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辩权案例分析
同时履行抗辩权案例
同时履行抗辩权案例抗辩权是被告在刑事诉讼中行使的一项重要权利,它能够保障被告的合法权益和正当防卫的权利。
下面将以宗具体案件为例,详细阐述并说明被告在案件中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情况。
本文将从案件背景、法庭审理、辩护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被告履行抗辩权的有效措施。
案件背景:市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件,被害人称其未知身份人员进入其住所进行盗窃行为,导致贵重物品被盗。
警方经过调查后,将小区内的一名居民小张抓获,并指控其涉嫌盗窃罪。
案件被移送至法院审理,小张成为被告。
法庭审理:在法庭审理中,被告小张应充分行使自己的抗辩权,并制定相应的辩护策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小张可以提出对警方收集的证据进行质疑。
他可以要求法庭对警方是否依法进行调查进行调查,可以对警方调查情况进行追究,包括相关证据的合法性和证据链的完整性。
其次,小张可以提出对被害人的证词进行反驳。
他可以要求法庭核实被害人的真实身份,要求称述当时的具体情况,并与被害人的证词进行对比,寻找矛盾和不合理之处,从而质疑被害人的真实性和证词的可信度。
另外,小张还可以寻找现场的疑点。
他可以要求法庭重新勘验现场,寻找可能存在的其他犯罪线索或证据,如指纹、足迹等,从而对小张与盗窃案件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质疑,削弱检方对其涉嫌盗窃的指控。
此外,小张还可以提出对现有证据的解释和辩护。
例如,可以提供与案发时间地点不符的证据,证明自己在案发时并不在现场,从而反驳自己涉嫌盗窃的指控。
他也可以提供其他证据,证明自己对被害人并无敌意或其他动机,进而削弱检方的指控。
最后,小张还可以就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
他可以陈述自己的生活状态、职业、社会关系等,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良好品行和正直品质,从而降低被他人认定为犯罪分子的概率。
除了上述反驳和辩护措施外,小张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聘请律师提供专业的法律辅助和代理,以协助自己充分行使抗辩权,并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被告在刑事诉讼中同时履行抗辩权时,可以从质疑警方的调查、反驳被害人证词、寻找现场疑点、提出解释和辩护、个人陈述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有效应对检方指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争取有利的判决结果。
民事案例分析:一起关于不安抗辩权的案例
[案情介绍]1999年12月3日,湖南A公司与浙江B公司签订了新闻纸造纸机合同一份。
合同约定:A公司向B公司提供造纸机一台,型号LQZ324G1575MM,单价为218万元。
技术参数:车速90-180米/分;日产量15吨/天。
A公司负责免费安装。
B公司按月分期付款:12月底付40万;1月底付50万;发货后付50万;安装后付36.2万;安装调试验收后六个月内付清余下的质量保证金21.8万元。
合同定金20万元,签约后立即支付,且定金到后合同生效。
产品保证期限为一年。
设备由A公司代运,运费由B公司承担。
同时,双方又订立了四份附件,A公司提供价值585382元的通用产品,B公司承担该产品安装费1万元。
合同订立后,B公司即支付了定金20万元。
2000年4月底,整套设备安装调试完毕,B 公司在验收报告上签字:运行正常,同意接受。
2000年9月1日,双方为了设备质量及付款问题再次协商,并达成补充协议一份,双方约定:对造纸机的多余设备退还给A公司;A公司应在9月15日前派员共同主持调试纸机,并在9月底前使新闻纸日产量15吨;B公司在对方解决纸机遗留问题后,在2001年4月底前付清全部余款。
补充协议签订后,A公司派人进行检修,双方对此作了二份纪要,双方一致确认:未最终解决“提高车速,使日产量达到15吨”。
2001年4月,A公司副总等来浙江签署了一份备忘录,B公司当日支付了5万元。
6月B公司为减少损失,自行将该纸机全部拆除。
B公司共支付货款1722492.05元。
2001年9月,A公司起诉B公司,要求支付未付货款1073902.95元,代运费、安装费76596.71元,违约金745875元,其他经济损失100000元。
B公司提起反诉,以该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为由,要求判令退还全套设备(含通用设备);返还货款1722492.05元,安装费10000元;赔偿经济损失2629659.15元。
[案情分析]争议焦点:经过审理,合议庭对本案是否存在产品不符合约定、责任归属以及应否退货等问题都达成了共识。
合同法案例分析——抗辩权
合同法案例分析——抗辩权合同法中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则,同时也规定了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具有的一些特殊权利,其中之一就是抗辩权。
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有权提出合同无效或者变更的主张,以免遭受不当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具体案例,进一步探讨抗辩权所涉及的法律原则和适用情形。
案例背景:分析:在这个案例中,甲方可以行使抗辩权来主张合同无效或者变更。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应当基于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否则可以认定合同无效。
在本案例中,乙方违反了约定的服务费用比例,明显偏离了甲方在合同成立时的预期利益,损害了甲方的合法权益,这与平等、公平原则相违背。
因此,甲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此外,在合同法中还规定了抗辩权的其他适用情形,如合同存在重大瑕疵、合同基于欺诈、强迫或者恶意串通等情况下等。
当事人可以基于这些情形主张合同的无效或者变更。
在本案例中,如果甲方能够证明乙方在合同成立时就存在着供应虚假信息,诱使甲方签订合同的情况下,甲方可以基于合同存在欺诈的主张来主张合同无效。
另外,甲方还可以选择行使合同的变更权。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合同成立后,可以协商变更合同的内容,以达到公平和公正的目的。
在本案例中,甲方可以进行合同的重新谈判,并要求乙方退还超收的服务费用或者修改服务费用比例的约定,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合同违反了平等、公平等基本原则时,当事人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2.当合同基于欺诈、强迫或者恶意串通等恶意行为导致其成立的,当事人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3.当事人可以基于合同的变更权来协商修改合同的内容,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生活中,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合同违约、欺诈、强迫等。
在这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来行使抗辩权,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然而,当事人行使抗辩权时需要慎重考虑,确保有充分的证据和依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以免导致不必要的争议和损失。
后履行抗辩权案例
后履行抗辩权案例俞里江「案例简介」2000年8月10日,河南省喜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雨公司)与深圳东南经济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公司)在河南省郑州市签订购销合同—份。
合同约定:喜雨公司供给开发公司国际中级毛绿豆(含水量2%)3000吨,每吨价格985元,总货款2955000元,于同年9月20日前交货,并负责办理商检证、免疫证、产地证、供货证和化验单。
需方开发公司在合同生效后预付22万元定金,8月底付足货款的50%,包括定金共1477500元,余下货款在货到后付清。
合同签订后,开发公司于2000年8月11日给付合同定金22万元,并在收到喜雨公司提供的商检、产地等证和河南省经贸委的绿豆计划外销售批件后,于同年8月25日将合计金额为1257500元的两张汇票交给喜雨公司。
喜雨公司收到定金及汇票后,于9月13日向需方发出毛绿豆3000吨,并要求需方收到货物后结清余款。
需方开发公司在验货后发现:毛绿豆的含水量高出合同约定标准4%,无法制浆,所以,需方以供方履约有瑕疵为由,拒付余款。
而喜雨公司则认为:合同约定需方在“货到后结清余款”,但需方在收货后迟迟未将余款结清,构成违约,双方遂发生纠纷。
「问题的提出」本案涉及到后履行抗辩权(有些学者称其为“先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行使问题。
「法律依据」《合同法》第67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案情分析及处理结果」在本案中,喜雨公司与开发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依法有效,对双方当事人均有法律拘束力。
按照合同,供需双方当事人互负给付义务,喜雨公司负有“提供符合约定标准的绿豆”的义务,开发公司则负有“支付约定的货款与定金”的义务,且根据合同约定,双方的履行次序依次是:需方支付定金及部分货款,然后供方供货,最后需方结清余款。
但在本案中,在需方按时支付定金及部分货款后,供方提供的货物并不符合合同约定,因此,根据《合同法》第76条的规定,需方有权拒绝支付余款。
合同法案例分析——抗辩权
合同法案例分析——抗辩权引言合同法作为民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规范市场交易中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一方无法履行合同或违反合同条款时,另一方可能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然而,合同法也为违约方提供了一定的抗辩权,使其有机会进行辩护。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合同法中的抗辩权。
案例分析案例一:购物欺诈案件被告李某在某电商平台上发布了一个鞋子的广告,声称该鞋子为原装正品,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售卖。
原告王某在看到该广告后,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鞋子,并在线支付了货款。
然而,在收到货物后,王某发现鞋子与广告描述严重不符,明显属于假冒产品。
于是,王某起诉李某要求退款并赔偿损失。
在此案件中,李某可以以抗辩权为由进行辩护。
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当一方以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使对方订立合同,被欺诈方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或者撤销该合同。
因此,李某可以主张王某是被其虚假广告所误导,王某与其订立的合同存在瑕疵,故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案例二:不可抗力事件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供货合同,约定甲公司每月向乙公司供应500台手机。
然而,由于某台风的侵袭,甲公司的生产线受损严重,无法按合同约定供货。
乙公司认为甲公司违反了合同条款,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在此案件中,甲公司可以以抗辩权为由进行辩护。
根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当一方在合同履行期间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时,其不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例中,台风作为一种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甲公司无法按合同约定供货,所以甲公司可以主张不可抗力作为抗辩事由。
抗辩权的限制虽然合同法为违约方提供了一定的抗辩权,然而,抗辩权并不是无限制的。
在具体的案件中,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支持抗辩权的行使。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抗辩权限制情况:•抗辩权的行使应符合合同法的规定。
合同法对抗辩权的行使作了一定的限制和规定,如抗辩权的时效、证据要求等。
违约方在主张抗辩权时应遵守这些规定,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不安抗辩权适用分析》范文
《不安抗辩权适用分析》篇一一、引言不安抗辩权,作为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其存在旨在保护合同一方在对方出现可能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迹象时,能够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对不安抗辩权的适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影响。
二、不安抗辩权的定义及法律依据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一方在发现对方出现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合理措施以保护自身利益的权利。
该权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文件中均有明确规定。
其核心在于,当一方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存在无法履行合同的风险时,可以暂时中止履行合同义务。
三、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不安抗辩权的适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必须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且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是明确的。
其次,必须有一方当事人出现可能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这种可能性的存在需要有确切的证据支持。
最后,采取中止履行合同的行为应当是合理的,且必须及时通知对方。
四、不安抗辩权的适用场景及案例分析不安抗辩权在多种场景下均可适用。
例如,在买卖合同中,买方在支付货款前发现卖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等情形,可能会影响其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时,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此外,在租赁合同、服务合同等中也均可适用。
案例分析:某建筑公司与一家材料供应商签订了购销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筑公司发现材料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且存在转移财产的迹象。
于是,建筑公司决定行使不安抗辩权,暂时中止支付货款并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担保。
经过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新的协议,保障了建筑公司的合法权益。
五、不安抗辩权适用的影响及建议不安抗辩权的适用对合同双方均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可能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对方的担忧,以维护合同的继续履行。
对于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其必须合理行使权利,避免滥用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针对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加强合同管理,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为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抗辩权案例分析
抗辩权案例分析在法律的领域中,抗辩权是一项重要的权利,它为当事人在特定的法律情境中提供了保护和申辩的机会。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抗辩权的适用范围、行使条件以及其对法律结果的影响。
先来看一个常见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例。
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货物,双方约定在货物交付后的 30 天内乙公司支付货款。
然而,货物交付后,乙公司发现部分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于是拒绝支付货款。
甲公司随后将乙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在这个案例中,乙公司行使的就是抗辩权。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一方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对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乙公司以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货款,这是在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包括:双方因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双方债务无先后履行顺序;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对方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
在上述案例中,甲乙双方基于买卖合同互负债务,货款的支付和货物的交付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且均已到了应当履行的时间。
由于甲公司交付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乙公司据此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再看一个租赁合同的案例。
张三将房屋出租给李四,合同约定李四每月支付租金,租赁期为一年。
半年后,张三未经李四同意,擅自进入房屋并对房屋的部分结构进行了改动。
李四因此拒绝支付后续的租金。
在此案例中,李四行使的是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可以中止履行。
李四有合理的理由认为张三的行为可能影响到其后续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房屋的权利,即张三可能无法正常履行其作为出租方的义务。
然而,行使不安抗辩权也有严格的条件。
当事人必须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
如果李四仅仅是主观猜测或者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那么其拒绝支付租金的行为可能构成违约。
还有一个案例涉及到先履行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的案例
不安抗辩权的案例不安抗辩权是指在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行为表示不安抗辩,即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不提出异议,但对法律责任存在异议。
不安抗辩权是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它体现了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平等地位和法律尊严。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案例来具体说明不安抗辩权的重要性和适用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
某被告人被控犯有盗窃罪,案件经过审理后,被告人对盗窃行为表示不安抗辩,但对盗窃罪的法律责任提出异议。
法院在审理中充分尊重了被告人的不安抗辩权,通过充分调查取证,最终作出了公正的判决。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不安抗辩权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它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司法公正。
其次,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情况也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来进行分析。
在某些情况下,被告人可能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存在认罪态度,但对法律责任有异议,这时就可以提出不安抗辩。
比如,被告人在盗窃案件中承认了自己的行为,但认为自己并非主观上的盗窃犯,而是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错误。
这时,被告人可以选择不安抗辩,以表明自己对犯罪事实的认识,但对法律责任有异议。
另外,不安抗辩权在刑事诉讼中也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提高审判效率。
因为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不提出异议,可以减少庭审中对事实的争议,有利于快速审理案件。
这对于繁忙的法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不安抗辩权还有助于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提高司法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不安抗辩权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司法公正,也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提高审判效率。
在具体案件中,我们应当根据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和对法律责任的认识来合理运用不安抗辩权,从而实现法律的公正和效率。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安抗辩权的重要性和适用情况。
抗辩权案例
合同法抗辩权案例分析【案例1】案情介绍:2001年1月,甲、乙公司签订了一项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当年9月1日向乙公司交付房屋100套,并办理登记手续,乙公司则向甲公司分三次付款:第一期支付2千万元,第二期支付3千万元,第三期则在9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房屋时支付5千万元。
在签订合同后,乙公司按期支付了第一期、第二期款项共5千万元。
9月1日,甲公司将房屋的钥匙移交乙公司,但并未立即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
因此,乙公司表示剩余款项在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后再付。
在合同约定付款日期(9月1日)7日后,乙公司仍然没有付款,甲公司遂以乙公司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甲公司则以乙公司未按期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为由抗辩。
问题:甲、乙公司的理由能否成立?【案例1分析】在本案中,从表面看,甲公司违背合同约定,未按期办理房地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已构成违约;而乙公司也违背了合同约定,在合同约定付款日期7日后,仍然没有付款,构成了履行迟延。
但是,在考虑其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时,尚应考虑其是否享有法定的抗辩权。
从本案看,乙公司按期向甲公司支付了第一期、第二期款项共5千万元,并无违约情形,甲公司并无理由行使后履行抗辩权,因此,其未按期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但对乙公司而言,由于其第三期款项的支付与甲公司交付房屋并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是应当同时履行的义务。
由于本案中合同标的物是房屋,房屋属于不动产,与动产买卖合同不同,不动产的买卖中出卖人除负有交付标的物的义务之外,还应当完成产权移转登记,才真正履行完给付义务,由于不动产所有权的变动以登记为要件。
尽管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但是因为没有办理登记,房屋的所有权不能发生移转,买受人不能因出卖人的交付而获得房产的所有权。
因此,办理登记是房屋买卖合同的主给付义务。
可见,在本案中,由于甲公司的行为有可能导致乙公司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根据《合同法》第66条的规定,其有权拒绝支付剩余款项。
国际商法合同中的抗辩权案例分析
国际商法合同中的抗辩权案例分析咱先来讲个案例哈。
案例背景。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
合同约定,甲公司要在3月1日之前向乙公司提供1000台特定型号的电脑,乙公司呢,要在收到货物后的15天内支付货款,共计50万美元。
先履行抗辩权的情况。
结果呢,到了3月1日,甲公司只送来了800台电脑。
这时候乙公司就有话说了。
乙公司就想啊,你甲公司都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把1000台电脑给我送齐,那我就可以行使我的先履行抗辩权。
这就好比你答应给我一整套乐高积木,结果只给了我一大半,我怎么能按照原来的计划给你钱呢?乙公司这时候就可以对甲公司说:“老兄,你货都没给够,我可不能就这么把钱给你。
等你把剩下的200台电脑给我补齐了,咱们再谈付款的事儿。
”这就是先履行抗辩权在起作用啦。
乙公司这么做是完全合理合法的,因为甲公司先履行合同义务没有完全履行到位,乙公司有权利暂时拒绝履行自己的付款义务。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情况。
再讲一个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情况。
假如甲公司和丙公司签了个合同,甲公司卖给丙公司一批打印机,丙公司呢,要同时给甲公司一批纸张作为交换。
这时候,如果甲公司说:“我把打印机给你,你过几天再给我纸张吧。
”丙公司就可以说:“不行啊,咱们合同约定是同时交换的,你不给我打印机,我就不给你纸张;同样的,你要是给我打印机,我肯定马上就给你纸张。
”这就像是两个人在交换东西,必须同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另一方就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就能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自己先履行了却得不到对方的履行。
不安抗辩权的情况。
然后呢,我们再来说说不安抗辩权。
比如说丁公司和戊公司签了合同,丁公司要从戊公司购买一批珍贵的宝石,戊公司要先把宝石送到丁公司,然后丁公司再付款。
可是在合同履行之前,丁公司听到消息说戊公司经营不善,可能都要破产了,这时候丁公司就慌了。
丁公司就想啊,我要是把钱准备好了,你戊公司要是真破产了,我岂不是钱货两空?这时候丁公司就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案例:合同法案例分析
合同法案例分析案例1:同时履行抗辩权案例2001年1月,甲、乙公司签订了一项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当年9月1日向乙公司交付房屋100套,并办理登记手续,乙公司则向甲公司分三次付款:第一期支付2千万元,第二期支付3千万元,第三期则在9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房屋时支付5千万元。
在签订合同后,乙公司按期支付了第一期、第二期款项共5千万元。
9月1日,甲公司将房屋的钥匙移交乙公司,但并未立即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
因此,乙公司表示剩余款项在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后再付。
在合同约定付款日期(9月1日)7日后,乙公司仍然没有付款,甲公司遂以乙公司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甲公司则以乙公司未按期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为由抗辩。
问题:本案例涉及到同时行使履行抗辩权的条件和法律后果,请用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案例解析:在本案中,从表面看,甲公司违背合同约定,未按期办理房地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已构成违约;而乙公司也违背了合同约定,在合同约定付款日期7日后,仍然没有付款,构成了履行迟延。
但是,在考虑其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时,尚应考虑其是否享有法定的抗辩权。
从本案看,乙公司按期向甲公司支付了第一期、第二期款项共5千万元,并无违约情形,甲公司并无理由行使后履行抗辩权,因此,其未按期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但对乙公司而言,由于其第三期款项的支付与甲公司交付房屋并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是应当同时履行的义务。
由于本案中合同标的物是房屋,房屋属于不动产,与动产买卖合同不同,不动产的买卖中出卖人除负有交付标的物的义务之外,还应当完成产权移转登记,才真正履行完给付义务,由于不动产所有权的变动以登记为要件。
尽管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但是因为没有办理登记,房屋的所有权不能发生移转,买受人不能因出卖人的交付而获得房产的所有权。
因此,办理登记是房屋买卖合同的主给付义务。
商事合同抗辩案例分析
商事合同抗辩案例分析咱就先来说个例子吧。
比如说甲公司和乙公司签了个买卖合同,甲公司要卖给乙公司一批电子产品,价值10万块钱呢。
合同里约定好了,乙公司先付30%的预付款,也就是3万块,甲公司收到预付款后的15天内发货,乙公司收到货后的10天内结清剩下的7万块。
结果呢,乙公司按照约定付了3万块预付款。
可是到了第15天,甲公司却没有发货。
这时候乙公司就很着急了,打电话问甲公司咋回事。
甲公司说,我们的供应商出了点问题,原材料没按时到,所以生产没跟上,还得再等几天。
乙公司虽然有点不爽,但想着再等等也不是不行。
又过了5天,甲公司还是没发货。
这时候乙公司就火了,说你这违约了啊,按照合同我可以解除合同并且要求你返还我的预付款,还要赔偿我的损失呢。
甲公司就开始抗辩了,说这是不可抗力啊,供应商的问题又不是我们想的,而且我们也一直在努力解决,很快就能发货了。
这里甲公司的抗辩有没有道理呢?从乙公司的角度看,他们是按照合同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付了预付款,就等着收货了。
甲公司虽然说有供应商的问题,但这能不能算不可抗力还得另说。
一般来说,不可抗力是那种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像地震、洪水这种自然灾害之类的。
甲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甲公司应该有一定的预见能力,而且也应该有备用方案来避免这种情况影响自己对乙公司的发货义务。
所以甲公司这个抗辩有点站不住脚。
再来说个情况。
假如甲公司按时发货了,乙公司收到货后,发现有一部分电子产品是坏的,根本没法用。
这时候乙公司就不想付剩下的7万块了。
甲公司就催款,乙公司就说,你这货有问题啊,我有权拒付。
甲公司说,这只是一小部分,不影响整体使用的,你得先付款。
乙公司这里的抗辩就是合理的。
因为按照合同的性质,甲公司有义务提供合格的产品。
现在产品有质量问题,乙公司就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就是说,在甲公司把合格的产品提供完整之前,乙公司有权拒绝支付剩余的款项。
这就好比你去饭店吃饭,菜里有虫子,你肯定不会乖乖付全款,得让饭店把菜弄好才行。
合同法案例分析——抗辩权
合同法案例分析——抗辩权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法是民事法律中最基本的法律之一、在合同法中,抗辩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权利,指的是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阻止或推翻合同约定的义务。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抗辩权的适用情况。
案例描述:甲方和乙方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乙方租赁甲方的一套房屋,并支付一定金额的租金。
合同规定,如果乙方迟迟未支付租金,甲方有权终止合同并收回房屋。
合同生效后,乙方支付了前两个月的租金,但在第三个月开始拖欠不支付租金。
分析:根据上述案例,乙方迟迟未支付租金,是否可以通过抗辩权来阻止或推翻合同约定的义务?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履行能力:在合同订立时,乙方应当具有完全的履行能力,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合同义务。
如果乙方在签订合同时未具备完全的履行能力,甲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例如,乙方是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甲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2.不履行原因:乙方未支付租金是否有合理的不履行原因?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乙方迟迟未支付租金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甲方的原因导致的,乙方可以主张抗辩权,即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乙方可以阻止或推翻合同约定的义务。
3.通知义务:合同中是否约定乙方在未支付租金前需提前通知甲方?如果合同中约定乙方应在逾期前给予甲方书面通知,但乙方未履行该通知义务,甲方可以主张合同终止,并收回房屋等相关权利。
根据上述分析,乙方未支付租金可能面临合同无效或合同终止的形势。
但在实际操作中,抗辩权的适用还需具体考虑合同的约定、当事人的行为等综合因素。
总结: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刘义实.(2024).合同法.法律出版社.。
先履行抗辩权的有关案例
先履行抗辩权的有关案例抗辩权是指被告或被告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以相关证据或理由对原告的主张提出反驳或辩解的权利。
任何一方在司法程序中都有权提出抗辩。
下面将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探讨抗辩权的具体适用情况及其重要性。
一、抗辩权的重要性抗辩权是诉讼参与各方在司法程序中的一项重要权利。
作为被告方,如果没有抗辩权,将会使得原告方在诉讼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被告方的权益可能会受到损害。
抗辩权的存在,可以保障被告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
在具体的案例中,抗辩权的适用将影响案件的审理结果。
下面将通过实际案例来解释抗辩权的具体适用情况及其重要性。
二、抗辩权的具体案例分析1.劳动合同纠纷案某公司与员工之间因合同解除引发了劳动合同纠纷。
原告为公司方,主张员工违反了合同的约定,要求员工赔偿损失。
而员工为被告,对公司的主张提出了反驳。
员工在诉讼过程中提交了相关证据,证明自己并未违反合同约定,且公司方在解除合同时存在违法行为。
最终法院在审理该案时,综合考虑了员工的抗辩意见,并判决支持了员工的反诉,公司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在这个案例中,员工作为被告方成功行使了抗辩权,提供了相关证据及辩解意见,最终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抗辩权的行使保障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体现了司法公正的原则。
2.租赁合同纠纷案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租赁的物业是甲方的房产。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乙方未按照约定支付房租,并且在房屋内进行了违规装修。
于是甲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支付租金并承担违约责任。
而乙方在诉讼中提出了租赁合同存在附加条件,并提交了相关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最终法院依法判定租赁合同无效,甲方需要承担责任。
在这个案例中,乙方成功行使了抗辩权,提出了附加条件的存在并提交了相关证据。
最终法院依法判定了合同无效,保障了乙方的合法权益。
这再次说明了抗辩权的重要性,它能够确保诉讼程序的公正性。
3.侵权责任纠纷案在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中,原告为一名行人,因被被告驾驶的车辆撞伤而导致受伤。
合同履行抗辩权案例
合同履行抗辩权案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合同纠纷也越来越多,而合同履行抗辩权作为合同法中最重要的制约合同效力的法律责任之一,其作用也日益凸显。
下面就结合一起案例来说明合同履行抗辩权的具体应用。
案例描述:张某于2018年4月与李某签订了一份货物运输合同,约定将一批价值100万元的货物从上海运往北京。
合同中明确规定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运输时间为7天,双方各承担一半的运输费用。
起始时间为2018年5月1日,并于合同生效后的第三天向李某支付了50万元的运费。
但是,在运输途中,因为一直连续降雨,导致道路交通受阻,无法顺利到达目的地,直到7天后才将货物运抵北京。
李某不满张某违约,拒绝支付剩下的50万元运费。
案例分析:张某在合同生效后第三天即向李某支付了50万元的运费,这表明合同生效,并且张某有履行合同的主观意愿。
根据合同规定,双方各承担一半的运费,因此合同中唯一的争议点在于货物送达的时间。
在此案中,其实存在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货物运输途中遇到困难。
根据《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当事人之间的和约,应当遵循诚信原则,保障交易内容履行。
但因出现无法预料、不能克服并影响交易目的的不可抗力因素,交易不能履行或者履行后不能达到交易目的的,当事人可以不履行本合同或者部分条款,而不承担违约责任(即合同履行的免责条款)。
因此,如果合同中没有对不可抗力情况进行规定,可以依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在该情况下调整。
在此案中,虽然没有将不可抗力因素写进合同中,但在实际履行过程中的连续降雨导致无法按时送达,属于不可抗力的范畴,李某无权要求张某支付剩余的运费。
总结:合同履行抗辩权是一种法律责任,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履行合同的责任。
在该案例中,张某成功地依据合同履行抗辩权解决了与李某的纠纷。
因此,当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酌情使用合同履行抗辩权,但须注意合理、合法使用,遵循公平、诚信、法律维度,从而有效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
后履行抗辩权案例
后履行抗辩权案例后履行抗辩权是指一方在解除或变更合同的前提下,对于对方已经实施的违约行为进行抗辩的权利。
这个权利在合同法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通过一起典型案例来解释后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情况和相关的法律原则。
案例描述:甲方和乙方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一批货物,并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
然而,在交货期限届满后,乙方却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
甲方认为乙方的行为构成违约,并希望获得赔偿。
乙方则辩称,他们因为原材料不足且供应商延迟交货造成了无法履行合同的困难,请求能够延迟交货的时间。
甲方对乙方的解释不满意,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甲方在发现乙方未能按时履行合同义务后,选择了解除合同,要求乙方赔偿损失。
乙方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回应甲方的解除要求。
乙方可以选择后履行抗辩权作为抗辩的策略。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如果合同的履行发生困难,但非因违约方的过错造成的,违约方可以请求裁定延缓履行、变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
乙方辩称其无法按时交货的原因是原材料不足和供应商延迟交货,这些原因是乙方无法控制的,属于非因违约方的过错导致的履行困难。
乙方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请求裁定延缓交货的时间,以便能够在克服困难之后按时履行合同。
如果甲方同意延期的请求,双方可以重新协商合同履行的时间和方式,并对违约责任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如果乙方的后履行抗辩权被接受,甲方将无法立即解除合同。
乙方需要尽快解决供应问题,并尽快履行合同义务。
如果最终乙方能够履行合同,并提供合格的货物,那么甲方将无法解除合同,但可以要求乙方承担延迟交货造成的损失和违约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在后履行抗辩权的案例中,解决合同争议的关键是确定是否存在履行困难并且是否是非违约方的过错所导致的。
对于违约方来说,必须能够证明他们已经采取了一切合理的措施去履行合同,但仍然无法避免困难的发生。
而对于甲方来说,必须仔细评估乙方所提供的理由,判断其合理性和真实性,以避免有人滥用后履行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案例分析
不安抗辩权案例分析
甲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为⼀家演出公司。
甲、⼄之间签订了⼀份演出合同,约定甲在⼄主办的⼀场演出中出演⼀个节⽬,由⼄预先⽀付给甲演出劳务费五万元。
后来,在合同约定⽀付劳务费的期限到来之前,甲因⼀场车祸⽽受伤住院。
⼄通过向医⽣询问甲的伤情得知,在演出⽇之前,甲的⾝体有康复的可能,但也不排除甲的伤情会恶化,以⾄于不能参加原定的演出。
基于上述情况,⼄向甲发出通知,主张暂不予⽀付合同中所约定的五万元劳务费。
本案中,⼄⽅的⾏为属于⾏使不安抗辩权的⾏为。
本案中,甲、⼄双⽅的债务是因同⼀双务合同⽽发⽣,并且按合同约定,⼄⽅有先履⾏给付演出劳务费的义务。
在该双务合同成⽴后,甲⽅因车祸⽽造成⾝体伤害,以致有届时不能履⾏出场演出义务的可能。
⼄⽅在询问医⽣,得知甲⽅届时履⾏其出场演出义务的能⼒尚不确定时,对甲⽅发出了通知,告知甲⽅其演出劳务费不能按合同原定予以提前⽀付,这是⼄⽅⾏使不安抗辩权的正当⾏为,完全符合不安抗辩权⾏使的法定要件,符合民法中的诚实信⽤原则和公平原则。
对于⼄⽅的该种⾏为,在法律上和法理上都是应当给予⽀持的。
先履行抗辩权的有关案例
先履行抗辩权的有关案例
一、案例背景
2017年9月1日,陈女士携父亲、母亲、外婆共计抵达新疆索契
市旅游,由该市一家宾馆(以下简称当事宾馆)预订3间家庭房。
在
宾馆登记入住时,宾馆在让客房表中只注明了含早餐1份以及停车位3个,宾馆未提示联系电话以及客房可升级的咨询服务等。
在隔天住宿期间,客房中的灯不亮,大外婆由于这种情况下很容
易出现恐惧。
陈女士发现灯无法通电,就立即拨通了当事宾馆的联系
电话,向服务人员询问灯无法通电的原因,但是当事宾馆未予以解释。
陈女士又到宾馆前台,请求客房服务员帮忙解决问题,服务员仅指定
陈女士到当事宾馆一层前台寻求服务,但因一层前台服务人员下班而
无法解决该问题,影响了陈女士在宾馆的住宿质量。
二、宾馆的履行抗辩权
根据《公司法》规定,宾馆应当尽到妥善职责,应当确保客人的
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为客人提供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违反职责的宾
馆需对客人负责,应按照《国家旅游法》有关规定客房服务质量不佳时,承担违约金责任而向客户赔偿。
因此,当事宾馆应该尽最大努力履行抗辩权,不但要履行公司法
规定的职责,同时也要按照国家旅游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确
保客户的权益得到保障,对客房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客户住宿质量负责,承担赔偿责任并向客户赔偿损失。
三、结论
从以上案例分析来看,宾馆未尽到妥善职责,没有在登记入住时,明示客房服务项目,也没有提供及时服务,拒不为陈女士提供有效服务,直接影响了陈女士的住宿质量,违反了国家旅游法等法律法规,
因此,宾馆应负相关责任。
不得不知的法律常识:(最高法)不安抗辩权案例——甲方丧失商业信誉,乙方中止履行合同
不安抗辩权案例:甲方丧失商业信誉,乙方中止履行合同一、案例背景甲方(以下简称A公司)与乙方(以下简称B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A公司向B公司购买一批原材料,合同总金额为100万元。
合同中规定,A公司应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支付合同总价款的50%作为预付款,剩余款项在货物交付验收合格后30日内支付。
合同还约定,若一方违反合同,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并有权解除合同。
二、案例经过1. 合同签订后,A公司按照约定向B公司支付了50万元预付款。
2.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A公司突然爆出负面新闻,其商业信誉受到严重影响。
B 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担心A公司无法履行合同,可能会造成自身损失。
3. 为了确保自身利益,B公司决定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合同。
B公司及时通知了A公司,并要求A公司在15日内提供适当担保。
4. A公司在收到通知后,未能提供适当担保,且其商业信誉进一步恶化。
5. B公司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决定解除合同,并要求A公司支付违约金。
三、案例分析1.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根据《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如下:(1)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
(2)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3)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
在本案例中,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符合双务合同的要求,且A公司作为先履行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B公司丧失商业信誉,可能无法履行合同。
因此,B 公司有权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合同。
2.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应当及时通知对方。
在本案例中,B公司在发现A公司丧失商业信誉后,及时通知了A公司,并要求其在15日内提供适当担保。
3. 合同解除及违约责任由于A公司在收到通知后未能提供适当担保,且其商业信誉进一步恶化,B公司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决定解除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辩权案例分析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案例「案例简介」2001年1月,甲、乙公司签订了一项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当年9月1日向乙公司交付房屋100套,并办理登记手续,乙公司则向甲公司分三次付款:第一期支付2千万元,第二期支付3千万元,第三期则在9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房屋时支付5千万元。
在签订合同后,乙公司按期支付了第一期、第二期款项共5千万元。
9月1日,甲公司将房屋的钥匙移交乙公司,但并未立即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
因此,乙公司表示剩余款项在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后再付。
在合同约定付款日期(9月1日)7日后,乙公司仍然没有付款,甲公司遂以乙公司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甲公司则以乙公司未按期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为由抗辩。
「问题的提出」本案涉及到同时行使履行抗辩权的条件和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案情分析及处理结果」在本案中,从表面看,甲公司违背合同约定,未按期办理房地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已构成违约;而乙公司也违背了合同约定,在合同约定付款日期7日后,仍然没有付款,构成了履行迟延。
但是,在考虑其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时,尚应考虑其是否享有法定的抗辩权。
从本案看,乙公司按期向甲公司支付了第一期、第二期款项共5千万元,并无违约情形,甲公司并无理由行使后履行抗辩权,因此,其未按期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但对乙公司而言,由于其第三期款项的支付与甲公司交付房屋并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是应当同时履行的义务。
由于本案中合同标的物是房屋,房屋属于不动产,与动产买卖合同不同,不动产的买卖中出卖人除负有交付标的物的义务之外,还应当完成产权移转登记,才真正履行完给付义务,由于不动产所有权的变动以登记为要件。
尽管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但是因为没有办理登记,房屋的所有权不能发生移转,买受人不能因出卖人的交付而获得房产的所有权。
因此,办理登记是房屋买卖合同的主给付义务。
可见,在本案中,由于甲公司的行为有可能导致乙公司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根据《合同法》第66条的规定,其有权拒绝支付剩余款项。
「存在的问题」本案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同时履行抗辩权,并将其与双方违约加以正确区分。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之前,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
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必须符合以下构成条件:首先,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即双方当事人所负的债务是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产生的。
所谓双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这种合同中一方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即为他方当事人所负的义务,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
如果双方的债务是基于两个或多个合同产生的,即使双方在事实上联系密切,也不能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同时,双方当事人所负的债务之间必须具有对价或者牵连关系。
对价或者牵连关系强调的是履行和对待履行之间的互为条件、互为牵连的关系,要求二者在义务的负担上大体相等,并不强调二者在经济上完全等价。
对价问题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的意志来决定,同时法律要求双方在财产的交换上力求公平合理,履行和对待履行在价值上大致相当即可。
其次,须双方所负的债务都已届清偿期。
第三,须对方未履行其与己方债务有牵连关系的债务。
第四,须对方的对待履行是可以履行的,如果一方的履行已经不可能,则不能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而应当考虑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
同时履行抗辩权属于延期的抗辩权,没有消灭对方请求权的效力,仅使对方请求权延期。
在对方当事人未为对待给付前,抗辩权人的债务即使已届清偿期而没有清偿,抗辩权人也不负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
同时履行抗辩权依其性质应由当事人自己行使,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能依职权主动适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应当把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与双方违约区别开来。
双方违约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违背了自己的合同义务,应当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
其构成要件是:其一,双方当事人依据法律和合同规定,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可见双方违约常常适用于双务合同。
其二,当事人双方而不是一方违背了其负有的合同义务,也就是说,双方当事人都分别违反了合同规定。
其三,双方当事人违背了合同规定的义务。
如果仅仅是违反了法律义务而不是合同义务,可能构成过错,但不一定构成双方违约。
例如一方违约后,另一方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减轻损失的义务,造成了损失的扩大,从狭义的违约概念出发,这主要是一个过错问题,由此将导致对方的责任被减轻或免除,但不能认为是双方违约。
当然,从广义的违约概念上考虑,也可以包括在违约之中。
其四,双方均无正当理由,如果一方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或不安抗辩权,则不能认为是双方违约。
如果当事人在对方违约后采取适当的自我补救措施,如对方拒不收货时,将标的物转卖等不能认定为违约,即使这种补救措施不够适当,也主要是一个过错的问题,不可作为双方违约对待。
先履行抗辩权的案例案情甲公司(承租方)与乙公司(出租方)于2004年1月2日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约定租赁用途为餐饮、住宿;租期十年;年租金 70万人民币;付款方式:首次付款70万,开业前再付70万。
两年后,一年一交,先交款后使用;乙公司于合同签订后三个月内完成房屋配套工程、天然气管道工程及消防达到要求。
合同签订后,甲方依约将第一年租金支付乙方。
但乙方却未却未按合同约定期限完成房屋配套、天然气管道输入及消防也没有达到要求。
直到2005年4月14日,乙方才完成上述合同义务。
2005年4月15日,乙方向甲公司发出催款通知书,要求甲公司支付第二年租金。
同时,乙公司同意在第二年租金中扣除让出的三个月租金(即违约赔偿)。
甲公司不同上述要求,认为乙公司迟延履行达一年之久,只扣除三个月租金不足以补偿自己的损失。
于是明确提出书面要求乙公司扣除十个月房租,该房租可以由乙方返还甲公司后,甲公司再向乙公司支付第二年租金,也可以从第二年房租中抵扣,否则,甲方不支付乙公司第二年房租。
双方由此对支付第二年房租形成争议。
争点:甲公司否享有先履行抗辩权?评析甲公司享有先履行抗辩权。
理由是:根据《合同法》第67条之规定:“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甲公司拒绝支付第二年房租的要求符合先履行抗辩权的法定条件:1、双方签订的合同为房屋租赁合同,从合同约定内容看,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
因此,从合同分类理论上看,该合同属于双务合同。
既然属于双务合同,就有适用先履行抗辩权的前提条件。
2、乙公司违约后的损害赔偿之债务先于甲公司支付第二年房租之债务。
从形式上看,甲公司支付第二年房租的债务先于乙公司的交付房屋之债,这是合同约定的义务履行顺序。
但在甲公司支付完第一年房租后,乙公司迟延履行的违约行为(没有不可抗力的免责事由)产生了向甲公司的违约损害赔偿,也就是说,因乙公司违约而使甲公司遭受损害,双方之间的原合同债务刘就转化为损害赔偿的债权债务关系。
甲公司是债权人,对乙公司享有债权,而乙公司是债务人,对甲公司负有债务。
也可以说该违约损害赔偿系转化的损害赔偿之债。
通常认为它与原合同的债权或履行请求权具有同一性,或者说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为原合同债权的扩张或变更。
因此,甲公司要求乙公司负损害赔偿之债务与乙公司请求甲公司履行第二年房租的债务具有同一性。
而甲公司请求乙公司履行损害赔偿之债务先于乙公司请求甲公司支付第二年房租之债务。
另外,房屋租赁合同作为继续性合同,随着履行时间的推移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会不断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其履行具有持续性。
因此,不能将该合同第一年中乙公司违约所生的损害赔偿之债与合同约定先履行第二年房租之债解释成两个分别的给付,而不具有牵连性。
这样会对甲公司的利益造成损害,不符合债权保障的立法目的。
3、乙公司未全部履行损害赔偿之债务。
乙公司虽然同意扣出让出的三个月房租,但甲公司不同意。
此其一。
其二,乙方迟延履行达一年之久,甲公司只要求其扣出十个月的房租,是一个合理、合法的要求。
在乙公司没有完全履行该债务之前,甲公司当然享有先履行抗辩权。
4、乙公司向甲公司请求支付第二年房租。
即乙公司以催告的方式要求甲公司支付房租。
同样,甲公司也以书面方式向乙公司提出在其损害之债务未全部履行前,拒绝支付第二年房租。
不安抗辩权的案例2000年8月20日,甲公司和乙公司订立承揽合同一份。
合同约定,甲公司按乙公司要求,为乙公司加工300套桌椅,交货时间为10月1日。
乙公司应在合同成立之日起10日内支付加工费10万元人民币。
合同成立后,甲公司积极组织加工。
但乙公司没有按约定期限支付加工费。
同年9月2 日,当地消防部门认为甲公司生产车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要求其停工整顿。
甲公司因此将无法按合同约定期限交货。
乙公司在得知这一情形后,遂于同年9月 10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甲公司答辩称,合同尚未到履行期限,其行为不构成违约。
即使其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时不能交货,也不是其责任,而是因为消防部分要求其停工。
并且乙公司至今未能按合同约定支付加工费,其行为已构成违约,因此提起反诉,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问题的提出」本案主要涉及到不安抗辩权的行使,以及《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的区分问题。
「法律依据」《合同法》第68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69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
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
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案情分析及处理结果」在本案中,乙公司作为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加工款,其行为应属违约,但是甲公司在乙公司未能按合同约定期限支付加工费时,并没有提出解除合同,因此加工合同仍然对双方存在法律拘束力,乙公司仍应先行支付加工费,而甲公司也有义务交付货物。
但由于当地消防部门认为甲公司生产车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要求其停工整顿,因此可明知甲公司将无法按合同约定期限交货,根据《合同法》第68条的规定,乙公司有权主张不安抗辩,中止履行其义务。
反之,如果要求乙公司先行支付加工费,由于甲公司已明显不能履行合同,乙公司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