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1视听语言概论PPT课件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概论PPT课件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da79af31b765ce040814a4.png)
1914年,美国人爱尔·赫德发明了在透明赛璐珞片上分层 绘制动画的技术,标志着固定的动画生产工艺形成,并沿用至20 世纪80年代。
1923年,年仅22岁的沃特·迪斯尼来到好莱坞,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制 片厂,并逐渐壮大。1928年,好莱坞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 迪斯尼公司也制作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蒸汽船威利号》(如图2-6)。这 部短片成就了米老鼠的经典形象。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开始研究制作动画片。 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0年代,彩 色动画技术诞生。 1937年,迪斯尼公司制作了第一部美国动画长片《白雪 公主》轰动世界(如图2-7)。在这部动画片的影响下,1941年万氏兄弟制 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如图2-8)。
注:一部《蒸汽 船威利号》,不 但成就了米老鼠 的动画经典,也 是这个经典形象 风靡全球的开始。
图2-6选自动画片《蒸汽船威利 号》
这部影片的艺术成就在于,它第一次 拓展了动画片的容量;采用了多层次 动画摄影;赋予影片画面以鲜明的构 思层次、透视关系和景深感。此片的 故事、布景、音响、导演、动画、配 乐和色彩,乃是让观众完全身临其境 的七大法宝。
在传统动画几经浮沉之际,动画技术出现了革新,随着新的动画 视听模式的逐步形成,数字技术也开始引入动画片的制作中了。
1989年,迪斯尼公司的动画长片《小美人鱼》成为他们最后一部
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动画(如图2-12)。
注:这是迪斯尼最后一部手工绘制和摄影机拍摄同时进行的动画片。 该片用了上千种不同的颜色作为1 100幅背景画面,总共绘制超过百万 张的图画。本片还开创了迪斯尼动画的第二黄金时代。原本已趋没落 的百老汇歌舞片也因此在动画里找到新生命。
视听语言PPT
![视听语言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9606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8.png)
文学在作家的脑海中构成他的全部感知经验的选 择因素;影视用摄影机(摄像机)和录音机进行 视听感知经验的选择。
文学是对事件和人物的一种描写;影视是观众眼 前的一种存在。
文学隐喻需要修饰语;影视纪录的精确性和具体 性取消了形容词。
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二)
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
伯格曼
瑞典导演,现代主义电影 大师,最早在艺术表现手 法上运用复杂的电影手段 表达人的内心世界。
“电影和文学无关,这两 种艺术形式的特性和本质 总是互相矛盾的”。
代表作:《第七封印》、 《呼喊与细语》、《野草 莓》、《苏妮与亚历山大》 等。
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一)
《菊豆》
1.大染坊和高墙 2.人性和封建文化以及统治
《英雄》
1.冷色‘暗调与男性 2.暖色亮调与女性
《花样年华》
深邃、暧昧、言不清、道不明
《迷墙》
空荡的房屋,矮小的人,压抑的心理,浮沉的人生
《辛德勒名单》
屠杀和恐怖、控诉和生命?!
空间的功能和作用
叙事的载体; 性格的暗示; 气氛的渲染; 主题的表达。
形成影视画外空间的常用手段
形成影视画外空间的常用手段
人物或者拍摄对象的出入或者运动 不完整或者不平衡的取景 人物向外观看的视线 画外人或者物在画内空间的投影 使画面滞留足够的时间 画外声音 摄影机运动
空间语言
空间的假定性 空间的象征性
《黄土地》
1.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2.黄色土地、黄色的水、黄色的人
视听媒介基本特性
纪录性
视听媒介的纪录功能
影响生活 影响政治 影响经济
视听思维
《视听语言》PPT课件
![《视听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403429f46527d3250ce00c.png)
.
22
二、人
1 人是电影的主体
A 电影是由人来拍摄; B 人是电影主要表现的
内容,也是画面的主 体,人是视觉形象的 中心。
.
23
2 表现人的重点: 脸、手和形体
A脸 脸的意义: 人最主要特征的集
中体现; 身体状况; 生活经历; 心理特征;
罗中立《父亲》
.
24
电影中的脸:
嘉宝
弗里达
.
25
B手
以外景和实景为主,人 工搭建为辅。
展示大自然的力量人类 文明的奇迹。
优点:纪实风格、叙事 性。
局限性:时空限制, 丹尼·博伊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缺乏主观色彩。
.
8
苏联电影理论体系中的蒙太奇:
从镜头的内容和形式、镜头拍摄方式和剪接 方式到声画关系,甚至于剧作当中的电影 叙述方式以及相关的一些理论都被包含在 内。
蒙太奇被用来专指像苏联电影当中所出现的, 借用平行、交叉、对比、隐喻、象征等等 手段构成非叙事性段落 。(片例)
.
9
苏联电影理论体系之外:
美国:把镜头的组接一般地称为剪接 。 法国:蒙太奇就是剪接。
.
5
放映术:
1888年爱米尔·雷诺的 “光学影戏机”
1894年爱迪生的“电影 视镜”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 “活动电影机”(标 志着电影的诞生)
.
6
二 、视听语言与蒙太奇的关系
视听语言概念的来源:
视听语言来源于蒙太奇,最初也就叫蒙太奇, 后来改叫为视听语言。
.
7
蒙太奇的概念:
蒙太奇是苏联电影学派早期创始人,诸如 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提出的一个概念。 就其概念而言,我们称之为广义蒙太奇概 念,也就是所有具有电影特点的都被称之 为蒙太奇,即电影独特表现方式的总和。
视听语言课件1
![视听语言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831c9cd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8.png)
以人物全身动作表现内心活动。
④表现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
全景将被摄主体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可 以通过典型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的人物。环境对人物是有说明、解释、 烘托、陪衬的作用。
⑤在一组镜头中具有“定位“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中景
中景——表现成年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主 讲 人
影视作品分析
---
教学目标
• 1、对影视分析的主要方向有初步了解 • 2、形成对视听语言的初步认识 • 3、理解视听语言知识点景别的含义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理论+举例
第七艺术
七大艺术:
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电影
电影艺术:
“第七艺术” 是“电影艺术”的同义语。 语出于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远景
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一般表现 比较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作用:
①远景可以提供较多的视觉信息;
②远景呈现出极其开阔的空间和壮观的场面;
③远景以景物为主,借景抒情;
④远景也是写人的景别;
⑤远景常用于开篇或结尾;
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地 提供景物和事件的空间、规模、气势、场面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提 供广阔的视觉空间和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是远景画面的重要任务,讲究 “远取其势”。在电视片中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或作为 过渡镜头。
①近景画面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的景别;
②近景画面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 新闻联播。
③近距离地表现物体富有意义的局部;
视听语言课件
![视听语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ee23dab84ae45c3a358caa.png)
第一讲 概论
视听语言的元素
• 观点1:画面、音响、表演和蒙太奇方法 • 观点2:画面、音响、色彩 • 观点3:影像、声音、剪辑
视听语言的元素
• 影像:除了演员的表演、物体的造型之 外,影像构成的主要元素有:构图、景 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
• 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 剪辑:影像剪辑、声音剪辑。
前景的作用5
• 使画面成为主观镜头,特别是在运动画面 中,利用门缝、锁眼等形成前景,寓意着 危险和被窥视,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前景的作用6
• 选择富有装饰性的前景,如门窗、厅阁、 围栏等,似乎把主体“镶嵌”在画框中, 装饰画面,使画面有一种图案美。
后景
• 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物。 • 一般来说,在画面中的后景多为环境的组
原则3
• 色调、布光等不要一分为二地平分画面。
原则4
• 人或物的断续线不应一字排开,应高低起 伏、错落有致。
原则5
• 人或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均等,应有疏有密
原则6
• 人最好不要完全正面,应与画格形成一定 的角度。
原则7
• 构图不应雷同、抄袭。
• 为了表现好主题,要努力设计最合适、最 舒服、最具视觉美感的构图。
• 画面形象不完整,以强调画外空间的存在 ,以及和画外空间的有机联系
• 故意破坏构图的均衡、不协调,使画面经 常处于不均衡到均衡,不协调到协调的多 样变化之中
• 借助于声音构成画外空间,而且往往是声 画分立。
开放式构图的作用
• 开放式构图形式拓展了影视画面空间。 • 开放式构图使前后画面联系更紧密。 • 开放式构图还能有效地将画面与声音元素
紧密联系在一起。
开放性构图
景深镜头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ef625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d.png)
《视听语言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视听语言的定义解释视听语言的概念,强调其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强调视听语言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的应用1.2 视听语言的元素介绍视觉元素(如画面、色彩、构图等)和听觉元素(如音乐、声音效果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元素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第二章:画面与构图2.1 画面的概念与作用解释画面的定义,强调其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展示不同类型的画面(如特写、全景等)以及其表达效果2.2 构图的原则与技巧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构图在视觉表达中的作用第三章:色彩与光影3.1 色彩的作用与表达解释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作用展示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让学生理解色彩的运用技巧3.2 光影的运用与效果介绍光影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突出主题、营造氛围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光影运用的技巧和方法第四章:剪辑与节奏4.1 剪辑的意义与作用解释剪辑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如叙事、节奏控制等展示不同剪辑技巧(如切换、慢动作等)以及其表达效果4.2 节奏的创造与感受介绍节奏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情绪、增强叙事力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节奏创造的技巧和方法第五章:声音与音乐5.1 声音的作用与表达解释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如增强现实感、表达情感等展示不同声音元素(如对话、声音效果等)以及其作用5.2 音乐与氛围的营造介绍音乐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营造氛围、表达情感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音乐运用的技巧和方法第六章:表演与角色塑造6.1 表演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解释表演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如塑造角色、推动剧情等展示不同表演风格和技巧,让学生理解表演在视听作品中的影响力6.2 角色塑造的方法与技巧介绍角色塑造的基本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角色塑造的技巧和重要性第七章:导演与视听语言7.1 导演的角色与责任解释导演在视听作品中的角色,如创意指导、团队协作等强调导演对视听语言的运用和掌控能力7.2 导演的视听语言运用介绍导演如何运用视听语言元素,如画面、色彩、剪辑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导演在视听作品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第八章:剧本与叙事8.1 剧本的意义与结构解释剧本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如故事构建、角色发展等介绍常见的剧本结构和叙事手法8.2 叙事技巧与观众引导介绍叙事技巧在视听语言中的应用,如悬念、冲突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叙事技巧在吸引和引导观众中的作用第九章:视听语言的应用领域9.1 电影与视听语言探讨电影中视听语言的应用,如视觉特效、音效等强调视听语言在电影艺术中的关键作用9.2 电视与视听语言探讨电视中视听语言的应用,如连续剧、综艺节目等强调视听语言在电视媒体中的多样性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视听语言的总结回顾整个教程的内容,强调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和技巧强调视听语言在现代媒体艺术中的重要性10.2 视听语言的拓展学习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视听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提高自己的视听语言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理解视听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其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的应用。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5123b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0.png)
《视听语言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视听语言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视听语言是一种以视觉和听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语言。
特点:直观性、生动性、感染力强、表现力丰富。
1.2 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视觉元素:画面、色彩、构图、镜头等。
听觉元素:音乐、声音、对白、旁白等。
1.3 视听语言的应用领域电影、电视剧、广告、MV、动画等。
第二章:视觉元素的应用2.1 画面构图黄金分割法则、对称构图、透视原理等。
2.2 镜头运用推拉、摇移、旋转、微距等镜头技巧。
2.3 色彩与光影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搭配、光影效果等。
第三章:听觉元素的应用3.1 音乐与声音设计音乐风格、节奏、旋律等与场景的匹配。
声音效果的制作与运用,如环境声、音效等。
3.2 对白与旁白对白的情感表达、语言节奏、语音语调等。
旁白的运用,如解释、描述、抒发情感等。
第四章:视听语言的叙事功能4.1 叙事方式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倒叙、插叙等。
4.2 角色与表演角色的塑造、性格刻画、表演技巧等。
4.3 情节与冲突情节的设置、发展、高潮、结局等。
冲突的类型、表现、解决等。
第五章:视听语言的审美价值5.1 视听语言的美学特征形式美、内容美、情感美等。
5.2 视听语言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创新思维、艺术手法、技术应用等。
5.3 优秀视听作品鉴赏分析经典影片、广告、MV等视听作品的视听语言运用。
第六章:视听语言与文化传播6.1 视听语言与文化视听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和影响。
文化差异对视听作品传播的影响。
6.2 视听语言在传播中的作用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塑造形象等。
视听语言的传播效果及其衡量。
6.3 视听语言传播的现状与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视听语言传播。
我国视听语言传播产业的现状与挑战。
第七章:视听语言教育与应用7.1 视听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增强表达能力等。
视听语言教育在各个学段的重要性。
7.2 视听语言教育的实践方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
视频语言-1视听语言概述ppt课件
![视频语言-1视听语言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a58e2e650e52ea54189810.png)
法国考古学家普度欧马(Prudhommeau)在1962年的研究报告指出,两 万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洞穴上就画有一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图,是人类 试图用笔(或石块)捕捉凝结动作的最早证据。
21
同样的例子,出现在如埃及墓画、希腊古瓶上的连续动作分解图。在一 张图画上把不同时间发生的动作画在一起,这种“同时进行”的概念间 接显示了人类“动”的欲望。
小鳄鱼
27
第五节 视像模糊与细节呈现
将我们的手放在眼前观察,你会发现周围的景象都是模糊的,当你专注于 手掌背后的一个焦点,你又会发现手掌变得模糊了,我们没有办法同时看 清楚两个物体,这就是心理影响的结果。
28
参加宴会归来的你并不能清楚的记住每一位见过的嘉宾,但是对某些人 的印象却非常深刻。这种现象是人的固有心理机制,但是摄像机并不具 备这样的功能,早期摄影设备只能清晰的记忆镜头前的每时每刻的每一 个细节。这就需要艺术家人为的对信息进行处理,以符合人的感官需求。
错觉——错觉和幻觉同属人的视听假象,两者的差异在于幻觉 可以经过理性分析后还原真实,是暂时的,而错觉是人的生理 本能,具有不可恢复性。
11
动画艺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人类这些心理特征开展的。例如车窗外倒 行的树木会让人产生树木在移动的错觉,白色的物体会让人产生大于相同 体积黑色物体的错觉。
12
幻觉——幻觉则是一种主观体验,主体的感受与知觉相似就 会形成,动画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易于使观众产生共鸣的场景 及道具来渲染气氛,刺激观众的知觉体验以产生幻觉。
动画与视听语言
绘画、音乐、电头脚本,再利用分镜头脚本调度角色、 场景、灯光、音效、道具等各个环节进行制作,最后通过后期剪辑形成成品。
手机支付wap版
视听语言狭义上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广义,还包含了镜头里表现 的
视听语言课件(全)
![视听语言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e71567c83169a4517623a32b.png)
3
视听语言的交叉特性:视听元素、技巧和人类的认知能力、习惯、文 化修养有着必然 的联系。追根究底,视听语言是一 种沟通工具。
视听语言的优势:电影视听语言因为其包罗万象的特点优于其他艺术 形式甚至
4
舞台艺术的表达。戏剧、戏曲在时空处 理、场面调度和营造戏剧性方面视艺
术提供了 丰富的养料。
5
视听语言的未来:我们可以预测,那些能够提供更复杂、 更精确的感官感受 的技术手段,有可能会成为新艺 术形式的载体。
移镜头 横摇
竖摇
第三节 镜头的运动形式
5 . 跟 镜 头 : 摄影机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镜头称为跟镜头,是移镜头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摄影机镜头紧随运动
着的人或物进行拍摄,便于展现运动中的人或物的动态美;并表明运动中人或物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1 )
(2 )
影片《汽车总动员》中跟拍 马奎和脱线一边聊天一边驶 回油水车镇的镜头,这个镜 头中既表现了二者的运动, 同时不打断两人的对话交流
(3)
(4 )
第三节 镜头的运动形式
6 . 旋 转 镜 头 : 电影画面(被拍摄主体或背景)在视觉上呈现旋转的镜头拍摄方式称为旋转镜头。能制造眩晕和混乱的特殊效角与高利贷 者火拼了断后的一个镜头,枪 声停止后,镜头从上面俯摄, 旋转并摇下主角走出汽车后离 开。这个镜头的设计,在整部 以固定镜头为主的影片中非常 突出,剧情在这个杀人段落之 后,主角只能走上不归路。此 时旋转而下的俯拍安排具有强 烈的表现力,充分传达了段落 主题思想。
第一节 视听语言的涵义
视听思维:人类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早就已经能够通过 听觉形象、视觉形象、化学物质和
1
触觉信号来进行 有效的交流。听觉和视听形象早于语言而产生,因 此视听信息交流传达是
最全视听语言课件(上)
![最全视听语言课件(上)](https://img.taocdn.com/s3/m/bd98e69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7.png)
音效的类型:环境声、效果声、 背景音乐等
音效的运用:根据情节和场景 选择合适的音效
音效的制作技巧:音效的采集、 编辑和混音等
05
视听语言应用领域
电影领域
视听语言在电影中的应用 电影中的镜头语言与剪辑技巧 电影中的音效与配乐表现 电影中的色彩运用与视觉效果
电视领域
电视新闻:通过 视听语言传递新 闻信息,报道国 内外大事
技术挑战与机遇
添加标题
技术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视听语言面临着更多的技术挑战,如高清、4K、8K等高分辨率视频的 普及,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对视听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添加标题
技术机遇: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为视听语言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 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观众的喜好和行为,从而为视听语言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广告领域
广告片制作:运 用视听语言技巧, 制作具有吸引力 和创意的广告片
广告投放:选择 合适的媒介和平 台,将广告投放 给目标受众
广告效果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和 市场调研,评估 广告效果和ROI
广告行业趋势: 了解广告行业的 发展趋势和未来 发展方向
06
视听语言案例分析
经典电影案例分析
电影《霸王别姬》:视听语言与情感表达 电影《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视听语言与喜剧效果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与剧情推进 电影《阿甘正传》:视听语言与励志情感
视听语言起源
电影时代的发展
电视时代的崛起
数字时代的创新与变 革
视听语言分类
影像语言:通过摄影机拍摄出来的画面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声音语言:通过声音元素来传达信息和情感,包括对话、音效、音乐等 剪辑语言:通过剪辑技巧来连接不同的镜头和场景,形成连贯的故事情节 色彩语言: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包括色彩搭配、色调等 构图语言:通过构图技巧来安排画面元素的位置和比例,形成视觉上的美感
视听语言课件
![视听语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0e43c771fe910ef12df8a9.png)
三、景
1 景的意义 故事背景(空间环境、时间环境)
戏剧与电影的区别 巴赞“戏剧不能没有人演,然而不用演员也
可以造成电影的戏剧性。” 萨特“戏剧的戏剧性从演员中来,电影的戏
剧性由景及人。”
2 景的分类:内景和外景 人工景和自然景 再现的景和表现的景
3 景: A 再现性(电影美学)
以外景和实景为主,人 工搭建为辅。
视听语言
第一章 视听语言概论
一、视听语言的形成史
视听语言的形成史跟早期电影史基本 上是相同的 1 视觉暂留原理 2 摄影术 3 放映术
视觉暂留原理:
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 在视网膜上的物像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 暂滞留一段时间。
另:似动现象
摄影术:
“达盖尔照相法” 爱德华·幕布里奇 马莱“摄影枪” 爱迪生“活动照相”
罗中立《父亲》
电影中的脸:
嘉宝
弗里达
B手
手的意义: 人的第二面孔。
《蒙娜丽莎》
电影中的手: 生活经历、职业。
C 形体 身体和动作,人 的全部外在物。
形体美: 绘画和雕塑; 身体叙事: 舞蹈和哑剧。
米开朗基罗《胜利》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
电影中的形体:
生活经历、 身体状况、 情绪、 性格、 欲望。
三 、视听语言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1 定义:
就是广义的蒙太奇概念。从文化上讲,它 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从艺术上讲,它是 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形式; 从传播的角度讲,它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 统。它包括镜头、镜头的分切、镜头的组 合以及声画关系四个主要方面。
2 视听元素: 镜头:即电影视听的最小单位,亦即 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关机之间所摄录 下来的连续声画过程。视听的最基本 元素即是声音和画面。
视听语言课件-概论(一)
![视听语言课件-概论(一)](https://img.taocdn.com/s3/m/e2fe1421eefdc8d376ee32ea.png)
世界第一部电影
卢米埃兄弟(Auguste Marie Louis Nicholas, 1862-1954; Louis Jean,1864-1948)是电影和 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兄弟俩改造了美国发明家爱 迪生所创造的“西洋镜”,将其活动影像能够借由 投影而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 主要成就 改造了爱迪生所创造的“西洋镜” 1903年发明了第一代彩色胶片 1937年研制出了立体电影 主要作品 《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拆墙》、《里昂贝尔 库广场》、《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水 浇园丁》等12部,每部只有一分钟的无声短片。 特别是《水浇园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带有 喜剧因素的影片,为以后的故事片的创作开了先河 。
视听语言的元素
• 观点1:画面、音响、表演和蒙太奇方法 • 观点2:画面、音响、色彩 • 观点3:影像、声音、剪辑
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里把影像构成元素归 纳为"影像、声音、剪辑"。影像、声音、剪辑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电影是视、听元素相结 合的艺术,它首先是"视",即"影像",然后是" 听",即"声音",而这些"视"、"听"(影像、声音) 元素,最后需要通过剪辑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 影视作品。除了情员的表演、物体的造型之外 ,影像构成的主要元素有:构图、景别、角度 、运动、照明、色彩、声音(包括语言、音响和 音乐)、剪辑(影像剪辑、声音剪辑)等方面。
查理· 卓别林(1889-1977),著名的喜剧电影大 师,188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贫困的演员家庭 1913年进入美国好莱坞,从此开始他的电影生涯。 一生总共拍摄了80多部影片,其代表性的影片有 《淘金记》(1925年)、《城市之光》(1931 年)、《摩登时代》(1936年)、 《大独裁者》(1940年)等。
最全视听语言(课堂PPT)
![最全视听语言(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28edc5783e0912a2162aa7.png)
远景(Long Shot,简写为L.S.)
• 远景:顾名思义,远景拍摄点离被摄对象 较远,包括的景物范围大。远景主要以大 自然为表现对象表现自然气势,表现地形 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环境氛围。 远景能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10
《断背山
11
《星爸客》
12
全景(Full Scene,简写为F.S.)
68
蒙太奇的类型
• 以蒙太奇的结构功能为标准,可将蒙太奇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 蒙太奇三类。
• 1、叙事蒙太奇
• 由美国导演格里菲斯首创,是电影最常用的叙事方法。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 为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 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画面:电影片、幻灯片、缩微胶片一 系列镜头中的一个。
4
• 场面调度
• 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起初这个词只适用于舞台剧方面,指导演对演员 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位置变化所做的处理,是舞 台排练和演出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导演为了把 剧本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环境气 氛、以及节奏等,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运用场 面调度方法,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场 面调度是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像的一种特殊表现 手段,指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被 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 上的不同,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
视听语言
1
什么是视听语言?
• 视听语言:是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 时依托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 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 情的交流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 视听语言三大构成主体 • 影像 声音 剪辑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声电影的前史
▪ 法国的卢米埃尔和梅里埃 ▪ 美国埃德温·鲍特的《火车大劫案》;大
卫·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等。 ▪ 苏联蒙太奇学派 ▪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先锋电影运动
.
有声电影的发展历史
▪ 有声电影即观众既能在银幕上看到画面, 又能同时听到剧中人的对白、旁白,以及 解说、音乐的一种影片。
▪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蜡盘(即唱 片)发音,后改进为片上发音。
.
有声电影的影响
▪ 1、对电影艺术表现手段影响。 ▪ 2、即兴表演几乎完全消失。 ▪ 3、戏剧电影牢固确立了发展优势。 ▪ 4、歌舞片的出现。 ▪ 5、影响了好莱坞电影的扩张。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 ①、电影的诞生,其实就是影像的诞生。1895年 ──1927年都是无声电影。爱森斯坦、格里菲斯、卓别林 的影片影像的表现力可谓登峰造极。
②、就相同时间所提供的信息量而言,影像是得天独厚 的。据国外脑生理学者和电子计算机信息工程学者共同测 试的结果:相同时间内,人们所获得的信息量,视觉信息 是听觉信息的900多倍。如相同时间内看电视新闻比听广 播新闻的信息量多900多倍。一个人看30公分厚的介绍一 个城市的书,还不如看30分钟关于这个城市的录相。
.
▪ 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 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 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广义——所谓狭义,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 组合
狭义——还要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 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即电 影的剧作结构,又称蒙太奇思维。
.
视听语言的概念
▪ 完整概念—— ▪ 1、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
──是“黄土地”。
.
▪ “黄土地”象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他静静地站 在那里,温厚地注视着我们。面对“黄土地”, 我们感到一股灼热。我们甚至不能迎接他的目光。
这就是影像的魅力。这就是影像的神奇。 所以,我们学习电影,首先要掌握好影像的 各种元素。 ▪ 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是镜头。
.
攝影師用廣角鏡拍下這個女孩與泰姬瑪哈 陵的誇張比例,形成一個有趣的畫面
.
▪ 我们可以联想我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的感受。四周 的世界消失了,剩下的只有你和银幕上的人们。你会用 “民子”(《远山的呼唤》的女主角)的眼睛充满柔情地 注视着“耕作”;你会用因“民子”对“氓田”的一席话 (在火车上)和“耕作”一同流下感动的泪水。
《黄土地》:一个考生在一个小县城里看了十遍。 《黄土地》的主人公是谁?
▪ 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当中,有文化的人或者说读书 人更爱一种曲折,一种东方的、儒教的委婉,这 一点与西方是 完全不同的。这就决定着西方的视 听语言在语境的营造上同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别。
▪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化的衰变,这种欣赏文 化也开始转变--好莱坞的标准成了世界的标准。 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语法,这个是相通的,因为 人的生理结构是相似的。
方法之一;形象思维的方法;(文字、 对白、旁 白等形式不能摆脱的问题)
▪ 2、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事方式、镜 头、分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
▪ 3、作为电影剪辑的技巧和方法:电影视听语言 课主要研究——思维方法;创作方法;基本语言; (镜头内部运动、镜头分切、镜头组合、声画关 系)。
.
视听语言的东西方差异性
▪ “文化学”学者曾这样概括:二十世纪以前 的人类是“文字的一代”,二十世纪的人 类是“影像的一代”。
.
▪ 第一章、电影艺术的影像 ▪ 思考题: ▪ ①、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 ②、如何划分一个镜头?
③、影像构成的元素主要有哪些?
.
▪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即影像和声音结 合的艺术。当然,“视”与“听”二者在 电影中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应该明确指出: 电影“视”第一,“听”第二。或者说, 电影是以“视”为主,“听”为辅的艺术 形式。为什么:
.
பைடு நூலகம்
▪ ③、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即:影像能够跨过艺术品与欣赏 者之间的障碍,直接走入人的心灵。 巴拉兹说:“从古希腊一直到今天,欧洲美学和艺术 哲学始终有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在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存 在着一个外在的和内在的距离,一种两重性。这个原则的 含义就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由于其本身的完整结构而成 为一个有它自己规律的小世界……艺术作品由于画面的边 框、雕像的台座或舞台的脚光而与周围的经验世界产生了 隔阂,‘电影的发明’却使欣赏者和艺术品之间永恒的距 离在观众的意识中完全消失,而随着外在距离的消失,同 时也消除了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距离。”
视听语言
影视艺术院校艺考课件
.
苏牧
“在电影学院上课的时候,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讲 过这样三句话:一、你们毕业离开电影学院之后, 如果你没成为‘大师’,人们不应该怪罪你们。 可是,如果你不懂电影语言(视听语言),人们 是不会原谅你们的。二、在电影学院,你们最重 要的老师不是我们这些教员。在电影学院,你们 位居第一的老师是‘影片’。‘影片’不仅是你 们的老师,同样,它也是我们这些教员的老师。 三、如果我们在一起,能够真正读解好了二十部 影片,其实,你已经可以从电影学院毕业了。看 电影是在解剖麻雀。这倒不仅因为‘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更重要的是:这里,我们面对的是 一个个活鲜鲜的生命(.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