会思考和政治抒发的辞章。
了解诗歌题材和主题有助于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寓意。
5. 作者背景和诗歌流派:古代诗人的背景和时代因素对诗歌的风格和内容有着深远的
影响。
了解作者的生平、文化背景、时代背景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内涵。
同时,不同的诗人形成了不同的诗歌流派,如唐代的\。
初中语文中的古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中的古代文学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是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文学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下面将对初中语文中的古代文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一、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可以分为诗、词、散文和戏曲四大类。
其中,最重要的是古代诗词,它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瑰宝。
学习诗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思维视野。
1. 古代诗词知识要点古代诗词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绝句、律诗等。
学习诗词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古代诗人和代表作品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通过学习古代诗人,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2)诗词的韵律和格律诗词是有韵律和格律的,通过掌握韵律和格律可以提高朗读和欣赏的效果。
(3)诗词的意境和意义诗词追求的是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象和感情,学生要从诗词中感受作者的意境和意义,尝试解读诗词的内涵。
2. 古代散文知识要点古代散文是以散文的形式表达情感、记叙事实或阐述见解的一种文学形式。
学习古代散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1)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例如,《世说新语》、《醉翁亭记》等。
通过学习这些代表作品,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人物形象和价值观念。
(2)散文的写作特点散文较为自由,常采用议论、描写和记叙等手法,学生要掌握这些写作特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古代文学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古代文学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也对现代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学生要认识到古代文学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于现代生活中。
1.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古代文学的诗词和散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学生能够增加词汇量、开拓语言思维,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2. 情感的体验和情绪调节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人生智慧,通过欣赏和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能够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节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面对现代生活中的困惑和挫折。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文体知识及阅读方法

古诗词鉴赏基础知识(一)古诗词文体知识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诗四言古体诗(如《诗经》《龟虽寿》《观沧海》),五言古体诗(如《羌村三首》《观刈麦》《石壕吏》)六言古体诗(如《田园乐六首》)七言古体诗(如《春江花月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杂言诗(如《行路难》)乐府诗(汉乐府收集的民间歌辞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雁门太守行》)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一般来说第二、四句押韵。
五言绝句(如《登鹳雀楼》《山中杂诗》《竹里馆》《送灵澈上人》)七言绝句(如《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泊秦淮》)律诗: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
五言律诗(如《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望岳》《春望》《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七言律诗(如《游山西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望月有感》)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倚声,填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时期成就最高。
词一般由词牌名和题目组成,词牌名决定词的格律,题目决定词的内容。
词牌名和题目之间用“·”连接。
例如渔家傲·秋思。
词牌名有菩萨蛮、如梦令、点绛唇、浣溪沙、卜算子、西江月、钗头凤、苏幕遮、渔家傲、江城子、水调歌头、念奴娇、永遇乐、沁园春。
1、按照字数来分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如《如梦令》《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调(59-90字)如《渔家傲·秋思》、长调(91字以上)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宋词按照风格来分,主要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古代文常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常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是指在古代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它包括了多种文体,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古代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裁繁多,展现了古代社会和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二、古代诗歌1. 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初期、鼎盛期和后期三个时期。
初期的古代诗歌以歌、颂、辞为主,如《诗经》中的《国风》和《周南》等。
鼎盛期的古代诗歌则以唐诗和宋词为代表,如《唐诗三百首》和苏轼的《浣溪沙》等。
后期的古代诗歌则以元曲和明清诗为主,如《元曲选》和《全唐诗》等。
2. 古代诗歌的特点古代诗歌的特点包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和运用修辞手法等。
古代诗歌的语言通俗易懂,表现生活百态,以诗歌形式表达感情。
3. 代表作品欣赏《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高远的抒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
《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月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郁闷。
三、古代散文1. 古代散文的产生古代散文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为了配合音乐演唱和传颂,散文是在音乐和舞蹈中展示的。
2. 古代散文的特点古代散文的特点包括散文为民、与诗齿脣、蕴含深情、近于散韵等。
3. 代表作品欣赏《庐山谣》是庄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六国论》是司马迁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六国争霸的历史事件的总结和分析,揭露出人性的丑恶。
四、古代小说1. 古代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小说是在唐宋时期产生的,受到了古代诗歌、散文和戏曲的影响。
在明清时期,古代小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成为了当时文学的一大特色。
2. 古代小说的特点古代小说的特点包括情节曲折、人物丰富、情感真挚和语言通俗等。
古代小说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主,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为辅,展现了古代社会和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3. 代表作品欣赏《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贾宝玉的成长和生活经历的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丑恶和虚伪。
古代诗文阅读古代文体常识的梳理

古代诗文阅读古代文体常识的梳理古代诗文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时间。
阅读古代诗文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本文就古代诗文阅读中的文体常识进行了梳理,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古代文体的分类古代文体主要有五种:诗、赋、楚辞、散文和文言文。
在这些文体中,又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例如,诗可以分为五言、七言、律诗等不同的形式,散文又可以分为随笔、志怪、议论等不同的风格。
二、古代文体的特点1、诗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押韵的文学形式,它在结构和语言上都有着很高的严谨性。
古代的诗歌往往是通过传唱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因此在韵律和节奏上都非常优美,用字也十分简练精致。
2、赋赋是中国文学中较为开放的一种文体,它具有较高的抒情性和叙事性。
赋的文章长度通常都比较长,而且用语华丽,结构也比较灵活,具有很强的意境。
3、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独特分支,它以音乐讴歌为载体,是一种兼具文学和音乐性质的艺术形式。
楚辞通常采用直白的语言,表现出浓厚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
4、散文散文是一种没有押韵和固定节律的散文形式,它的语言和结构更加灵活。
散文既可以抒情、叙事,也可以议论和随笔,形式多样,适合表达各种不同类型的意境和情感。
5、文言文文言文又称“古文”,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传统的一种文体形式。
文言文的书写方式具有很高的规范性和正式性,其通过书写和口头传承来维系。
文言文通常用于叙事和文章的记述,比如古代的历史名著。
三、古代文体的鉴赏阅读古代文体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准则。
首先,我们需要对文体的形式、清晰的表达以及行文的灵活性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我们需要通过引入上下文和了解相关的文化、历史等知识来更好地领会古代文体的内涵。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诗歌的韵律,了解文章中字句的褒贬和修辞表现,以及文章叙述的逻辑关系。
四、如何学习古代文体想要更好地学习古代文体,我们可以通过多读经典名著,注重文体、形式和语言节奏的感受和理解。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一、古代诗歌文体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按形式分为:1.古体诗 2近体诗 3词 4曲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唐以后的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格律限制)①绝句:1.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
2.无须对仗。
3.押韵:五绝首句一般不入韵,七绝首句入韵较多。
4.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律诗:1.五言或七言,全诗8句;2.押韵:单句可押可不押,偶句必须押。
3.对仗(对偶句):3、4句对仗,5、6句对仗。
(上仄下平)4.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5.律诗结构第1、2句叫首联第3、4句叫颔联第5、6句叫颈联第7、8句叫尾联3.词①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如《东坡乐府》、《白石道人歌曲》、《稼轩长短句》。
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③词的分类: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④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题与内容有关。
4.曲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二、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古诗词一般按音节和意义划分朗读节奏:1.四言诗句一般按“22”的音节划分。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五言诗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
诗歌古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诗歌古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文学常识古文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意境吸引着无数读者。
在进行古文诗歌的解读和欣赏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常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文诗歌的艺术魅力。
1. 诗歌体裁:古文诗歌主要包括诗、赋、曲等形式,各有其独特的特点。
诗一般以五言或七言为主,每首诗由若干句组成,每句多为五言或七言。
赋是一种长篇的叙事性抒情诗体,而曲则是一种舞蹈歌曲形式,常常结合音乐、舞蹈和诗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
2. 诗歌格律:古文诗歌格律严谨,讲究押韵、平仄、韵律等,有律诗、绝句、律词等多种格律形式。
由于每种格律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因此在欣赏古文诗歌时需要注意其格律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3. 诗歌意境:古文诗歌讲究意境的营造,通过色彩、意象、比喻等手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创造出丰富的意境。
在欣赏古文诗歌时,需要注重意境的鉴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4. 诗歌题材:古文诗歌的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山水田园、爱情离别、壮美豪迈等多种题材。
每种题材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题材特点来进行欣赏和解读。
5. 诗歌流派:古文诗歌有多种流派,如唐诗、宋词、元曲等,每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需要根据不同流派的特点来进行欣赏和解读。
通过对以上文学常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文诗歌的艺术特点,提高我们对古文诗歌的欣赏水平。
二、历史背景古文诗歌的创作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因此,了解古文诗歌的历史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古文诗歌是非常重要的。
1. 唐宋诗词:唐宋诗词是古文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等,宋代的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他们的诗词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高峰。
2. 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以其婉约多情、清新脱俗的风格成为古代文学的瑰宝。
小学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古代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还能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理解的能力。
本文将总结小学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代诗词。
一、什么是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人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以汉字为表达工具,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含蓄丰富。
古代诗词主要包括古文诗和近体诗两个大的类别。
1. 古文诗:古文诗是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诗歌形式,以古代的韵文结构为基础,如《离骚》、《观沧海》等。
2. 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古代的韵文结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使用的是近代汉语,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二、古代诗词的特点古代诗词有着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艺术特色。
学生在鉴赏古代诗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音韵美:古代诗词追求音韵的美感,注重韵律的整齐和谐。
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押韵等,营造出优美的音乐效果。
2. 意境深远:古代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精练的文字表达,构建丰富的意象,让读者产生思考和联想,领略诗人的情感和艺术追求。
3. 内容丰富:古代诗词以自然景物、人物情感、社会时事等为题材,内容涵盖广泛。
通过描写细腻而深刻的形象,表达诗人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三、常见的古代诗词形式古代诗词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等。
1. 五言绝句:一首五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
五言绝句的韵脚有平声、仄声和轻声,平仄错落有致,意境丰富,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2. 七言绝句:一首七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
七言绝句的韵脚也有平声、仄声和轻声,构思广阔,既有写景描绘,也可以表达情感,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 五言律诗:一首五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五个字。
中学古代文学常识常考知识点整理

唐朝
(1)初唐时期代表人物: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文宗“陈子昂”, (2)盛唐时期代表人物: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 甫,以及王维、孟浩然等人。 (3)中唐时期代表人物: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李贺。 白居易、元稹领 导了新乐府运动。 (4)晚唐时期代表人物: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
其他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
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
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
学论著。
谢谢
元朝
什么是曲?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始于宋代,鼎盛于元。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 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散曲是元代文 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 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朝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马致远(代表作《天净沙·秋思》《汉宫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别名“温八叉”。 千古词帝: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世称南唐 后主、李后主。
宋朝
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 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 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 等。
古代诗歌
(二)、诗歌发展:
《诗经》→ 《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 代诗、新诗
初中语文的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语文的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文化内涵。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学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你整理一些初中阶段需要了解的古代文学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的分类1. 诗歌:古代的诗歌以律诗和绝句为主。
律诗按照格律进行创作,代表作品有《离骚》、《长恨歌》等;绝句是四句一组,其中每句都是五言或七言。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散文:古代的散文作品以《论语》、《庄子》等哲学著作为主。
这些散文作品以表达思想和观点为目的,形式上不受限制,内容丰富多样。
3. 昆曲和京剧:昆曲和京剧是中国古代的两种传统戏曲形式,通过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来传递故事情节和情感。
二、古代文学名著1.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贾宝玉等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悲剧。
2.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部小说有浓厚的民间色彩,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现实的探讨。
3.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以宋江等108位英雄的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起义的英勇斗争。
三、古代文学的特点1. 常用典故:古代文学中充斥着各种典故,如“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等,在现代语言中仍然广泛使用。
通过了解这些典故,可以加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2. 运用修辞手法:古代文学作品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如比喻、夸张、对偶等。
学习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 抒发思想和情感:古代文学中的作品常常通过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来传达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学习古代文学能够拓宽视野,培养内心情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四、古代文学带给我们的启示和价值1. 培养情操: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和陶冶自己的情操和审美意识。
高中古文体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古文体知识归纳总结古文体是指古代文人所使用的语言和写作技巧,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学习并掌握古文体知识,有助于提高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对高中古文体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文体概述古文体是中国古代文人运用汉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以具有鲜明的古代社会特征、独特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为特点,包括骈文、夹叙夹议、议论文、诗歌等多种形式。
二、骈文骈文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写作形式,其特点是使用平行结构和平衡口语来表达思想。
骈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对偶、对仗、对句等,能够使文章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是一种将叙事和议论融合在一起的写作形式,常见于史书、传记等文体。
夹叙夹议的特点是情节与议论相结合,通过讲述故事来诠释作者的观点。
例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声虽咄咄,意捧昊天飞仙径。
四、议论文议论文是古代文人用来表达自己观点或论述问题的一种写作形式。
议论文的特点是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语言有力,常见于论述文、杂文等文体。
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天命者,胜天下之任。
知时务者,胜天下之过。
五、诗歌诗歌是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文体,通过节奏和韵律表达情感、抒发思想。
古代诗人常用的诗歌形式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律诗等。
诗歌的特点是形式简练、意境深远、富有音韵美感。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古文阅读技巧1. 掌握古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借代等,有助于理解古文的含义和写作技巧。
2. 注意理解古文中的典故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把握古文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3. 熟悉古文的语言特点,如文言虚实、宜谦宜骄等,能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意义和写作目的。
综上所述,高中古文体的知识归纳总结包括古文体总览、骈文、夹叙夹议、议论文、诗歌等写作形式以及古文阅读技巧。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可以提升对古代文学的鉴赏和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写作表达的水平和技巧。
古代文学知识梳理初一学生需要整理的古代文学知识点

古代文学知识梳理初一学生需要整理的古代文学知识点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美学价值。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了解古代文学知识可以拓宽视野,培养文学素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初一学生需要整理的古代文学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可以按照内容形式、文类和作者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形式可分为诗、词、赋、曲、文;按照文类可分为史传、辞章、哲学、小说等;按照作者可分为名家作品和民间作品。
二、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古代文学发展可以分为先秦文学、汉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等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和文学风格,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
三、古代文学的主要作品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了诗、风、雅、颂四部分,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3.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四、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古代文学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其中包括形象生动、意境深远、修辞多样等。
古代文学作品常使用象征、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五、古代文学与人物形象古代文学通过描写和构建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性格、言行和思想。
其中的人物形象如李白、杜甫、西施等成为了历史上的文学名人,他们的形象也常被后人所推崇。
六、古代文学与社会生活古代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了对社会状况、人伦关系、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描写。
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对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
七、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古代文学承载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通过阅读唐诗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热爱,这对于培养现代人的情感认同和审美情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八、培养古代文学欣赏能力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初一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多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艺术手法。
古代诗文阅读古代文体常识的梳理

古代诗文阅读——古代文体常识的梳理主讲人:姚为洲【高考题例】一、选择1.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瞧,以下四项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春夜喜雨?〔杜甫〕B.?回乡偶书?〔贺知章〕C.?瞧天门山?〔李白〕D.?送元二使安西?〔王维〕〔1988年上海卷〕2.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瞧,以下四项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聊斋志异?B.?三国演义?C.?西游记?D.?水浒传?〔1989年上海卷〕二、填空1.本文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除“列传〞外,?史记?记述人物的体裁还有、。
(写两种)〔1999年上海卷〕2.从这两首七尽〔唐·杜牧?过华清宫?、宋·杜常?题华清宫?〕的内容瞧,它们都属于诗。
〔2003年春季上海卷〕3.上文〔?李广和程不识治军?〕选自?资治通鉴?,它是—部_____体史书,文中的“臣光〞是________(人名)。
〔2004年上海卷〕4.上文〔?对茅容、孟敏优劣的评价?〕“笠翁曰〞相当于?史记?中的“____〞,“曰〞能够理解为______。
〔2005年春季上海卷〕5.〔[黄钟]人月圆)“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曲折折调,“人月圆〞是______。
〔2006年上海卷〕6.“词〞这种体裁的不称是。
〔2007年上海卷〕三、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答复以下咨询题。
〔1996年上海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泉石上流。
竹喧回浣女,莲动下渔船。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2.这首诗的第三句应该是:()A.素月出东岭B.月出惊山鸟C.明月松间照D.月上柳梢头3.这是一首体诗。
〔只能填一个字〕四、阅读朱弁的?送春?,完成第1—5题。
〔1997年上海卷〕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棉衣〕。
结就客愁云片断,唤回乡梦雨霏微。
1.将以下四句分不填进a、b、c、d方框内,它们的顺序是〔填序号〕[][][][]①弱柳沙头絮未飞②羡君才到便成回③把酒送春无不语④小桃山下花初见2.这首诗用“〞和“〞写出了春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文阅读——古代文体常识的梳理
主讲人:姚为洲
【高考题例】
一、选择
1.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下列四项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春夜喜雨》(杜甫) B.《回乡偶书》(贺知章)
C.《望天门山》(李白) D.《送元二使安西》(王维)(1988年上海卷)
2. 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下列四项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聊斋志异》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1989年上海卷)
二、填空
1.本文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除“列传”外,《史记》记述人物的体裁还有、。
(写两种)(1999年上海卷)
2.从这两首七绝(唐·杜牧《过华清宫》、宋·杜常《题华清宫》)的内容看,它们都属于诗。
(2003年春季上海卷)
3.上文(《李广和程不识治军》)选自《资治通鉴》,它是—部_____ 体史书,文中的“臣光”是________(人名)。
(2004年上海卷)
4.上文(《对茅容、孟敏优劣的评价》)“笠翁曰”相当于《史记》中的“___ _”,“曰”可以理解为______ 。
(2005年春季上海卷)
5.([黄钟]人月圆)“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
(2006年上海卷)
6.“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2007年上海卷)
三、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回答下列问题。
(1996年上海卷)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
2.这首诗的第三句应该是:( )
A.素月出东岭 B.月出惊山鸟 C.明月松间照 D.月上柳梢头
3.这是一首体诗。
(只能填一个字)
四、阅读朱弁的《送春》,完成第1—5题。
(1997年上海卷)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棉衣)。
结就客愁云片断,唤回乡梦雨霏微。
1.将下列四句分别填入 a、b、c、d 方框内,它们的顺序是(填序号)
[ ] [ ] [ ] [ ]
①弱柳沙头絮未飞②羡君才到便成归③把酒送春无别语④小桃山下花初见
2。
【复习训练】
一、从文体知识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1. A.《兰亭集序》 B.《琵琶行(并序)》
C.《〈指南录〉后序》
D.《伶官传序》()
2. A.《鸿门宴》 B.《苏武传》
C.《廉颇蔺相如列传》
D.《种树郭橐驼传》()
3. A.《病梅馆记》 B.《游褒禅山记》
C.《石钟山记》
D.《黄州快哉亭记》()
4. A.《秋水》 B.《项脊轩志》
C.《师说》
D.《劝学》()
5. A.《谏太宗十思疏》 B.《陈情表》
C.《出师表》
D.《答司马谏议书》()
6. A.《秦晋崤之战》 B.《周亚夫军细柳》
C.《群英会蒋干中计》
D.《曹刿论战》()
7. A.《香菱学诗》 B.《长亭送别》
C.《促织》
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8.A.《终南山》 B.《登楼》
C.《书愤》
D.《夜雨寄北》()
9. A.《饮酒》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琵琶行》
D.《月夜》()
10. A.《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B.《苏幕遮》
C.《山坡羊·潼关怀古》
D.《声声慢》()
二、解释下面诗文标题中表明文体的词。
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声声慢》
(1)古诗:
(2)歌、吟、行:
(3)慢:
2.《归去来兮辞》《阿房宫赋》《秋声赋》《前赤壁赋》
(1)辞:
(2)赋:
3.《过秦论》《师说》
(1)论:
(2)说:
4.《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种树郭橐驼传》《左忠毅公逸事》
(1)本纪:
(2)列传:
(3)传:
(4)逸事:
5.《陈情表》《谏太宗十思疏》
(1)表:
(2)疏:
6.《兰亭集序》《伶官传序》《〈指南录〉后序》
(1)序:
(2)后序:
三、简述下面几篇“记(志)”在体裁和写作方面的不同。
1.《游褒禅山记》:
2.《石钟山记》:
3.《黄州快哉亭记》:
4.《病梅馆记》:
5.《项脊轩志》:
四、完成下面的填空题和选择题。
1.我国汉、唐、宋、元和明清五个历史时期,各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依次为:、、、和。
2. “经”和“传”是我国古书的两种体裁。
“经”是,“传”
是。
前者如《》,后者如《》。
3. 古代历史著作的体裁,有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之分,又有通史和断代史之分。
将下面的史书按体裁归类。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⑤史记
⑥汉书⑦后汉书⑧三国志⑨资治通鉴⑩新五代史
(1)编年体;(2)国别体;(3)纪传体
(4)通史;(5)断代史。
4.《史记》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本纪”记载的事迹,“世家”记载的事迹,“列传”记载的事迹。
从《汉书》始,“纪传”体史书取消了“”,而“”、“”则分别改称为“”、“”。
5.将下面的书归入“四库全书”的各部。
①诗经②楚辞③论语④孟子⑤庄子
⑥春秋⑦吕氏春秋⑧史记⑨资治通鉴⑩陶渊明集
(1)经(2)史
(3)子(4)集
6.我国古代小说的一些样式,按其产生的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笔记小说、传奇、章回小说、话本
B. 笔记小说、传奇、话本、章回小说
C.话本、传奇、章回小说、笔记小说
D. 传奇、笔记小说、话本、章回小说
五、运用古代诗歌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1. 在下面一首七律(袁枚《江中看月作》)的括号处填一个最贴切的句子()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晶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镰刀
2.下面一首七律(李商隐《隋宫》)的后四句次序打乱,请重新排列。
①紫泉宫殿锁烟霞,②欲取芜城作帝家。
③玉玺不缘归日角,④锦帆应是到天涯。
⑤地下若逢陈后主,⑥岂宜重问后庭花。
⑦终古垂杨有暮鸦,⑧于今腐草无萤火。
①②③④
3.下面一首律诗(苏轼《初到黄州》),从第四句开始次序被打乱了,请重新排列。
①自笑平身为口忙,②老来事业转荒唐。
③长江绕郭知鱼美,④尚费官家压酒囊。
⑤好竹连山觉笋香,⑥只惭无补丝毫事。
⑦诗人例作水曹郎,⑧逐客不妨员外置。
①②③
4.下面一首词的词牌应该是()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
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
谁信被晨鸡轻唤回。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A.雨霖铃
B.声声慢
C.水调歌头
D.沁园春
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6题。
送薛存义序柳宗元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之曰:凡吏之于土,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我受其值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唯怠之,又从而盗之。
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何哉?势不同也。
势不同而理同。
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
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值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
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1.“送薛存义序”中的“序”表明这是一篇(文体),具有性质。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崇酒于觞()(2)饮食之()
(3)向使佣一夫于家()(4)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代词指代对象相同的一组是()
A. 若知其职乎/受若值,怠若事
B. 出其十一佣乎吏/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
C. 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值怠其事者
D. 岂唯怠之/又从而盗之
4.下面句子中与“柳子载肉于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追而送之江之浒
B. 凡民之食于土者
C. 天下皆然
D. 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2)如吾民何!
6.“势不同也”,指什么与什么情势不同?“势不同而理同”,又是指什么道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