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与论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汇总
1、欧盟发展迅速的原因热点专题——欧洲问题2
2、为什么在世界主要战争之后往往伴随着国际组织的大量出现?
1)战争打乱了旧制度和旧秩序,导致秩序真空,因此与平时的国际关系相比,有关秩序的问题更加突出。

2)战争往往产生新的胜利者和失败者,新的主导国家必须面对如何使用其权力资源的问题,即用这些资源赢得无休止的权力分配性斗争还是建立服务于其长远利益的秩序;一般情况下,主导国会采取比较有远见的的方式。

3)由于主导国家是新出现的,其他中小国家特别期望能确切知道主导国家的行为,因而对能限制主导国家单边行为的协定很感兴趣;同时新的主导国家越强大,越具有破坏性,中小国家就越担心,越愿意为了限制主导国家作出让步。

4)战争本身常常破坏了主导国和战败国的国内机构,主导国家经常占领并帮助重建战败国家,故战后时刻对将中小国家聚集在一起建立机制性安排尤其有利。

5)战后初期,人们对战争的破坏记忆格外深刻,对和平的渴望尤为迫切,有利于各国减少分歧,采取集体行动。

3、国联失败而联合国获得成功的原因
1)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是联合国处在核时代,大国的全面冲突受到空前遏制;
2)根本目的不同,国联的实质是为保持过去的军事胜利;
3)二者在组织结构上的不同,国联存在先天性不足:
①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②国联缺乏有效性和强制力;
4)在经济、社会和人权领域存在差异,国联对这些领域的重视不够。

4、现实主义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1)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
2)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不存在一个具有合法性的中央权威;
3)国家间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存在着激烈竞争,生存和安全是体系中国家的首要价值,战争是国际
社会的常见形态;
4)权力政治是国际政治的实质特征,实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盛衰强弱的最重要因素;
5)“自助”是国家维护自身安全和生存的主要手段。

6)由于存在以上几个条件,,一国倾向于制衡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的具有力量优势的国家。

5、欧洲中世纪的遗产
1)欧洲封建制;2)包容的政治理念;3)经济环境的变化:商业活动和商业扩张;
4)社会结构的变化;5)文化:精神的同一性和文化的多元性
6、1848年欧洲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大大加速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2)俄国通过镇压革命(1848年6、9月镇压多瑙河两公国革命;1849年5—8月镇压匈牙利革命),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首领”;同时随着俄国军事实力的增长,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扩张欲望也与日俱增,激化了俄国同欧洲其他列强的矛盾;
3)俄普奥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导致以它们为主体的“神圣同盟”彻底瓦解(1849年5月,德意志联盟,1850年11月29日,《阿罗木茨协定》,德被迫放弃联盟,俄德矛盾激化;俄国在巴尔干地区地位加强,俄奥矛盾激化);
4)沙俄同英法两国在海峡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俄关于两公国的1849.5.1《巴尔塔—利曼
协定》,进一步扩张〈—〉英国商业利益自工业革命后在巴尔干和中东有较大发展),三国在该地区的影响最终引发了克里米亚战争。

7、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的关系
1)国际经济是国际政治的基础,国际经济对国际政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②世界经济格局是国际政治格局的基础和前提
③经济因素对国际政治行为产生制约和影响
2)国际经济关系对国际政治关系影响的方式主要有:
①经济利益制约着国家对外政策的抉择
②经济手段影响着其他国家与自己的政治关系
③国家之间在经济关系中经常出现冲突和斗争
3)国际政治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对国际经济有重要影响
①国际体系中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产生有重要的影响
②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对世界经济体系的类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③国际政治格局一旦形成,对各主要力量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强大的制约力
4)政治因素对经济政策和经济关系起决定作用:
①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关系
②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活动是整个国家对外政治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对外政治目标的手段
③意识形态因素对国家间经济关系有制约作用
④军事因素对国家间经济关系有很大影响
论述题思路
一、地区主义与全球治理
1、相关概念
1)政治统治—①—政治管理—②—治理、善治—③—公共治理
①现代政治兴起的标志,意味着政治统治者的地位保护和阶级压迫功能逐渐淡化,代之以将行政权力主要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执行过程,部分的摆脱并淡化了统治的单向性和政治目的性。

但仍然属于政府的单方面职能,缺少管理的另一方即被管理者的参与,这一点与政治统治没有根本区别,故而越来越不能满足公民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②治理是个人与机构、官方与私人治理其共同事务的总合,多种多样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作的办法。

治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过程中既可以是对立的或各异的利益彼此适应,也可以是采取合作的活动;既包括为保证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体制,也包括人们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

其要点是自我调节的协作方式、多样化的行动者、互动的过程和国家的主导角色。

治理将管理对象纳入了管理过程,形成了一种国家与社会的新型的政治行动模式。

善治则指治理理念和相关机制建立并运用到实践中所产生的最优效果,是社会治理发展的目标,主要指治理能够收获到良好的绩效,这种绩效表现在治理的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方面。

善治意味着国家实行了有效的制度构建、公民创造力得到激活、政治文明程度高,不仅在经济上取得稳定而快速的增长,而且在综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社会与自然都实现了和谐共进的目标。

③公共治理是治理概念内涵的意义上进一步具体化,用“公共”一词更加明确的界定了治理的公共性、多元性和互动性,既包括了治理概念的所有内涵,又进一步突出了公共的价值与内容。

此处的“公共”不仅包括作为传统公共机构的政府,还包括准公共机构的社会组织和营利机构,意味着它不会排斥任何一个公民或者机构参与公共事务。

公共治理还具有公共关
联的特征,即突出公众与公众事务的不可分离性,强调公民的责任精神。

公共治理坚持的是整体主义价值观,受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影响明显。

公共治理理念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引领社会政治行动发展的方向,影响社区共同体价值的建构与变革。

2)全球治理
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regimes)解决全球性的冲突、生态、人权、移民、毒品、走私、传染病等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其要素包括:
①全球治理的价值,就是全球治理的倡导者们在全球范围内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从这些倡导者的眼光看来,这些价值应当是超越国家、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②全球规制(global regimes),即维护国际社会正常的秩序,实现人类普世价值的规则体系。

具体包括用以调节国际关系和规范国际秩序的所有跨国性的原则、规范、标准、政策、协议、程序。

全球规制在全球治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为没有一套能够为全人类共同遵守、确实对全球公民都具有约束力的普遍规范,全球治理便无从说起。

③全球治理的主体或者说基本单元,即制定和实施全球规制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各国政府、政府部门及亚国家的政府当局;正式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和非正式的全球公民社会组织。

④全球治理的对象,即很难依靠单个国家得以解决,而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的问题,主要包括:全球安全,包括国家间或区域性的武装冲突、核武器的生产与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生产和交易、非防卫性军事力量的兴起等;生态环境,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污染源的控制、稀有动植物的保护,如国际石油资源的开采、向大海倾倒废物、空气污染物的越境排放、有毒废料的国际运输、臭氧衰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渔业捕捞、濒危动植物种、气候变化等等;国际经济,包括全球金融市场、贫富两极分化、全球经济安全、公平竞争、债务危机、跨国交通、国际汇率等等;跨国犯罪,例如走私、非法移民、毒品交易、贩卖人口、国际恐怖活动等等;基本人权,例如种族灭绝、对平民的屠杀、疾病的传染、饥饿与贫困以及国际社会的不公正等等。

⑤全球治理的效果,涉及到对全球治理绩效的评估。

2、全球治理的模式与困境
1)关于全球治理理论本体论的争论,反映出治理中利益与价值之间的矛盾;
理性主义:利益与制度设计〈—〉建构主义:观念建构
2)全球治理的全球性与国家性之间的矛盾,是现实全球政治权力结构不平等的体现;
①在实现全球治理的国际机制建设中,主权国家尤其是大国,仍是最主要的权力来源和权威中心,体现出治理目标的全球性与治理方式的国家性之间的矛盾;
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落后国家的贫困与边缘化的问题
3)全球共同价值体系的缺失,成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4)全球治理主体间地位的悬殊阻碍了全球治理的实现
①国家——国家中心治理
即主权国家在彼此关注的领域,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通过协商、谈判而相互合作,共同处理问题,进而产生一系列国际协议或规制。

缺陷:
公共权力高度垄断;
有效领域集中在一些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共同利益的领域(如环保领域),而在安全等所谓的高级政治领域,合作的达成就很困难;
主权国家以实现其自身国家利益为首要目标,利益冲突往往导致谈判过程漫长而艰难,甚至失败;
主权国家间的合作往往由官方出面进行,一些官僚体制的弊端也随之带入合作的进程,如效率低下、相互推诿责任、腐败难以杜绝等等
②国际组织——有限领域治理
即国际组织针对特定的领域(如经济、环境领域等)开展活动,使相关成员国之间实现对话与合作,谋求实现共同利益。

缺陷:
资源问题国际组织的主要资金收入来源于主权国家,而且没有强制性权力,这就使其在对主权国家进行协调、管理与制约时存在资源危机。

要使成员国满意,又要制约成员国,国际组织常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管理问题机构庞杂、制度混乱等问题造成国际组织治理效率下降,影响了成员国对国际组织的信赖。

执行问题大量的决议、宣言等文件在具体执行时困难重重,一方面是没有强制力;另一方面,主要成员国的利益被触及时经常会强烈反对,甚至不惜退出国际组织。

总之,由于国际组织主要由主权国家组成,是国家间权力与利益博弈的结果,所以国际组织的有限领域治理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摆脱大国政治、强权政治的阴影,其作用的发挥往往受到实力政治的强烈冲击。

③全球公民社会(国际社会中的个人和团体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按非强制性原则和契约观念进行自主活动,以服务于跨国公共利益的非政治性领域)——网络治理
即在现存的跨组织关系网络中,针对特定问题,在信任和互利的基础上,协调目标与偏好各异的行动者的策略而展开的合作管理。

缺陷:缺少刚性权力与权威
3、地区主义与全球治理
1)地区主义总体上是一种强化各种联系的趋势,通常指一群地理位置临近的国家,为了发展它们共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与目标所进行的互动与合作。

其构建条件包括:①形成共同意识。

这些国家常常认同地区的地理空间,文化的相似性或者相同的意识形态、共同的威胁观念和共同的政治体系与价值等方面将使这些国家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化意识或共同体感;②形成共同的制度化框架。

通常这种制度化框架最终的体现是形成正式的地区组织,但地区组织构建是现代地区主义的基本层面,而制度的建设是地区主义的核心,制度框架可以促进成员国沟通信息、增进理解,减少成员国制定相关政策的交易成本;③成员国形成共同行为取向。

共同意识和共同制度化框架将促使成员国的行为趋同。

这些共同行为取向将使成员国形成一致的政策决策, 共同面对本地区之外行为体,增加成员国对外部的权势,强化地区主义共同特性。

二战后地区组织的发展主要有三种形式:①综合性地区组织,是指其广泛的行动和目标跨过政治军事和经济社会这种两分法界线的地区组织,如美洲国家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非洲统一组织;②军事联盟型组织,是指那些以军事政治为中心定位,提供反对外部行为者的安全性组织。

③功能性组织是指那些提供经济、社会和政治合作,不涉及或较少涉及安全因素的组织,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冷战之后,地区主义不再局限于相当狭隘的安全和经济目标。

它所关注的内容和要求实现的目标不断增加,涉及建立在地区基础上包括人权、民主、环境和社会正义的跨国社会和文化网络等方面。

随着内容和目标的增加与扩展,它体现了对国家内部事务的介入性。

2)地区治理
在具有某种政治安排的地区内,通过创建公共机构、形成公关权威、制定管理规则以维护地区秩序,满足和增进地区共同利益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和过程,是地区内各种行为体共同管理地区事务的诸种方式的总合。

3)地区主义对于全球治理的作用
①地区主义可沟通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地区主义的发展与现有国家间的关系是共存和调和的);
②加强地区治理,使地区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柱与补充;
③在全球制度框架内发展跨地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的实现
二、发展模式比较
具体见现代化讲义补充笔记
三、民族自决问题
1、概念阐释
民族自决
源自德语“Selbstbestimmungsrecht”,最初是国内政治哲学领域中的概念,一战后在列宁、威尔逊等政治家的推动和倡导下逐步走向国际政治领域,由内部自决的含义引申到外部自决,即脱离“异族的统治”。

二战后,民族自决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苏联等国家的努力下,被写进联合国宪章并逐渐演变成为一项国际法原则,不断得以发展。

目前这一概念的含义,根据《中国人权百科全书》的解释,主要是指受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的被压迫民族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权利,也泛指各国人民都有不受外族统治和干涉、自由决定和处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根据马列主义的民族观和国际法相关规定,民族自决权包括五种具体权利:①政治分离和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②自由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③反对兼并和侵略干涉的权利;④在民族解放战争中保卫祖国的权利;⑤实现民族彻底独立和彻底解放的权利。

民族自决权的主要实现方式包括选举、签订协议、请愿、解放组织的活动,最主要的是公民投票
公民投票
又称全民表决或全民投票,起源于古希腊雅典的公民大会和古罗马的民众大会,复兴于法国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成为民族自决的主要表现形式,即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内,由享有投票权的全体社会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以投票的方式进行直接表决的制度安排,简称“公投”或“公决”。

公民投票制度体现了西方国家“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和国际社会“民族自决”的政治原则。

根据学者苏克西的统计,当今世界160 个主要国家的宪法中,有85部宪法,即相当于53.1 %的宪法明确规定有某种形式的公民投票条款。

2、需要注意的问题(民族自决的局限)
1)国际法仅仅笼统地规定了民族自决应当“自由”地实现,,而并未就具体的方式予以明确《联合国宪章》:有所涉及但无具体规定;
1966 年联合国通过的两个人权国际公约,仅第1 款规定:所有民族均享有自决权,根据此种权利,自由决定其政治地位及自由从事其经济、社会与文化之发展。

2)二战后,全民公决逐渐成为民族自决的主要实现方式,但这一方式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一些国际法学者认为全民公决仅是依据国际法而来的要求,不是国际法上有拘束力的规范,因此国际法并不存在必须实施全民公决的义务,全民公决也不具有任何强制性的法理根据。

②全民公决仅仅是民族自决实现方式的一种,在逻辑上是包含关系。

③作为敏感的热点理论,存在法理陷阱:
A国际角度,容易伴生对一国国内政治事务的干涉,造成该权利的滥用和国际民主与国内民主相冲突的困境(自决权因投票行为实现,又因投票行为瓦解)
B国内角度,个人权利与自决权的融合将导致自决权的名存实亡(自决权是集体性人权,但当对内自决的标准通过一人一票的表决来判断时,就改变了权利主体的特点)
④全民公决的结果通常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国际法法源支持,因此难以认定其法律效力。

从已有自决的实际效果看,对全民公决最终效力的认定,很少是民族意
愿的简单反映,而是取决于国际间各方力量与实力的对比, 其中是否获得一个或几个大国的支持至关重要。

⑤大国干涉与现实绩效的下降(制造动荡,激化矛盾,可能为赢得投票制造种族排斥和清洗)
⑥与19世纪大不相同,现在的全民公投对国家主权更多的是破坏作用,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3)关于近年流行的住民自决,应明确仅能用于解决领土归属问题,而不能用于解决领土独立问题
①前者在国际上有先例:1935年萨尔地区归属——〉前提:该地区本身有历史侵占的背景或主权有争议;相关争议国家同意采取住民自决的方式解决问题——〉当今还应加上国际组织的认可
②后者不被国际社会认可
A需获宗主国或原主权国同意
B与主权的唯一性和排他性相冲突(公投主体不应仅限于某地区)
③民主必须在预先确立的范围和边界内来运行的并有特定议题,这是由民主投票的多数原则确定的(否则无法确定多数)。

因此民主只能用于决定疆界“内部”的事务。

而国家疆界的变更对一个地区的住民来说属于“外务”,借住民自决的旗号来创设国家的做法不符合民主政治运行逻辑的。

四、地缘政治走势与国际体系演变结合欧、美专题
【911后世界地缘政治走势】
1、阶段:
2001——2002,剧变时期
2002——2006,分裂时期关键点:伊拉克战争
2006——至今,回归时期关键点: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
2、特点:
1)国际关系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势日益明显;
2)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的作用更加突出;
3)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水平和垂直扩散依然是重要威胁;
4)地缘政治版图开始重新划分
五、国际政治与学术思潮
20世纪以来
40、50年代现实主义权力政治学、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
60年代行为主义
70年代后行为主义
80年代新自由主义
90年代民主和平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
六、均势与大国协调
一)理论
均势指国际体系中竞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权力大致相当,彼此间构成力量均衡,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支配别国,从而实现共存的状态。

均势中的国家反对其他国家的权力优势,因为权力的不平衡将威胁各国的安全与自主,带来体系不稳定,只有主要国家的权力大体均衡时,安全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防止战争的最佳途径也在于此。

权力均衡可以通过两种途经达到:1)内部制衡,即国家通过增加自身实力保证权力均衡;2)外部制衡,包括组建同盟以制约对手;通过战争手段削弱对手(积极防御);进行对外扩张,以增大对物质资源的拥有。

1、基础概念
同盟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针对共同的外部威胁,承诺共同参与战争,以增强自身军事力量而超过对手赢得战争,或威慑对方不敢发动战争。

前提条件:存在共同的外部威胁;内部成员互不构成威胁;同盟中的主导国家的偏好选择。

特点:①互助性,即结盟双方都担有在特定条件下援助他方的责任,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关系;②长期性,即同盟是有关国家为满足中长期需要而建立的,因此同盟关系也是中长期关系;③军事性,即各方建立同盟是为了便利抵御军事威胁,或进行军事和政治扩张;④条约性,即同盟的建立通常以正式条约的缔结为标志,条约对同盟的基本内容作出具体规定;⑤排他性,即同盟针对的是具体的外部威胁,故而是排他性组织。

威慑
通过让对手相信其为采取某种行动而付出的代价或所冒的风险会大于收益,从而阻止其采取某种行为。

=实力*使用实力的意志*潜在进攻者对这两方面因素的评估,任一为0即失效。

大国协调(concert of powers)
指地区内所有大国按照多边主义原则合作管理地区安全事务,调节大国之间的关系,降低安全困境的影响,防止大国冲突的国际政治行为模式,其特征是排他性和非正式性,即只限于大国合作,不需要建立正式的制度和组织。

实现协调的基本条件是:大国之间存在最基本的共同利益,即避免相互间的冲突和战争;没有结盟行为;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历史上大国协调的典型是1815——1823的“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

2、均势理论的特征
1)西方均势理论的基本目标是寻求权势
2)实力是均势的基础
3)随机变换联盟是实施均势的重要手段
4)形成均势需要一个中心制衡机制,这一机制只能由强国来充当
3、几种主要的均势理论
1)欧洲均势;过渡性全球均势;两极均势;全球多级均势
2)卡普兰:均势体系特征的六准则
①增加能力,但要谈判而不是打仗
②不打仗不能增加能力,那就打仗
③停止战斗而不是消灭一个大国
④反对任何同盟或者单个国家企图在体系中占有统治地位
⑤反对任何国家推行使任何民族国家屈从于更高权威的意识形态
⑥将所有大国作为可接纳的伙伴来对待。

允许战败国作为可接纳的伙伴重新进入体系,或者增强以前的弱国的力量以取代它。

3)核均势(基辛格)
4)对均势理论的补充:复合相互依存
4、均势理论的缺陷
1)不确定(uncertain)——没有绝对可靠的方法测量、评估和比较权力;
2)不真实(unreal)——国家领导人试图谋取优势以弥补均势的不确定性;
3)不充分(inadequate),不能充分说明1648——1914年大部分年份里国家关系缓和的原因(忽视了当时欧洲的基本统一的认识和一致的道德具有的约束作用)。

二)历史(欧洲协调时期)
·起源:1815《四国同盟条约》
·扩大:1818亚琛会议——结束对法占领并邀请其加入四国同盟,“欧洲协调正式形成”原因:赔款问题解决;波旁王朝日益巩固;担心军队受到革命思想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