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4节孟子、荀子教育思想(2015-4-7)

合集下载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况,亦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

生卒年月不详,他是战国末期与孟子齐名的一住儒家大师,世称荀子。

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是先秦时期最杰出的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

教学思想:1、学思行结合: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之明,“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

因此,他认为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知类”和通“道”。

“道者,治之经理也”。

“礼者,人道之极也”。

“知道”的实质涵义就是“知礼”,思考就是要以礼作为准绳来判断知识的曲直是非,反对不求本义和纲领的杂乱识记。

“解蔽”,就是在学习时防止认识与理解上的片面性。

有些学说观点虽然”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但往往“蔽于一曲(部分),而暗于大理”,因此要加以分析和审缜地批判之后去伪存真。

“解蔽”就是要从片面性的局限中解脱出来,转到全面地看问题。

而全面看问题的方法,就是“兼陈中衡”,把各种不同流派的学术观点,事物矛盾的所有方面都陈列开来,加以比较权衡,然后作出评论或判断,权衡的准则是“道”。

荀子认为探求真理应当善于批判和比较不同学说中的不同观点,“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去舍”。

2、“积”与“锲而不舍”:教学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计划与步骤,循序渐进。

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教学应根据人的认识规律私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逻辑顺序而逐步深入。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法则,规律)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荀子告诫教师应当熟悉教材的特点、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和讲述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要因教材而施教。

他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于教育思想的贡献不可忽视。

孟子注重培养人的性情和品德,注重教育的普及和改革;荀子则注重培养人的智慧和理性,注重教育的培训和引导。

以下是对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的总结。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善良,主张通过合理的教育来培养人的品德和性情。

他认为“人之始生也,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意味着人性本善,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和发扬人的本性善良,使其成为真正的君子。

孟子提出了“四端”(仁、义、礼、智)的教育目标。

他认为仁是人道的核心,是超越自我、关心他人的情感;义是人们根据道义准则去行动;礼是一种有序和谐的行为规范;智是指人的智慧和理性。

而这四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实践来培养和发展的。

孟子还强调了教育的普及和改革。

他主张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不分贵贱,不分男女,在孟子看来,人人都有成为君子的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每个人都能成为有德行和智慧的人。

他提出了“养生之道”、“养心之道”和“养德之道”等教育方法,以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全面发展。

相比之下,荀子则相对强调人的智慧和理性,注重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智力和才能。

他认为人之本性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教育来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荀子主张以理性的思维和智慧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学习和修炼来提高个人的学识和能力。

荀子提出了“五利”教育目标,即“明辨利害,知修操行,有文才,能辨是非,知事理。

”他认为这些都是君子所应具备的素质。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判断能力。

荀子还强调了教育的培训和引导作用。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通过训练和培养来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养。

他主张通过榜样和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是儒家学说的继承者,他发展了儒学中的德治并与法治相结合,在战国中、晚期,成为孟子以后的著名传经大师和教育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荀子在主持齐国稷下学宫时,吸取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成果,提出自己唯物主义的论点,也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颇有影响的哲学家。

(一)教育活动荀子名况,时人尊号为卿,又称荀卿。

因避宣帝刘询讳,西汉人改称其名为孙卿。

荀子是战国晚期赵国人,约生于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于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仅从他到齐国游学开始记他事迹,有关他的家世和早年经历,已无法考知。

据司马迁所记,荀况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而应劭在《风俗通义·穷通》中却说齐威王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来游学。

两人说法不一。

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认为应是15岁。

荀子生活的战国晚期,诸侯列国在长期历经兼并、侵吞后,国数日减,已出现统一的趋势。

他游学的齐国稷下学宫,各个学派的争辩也在为齐国统一天下制造舆论和对策。

荀子对这种形势发展看得很清楚,他的言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要求,并认为齐国堪当此重任。

但是齐湣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民怨沸腾。

荀子曾规劝和警告过湣王,但遭到拒绝。

荀子深感失望,只得离开齐国到楚国去了。

齐襄王时,重建稷下学宫,荀子携徒再次来齐。

他在学宫的列大夫中最为老师,被尊称为卿,并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事务。

他在学宫中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提倡学术辩论人人平等。

后来,他因遭到谗言诽谤,只得再次离齐国赴楚国。

在楚国,荀子被春申君黄歇任命为兰陵令。

有楚人对黄歇进言说,您赐给了荀卿百里地,恐怕会对楚国有危害。

春申君因听信谗言,便不敢重用荀子了,继而荀子遭到辞退。

荀子无奈,只得由楚国回到家乡赵国。

赵成王曾同他讨论过军事问题。

荀子也到过秦国,会见过秦昭主和秦国宰相范雎。

他曾建议秦国实施王道,但当时封建统一战争正在激烈进行,霸道在历史舞台上正高潮迭起,因此,荀子的不合时宜的王道终不为秦用。

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论的主要观点

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论的主要观点

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论的主要观点孟子和荀子是古代中国教育思想的代表,他们对教育的作用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

以下是他们主要的教育作用论观点:一、孟子的教育作用论观点:1.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和发展人的善性,使之充分展示出来。

2.教育之重:孟子认为教育是重中之重,他提出“以保馀力,以俟休养,不遗人臣之事,教育之道也”。

他认为,教育应该在人们尽力去做别的事情之前,就应该开始进行。

3.教育以德:孟子主张以德育人,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使之成为具有仁义道德的人。

4.教育要因材施教:孟子提出“人之性相同,习相殊”,他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不同的潜能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5.培养君子:孟子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成君子,君子具有仁义道德的品德和修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荀子的教育作用论观点:1.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贪欲和自私的倾向。

教育的作用是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方法来抑制和纠正人性中的恶。

他认为,人的善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和造就的。

2.教育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使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个人的修养有助于家庭的和谐、国家的治理和世界的平衡,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智慧来实现这个目标。

3.教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荀子认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教育机构,教育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他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参与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同时他主张文化的普及,使教育贯穿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4.修身为本:荀子主张通过修身来实现教育的目标。

他认为,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培养自律和自制力,通过修养自己的品格和思想来实现教育的效果。

总结:孟子和荀子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

他们都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使之能够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尽管他们对人性本质的观点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教育是可以改变和提高人的性格和品德的。

第二节_孟子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_孟子的教育思想

20
(一)性恶说与外铄说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 好愉逸。” 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形成善的道德品德。 礼义法度、道德观念是属于“伪”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教育内容
《诗》《书》《礼》《易》《乐》《春秋》
(三)学习方法
防邪近正 积学积善
虚壹而静
学思行一致
孟子的故事
孟 母 三 迁
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 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 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 日成才。但小时候的孟轲片天性顽皮好动, 不想刻苦学习。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 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开始 又骂又打,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 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近 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 没有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围没有邻居, 门外是一片坟地。孟母想,这里再也没有什 么东西吸引儿子了,他总会用心念书了吧! 但转眼间,清明节来了,坟地里热闹起来, 孟轲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 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 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 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 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 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 回了家。
(: 一、人性论 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 二、教育思想 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在 学与思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 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 三、教学过程 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的过 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的善性过程,唯心主义的倾向 较重;而荀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闻见、知、行三个环 节,充分反映其唯物主义的思想。

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

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

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孟子》和《荀子》是先秦时期两位重要的儒家学派代表的作品,他们对教育思想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以下将分别对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每个人大致总结500字。

1. 孟子的教育思想总结(500字)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亚圣”,他对于教育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孟子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性情。

他认为每个人性本善,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实现道德的完美。

他提出了“性善论”,主张人性善良、有天赋的道德感。

因此,他主张教育应该以培养道德品质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良知和道德感,使之自觉奋发,追求德性的高尚境界。

其次,孟子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德高望重的人,就必须修养品德。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人修身是整个社会建设的基础,只有个人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道德的榜样和引领者,对整个社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此外,孟子强调了教育的普及性。

他主张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包括贵族和平民,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他认为,天生并没有区分贵贱的差异,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就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

最后,孟子提出了“养人之道”的教育方法。

他主张通过恢复人的本性,引导人发挥潜能,并通过仁爱和亲和力来教育人。

他强调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并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教育。

此外,他还提出了“先行诱导”和“使人自信”等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于道德事物的敏感和自觉性。

综上所述,孟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人的内在品质和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主张普及教育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荀子的教育思想总结(500字)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他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以下将对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首先,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第二章第3-4节孟子、荀子教育思想(2015-4-7)

第二章第3-4节孟子、荀子教育思想(2015-4-7)
青,修订版71页)

◆‚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离姿上》)。教育从培养孝悌做起,由孝亲推向忠君, 最终达到“明人伦”,如此,孟子实际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联系在一起,后经《大学》的综合及明确强调,遂成为儒家的教育 目的。 ◆“五常”——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即木、火、土、金、水的 正常运动。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 下》:‚狎辱五常‛。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 兄友、弟恭、子孝。‛又有五常:仁、义、理、智、信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2.动心忍性 主张在逆境中得到磨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告子下
》)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3.存心养性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尽心下》)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一个人欲望很少,那善性虽有所丧失,但也很 少;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多,那善性虽有 保存,但也很少。
(据章太炎,诸子十六讲,页144)
《史记》载:‚邹鲁滨洙泗, 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 于礼‛。
三、论教育作用: ‚人皆可以为尧 舜‛


◆对人—— 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 端。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
孟子· 告子上》)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告子下》)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G:\教学资料\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课件2011.10.11\孟子改过2011.10.23.f4v

中国教育史——荀子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荀子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荀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省”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积”。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积”“渐”荀子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君子,因为人性是随着环境和教育而向多种途径发展变化的,其关键在于人本身的主观努力,这就是所说的“积”。

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

他说:“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注错习俗”即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与教育。

他还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这说明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荀子在重视主观上“积”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就是他所说的“渐”。

他认为,通过主观的“积”和环境的“渐”,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的变化。

(二)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这段话表达了学习过程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思想。

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

人的学习开始通过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形成不同的感觉,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故云:“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

”但是,闻、见只能分别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与规律。

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

荀子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新事物。

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然而,仅有理性认识而不去实行,虽有广博的知识,也仍然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即“行”。

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第五节荀子的教育思想讲稿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第五节荀子的教育思想讲稿

第五节荀况的教育思想一、生平活动及政治主张荀况字卿,又叫孙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大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

他的家世和早年经历不详,史书记载也多有矛盾。

但是荀子长期居住在齐国,在稷下学宫游学,曾是稷下学宫一位声名赫赫、威望甚高的大学者确是无疑的。

他曾在学宫“三为祭酒”,成为学术首领;(祭酒:在祭祀活动中,由一个年高望重的人举酒祭禅)封为“最为老师”(公认的最有德望的先生)。

他批判的继承了孔子以来的儒家传统,并吸取墨、道、名、法各家的长处,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生活的年代,是战国后期,这时的社会,诸侯长期称雄的局面行将结束,已基本上形成了秦、楚、魏三国对峙的局面,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趋势。

荀子的言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要求,并从理论上为大一统制造舆论。

当时荀子生活的赵国是个小国,他的近邻齐国是个东方大国,荀子将统一的希望寄托在齐国,希望齐国能“调一天下,制秦楚”,结束战国七雄的割据与征战。

荀况初到齐国,正当齐王吞并宋国,兵威不可一世的时候,荀况向齐国的宰相进言,劝其“处胜人之势,行胜人之道”(《强国》)他所谓的“胜人之道”就是实行“王道”政治。

但是他的建议并没有受到重视,齐国后来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他也因人进谗言,而不得不怀着失望的心情离齐去楚,谒见了春申君黄歇,任兰陵令。

不久,又遭楚人谗言,不被重用,被春申君辞退。

后来他看到最有条件统一中国的不是齐国,而是后起之秀的秦国。

秦国一向重用法家而不欢迎儒者,儒者西行也不入于秦国,荀子一反“儒者不入秦”的惯例,破例访问了秦国,观察了秦国的城市和乡村,并会见了秦昭王和他的宰相范雎。

他认为,秦国民风朴实,法令严明,政府工作效率高,秦国因此而强大。

但是秦国也有它根本的弱点,那就是“恃武功而轻德教”,不能服人之心,难以久安,尽管兵劲城固,却“忧患不可深计”,时刻担心各个诸侯国会联合起来对付自己。

荀子主张王者之政应重在服人心。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
环境,即荀况所说的“注错习俗”,或者说“渐”。他认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有什么样的风俗,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性。
教育的作用则显得更主动。它是依一定的规矩对人加以改变的过程,也就是类似木工对 “枸木”“檃栝蒸矫”,使之变直的过程。
而个体的努力,荀况称之为“积”,即不断地注意积累知识和道德。
三、 论教育目的
六、 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孟轲曾经依据《尚书·泰誓》“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将君师并称, 荀况进而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 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他思想
一、 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荀况,字卿,又叫孙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约生 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
荀况所处的时代,社会正大踏步地向统一迈进,已基本上形 成秦、齐、楚三国对峙的局面,诸侯长期割据称雄的局面行将结 束。到荀况晚年时,秦王政已即位;荀况死时,秦王政已亲政, 而离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也没有多少年了。
荀况、他的学生韩非,以及《吕氏春秋》的作者们担负起总 结250年的战国史,总结550年的春秋战国史,为此后的社会发 展提供依据的使命。
一、 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荀况或为周郇伯(周文王子,封于郇)的后人。 荀况晚年受春申君之邀到了楚国,再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况被废,就退而著 书授徒,终老兰陵(今山东兰陵县西南兰陵镇)。今传《荀子》一书,大部分为荀况本 人所著。因荀况生不遇时,所以“徒与不众”。除著名法家李斯、韩非外,还有浮邱伯、 毛亨、张苍等当世名儒。 荀况自称为儒,当时人也称他为儒。荀况这一派儒者与孟轲一派更是都自以为孔丘 的真正传人,但荀况却没有成为孔丘的嫡传,没有孟轲的幸运,他始终没有资格进入孔 庙。可是,他的王霸统一的政治思想,自汉代以后却始终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生着实 际影响。

第二讲 孟子的教育思想

第二讲 孟子的教育思想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husband guides wife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Fidelity
孟子有一句名言:" 孟子有一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这句话的核心是" 不如人和",这句话的核心是"和".中 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 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和"的思想, 的思想, 自孔孟以来的绝大多数 思想家都倡导"和 思想家都倡导" 为贵" 为贵","和"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 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至今对中国 人民的生活,工作,乃至内政,外交等各 个方面都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意志磨练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 告子下》 大丈夫:" 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思考
为什么齐国稷下学宫的成功,思想学术, 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政治的成功?最 终成就霸业的却是对学术研究思想持否定 态度的秦国? 中国历史上哪一阶段的发展与此有相似之 处?
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孟子、荀子以及《礼记》中的教育思想2015年春

孟子、荀子以及《礼记》中的教育思想2015年春

“气”——精神状态。
他自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
气是靠“养”出来的,是靠平常的善言善行
积累起来的。
立志多属理智活动,养气主要是培养意
念和情感。理智和情感的统一,是道德教育
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5. 动心忍性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 自省自克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与别人发生 矛盾,首先要“求诸己”,寻找自己的缺 点和错误。他要求学生遇事要善于进行自 我省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道德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 起着约束作用,因此,需要个人克制自我, 善于自克才是道德修养高的标志。“克己 复礼为仁”。
3. 身体力行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宋朝二程 和朱熹相继作了编订,此后,《大学》从 《礼记》中分立出来,成为“四书”之一。
《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 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被视为是与论述大 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
《中庸》也和《大学》一样,是从《礼记》 中分立出来,成为“四书”之一。《中庸》 的章句也经朱熹重新编订过。
荀子非常重视乐教。孔子主张礼乐结合,乐 以养内,礼内修与外,立于礼,成于乐。墨 子曾有非乐的主张。荀子又重新提倡乐教。 “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他认为 礼的作用是使上下有别,乐的作用是使上下 和谐。“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 齐而不乱”(音乐中正平和,百姓就和睦而 不至于淫放,音乐严肃庄重,百姓就整齐而 不陷于纷乱。)
他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著名思 想。
1.存心寡欲 2.知耻改过 3.反求诸己 4.持志养气 5.动心忍性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
他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又说明了教育通过实现“明人伦”为政治服务。

2.教育作用
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进而达到治理国家。

3.教育内容
(1)“性善论”是其教育理论的基础。

他的“性善论”指出: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性。

(2)教育的内容。

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

4.教学方法
他提倡“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

5.教师作用
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即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再去教别人明白。

6.社会价值
他对教育作用的阐述,对“大丈夫”理想人格的议论,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的见解,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

孟子关于社会分工与教育的论述,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教育思想史上的出色一笔。

荀子的教育思想优秀课件

荀子的教育思想优秀课件


3、人治与法治 治理国家,既要有法,又要靠人,二者都 重要,但比较起来,人则是第一位的。他说:" 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 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 "(《君道》)君子是国家得治的本原,人是根 本的,人存则法起作用,人去则法名存实亡。 因此,他提倡君子政治,主张正人必正己。他 说:"君者仪也,民者景(影)也,仪正而景正。 "(《君道》)他把君和师融为一体,把政和德 结合起来,这是儒家治国之道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他又从人治出发,他认为国君能否尚贤使能 是国家强弱兴亡的关键。是衡量国君明智或昏 庸的重要标志。这样荀子所谓"法治" 荀子一生留下的著作为《荀子》一书,今存三 十二篇,其中大部分为荀子本人的作品。
• 一、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 1、隆礼重法 隆礼重法是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特 征。他的说法是:“人君者,隆礼尊贤 而王(统治天下),重法爱民而霸(称 霸天下)。”(《荀子·强国》)又说: “治之经(常规),礼与刑。”(《成 相》)可见在治国的方略上,荀子是礼 法并重这里他虽继承了孔子的复礼、正 名思想,但又走向重刑的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
• 荀子名况,字卿, (亦称荀卿),战国末期 赵国人,BC313-238;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 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不但是我国古代历史 上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 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 和秦始皇的丞相李斯都是他的弟子。 • 荀子早年和中年在齐国度过,于齐稷下学宫讲 学,在这一时期曾应聘入秦,对秦国的刑治、 民情等出现的新气象,备加赞扬,高度评价为 "治之至也"、寄全国统一的希望于秦,但他对 秦不行"王道"有所异议,建议其"力术止,义 术行",提出应当用"节威行文"的和缓办法统 一全国,未见用于秦。晚年到楚国,春申君委 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春申君死, 废居兰陵,在楚去世。

总结荀子教育思想

总结荀子教育思想

总结荀子教育思想引言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姓荀,名卿,字子荀,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

他的学说以儒家学派为基础,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儒家教育体系中的道德教育。

本文将对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他的思想。

荀子的教育观点1.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贪婪无欲望的。

他相信人性本恶,是基于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根据荀子的观点,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克服人性的恶,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和道德价值观。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还包括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的道德规范。

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家庭生活、政治治理和社会秩序的关系密切。

他认为个人的修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基础,而社会则是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的基础。

只有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都能达到道德规范,才能实现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3.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制定来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注重培养儿童的德行和品质。

他强调学习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尤其是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和培养。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行为的改变,而不仅仅是知识和理论的传授。

4.成人教育和自我修养:荀子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事情,成人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和自我修养。

他强调通过学习和修养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荀子认为成人教育和自我修养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修养,才能达到道德的完美。

5.教育与社会进步:荀子认为教育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和造就人才,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社会才能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荀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荀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现实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荀子教育思想在现实社会的几个方面的意义总结:1.培养公民素质:荀子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和谐发展的关系。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其中以孟轲为代表的思孟学派和荀况为代表的荀卿学派的教育影响最大,代表作《孟子》。

1.思孟学派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是孔子弟子曾参的学生,故“孟氏之儒”又被称作“思孟学派”。

孟子一生以教育为业,也以教育为乐。

他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把教育二字放在一起的。

2.“性善论”与教育作用孟子持“性善论”,即人性本善,他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也是基于其“性善论”,其基本内容如下;①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分别对应着“仁、义、礼、智”,这些都是人的善端,被称为“四端”,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扩充善端;②人性在本质上平等的。

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先天,而在于后天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

圣人和一般人都具有“四心”,都拥有相同的发展潜力,即“人皆可以为尧舜”。

实际上,孟子从人性论上肯定了每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

③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四心”。

人性是“善”的,但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

教育的作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存心养性”即把人的天赋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二是“求放心”,即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总之,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提出来了“仁政”的学说,中心就是“民本”思想,强调“施仁政”“得人心”。

3.“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又说明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其基本内容如下:①“人伦”即人道,是人类的本质表现,具体来说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②孟子极重视“孝”与“悌”,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孟子 荀子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孟子 荀子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一、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一生以学习孔子为志愿。

子思和孟子之学,被后世称为思孟学派,是儒家中的一个保守的唯心主义学派。

在教育方面,孟子继承了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代有巨大影响.我们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吸取我国古代教育家探讨教育理论的一些有价值的认识,古为今用,对我们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很有裨益,能使我们的教育内容更充实、生动,具有民族形式和风格。

二、教育思想和主张(一)“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

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

孟子认为人性不是食色,告子曰:“食色性也”。

应当是提“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属性。

他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费思耳矣。

”(6)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这反映了唯心主义观点。

孟子的“性善论”成为其教育思想的基础。

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之需要社会伦理与政治,这是为人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学习的可能,不在于其他,而首先在于人之为人。

孟子认为,讨论人性就应反映出所讨论的对象人这一类的类本质,所以人性是一个类范畴:人相对于其他的类绝不相同,而同类之中却相似。

基于此,孟子肯定人性本善,肯定“人皆可以为尧舜”,(7) 并以之贯彻于其教育和政治实践。

其二,“性善论”还包含着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换言之,“我固有之”(8) 的仁义礼智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

人性本初称不上善,所谓有善性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学习积淀而成。

所以,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这又合乎逻辑地要求这种结果成为进一步进化的起点与内在依据。

《孟子》第二章教案:人性本善,如何让学生远离邪恶?

《孟子》第二章教案:人性本善,如何让学生远离邪恶?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他的著作《孟子》被誉为儒家经典之一。

其中第二章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主张人性善良,但易被世俗之恶所染污,认为教育可以发挥作用,使人性善良得以发扬光大。

如何让学生远离邪恶呢?一、了解“人性本善”的本质我们需要了解“人性本善”的本质。

孟子认为人生而为善,天赐福德,没有不好的人性,只有因种种原因而被世俗之恶所折磨和扭曲的人性。

我们需要认知人性本善的本质,使学生明白自己身为人类,本性是善良的,切忌妄加评判。

二、提倡“德育优先”教育理念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不过受到世俗之恶的腐蚀和玷污。

由于德育教育可以引导人性向善,我们应该提倡“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天赋,让学生真正做到“凡人以德为先,天下以德为倡”。

三、注重塑造正面价值观我们一直强调,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同样重要。

而学生正面价值观的塑造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塑造正面价值观,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四、提升学生的心智内力孟子认为,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心智内力,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果心智内力不强,稍有波动便容易放弃。

教育者应该注重磨炼学生的心智内力,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感环境,保证了教育的有效性。

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和生活。

孟子“人性本善”的思想教育理念,是一个全面、深刻而且科学的儒家思想。

教育教育者需要认真了解这些思想教育理念,并加以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助推教育的发展,让学生在德行、智力、文化等各个方面获得全面的提升,更加明确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远离邪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中国哲学史》卷一,页117,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一、生平:‚乃所愿,则学孔子矣。‛



第一,把“仁”发展到“义”。 第二,提出“仁政”,使得学统顺利向道 统、政统过渡。 第三,人性论。
(据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80-83页)
二、哲学观

★天人关系 ★“性善论”:主体 部分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4.反求诸己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 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 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孟子· 公孙丑上》)
一、生平:‚乃所愿,则学孔子矣。‛


★思孟学派:孔子→有子→子游→子思→孟子。(康有为考证,
引魏义霞.康有为关于孟子与荀子思想的比较及其意义.理论探索,2015年1期.)
★孔子思想的嫡传。‚予未得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艾者 也。‛(《孟子〃离娄下》)‚乃所愿,则学孔子矣。‛ (《孟子〃公孙丑上》)--- ‚得孔子之本者也‛‚、真 得孔子大道之本者也‛。(康有为语,引魏义霞.康有为关于孟子与荀子思
(《二程集》上,页482)
(据米湾.孟子的‚大丈夫‛精神)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1.持志养气 “尚志”、“持志”是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 ,即坚持 崇高的志向。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而取义者也。‛(《孟子· 告子上》) 志与气是密切相联、互为因果的 。 ‚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 “气”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含义深刻。在 这里作通俗的理解,“气”指情绪、情感类的精神状态。
二、哲学观●‚性善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 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 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 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 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

五、论培养目标 : ‚大丈夫‛


2.“知言”——智者(认知方面) 孟子说‚讠皮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 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 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孟子· 公孙丑上》)
五、论培养目标 : ‚大丈夫‛


3.浩然之气——勇者(行为方面)
◆孟子曰:‚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 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 于心,则馁矣。’‛(《公孙丑上》)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 榱(cuī)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 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 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 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尽下34》)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G:\教学资料\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课件2011.10.11\孟子改过2011.10.23.f4v


一、生平:‚乃所愿,则学孔子矣。‛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 子车或子居)。 ★“邹鲁之地”:战国中叶鲁 国邹(今山东邹县)人 。 ★“孟母(仉氏 [zhăng] )教 子有方”:“孟母三迁‛、 ‚断织督学‛ 。
二、哲学观●‚性善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 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 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 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 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 之心,非人也。
青,修订版71页)

◆‚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离姿上》)。教育从培养孝悌做起,由孝亲推向忠君, 最终达到“明人伦”,如此,孟子实际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联系在一起,后经《大学》的综合及明确强调,遂成为儒家的教育 目的。 ◆“五常”——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即木、火、土、金、水的 正常运动。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 下》:‚狎辱五常‛。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 兄友、弟恭、子孝。‛又有五常:仁、义、理、智、信
五、论培养目标 : ‚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五、论培养目标 : ‚大丈夫‛



朱熹《孟子集注》更简洁地解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 大道,义也。‛ ‚正位‛,男子以正为正,女子则‚以顺为正‛, 这是古代礼制的规定,故‚正‛即为‚礼‛。王夫之发挥说:‚大 丈夫名称其实者……其居则天下之广居也,涵四海万民于一心,使 各遂其所,仁无不覆也。所立则天下之正位,定民彝物则之常经, 而允执其中,礼无不协也。所行则天下之大道,酌进退辞受之攸宜, 而率礼不越,义无不审也。‛ 所谓“得志”,即在朝为官;“不得志”,则指厕身民间。“与民 由之”是指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起前进,为百姓服务、做事; “独行其道”,是指不得志的时候独善其身,坚持操守,遵循自己 的做人之道。何为道?所谓“道”,主要是指儒家的核心价值、终 极信念。 仁、礼、义是儒家三个最主要的道德规范,也是大丈夫人格的基 本思想内涵。
想的比较及其意义.理论探索,2015年1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四十岁以后,他带领弟子游 历各国,往来于诸侯之间,处处受到礼遇,但未得到重用, 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晚年回故乡专事教学与著述。他的 弟子很多。他的弟子很多,著名者如万章、公孙丑、乐正 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
一、生平:‚乃所愿,则学孔子矣。‛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2.动心忍性 主张在逆境中得到磨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告子下
》)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3.存心养性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尽心下》)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一个人欲望很少,那善性虽有所丧失,但也很 少;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多,那善性虽有 保存,但也很少。
三、论教育作用: ‚人皆可以为尧 舜‛



◆对社会—— 主张“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 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 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 尽心上》)
四、论教育目的 : “明人伦‛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 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名于上,小人亲于 下。‛ (《孟子〃滕文公上》) 第一次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 伦”,明确了此后2000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教育性 质——宗法的社会伦理教育。(孙培青,修订版71页)
二、哲学观●天人关系

孔子,一“不言天”;二认为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论语〃子罕》)

孟子也不言天,但认为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 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 行,求仁莫近焉。‛(《孟
子〃尽心》上4)
二、哲学观●‚性善论‛
孔子重“仁”,但未回答缘由;言“性 相近,习相远”,重“习”之养成,但 “性”的本质呢? 对此孟子作了承续性的解答。
二、哲学观●‚性善论‛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 有之也。‛ (《孟子· 告子》上) ——“固有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 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 尽心》上)
二、哲学观●‚性善论‛



原因分析: ★孟子邹人,邹鲁之 间多儒者,习礼让, 所见无非善人; ★孟母知胎教,所居 三迁,故孟子习于善。

五、论培养目标 : ‚大丈夫‛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 申枨 (chéng)。‛ 子曰:‚枨也欲,焉得 刚?‛(《论语〃公冶长》) 孟子的大丈夫就有这种 “克己”的精神。
五、论培养目标 : ‚大丈夫‛




宋代大儒程颢《秋日偶成》一诗,很能表现孟 子大丈夫的“乐”的境界: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据章太炎,诸子十六讲,页144)
《史记》载:‚邹鲁滨洙泗, 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 于礼‛。
三、论教育作用: ‚人皆可以为尧 舜‛


◆对人—— 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 端。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
孟子· 告子上》)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告子下》)

“大丈夫”的具体品质: 孔子关于君子的完美人格:‚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 惧。‛(《论语· 宪问》)
——孟子提倡的尚志、知言、浩然之气这三者 是仁、智、勇有机统一的完美人格的继承和发 展。(邓球柏.孔孟的人格论:三大德、仁智勇、与大丈夫.哲学研究, 200112 )

★“亚圣” :元朝至顺 元年(1330),孟子被 加封为“亚圣公”,以 后就称为“亚圣”,地 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 合称为“孔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