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诊断2
胸部CT诊断
右肺动脉层面 左心房层 面
右心房层面
心室层面
正常胸部CT表现
肺内常见病变的CT诊断
肺癌(lung cancer)的CT诊断
临床分类 原发性肺癌 • 中央型肺癌 • 周围型肺癌 • 细支气管肺泡癌 继发性肺癌 • 转移性肺癌
肺癌的CT诊断
中央型肺癌 定义:发生于肺段及以上支气管的肺癌。 生长方式 • 管内型 • 管壁型 • 管外型 • 混合型 临床与病理 •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
定义
• 发生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
生长方式
• 侵入肺内形成肿块。
临床与病理
•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
肺癌的CT诊断 周围型肺癌
–CT表现(直接征象)—肺内肿块 • 肺内孤立性肿块,类圆形或分叶状。 • 棘状突起:肿块边缘长、宽2~6mm的棘状外凸影,为 肿瘤浸润或间质增生。 • 边缘短细毛刺(肺窗)。 • 胸膜凹陷征。 • 支气管、血管聚集征。 • 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坏死、液化、偏心空洞、钙 化)。 • 增强扫描非坏死区明显强化(CT值增加20HU以上)。
(二)内部结构
(三)轮廓与边缘
• 结节或肿块轮廓呈分叶征,边缘有短细 毛刺者,多为周围性肺癌(浸润性生长); • 边缘光整且无毛刺者,多见于良性肿瘤 (膨胀性生长); • 结核瘤边缘光整(纤维组织包裹) ,周围 多有“卫星病灶” 。
(三)轮廓与边缘
(四)与胸膜的关系
• 胸膜凹陷征或胸膜尾征:由于肿瘤内成纤 维组织牵拉脏层胸膜及肿瘤细胞侵犯淋巴 道和胸膜,在肿块与胸膜间形成三角形或 线状条索影——胸膜凹陷征,在肺癌中占 49%; • 结核瘤及其他炎性结节与胸膜粘连也可产 生类似影像,但其发生率较低,仅为19%。
胸部病变CT诊断2001
716
一;检查技术及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 (二)病人体位及呼吸控制 (三)扫描条件及范围 从肺尖至肋膈角,连续性扫描 层厚/层距=10mm。 (四)局部薄层及放大扫描 在可疑部位或发现小病灶处改用 3~5mm,薄层扫描,同时缩小FOV。
一;检查技术及方法
(五)造影增强扫描 动脉期:纵隔大血管及肺门血管病变 静脉期:纵隔及肺内软组织肿块 (六)窗宽与窗位 肺窗:WW 1200~1600; WC -600~-800 纵隔窗:WW 250~500;WC 30~-30
七:肺癌
(一)概述
中央型肺癌:发生于主支气管和叶
支气管,占60~70%。 周围型肺癌:发生于段支气管开口以 下,占30~40%。
七:肺癌
(一)概述
病理生长特点:
管内型:肿瘤从管壁向管腔内生长 管壁浸润型:肿瘤沿管壁浸润生长导致管 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 肿块型:肿瘤在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快 弥漫浸润型:
右侧粟粒型肺结核
播 散 型 肺 结 核
纵隔淋巴结结核 并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 并积液
六:肺结核
(三)鉴别诊断 1 周围型肺癌: 2 淋巴瘤: 3 间皮瘤:
七:肺癌
(一)概述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起
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可发生于主支 气管,各级支气管至末梢细支气管, 按其发生的部位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 围型肺癌。
七:肺癌
(二)CT诊断
特殊类型肺癌
1 肺上沟癌(有称肺尖癌或Pancoast瘤):表现为肺尖部肿 块,局限性胸膜增厚,有时可见第一肋骨破坏
2 纵隔型肺癌:肿块位于上纵隔内以右侧多见,包绕纵隔大 血管,类似于纵隔肿瘤
3 肺泡癌:原发于远端细支气管和肺泡,多中心同时生长, 表现为多发小结节状或小分叶状高密度,与肺泡形态相似, 布满双肺,有时可融合成较大片状,常合并胸水及肺门纵 隔淋巴结转移。
临床医生CT读片:第11讲 胸部疾病的CT诊断(二)——肺部疾病
维普资讯
( 由 1刊 )24 十 , 1 0 2年 弟 3 1 7皇 苇 ^ ( 3 1 期 忌 8)
一’● ●~ 一 _● H _H _ 一 h l H _l __ __ ● ● l ● _l l ● ‘ _ 一 _l h● 一 ■ ‘■H ■h _ , ■● 一 ~ ● ‘l ●
中常 见 骨 化 爆 玉 米 花 征 钙 化 ( 0om) c ppo ( T值 > mot ) ⑥边缘 可 有 浅 切 迹 ; t ; u ⑦肿 瘤 周 围清 晰 无 外 侵; ⑧相 邻 的支气 管 、 管无 改 变 ; 血 ⑨肿 瘤 增大 缓慢
,
l ~2年仅 增大 l m; 无 淋 巴结转 移 ; 相邻 胸 膜 2n ⑨ r ⑩ 无 改变 ( 1 ) 图 5。
C T显 示 . 肺 叶 下 肺 野 广 泛 斑 点 状 阴影 , 双 1 大小 不均 匀 , 缘 模 糊 . 支气 管 分 带 . 者 有 咳 嗽 、 稀 的 白 色牯 液 褒 , 内查 到 癌 细 胞 边 沿 患 咳 褒
25 转移性肺癌 ・— 4 病 理 并 非 原 发 于 肺 而 自其 他 脏 器 的 癌 症 转 移 至肺 , 肺 癌 肾癌 、 如 甲状 腺 癌 、 列 腺癌 、 前 喉癌 、 肾上 腺癌 、 管 癌 、 食 乳腺癌 、 癌 、 肝 胃癌 、 结肠 癌及 子宫 癌 、 膀胱癌 等 。 转 移性 肺 癌病理 有 多种 类型 , 大结 节孤 立 型 、 小
片 状 ; 病 变 进 展 迅 速 , 以 周 计 ; 肿 块 状 者 与 外 ⑦ 常 ⑧
病理
简称 肺 泡 癌 , 为 两 种 形 态 。一 种 为 弥 分
散型, 即癌 细 胞 沿 肺 泡壁 生 长蔓 延 , 腺 泡 (c u ) 呈 ai s n 状分 布 。另一 种 为肿 块 型 , 即腺癌 细 胞 构 成 实 体 肿
第11讲+胸部疾病的CT诊断(二)+--肺部疾病
此慷将WL调至一800HII则对肺微细结构显示更加清晰
于右啼下叶背段近曲缘部及右肺奇静赫食管陷窝部肺太泡,清晰显示其薄壁._I勾造.大泡内无肺纹理 l奇静脉食管凹陷部肺大泡2右下叶背段(铲)肺大泡3左肺斜裂胸膜线
2.8肺舍液囊肿
阴影;③密度较低CT值0—20HU;④边缘清晰光滑;
病理 支气管囊肿多由先天发育而来,壁内敷 ⑤周围肺野多清晰;⑥当有感染时局部肺野斑片影,
图is支气臂扩张cT像
ww 1200 H[J,WL一600 Hu
CT显示:右肺rp叶外侧段(酽)可见双贴近的透亮区,呈椭圆形,壁薄.下方者有少量藏平面;此囊与支气管B·帽通其他肺部来见异常.彩像
诊断为囊状支气管扩张
A前联合线 B囊状土气管扩张
2.7肺大泡
cT表现①常于肺中下部;②表现为圆形、椭
病理肺实质内的空气腔称为肺大泡(bulla),
万方数据
有支气管上皮细胞,有时有支气管软骨及牯液腺,内 边缘欠光滑;⑦当囊与支气管相通时,可见空气进入
有粘液充满,有时可多发,但单发者多见。
囊形成液平面;⑧囊肿大小常恒定,以年计多无改变
CT表现①多于肺中下野;②呈圆形及椭圆形
(图20)。
图20右肺下叶背段囊肿c’r像ww 3GOHU。WL 50HU
于右肺下叫背段贴近胸椎处可E--8自圆形阴影,大小为4cm x 5Ⅲ,其中密度较低CT值18HU,为液体,擘光滑均匀,厚为2r岫,周围肺野清 晰,手术病理证实为肺囊肿 (束完持续) (2n01—10.2,1收稿)【吕佩斌编发】
构性软骨瘤,其有软骨、骨化及脂肪组织等构成的良 性肿瘤。
侵;⑧相邻的支气管、血管无改变;⑨肿瘤增大缓慢, l~2年仅增大12mm;⑨无淋巴结转移;⑩相邻胸膜
正常胸部CT读片及异常征像
03
常见疾病征像
肺炎
总结词
肺炎在CT上通常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
详细描述
肺炎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部炎症。在CT上,肺炎的典型表现 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即肺部的一部分变得致密,失去正常肺组织的纹理。实变的区域边缘模糊, 有时可看到支气管充气征,即支气管扩张的现象。
04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流程观察胸部CT图像首先观察胸部CT图像,注意肺部、胸 膜、胸壁、纵隔等部位的异常表现。
对比前后影像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以 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 出初步诊断。
将当前CT图像与之前的影像进行对比, 观察病变是否发生变化。
鉴别诊断
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肺结核等,需要 与肺部肿瘤进行鉴别。
忽视其他检查结果
在诊断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其他检查结果,如血常规、痰培养等, 这些结果可能对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肺炎CT表现
总结词
肺炎的CT表现通常包括肺部纹理增粗、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以及胸腔积 液等。
详细描述
肺炎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CT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感染的病原 体和严重程度。常见的肺炎CT表现为肺部纹理增粗、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 ,有时还伴有胸腔积液。这些征象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胸腔积液
胸腔内液体聚集,CT图像 上表现为胸腔内低密度影。
胸膜肿块
胸膜上的结节或团块状病 变,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 是恶性的。
纵隔异常
纵隔肿块
纵隔内生长的肿瘤或淋巴结肿大, CT图像上表现为纵隔内团块状病 变。
第11讲 胸部疾病的CT诊断(二)—肺部疾病
低 0~2 HU; 囊 周 肺 野 多 清 晰 ; 囊 肿 可 逐 渐 增 0 ⑤ ⑥ 大 ; 当 囊 破 裂 后 可 有 空 气 进入 囊 壁 与 内囊 之 间 , ⑦ 形 成 半 月 状 透 亮 区 ( 2 ) 图 1。
寄生 虫 病 。 六 钩 蚴 进 入 肺 组 织 形 成 幼 虫 而 形 成 囊 肿 , 内 含 有 多 数 头 节 , 也 可 破 裂 。包 虫 皮 内试 验 囊 囊
图 2 左肺 上叶包 虫囊 肿 C 1 T像
ww 0 HU, 0 U 30 WL 5 H
CC E T可 见 左 肺 上 叶 一 类 圆 形 囊 肿 ,c ×5 m, 壁 较 薄 2 m, 中 有 液 体 c 4m c 囊 m 其 T值 2 H 说 明 为 蛋 白 质 较 多 的 粘 液 , 边 缘 稍 有 凹 陷 , 切 5 U, 其 似
维普资讯
58
( 64 忘 3 )<中 国 I )20 I刊 0 2年 摹 3 7舂 摹 1 0期
阴影 ; 肺 纹 理 增 强 ; 肺 门 、 隔 淋 巴结 肿 大 , 为 ② ③ 纵 多 双 侧 性 ; 本 症 进 展缓 慢 且 可 自行 痊 愈 。节 结 病 抗 ④
图 2 肺 结 节 病 cr 3 像
Ww 2o IO, 1o T WL一60 H O U
c T显 示 : 侧 肺 门 淋 巴 结 肿 大 , 肺 门 淋 巴 结 边 缘 稍 不 规 则 , 侧 肺 门 淋 巴结 边 缘 规 则 , T未 发 现 淋 巴 结 钙 化 及 肺 实 质 病 变 , 者 节 结 病 双 右 左 C 患 抗 原 皮 内 试 验 阳 性 L淋 巴 结 肿 大
2. 1 肺 结 节 病 1
相 融 合 , 常 有 双 侧 淋 巴 结 肿 大 , 可 侵 犯 肝 、 及 经 也 脾
CT诊断报告大全
CT诊断报告大全一、头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头颅CT检查日期:2024年1月1日诊断结果:头颅CT显示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双侧额叶、颞叶和枕叶皮层光滑、对称。
脑室、脑沟未见扩大和移位。
双侧额窦、乙状窦、横突、琴骨正常。
鼻腔、鼻窦未见异常。
眶、鼻粘膜、眼眶、鼻甲、上颌窦未见异常。
结论:头颅CT显示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颅内病变。
无颅脑外伤证据,无明显异常。
建议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2.病例类型:头颅CT检查日期:2024年2月1日诊断结果:头颅CT显示左侧颞叶内见脑实质错误,局部散在小片状低密度灶,边界模糊。
双侧额叶、额中沟、太阳窦、乙状窦、琴骨及颞骨正常。
脑室、脑沟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头颅CT显示左侧颞叶内脑实质错误,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二、胸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胸部CT检查日期:2024年3月1日诊断结果:胸部CT显示双侧肺实质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大小、形态正常。
主动脉弓上错畸形,主动脉狭窄,胸主动脉未见扩张。
纵隔未见明显异常。
胸腔内未见积液或肿块。
骨骼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胸部CT显示双侧肺和心脏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上错畸形,主动脉狭窄,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2.病例类型:胸部CT检查日期:2024年4月1日诊断结果:胸部CT显示左上肺段见多发结节状影,大小不一、右侧肺野未见明显异常。
纵隔轻度移位,胸腔内未见积液。
骨骼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胸部CT显示左上肺段多发结节状影,病变需进一步鉴别诊断。
三、腹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腹部CT检查日期:2024年5月1日诊断结果:腹部CT显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整。
肝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胆囊形态正常,胆管未见扩张。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脾内未见明显异常。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胰管未见扩张。
肾脏形态大小正常,肾内未见明显异常。
盆腔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腹部CT显示肝、胆、脾、胰、肾及盆腔未见明显异常,提示腹部无明显病变。
胸部的CT诊断及治疗必学课件ppt
近肺门处有一充气支气管进入,病理证实为肺泡
癌。
103
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左上肺尖(Jian)后段球形病灶略呈分叶密度不均内 有不规则囊泡状空气密度影,病理证实为肺泡癌。 104
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右上肺后段胸膜下小结 节影,边缘呈(Cheng)锯齿样 改变,内部密度不均, 有小泡征,肺泡癌。
分期,两种窗位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肺窗可发现肺内小结节,纵隔窗可观察纵隔结构的侵犯 情况,以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个别病例甚至需要骨窗以了解骨质有无侵蚀破坏。
第二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正常纵(Zong)隔CT解剖
头臂干动脉
上腔静脉
左头臂静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通过弓上(Shang)层 面
1
第三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胸 部CT诊断 (Xiong)
第一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肺(Fei)窗
纵(Zong)隔窗
胸部检查包括肺窗及纵隔窗(又称为软组织窗),这两种观察方法对肺部病变的观察 尤为重要。对肺弥漫性病变用单纯肺窗即可,而对孤立结节,肺窗和纵隔窗均需 要,前者有利于观察病灶—肺的界面,后者可仔细分析病灶的内部结构。对肿瘤病人的
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53
左肺下叶背段肺不(Bu)张
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54
左下(Xia)叶支气管闭塞
左肺下叶肺不张并胸腔(Qiang)积液
55
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左肺上叶前段(Duan)肺不张
第四十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56
肺部结节性病 变 (Bing)
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40
右位降主动(Dong)脉
胸部CT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肺动脉窗、肺门等部位
恶性淋巴瘤malignancy lymphoma
X线表现:
肿块向纵隔两侧突出,气管受压
CT表现:
纵隔内多组淋巴结增大,可融合成块 侵及邻近结构
胸部CT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
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tumor
复习一下,X线与CT表现: 分叶征 毛刺征 棘状突起 血管纹聚集征 小泡征 充气支气管征 胸膜凹陷征(兔耳征) 钙化 空洞 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
腺 鳞 癌
肺良性肿瘤
胸膜纤维瘤(Fibroma)
X线表现:
近胸壁处肺内可见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 病灶边缘光整,清楚,密度均匀,与胸壁之间形 成钝角,无胸水形成。
胸膜纤维瘤(Fibroma)
CT表现:
与X线表现相似,病灶密度均匀,边清,可见病 灶钝角与胸膜相连。
MRI表现:
T1WI呈等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
胚胎期原始前肠的支气管芽突脱落演变而成 位于气管旁或气管分叉处,内含液体
支气管囊肿bronchogenic cyst
位于中纵隔 与支气管相邻,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清楚,内含液体 CT扫描无强化 MRI表现:T1WI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支气管囊肿MRI
纵隔原发性肿瘤 mediastinal tumor
Intra-thoracia goitre胸内甲状腺肿MRI 表现
位于前上纵隔、胸腔入口处、胸骨后或气管前间隙 内;
病灶与颈部甲状腺相连,矢状位及冠状位更能明确 其定位诊断;
胸部ct能检查出什么?这些你知道吗?
胸部ct能检查出什么?这些你知道吗?发表时间:2019-07-23T09:34:56.49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作者:谢兵[1] 彭云[2] 王芳[3] [导读] 对胸部CT扫描技术特点、检查方法、临床价值、扫描意义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介绍如下。
乐山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614000胸部CT是影像学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借助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对胸部进行扫描,检查人们胸腔是否存在疾病。
胸部CT检查不仅可以对胸腔、胸壁存在的肺部疾病进行检查,还可以检查胸腔内是否存在肿瘤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对胸部CT扫描技术特点、检查方法、临床价值、扫描意义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介绍如下。
1胸部CT扫描技术的特点胸部CT检查具有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是临床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胸部CT扫描技术的特点包括4点:第一,平扫及增强扫描。
平扫可以对大部分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如果平扫后诊断不明确,在平扫后可以予以增强扫描,进一步观察病变血供情况,对肺内结节病灶鉴别。
第二,双窗图像:双窗主要包括肺窗图像、纵膈窗图像,其中肺窗图像可以对肺内微小病变予以显示,纵膈窗图像可以对纵膈、胸部的软组织结构予以显示。
第三,呼气相、吸气相扫描。
对于常规CT检查为吸气相,呼气相检查时主要用于是否存在小气道病变的诊断,可以对肺局部通气功能予以反映。
第四,薄层扫描及常规扫描。
一般情况下,常规扫描层厚为10mm,而薄层扫描厚度仅为1mm,通过薄层扫描可以清晰对肺内细微结构显示,是临床肺弥散性病变首选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1]。
2胸部CT检查的方法胸部CT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体位、扫描范围、层厚、层间隔选择、扫描时间、造影检查及窗技术,详细介绍如下:(1)体位:在进行胸部CT检查时,多取仰卧位,协助患者将两侧手臂上举,置于头部两侧,在进行扫描时,屏住呼吸,防止呼吸导致伪影出现,影响扫描结果。
为保证每次扫描时间在同一呼吸时相内,可以在扫描前,对患者的呼吸进行训练,使其掌握每次呼吸深度,做好配合工作。
正常胸肺部CT影像学表现
正常胸肺部CT影像学表现一、引言胸部CT影像学是诊断和评估胸部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常胸肺部CT影像学表现。
二、胸廓正常胸部CT影像学中,胸廓呈现为双侧对称,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
胸骨前突、锁骨、肩胛骨、肋骨、背部等结构均可清晰显示。
三、肺野1. 肺实质:肺组织密度均匀,纹理清晰,可见细小支气管血管束。
无明显实质结节、肿块或浸润阴影。
2. 肺小叶:肺小叶内可见小叶间隔,正常肺小叶间隔宽度应在2-15mm范围内。
3. 支气管:支气管呈较明显的空气密度,壁厚均匀,支气管径迹清晰可见。
四、纵隔1. 纵隔位置:纵隔位于胸廓中,前至胸骨后突,后至胸椎,上至锁骨顶,下至横膈膜的最高点。
2. 纵隔结构:纵隔内可见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淋巴结等结构,各器官之间的分界清晰。
3. 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大小一般小于1cm,形态规则,密度均匀,无强化。
五、胸膜1. 胸膜腔:胸腔腔隙清晰,无积液或气体。
2. 胸膜增厚:胸膜厚度一般小于1mm,不应有明显增厚的表现。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文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胸部CT影像学: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胸部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评估的方法。
2. 胸廓:人体胸部外形的轮廓,由胸骨、肋骨、锁骨等组成。
3. 肺实质:指肺的实质部分,包括肺泡、细支气管、血管和结缔组织。
4. 肺小叶:肺的最小功能单位,由气管支气管分支成的。
每个肺小叶由一个中央小叶支气管和周围小叶支气管构成。
5. 纵隔:胸廓内位于两肺之间的胸腔隔离结构,包括心脏、食管、大血管、淋巴结等。
6. 淋巴结:分布于胸腔中的小型器官,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免疫作用。
胸部疾病CT诊断
CT征象八: 碎石路征
碎石路征(Crazy paving appearance)
CT征象八: 碎石路征
碎石路征:肺泡蛋白沉着症(PAP)
CT征象八: 碎石路征
碎石路征:肺泡蛋白沉着症(PAP)
CT征象九: 空气新月征
肺内空洞或空腔内的球形病灶与洞壁之间 形成的新月形透亮影称为“空气新月征”
空气新月征曾认为是曲霉菌球的特异征象,
肺底积液:肺底与横隔之间的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
包裹性胸腔积液
叶间胸腔积液
气胸及液气胸
气胸:空气进入胸腔形成 进入途径 壁层胸膜破坏 脏层胸膜破坏
病变引起脏层胸膜破裂 由剧咳引起脏层胸膜破裂,自发性气 CT表现 无肺纹理的透光区 液气胸 :胸腔内液体与气体并存 CT表现 横贯胸腔的液面,液面上方为空气及压缩的肺, 有膈肌粘连时,也可形成多房性液气胸
2001年6月-腺癌
2001年5月
1997年12月
CT征象六:空洞与空腔
空洞(cavity)是肺内病变坏死液化,经引 流支气管排除及气体进入而形成的透亮区
空腔(air containing space)是肺内正 常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CT征象六:空洞与空腔
空洞(cavity)分型
虫蚀样空洞(无壁空洞) 薄壁空洞(≤3mm) 厚壁空洞(>3mm)
“轨道征”:扩张支气管走行与CT扫描平面平行时 “印戒征”:扩张支气管与CT扫描层面垂直时(正 常同级别的肺动脉直径稍大于伴行的支气管内径)
CT表现—在肺野内显示为平行的线样高密度影或环形低
密度影伴周围点状高密度影(直径小于前者)
意 义:表明有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伴发的细支气管
扩张等。
胸部CT影像征象图解2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
• 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自身免 疫性疾病。病变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 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其病理以血管壁 的炎症为特征,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 肾脏,韦格纳肉芽肿通常以鼻黏膜和肺组 织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为开始,继而进 展为血管的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 临床常表现为鼻和副鼻窦炎、肺病变和进 行性肾功能衰竭。
1 • 以正常肺为背景多发透亮区. 无 可见的壁. 均匀隔开, 小叶中心 或包绕中心动脉. 以上叶为优势
2)全小叶型肺气肿(panlobular emphysema):
• 病理学上肺气肿均匀累及次 级肺小叶全部。临床常伴有 1-α-蛋白酶抑制物的缺乏。 HRCT呈肺密度均匀减低,血 管稀少,多分布于肺下叶。 与严重的小叶中心性肺气肿 不易鉴别。
1 • 肉芽肿样病变 1.基本概念:肉芽肿样病变是 一种形态学上介于实变和肿块 之间的阴影,似肿块非肿块、 似实变非实变的不规则斑块影。 常呈多发病灶,也可单发。
2 • .病理基础:累及多个腺泡、 肺小叶或肺段的增殖肉芽肿性 病变、慢性炎性病变、机化性 纤维母细胞灶、小血管炎或出 血坏死性病变或肿瘤性病变等。
• CT—树芽征代表小叶中心性分支结构呈发 芽的树枝状。本征象代表一类细支气管内 及其周围的病变,包括黏液嵌塞、炎症和/ 或纤维化(图)。与肺的周边部更加明显, 常伴发大气道的异常。尤其常见于弥漫性 全细支气管炎症,分枝杆菌的气道内播散 和囊状纤维化。
印戒征(signet-ring sign): • 系支气管扩张的典型征象,较 大的环状含气影(印戒的指环) 为扩张增厚的支气管,其相邻 小的软组织影(指环上镶崁的 宝石)为伴行的肺动脉影。
胸部CT诊断学ppt课件
肺癌的CT诊断通常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可以发现早期肺癌。肺癌的典 型CT表现为肺部结节或肿块,边缘不规则,有时伴有毛刺或分叶状。同时,CT 扫描还可以观察到肿瘤对支气管的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胸膜受累等情况。
肺结核的CT诊断
总结词
肺结核的CT诊断可以观察到肺部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缘和 周围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结核。
咳嗽等症状。
肿瘤
胸部的肿瘤可来源于上皮细胞、间 叶组织等,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 瘤。
循环障碍
心脏疾病、血管病变等原因导致血 液循环障碍,引起胸闷、气短等症 状。
03 胸部CT影像学表现
正常胸部CT影像学表现
肺脏
正常肺脏在CT上表现为密度均匀、纹理细腻的软组织影,肺门结 构清晰,无淋巴结肿大。
纵隔
详细描述
肺结核的CT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肺部结节、斑片状阴影、空 洞和支气管播散等。病灶通常位于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 段,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同时,CT还可以发现肺门淋巴 结肿大和胸膜病变等。
胸腔积液的CT诊断
总结词
胸腔积液的CT诊断可以观察到胸腔积液的位置、量和胸膜改变,有助于判断积 液的性质和病因。
发展阶段
1980年代,CT技术逐渐 应用于胸部,但由于辐射 剂量较大,限制了其在临 床的广泛应用。
成熟阶段
1990年代至今,随着技术 的进步,低剂量CT扫描成 为可能,广泛应用于肺癌 筛查和诊断。
胸部CT在诊断中的应用
肺癌诊断
CT能够发现早期肺癌,观察肿 瘤大小、形态、位置及淋巴结
转移情况。
肺结核诊断
与MRI比较
与PET比较
PET能够显示病变的代谢活性,但价 格昂贵,且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不 如低剂量CT。
CT诊断报告模版 2
CT诊断报告模版.2胸部CT平扫+骨三维成像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清晰,两肺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肺门影不大;纵隔无偏移及增宽,肺实质无受压。
纵隔窗像显示双侧肺门及纵隔内无肿大淋巴结影,纵隔大血管形态及走形正常。
心脏外形正常,左、右心室、心房无扩大,心包无积液。
胸腔无积液,胸膜不厚。
结合平扫及骨三维重建后可见:所扫层面骨质未见确切骨折征象(肋骨、胸骨、胸椎、肩胛骨)。
MPR、VR及三维成像直观上述征象。
1、胸部CT平扫未见异常征象。
2、所扫层面骨质未见确切骨折征象(包括肋骨、胸骨、胸椎、肩胛骨)。
3、请结合临床,必要时隔期复查。
L1-5椎骨平扫+骨三维重建定位片示腰椎生理曲度存在,L1-5椎体及附件骨质结构完整,未见确切骨质异常。
MPR、VR及三维成像直观上述征象。
1.L1-5椎体及附件未见确切骨折征象。
2.请结合临床,必要时隔期复查。
C1-7椎骨平扫+骨三维重建定位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可,C1-7椎体及附件骨质结构完整,未见确切骨质异常。
寰枢关节关系可。
颈部软组织各断面内未见确切异常阴影。
MPR、VR及三维成像直观上述征象。
1.C1-7椎体及附件未见确切骨折征象。
2.寰枢关节解剖关系可。
3.请结合临床,必要时复查。
跟骨、踝关节CT平扫+骨三维成像双侧跟骨骨质结构完整、形态规则,未见异常征象。
双侧踝关节解剖关系正常,关节间隙清楚,各组成骨骨质结构完整,未见异常征象。
MPR、VR及三维成像直观上述征象。
1、双侧踝关节形态规整,片内相邻诸骨未见异常征象。
2、双侧跟骨骨质未见异常。
3、请结合临床,必要时复查。
头颅CT平扫+骨三维成像颅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各脑室、脑池、脑沟裂无异常改变;脑中线无移位。
骨窗示:脑、面颅诸骨未见确切骨质异常。
MPR、VR及三维成像直观上述征象。
1、本次头颅CT平扫、骨三维成像未见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征象。
2、脑面颅诸骨未见确切骨折。
3、请必要时复查。
腕关节CT平扫+骨三维成像腕关节毗邻关系正常,各组成骨骨质结构完整,未见异常密度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型肺癌的CT表现 支气管改变
管壁增厚(正常1-3mm) 管腔狭窄或闭塞
腔内软组织影
肺门肿块
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缘不规则 常伴肺扩张/和阻塞性炎症
支气管阻塞征象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炎 阻塞性肺不张 不张肺近端(肿块)膨突,“S”征 支气管内无气体 增强扫描,肿块密度低于不张肺(早期) 粘液嵌塞:不强化低密度条状影
于增强后受压的肺组织密度
左心房瘤栓形成 少见
肺转移瘤 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
淋巴转移
气管,支气管内转移
直接浸润或蔓延
CT表现 结节型:多结节和单结节 特点:肺外1/3或胸膜下多见,中下肺多见 肿块型:外周多见,边缘多光整,可见分 叶,毛刺偶见 粟粒播散型;中、下肺多见 肺炎型: 似肺炎浸润灶 淋巴管炎型:从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的树 枝状或条状影常伴肺门淋巴结肿大 支气管壁型:阻塞性改变
胸膜病变
胸膜转移瘤(pleural metastatic tumor)
胸膜上结节或扁圆形肿块
胸膜增厚
伴或仅胸水
病变增强后显示更清楚
胸膜间皮病(plenral mesothelioma) 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 胸膜明显的结节状,板状增厚,以下胸部为主 病变侵犯范围较广,包括纵隔胸膜及叶间胸膜, 并可蔓延,致对则或通过膈肌累及腹膜 伴不等量胸水 可累及肺、胸壁 淋巴转移(尤腋窝) 胸腔缩小并固定
支气管囊肿(Bronchogenic Cyst)
多位于气管,主支气管周围及隆突下
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与气 管支气管关系密切 密度均匀,但密度差较大,典型水样 密度,部分类似软组织密度 增强扫描无强化
淋巴瘤(lymphoma) 分类及命名 霍奇金氏病
(Hodgkin’s disease,HD)
肺血管改变
癌组织直接侵犯 肿块或淋巴结压迫
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胸腔积液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病变的外形和境界 病变呈圆形、类圆形,肺叶、 肺段、多结节堆积或不规则形 边缘光滑 分叶征 毛刺征 棘状突起 血管纠集征
瘤体内部的CT表现
密度均匀 空泡征(小泡征、肺泡气像)1-3mm
圆,梨形或马蹄形
后壁可突,平坦,极少数内凹
软骨间断钙化
食管
位置:位于气管的左后方, 降主A的右前方 壁厚度:3~5mm 可含气体,一般不扩张 食管胃结合部有时较厚或不规则
胸腺
位置:前上纵隔,主A平面显示最佳
密度与形状:与年龄有关,
1~20岁 软组织密度,呈三角形或两叶形
>20岁 逐渐脂肪取代
形状:圆形,类圆形,甚至分叶状 大小:多2-4cm 密度:多数不均匀(钙 空洞)、可均匀 边缘:一般光滑可有毛刺,或模糊
伴随征象:卫星灶,胸膜下陷,引流带
增强扫描:环状强化
干酪性肺炎(caseous pueumonia)
上叶多见
大叶性实变
病灶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空洞,或低
密度区,可见僵直的支气管
支气管气像(充气征)
空洞(≥15mm壁结节更有意义)
钙化(细纱,弥散,偏侧)
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胸膜及胸壁改变
胸膜凹陷征(三角形或条状影)
胸膜播散(结节,胸水)
胸壁浸润(胸膜外脂肪层消失,钝角,
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
肺癌合并大量胸水与单纯大量胸水的鉴别
单纯大量胸水压迫肺不张,表现为肺萎陷 密度平均,边缘平直,内凹或新月形 肿瘤部位表现局部隆起,密度不均,且低
叶间裂
斜裂(主裂)
表现:细线状Fra bibliotek或少(无)血管带(区)
走行:后上向前下斜行,左侧高于右侧
水平裂
水平走行:宽三角形少血管区 向前下斜行:多个层面的少血区,
由上后→前下
少见:波浪状,内、外型
纵隔窗: 观察结构:大血管及心脏 气管主支气管 食管 胸腺 淋巴结 膈肌 各种间隙
包绕 、椎移大血管,气管
其它结构,器官侵犯,如心包、胸腺, 胸膜,肺、胸壁等 轻-中度强化
神经源性肿瘤(Neurogenic tumor) 好发脊椎旁沟,可起源于椎管内 一般密度均匀,较肌肉密度低,可囊 变,钙化 良性肿瘤边界清楚,恶性者边缘不清 轻-中度强化 邻近结构或血管压迫、侵犯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Disseminated TB)
急性:两肺广泛小点状病变约1-3mm病变
分布,大小,性质较一致
亚急性成慢性:病变主要分布在两中上肺 大小,性质明显不一致 其它TB征象(肺,淋巴结)
浸润型肺结核(infiltrative TB)
好发部位 病灶性质,形态多样 渗出:结节,小片状或融合性实变,边缘模糊,常有支气管气像 增殖:结节或不规则影,边缘清楚或毛糙
非侵袭性胸腺瘤 大部分位于前纵隔,极少数异位 形状:呈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分叶状 大小不等,边缘清楚,小于2cm的可仅 表现为胸腺边缘隆起 小肿块位于一侧,大的突向两侧 密度:与年轻人胸腺相似,一般均匀, 可囊变或钙化 轻度强化
侵袭性胸腺瘤的特征
肿块较大,不规则,边缘不清
囊状扩张
表现为多发散在或簇状分布或
葡萄串样分布的囊腔
囊壁光滑,其内可见液平面
静脉曲张样扩张
支气管呈不规则串珠状扩张
支气管扭曲、聚拢 肺内实变影
错构瘤的CT表现 形态: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 部位:常位于肺周边,胸膜下 密度:均匀,含脂肪低密度, 钙化(爆米花样) 边缘:光滑,浅分叶或小棘状突起 大小:一般直径<3cm,少数巨大
大血管及心脏 胸部入口平面,见“八个血管断面” 颈总动脉平面见“六个血管断面” 无名动脉平面见“五个血管断面” 主动脉弓平面 主肺动脉窗平面 左肺动脉平面 肺动脉干和右肺动脉平面 主动脉根部平面 心室平面
气管
形状:环状软骨段圆形,隆突处椭
圆形,之间形状不定,可为圆,椭
肺与纵隔CT检查
临床应用
肺小病灶(转移瘤) 肺不张 肺实变 弥漫性病变 咯血 肿瘤分期 结节或肿块的鉴别
空腔、空洞的鉴别 胸水 纵隔肿瘤 气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 心脏病变 心包病变
肺与纵隔正常CT表现
肺窗观察结构 气管,支气管 血管分支 叶间裂及变异 肺韧带 纵隔线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 lymphoma,NHL)
CT表现
部位:胸内任何部位淋巴结和胸腺 范围:常侵犯两侧纵隔或肺门, 较对称,很少单独侵犯肺门 大小:中-显著增大,可融合成巨块
密度:多数均匀,亦可坏死,囊变,偶 见钙化,多见于放疗后 边缘:清楚伴结外侵润时则模糊
其它征象
空洞或坏死
钙化
肺动脉高压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 TB) 肺内原发病灶 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上述两者之间见淋巴管
胸内淋巴结核 (TB of intrathoracic lymphnodes) 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程度:轻度至中度 常见部位:肺门,中纵隔,尤气管前 腔静脉后,隆突下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增强扫描:环状强化 可伴肺扩张(儿童多见)
下肺支气管播散灶
肺栓塞
肺动脉内低密影,表现因血管和扫描平面关系
而异 肺动脉完全阻塞,远段血管无造影剂强化 近端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 合并肺梗死,典型表现为下肺边缘楔形实变, 尖指向肺门并有血管相连
纵隔病变CT诊断
胸腺瘤(Thymoma)
病理和临床分期:非侵裂性,和侵袭性, 后者分3期 Ⅰ期:包膜完整 Ⅱ期:包膜浸润,周围脂肪层受侵 Ⅲ期:侵犯邻近器官如心包,大血管和肺组织
干酪性病灶:密度不均CT值差≥30HU,可有空洞,钙化
空洞:单发或多发,薄壁或厚壁,内壁多不光整,可见液平面 纤维病灶:条状或块状影,密度高,伴容积缩小 ,支气管扩张
钙化:形态多样
支气管改变:管壁增厚,腔变窄或扩张,肺不张
结核球(Tuberculoma)
形成:纤维包包裹干酪灶,空洞引起支气管闭塞
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T, EBCT)
(ultra- fast CT, UFCT) 多排螺旋CT(multislicesCT, MSCT) (multidetectors SCT, MDCT)
CT扫描技术
常规扫描(层厚,间距10mm) 高分辨率(HRCT)扫描(1~1.5mm) 螺旋扫描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 EBCT扫描(体积扫描,电影成像,流动成像) 增强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 冠状扫描(儿童)
侵润性生长,侵犯脂肪层包缘大血管, 气管 密度不均匀,强化明显
可侵犯心包,胸膜,肺
畸胎瘤(Teratoma)
多见前纵隔,极少数位于后纵隔
多呈类圆形肿块,良性边缘清楚 可呈囊性,囊实质或实质性肿块 密度不均可见多种成分,如液体,脂肪, 钙化,牙齿等。尤脂肪-液平面具特征性;
恶性多呈实性肿块,较大,常侵犯周围脂 肪层及器官
胸 部 C T 诊 断
同济医院放射科 夏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