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备 八下22五柳先生传2课时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五篇】导读:本文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演讲二导入:1, 课前想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认真听好了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曾带领我们领略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园风光,为我们描绘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美景,也曾带着我们一起南山种豆,东篱采菊,他曾在朝廷为官,但终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田园,这位诗人是谁啊? 2, 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东晋诗人。

由于他热爱田园生活,写了大量田园生活的诗篇,历来被称为“田园诗人”。

) 他自号五柳先生,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古文就叫做五柳先生传,显然,这是陶渊明为自己写的一篇自传。

三定向示标: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2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检查预习:文学常识在课前已经找同学回顾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看字词,找同学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自读。

学习一篇古文我们最先应该做的就是把课文读熟,下面时间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字音或断句读不准的先把它画上,一会听录音的时候注意听。

2,听读。

刚才读的时候同学们可能有的字音和断句叫不准的,我们来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刚才叫不准的地方你认真听。

3,再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次不但要读熟,还要思考一个问题,五柳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4,个别读,其它同学听听他读得怎么样,一会找同学评价(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音,语速,停顿) 5,课文已经读过好几遍了,不知道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同学说说,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看出来的? 五,疏通文意1要想真正的了解五柳先生我们还需要理解文章大意,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如果遇到你实在翻译不出来的,就把它画上,待会我们共同来解决。

2 有哪些句子你翻译起来有困难?我们一起来解决。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五柳先生传教学目的1.积累“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等文言知识,背诵课文,理解文意。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积累“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等文言知识,背诵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积累文言知识,梳通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情景激趣在三册,我们学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对他的思想品格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以“我心目中的陶渊明”为题,谈变你对他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总结:陶渊明(约365年—约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南朝宋初期文学家,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陶渊明生活的晋代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

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生活。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相关作品有:饮酒诗《饮酒》、田园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等。

今天,我们学习《五柳先生传》。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

作者故意隐去了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何许人:何处人。

也可解作哪里人。

许,处所。

姓字:姓名。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

会:体会、领会。

欣然:高兴的样子。

嗜:喜好。

亲旧:亲戚朋友。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造,往,到。

辄(zhé),就。

期,期望。

既:已经。

曾(zēng)不,竟不。

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22课 五柳先生传 第二课时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22课 五柳先生传 第二课时ppt

辞 》 、 《
活 。 代 表
诗 多 歌 颂
去 官 职 ,
陶 渊 明 做
段 追 名 逐
年 , 社 会
( 今 江 西
世 称 靖 节
陶 渊 明
, ,
..
归作优归过利 黑九 先东
园有美隐几, 暗江 生晋
田《的田任社 ,) ,著
居桃自园小会 风人 又名
》花然,官上 气。 自诗
等源景过,充 污著 号人
。记色着因满 浊名 五。
学.科.网 得失全不放在心上,他愿意这样度过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说过这样的话:“不为贫贱焦虑忧愁,不热 衷于富贵。”从这话来看,他应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饮酒赋诗, 使自己心旷神怡,他是无怀氏的子民呢?还是葛天氏的子民呢?
当堂训练
1、背诵全文。
2、请用自赏自嘲的语言介绍一 下自己,可以是个完整的小传,也 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 现自己的个性。
寻向所志(标记) 志 处处志之(做标记)
颇示己志(志趣)
其亲旧知其如此(他,代五柳先生) 其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中的)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揣测、 反问)
• 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学.科.网 • 省略句:闲静少言
五柳先生传(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 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别号。他悠闲安静,沉默寡言, 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 上过分下功夫;每当读书有了心得,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特别喜好 喝酒,但因家里贫穷,不能常常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 有时就准备好酒邀请他去喝酒;他一去便喝个尽兴,愿望就是一定 要喝醉。醉了便离去,并不在乎客套,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简 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家中空荡无物,房屋破旧,遮不住风吹日 晒,粗布短衣穿破了补了再穿,盛饭的竹筒、水瓢常常空着,但他 却安然自在。他经常写诗作文,自我陶醉,也颇能表达自己的心态。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2《五柳先生传》教案2 新人教版 (2)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2《五柳先生传》教案2 新人教版 (2)

积累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具 学具 和谐教学法 教师活动 复习导入: 1、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2、放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教师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字,疏通文义。 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 2)造饮辄 尽,期在必醉。 . 3)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也。 .. 5)不戚戚 于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 .. .. 5、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因以为 号焉 每有会意 .. .. 造 饮辄醉 . 课本 学生活动 听一听
激情互动: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1、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 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 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2、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 如也”的感受。 )
学生相互讨论问题 思考并集中展示问题
拓展应用:
1、课堂小结: 你学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2、推荐作业: 背诵课文、翻译课文
课下完成作业
板书设 计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好读书 传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性嗜酒 五柳先生传 常著文 赞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隐士
教学 反思
加强学生背诵默写。
柳先生传
课 题 备课人 知识 与能 力 教 学 目 标 过程 与方 法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五柳先生传 课型 新授 课时 1 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 3、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4、了解陶渊明的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及安贫乐道的思想。
课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程序 激情导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教学准备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

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多练习诵读。

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

有些句子如“曾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

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不宜讲得过细。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教师可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从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

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背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

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

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

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幻灯片显示。

) 给下列字注音:嗜(shi4) 辄(zhe2) 吝(lin4) 褐(he4) 箪(dan1) 汲(ji2) 俦(chou2)觞(shang1)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人教版22《五柳先生传》教案1(2课时)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人教版22《五柳先生传》教案1(2课时)

《五柳先生传》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优美的文言词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2.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品鉴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情趣,培养高洁的志趣;3.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1.熟读全文,把握课文内容;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设计说起五柳先生,同学们一定会感到亲切和熟悉。

他曾经带着我们领略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源风光,欣赏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美景,我们曾跟随他一起“种豆南山”“采菊东篱”,我们还欣赏过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铁骨。

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结识了一个崇尚自然、热爱田园生活的隐者形象。

在陶渊明眼中,陶渊明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读《五柳先生传》,加深对先生的印象。

二、预习检查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嗜(shì)酒辄(zhé)尽吝(lìn)情短褐(hè)箪(dān)食汲汲(jí) 俦(chóu) 觞(shāng)三、整体感知1.放录音或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课文朗读节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22《五柳先生传》教案2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22《五柳先生传》教案2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22《五柳先生传》教案2一. 教材分析《五柳先生传》是北朝时期陶渊明的作品,描绘了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和品质。

文章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五柳先生的高洁品质和隐逸生活。

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文意,领会作者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描写,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仍有困难。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五柳先生的高洁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朗读、背诵,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难点:五柳先生品质的领会,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大意。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帮助学生入境。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和句式。

2.教案:准备详细的教学方案。

3.资料:收集与五柳先生相关的资料,以便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柳先生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和品质。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五柳先生的品质。

教师点评,指导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展示与五柳先生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古代隐逸文化。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五柳先生的品质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课后朗读、背诵课文,做好笔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掌握一些重点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本文洗练的语言风格。

4、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

5、熟读、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读懂、读通文言文。

背诵课文。

难点:领会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的真谛,把握课文的主旨。

本文多用否定句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二、文学常识介绍:1.说说你对陶渊明的了解,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回忆。

(出示幻灯)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

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

从此不再做官。

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五柳先生传》课型:讲读课时:两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3、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五柳先生高尚的情操。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五柳先生高尚的情操。

学习难点: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识记字形。

性嗜.酒( shì ) 箪.瓢屡空( dān )晏.如也 ( yàn ) 黔娄.. ( qián )( l óu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zī ) ( chóu )衔觞.赋诗( shāng ) 欤( yú )2、反复诵读课文。

3、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填空:本文作者是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文学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二、检查导入:1、导入:由《桃花源记》导入。

2、听写字词。

3、由学生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三、学习研讨:(一)、细读课文。

1、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老师指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读懂文意。

要求:细读课文,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课文。

(1)学生自主翻译,并划出不会翻译的词、句。

(2)将疑难词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3)全班共同解决小组内遗留问题,老师注重指导。

3、老师强调以下词语和句子的解释翻译。

(1)、解释下列词语:何许..知其如此:亲戚朋..:什么地方因.以为号焉:就亲旧友或.置酒而招之:有时造.饮辄.尽:往、到;冰期.在必醉:期望曾不..:经常是空..:空寂的样子箪瓢屡空..吝情去留:竟不环堵萧然的晏如..于贫贱:忧愁的样..也:安然自若的样子颇.示己志:稍微不戚戚子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俦:辈、同类(2)、翻译下列句子。

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五柳先生传一、学生朗读课文二、深入探究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

一是读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

“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要点提示: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要点提示: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要点提示: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

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要点提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三、总结全文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湖北省荆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北省荆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北省荆门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2.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进行课文注释,感知文章。

2.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难点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件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品性,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露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

)他的作品中,哪些反映了此个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

东晋著名诗人,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

他29岁出仕,做过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回柴桑归隐.现存作品130余篇,其中《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记》《五柳先生传》等都是著名篇章.三、文本链接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  教案
不戚戚于贫贱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不汲汲于富贵照应:“不慕荣利”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六、小结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耶(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执策而临之(鞭子)
策勋十二转(记载)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故虽有名马(即使)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转折连词,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顺承连词,来)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请用自赏自嘲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可以是个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
教后小计:
23、马说
教学目标:
1、了解“说”的文体特点、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2、反复诵读,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含义及全文主旨。
3、体味韩愈对人材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认识封建社会摧残埋没人才的实质;懂得当今社会重视人才,我们应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的道理。
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三、拓展延伸。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韩愈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天津市宝坻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天津市宝坻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五柳先生传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教学重点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从正反两方面来对照体会五柳先生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教学方法以点拨为主,多练习朗读,注重理解重要语句。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检查上节课所学知识二、引导学生深入研讨课前检查一、悟读升华。

教师设问:①伴声自读课文,思考陶渊明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②假如同学们也来评价一下自己,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③一、学生展示上节课所学知识:二、学生研讨、交流三、小组合作展示或代表发言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三、小结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哪些现象说“不”,向哪些现象说“好”? 课堂设想:通过学生们的自由朗读,积极发言,从而领悟文章的精神内涵,升华情感,培养健康个性、健全人格。

二、小结:对于很多事物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

无论评价别人还是评价自己都应如此。

特别是评价自己,一方面要“人贵有自知之明”,看到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陶渊明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式的自我评价便是很好的例子.而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我们应该做到心明眼亮。

三、归纳特点、仿写自我a.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兴趣爱好: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生活状况:住、穿、吃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教学反思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22课《五柳先生传》
单位:柳埠中学
【课标与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小传。

文章篇幅精短,仅208字,就从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教学中应设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五柳先生独特个性。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初二年级学生学过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针对于
这种情况,采用以下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一、字词交给学生,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孩子学会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二、语句共同赏析,句子理解难于字词理解,让学生找出自己在文章中的发现和阅读体会,先由学生自评自解,老师侧面帮扶,积极引导。

2.学生想知道的: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项融归纳和领悟等能力在一
起的工作,这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个挑战,老师设置一些情景,做些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字词,语句的基本赏析
4.对学困生的认识:学法明确指导,告诉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形成自
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3.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朴素、洗炼、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作者朴素洗炼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
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背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个时代,每种社会形态下都会存在诸如堂吉·柯德那样保持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固守着一种不与时代合作的态度,用自己的处世态度来鞭策自己的人生,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持有一种辩证的分析的态度,汲取他们的优点,来欣赏他们灵魂的闪光点。

二、预习检查:
1.放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字,疏通文义。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也。

(5)不戚戚
..于富贵。

..于贫贱,不汲汲
4.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因以为
..造.饮辄醉
..号焉每有会意
5.特殊句式的理解:
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
省略句:闲静少言
三.充分讨论,研讨课文,学生展示,教师指导
1.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2.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4.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了酒,大家还记得哪些,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

(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大家看看这些诗都不约而同的与一个字联系在一起,哪一个字——愁,那么,我们来看看“五柳先生”为什么而愁呢?
创新支点:通过酒解读陶渊明,走进陶渊明。

这时候我们便可以讨论一下《五柳先生传》是不是作者的自传?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须先简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

他早年便有爱慕自然,贪羡隐逸的思想。

当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念这种生活。

所以,在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不常。

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解职而归。

从此,完全走向了归田的道路。

终年63岁。

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

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

如《饮酒》、《归园田居》等晚年的《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

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画出表现五刘先生性格的语句,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是否喜欢“五刘先生”,理由是什么?
5、五柳先生是怎样读书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读书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文中说“颇示己志”、“以乐其志”,两次提到“志”,联系你所说的陶渊明的诗文,你认为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
7、结尾部分有两个反问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反问句的?(巩固反问句的用法)
四.拓展提升
归纳特点、仿写自我
a.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之美,不是一种夸饰之美,也不是一种拙朴之美,而是一种洗炼之美。

杨延芝曾说:“金银出于矿铅,未洗炼者不足重也。

”孙联奎也说过:“不洗不净,不炼不纯。

”本文正是简洁洗炼的典范。

写人物、抓住特点,寥寥几笔,栩栩如生。

这么有意义的方法,何不尝试一下?
b.用极少的语言(一个段落,一句话)向全班同学介绍自我。

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个例子。

四.总结: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测试
《学习检测》1-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