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七章项目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7章生产能力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7章生产能力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823a0257375a417866f8f18.png)
Fe S P t
式中 P——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件); S——设备组的设备数量(台); t——制造单位产品(具体产品、代表 产品或假定产品)所需该种设备的台时数。
2012-12-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4
(1)以代表产品为计量单位计算设 备组生产能力
朱明工作室
zhubob@
设车间生产A、B、C、D四种结构与工艺相似的产品, 根据产量及劳动量的大小,选定C产品为代表产品, 其单位产品的铣床上的台时消耗为10h;设铣床组共 有12台铣床,每台铣床的全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500h, 则铣床组的生产能力(以代表产品C的产量表示)为:
125
25 30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0
80
19
解: (1)代表产品 因50×20=1000,100×30=3000, 125×40=5000, 25×80=2000 故选C为代表产品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产品
A B C D 合计
2012-12-5
计划年产量
50 100 125 25 300
2012-12-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
朱明工作室
一、生产能力的概念、种类和影响因素
zhubob@
生产与运作能力是制订组织生产与运作计 划的重要依据。这里以工业企业为主介绍。 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时期 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 提供的一定种类产品或服务的最大数量。 生产能力可以按年、季、月、日、班、小 时计算,但通常按年来计算。 生产能力以实物指标为计量单位。
朱明工作室
zhubob@
2、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在成批生产及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当工段按工艺原则 或对象原则组织时,生产能力的计算通 常从设备组开始。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1b4ac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c.png)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运营管理的概念运营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种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企业能够高效、低成本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或提供优质的服务。
运营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所有运营活动,包括生产、服务、物流、库存、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
1.2 运营管理的过程与系统运营管理的过程包括: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这四个过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营管理系统。
计划是指确定企业目标、制定战略和策略、安排资源等;组织是指建立组织结构、分配任务和责任、协调各项工作等;实施是指按照计划和要求进行生产或服务活动;控制是指对生产或服务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达到预期的目标。
1.3 运营管理的目标与内容运营管理的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运营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内容: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1.4 运营管理职能运营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服务管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运营管理的整体框架。
1.5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工业革命前:手工作坊时代,生产方式主要以手工为主,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工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但生产过程缺乏规范化、标准化。
- 科学管理时代:以泰勒为代表,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 系统管理时代:以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为代表,强调系统化、集成化、持续改进。
- 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运营管理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需要更加注重创新、灵活性和适应性。
2.1 运营管理战略概论运营管理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运营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策略。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f41860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2.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主编课后答案第七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主编课后答案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6b0080959b6648d7c0c746c7.png)
一、简答题1、企业的方案系统包括哪几个层次?每个方案的目标和任务有什么不同?1)长期生产方案。
主要任务:进展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以及确定竞争优势的决策。
2)中期生产方案。
主要任务:根据产品市场预测和顾客订货合同信息,规定企业在方案年度内的生产任务。
3)短期生产方案。
主要任务:依据用户的订单,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使之严密衔接,确保按用户要求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交货。
2、企业综合生产方案的编制主要有哪些步骤?主要指标有哪些?应如何确定综合生产方案指标?步骤:1)确定方案期内的市场需求2)统筹安排,拟订初步方案方案3)综合平衡分析,确定综合方案指标。
4)讨论修正,批准实施。
主要指标:品种、产量、产值、质量、产品出产期3、何谓工业企业生产能力?为什么要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是某一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企业、车间、工段、班组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质量的产品的最大能力。
通常用实物量和标准实物量来表示。
一般分为设计能力、核定能力和方案能力3种。
一般情况下,由于原料、燃料、动力供给短缺或市场不景气,产品积压及管理体制等原因,企业往往开工缺乏,难以到达其生产能力。
所以需要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生产。
4、应如何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之间是怎样平衡的?由于企业种类的广泛性,不同企业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会有所不同。
对于调整型和合成型的企业而言,以产出量为计量单位比拟明确。
对于流程型企业,以企业年处理原料的数量作为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比拟合理。
对于效劳行业的生产能力核定,以投入量作为生产能力计算单位比拟合理。
确定了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后,生产能力的计算工作通常从底层开场,自下而上,先计算单台设备或班组〔生产线〕的能力,然后逐步计算各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
企业生产能力是在各生产单位能力综合平衡的根底上确定的。
5、主生产方案的任务、方案周期与综合生产方案有什么不同?主生产方案的任务:是根据年度综合方案的要求,对企业内部每个生产单位在较短的时间内的生产任务作详细的安排,并明确实现方法,从而保证企业按品种、数量、质量、期限全面完成生产任务,为企业均衡生产创造条件,使生产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PPT52张)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PPT52张)](https://img.taocdn.com/s3/m/14ab7e1deefdc8d376ee32b3.png)
影响需求类型的策略
• • • •
固定时间表 使用预约系统 推迟交货 为低峰时的需求提供优惠
改善能力的策略
• • • • •
改善人员班次安排 利用临时工作人员 利用外单位的设施和设备 雇佣多技能员工 顾客自我服务
人员班次问题
循环排序法: • 第一步:从每周的人员需求量中,找出全部具有 最少人员需求量的两个连续日,再从中找出两日 需求量总和最小者; • 第二步:指定一名人员在上述两日休息,从其余 准备安排该人员工作的各日的人员需求量中减去1 人的需求量; • 第三步:重复第一、二步
• 首先,建立资源清单,说明每种产品的数 量及各月占用关键工作中心的负荷小时数, 同时与关键工作中心的能力对比; • 其次,在产品计划期内,对超负荷的关键 工作中心,进一步确定其负荷出现的时段;
• 最后,再确定各时段的负荷有哪些产品引 起,各占用的资源情况如何,然后平衡工 作中心的能力,同时要总体平衡。
生产能力的种类
• 设计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开始建厂时,由工厂设 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工业企业的产品方案和各种 设计数据来确定的。 • 查定生产能力:是指企业没有设计能力或虽有设 计能力,但由于企业的产品方案或技术组织条件 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原有的生产能力不能反映实 际情况,需要重新核定的生产能力。 • 计划生产能力:也称现有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 计划年度内所达到的生产能力。
SYD202型新产品的新订单
SYD202型新产品的ATP量
期初库存 130 需求预测 用户订货 现有库存量 MPS 待分配库存 量 35 1 50 60 70 2 50 35 20 1月 3 50 20 90 120 90 4 50 10 40 5 45 0 115 120 120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七章.第八章讲义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七章.第八章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69e4ff5ba0d4a7302763a76.png)
2、成批加工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 ﹝1﹞单台设备及班组生产能力计算
单台设备生产能力计算采用设备能提供的有 效加工时间来计算,称为机时。计算公式 如下: Fe F0
F0:年制度工作时间;
设备制度工作时间计划利用率;
若有多台设备,则相加各设备机时
例:某设备生产甲产品,台时定额为3小时。单机 每班工作8小时,每日开两班,共有10台机器。计 划期有效工作天数为306天,设备利用率为95%。 问能否完成18000件该种产品的计划任务?应 采取何种措施使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达到平衡? 该设备组生产能力 Fe=F0× =306×2×8×95%×10 =46512﹝台时﹞
第二节 几个关于生产能力的概念 一、国内教材上的几个概念 1、设计能力 设计能力是企业建厂时在基建任务书和技 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 2、查定能力 对企业的产能作重新核准,称此结果为查定能力。 它是企业的实际能力。 3、计划能力 企业在年度计划中规定本年度要达到的实 际生产能力称为计划能力,它包括两大部分。 首先是企业已有的生产能力,是近期内的查定 能力,其次是企业在本年度内新形成的能力。
最后解得:x1=1500件;x2=3470件; x3=2000件;x4=1120 件。所得利润为 882200元。
生产进度计划,就是把全年的生产任务, 具体地安排到各个季度、各个月份,决定一年 内产量增长的动态和不同品种产品出产的先后 次序。 一、编制生产进度计划基本策略 1、基本策略 处理非均匀需求的问题有三个基 本策略: ﹝1﹞追赶策略 在计划时间范围内调节生产速 率或人员水平,以适应需求。 ﹝2﹞均衡策略 在计划期内保持生产速率和人 员水平不变,使用调节库存或部分开工来适应 需求。 ﹝3﹞混合策略 几种方式结合使用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七章 MRP、MRPⅡ和ERP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七章 MRP、MRPⅡ和ERP](https://img.taocdn.com/s3/m/a5f0c36a804d2b160a4ec00b.png)
第一节 MRP
二、MRP的输入 MRP的输入主要由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状态
文件三部分构成。 主生产计划是MRP系统的主要输入部分,也是整个
MRP系统运行的驱动力量,它是在市场预测和已知客户订 单的基础上产生的。主生产计划中所列的是最终产品项,即 企业向外界提供的产品,它可以是完整的产成品,也可以是 零部件。
Thank you
谢谢观看
下节预告 第八章 项目管理
习题精选
1、以下哪项不是MRP的输入( )
A.生产大纲
B.主生产计划
C.物料清单
D.库存状态文件
2、那种行业最适合应用MRP( )
A.机床厂
B.医院
C.造纸厂
D.炼油厂
简பைடு நூலகம்题
1、简述MRP Ⅱ的特点 (1)计划的一贯性与可行性 (2)管理的系统性 (3)数据共享性 (4)动态应变性 (5)模拟预见性 (6)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性
第一节 MRP
四、闭环MRP MRP可以将产品出产计划变成零部件投入产出计划和
外购件、原材料的需求计划。但是,仅仅知道各种物料的需 要量和需要时间是不够的,如果不具备足够的生产能力,计 划将无法实施。在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增加对投入与产 出的控制,即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就产生 了闭环MRP。
第一节 MRP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又称为产品结构文 件,是对最终产品的描述,反映了产品项目的结构层次以及 制成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的先后顺序。
库存状态文件保存企业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品、 原材料等库存状态的数据库。MRP每运行一次,库存状态 文件就发生一次变化。MRP系统关于订什么、订多少、何 时发出订单等重要信息都存储在库存状态文件中。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大纲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676ab37011ca300a6c390a1.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若干基本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过程以及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系统框架。
内容结构:
第一节生产与运作及其系统的基本内涵
一、生产与运作活动
二、生产与运作概念的历史沿革
三、生产运作系统的概念
四、生产运作系统的构成及运行规律
五、生产运作系统在企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和内容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本章重点:
生产与运作的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本章难点:。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56710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e.png)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生产运作导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运作管理^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用户所需要的输出的过程。
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一是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都要从事的基本活动,不仅仅是企业才有的活动;二是生产是一种转换过程,通过转化,有形的或无形的输入转化为有形的或无形的输出;三是输出对用户是有价值的,是用户所需要的;四是整个过程是一个增值过程。
2.生产运作系统——是一种人造系统,是使生产运作得以实现的措施及手段。
包括输入端(资源要素)、转换环节(价值增值过程)、输出端(产品或服务)。
3.订货型生产——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订货要求进行生产。
4.备货型生产——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在对市场需要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二.简答题1.简述生产运作管理概念的演变?答: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经济学家将经济的发展分成前工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在前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在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制造业。
人们利用机器和动力,以工厂为单位进行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这时候对产品形成过程的管理,称之为生产管理。
在后工业社会,服务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对服务过程的管理称之为运作管理。
现在我们一般将制造和服务等各类企业相应方面的管理合称为生产运作管理。
2.为什么要学习生产运作管理这门课程?答:任何社会组织的运行都离不开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知识对任何类型的社会组织提高其运作效率都具有指导作用。
3.服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何区别?答: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通过制造性生产能够产生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
服务性运作只提供劳务,而不制造有形产品。
具体来讲,两者表现出如表1.1所示的差异性。
表1.1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的差异比较比较项目制造业服务业产出本身有形无形产出的存储性高低产出的一致性高低顾客参与程度低高产业性质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规模经济的实现增加批量多店作业质量度量容易较难生产率测定容易较难4.连续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有何区别?答:连续型生产的特点是: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不能中断,因此自动化程度较高;工艺过程的加工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设施按照工艺流程布置,劳动对象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设备和装置被加工处理成为成品,因此设备布置的柔性较低。
第七章 MRP、MRPⅡ与ERP(生产与运作)
![第七章 MRP、MRPⅡ与ERP(生产与运作)](https://img.taocdn.com/s3/m/06dbd18ce53a580216fcfed1.png)
第一节 MRP概述
部件P 第0层 部件A 部件B 部件C 第1层
部件A1
部件A2
部件B1
部件B2
部件B3
部件C1
部件C2
第2层
A1
A2
A3
第3层
图7—1 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
第一节 MRP概述
(二)MRP的原理和逻辑 1.MRP的原理 (1)根据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确定 独立需求产品或备件备品的需求数量和日期。 (2)依据物料清单自动推导出构成独立需求物料的所有相 关需求物料的需求,即毛需求。 (4)由毛需求以及现有库存量和计划接收量得到每种相关 需求的净需求量。 (4)根据每种相关需求物料的各自提前期(采购或制造)推 导出每种相关需求物料开始采购或制造的日期。如图7- 2为MRP的处理过程图。 净需求量=毛需求量-计划接收量-现货量(现有库存量)
(三)能力需求计划
工作中 心文件
工厂 日历
工艺路 线文件
车间在 制任务 文件
零部件 作业 计划
A
零件工序进度计算编制 工作中心可用 能力计算
工序进 度计划 文件
工序进度维护
工作中心负荷计算
负荷与能力的分析
负荷与能力的直方图
负荷分布报告
工作中心可用 能力计算
人工进行 负荷调平
决定加班或替换 工作中心 任务提前或拖期 零部件作业 计划修改
B计划投入量
C 总需求量 可用库存量40 净需求量 计划交货量 计划投入量 D 总需求量 可用库存量30 净需求量 计划交货量 计划投入量 1530 30 30 1560 1560 0 1530 1530 1200 40 40 40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a83a1c227916888486d772.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
运行 时间
调整准备 时间
等待运输 时间
检查 时间
运输 时间
蒋南云
(3)批量
在实际生产中,为节省订货费或设备调整准备费,需要 确定一个最小批量。也就是说,在MRP处理过程中,计算 出的计划发出订货量不一定等于净需要量。 增大批量就可以减少加工或采购次数,相应地将减少订 货费或设备调整费,但在制品库存会增大,要占用更多 的流动资金。而批量过小,占用的流动资金减少,但增 加了加工或订货费用。因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批量。 由于产品结构的层次性,使得批量的确定十分复杂。各 层元件都有批量问题,一般仅在最低层元件订货时考虑 批量
净需求量 总需求量 预计到货量 现有数 安全库存量
生产与运作管理 蒋南云
五.应用MRP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
(1)安全库存 • 是为了应付不确定性 • 相关性需求中不确定性的表现:不合格品、外 购件交货延迟、设备故障等 • “零库存”的进一步理解:在保证生产系统正 常运作的前提下,库存最低化 (2)提前期 • MRP的提前期:零件的加工周期和产品装配周期 • 提前期的构成
蒋南云
2、闭环MRP
生产计划大纲 主生产计划 粗能力计划
N
是否可行 Y 物料需求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
N
是否可行
Y
采购 生产活动控制 派工 输入/输出控制 执行结果反馈 蒋南云
生产与运作管理
经营规划
3、MRP-II逻辑流程图
资源清单 销售规划 决策层
覆盖企业全部生产 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
客户信息 需求信息
生产与运作管理
蒋南云
六、MRP的输出信息
⑴ ⑵ ⑶ ⑷ 自制件投入出产计划; 原材料需求计划 外购件采购计划; 库存状态记录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___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___](https://img.taocdn.com/s3/m/674f8d5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9.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___这本书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张群》的大纲,旨在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章节结构。
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二章: 运作系统设计第三章: 运作系统布局第四章: 运作系统规划第五章: 运作系统控制第六章: 运作系统改进第七章: 供应链管理第八章: 质量管理第九章: 研究与开发管理第十章: 项目管理每一章都涵盖了相应主题的重要概念和实践。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工具,掌握运作系统设计、规划、控制、改进以及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项目管理等关键领域的知识。
该书提供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和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通过研究本书,读者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运作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并在不同领域中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原则。
总结起来,本书是一本系统而全面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指南,适用于在运作管理领域工作或研究的人士。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张群》总结起来,本书是一本系统而全面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指南,适用于在运作管理领域工作或研究的人士。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张群》这一章将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目标和重要性。
还将探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本章将探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组织和设计,包括组织结构、流程设计和任务分配。
同时还将讨论如何优化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
这一章将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策略和决策,包括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
还将讨论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策略。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张群这一章将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策略和决策,包括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
还将讨论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策略。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张群第四章: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过程与控制第四章: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过程与控制这一章将探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过程和控制,包括生产过程的规划、执行和监控。
生产与运作管理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3ff666a45177232f60a221.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七章
1一个管理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
共对此操作观测了50次,每次的平均时间是10.40分钟,标准偏差是1.2分钟,操作工人的工作效率评定为125%。
假设宽放率是16%,请确定该项作业的标准时间。
1.解:依题意,已知
50
=
n,40
.
10
=
p
,
20
.1
=
σ
该项作业的正常时间=
()00.13
25
.1
40
.
10
25
.0
1=
⨯
=
+
⨯
p
分钟
标准作业时间=
()08.15
16
.0
1
00
.
13=
+
⨯
分钟
2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
平均每次观测到的作业时间是1.2分钟。
对操作者的效率评定是95%,宽放率为10%,在每天工作8小时的条件下,确定以下各种时间值:(1)观测到的时间;(2)正常时间:(3)标准时间。
解:(1)观测到的时间=1.2分钟;(2)正常时间=1.2×0.95=1.14(分钟)(3)标准时间=1.14×(1+10%)=1.254(分钟)
4。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6c6322b4daa58da0114a59.png)
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十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
√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 time含义不同。
√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A)运作、营销和财务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飞机制造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品种数较多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型企业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2.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了。
×3.成本可以无限降低。
×4.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16aec7d15abe23482f4db0.png)
X
X X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1.2.1.1 1.2.1.2
整个系统的软硬件控制
逻辑流图的生成及分析 基本控制算法设计
X
X X
1.2.2
1.2.3 1.2.4
远程射线分析仪
系统间及系统内部指派方法设计 数据记录及处理要求....
设计大型光学扫描仪的工作分解图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定义 工作分解结构 项目组织结构 项目计划的网络图示法--关键路线技术
(2)三点时间估计的关键路线法
与单点时间估计的关键路线技术相区别,三点时间 估计不仅要对完成活动的时间进行考虑,还要对活 动时间的估计要考虑完成的概率,具体步骤为: (1)识别项目要完成的每项活动 (2)确定活动顺序,构建反映顺序关系的网络图
(3)对完成每一活动所需的时间做三点时间估计
三点时间估计的关键路线法
三种时间的估计
乐观时间to 最可能时间tm
悲观时间tp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of finishing this project in less than 35 days?
p(t < D) t
TE = 38 D=35
Z=
D - TE
2 cp
三点时间估计的关键路线法
(4)每项活动的期望时间(ET)
(7)确定项目在给定日期的完工概率
— 计算关键路线的各项活动的方差值 — 将该值与规定的项目到期日和期望的项目完 工时间代入Z变换公式
Z
D Te
2 cp
式中:D,Te——项目的规定和期望完工日期;
2 cp
关键路线的总标准差
3、网络计划的修改和优化
7.《生产运作管理》第七章-从MRP到ERP2详解
![7.《生产运作管理》第七章-从MRP到ERP2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3c9108a77232f60dccca179.png)
代A 号
生产 1 周期/
周 库存 0 量/件
B
C
D
E
F
G
H
I
2
3
3
1
2
1
2
3
5 10 10 15 12 25 10 0
求:⑴ 若组装10 件产品 A ,还需多少件 E (除库存外)?
⑵ 根据进度安排,在第8周有一份产品 A 的的订单要交货,问该订单必须在那一周开始 生产,才能按时交货?
▪ 解:⑴ 组装10件A,必须生产20件B ,因B库存有5件, 故只需生产20-5=15(件);
▪ 80年代发展起来的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 Ⅱ ),不仅涉及物料,而且涉及生产能力和一切 制造资源,是一种广泛的资源协调系统。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生 产管理思想,又是一种新的组织生产的方式。MRP应包括在 MRPⅡ中。
▪ MRP和MRP Ⅱ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它们主要优点能在多 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加工装配企业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百叶窗的产品结构树(BOM)
百叶窗
框架 2
木制板条 4
百叶窗交货计划 (产品出产计划)
周1 2 3 4 5 6 7 8 数
数
100
150
量
▪ 1.在途订货:各期初始接受的公开订货。(前已订 的,在计划期内必定到的货物。)
▪ 2.计划持有量:各期初始期望的存货持有量,即已 在途订货加上期末存货。
末交货;第二份要150个,八周末交货。每个百叶窗包括4个木制 板条部份和2个框架,木制板条由工厂自制,制作周期为1周;框 架需要订购,订货提前期为2周。组装百叶窗需要1周。第一周时, 木制部份已有库存70个,框架无库存。 ▪
生产运作管理ProductionOperationsManagement-资料
![生产运作管理ProductionOperationsManagemen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995a80524de518964b7da0.png)
λ
服务能力利用率ρ=100%
非服务区域μ<λ
顾客平均到 达率(λ)
服务区
顾客平均服务率()
ρ=70% 临界区服务 质量会下降
ρ = λ/
32
服务业的能力计划策略
服务业能力计划策略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开发 互补 性服
务
开发 预订 系统
提供 价格 诱导
共享能力
员工多面 手的培训
增加顾客参与
工作班 次安排
计划产量
50 100 125 25
单 位 产 品 台 时 定 额 (小 时 ) 20 30 40 80
折算系数
0.5 0.75 1 2.0
折算为代表产品产量
25 75 125 50 275
表
中
的
折
合 折系 合数 系 代 为 某 数表 产产 品品 时时 间
12
第一、计算代表产品产量及总加工时间 代表产品产量=∑折合系数×某产品产量
10
具体方法:
1)代表产品法 例:某厂生产A、B、C、D四种产品,它
们的计划产量分别为50、100、125、25台,在 机床上加工的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分别是为20、 30、40、80台时,两班生产15.5小时,设备停 修率为5%,以C产品为代表产品,计算所需机 床数。
11
代表产品换算表
产品
A
B
C
D 合计
最小运营点
产量 29
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
滞后 策略
投入期
超前 策略
成长期
充分利用 已有能力 或适当增 加
成熟期
能力转移
衰退期
30
4)服务能力计划问题
(1)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