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五册(必修)第一单元《2谈中国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这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A.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走进作者
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沿波而讨源2谈中国诗》36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沿波而讨源2谈中国诗》36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知源学校·黎嫦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从中西诗歌对比的角度出发,初步了解中国诗歌的特点。

2.掌握文艺评论(论述类文本)的一般阅读方法。

3.掌握比较的方法,提高筛选信息和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作者生动、睿智的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2.明确古典诗歌的特征,提高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1.筛选信息,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品析钱氏妙喻的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中关于诗歌特征等问题的独特论述,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

教材分析《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属于文艺随笔。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咬文嚼字》、《谈中国诗》、《说木叶》都以某个文艺问题为核心,阐发作者的学术观点,具有议论化的特点。

学习本课时必须在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要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观点。

学习本课主要采用阅读法、探究法、讨论法等。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在初中、高一阶段。

已学习过一定量的议论文,掌握了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学习流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这篇课文历来被学生看成是理解难度比较大的文章,所以大家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是不算奇怪的,不要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

但老师从另一个角度想,从小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记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现在我们长大了,开始吟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实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诗歌,也许是时候让我们在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做出一点理性判断了。

大家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起迎难而上?好,今天我们跟钱老一起来谈一谈中国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2)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2)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在近代学者中,研究中西方文化最为透彻的当属钱钟书先生了,人们称他为“玩转中西方文化的魔术师”,今天咱们来学习他的《谈中国诗》,跟随他走进中西方诗歌文化的殿堂。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二、且听学者谈诗首先,我们先“且听学者谈诗”。

(一)解题师:同学们,我们先看题目——“谈中国诗”,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谈中国诗”,我们学过“谈骨气”,从文体上看应该是篇议论文。

生2:从课下注释里我们还发现它也是一篇演讲稿。

师:钱老先生跟谁谈中国诗?生齐答:美国人师: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演讲词,将给外国人听的。

(二)初读文本,感知内容师:下面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根据议论性演讲词的结构特点给本文化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提示: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揭示主题;或介绍背景;或提出问题。

主体:主体部分全面展开论述,把所要表达的内容逐层交待清楚。

结尾:总结全文,表明态度。

学生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交代要用“比较文学”的立场,谈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第二部分(第2——7段):分析问题: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8段):解决问题:总说中国诗只是“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师: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中国诗有没有特别的地方呢?重点研读主体部分,介绍了中国诗的特点,作者开篇即告诉我们要用比较的方法来谈,下面咱们分成两组,一组找中国诗特点,一组找西洋诗特点。

(勾画关键词)学生回答展示幻灯片总结展示:特点一(发展):中国诗先有抒情诗,再有戏剧诗——早熟、早衰西洋诗先有史诗,再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特点二(篇幅):中国诗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西洋诗有短有长特点三(韵味):中国诗富于暗示言有尽而意无穷西洋诗听不见的更美特点四(笔力、词气):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西洋诗厚重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特点五(内容):中国诗和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诗社交诗多作风也往往暗合师小结:中国诗与西洋诗有异有同,同多于异,所以文化是相通的,中国诗只是“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无论是哪国的诗,终究是诗。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谈中国诗》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钱钟书的生平经历、主要作品以及学术思想。

2.从段落布局出发,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明确文章大意。

3.品析钱钟书涉笔成趣的精妙比喻之文字特点。

4.掌握中国诗歌的特征并在此前提下比较中西方诗歌异同。

5.体味文章论证方式中的对比论证与例证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问题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将文章划分层级段落,整体把握作者观点与主张。

2.通过布置课堂任务,检验学生对于中国诗歌特征的理解程度。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读文章的论证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并运用对比论证及例证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中国经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谈中国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书中的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此文章前,已经阅读了一定的文学作品并具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出并复习已学课文(例如《归园田居》、《登高》)等篇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中国诗歌特征的理解。

此外,《谈中国诗》所属教学单元是以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为主,其内容多为理论阐述与论证,理解难度较大。

因此,在课堂中除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基本观点外,还要鼓励学生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对已学课文进行分析与论说,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其文艺评论能力。

【教学重点】1.由全篇结构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论证构思之巧妙与语言之精湛。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中国诗的特征并将其与西方诗歌特征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领略中国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

3.引导学生充分掌握并运用对比论证、例证法以及比喻手法等写作技巧和方法,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品味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言外之意。

2.作者行文时旁征博引了大量的诗歌及文论,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较为冷僻且理解难度大,因此较难准确把握作者的文学观点。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谈中国诗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谈中国诗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5

第2课谈中国诗本课话题——积累一、从课本中积累钱钟书有如此渊博的学识,与其读书之认真和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中这样写道:“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

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

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日积月累,钱钟书积累了大量的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

所以在写本文的时候,信手拈来,很是自然。

二、从现实中积累看似一帆风顺,其实“亚洲飞鱼”宁泽涛,其道路却充满坎坷。

7岁开始练习游泳,11岁进入专业队,14岁加盟海军游泳队,直到在仁川亚运会上勇夺四金,宁泽涛用了整整14年的时间。

宁泽涛最早主攻的项目是蛙泳,基础非常扎实,但因为他的膝关节受伤不得不改练自由泳。

他学动作非常快,而且善于动脑子,喜欢琢磨,经常和教练讨论训练计划,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

一路走来,宁泽涛都有非常清晰的计划。

在夺得50米自由泳冠军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打破亚洲纪录”;夺得1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明年的世界锦标赛”。

“宁泽涛的脑子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轻易受外界干扰。

”宁泽涛的启蒙教练郭红岩这样评价他。

三、从自然中积累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

但半年过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它就会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就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成为名副其实的“草地之王”。

原来,尖毛草用半年的时间在长根部,无声地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

它的根部超过了28米,积累了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后,它便一发而不可收,短短几天时间就长成“草地之王”。

四、从历史中积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上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

2021必修五语文《谈中国诗》教案教学

2021必修五语文《谈中国诗》教案教学

2021必修五语文《谈中国诗》教案当今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信息越来越便利,人类文明犹如一辆磁悬浮列车飞速前进,因此,我国的经济与文化都必须逐渐与国际接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必修五语文《谈中国诗》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必修五语文《谈中国诗》教案[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一、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二、欣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请你谈谈中国人的形象。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比较思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

(板书课题)二、介绍作者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教师补充。

三、通读全文,感知内容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四、阅读、思考、回答1?文章从哪些方面展开了论述?2?论述时侧重于哪些方面?为什么?3?谈一谈本文运用比较方法的作用。

明确:“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4?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5?文章的结论是什么?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第二课时一、精读、探究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感受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1)找出你认为最妙的比喻句,谈谈你的理解。

指导: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说出它在表达上的积极作用。

(2)除了比喻句,还有哪些你认为意蕴深厚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高中语文-2-谈中国诗-语文版必修5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高中语文-2-谈中国诗-语文版必修5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第70页
假如你是这位汉学家,在遭到钱钟书巧妙谢绝后依然想 造访他,你怎样表示你希望呢?要求依然以“鸡”和“蛋” 为喻体写一句话来表示你希望。(不超出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态,却令人浮想﹒联﹒翩﹒。﹒
第40页
【解析】选B。荡气回肠:指使肝肠盘旋,使心气激荡。形 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感人。不合语意。A项,静默:一是 指寂静,没有声音;二是指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本句使 用是第二个义项。C项,妨害:是有害于意思,符合语意。D 项,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感想不停涌现出来,符合语境。
第65页
【解析】“代兴”意思是更迭兴起或盛行,了解“传统” 演变为“新风气代兴”能够从文章第三段对“传统”讲解中 取得。 答案:①事物演化迫使传统以变应变。②传统须作出妥协, 来迁就演变事物。③传统为免于因反抗而地位动摇, 把规律解释放宽,以收容新风气。④新风气代兴,首先强调 与原有传统立异,但也要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第42页
C.山东各地各级团组织结合实际,制订工作方案,设置引导 目标,规划推进步骤,将引导青年任务巧妙渗透到各项工作 和活动中。 D.民主体制下,民众选票压力会迫使官员想民众之所想, 与民众保持一个共同利益感受,以本着与民众在情感和利益 中有共鸣为标准。 【解析】选C。A项,语序不妥。“发展”和“复苏”调换位 置。B项,成份残缺。在“精品线路”后加“建设”等词语。 D项,句式杂糅。“以本着……为标准”是两句话, “本着……标准”“以……为标准”两句保留一个。
第43页
4.把以下六句话重新组合,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

《谈中国诗》公开课教案

《谈中国诗》公开课教案

《谈中国诗》教案
主备人:李艳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

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品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

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

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

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品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课文原文及教案厘清文艺学论文的特点,把握文艺学论文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明确文艺学论文在第五册教材中所承担的学习任务,是实施教学之前的蓄势。

心中有教材,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会沿着教材铺展开来的脉络,水到渠成。

同时,要关注《谈中国诗》的文化特性,毕竟它是学者文化随笔中的经典,而且所谈论的对象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因此,抽离《谈中国诗》的文化内涵,教学注定会是一个干巴巴的过程。

借助于作者提供的文化解读之梯,升登中国文化的高处,在中外文化共同营造的场效应里,欣赏领悟《谈中国诗》的深度和温度,将是一个愉快的精神桑拿的过程。

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

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

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

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中国诗可不然。

中国投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所谓史诗头脑,中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沿波而讨源2谈中国诗》2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沿波而讨源2谈中国诗》2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一、导入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我们从三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诗经中依然可以找到今天我们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是一份相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一份承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是一份修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那是一份告诫。

这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钱钟书如何谈中国诗,随他去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二、授新1、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

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代表作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人兽鬼》2、通读课文,归纳作者提出中国诗有哪些特征?对中国诗的特征是怎样阐述的?明确:①成熟早②篇幅短小③富于暗示性④笔力清淡,词气安和⑤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是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阐述的思考,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明确:2、小组讨论:分析一下作者如何比较论述的,中国诗歌外国诗歌有什么异同。

明确:①诗的发展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西方史诗都源于神话比如《荷马史诗》,中国诗,最好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没有史诗。

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我国古代诗歌《诗经》、绝句都是表现诗人以表现主观感情。

抒怀咏志为主的。

②篇幅短小。

(文中怎样描述的)中国诗歌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超过两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运用了比喻论证。

闪电战形象的概括了中国诗在篇幅上的特征——短以及欣赏诗的速度快。

轻鸢剪掠是英国短语,像轻盈的老鹰越过天空。

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中国诗简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教学设计2套

《谈中国诗〉_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诗的特征。

2•掌握字词、文学常识、名言名句等基础知识。

3•学习本文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教学重点1.基础知识积累及应用。

2.理解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深入研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题诗。

然而,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中国诗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来听听玩转中西文化的魔术师一一钱钟书先生的见解。

(板书课题《谈中国诗》)二、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 ---- 1998),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

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等。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除了创作出大量的有非凡的思想原创性和学术开拓性的论著,在中国现代史上独树一帜,因而使得研究钱学”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亦成为反思百年中国人文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主要作品有《管锥篇》《谈艺录》《宋诗选注》及唯一的长篇小说《围城》,另有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病逝,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三、简介背景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是作者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的。

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韵、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

是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之一。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文章共有8段,思路如下:第1段,谈中国诗”的前提与立场。

第2段,中国诗的发展早熟”的特色。

第3段,中国诗篇幅简短,但意味无穷。

第4、5段,中国诗的含蓄的特色和形成这一特色所用的手法。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1)

自读课文后用原文填空,分析中国诗的特征
⊙教师引导
1、从诗的发展史上看,中国最好的(),产生远在最完美的() 学 生 经 填 空

之后,其精髓和峰极出现得异常之早。
2、诗的外在形式上,艾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中国诗 从 概 观 上 把

是()。长诗也只是()。
握作品的结

3、从诗的表达方式上,用一位中国诗人的话说,(“ ”)也就 构思路,减轻
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歌的特征。中国诗里也会用所谓“何 学 生 阅 读 负

处是”的公式,如()。
担。
4、中国诗的笔力()、词气()。我们也有()的诗。
5、在内容上,中国诗跟西洋诗无甚差异:中国()特别多,()
几乎没有。中国诗里有所谓()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成分。
四、合作探究

作者谈诗歌的特征,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示出作者特有的 ⊙生生互动,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在初中、高一阶段里已学习过一定量的议论 文,掌握了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调动旧知,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之目的。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阅读法,启发 法,讨论法等。
讲授是为了启开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文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科 学理念有清晰的认识。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问题和讨论 能使师生互动,激发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感受到科学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也要让 学生从中得到科学美感的熏陶。
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之情。
谈中国诗
钱钟书

⊙板书设计
中国诗

要醒目、明快

比较 比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3.10谈中国诗新205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3.10谈中国诗新2055

《谈中国诗》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

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

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

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

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板书课题《谈中国诗》)二、作者简介出示投影: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

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

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

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

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

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谈中国诗公开课教案

谈中国诗公开课教案

谈中国诗公开课教案第一篇:谈中国诗公开课教案谈中国诗●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3.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教学方法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情景导入】播放郑愁予的《错误》 PPT投影课题谈中国诗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中国文人从遥远的《楚辞》时代走来,经历了建安时代的苍凉,经历了盛唐的繁华,留下了许多的诗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诗,能说说让你时时挂在嘴边的诗歌吗?(学生自由发言)那么中国诗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板书课题《谈中国诗》)二、预读课文,说说你所了解的钱钟书 PPT展示钱钟书生平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1.作者论诗的立场是什么?比较文学2、中西诗有什么异同点?3.作者“谈中国诗”,归纳了中国诗的哪些特点?⑴没有史诗(早熟)诗的发展⑵简短诗的篇幅⑶富于暗示诗的韵味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诗的风格⑸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诗的内容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中国诗和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

5.主题归纳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

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四、能力提升借鉴本文的方法,请从意境、内容、形式、情感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下列两首诗歌进行比较,看看这两首诗有何异同?《错误》(郑愁予)《望江南》(温庭筠)我打江南走过梳洗罢,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独倚望江楼。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过尽千帆皆不是,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斜晖脉脉水悠悠。

语文版必修五《谈中国诗》教案

语文版必修五《谈中国诗》教案

语文版必修五《谈中国诗》教案《谈中国诗》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

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

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

2.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1.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2.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

2. 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一、导入课文我们学过《咬文嚼字》和《说木叶》,都或多或少和中国诗歌有所关联。

《咬文嚼字》中举了很多古人推敲诗歌语言的例子,说明语言文字总是和情感相关联的。

《说木叶》则谈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启示我们注意把握诗歌中的传统意象的内涵。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板书课题《谈中国诗》)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略)(学生阅读,了解)2、需牢记的代表作:(学生分析,教师指导学生牢记)散文集 : 《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 : 《人兽鬼》学术著作 :《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3、拓展激发阅读兴趣:(教师介绍)《围城》中的经典语句: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据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的文化界名人到中国往往要了却两个心愿,一个是要见识一下中国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再一个就是要见识一下闻名世界的学贯东西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谈中国诗》(公开课课件)
笔很快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才智聪颖。
3.(2009,湖南卷)为上联“心平浪静,秋 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A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对联知识和选用句式。特别
【答案】D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字音的能力。 A.菁华(jīng) B.吐蕃(bō) C.梵
文(fàn)
2.(2009,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 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 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 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C.这条河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 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受 严重破坏的恶果。
D.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 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 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 的好戏。
一、第二问。作者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 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特征: ①从诗歌发展的历史说,中国诗与西洋诗相 反; ②篇幅短小,追求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含 着悠远的意味;③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 意无穷”;④笔力清谈,语气安和。
A.梵(fàn)文
倾轧(yà)
轻鸢(yuān)剪掠 引吭(kàng)高歌
B.颦蹙(píncù)
给(jǐ)予
吞声咽(yàn)理
应(yìng)运而生
C.缄(qiān)默
精髓(suǐ)
呶呶(náo)不休
数(shuò)见不鲜
D.叫嚣(xiāo)
熨(yù)帖
了(liǎo)不足奇
一蹴(cù)而就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1.2谈中国诗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1.2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

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

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

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

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板书课题《谈中国诗》)二、作者简介出示投影: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

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

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

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

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

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五册(必修)第一单元《2谈中国诗》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能力目标: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学情分析
学生理解不难,关键是品味语言的妙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