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警察心理健康调研分析报告
论四川高速交警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之关系
![论四川高速交警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e8b0a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e.png)
数据来源于对四川省内部分高速交警的问卷调查,通过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过 程中,采用了多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同时,对缺失值和异 常值进行了处理和修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研究结果与分析
高速交警人格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责任感强
四川高速交警在工作中表现出 强烈的责任感,他们认为这是 他们的工作义务,也是他们的
论四川高速交警人格特征和 心理健康之关系
2023-10-29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高速交警是交通警察的一个分支,他们的工作具有特殊性, 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交通情况和突发事件,因此,他们的人 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其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 影响。
总结词
采用标准化量表进行测量,但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详细描述
本研究采用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相关的标准化量表,对交警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这些量表具 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客观反映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然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未结合其他 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数据来源与处理
总结词
数据来源于实际调查,处理方法较为严谨。
冷静沉着与心理健康
研究发现,冷静沉着的四川高速交警,其心理健康水平 较高。这表明,冷静沉着的人在面对紧急情况和压力时 ,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耐心细心与心理健康
研究发现,耐心细心的人其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这表明 ,耐心细心的人在面对复杂情况和压力时,能够更好地 应对和适应。
回归分析及其解释
民警不良心理因素工作调研
![民警不良心理因素工作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2dac1a5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b.png)
民警不良心理因素工作调研范文民警不良心理因素工作调研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心理因素的好坏确定了人主观上对事物的看法、观点、取向和承受力,对完成每一项工作都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此,客观评价目前基层一线民警心理素养的现状,剖析其障碍因素,并实行相应措施,对于调动基层一线民警工作主动性、主动性,以至于更好地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座谈、个别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总结出当前基层一线民警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面对社会形势发展给公安工作带来的新改变、新要求和新任务,在思想上打算不足,相识不到位,因循守旧,对于打开工作新局面缺乏信念和志气;二是面对日益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长期牺牲个人时间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产生了疲惫厌战心情和不平衡心理;三是面对人民群众民主法制、人权保障和监督意识的不断增加,感到自身执法素养和工作实力上明显不适应,思想包袱较重顾虑重重,甚至畏首畏尾,担忧出现工作失误;四是面对内部管理工作和队伍竞争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心理承受实力差,心理压力过大,精神处于惊慌状态;五是面对个别人对民警的恶意诬告和打击报复,担忧自身正值执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爱护,在肯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热忱和主动性。
依据探讨,要消退民警上述不良心理因素,主要应抓好以下四个入手和三个结合:四个入手一是从加强思想政治教化入手,提高民警队伍适应形势、把握大局和开拓创新的实力。
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民警头脑,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化,不断提高民警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夯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引导民警正确相识新形势、新任务给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自觉转变执法观念,切实端正执法思想,彻底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开拓创新,勇于进取,以实际行动履行好“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
二是从强化教化训练工作入手,解决民警不知怎么干和担忧干不好的问题。
广州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广州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78102f5901020207409ccd.png)
广州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作者:杨烈江平山李珍等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了解我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为警察群体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2] (Somatic Self-rating Scale,SSS)评定交通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与躯体化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2674名交通警察,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测得总分总分≥40人数仅4.43%,以轻度心理障碍为主;阳性症状较高的依次为躯体化症状(易尿频、尿急,咽部不适、喉咙有阻塞感,呼吸困难、喜大叹气,头晕、头痛),焦虑症状(经常会担心自己生病,肢体易出汗颤抖或忽冷忽热,强迫感如强迫思维、强迫行为);阳性因子分最高为焦虑抑郁达17.02%,躯体化症状因子分5.27%;躯体化症状因子与心理障碍阳性率成正相关,r=0.921,P关键词:交通警察;心理障碍;躯体化症状因子社会环境的刺激因素引起个体心理应激反应,从而产生多种心身障碍。
心理健康问题是引起精神活动障碍,加重躯体疾病的主要原因。
交通警察常年露天工作,直接、长期地暴露于交通废气、高噪音侵害的工作环境中,易导致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3]。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参加健康体检的交通警察群体进行以躯体化症状为表现的心理障碍筛查,了解我市某警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为警察群体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2年7月~9月来我院进行团体健康体检的交通警察体检者共2939名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674份,有效应答率90.98%,其中男性2359名,女性315名,分别占该群体参检人数88%,12%。
1.2方法1.2.1筛选方法采用以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为主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其中调查项目包括年龄,性别等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中20个常见症状项目,问卷调查方式为体检者自行填写为主,医生询问补充为辅。
北京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北京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863d3ea32d7375a41780b5.png)
58【警察管理】2011 年 1 月第 1 期Jan.,2011No.1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People ’s Police College收稿日期:2010-12-10作者简介:赵圆圆(1976-),女,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道路交通管理专业讲师;刘期(1955-),男,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道 路交通管理专业副教授;蔡娜(1982-),女,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教导支队理论教研室副主任。
*本文为公安部公安理论与软科学研究项目《交通民警心理分析》(2009LLYJBJSJ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北京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赵圆圆1,刘 期1,蔡 娜2(1.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北京 102202;2.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 100015)摘 要:对北京393名交通警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市交通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正常成人水平,24.7%的民警存在中度及以上程度心理症状;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从警时间对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交通警察;心理健康;调查 中图分类号: D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4127(2011)01-0058-03警察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关注。
近年来,公安机关内部也针对警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2001年深圳市对6107名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深圳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
[1]江西省2002年对320名民警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江西省公安民警的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06%;民警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次为: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偏执等。
[2]警察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的压力密集型职业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心理问题比一般人群要复杂和严重得多,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就会难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若长期积压,还可能采取极端措施对待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与安全。
公安队伍思想状况与民警心理健康调查分析研判报告范文
![公安队伍思想状况与民警心理健康调查分析研判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b2c7c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f.png)
公安队伍思想状况与民警心理健康调查分析研判报告范文为了进一步提高队伍正规化建设能力水平,落实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切实掌握某某县公安局基层队伍思想状况和民警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开展民警个体心理危机干预,深入推进全县公安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某某县公安局公安理论调研组对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汇总。
通过思想上理解民警、行动上关爱民警,使民警队伍的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
力求原汁原味、事实求是地反映队伍状况和把握民警思想脉搏,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浓厚氛围,现将某某县公安局基层民警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情况报告如下:一、队伍基本情况二、当前民警思想状况主要调查内容:此次调研结合民警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走访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对部分民警进行思想状况进行了了解,和基层单位通过个别谈心谈话交流、召开所队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对所在单位的民警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先期摸排、分析,及政工部门收集掌握。
主要内容重点为:(一)调查民警思想动态状况。
掌握民警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掌握民警关心关注的突出、热点、难点问题,及民警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所怨,摸清民警思想脉搏;掌握民警家庭、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民警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
找准存在问题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个性化开展思想工作的预期目的。
(二)调查民警精神状态情况。
重点调查和掌握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后民警的思想认识和反映,专项行动中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掌握先进典型、后进民警工作状况;摸清和掌握队伍中不能独立担当工作民警的底数。
(四)调查现有制度落实情况。
重点调查和掌握队伍学习制度的建立和推动落实情况;掌握从优待警和优抚工作执行情况,体检、休假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以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民警落实“六必谈、五必访”情况。
及其他需要调查分析的民警队伍思想情况以及民警对上级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三、综合队伍思想状况和民警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近年来,某某县公安局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在摸清民警思想脉搏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教育民警、激励民警、鼓舞民警、塑造民警,民警思想状况有了可喜变化,队伍的主流和整体状况是良好的,为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某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某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8b4c6cb4028915f804dc29d.png)
其他研究手段结合 。 读量性资 料,. 解 6提供多层 面理解 研究 ]
现象的完整视 图。 . 6 能减少和纠正 问卷调查的枯燥和误差 .
二、 结果
( ) 一 心理压力 主要 来源集 中在七大 方面 : 力抗法形 暴 势严 峻 、 工作 任务越来越 重、 息时 间少 、 休 执勤执法监督严
归纳 。
通, 从而挖掘出更 具深度 和广度的信息【。3 便于研究者观 .
察 和 了解受访者在其 他心理 调查 中不 会表现 出的行为 , 以
( ) 四 数据 处理 与分 析 : 研究 中获取 的数 据应用统计学
方法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心理学分析 采用实验心理范
探 寻研究现象的互动过程f。4 有利 于集体构 建认知 。 5 . 3 个体 式体 系重构[】 】。 D 认 知在 与他 人互 动中才 能更好 地涌现和 扩展r。5 便 于与 ‘ 5 . ]
内容 摘 要 : 采用 改 良焦 点 团体 访 谈 法 , 集 某 市 交警 心理 健 康 现 状 数 据 , 普 及 心 理 健 康 常 识 . 步 开 展 团 队 收 并 初
心理 治疗和典型案例的个体心理 治疗。结果显示不同单位 、 不同年龄 的民警心理压力产 生原 因各 不相 同, 心
理压力主要集 中在暴力 抗法形势 严峻、 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休息 时间少 、 执勤执法监督严格 、 收入低 导致家庭 经济压力、 家庭 矛盾 与子女教育、 职业认 同感降低 等方面。 关 键 词: 交警 心理 健康 现状 改 良焦点 团体访谈 法 心理治疗
格、 收入低导致家庭经济 压力 、 家庭 矛盾与子女教 育 、 职业
减 少其他调查可能的对个体的心理 压力和不 自 [ . 在” 。7 对
警察心理健康普查总结汇报
![警察心理健康普查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068dc8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4.png)
警察心理健康普查总结汇报警察心理健康普查总结汇报一、引言警察作为维护社会安宁与秩序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荷,因此,关注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警察的心理状况,我们开展了一次警察心理健康普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改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指导。
二、普查内容和方法1.普查内容本次普查主要涵盖了警察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和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普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参与者为各地不同岗位的警察,共计XX人。
2.普查方法为了确保普查的有效性和客观性,我们采用了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专门设计的量表测量各个指标。
同时,我们还对部分参与者进行了个别访谈,以获取更加具体和深入的信息。
三、普查结果分析1.工作压力从普查结果来看,警察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
其中,超过XX%的警察表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XX%的警察经常面临紧急情况和危险工作环境。
这些工作压力极大地影响了警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2.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结果显示,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偏差。
XX%的警察表示经常感到疲劳、焦虑和紧张,XX%的警察有睡眠不佳的情况出现。
此外,还有XX%的警察表示有过抑郁症状,部分个案中出现了自杀倾向。
3.应对方式和需求为了应对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警察们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方式,如锻炼身体、参与娱乐活动、寻求家人和同事的支持等。
然而,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还不足。
普查结果显示,超过XX%的警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程度不高,对心理咨询和支持的需求缺乏。
四、总结和建议1.总结警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警察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2.建议为了改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警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程度,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工作;(2)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警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3)加强警察岗位轮换机制,减轻警察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4)建立警察心理健康档案,为警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5)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提供警察心理健康的全方位保障。
调研报告范文心理学警察
![调研报告范文心理学警察](https://img.taocdn.com/s3/m/359e26d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8.png)
调研报告范文心理学警察调研报告: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一、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在警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警察作为执法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人群和情境,而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警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对警察的价值。
二、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一所警察学院的学生。
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了80份有效问卷。
问卷包括了关于心理学知识的基本认知、警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措施、以及对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应用的看法等问题。
三、调查结果1. 心理学基础知识认知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学对警务工作非常重要或者重要。
然而,仅有不到30%的受访者能够正确回答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心理疾病,这表明大部分警察学院的学生对心理学的认知有待提高。
2. 警察工作中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多数受访警察学院的学生认为,警察工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与不同人群的沟通与处理。
其中,面对犯罪嫌疑人、心理健康问题患者和被害人等不同群体的警察,觉得难以把握其中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针对这些挑战,有近70%受访者表示希望能接受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并提出了加强警察心理学知识普及的建议。
3. 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中,对嫌疑人的心理研究、谈判技巧的培养和危机干预能力的提高等是最受关注的应用方向。
四、讨论心理学的应用在警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心理学能够帮助警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以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方式开展执法工作。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为警察提供了谈判与沟通等技巧培养的方法和参考,提升了警察处理各类复杂情况的能力。
最后,心理学的运用还可以增强警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辅导技能,有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心理健康水平。
然而,当前警察学院的心理学教育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较为不深,这限制了他们对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多数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在警察学院中的设置和培训较为不足,需要加强警察心理学教育以满足实际需要。
警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警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f15a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1.png)
警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警务工作的特殊性和高压力性使得警务人员面临着较大的心理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警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警务队伍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效能,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一)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选取了_____地区的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刑警部门等不同警种的警务人员作为调研对象,涵盖了从基层警员到领导岗位的各个层级。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了包含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等内容的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和现场发放的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_____份。
2、访谈调查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警务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经历、心理感受和应对策略。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差异性检验。
三、调研结果(一)心理健康症状表现1、焦虑症状约_____%的警务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表现为时常感到紧张、不安、难以放松。
2、抑郁症状_____%的警务人员有一定程度的抑郁倾向,情绪低落、对工作和生活缺乏兴趣。
3、躯体化症状较多警务人员反映存在头痛、失眠、肠胃不适等躯体化症状,比例达到_____%。
(二)工作压力源1、工作任务繁重高强度的工作任务是警务人员面临的首要压力源,包括长时间加班、案件处理量大等。
2、工作危险性高在执法过程中面临的暴力对抗、意外伤害等危险情况,给警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3、社会期望过高公众对警务工作的高期望和严格要求,使得警务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
(三)应对方式1、积极应对部分警务人员能够通过运动、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积极应对压力,比例约为_____%。
2、消极应对然而,仍有_____%的警务人员选择通过吸烟、饮酒等不良方式来缓解压力。
(四)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1、警种差异刑警、交警等一线警种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为突出。
2、工作年限工作年限较长的警务人员,由于长期积累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警察心理疾病评估报告
![警察心理疾病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456acc195f312b3169a571.png)
警察心理疾病评估报告结论:全监有62.20%警察处于正常水平,心理健康; 有13.33%警察有轻度心理疾病,但对工作和生活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有3.86%警察有中等程度心理疾病,心理症状经常出现,对工作和生活有明显的影响;有0.98%警察心理疾病严重,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不能正常上班。
一、警察心理疾病评估目的和方法警察心理健康成为当前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科学评估目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为深入开展警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9月上旬,我监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对全监警察心理疾病状况进行了评估,共发放316份心理测试问卷,回收问卷316份,有效问卷为246份,有效率为77.85%,使用SPSS13统计系统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警察心理疾病评估结果《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是从美国引进的心理测试量表,主要用于心理疾病的评估,其分疑病、抑郁、癔症、精神病态、男子气-女子气、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和社会内向等分量表。
各量表分在60分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评估结果表明全监警察大部分心理正常。
(一)基本情况根据对参加测试的246名警察的测试报告的分析,结果是:1.有62.20%警察处于正常水平,心理健康,没有心理疾病,占参加心理评估警察的大多数,这表明我监警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好的。
2.有轻度症状的警察占13.33%,对工作和生活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
3.有中度症状的警察占3.86%,心理症状经常出现,对工作和生活有明显的影响,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4.有偏重症状的警察仅有0.98%,这部分警察心理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不能正常上班。
(二)各种心理疾病症状因子分析1.疑病:反映被试者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
得分高者即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疑病倾向。
警察中有中度疑病症状的占17.9%;5.7%有中度疑病症状;2%疑病症状偏重。
警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警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eb13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e.png)
警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警务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警务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压力和挑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警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心理健康指标,包括焦虑、抑郁、压力感知等。
同时,我们还对部分警务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详细和个性化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一)工作压力方面大多数警务人员表示工作压力较大。
高强度的工作任务、长时间的工作时长以及应对各种紧急和危险情况是主要的压力来源。
例如,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和抑郁相当一部分警务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对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担忧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困难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
2、职业倦怠长期处于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不少警务人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表现为对工作失去热情、工作效率降低以及个人成就感下降。
(三)应对方式在面对心理压力和问题时,警务人员采取了多种应对方式。
一些人通过运动、休闲活动来缓解压力,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倾诉。
然而,仍有部分人员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选择独自承受。
四、影响因素分析(一)工作环境1、高风险性警务工作往往涉及到与犯罪分子的直接接触,面临着受伤甚至生命危险,这种高风险性给警务人员带来了持续的心理压力。
2、工作强度频繁的加班、值班以及处理大量的案件和事务,使得警务人员的身体和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二)组织支持1、培训与教育部分单位在心理健康培训和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警务人员缺乏应对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技能。
2、心理辅导与支持虽然一些单位提供了心理辅导服务,但由于宣传不够、保密性担忧等原因,实际利用率较低。
(三)个人因素1、性格特点一些性格较为内向、敏感的警务人员更容易受到工作压力的影响。
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3e0f4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d.png)
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陈利【期刊名称】《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The thesis aims to do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 of traffic police,and finally provide evidence in formulating training plan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sultation for traffic police.The research adopted the methods of MMPI and general questionnaire form,targeting the research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gender,ag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The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10 clinical factors of MMPI of the subjects are within the normal range,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traffic police is normal.The occurrence rate of mental problems is 34.4%.%运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辽宁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交警心理状况进行抽样测试,目的是对交警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交警心理咨询训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5页(P101-105)【作者】陈利【作者单位】辽宁警察学院侦查系,辽宁大连116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9【相关文献】1.北京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J], 赵圆圆;刘期;蔡娜2.广州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J], 杨烈;江平山;李珍;周钢3.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刘苹;何朝阳;李伟明;杨虹;王琼;尹家祥4.交通警察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r——基于杭州市的调查数据 [J], 叶仁道;汪丹;许梦迪5.交通警察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基于杭州市的调查数据 [J], 叶仁道; 汪丹; 许梦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5300字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5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11b012ca76e58fafbb00310.png)
三一文库()〔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5300字〕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张淑芳河南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七中队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课题。
公安民警这个承担高应激性、高对抗性、高危险性的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针对此现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找到增进公干民警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法。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一、据调查,19xx年全国公安机关积劳成疾因公殉职的民警219人占牺牲民警总数的41%,20xx年广东省因累病牺牲的民警7人,占牺牲总数的47%。
调查显示43%的民警承认自己有焦虑情绪,17.9%的公安民警缺乏从警心理,12.4%的公安民警性格偏执,12.4%的公安民警心理恐惧不安,另有6.7%和0.5%的公安民警分别存在冷漠和行为失控等问题。
【1】20xx年公安民警因积劳成疾牺牲175人,比上年下降4.4%;因交通事故牺牲147人,比上年下降26.9%。
尽管因积劳成疾和交通事故牺牲人数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两者占牺牲民警总数的比例仍高达80.9%。
其中,因积劳成疾牺牲的占44%,因交通事故牺牲的占36.9%。
并且其中因心理疾病诱发的占很大比例。
【2】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为严重,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公安民警心理不健康具有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
心理的不健康会不同程度的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心脏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致命。
(二)对民警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压力太大会对人体产生抑制作用,造成“临场晕”或怯场现象,使有的公安民警在执行任务时手脚发抖、动作失调、武器操作的准确度和速度都受到影响,技术和战术发挥不出来,失去战机,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伤亡损失。
浅析基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浅析基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b5c439a8dd3383c4bb4cd2a8.png)
浅析基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的压力大大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面对繁重的交通管理任务和愈来愈复杂的执法环境,作为人民警察警种之一的交通警察,特别是广大的基层交警,长期处于“高强度、高风险、高污染”运作状态,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基层交通警察是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密切的执法者,其心理健康状况好坏不仅影响着自身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警民关系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交通警察心理健康成因解决途径一、现阶段基层交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在所有的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属于高强度、高风险、高污染的“三高”人员,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交警作为警察的一个警种,具有警察心理健康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但其工作的特殊职能又决定了交警,特别是基层交警心理健康问题的独特性。
现阶段,广大基层交警承担着过度的心理压力,如不能及时正确疏导、缓解,易导致精神紧张、焦虑、压抑、暴躁、难以自控、工作热情降低等情绪和心理问题,严重的将导致各种精神疾病,甚至出现自残、自杀或者暴力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等行为。
此外,由于基层交警长期处于有害气体、噪声、高热、高寒等危害的不良工作环境中,严重扰乱民警的心理活动,导致其紧张感、忧郁感和疲劳感加剧。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客观工作与警力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在世界警察学研究中,对“警力”一词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指警察人数,广义的概念是指警察队伍的综合战斗力与完成任务的能力。
前者主要表明数量,后者主要侧重于质量。
结合近年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警力不足、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已经成为导致基层交警长期承受较大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主要外因之一。
1、在警力数量方面。
按照公安部关于“平安大道”实施方案对国道、省道中队建设规定:应当全部录用正式民警,解决当前队伍低下,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bf29ab5acfa1c7ab00ccc3.png)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课题。
公安民警这个承担高应激性、高对抗性、高危险性的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针对此现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找到增进公干民警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法。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一、据调查,1999年全国公安机关积劳成疾因公殉职的民警219人占牺牲民警总数的41%,2001年广东省因累病牺牲的民警7人,占牺牲总数的47%。
调查显示43%的民警承认自己有焦虑情绪,17.9%的公安民警缺乏从警心理,12.4%的公安民警性格偏执,12.4%的公安民警心理恐惧不安,另有6.7%和0.5%的公安民警分别存在冷漠和行为失控等问题。
【1】2006年公安民警因积劳成疾牺牲175人,比上年下降4.4%;因交通事故牺牲147人,比上年下降26.9%。
尽管因积劳成疾和交通事故牺牲人数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两者占牺牲民警总数的比例仍高达80.9%。
其中,因积劳成疾牺牲的占44%,因交通事故牺牲的占36.9%。
并且其中因心理疾病诱发的占很大比例。
【2】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为严重,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公安民警心理不健康具有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
心理的不健康会不同程度的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心脏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致命。
(二)对民警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压力太大会对人体产生抑制作用,造成“临场晕”或怯场现象,使有的公安民警在执行任务时手脚发抖、动作失调、武器操作的准确度和速度都受到影响,技术和战术发挥不出来,失去战机,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伤亡损失。
过度的心理压力还会造成民警缺乏信心和不能够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感情上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离婚率高,婚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及同事关系紧张。
警察心理调研报告
![警察心理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42c6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0.png)
警察心理调研报告警察心理调研报告一、引言警察作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责任。
为了更好地了解警察心理健康状况,本次调研旨在探讨警察心理问题的存在与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选择了随机抽样的方式,从不同警察单位中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受访者,通过发放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并和十名受访者进行了深度访谈。
三、调研结果1.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心理压力,并且超过50%的受访者产生了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中,长时间工作、高风险任务以及见证暴力犯罪等因素被视为主要原因。
2. 思想工作不足调研结果还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单位的思想工作不足。
他们表示在面对心理问题时,缺乏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进一步加剧工作压力。
3. 心理支持需求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
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加相关的心理健康培训和疏导活动,提升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
四、解决办法1. 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针对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应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向警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为警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2. 增加心理咨询团队为了解决警察心理支持不足的问题,应增加相应的心理咨询团队和专业人员。
通过与警察部门紧密合作,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服务。
3.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为了提升警察的心理抗压能力,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压力管理、应对工作困难的方法等,帮助警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4. 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也是解决警察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通过提高工资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减轻警察的经济和生活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五、结论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警察的工作效率和社会形象。
交通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交通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https://img.taocdn.com/s3/m/0ea1322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3.png)
交通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模式的变化带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变,公安民警也经历了转型期的变化,特别是近期中央“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以后,社会各界对公安民警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逐渐提升。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意味着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心理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这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
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在人们的心目中,警察应该个个都是钢铁硬汉。
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
就高速交警而言,他们肩负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职责,承担着高速公路的治安管理、秩序管理、事故处理等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应激工作任务。
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二、高速交警存在的心理问题(一)、工作压力大,心情焦虑、烦躁。
近几年,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遍布各地。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通用版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d7f7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0.png)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通用版公安民警是国家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重要力量,他们常年处于高压环境下,承担着各种繁重的工作任务。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将从职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职业压力公安民警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常常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巨大的压力。
首先,从岗位职责上来看,公安民警需要执法、勤务、调查等多项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
其次,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着犯罪分子的威胁和挑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应对能力。
再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值班和轮岗,生物钟紊乱和时间压力加大,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心理健康问题由于长期承受高压工作环境的影响,公安民警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职业倦怠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情感疲劳、工作倦怠和职业失调等。
其次,由于面对犯罪活动和暴力事件,公安民警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此外,工作的高风险和高压力可能导致睡眠障碍、抑郁、消极情绪等。
三、心理健康问题对公安民警的影响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对个人造成影响,也会对其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会降低公安民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加工作失误的概率。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公安民警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其家庭关系和社交活动。
此外,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四、有效应对措施为了更好地保障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加强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增强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公安民警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同时,公安机关还应该改善公安民警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压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轮岗制度。
另外,还应该加强公安民警的外部帮扶和支援,包括家庭支持和社会关怀,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维护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
![维护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f0dbc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75.png)
维护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警察,是中国社会中的特殊职业、特殊群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警察每时每刻必须承受比常人更大的压力,更多的挑战甚至伤亡。
因此警察心理素质的优劣,从一定意义上说将直接影响其能力水平的发挥、影响其工作绩效的成败、影响其事业发展的前途、影响其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针对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现状,本文试图图从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的诱发因素,心理问题的的可能危害和心理问题的的治理对策三个方面予以以剖析,以期探索维护公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之路。
一、公安民警心理问问题的诱发因素现实表表明,尽管公安队伍政治治上是一个合格坚强的群群体,但同时是心理问题题的易感群体和高发群体体。
其职业因素、执法因因素、体制因素、家庭因因素及民警个体因素等都都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具具体来看,主要由十个方方面而导致心理问题。
其一、工作节奏快速导导致精神紧张。
公安机关关面临的应激事件频繁,,正常的工作和休息经常常被突发性工作干扰,有有的民警休息时一听到手手机响就神情恍惚,在长长期高压紧张的氛围下民民警的无奈、焦虑情绪油油然而生。
其二、长期期加班加点导致生理紊乱乱。
据不完全统计,基层层民警每年加班约1100天,长年以来民警的双双休和休假得不到保障已已是不争的事实,食宿无无规律导致许多民警便秘秘、失眠、食欲下降等生生理紊乱现象。
典型的“三高”职业症状约占民民警总数的三分之一,生生理和心理交互影响严重重威胁民警身心健康。
其三、执法环境不良导致致情绪低落。
在当今社会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情势势下,基层每一个公安民民警在执法时都或多或少少存有困惑与无奈:一是是袭警案件每年多达百余余起,重则伤亡,轻则受受辱;二是有理或无理的的投诉,或络负面渲染,,给民警们心理上蒙上阴阴影;三是商品经济原则则对执法领域的侵蚀,加加大了执法的难度和成本本。
凡此,极易造成警员员工作消极、神情沮丧。
其四、不当达标考核核导致性格烦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交通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作者:————————————————————————————————日期:2关于交通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模式的变化带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变,公安民警也经历了转型期的变化,特别是近期中央“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以后,社会各界对公安民警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逐渐提升。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意味着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心理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这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
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在人们的心目中,警察应该个个都是钢铁硬汉。
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
就高速交警而言,他们肩负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职责,承担着高速公路的治安管理、秩序管理、事故处理等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应激工作任务。
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二、高速交警存在的心理问题(一)、工作压力大,心情焦虑、烦躁。
近几年,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遍布各地。
警力不足造成了许多高速交警一个人要身兼数职,承担多项工作任务,使得工作的压力过大。
他们经常感到心烦意乱,没有自己的空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
例如,高速交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当事人不配合,甚至漫骂、撕打。
事情过后反诬告执法民警,单位领导不理解,甚至对民警的执法情况持怀疑态度,由此产生情绪波动而出现失眠、食欲不好、心情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在家庭生活中角色的失调导致一系列的家庭问题,家庭压力大。
因为高速交警长期与家人聚少离多,易产生角色间失调。
社会赋予的高速交通警察这一角色与家庭中父亲(或母亲)、丈夫(或妻子)、儿子(或女儿)的角色产生了冲突,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家庭问题。
民警长年累月在外地出差,加上工作岗位轮换调动频繁,与家人两地分居,缺乏交流和沟通,对家庭照顾少,容易出现感情纠纷,产生家庭矛盾。
事业与家庭,亲情与责任,警察正是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对民警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心理变得脆弱悲观,甚至颓废懈怠。
(三)、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与周围朋友、同事交往感到困难,敏感多疑。
由于高速交警的工作生活都在一起,正因为这一点往往他们容易把因工作产生的情绪带到日常生活中,或者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带入工作中。
这样交叉反复影响,又缺乏适时调适情绪的空间与途径,就使得原本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难以处理。
例如,许多涉世之初的民警,不适应新环境,觉得与周围同事格格不入,内心感到空虚、无助,不知如何是好。
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处理不好,导致与同事、朋友关系紧张。
(四)、倦怠、抑郁、郁闷。
长期处在高压高危,繁忙枯燥的工作环境中,高速交警极易产生产生抑郁、郁闷的心理问题。
对生活、工作既没兴趣也没目标,每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调节,以至于看到他人有条不紊地工作,时间长了自己变得悲观起来,对前途失去信心。
三、高速交警心理问题的成因(一)、职业的特殊性高速公路高效率、快节奏的特点决定了高速交警工作的超负荷。
首先,作为工作时间不定的职业之一,他们工作时间长,需要24小时地维护高速公路安全和畅通地运转。
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没有界限,不论白天黑夜和天气情况,经常得加班加点,生活无规律。
处理交通事故又时刻处在危险地带。
其次,高速交警的心理压力还源于这一行业工作情境的特殊性及不可回避性所带来的孤独。
他们长期工作在高速公路上,生活在偏僻的高速公路边,单一枯燥,与家人聚少离多。
所以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疲劳、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
(二)、身体健康因素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情绪与高血压病的非常密切,高速交警作为社会中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经常承受着常人没有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因而易患原发性高血压、肠胃型溃疡病等心因疾病也就不奇怪了。
近几年来,各地民警在体检中发现病患呈"三多"现象,即基层领导患病多,业务骨干患病多,一线民警患病多。
高速交警目前的身体状况,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社会压力大除了工作上的压力,高速交警还必须面对公众和舆论的压力。
他们必须处于聚光灯下,面对社会、公众的"审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个层次。
高速交警是满足公众安全需要的最佳载体,公众对他们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和信任。
在公众心目中,他们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代名词。
而一旦高速警察的某些行为不符合公众的心理需求,甚至个别警察做出违法违纪行为,就极易出现心理学所说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的效应。
警察群体中出现一个反面典型,就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立即在公众中掀起轩然大波。
这种情况无形中对高速交警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按照管理学原理,人是"经济理性人",从现实和理性出发,大多数人参加警界工作,首先是把警察作为一种职业,靠取得工资薪水解决生活来源,以保障家庭收入。
但在现实中,有些领导者、决策者过分强调"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管理理念,并把这种理念作为一种行政的强制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制度安排,片面强调从严治警,忽视从优待警。
高速公路民警也是"经济理性人",一些民警把自己的工作与海关、税务、工商等单位的工作相比,很显然,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比那些国家机关大,而福利待遇比那些国家机关差。
从政治资源方面比较,高速交通民警作为基层民警,在任职定级,晋升方面就更是困难得多。
这种现象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民警的积极性,容易造成警察群体普遍的失落心理,严重的甚至会滋生腐败现象。
四、警察心理健康标准前些时候,"***心理健康网"将下面7项内容列为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高速交警而言同样适用,可以通过此7项内容对自身进行一个综合测评。
(一)、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
例如出现昆虫恐怖症的人往往对特定类型的昆虫表现出一种极度的恐惧,显然这是一种心理变态的反应。
(二)、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认识不正确的情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而夸大自己的结果是经常遭受失败的;另外一个是过低的评价,结果是缺少前进的动力。
(三)、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没有不必要的紧张和莫名的不安感,一般事情不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镇定,遇事不慌,能采取紧急措施。
(四)、保持统一的人格。
警察应当在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与外显的行为相一致。
一个人如果内心和外部行为不一致,就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形成双重人格。
(五)、良好的人际关系。
乐于同他人交往,并且把人际关系作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对他人的过错能予以容忍,采取宽容的态度。
(六)、社会化良好。
警察应该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法适应社会也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七)、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在平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进行良好的控制,在一般刺激作用下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面部表情、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在危急情况下能够临危不惧,果断地做出应对。
四、保障心理健康的措施高速交警作为不同于地方警察的特殊群体,对维护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心理健康是从事警务工作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到警察队伍战斗力的发挥。
如果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对公民、对国家都意味着潜在的危机。
危害的不仅是个人的机体健康,还包括他的工作对象,进而影响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到政府及国家的形象。
为此,保障高速交警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一)、加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系统的体系以保障民警心理健康。
1、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培养公安民警的健康人格为目标,展开民警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设立心理咨询科,培养专、兼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开通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咨询热线。
2、切实把关心爱护民警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逐步建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医疗制度,改善民警健康状况。
合理安排民警工作时间,进一步认真落实民警休假、体检、轮训、抚恤等制度,防止随意调动警力从事非警力活动,尽可能减轻过度负荷,缓解民警的身心压力。
同时提高民警防病意识,增加经常性的健身等活动等。
3、在保证警力充足的同时,将通过心理素质测试纳入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统一招考中(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广泛开展)。
同时在警察队伍中大力加强宣传心理学常识的力度,让民警对心理问题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警的自我心理保护意识和求助观念。
(二)就民警个人而言,要懂得如何适时地舒缓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
1、要学会说出自己的担忧。
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少数违法者的不理解,高速交警到底该怎样缓解压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学会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每天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事、说出和写出你的担忧、经常锻炼身体、享受按摩的乐趣及放慢说话的速度。
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被动地对待压力。
民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要先调整自己的心态,还应多找家人、朋友进行倾诉,如果感觉问题仍然存在,应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辅导。
2、不断学习,培养兴趣爱好。
高速交警工作单一、生活单调。
民警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学习,仅强调一次性学习或单纯追求学历,已经逐渐落伍了。